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学籍工作注意事项
2015年学籍工作注意事项
会议布臵内容政策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暂行)》、威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以及涉外学生入学的相关文件规定。
转学办理地址:政务服务中心17号教育局窗口(强调教育局机关不办理,因为政策宣传在窗口、学籍管理专用章在窗口)
咨询服务电话:基教办 窗口5980093 学籍管理人员:杨博
电话:5916259 手机*** 窗口工作人员:王艳萍 电话:5980093
一、转学相关问题
(一)分类办理转入生
1、区内户口、外来购房生。
入学方式:各学校在相应年级没有封学籍的情况下,家长直接到学校联系入学。如果学籍已封,学校不再接收学生,或该年级学生已达到最大班额,学校无法容纳即将封学籍,各学校要在第一时间与学籍管理员联系(便于学籍员落实拟调整安排学校,并转告窗口工作人员接收报名),同时要告之家长本学校不能接收的原因,请家长持资料到教育局窗口登记,由教育局统一调剂相对就近入学。接收时查验以下资料:原始户口本、房证(购房合同+交款单据)、转学证。
强调事项:①有能力接收的情况下,学校必须接收,不允许出现测试成绩后拖延接收、拒绝接收;②没有能力接收的情况下,学校第一时间与教育局沟通,且必须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让家长理解并及时到教育局窗口报名调剂安排至其他学校就读;③调剂安排的接收学校,不允许拒绝接收持教育局盖有学籍章的调剂入学通知单的学生入学。
2、外来务工生。
入学方式:外来务工生家长到教育局窗口报名,由教育局统一分生,统一开具入学通知书,加盖学籍章。
教育局和学校均查验以下资料:公安部门发放的学生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原始户口本;法定监护人和学生本人在经区的居住证(威海三市的提供产权证或房管局出具的正式购房合同及交款单据或合法的房屋租赁合同);经区用工单位合法的劳动合同或工商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
强调事项:①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教育局已开具入学通知书的外来务工生;②如果学校查验材料时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与窗口工作人员联系,进行纠正;③如果学校查验材料时发现工作人员不负责、审查资料不严、随意安排学生的情况,可与基教办主任、分管领导反映,一旦查实,教育局将严肃处理。
3、借读生。
借读生自己联系学校,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和学籍管理办法,转入地政府和教育局没有义务接收或安排这部分学生就读,因此这部分学生由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收。
强调事项:学校如果有能力接收借读生,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正住户籍生、购房生和外来务工生。
(二)区内转学
政策规定:《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暂行)》第三章“转学与借读”第十条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本学区内不准转学。”
我区政策:区内中小学校学生入学后,仅有一种情况且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可以办理转学:新买房并落户,且落户地学校有转出学生空出学位,方能办理转学,其他在校生均不准转学。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提前和基教科联系。
制定政策原因:①我区中小学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均根据就近入学或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了满额分生。比如:初中一年级新生分生时,凤林学校有皇冠中学、新都中学学区内的学生,新都中学也有皇冠中学学区内的学生;小学一年级新生分生时,实验小学有皇冠小学、新都小学、长峰小学学区内的学生,蒿泊小学也有长峰小学、实验小学学区内的学生,长峰小学也有皇冠小学学区内的学生,海埠小学也有凤林学校学区内的学生;崮山中学中小学部均有区内学生。②考虑我区外来务工生较多,分生时无房的务工生许多是相对就近入学或调剂入学的实际情况,如果家长在孩子入学后买房落户,且住房所在学区有空出学位,尽可能让孩子实现就近入学。
强调事项:
①监护人新买房并落户,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有资格申请转学:新买房指孩子入学后购房,因为入学前购房,分生时均实现了就近入学,不存在转学需求;仅买房不落户口不行、仅落户亲属或非亲属家而未购房不行(这主要为了杜绝择校现象)。
②必须有空出学位。有了资格后,还必须要落户地所在学区学校有空出学位,才能办理接收,如果没有空出学位也不能转学。
③转入转出学校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允许突破政策,出具同意转学回执或同意接收意见。如果出现违反规定的转学行为,教育局将把第一顺序出具同意转学意见的学校列入违规学校。
(三)无故离校3个月以上学生的处理
在学校多次联系无果情况下,可以申请注销其学籍。申请时,递交:申请表(学生详细情况、加盖学校公章、校长签字)、电话记录表(复印件)。
强调:①要有电话记录,至少联系5次,且有时间间隔;②电话记录必须有班主任、学籍管理员等至少两人以上签字。以上工作完成后学籍员方可在学籍异动里申请取消学籍,而不是删除学籍。
(四)转学及电子学籍异动相关要求
①转学无论转入还是转出,到窗口办理时,学校必须告之家长除了转学回执外,还必须持有所有转学所需的原始材料,接受教育局窗口工作人员的查验;不持原始资料的,不予办理;原始材料不符合转学规定,不予办理。学校未尽到告之责任的,记入违规行为。②电子学籍异动必须标明转学原因:区内户口学生、外来务工区内购房或租房、随父母回原籍等(原因标明不清楚不予以审批)
(五)六三学制转学问题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暂行)》中“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的规定,六三学制学生转入我市不能留级。
(六)毕业年级学生转学问题。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暂行)》中“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准转学”的规定,除在我区购房或落户生在暑期可以办理转学外,其他毕业年级申请到我区就读的学生,在任何时间都不予接收。
(七)转学政策咨询办理
各学校不得在不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将来电咨询或前往咨询转学事宜家长推至教育局。教育局也将对学校推至教育局的咨询电话和来访人员进行登记,如有举报或查处属实的,将列入学籍违规管理。
个别学校仍旧出现门卫保安代替校长和学校发言,给家长随意提出不负责的意见和建议。造成家长不但对学校、校长不满意,到了教育局窗口更是不冷静,对整个区域教育评价都不满意。
(八)小学不足龄学生转学
政策:一年级不接收不足龄学生转学。其他年级有不足龄学生转入,一是城区其他三区转入的,不予接收;二是入学前即为我区户籍的,但是在其他区域报名入学转入的,如果在城区三区或老家(户籍上的籍贯)就读的,不予接收;如果在其他区域就读的,学区内学校不允许接收,由教育局统一安排相对就近入学。三是新落户或购房在我区的非城区学生及外地学生,学区内学校不允许接收,由教育局统一安排相对就近入学。
原因:一年级新生报名时规定不足龄学生不能入学,如果家长有能力将区内不足龄学生送到其他三区或老家就读,家长就应该承担后果;其他区域转入的学生,因为分生时,各学校我们已经满额分生,且有许多符合入学年龄要求的购房生或务工生都调剂安排相对就近入学,所以转入的不足龄学生如果入学当年在我区不可能入学,现在转入也只能保证其有学上,无法保证就近入学。
强调:学校要严格把关,审查材料,不要出现接收不足龄转入生的情况;审查材料发现为不足龄学生,学校要负责做好解释工作,让家长持原始材料到教育局窗口,由教育局统一调剂安排相对就近入学。
二、注册学籍相关问题: 1、2015级新生入籍时,要求电子学籍均按小学48人/班,中学52人/班分生。此为市政府与经区管委签订的考核责任状所签内容,任何学校不能出现突破班额注册学籍的情况。
2、年龄问题。我区不接收不足龄学生入学,且因为学籍全国联网和与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也不允许有不足龄的学生注册学籍,因此任何学校不允许接收不足龄的学生入学,即使持有教育局发放的入学通知书,也要拒收(2009.8.31以前出生)。持有通知单的此类学生一般采取的是办理假户口报名,因此入学后学校审验材料发现或电子学籍登记注册时身份证号无法注册学籍时,学校一定想办法留下家长所提供的原始户口本,然后让家长到校,面对面让家长选择是自己的退学,还是选择由学校将假户口报至公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家长进行了行政拘留处罚。进而达到学生自动退学的目的。学校一定要与家长认真、严肃沟通,晓以利害。
3、户口问题。小学若能查出学生没有户口,追究该生原来就读幼儿园责任。初中若查出学生没有户口,追究该生原来就读小学责任。在之后学籍检查中,教育局查出有没有户口学生,追究学生现在所属学校责任。同时,要求中小学校一定将家长提供的假户口本留好的情况下,做好家长退学的工作。
4、入学通知书。所有注册学籍学生必须是持有教育局发放的统一的入学通知书。学籍注册时,教育局将对各学校学籍库进行核对,如有学生经查实,非教育局统一安排,不但取消已注册学籍,而且按2014督导评估细则,按私自招生违规处理。同时,教育局也将依据分生前校长会议布臵的要求,将学生学籍注册到教育局分生学校,学生及家长到分生学校就读工作由现接收学校校长负责,于两日办好。
5、学籍注册之后,学生的重要信息原则不动。尤其是身份证号,必须与出生年月日一致。有部分学生使用假户口暂时蒙敝过关,注册学籍,后期想更正成真正的出生年月日,不能审批。因为学籍全国联网,对教育局将严格身份证修改申请。
6、学生信息输入时要确保准确率。防止个别信息由于输入过快过急而出现错误。每生信息中必填的几项: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户口所在地,现住址,电话,监护人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
(现住址不能笼统,起步区要具体到小区几号楼哪一室,两镇要具体到村。固定电话必填,这些主要是将来民意调查、中考学生入学等使用。)
7、学制不同的初一新生,要提前统计好是六年制的五年级毕业还是六年级毕业来报名的,如果是五年级毕业需跟家长沟通好,转出学校的学籍不要删除,待我区初一新生学籍建好后办理转学。如果是六年级毕业的即为小学毕业生,按照初一新生建籍要求建立学籍。
8、涉外学生:原则上要求都要入学籍,个别学校不入籍,一定要告知学生家长或是监护人,最好与家长签订个协议,而且告之,该生不入学籍,将来不能参加中考,不发毕业证。
注意:“境外人员子女入学申请协议书”最下面一框,可填“学历教育语言教育”注意,学历教育指将来学校发毕业证,可参加中考的;语言教育指只在这学习语言的,将来不发毕业证,不参加中考的。
9、学籍档案为学校永久性档案,因此学校一要做好纸质学籍材料备案工作,尤其是学籍简表,若缺少,要逐年补齐。二要做好电子学籍电子存档工作,采取刻录光盘等形式。
10、学籍档案为保密性档案,学校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班主任、学籍员等要确保学籍资料不外传、不供人随意查阅。学生学籍信息外泄,学校负责人、相关责任人都要按规承担责任。
第二篇:学籍管理注意事项(定)
学籍管理工作注意事项
为严格学籍管理,保证一生一籍,生籍对应,杜绝有生无籍、有籍无生,学生信息不准、缺项等现象,保证学籍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特明确以下注意事项:
一、新生招生。
严格招生制度,杜绝辖区外招生,特别是中学,严禁相对就近分配以外招生。建议招收新生时学校在审核证件后收取复印件(主要是户口本首页和学生页),以防办理完学籍后修改信息备用;与家长签订承诺书,以防办理学籍时出现问题:如已在外校注册过学籍,又来按新生报名,造成注册不了学籍;提供假户口、假身份证、假出生日期等虚假信息等等。造成学籍注册不上。
学生信息录入完成后,认真核对每一项信息(包括学生照片),确保信息完善、准确,以防学籍注册成功又要修改学生学籍信息。
民办学校应在规定时间统一规范招生,不得根据学校意愿不定时随时、随意招生。若产生后果,由学校自行承担。
二、转学(郑州市学籍系统)。
学生在毕业学年原则上不允许转学;实行平级转学,不允许错级(留级、跳级)转学,不按规定办理,谁接收谁负责处理。
转学时告知家长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全部流程(一般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要明确告知家长转学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定时办理转学手续:每年9-10月,每周二、四、五办理转学手续(告
1知家长到时办理)。其他时间不予办理转学手续。寒假不接收转学生。
(一)转学需申报材料:
1、市区范围内跨行政区全家搬迁者;需提供全家户口薄、房产证及转出学校开具的转出证明,转入学校开具的转入证明。
2、因父母调郑工作,需在郑就读者,需提供父母调令、全家户口本、房产证,原就读学校开具的转出证明,转入学校开具的转入证明。
3、需到市区以外学校就读者,需提供原就读学校开具的转出证明,转入学校开具的转入证明。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4、因其它原因需在郑就读者,需提供全家户口本、房产证(房屋租赁合同),原就读学校开具的转出证明,转入学校开具的转入证明。
注:涉及初中转学者,原学校开具的转学证明上需显示该学生的学籍号,市外转入的还需提供该生的小学毕业证。
(二)市内转学流程:
1、学生所在(转出)学校网上提交转学申请并审核打印转学证明,同时在打印出的转学证明上加盖学校公章;
2、转入学校网上审核该学生转学申请,同时在转出学校打印的转学证明上加盖学校公章;(未在网上审核确认的,不得加盖学校公章)
3、转入学校主管部门网上审核该学生转学申请,同时在转学证明上加盖学籍管理公章;
4、转出学校主管部门网上审核该学生转学申请,同时在转学证明上加盖学籍管理公章。
(三)转出市外流程:
1、转入学校开具接收证明(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加盖学籍管理公章);
2、转出学校接到转入学校开具接收证明后网上提交转学申请并审核打印转学证明,同时在打印出的转学证明上加盖学校公章;
3、转入学校及主管部门在转学证明上加盖学校公章及学籍管理公章;
4、转出学校主管部门网上审核该学生转学申请,同时在转学证明上加盖学籍管理公章。
(四)市外转入流程:
1、转入学校开具接收证明;
2、转出学校开具转学证(建议学校主管部门加盖学籍管理公章);
3、转入学校网上提交转学申请并审核打印转学证明,同时在打印出的转学证明上加盖学校公章;
4、转入学校主管部门网上审核该学生转学申请,同时在转学证明上加盖学籍管理公章。
5、转出学校及主管部门在转学证明上加盖学校公章及学籍管理公章。
三、转学(全国学籍系统)。
同区转学流程:转入学校网上提交转学申请并审核→转出学校网上审核→主管部门网上审核
跨区转学流程:转入学校网上提交转学申请并审核→转入学校主管部门网上审核→转出学校网上审核→转出学校主管部门网上审核
四、休(复)学。
(一)申报材料:
1、市级以上医院开具诊断证明;
2、三个月以上医院治疗费用清单;
3、家长提出书面休(复)学申请,经班主任审核签字、教务(导)处审核签字、校长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学校携带以上资料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备案。
4、休学时间一般为一年,休学期满后学校要及时办理复学手续。
(二)流程:
1、学校网上提交休(复)学申请并审核,打印休(复)学证明,同时在打印出的休(复)学证明上由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
2、主管部门网上审核该学生休(复)学申请,同时在休(复)学证明上加盖学籍管理公章。
五、学生学籍信息变更。
(一)申报材料: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首页和学生页复印到一张A4纸上)及相关证明材料;汇总表。
(二)操作流程:学籍管理→异动申请→学生学籍信息变更申请→年级→班级→找到学生→打开→修改成正确信息→提交申请→异动审核→审核(把所有需要变更信息的学生提交申请后再批量操作此步骤)→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六、要认真做好学籍花名册、学籍表的建档立卷和存档工作。
中原区教体局教育科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三篇:2013.3学籍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学籍表填写通知
2013春季入学的各班班主任:
学籍注册表已发到班主任共享里,请按照“职业中专”学生类型填写,请于4月9号前完成填报工作,填写要求如下:
1.要求宋体9号字,每项左对齐,每项顺序不得变动。
各班需认真填写并核对,打印好后由学生本人审核签字后交教务处,班主任检查无误后发电子表到教务处。
2.专业名称:待定
3.学号:各班先不用填写,教务处统一编制后返回给班主任。
4.姓名:必须是法定名,即与身份证一致,凡因名字错误办错毕业证者,责任自负!(此条班主任必须让学生本人确认并检查无误)
5.出生日期:日期必须与身份证日期一致8位数字 格式要求:如1991-01-02
6.身份证号码:依据户口本,无身份证的同学请问家里。填入Execl表时选用文本格式(半
角)(15位或18位),必须准确。
7.民族:填入时需写全称,如:汉族。
8.户口所在地:简写 即xxx省xxx市xxx区/县、xxx镇。
9.家庭所在地:填详细住址,具体到楼号
10.学生类型:填“职业中专”
11.户口类别:填“农村”(含县镇非农)或“城市”。
电子照片高宽、像素要等于200×150,5k-20k,照片要重命名为:身份证号.jpg,请做好准备。
注:报名员工上交红底免冠照片,1寸的1张,2寸的1张,在照片的背面写上姓名,身份证号。
2013年3月14日
第四篇:研究生学籍卡片填写注意事项
研究生学籍卡片填写注意事项
1、一式两份,黑色水笔填写,不能涂改。
2、只要填写第一面,第二面成绩部分空着,以后会统一粘贴。3、2012年12月6号统一交给年级负责人,负责人再送与分党委办公室。
4第一面的填写中需要注意:
(1)所在学院填“文学院”;专业填本人专业的完整名称;
(2)左上角粘贴一寸彩照;
(3)“家庭出身”一栏空着;“本人成份”填“学生”;“健康状况”填“健康”。
(4)“何时参加工作”“职业”“工龄”三栏指的是入学前参加的全职的工作,兼职不算;如果没有,请空着。
(5)“何时毕业于何校何专业获何学历何学位”指的是本科所获学历学位,例如“2010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
(6)“通讯栏”中“工作单位”一行没有就空着;
(7)“入学时间”统一写“xxxx年9月1日”,例如:2012年9月1日
(8)“本人简历”从高中写起。
学籍卡片年级负责人将会交给各班长,之后将陆续发到大家手中。填写过程中不可以涂改,所以请看清注意事项。
第五篇:办理成绩单、学籍证明注意事项
办理成绩单、学籍证明注意事项
随着出国、考研、公务员考试等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使用成绩单、学籍证明的越来越频繁,为方便学生,现将有关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一、按学校有关要求,与成绩、学籍有关的证明材料需要盖章的,均加盖“山东农业大学学籍专用章”。
二、成绩单的办理
1、在校生办理成绩单:首先到学生本人所在学院办公室,由教学秘书通过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打印成绩单,并加盖学院公章;然后持加盖学院公章的成绩单到教务处学籍与质量管理科(1号楼415房间)加盖山东农业大学学籍专用章。
2、已毕业学生办理成绩单:持本人有效证件到学校档案馆提取,并加盖档案馆公章。
3、外文成绩单:目前学校不提供外文成绩单,有需要的,可比照中文成绩自行翻译。外文成绩单要求与中文成绩单一致,包括成绩记录顺序一致,成绩记录一致,成绩一致;若外文成绩单为两页及以上,必须每一页都有表头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等,每一页页脚居中加页码。
三、学籍证明的办理
1、在校生办理在读证明:学生到本学院办公室办理即可(已加盖学籍专用章);
2、毕业证明、学位证明:毕业生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或毕业
证明、学位证明需要盖章的,学生可持证书原件到教务处学籍与质量管理科办理。
3.外文在读证明或毕业证明、学位证明:按照中文原件进行翻译,持中文原件及翻译好的证明到教务处学籍与质量管理科(1号楼415房间)加盖山东农业大学学籍专用章。
四、其它有关材料
与学籍、成绩有关的其它材料需要盖章的,须先由学院教学秘书审核无误后,加盖学院公章,再到教务处学籍管理科盖章。
五、盖章时间安排:需要加盖学籍专用章的,需在正常工作日的周一、三、五的下午到校本部1号楼415房间集中办理;节假日急需盖章的,需提前预约(联系电话0538-8242331)。
教务处学籍与质量管理科
201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