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经济学复习小结
管理经济学复习小结
第一部分: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曲线: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弹性:用于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供给法则:供给的数量与供给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边际效用:追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生产函数: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投入要素组合所能产生的最大产量
总产量:一定投入要素下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边际产量收入: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
增加的收入 边际支出: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总成本
规模经济: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包括: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内在经济:工人的专业化生产、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大设备的制造和运转费用比小设备要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其他因素。
外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给个别厂商带来的利益,如:行业内部的分工、专门化的辅助性服务、投资环境的改善等等。
等收入曲线:寻找最优产品产量组合所使用的第二种曲线 产量的线性函数: 在有关因素假定后,如果产品价格不变,企业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不变,那么,单位产品的利润不变,这样,利润就成为产量的线性函数。
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增量成本:是指因实施决策方案而增加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不依决策方案的有无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也叫历史成本。
边际成本MC: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短期成本函数:指这个期间很短,以至在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或若干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这样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称为短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指这个期间很长,以至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在这样条件下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长期成本函数。
总变动成本TVC: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支出的全部费用。总固定成本TFC:不随产量增减而改变的成本。
边际成本MC: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最优工厂:在某一产量下,生产该产量所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的工厂规模称为这一产量下的最优工厂。
最优产量: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
长期成本曲线:反映不同规模短期成本曲线的外包络线,与每一条短期成本曲线相切 贡献分析法:
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在短期内,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则:
贡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的差额
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什么是完全垄断:一种商品只有一个生产者; 这种商品没有替代品;进入市场存在很大的障碍。
卡特尔模型:生产同类产品的寡头垄断企业达成公开的协议,共同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控制市场。达成非正式的秘密协议的,叫串通。卡特尔具有不稳定性。
差别定价法: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投资:企业的投资是指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
(通常指一年以上)给投资者带来效益。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的增加量。
净现金效益量: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加量。净现金效益量=销售收入增加量-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净现值:根据项目方案所期望的基准收益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年的现值,则各年现值的代数和即为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是指方案或项目在计算分析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收益率,或说方案现金流入值等于现金流出值时的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寿命期内没有回收投资所获得的盈得率。策略: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自然状态:会影响策略成功程度的 环境条件
结果:某种策略和某种自然状态相结合会产生的得或失
收益矩阵:表格列出策略和自然状态的每一结合所带来的结果 概率分布:列表说明策略的每种结果及其发生概率 风险:决策结果的变动性
决策树:指一连串决策过程,在这里,后一期的决策取决于前一期的决策结果。信息的搜集:成本是指搜寻、收集、过滤、加工 整理信息所需的成本。信息的价值:是指企业在获得完全信息后,期望利润的增加值。
第二部分 公式: 需求弹性
式中:E为需求弹性;Q为需求量;X为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即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每变化1%,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价格弹性:
点弹性的计算方法 弧弹性的计算方法
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总收入TR=P*Q 平均收入AR=TR/Q=P 3 边际收入MR=dTR/dQ
总效用:TU=U(q1,q2,q3,……)边际效用: MU=ΔTU/Δq= dTU/d q 总产量:
TP=Q=f(L)平均产量
AP=TP/L
边际产量
MP=ΔTP/ΔL=dTP/dL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条件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
QaKLbc销售总额 TR=PA*QA+PB*QB
。。。1 价格比率=转换曲线斜率= PA/PB= ∆QB/ ∆QA 企业决策问题写成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 目标函数:Z=C1X1+C2X2+C3X3+…+CnXn— >max 约束条件:
边际成本:MC=(TC2-TC1)/(Q2-Q1)=△TC/△Q
TC2,TC1O 为产量为Q2,Q1时的总成本
总成本:TC=TFC+TVC平均变动成本:AVC=TVC/Q平均成本 AC=TC/Q=(TFC+TVC)/Q
=AVC+AFC 边际成本:MC=△TC/△Q=dTC/dQ
=d(TFC+TVC)/dQ
=dTFC/dQ+dTVC/dQ
=dTVC/dQ
长期边际成本LMC=
LTC/
Q=dLTC/dQ
利润л=总收入PQ-(变动成本TVC+固定成本TFC)=(P-V)Q-F(1)盈亏分界点的产量
Q=F/(P-V)=F/C(2)实现目标利润л的产量
Q=(F+л)/(P-V)(3)求利润公式: л=P·Q-(F+V·Q)
MR为边际收入,MC为边际成本,Mπ为边际利润:
MR-MC= Mπ
企业的总利润最大: MR=MC
从短期看,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 最优产量条件是:P=MC 总收入:企业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得到的收入总额。TR=PQ平均收入:出售商品后平均单位商品获得的收入。AR=TR/Q=PQ/Q=P 边际收入: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MR=△TR/△Q=dTR/dQ
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平均成本AC基础上,加上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得到价格P。
P=AC(1+η)
净现金效益量公式:NCB=ΔS-ΔC
ΔS= ΔD+ ΔC+ ΔP=》NCB=ΔP+ΔD NCB:净现金效益量
ΔS: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ΔD:折旧的增加量
ΔC: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ΔP:利润的增加量
税后净现金效益量=税后利润的增加量+折旧的增加量 NCB‘=ΔP’+ ΔD= ΔP(1-t)+ ΔD =(ΔS-ΔD-ΔC)(1-t)+ ΔD 净现值=项目全部效益现值-全部费用现值的差额
NPV=∑Rt/(1+i)t-CO
t=0
式中:NPV—净现值; Rt—第t年年末的净现金效益量
Co—净现金投资量
n —投资方案的寿命
i—目标收益率或基准折现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表达式为:R=TPV-CO=0 R,IRR :内部回报率 TPV: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 CO:净现金投资量
风险的衡量:衡量风险的三个统计量 期望值:标准差(衡量绝对风险):变差系数(衡量相对风险):
第二篇:管理经济学课程小结
管理经济学课程小结
经过这七周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理论,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管理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简单经济学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它是链接经济学理论和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桥梁。
本门课程我们主要进行绪论和1、2、4、5、6章的学习,对于每一章的学习,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现在课程已经基本结束了,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个课程的最终总结,以达到整合提高和总结提炼的效果。
绪论部分,主要学习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边际分析法的应用和不同的利润之间的区别和应用。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本章主要讲解了市场需求、供给、和价格三者的相互关系,其中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曲线;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供给函数、曲线;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供求法则的相关分析与应用也就是需求-供给分析法。这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应用经济学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需求价格供给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需求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关于需求弹性的一些类型: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及其交叉价格弹性的知识和应用,我们使用“需求弹性”作为工具来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即E=Q%/X%。三种类型的弹性分析分别从价格、收入和相关产品价格变化入手来分析对需求量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影响不同弹性的因素。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讲解了生产技术及其决策分析,生产函数、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决策、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与收益的关系、规模收益的类型、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和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一、生产是指一切能够创造和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生产的整个过程体现为从投入到产出的一系列活动。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Q=f(x1,x2,…,xn)Q ——代表在既定条件下,任一投入要素组合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最大产量。
x1,x2,…,xn ——代表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资本K和劳动L两种投入的生产函数:Q=f(K,L)。三个基本概念:
1、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之和。
2、平均产量(AP):平均每投入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产出量。
3、边际产量(MP):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变化。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若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变,连续增加某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超过这一点后,再继续增加该种要素的投入会使边际产量不断减少。
二、等产量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有效组合方式的轨迹。其特点是(1)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其斜率绝对值递减。(边际收益递减所导致)(2)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3)距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出水平较大。(4)在同一等产量图形中,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三、如果各生产要素都以同样的比例增加,则产量的变化有3种可能:
(1)产量的增长比例大于生产要素的增长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增。
(2)产量的增长比例等于生产要素的增长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3)产量的增长比例小于生产要素的增长比例,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减。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3个阶段。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讲解了成本与利润分析,成本是企业为获得各种所需要的各项资源而付出的代价。针对于不同的会计或决策目的,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在本章中,主要涵盖了11个“成本”的概念。包括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和边际成本。成本与利润分析方法主要讲解了贡献分析法和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1、相关成本是指适宜于作决策用的成本。(用市价计算出的成本)非相关成本是指不适宜用于决策的成本。(有过去价格计算出的成本)
2、机会成本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和替代性引起的。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为获得一定的成果所付出的代价,不仅包括经济活动本身的资源投入,还应包括所放弃的收益(机会损失)。
会计成本是会计师在帐簿上记录下来的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但它是确定机会成本的基础。
3、增量成本是指企业因作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
沉没成本是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增量收入是指因作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总收入的变化。
运用增量成本进行决策的方法是把增量成本与增量收入加以比较。
4、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可变成本则随产量增减而变动,是产量的函数。
6、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它给总的成本所带来的多大变化。数学表示:MC = △TC/△Q 或MC = dTC/dQ 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相关概念简单应用。最重点的内容是贡献分析法和盈亏平衡点分析法。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即 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贡献分析法是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接受的方法。(1)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是可以接受的。(2)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他们的贡献都是正值,则贡献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又称量(产量)—本(成本)—利(利润)分析法,它是根据产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来评价选择方案进行决策的分析方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研究产量、成本变化与利润变化之间的关系;(2)确定盈亏平衡点产量;
(3)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企业预期(或实际)销售量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市场结构的分类、不同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模式,重点是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的相关理论和条件结论。短期产量最优是P=MC=MR 长期均衡是P=AC=MC 关于企业行为分析也是基于这些基本理论。
结束语:结束了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们收获颇多,这大部分功劳是任老师辛勤的付出,在此真诚感谢老师,祝愿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对这门课上课方式的建议:继续课堂多媒体的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效果,可以多加一些讨论,分享之类的环节,加大同学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工业09-2班
吴佳伟
01090391
第三篇:管理经济学每章小结
管理经济学每章小结
绪论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研究企业的行为,都要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但两者又是有区别的。微观经济字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管理经济学则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的;而管理经济学则认为现实企业的目标从短期看,只能是有条件地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看,则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已知为假设的,据此来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而管理经济字则认为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依靠多种学科的知识对有关的数据进行预测和估计,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具体决策。
管理经济学借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原理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柱。它们是:建立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需求弹性原理、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机会成本概念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等。正是这些理论支柱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
企业的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企业的短期目标总是多样化的,尽管利润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企业的长期目标则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利润可以分为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经济利润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因而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是不能用于决策的。正常利润是指业主如果把他在本企业的投资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这笔支出是为把业主的资金留住在本企业所必需的,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还可以把企业的成本分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两者的和等于机会成本。
第一章
市场供应及其运行机制
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需求函数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需求曲线是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需求曲线可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和企业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规律。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供给曲线是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发生的变动。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供给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示是: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价格上涨,能刺激生产、抑制需求;价格下跌,能抑制生产、刺激需求。所以,从总体上看,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在实际生活中,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或某些条件下可能“失灵”,其主要原因有:垄断因素的存在、外溢效应的存在、公共物品的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收入分配的不公等。市场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要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到。
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点价格弹性是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公式为:p=
dQP dPQ(Q2Q1)(PP2)1
(P2P1)(Q1Q2)弧价格弹性是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其公式为:Ep=需求曲线按价格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安全非弹性的、完全弹性的、单元弹性的和在需求曲线上各点弹性不同的需求曲线。
当价格弹性于大于1时,价格的变动与销售收入的变动方向相反;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的变动与销售收入的变动方向一致;当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变动时销售收入不变。
1,边际收入、价格和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公式表示:MR=P1即边际收入在完全弹性时最大(等p于价格),在弹性需求时为正值,在单元弹性时为零,在非弹性需求时为负值。
影响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可替代物品的多少;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时间因素等。
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速度,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
点收入弹性的公式为:1=dQI。dIQ(Q2Q1)(II2)1
(I2I1)(Q1Q2)弧收入弹性的公式为:E1=在经济学中,收入弹性为负值的称为低档货,为正值的称为正常货,大于1的称为高档货或奢侈品。需求的交叉弹性反映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变动率与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率之比。
点交叉弹性的公式化为:p=xdQydIxPx Qy(Px1Px2)(Qy1Qy2)弧交叉弹性的公式化为:Epx=
(Qy2Qy1)(Px2Px1)不同的交叉弹性有不同的经济含义:交叉弹性为正值,表明两种产品可以互相替代;交叉弹性为负值表明两种产品互补;交叉弹性为零表明两种产品互不相关。
各种需求弹性对于估计和分析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对于企业经营决策和政府制定有关的政策都是很有用的。需求估计可以采用市场调查法和统计法。市场调查法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的直接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市场调查法又可以分为访问法和实验法两种。
统计法主要是指回归分析法,就是根据多对观察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找出拟合这些数据点的最佳拟合曲线,从而确定要求的需求函数。在估计时,常用的需求函数的形式有两种:一为线性函数;二为幂函数。幂函数尽管看起来复杂,但仍可以用对数形式转化为线性关系,因而仍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它的参数。
如果回归方程为单元线性议程:y=α+x,则估计参数的基本公式为:
nxiyixiyii1i1nnnxi(xi)22i1i1nn,yx 第三章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生产函数反映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说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各种投入要素的一定组合,最大可能生产多少产量。生产函数可分为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也一般地存在于总值、平均值和边际值之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表述如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最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投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
根据可变投入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可把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只有第二阶段是合理的。在生产中,当某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收入等于它的价格(MRPy=Py)时,该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优。这里,边际产量收入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假定价格不变)。
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样一种曲线,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其中每一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如果有两条以上的等产量曲线,那么些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越高。等产量曲线可分为三种类型:(1)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它的开关是一条直线。(2)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它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但它有一种变型,其开关为一条折线。(3)投入要素之间不完全可以替代,其形状为一条向原点凸出的曲线。投入要素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一个单位的x能够代另一种投入要素y多少单位(=Δy/Δx),它的值与它们所对应的投入要素边际产量之比成反比(Δy/Δx=MPx/MPy)
等成本曲线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这些组合的总成本都是相等的。-Px/Py是等成本曲线的斜率,E/Py是它的截距(这里,E为总成本)。
投入要素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它的最优组合比例,即人们会更多地使用降了价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涨了价的投入要素。
规模收益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这种增加对产量有什么影响。根据这种影响的不同,可把规模收益分为三种类型: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
最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它的形式为:Q=aKbLc,这种生产函数有许多优点。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
决定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要使用产品转换曲线和等收入曲线。如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产品转换曲线上的各点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产品A的边际转换率是指产品A每增产1个单位,会使产品B的产量减少多少,即ΔQB/ΔQA。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产量的增加而递增。产品之间,不能完全转换的产品成本的转换曲线的形状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产品之间完全不能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呈直角形;产品之间能完全转换的产品的转换曲线则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等收入曲线上的各点所代表的不同产品产量组合都有相同的总销售收入。等收入曲线与产品转换曲线的切点代表两种产品最优的产量组合。在这一点上,产品A的相对值(PA/PB)等于它的相对成本(ΔQB/ΔQA)。
线性规划问题是由一个目标函数和若干个约束条件所组成。它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可以用图解法和代数法来解线性规划问题。图解法的第1步是根据约束条件确定可行区域;第2步是使利润曲线与可行区域中在最外面的隅角相交,这一点就是代表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
解线性规划问题还可以使用代数法,即先求出可行区域各个隅角的坐标,然后根据目标函数分别算出每个隅角上的利润,利润最大的隅角就是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如何企业增加某种投入要素投入量1个单位,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这一利润增加额就是该项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如果影子价格为非零,说明该投入要素是生产中的“瓶颈”;如果影子价格为零,说明该投入要素在生产中利用不足,如果影子价格大于市价,说明购买过这种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如果影子价格小于市价,说明购买该要素以扩大生产并不合算。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成本,非相关成本指与决策有关的成本,由于在管理决策中使用机会成本,而不使用会计成本,所以前者属于相关成本,后者属于非相关成本,增量成本是指应作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沉没成本则是指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前者属于相关成本,后者属于非相关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增加单位产量给总成本带来的变化。变动成本是指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的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固定成本则是指企业在固定投入要素上的支出,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成本函数反映产品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它导源于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函数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日常经济决策。长期成本函数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即可以选项择最优规模的条件下),产量与可能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长期规划。
短期成本曲线可以分为总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等。这些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相应的产量曲线,归根到底,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
长期成本曲线可以分为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它没有固定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各个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格线,它的形状呈U形,曲线最低点的产量是企业的最优规模。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归根到底是由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的规律决定的。
贡献就是增量利润,它等于增量收入减增量成本。有贡献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盈亏分界点分析法主要用来研究产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而把重点放在寻找盈亏分界点产量上。
边际分析法用于成本利润分析要求把边际收入去与边际成本相比较,如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应增加产量,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减少产量,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在分析不同的市场时,经济学通常把市场类型按其不同的竞争程度分为成四类: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这四种市场结构在控制价格的能力、卖者的数量、产品的差异程度和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上是各不相同的。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基础特殊是:在这个市场里,企业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只是接受者。这种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买者和卖者很多、产品同质、生产者出入行业自由和市场信息灵通。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从短期看,当P=MC时,企业的价格和产量为最优,从长期看,它能实现长期均衡,这时:P=AC(短期和长期)=MC(短期和长期),经济利润为零。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价格低于AVC曲线的最低点,企业就应停产。在AVC曲线最低点以上的MC曲线部分是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倾向于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上生产,此时只获得正常利润,同时,生产效率最高,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产量也是最优的。低成本竞争策略是完全竞争企业的惟一竞争策略。
完全垄断是指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因市场进入障碍很大,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垄断企业短期和长期的价格和产量决策均遵循MR=MC的原则。在长期条件下,由于存在进入障碍,它的经济利润不会消失,这种利润叫垄断利润。完全垄断市场的进入障碍主要表现为:企业控制了基本原来的来源、企业规模大、拥有专利和政府特许。垄断企业的弊端主要是高价格、产量不足和生产效率低。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以反对垄断、保护竞争;一是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制。
垄断性竞争的主要特征是:企业数量多、产品有差别和进出行业自由式。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最优化的条件是MR=MC。从长期看,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1)P=AC(短期和长期),即经济利润为零;(2)MR=MC(短期和长期),即利润最大。垄断性竞争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相比,价格较高、产量较少、生产效率较低、但因生产的是有差别的产品,故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的需要。垄断性竞争企业有三种基本的竞争策略: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竞争和促销(包括广告)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是指在这一市场内,几家大企业的产量占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在这里,由于市场进入的障碍较大,新企业较难进入。这种市场的最大特点是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另外,非价格竞争是企业间的主要竞争方式。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模式主要有: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价格领导模式和卡特尔模式等。
第七章
定价实践
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企业选择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的出发点和根据。企业的定价目标主要有以下四种:以盈利作为定价目标;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目标;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和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
企业在定价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产品的成本;(2)产品的需求;(3)竞争对手的情况;(4)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和法令。
企业定价的一般方法可以分为三类:
1、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它又可分为四种方法:(1)成本加成定价法;(2)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3)最大利润定价法;(4)增量分析定价法。
2、以需求为基础定价。即或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来定价,或根据产品的价格弹性的不同来定价。
3、以竞争为基础定价。它又可分为两种:(1)随行就市定价法;(2)投标时确定最优报价的方法。企业的定价策略主要有:
1、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它又包括:(1)系列产品定价策略;(2)互补产品定价策略;(3)成套产品定价策略。
2、差别定价策略。实行这种策略的条件是:(1)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2)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 的市场;(3)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对弹性不同的市场实行差别定价是为了谋求最大利润。两个市场上价格的最优比应为:PA/PB =(1-1/|EB|/(1-1/|EA|)。
3、新产品定价策略。它又可分为撇油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撇油定价策略是指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它适用于有部分顾客弹性较小、试制新产品提前期较长和规模经济性不显著的产品。渗透定价策略则是把价格定得很低,目的是为了打入市场。它适用于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大、规模经济性显著和需要用低价来与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的情况。
4、折扣定价策略。它又包括(1)功能折扣;(2)付现折扣;(3)数量折扣;(4)季节折扣等四种。
5、心理定价策略。
6、促销定价策略。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外部市场的情况,转移价格按市场价格来定。另一种是无外部市场的情况。这时对中间产品应实行双重定价的方法。除了用变动成本定价外(目的是为了使后方分公司的短期决策能与总公司的决策保持一致),还要在各分公司之间合理分配利润的基础上来定价(目的是为了调动有分公司长期的生产积极性)。正确制定转移价格是为了正确处理好各分公司之间以及它们与总公司之间的经济关系,以便共同为实现总公司利润最大化的总目标而努力。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
投资是指当前的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间里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支出。投资决策就是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评价,并从中择优。投资决策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要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要考虑风险。边际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投资决策:当投资的边际回报率等于其边际资金成本时,企业的投资量水平为最优。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增加量。净现金效益量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增加量,它等于利润的增加量加折旧的增加量。计算净现金投资量和净现金效益量都必须遵循增量分析原则。
在投资决策中,为了比较不同时期现金的收支,需要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最常用的方法是把不同时间上的收支折算成现值。第n年末一笔款项Sn,贴现率为i的现值PV的计算公式为:PV=
Sn。假如在n年内,每年的(1i)nn现金流量(R)都相等,贴现率为i,则其总现值(TPV)的计算公式为:TPV=
R t(1i)t1资金成本可按资金的来源分为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税后债务成本等于利息率乘以(1-税率),权益资本中主要包括普通股资金成本。普通股资金成本等于股利收益率加资本利得收益率,即ks=
D1g。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W成本等于各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这里,“权”是指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中,各种来源的资金所占的比重。在投资决策中使用的应是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评价投资方案可以采用返本期法、净现值法和内部回报率法。后两种方法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而是较为科学的方法,其中尤以净现值法最为常用。
企业兼并从宏观看,能使存量固定资产流动起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微观看,则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原因主要是它能加快扩大企业的规模、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减少风险、进行管理和实现生产要素的互补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是自愿、互利的行为。在用现金收购的情况下,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值等于收购企业因素并引起的税后现金流量加量的总现值;被收购企业在收购前的价值是它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企业的实际价格将在两者之间来确定。企业兼并也可以用股票换股票的方式来进行,其交换比例的确定应对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有利。
第九章
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
决策可分为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和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三种。风险是指一特定方案所带来的结果的变动性。变动性越大,风险也就越大。衡量风险大小的主要指标是标准差和变差系数。前者表示一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结果的变动性。后者则是对每元期望效益的风险的度量。
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可以有三种:风险寻求者、风险厌恶者和风险中立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是厌恶风险的。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可以用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影响人们愿意冒风险的最一般的因素是:回报的大小和投资的多少。
企业降低风险的途径主要有:回避风险、减少风险、分散风险、承担风险(大公司的自我保险)和转移风险等。在决策中考虑风险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它等于无风险的贴现率加风险补偿。风险越大,风险补偿也越大。一般情况下,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是由决策者根据主观判断来确定的。
当决策结果分阶段产生时,决策者就必须同时考虑将来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树是进行风险决策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风险决策中,今天预测到的数据与将来实际发生的数据可能会有出入,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动会对今天的决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方法称为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主要有最大最小收益法和最小最大遗憾值法两种。它们不考虑每个方案的结果的概率分布,也不运用利润最大化准则。它们都假定决策者是厌恶风险的。
可通过进一步搜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来减少决策风险。但这样做只有在信息的价值大于信息的搜集成本的情况下才是合算的。
第四篇:2012年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
2012年《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3)
一、单项选择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中,________。
()A、所有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C、企业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竞争 B、所有企业生产同质产品 D、以上都对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__________。
()A、面对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 C、对市场价格具有很小的控制力 B、面对负斜率的需求曲线 D、生产的产量应该尽可能增加
3.短期中如果一家企业生产A产品出现亏损,则该企业_______。
()A、通常会立刻停止生产A产品
B、会继续生产直到A产品价格上涨或成本下降从而扭亏为盈 C、会在A产品的生产出现P 4.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________。() A、边际成本曲线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部分 B、平均成本曲线小于或等于边际成本曲线的部分 C、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大于或等于边际成本曲线的部分 D、边际成本曲线大于或等于平均固定成本曲线的部分 5.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关门价格等于_______。() A、最小平均成本 C、最小边际成本 B、最小平均变动成本 D、最小平均固定成本 6.1997年克林顿政府一项关于药品的新规定导致药品开发费用每年增长2亿美元。增加的开发费用短期内,在短期内_______增加已有药品的价格,在长期内______使药品价格上升。()A、不会;会 C、会;不会 B、不会;不会 D、会;会 7.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中所有企业的经济利润都等于0。这意味着______。() A、企业只得到了正常利润 B、市场价格等于企业的最小长期平均成本 C、没有企业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D、以上都对 8.在短期内,以下______表述是不正确的。() A、完全竞争企业可能会获得经济利润 B、企业数量时不变的 C、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生产足够多的产量以保证MR=MC D、企业必须在平均成本处于最小值时生产 9.完全竞争市场中,随着单个企业产出的增加,产品价格_____,边际收益______。 ()A、下降;下降 C、不变;不变 B、下降;不变 D、不变;下降 10.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需求持续减少会产生暂时的经济_______和一些企业 的_______。()A、利润;进入 C、亏损;进入 B、利润;退出 D、亏损;退出 11.由于企业必须支付的工资上涨了,完全竞争企业的边际成本增加,但是其需求曲线没有改变,则该企业产量会_____,其产品的价格会______。()A、减少;提高 C、减少;不变 B、增加;降低 D、增加;不变 12.某一企业的市场力通常会因为______而降低。()A、该企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下降 B、消费者认可的该企业产品的替代品数量增加 C、该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下降 D、以上都对 13.关于勒纳指数,_______表述是正确的。()A、勒纳指数衡量的是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的比率 B、勒纳指数越小,市场力水平越高 C、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勒纳指数越大 D、完全竞争条件下,勒纳指数等于1 14.当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时,________。()A、市场价格必定大于边际成本 B、市场价格必定大于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必定等于最小平均成本 D、其经济利润不会为负 15.垄断厂商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_______其销售价格。()A、大于 C、小于 B、等于 D、不确定 16.寡头垄断市场中,________。() A、每个企业的决策都相互影响 C、企业的数量通常比较少 B、每个企业都具有相当的市场力 D、以上都对 17.关于纳什均衡,下面__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A、纳什均衡一定是一种上策均衡 B、纳什均衡是整个市场所有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均衡 C、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企业的决策是相互最好的决策 D、一个寡头垄断企业的博弈中,必定存在至少一个纳什均衡 18.要能有效地实行三级差别定价,下面_______不是必须的。()A、分离市场的能力 B、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C、每个分离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阻止高价市场的消费者到低价市场购买 二、判断题并改正错误 1.企业总是应该生产总收益最大或者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出售产品得到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价格。 3.在短期内,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可能获得经济利润、正常利润或出现经济亏损。 4.短期中,垄断厂商实现的最大化利润不会是负的。 5.当单一价格垄断者实现其利润最大化时,P>MC。 6.规模经济是导致厂商具有市场力的重要因素。 7.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单个厂商在进行价格和产量决策时,不可能直接影响其他对手。 8.在一次性双人囚徒困境博弈中,对一个囚徒来说,如果他相信另一个囚徒会坦白,则它的上策就是坦白。 9.在 四、简单分析题 1.决定企业市场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怎样决定了某一企业市场力的大小? 4.为什么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决策者总是在需求曲线有弹性的部分生产和销售。如果成本为零,决策者将会生产多少产量?请解释。 5.为什么说决定企业是否停产的原因不是其亏损额的大小,而是导致其亏损的成本结构? 6.尽管生产精装本和平装本的书的成本差别并不大,但是两者的销售价格却差别极大。试解释这种定价行为。 7.在商品房的销售过程中,最后的成交价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楼层不同价位,同一楼层,不同朝向也有不同价位,同一时段购购买不同楼层和朝向的客户还可能享受不同的折扣。 试解释这些不同的差别价格所依据的定价策略。 8.为什么电影院老板在门票上给学生折扣,但爆米花却不打折? 五、计算分析题(6题) 1.一个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生产的总固定成本是600美元,经理估计该企业的平均 2变动成本是:AVC=10-0.03Q+0.00005Q(Q表示产量,单位:个)。根据预测,正常情况下,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7元/个;在销售淡季,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5元/个;销售情况最好的时候,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可以达到10元/个。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该企业在每一种情况下的生产及利润状况。 2.垄断企业的经理对所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有如下估计: Q=2600-100P+0.2M-500PR 这位经理从某个专门从事计量经济预测的公司得到了2008年对M和PR的预测,分 别为20000美元和2美元。同时,经理对本企业平均变动成本函数做出以下估计: 2AVC=20-0.07Q+0.0001Q 问:(1)2008年该公司的最优产量应该是多少?(2)最优价格是多少? (3)短期内该企业是否应该关门? (4)如果2008年的固定成本是22500美元,该企业的利润或者亏损是多少? 3.假设某种小机械的市场供给者只有A和B两个厂商,他们的成本函数是:CA=30QA,CB=30QB;市场需求函数是:P=150-Q,其中Q=QA+QB。 (1)计算并推导出两个厂商的反应曲线;(2)找出纳什均衡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3)假设这两个厂商达成了一个协议,按照一个垄断者的方式决策,那么每个生产厂商会生产多少产量?得到多少利润?这个协议能够实现么?为什么? 4.一垄断者正在决定如何在两市场之间分配产量。两市场在地理上是分开的。两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Q118010P垄断者的总成本是STC7Q1000。1,Q236010P2。 (1)该垄断者的总产量、利润、在各个市场上的价格、产量、勒纳指数分别为多少?(2)如果该垄断者被迫在各个市场上定相同的价格,那么均衡市场价格、利润、勒纳指数以及在各个市场销售的数量分别为多少? 第五章 1、相关成本 2、非相关成本 3、增量成本 4、沉没成本 5、变动成本 6、固定成本 7、成本函数 8、边际成本 9、长期 10、贡献 11、盈亏平衡的产量 简单题 1、简述总成本曲线与总变动曲线之间的关系? 2、简述正确使用盈亏分界点分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3、边际分析法和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4、怎样根据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决定增加还是减少产品产量? 5、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什么都呈u形? 6、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成本概念中,哪些属于相关成本,哪些属于非相关成本? 第六章 1、完全竞争 2、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3、完全垄断 4、垄断利润 5、非价格竞争 6、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7、寡头垄断 8、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 9、价格领导行为模式 10、科特尔行为模式 11、纯寡头垄断 12、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简答题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备哪些条件? 2、简述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的特点? 3、简述在完全垄断市场里主要的几种市场进入障碍? 4、简述垄断企业的弊端和积极的一面? 5、政府主要从那些方面来对垄断企业进行干预? 6、简述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过程? 7、简述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三种模式? 第七章 1、成本价成定价法 2、最大利润定价法 3、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 4、增量分析定价法 5、随行就市定价法 6、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7、差别定价策略 8、撇油定价策略 9、渗透定价策略 10、折扣定价策略 11、功能折扣策略 12、付现折扣策略 13、心理定价策略 14、尾数定价法 15、招徕定价法 16、转移价格 17、互补产品定价策略 18、双重定价法 19、中间产品 简单题 1、企业的定价目标有哪些? 2、企业定价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成本定价法与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有何异同? 4、增量分析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5、差别价格的存在需要什么条件? 6、差别定价有哪几种? 7、新产品定价策略有哪些? 8、渗透定价策略有哪些种类? 9、折扣定价策略有哪些种类? 10.策略有哪些? 11、人们为什么要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12、成本加成定价法有哪些步骤? 13、以竞争为基础的定价有哪些? 14、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包括那些? 15、为什么对中间产品应实行双重定价的方法? 第八章 1.投资 2.边际资金成本 3.净现金效益量 4.税后债务成本 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6.净现值法 7.企业兼并 8.边际投资回报率 9.净现金投资量 10.货币的时间价值 11.权益资金成本 12.返本期法 13.内部回报率法 简单题 1、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2、投资建议一般分为哪几类? 3、净现金投资量一般包括那几个部分? 4、为什么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中不应包括折旧? 5、资金成本一般有哪几类? 6、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都有几类? 7、为什么说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要好? 8、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几方面? 9、用兼并扩大生产规模比企业自身内部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哪些优点? 第九章 1.策略 2.自然状态 3.结果 4.风险 5.收益矩阵 6.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7.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8.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9.敏感性分析 10.信息的搜集成本 11.最小最大遗憾决策法 12.信息的价值 简单题 1、简述人们对待风险的三种态度及不同态度的不同表现? 2、请用钱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 3、请分别画出低风险承担着、个人风险偏好和高风险承担者曲线,并加以说明? 4、简述降低风险都有哪些途径? 5、怎样识别各个变量敏感性的大小?第五篇:管理经济学自考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