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时间:2019-05-12 16:4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第一篇: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

蚁坊“鹰眼舆情观察室”依托“鹰眼速读网”“鹰击早发现”系统,基于学术视野和科学方法做出第三方客观深度的研究分析报告。一方面对全网和定点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以及微博、微信、论坛、博客、贴吧、问答等平台进行监测;另一方面通过电话抽样调查、内容定性定量分析、焦点小组、专家意见等方法对舆情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

本月选取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朝韩首脑会晤等共计十个热点事件从舆情话题、舆情热词、传播源头、时间跨度、关注人群等不同维度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报告。

一、事件概况

二、舆情话题 在5月份的热点舆情事件中,时政、民生、公益类话题最受关注,这三类的舆情热度最高,主要涉及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严书记女儿”事件、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等。

三、舆情热词 上图是综合5月份10个热点舆情事件的关键词词频、热度权重、关联强度等因素而出,可见网民关注度更高的事件,相关词组字体显示越大,其中,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朝韩首脑会晤等事件因网民关注度较高,故与事件相关的词语热度也较高。

四、传播源头 由于网络的发达,以网民爆料为传播源头的热点事件越来越多。在选取的10个热点舆情事件中,以网民优先关注或者爆料的热点舆情事件有4个,分别为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严书记女儿”事件、联想荣誉保卫战、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其中,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事件是微信公众号“有槽”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令该事件走进公众视野,成为热议的焦点;联想荣誉保卫战事件是网民在微博、知乎、百度贴吧等社交活跃的平台进行讨论从而引发更多网民关注;“严书记女儿”事件是由朋友圈截图进行传播从而引其网民讨论;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事件是由网民当场拍下视频上传至微博而后受到网民关注。由媒体率先报道的热点舆情事件有3个,分别是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争议、朝韩首脑会晤。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是由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而引发网民关注;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争议是经过媒体直播进行实时信息传播,从而迅速引发热议;朝韩首脑会晤是由官方媒体率先发布。三个事件影响面都很大,可以看出媒体报道对于时政、民生等事件的作用依然十分明显,媒体与新媒体的接轨融合也使得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由官方率先发布的热点舆情事件分别为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河北“爱心妈妈”李利娟被刑拘,前者是官方发布一手消息,后两者皆为官方机构公布事件处理情况而受到广泛关注。

五、时间跨度从舆情源头到舆情平息之间的时间跨度,代表一个话题传播和影响的周期。受事件性质、事件涉及单位等因素的影响,舆情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现将十个事件的舆情持续时间跨度进行整理如下: 由上图可见,大部分事件的舆情持续时间都在10天左右。而“严书记女儿”事件和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事件舆情持续时间分别达到了14天、28天。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舆情持续时间长达28天,究其原因,事件最初发生在5月4日,王凤雅去世,但未引起较大关注,舆论量较少。5月24日,微信公众号“有槽”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被大量转载传播,引发网民愤慨,认为王凤雅父母诈捐,随后事情的反转引发又一轮热度,因而舆情持续时间长。而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除了本身就带有话题的引爆性外,由于近期涉及网约车监管、女性安全、隐私侵权等问题频发,所以舆情持续时间长。而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除了本身就带有话题的引爆性外,由于近期涉及网约车监管、女性安全、隐私侵权等问题频发,所以舆情持续时间长。事件涉及到的话题单

一、争议点少或涉及他国的热点事件,舆情持续时间不长,而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舆情也会很快平息。如朝韩首脑会晤属于他国热点事件,事件简单、话题单

一、缺少争议的舆情。河北“爱心妈妈”李丽娟被刑拘事件中,因官方直接通报对李丽娟的处理情况,网民对此事件舆论分化程度小,基本上呈一边倒趋势,因而舆情热度持续时间短。

六、关注人群6.1 博文类型 在本月选取的10个热点事件中,除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两个事件外,其余8个事件转帖占比均大于评论占比,部分网民通过转发媒体官微、意见领袖的代表性言论帮助话题大规模传播,增强话题的影响效果,促使舆情热度快速升温。在“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事件中,主要是网民关注身边人被卷入“云联惠”上当受骗的经历以及发文呼吁看清传销本质、远离传销,故该事件的评论占比较高。在“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事件中,主要是网民关注“天津实行的人才新政”以及“人才新政所带来的影响”等内容,故该事件的评论占比较高。在“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等重大案件、政策类事件中,官微、媒体微博及时发布消息,通过直播、小视频、现场照片等多种形式实时更新新闻动态,使得该类热点事件的原帖占比较高。6.2 地域分析(图表中颜色标注代表事发地与关注度前三地区相关)从表格中可知,选取5月份的十个热点事件中,眼癌女童王凤雅去世、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联想荣誉保卫战、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等9个热点事件的网民关注度前三地区与事件事发地密切相关,可见网民群体对所在地发生的热点事件关注度较高。除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云联惠”被摧毁事件外,北京网民对9个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都位于地区关注度前三,无论是对于朝韩首脑会晤、天津人才新政引落户狂潮等时政类事件,还是对于河北“爱心妈妈”李利娟被刑拘、上海警察“教科书式执法”引热议等事件,北京网民都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分析认为可能与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各层面人群分布丰富,网民基数较大,居民的网络交互较为频繁有关。

七、重点舆情事件: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网络标签:空姐

李某珠

刘某华

滴滴

顺风车

网约车

二更

铁血丹心(图为受害人父亲受访视频截图,来源于百度百科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简介:2018年5月5日深夜,空姐李某珠因要回老家参加亲戚婚礼在河南郑州乘坐滴滴顺风车后失联,5月8日,经警方证实,李某珠已遇害,凶手系滴滴司机刘某华。由于案件涉及网约车监管、女性安全、隐私侵权等话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关舆情量在5月11日达到顶峰。

(一)传播分析1.1 传播趋势 重要节点概览:5月5日,李某珠23时50分从驻勤酒店搭乘网约车前往市区,途中遇害。5月9日,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对事件进行报道,引发舆论关注。5月10日,滴滴方面发布道歉声明,并悬赏百万缉拿嫌犯归案;@平安郑州发布警情通报,称已锁定嫌犯并全力展开搜捕。5月11日,郑州运管部门约谈滴滴,滴滴被要求立即停止顺风车业务;而警察方面也辟谣称,“杀害网约车乘客嫌疑人刘某华已被抓获”等相关视频图片均为不实信息;@王大伟微博发文“四个不打:女孩乘车的4条铁律”引发网民争议,女性安全问题成为热门话题;同日晚间,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发布相关推文被指“吃人血馒头”“消费死者”,遭多位读者举报。5月12日,嫌疑人尸体被打捞上岸,案件自此告破;@平安郑州通报称擅自传播空姐命案现场照片的4人被刑拘;“二更食堂”负责人被当地网信办约谈。5月13日,二更创始人为公众号不当发文深夜道歉,称永久关停“二更食堂”。5月16日,滴滴公布阶段整改措施,顺风车服务将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且暂停接受22点-6点出发的订单。由趋势图可知,此事件被公众知晓是缘于河南电视台的报道,随后媒体及网民的相继报道与传播,使得事件影响力逐步扩大。@王大伟、@局面、@良心评测等大V账号的发言使得事件讨论热度迅速攀升至顶峰,女性安全是否要靠自我防范、号召滴滴平台去掉“乘客评价”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5月12日,随着案件宣布告破,舆论关注度持续下降。5月16日,大量网民针对“滴滴公布阶段整改措施”展开讨论,有质疑也有建议,使得事件舆情量有回升趋势。1.2 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的舆情信息中,传播量位居首位的平台为微博。虽然在此次事件传播过程中,微博并非最早爆料平台,但却为事件发酵提供了重要环境,平台内信息直接引领整个舆论场的走势,部分大V账号发言引发高度关注,比如@王大伟发文指出“女孩乘车的4条铁律”一度被转发8.82万次,@王语漩发文爆料“同事曾被嫌犯骚扰投诉无果”被转发3.23万次,@良心评测发文号召“请滴滴移除乘客评价功能”被转发2.2万次,而@平安郑州、@河南网警巡查执法等官方账号的动态回应与辟谣,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平台内网民的关注。新闻客户端与新闻网站分别为传播量第二、第三的平台,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媒体作为新闻的报道者与发布者,依然对点燃事件热度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等新闻客户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发文推送,推动了事件的进一步发酵。1.3 涉事机构分析(注:百分比即提及相关涉事主体机构信息量占比)滴滴公司:滴滴出行自收购优步以来可谓一家独大,目前有上亿的用户,然滴滴司机和平台缺乏黏性使得纠纷事件频发,社会舆论呈现对滴滴平台积怨已久的愤怒,引发公众对滴滴“垄断”后监管安全的深思。二更网络公司:二更网络公司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发布名为《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的文章,对“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进行了低俗描述,引发众怒和舆论反弹。郑州市公安局:郑州市公安局侦办“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案件的同时,及时公开案件进展,最大限度的辟除谣言,并对网上流传案件现场受害人遗体照片展开调查,赢得舆论普遍认可。同时,该局警犬训导支队辅警及朋友等人擅自传播命案现场照片引发舆论谴责。山东鲁能:山东鲁能一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足球队,于2018赛季中超联赛第10轮赛后,鲁能队员携球迷集体悼念遇难空姐引发热议。云南祥鹏航空公司系遇害空姐在职公司,案发后其官微发表《关于祥鹏航空员工遇害事件的声明》表示哀悼,然舆论指出规定机组人员不能穿着制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为了“勤俭节约”选择取消机组车的制度诱发空姐使用滴滴打车,且案发后不选择配合警方的调查,而是强调禁止在朋友圈转发遇难空姐相关信息引发舆论抨击。此外,浙江省网信办和杭州网信办联合约谈“二更食堂”公众号负责人,引发关注。

(二)倾向性分析2.1 媒体报道分析 滴滴近期可谓是负面舆情不断,4月滴滴司机殴打滴滴投资人一事刚刚平息,5月6日发生的“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再次将滴滴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此次空姐遇害事件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对滴滴的质疑成为了媒体报道的主要声音,同时女性出行安全与网约车监管等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讨论的焦点。24%的媒体报道关注案件的细节与最新进展,“凤凰网”发文称,李先生是山东济南人,他的女儿李某珠今年21岁,是一名空姐。5月6号早上,李先生给女儿打电话,但是一直没有打通,赶紧报了案。李先生说,他的女儿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了一辆汽车赶往市内,谁也没想到,再接到的竟是女儿出事的消息。18%的媒体报道关注滴滴对事件的回应,“人民网”发文称,5月10日,针对空姐滴滴打车遇害一事,滴滴官方发布声明,称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向其家人真诚道歉。滴滴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将凶手绳之以法,还李女士和家人一个公道。16%的媒体报道披露滴滴审核漏洞,“中国经营网”发文称,滴滴最新回应之中所说的“人脸识别”安全措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顺风车车主体验过人脸识别,大部分滴滴顺风车车主在接单前没有接到过滴滴人脸识别的要求。滴滴顺风车还存在注册宽松、使用随意等问题。13%的媒体报道讨论滴滴具体的责任划分,“澎湃新闻”发文称,人命关天,滴滴不能一句轻飘飘的“道歉”和“配合警方”了事,无论如何,对于空姐遇害事件,家属都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滴滴承担相应责任并进行赔偿。10%的媒体报道谴责二更食堂的低俗炒作,“新华网”发文称,自媒体“蹭”热点不能丧失良知,“二更食堂”对“滴滴司机杀害空姐”一案的不当发文引发全社会的声讨,由此被关停,给新媒体行业敲响警钟,粉丝越多、传播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7%的媒体报道反思网约车安全问题,《湖南日报》发文称,令人发指的“空姐遇害案”,再次揭开了网约车安全防范机制上存在的种种漏洞。网约车行业的有些安全保障只是“看上去很美”,是“纸糊的安全”,一捅就破。“制度性补牢”只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只有“把安全挺在前面”,网约车才能行稳致远。5%的媒体报道关注受害人的家属发声,“中国经济网”发文称,空姐深夜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警方调取监控发现嫌疑人作案后弃车跳河。滴滴悬赏百万寻凶,受害空姐父亲对此回应称,滴滴只是故作姿态。4%的媒体报道科普女性安全打车知识,“山西新闻网”发文称,空姐遇害案发生后,有关乘车安全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里为大家送上深夜打车安全手册,女性打车这8条安全知识一定要知道:1.到主路上打行驶中的空车;2.观察司机的相貌特征、性情特点;3.上车记下车牌号;4.上车后坐在后排左边位置;5.打车记得打开车窗;6.不露财不高调;7.随时注意行车路线;8.不与陌生人拼车。另外3%的媒体报道关注罪犯的“黑历史”、完善共享经济、出租车与网约车之争等内容。2.2 网民话题分析 “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引发大量网民关注。26%的网民言论关注案件进展,他们对案件的发生多表示愤怒和悲痛,认为应该严惩犯罪嫌疑人,呼吁加强网络约车监管,杜绝类似事件再发;同时,部分网民在转发案件相关信息时也对死者表示哀悼,希望死者家属好好生活。21%的网民言论聚焦滴滴公司在案发后采取的危机公关手段,案发后5月10日滴滴公司公开向被害人家属及公众道歉,并发布百万元悬赏,一时间“滴滴是家负责任的公司”“滴滴不惜巨资悬赏抓凶”等褒奖之词接踵而至,随后“司机行凶,平台无责任”“顺风车不在滴滴业务范围之内”“滴滴躺枪”等辩护之词纷至沓来,令网民震惊。网民认为空姐乘坐滴滴遇害后,滴滴开展了一场“卑劣”的舆论公关,并有网民提出滴滴公司高调发布百万重金悬赏公告,配合警方办案只是幌子,维护自己形象才是目的,滴滴高层至今未向受害者家属表态证实了这一点。“二更食堂”作为知名大V在此次事件中被口诛笔伐,16%的网民言论对此进行讨论,公众号“二更食堂”在头条推文发布低俗文章,并对事件进行不当描述,引发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强烈反感,网民提出知名自媒体不能为了点击量不择手段,应当守住底线。13%的网民言论是细数滴滴平台存在的弊端,网民指出滴滴是共享经济下的产物,其优点是便利且运营门槛低,然安全系数低,如果加大审核力度那就变成了出租车公司,滴滴也就不复存在,两者是一个悖论;还有网民呼吁滴滴移除乘客评价功能,杜绝滴滴司机对乘客的相貌、身材、声音等进行评论,保护乘客隐私。11%的网民言论呼吁加强国民的法制安全教育,网民表示公众安全教育是重要,但那种只字不提严惩犯罪提高犯罪成本的法制观令人毛骨耸然,安全教育做99%,但对施暴者做1%,这是不对的。也有网民提出构建校园法制教育体系,让法制教育成为学生的一门课程。7%的网民言论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进行讨论,其中媒体官微曝光该犯罪嫌疑人服用抗抑郁药物史引发网民对犯罪以抑郁症“甩锅”表示不满;也有网民认为媒体总“喜欢”用“抑郁症”来刻画人物,导致很多人对抑郁症患者有偏见,希望不要什么事情都牵涉到抑郁症患者这个群体。此外,6%的其他言论集中在网民臆测“凶手”另有其人、讨论地域黑行为、延伸探究共享经济利弊、关注滴滴用户掀起变更信息热潮、抨击拍摄并传播女受害人遗体照片的行为等。

(三)关注人群分析3.1 原创及转发分析 由上图可知,在网络平台关于“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的相关言论中,有10.8%的原帖,主要是包括“关注案件进展”“抨击滴滴平台”“呼吁加强网约车监管”等内容。这些原帖引发了31.1%的评论和58.1%的转帖,大量评论和转帖为话题增强了传播效果和影响力。3.2 社会情绪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全网有关“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的言论中,负面言论占57.3%主要是“对滴滴司机杀害空姐表示悲痛和愤怒”“认为滴滴公司难辞其咎”等内容,同时“女性不该衣着暴露出行”“受害人遗体照片流出”等信息都引发大量负面言论。中立言论占28.4%,主要以传播“普及女性安全出行知识”“DNA检测结果已确认嫌疑人身份”等相关信息为主。14.3%的正面言论主要是“呼吁加强法制教育”“肯定当地警方的及时回应”等。3.3 地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河南网民有关“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北京和山东。河南作为事发地,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发当地网民关注。滴滴公司坐落在北京,加之@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北京热门搜罗等信息资讯大V持续发布事态进展,使北京网民对该事件保持较高关注度。受害者是山东济南人故引发山东网民广泛关注,同时“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引发山东网民对“青岛母子乘坐出租车遇害事件”的延伸讨论。

(四)专家点评

(五)近期滴滴安全事件盘点

(六)启示近日,“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事件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相关舆情量集聚上升,截至目前,事件虽然已基本平息,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之大足以带给我们多方面的思考。1.网约车平台监管完善刻不容缓无论从倾向性分析还是涉事机构分析来看,目前舆论的焦点普遍聚焦于滴滴公司的责任与漏洞,的确随着“互联网+”在生活方面的逐步深入,网络的自由性并不能代入到管理的自由性中,网约车平台作为当下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其监管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面对不断爆出的网约车纠纷、暴力事件,一方面滴滴公司作为目前国内一家独大的网约车平台,必须要加强审核力度,整顿平台内漏洞,担负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诚如部分网民所说,平台自身的管理与审查并不能代替有关部门的监管,面对网约车审查漏洞与由此造成的社会恐慌,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细则,研究部署解决方案。2.女性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症结在此次事件相关舆情集中爆发的微博平台,@王大伟教授发表有关“女孩乘车的4条铁律”言论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但就是这条本意是关心女性出行安全的博文,却引发大量网民的不满(相关转帖负面情绪达90%以上),比如“就会要求女性”“与其教育女性,不如管住男性”“讲来讲去就是女性最好在家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王教授说得对,但没有用”等评论。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的讨论在“深圳女租客遭男子强拽”事件爆发时也曾出现过,虽然部分网民的言论有些偏激,曲解了传播安全注意事项的善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解决女性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症结,加强女性安全意识只是缓解方式的其中一环,要想真正疏解症结所在,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3.自媒体的底线与良知应有社会共识“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的骤热,同样离不开多家自媒体的发文助推,而“二更”则成为“吃人血馒头”的典型,即使账号已经被封、CEO辞职、创始人深夜致歉,显然还是无法平复对受害者家属造成的巨大伤痛,无法消除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更无法抹掉对自身形象造成的永久污点。作为流量驱动型产品,自媒体本就缺乏传统媒体所具有的的新闻专业与新闻伦理的制约,但作为影响受众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发声体,其道德底线与良知理应接受约束与对应的规则制衡。4.执法者更应知法守法在事件爆发后,网络中出现了部分案发现场的图片,其中不乏受害人遇害惨状及身份证照片,虽然当地公安部门及时予以调查,并依法将涉事工作人员刑拘,但相关照片在网络上还是引起了不小骚动。一者,受害人身份证照片的传播使得部分网民对受害人进行人肉搜索,大量受害人生活照在网上传播,为公众做出十分恶劣的示范;二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受害人遇害惨状”照片的流传,才带给部分自媒体账号消费死者的机会,由此产生的恶劣影响,被刑拘的涉事人员要负很大责任。作为执法者的警务人员本应更加注重法律的遵循与与维护,但在如此重大的安全事件面前,却疏于公民的隐私保护,实在值得有关方面予以深思。(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蚁坊软件鹰眼舆情观察室2018年5月31日

第二篇:舆情热点分析

舆情热点分析: 雾霾笼罩下的中国环境之殇

一、热点事件:社科院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生殖能力 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我国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雾霾的危害在于提高死亡率,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据人民网统计,“社科院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生殖能力”相关话题成为当天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有超过200万网友参与讨论,网民评论超过10万条。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近年来,“雾霾”话题一直是网络上舆情热度较高的热点话题。今年,因大范围雾霾天气导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城市各大医院的呼吸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在短时间内明显飙升。10月下旬以来,东三省大雾、北京大雾等热点话题推动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升温。11月4日,社科院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生殖能力、提高死亡率,这一消息引来众多媒体和网民热议,仅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就超过1万篇,相关微博超过10万条。据人民网统计,11月4日至5日15时,此话题相关网络新闻超过6400篇,相关微博超过10.7万条。数据显示,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仍将持续升温。

三、典型舆情观点

(一)网民热议雾霾天气

1、雾霾天气危害严重

丽水陈巍(陈巍,浙江省丽水市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党建处处长。):只知道雾霾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真不知道还会影响生殖能力。

新闻哥(资深媒体人):【新闻哥午间八卦:下半身压力太大了】我是新闻哥,午间八一卦。听说雾霾天气会影响生殖能力,哥在北京都绝望了……

2、雾霾天气关系百姓民生

乐嘉(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FPA性格色彩”创始人):雾霾对整个国家而言,最大的影响并非是经济,并非是环境,也不仅是伤害全民健康,比伤身更大的影响是伤心,对生活希望的沉重打击和无奈之下的苟活或逃离,犹如文革带来的政治和国家倒退显而易见,而对人心的破坏百年犹存。

网民“东山潇鸿”:越来越严重!在同一片雾霾天下,你还能选择用什么呼吸。

3、调侃雾霾天气

王思想(经济、历史学者。):【严防北京人偷小孩】社科院发布绿皮书:雾霾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难怪北京男人性能力下降、不孕率陡增。今后各地人民关好门窗,严防北京人去偷小孩。

卫庄:美国网民评论中国雾霾现象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不是去抗议,而是戴上口罩,选择闭嘴”。

网民“网事如风”:半城白雾半城灰,汽车慢的像乌龟。三米之外无人影,任你鸟儿也难飞!

4、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姚晨(演员):雾霾天气,请戴口罩。

南通公安局开发区分局:1.避免在清晨锻炼 2.外出戴口罩 3.进屋立即洗脸 4.用生理盐水洗鼻 5.多喝水 6.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何氏眼科何向东(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副院长):雾霾天气不要戴隐形眼镜

(二)国内媒体评论雾霾天

1、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雾霾天气

腾讯大豫网:最近,多地遭雾霾袭击。哈尔滨公交车在大雾中“迷路”,郑州雾霾让人人都变“吸尘器”。深受“雾霾君”所害,一句话吐槽,你想说啥?

河南新闻广播:雾霾会导致肺癌的产生,华东地区最近查到了肺癌最小的患者,年仅8岁。这名8岁女童患肺癌的原因是家住在马路边,由于长期吸入公路粉尘,才导致癌症的发生。

今日网言晚间版:韩媒称中国雾霾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污染。网友吐槽,朋友在北京雾霾仙境中开车,不小心连闯几个红灯,痛苦地自言自语:这下要被交警罚惨了。我安慰他说:放心吧,探头根本就照不清车牌。

2、雾霾高发,根源是“人祸”

中国广播网引述中国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称,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目前雾霾天高发的根源。这些人为因素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的,比如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相关行业的发展,包括钢铁、煤炭与汽车业等。另外,中国现在到 3 处都是建设中的工地,房地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各地雾霾天气的高发。

网友“老熊738”:一路上都在烧荒,我们的中国可怎么办呢,还是宣传力度太差!

3、“治霾”迫在眉睫

人民日报:【你好,明天】雾霾!雾霾!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52年来最多。雾霾模糊的,不仅是视线,更有持续发展的前景:当呼吸变的沉重,gdp有什么用?当健康成为奢望,发展有什么用?畸形增长,无疑饮鸩止渴;美丽中国,不能“霾头苦干”。转型升级不容迟疑,请给我们及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和畅快呼吸!

中国江苏网评论指出,“治霾”已成国人共识。去冬今春大半个中国遭遇十面“霾”伏之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喊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雾霾会影响生殖能力”的说法显然把国人“恐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实国家早已下决心“治霾”,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早已下发。

4、雾霾污染的应对措施

华西都市报:为减少雾霾污染,四川省内汽油“国三”升“国四”的臵换正如火如荼进行。11月15日前,成都将全部实施新的“国四”价,90#、93#、97#、98#汽油零售价分别为7.21元/升、7.69元/升、8.29/升、9.03元/升,较目前价格涨0.22元-0.27元不等。

今晚报群工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主任曹洁表示,市民雾霾天气出行,可以选择一般无纺布口罩。建议佩戴4至5个小时后,应清洗一次。

中国经济周刊: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

(三)国外媒体评论——韩日媒体关注中国雾霾问题近日,韩日媒体对中国雾霾颇有怨言。

韩国KBS电视台报道称,中国的雾霾可以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该污染正持续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韩国《朝鲜日报》称,中国雾霾主要来自于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该地区的雾霾冬季随着西北风移动,最快6小时,最慢一两天就会越过黄海覆盖朝鲜半岛。韩联社称,中国冬季供暖引发的雾霾本周抵达朝鲜半岛,在西北风作用下,韩国中部雾霾笼罩,在当地居民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韩国纽西斯通讯社3日十分庆幸地报道说,幸亏风向改为东风,才使中国的雾霾没有越过黄海登陆韩国。

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从10月31日开始,中国的PM2.5污染颗粒在日本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化。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指出,一些日本企业开始发放口罩或者空气净化设备,但这些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此外,日本外务省正在研究以工作环境恶化为由提高驻华使馆职员的补贴。有些日本企业也开始尝试对在华员工发放危险地区补贴。与此同时,对中国雾霾的抱怨仍不时见诸报端。

(四)相关政府部门分析雾霾天气及治理措施

1、谢振华:雾霾天气的根源是烧煤、燃油

在国务院新闻办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介绍了有关中国治理雾霾天气的情况“雾霾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根源还在化石能源,一个是烧煤,一个是燃油,另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已经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社会上讲的“大气10条”,已经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也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我们采取35项措施把任务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我相信,随着“大气10条”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5-10年的时间,按照“大气10条”的要求,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改善。”

谢振华介绍,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一是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它是零碳的能源,是清洁能源。既要发展经济,还要减少污染的排放。三是增加森林碳汇,植树造林,这也有助于降尘。

2、北京环保局局长:北京很“悲催”

北京环保局局长陈添今天在一场中英雾霾防治研讨会上直言“北京面临最复杂的大气污染,很“悲催”。既有像上世纪50年代伦敦冬季居民烧煤取暖造成的烟雾,又有机动车激增的影响。未来5年北京市将打出压减燃煤、控车减油、工业减排、清洁降尘、联防联控的“组合拳”。

四、舆情点评

“雾霾”话题一直是广大民众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市民关注的热点,围绕这一话题在网络上经常形成长周期、大规模的“全民讨论”。据统计,仅11月1日至5日,微博平台上的每日相关微博均超过10万条。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其中“雾霾的危害在于提高死亡率,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内容更是引发了民众对“雾霾”话题的新一轮关注及评论,相关舆情热度再次升温。

“雾霾”如此实时牵动着人们的神经,究其原因,严重雾霾天气已经对城市安全、百姓生活造成了深刻影响,同时更加损害民众的身心健康,例如,雾霾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引发呼吸系统等各类疾病。雾霾笼罩下的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都表达着对碧水蓝天的深切期盼。可见,雾霾已经不仅仅是政府公布的蓝天数据中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不仅仅是环境专家的科研课题,而是成为了百姓热议的话题、关心的生活指数,成为了不可逃避的环境之殇,民心之痛。

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报告发布后引起各类媒体和网民热议。网民普遍对现今多地区多发的严重雾霾天气表示无奈,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及自身健康问题尤为担忧。更有网民在对多发雾霾天气进行调侃的同时,质疑环境管理部门管理能力,抱怨城市的盲目扩张导致了环境问题频发、市民生活质量下降。在抱怨与指责声中,一些民众自发的理性思考,例如关注户外工作者,自觉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蕴含了关爱与正能量。也有网民认为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生殖能力的论断是危言耸听,7 对此,有评论指出,由于社会上时常出现个别伪专家、学者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误导民众,致使网民对“雾霾影响生殖能力”这一消息产生质疑,以为又是所谓“专家”的诳语,然而这则由社科院、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提醒和警示,应该是权威、科学的论断。同时,中外媒体、相关专业人士也在高度关注中国的雾霾天气,在发布相关信息的同时对雾霾高发的诱因、危害及影响进行了解读。多家媒体、机构部门及专业人士纷纷提出了针对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和治霾建议。

关于雾霾产生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目前雾霾天高发的根源。相关政府部门及多家媒体分析认为,产业结构的失衡,节能减排的欠账,生态文明的差距,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是“天灾”,根源在“人祸”。抱怨和指责总是容易的,然而如何有效治理“天灾”、严防“人祸”,是政府偕同企业、个人和全社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治霾”已然成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是每一位公民应该从自身做起的社会公德所在。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还市民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一任务,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这也正是中国经济换挡减速、决策层大声疾呼重建生态文明的要因之一。

围绕“雾霾”话题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全民热议及民众强大的警觉性形成了一定舆论环境,就目前中国环境现状及百姓关注侧重点来看,“雾霾”这一话题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舆情热度较高的热点话题之一。换言之,这种现象对中国环境的长期建设与改善而言应该是一个利好开端。生态和谐已是这个时代最强烈 8 的呼唤,在民众共同呼吁治理雾霾这一中国环境之顽疾、期盼蓝天的今天,人们有必要警醒起来,警惕每一个人头上笼罩的社会责任灰霾,为建立持续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人与自然的世代和谐而努力,疗中国环境之殇,守得霾散见蓝天。

第三篇:社会热点分析(本站推荐)

社会热点:

在学校.还是在任何公共场所,我们随处可以听见“MM”“霉女”“衰哥”等这样的网络语言,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言,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一些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的语言,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网络语言作为青年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的出现也是年轻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果。

然而,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不断冲击着眼球,很多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深表担忧,认为现行的语言规范正面临着“礼崩乐坏”的时代。有人指出:青少年正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网络用语,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

分析:

1.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网络语言正是汉语的发展,也是新时代的体现。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上升,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网络语言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淘汰者,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网络语言发展至今,它的形式,经过诸多的变化。它一直在网民的使用中进行改变和淘汰。可是网络语言的发展还是让人期待的。它符合网民的需要。

4.注意量变会促进事物的质变。要有积极的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青少年正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网络用语,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这正是量变促进质变的表现。长期生活在这个环境,难免会耳濡目染。

5.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网络语言是汉语的发展。在交往中,会出现一些低劣,恶俗的语言,我们应该舍弃掉。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我们不应该用有色眼镜看待网络语言,要分清精华与糟粕。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网络语言是网民们辛苦构思出来的,营造出来幽默风趣的氛围,使人民从现实社会中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网络语言注定是个充满争议的新鲜事物,爱它的人爱得发狂,恨它的人恨得刻骨!爱它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爱的理由。

我的观点:

我倒是认为,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的全部拿来。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多媒体,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着。语言也存在“物竞天择”,变化往往带来新的发展。网络语言虽给汉语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展,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词语。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网络语言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果能积极引导,驱利避害,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的发展肯定是有利的。

第四篇:社会热点分析

社会热点分析

人大否决局长任命

【背景链接】

2012年2月23日召开的珠海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珠海市长提请梁兆雄为珠海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案未获通过,有不愿具名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梁之所以未获通过,是因为其发言内容比较空,没有结合拟任命的本职工作阐述履职思路,有种不知所言的感觉。

【预测题目】

珠海市长提请梁兆雄为珠海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案未获人大通过,你怎么看?

【京佳点拨】

人大否决局长任命,严肃对待官员的任免权,是对人民赋予权利的尊重。

【参考答案】

市长的提请任命被人大常委会否决,比较罕见。若我们细细追究其原因,就会发现人大否决局长任命并非坏事。

首先提名程序过于简单。在此次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上,市长提请任命梁兆雄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的评价,这让人大审议和表决无从依托。市长提请的任命案未获通过,提名者(市长)应当反思,是不是忽视了人大在官员考察、提名过程中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如果党委或政府考察推荐、提名官员人选过程中,很少和人大沟通,在提请人大任免时,也只是作简单的一句介绍,那么人大对拟任免人选缺乏了解,其决定就可能无法达到任免公正、为民选官的价值追求。

其次参与主体发言单薄。在此次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上,被提名者(梁兆雄)的发言只有短短的两分半钟,过于简单的发言或许是导致常委会组成人员不投赞成票的重要原因。在提请任命时,拟任人员必须将任职前工作表现和任职后工作思路向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作全面陈述,陈述结束后,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先行审议和询问,然后再进行表决,两分半讲话显然让人大的审议和询问无从谈起。

因此,人大否决局长任命是有充分理由的。选举任免权、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重要的四项权力,是各级党委、人大和“一府两院”都必须严肃对待的权力。人大严肃对待官员的任免权,xds.lgwy.net真正体现了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是对宪法和法律的尊重,也是对人民赋予其权力的尊重。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应当正本清源,健全党委推荐管理干部和人大选举任免干部的良性互动机制。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在提名考察拟任命官员过程中,应当保障人大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让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工作机构参与需经其选举任命的官员的考察工作,在确定拟任命人选后,党委组织部门应当与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前沟通,介绍拟任命的官员人选名单、任

命理由、拟任命人员基本情况、工作业绩等,使人大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议前就充分了解相关官员的情况,以便作出决定。

三公消费公开的意义

首先,公开让人大和民众对政府开支的监督权落到了实处。没有公开就没有监督,没有监督权力就会无限膨胀。一直以来“三公”经费作为民众、媒体最关心的一个环节,迟迟暗箱运行、不透明操作显然是与我们政治现代化建设格格不入的,在审计中也发现很多部门也不乏用此冲账或谋私利的现象。可以说,“三公”消费这一部分成为了违规甚至违法的高发区间,只有公开透明才是从根本上杜绝其产生问题的基础。

其次,可以预见的是,这还会引发全国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浪潮。中央对地方一贯有很好的示范效果,不管是好是坏地方政府都会模仿一番。而对相比之下还算较正规和合法运作的中央部门“三公”消费来说,长期以来备受高接待费、高出国费用指责的地方政府才是更应该首先公开的对象。

最后,“三公”经费的公开标志着政府政务公开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在一直以来被视为政府开支中最隐晦部分的“三公”经费公开后,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是不可以面向群众公布的了。我们也希望在此之后,公务员个人财产公开制度也能尽早提上议程。向社区举报违规

没有理由唱衰中国经济

一段时间以来,质疑中国经济、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什么“投资拉动不可持续”啦,“不公平竞争”啦,“国企垄断”啦,“地方债务风险巨大”啦,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客观地说,这些问题确实或多或少地存在。而且,历史的发展是不可以跨越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即使出些问题也是正常的,不出些问题反倒有些不正常了。但是,会不会出问题是一回事,能不能把问题处理好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不能被浮云遮住视线,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基础是坚实的,我们对当前问题的认识是充分的,应对措施是有力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7.3万亿美元。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或将超过11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和资本技术吸纳能力。中国经济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家底,能够承受得起转型期的阵痛。陕西人事考试网

中国经济的家底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已完成初级工业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拥有强大的自持发展能力。中国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工厂”。中国拥有世界45%的钢铁产量,中国的汽车产量已和整个欧盟或是整个美洲的产量相当,中国有2000多种商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相对许多国家的转型,我们应更有底气。

中国经济是富有活力的。一位来自新加坡这个在国际竞争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国家的同行告诉我,他对中国移动通讯服务商连帮用户裁剪手机卡这种小事都能做感到惊讶,他认为中国经济太有活力了。别人对我们有信心,我们也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是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必然会引发生产方式改变、产业布局重构、利益分配调整等重大变化,这其中出现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跨越的障碍。态度决定结果。面对问题,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胸中是有数的。我们调降经济增速,为转变增长模式留出了空间。我们集全国之力,总结经验,着眼全局和长远,拿出了我们的顶层设计——“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实施一年多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57项重点工作,绝大多数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新增贷款减少5%。国家投入近3000亿元资金,推进企业技改,扶植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25个地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超过20%。“三农”投入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教育经费增长28%,今年要再进一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社保和新农保试点已扩大到60%的县。中国经济正稳步向前。

前面的路是艰险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坦然面对各种声音,我们就能够战胜挑战,将机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信历经风雨后的中国经济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阶梯电价重点应在价格结构调整

发改委副主任彭森28日表示,居民阶梯电价要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已经讨论、争论了多年。当前看来,今年全面推动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从宏观经济环境看,统计局公布的当前物价水平处于较低位置,给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改提供了宽松环境。从环保节能节约资源压力看,能源资源类价改已经非常迫切。从企业经营成本和运转压力看,加快改革,理顺价格,也不能再拖。

在看到促使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有利环境和必要性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一些不利因素。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经济下行压力是最大的不利因素。前两个月,我国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都在减速,出口对经济拉动力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为负值。投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严重,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投资隐患正在暴露。同时,房地产、汽车行业等受调控和高油价、环保压力影响,对经济拉动作用正在大幅度降低。中国经济在痛苦转型时期的拉动力究竟在哪里呢?社会各界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需消费上。但是,消费受到居民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影响,启动非常之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水电气油价格再打着价改名义提高,必将增大百姓生活负担,挤占消费支出,阻碍消费扩大,甚至抵消减税等其他刺激消费、刺激经济手段的威力。这是格外需要注意的。陕西人事考试网

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难点在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用油价格改革。牵扯居民使用资源能源成本利益的调整,涉及到公平公正问题,稍有不慎,社会反响巨大,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今年上半年在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时,一定要把握好几点:

首先,居民阶梯电价改革主要应按照用电量多少以调节价格结构为重点,居民用电价格总水平不应提高。这就要求按照发改委设定的第一档基本用电,80%的居民家庭用电价格不是不作调整,而应该略有下降。第二档覆盖95%的居民正常用电应该保持稳定、不作调整。第三档高质量用电价格可以适度提高。总体来看,应当基本保持居民用电量价格总水平不提高。

其次,应保证用电公平公正。阶梯电价核心在于以用电量多少为标准、以价格为手段、以鼓励节约用电为目的,对节约用电、用电量少的家庭给予价格优惠,对用电量多甚至奢侈享受型给以较高价格,实际上是用电价格以用电量为标准进行的结构性调整。要将收入较高者多用电多交的钱补贴给公共事业,进而补贴给收入较低者。因此,对城乡困难群体享受免费电量的幅度可以再大一些。

最后,由于电水气油等都是经济的基础性产品,价格不能过高,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下滑压力增大和通胀上行压力增强的宏观前提下,更应该如此。水电气油价格如果增加幅度过大,一方面提高了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挤占了居民消费支出,还可能抵消了减税等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抑制了整个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商品成本,必将推高物价,进而助推通胀,这是我们格外需要警惕的。

莫让“代理扫墓”戏谑清明

清明节扫墓,竟有人推出了代理痛哭、磕头喊爹妈等一系列服务。在天津,日前,记者对推出这项业务的“老板”探访发现,为了获得丰厚的报酬,“老手们”不到10秒钟,眼泪就能不断往下掉!

据“老板”介绍,他这里的代理扫墓价位一般是3000元左右,如果是在河北省,最高则要两万元。要是去外地扫墓,那就另做计算。“趴在墓前哭”则是这里面收费比较高的:最少可以哭10分钟300块钱;最多可以哭30分钟,需要900块钱。

当然,谁也不能武断地说,有“代理扫墓”需求的客户,都是一些钱多情淡的“不孝子孙”,客观地讲,现代人都很忙,清明节虽然有法定假期,但对于离家太远的人来说,专程回去扫墓,时间也未必允许。再者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清明假。对于这些人来说,花钱让人代替自己给亲人墓地清理一下杂草、摆上一束鲜花,其实同样也能代表一份遥远但真诚的孝心在里面,不妨宽容待之。

但从本质来讲,清明的拜祭,表达的是一种对已逝亲人的怀念,这种内心的感情是谁也代替不了的,虽然祭扫的仪式和方式都可以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情感应该保持纯真。如果离开了这种亲情的内涵,恐怕任何形式的“代理扫墓”都只会沦为一种虚假的表演。

对于那些职业“代理扫墓”者来说,无论怎么毫无心理障碍地在陌生人坟前磕头喊爹妈、泪如泉涌,说到底都不过是一种练就的技艺,毫无情感因素在里面,目的还是为了丰厚的报

酬。事实上,依据传统的伦理,死者为大,对逝者寄托哀思的方式,作为生者,无论磕头还是痛哭,都应该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难以想象,让一群陌生人代自己在坟前“磕头喊爹妈”、“放声大哭”,到底是对已逝亲人的怀念与尊重,还是戏谑与侮辱呢?

国家将清明节设为法定假期,体现了对于民俗民风的尊重,作为普通民众,更不应该践踏这种风俗。别人可以代理扫墓,但不可能代理哀思,对于“代理扫墓”的行为,理应有一个伦理上的底线,否则,无疑是对逝者的不敬。

第五篇:网络舆情报告社会分析

‚广西杀妻碎尸案凶手因‘立功’改判死缓‛引发舆论抨击

‚翻案风‛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新闻背景:李昌奎案二审改判死缓后,媒体关注到各地近年掀起‚死缓翻案风‛。网曝云南男子赛锐27刀砍死女友判死缓。而桂林人梁勇杀害自己妻子并肢解水煮其尸,又被改判死缓。‚翻案风‛使受害者和网民愤怒。对传统国人而言,‚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少杀慎杀‛匪夷所思。

编者注:随着‚翻案风‛的不断刮起,舆论的作用凸显,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判决和裁决,网友在广西杀妻碎尸案凶手改判死缓表示了极度的不满,他们认为案件的改判难以服众,恶性杀人碎尸案不判死刑难免以后出现类似更多案件,同时对案件背后的黑箱操作表示愤怒,不公平的现象日益突出,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受到挑衅。

一、舆论认为将案件罪犯改为死缓难以服众,缺失陪审团的法官不能正在了解民意

法律是为百姓谋福,为了百姓的幸福而起草的,然而法官的判决却不能服众,引起舆论的反感和质疑。‚怎么说呢,如果你有拿的出手的证据,证明确实可以缓刑,其实大家也不会那么激动,可现在是你们找的借口太牵强了,让大家接受不了‛、‚光有法官组成的队伍是不够的,因为你缺少民间陪审团,所以你很可能不是符合民意的。你们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和外面的世界隔开,不懂当前民意,这就是你们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杀人不偿命,有违天意!‛、‚此人不杀,天理难容!‛

二、质疑司法背后的‚公正‛是钱权交易,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受到挑衅

网友对三年后死刑改死缓给予了极大的质疑,强烈建议彻查此事,将案件背后的钱权交易公之于众。‚.让凶手杀了法官的家人,就知道应该怎么判了‛、‚愤怒地问一句:为什么二审死刑后近3年都不枪毙?‛、‚在等什么?贿赂吗?收了贿赂后替死囚找其他案的线索,然后说是死囚提供的,促成死囚的‚被立功‛,为其开脱??‛、‚并不是公民们都惨忍,而是公众们不相信我们的司法是独立的。更多的公民相信我们的司法机关和犯人有权钱交易‛、‚问题是,死缓也就等于几年有期徒刑,过几年有钱收了,收了就放了‛

三、网友认为不公平现像突出,百姓犯罪被重罚,‚有背景‛的人则轻罚

自古以来,‚朝里有人好做官‛,有‚背景‛的人总是能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自己的犯罪罪过,不公平现象突出,引发百姓的声声叹息。‚前段时间有个什么奸杀警花的案子,三个罪犯早给毙了。杀警察一回可以枪毙三个,杀普通公民就可以不判决死刑,这才是法律真正存在的问题‛、‚假如杀的是省长,你说能死缓吗??‛、‚法律早就成了某些机关敲诈勒索的工具了,民有冤难审,有苦难诉。还有难道法律是由法官来起草的么‛、‚谁来维护法律的尊严!!法官枉法谁来治?‛

四、笔者点评

民意的表达是必然的,围观到一定程度时,会逐渐地理性起来,这是良性的过程,只有一个不独立的司法体制给了民众以提出翻案、质疑法律裁判的空间,如若希望案件能在最后定夺而不被重审等就得服众,只有堵住了悠悠之口才能风平浪静,随着舆论引导判决,舆论引导裁决的案例不断出现,各部门裸露在日光之下,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相关链接

http://news.163.com/11/0804/04/7AJB4SR000014AED.html

下载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5月社会舆情热点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舆情

    姓名:吴昌准学号:20100705040专业:计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年级:2010级舆论及网络舆论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摘要: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逐渐在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无可争议地获得......

    2013年社会热点分析

    2013年社会热点分析一、关注食品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社会热点分析报告

    社会热点分析报告 ——看病难,看病贵 什么是民生问题 十六大以来,学者们通过分析,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概括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其一,狭义论。其认为,民生就是人民基本的物质和精......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姓名:孟春潮 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以汽车市场为例20106580 当前汽车市场热点调查分析 【摘要】2010年产销目标肯定要突破1700万辆,大局已定......

    当前我国社会舆情分析(精选五篇)

    当前我国社会舆情分析一、当前我国社会舆情的主要特点和态势近两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社会舆情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态......

    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对云南事件的 微博 一、 事件概要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2日......

    舆情分析

    “红黄蓝”事件舆情分析 11月22日,有网民爆料称,有十余名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入园儿童的家长到朝阳区管庄派出所报案,称怀疑幼儿园园长和老师涉嫌猥亵和虐待儿童。爆料......

    2021年上半年舆情热点分析报告总结

    2021年上半年舆情热点分析报告总结2021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中通快递宠物盲盒、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C罗与可乐的公关事件、阿里巴巴被罚款、蜜雪冰城主题曲爆火......上半年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