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政务公开 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
深化政务公开 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
湖北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大推进这一工作的力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政务公开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多次强调,“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日常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它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实行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省政务公开工作,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呈现出由下而上、全面推进的发展态势,总体进展情况较好,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政务公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省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经历了先行试点、由点到面,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过程。从1992年推行“两公开一监督”开始,经历了三个阶段:1996年以前为第一阶段,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务活动接受社会监督方面实行公开和承诺。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2000年,重点抓了乡镇政务公开。第三阶段从2000年3月到现在,全省政务公开逐步在县、市和省直部门推行。由试点到推广,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县及部门,市州已形成制度,省直机关在逐步推进。目前全省公用事业单位事务公开面达到97%。
二是政务公开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全省初步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和新闻发布制度等平台体系,形成了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的公开格局,各市(州)、县(市、区)的103个行政服务中心已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阵地。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省政府及省直部门和17个市(州、直管市)、89个县(市、区)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省直还将陆续开通启用55个应用网。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作为省政府电子政务网的子项目列入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项目计划书,武汉、襄樊、孝感市三个试点进展顺利。县以上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政府通过新闻发言人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开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事项。各地对群众在办理有关事项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政策、规定和程序,尽可能通过设立办事窗口、印发办事指南、设置咨询台和电子触摸屏等形式进行公开。
三是政务公开的运作进一步规范。以《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为重点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湖北省电子政务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全省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政务公开的意见》、《关于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的意见》、《全省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考评办法》、《全省政务公开示范点联系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及时加强对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使政务公开工作的范围、内容、形式和程序初步得到规范。
四是政务公开的重点进一步突出。在推进面上工作的同时,今年将在全省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公开,将公开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市县区和省直部门,公开的财政专项资金由去年的17项增加到51项,编制政务公开的范围扩大到除涉密机构以外的所有纳入编制管理的部门和单位及其人员。省、市、县、乡四级6627个独立行政机构和42397个事业单位,涉及130多万人的编制信息已上网公开,网上点击数达到350多万人次。在全省开展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目前确定省级示范点11个,全省省、市、县三级已确定示范点364个,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已在全省全面启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坚持做到“六有”:
一是要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到领导高度重视,工作专班落实,政务公开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有力,运转顺畅。要建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工作责任制,形成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组织协调,采取得力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务公开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部署、深入推进,要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经常性地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工作总结和信息反馈。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各部门既要认真履行好承担的政务公开工作职责,又要认真抓好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加强对本系统工作的督办和指导。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将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容进行检查考核。
二是要有全面具体的公开内容。要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总要求,以法定公开事项、行政决策事项、行政执行事项、重要人事事项、财政管理事项、行政执法事项、行政服务事项、行政监督事项、突发应急事项、勤政廉政事项等十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制定科学、详细、清晰的公开目录,确保公开内容全面真实。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把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作为重点。如财政拨款,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拨款、征地和拆迁补偿费、低保资金、医保资金、社保资金、扶贫资金、惠农资金等,都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知情,让公众满意。依申请公开的事项办结率要达到95%以上。
三是要有严密规范的公开程序。主动公开要严格按拟定方案、确定公开事项和公开形式、审查、公开、反馈、建档等程序进行;依申请公开要严格按申请、受理、公开、反馈、建档等程序进行,并按申请人的要求和有关规定给予书面答复或提供服务。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行严格规范的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及时加强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四是要有方便有效的公开形式。要把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面向群众、方便群众的要求,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公开形式,规范公开载体,提高公开质量。充分利用好政务公开栏、政府公报、公开指南等已有公开形式,大力推行社会听证、专家咨询、新闻发布、点题公开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开形式。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各市州县和省直部门都要搞好门户网站建设。衡量门户网站建设好坏的尺度,一是看应答群众投诉的功能是否达到要求;二是看涉及群众利益的财政拨款和项目资金是否在网上如实公布;三是看需要接受社会监督的内容是否在网上完整披露。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逐步实行网上远程审批,不断提高监督、协调、管理、服务水平。按计划完成好省直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任务,加快市州县系统的建设速度,基本形成全省互连互通的政府网络体系。加强政府信息发布,提高在线办事能力,推动公众与政府的互动交流,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保障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要建立对各地各部门网站建设进行检查评比的制度和措施,检查结果要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其他形式,做到公开形式丰富规范、及时有效。
五是要有科学完善的公开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确保政务公开规范、稳定、持续推进的前提和条件。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基本制度,提高制度规定的可操作性。建立预审制度,政务公开主管部门对公开事项的提出和确定,要进行严格的预审;建立听证制度,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项,都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举行听证;建立告示制度,在办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或需要人民群众配合和支持的事项,都要事前向社会进行明确告示;建立评议制度,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认真评议;建立投诉制度,对群众的投诉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推动工作不力,该公开的不公开,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都要进行严肃查处。在工作中还要根据出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索和掌握政务公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推进制度完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政务公开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六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公开效果。政务公开的效果,关系到政务公开工作的生命力。要通过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行使,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确保公开的效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群众对政府及各部门的工作更加满意。
今年,我省政务公开工作要进一步抓好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和《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政务公开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尤其是要突出抓好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通过办点示范,总结经验,为提高全省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把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作为深化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来抓,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全省开展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意见的通知》和《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考评办法》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示范点工作。全省示范点建设坚持分级负责、分级办点的原则。省级重点抓好省发改委、财政厅、建设厅、工商局和黄石市、襄樊市、潜江市、汉川市、武穴市、京山县、宜都市等11个政务公开示范点,每个市(州)抓好2至3个部门、2个县(市)的示范点,每个县(市、区)抓好2至3个部门、2个乡镇(街道)示范点。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上述要求,在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成熟的地方和单位作为示范点。下半年将对全省示范点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检查调研,在此基础上,适时召开全省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汇报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取消其示范点资格,并向社会公布。省内验收合格的示范点,将同时接受全国示范点建设的检查验收。要力争有1-2个示范点成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
第二篇:国税局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的经验做法
公开是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国税部门实行政务公开就是要增加工作透明度,就是“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让民众的知情权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近年来,我们泰州市国税局以赋予群众知情权为中心,拓展公开渠道,完善公开载体,深化公开内容,搭建平台,创新机制,统筹结合,积极促进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整合资源抓创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新,全面建设政务公开“两网互动”平台
政务公开的渠道很多,资源丰富。为实现资源增值利用,我们把“依托信息手段,整合现有资源,创建互动平台,提高监督水平”,作为创新的重点。
对内,从监督行政管理权入手,在全省国税系统率先开发政务公开软件。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我们从去年3月中旬开始,集中力量研制内部政务公开软件,于今年初全面推行。软件功能定位可以用“全、新、严”三个字概括。“全”,是指公开内容全。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将系统干部普遍关心和涉及干部利益的有关事项、容易产生不廉行为的主要环节,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对内实行人事、财务、行政、廉政事项“四公开”,共设置4个一级科目、19个二级科目、78个三级科目,覆盖了人、财、物、廉政建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新”,是指软件设计新。明确过程公开、主要环节公开、结果公开,每个公开科目都设计了流程图,实行流程按钮控制,杜绝人为干扰。“严”,是指公开程序严。本着“没有不公开的事项,只有公开范围不同”的指导思想,按照软件设定的规定程序及时公开,杜绝怕惹麻烦、怕担责任、回避矛盾而有意缩减公开内容的现象,确保公开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软件的研制和运行,引起省局领导的关注,先后两次赴泰作专题调研;并荣获市纪委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创新成果奖。
对外,从监督税收执法权入手,在全市市级机关中率先开通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根据市里统一部署,从去年4月底开始,全面清理审核税收执法权,做到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和行政救济等十公开,共清理上报税收执法权56项,并据此编制税收执法权职权目录;按照减少层级、理顺分工、提高效率、方便办事的原则,依法制定并公布税收执法权力运行流程图,标明承办单位、办理制度、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去年7月,在全市率先开通税收执法权公开透明运行网,向全社会公开职权目录和职权行使流程图,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建立权力运行记录。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要求,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编制、公布办税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网的日常维护和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社会和广大纳税人公开能够公开的各类涉税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不完备而引发的税收执法公允失范。这些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并作为市级机关代表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二、健全制度抓深化,稳步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在政务公开的“公示、承诺、监督、追究”四个方面建立了公开预审、投诉处理、责任追究、考核评议等具体运作办法,真正做到公示让群众明白、承诺让群众放心、监督还群众权力、追究为群众作主。
一是在公示方面,建立预审备案制度。对涉及纳税人切身利益、干部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重要文件,实行“预公开”制度,在正式决定或发文之前,公布方案,下发讨论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进行调整修订后,再正式发布。如职权目录和流程图,都是几易其稿,才上网公开。对稽查办案、税收征管、纳税评估、税收服务,以及人事改革、竞争上岗等方面的制度出台,都是经过上下讨论、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才正式实施,夯实了政务公开基础。
二是在办税方面,建立公开承诺制度。紧紧围绕规范行为、规范权力的目标,先后通过《泰州日报》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发布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公开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办税结果、社会监督渠道和责任追究等,明确办事时限、办事质量和办事纪律;发布办税服务承诺制度,从税务咨询、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税收优惠政策受理核批、举报案件受理等方面明确若干承诺举措,做到有诺必践。
三是在监督方面,建立公开评议和投诉处理制度。坚持内外监督结合,构建多元监督网络,自觉接受监督。各单位均设立了监督岗、监督箱和投诉电话,监督干部日常办税行为,受理纳税人投诉事宜,规范干部权力运行。在国税网站设立局长信箱,受理群众意见和建议,处理市长信箱、书记信箱、市长电话批转的涉税事项和矛盾纠纷。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纳税人、基层干部以及上级批转办理的来电、来访共56件,办结54件,办结率达96%,群众满意率达98%,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是在目标管理方面,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下发了《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年目标管理考核,并逐步形成相配套的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量化考评标准,增加分值比重,明确纪律责任、处理依据和标准,使责任追究有章可循。在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对工作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认真查找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搞假公开、虚公开、欺上瞒下、侵犯纳税人和干部权益等违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纪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真正从制度上确保政务公开的经常性和持久性。
三、统筹兼顾抓结合,努力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效能
政务公开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我们努力克服“为政务公开而政务公开”的单纯片面观点,着重突出“三个结合”,发挥政务公开联动效应。
1、把政务公开与坚持依法治税相结合,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以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为契机,全面推进执法责任制软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促进执法责任制落实,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追究信息化。全面运行执法风险预警系统,深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严格落实考核工作,实现税收执法检查工作的参数化和常态化。强化大要案公开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大要案审理水平。研究制定政策执行情况反馈报告工作考核办法,提高政策公开度和执行力。
2、把政务公开与深化税收服务相结合,提高税收服务水平。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纳税人位置至上、权益至上、需求至上“三个至上”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提供便利,满足需求,维护权益。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责任,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发展职能作用;以企业满意为第一要求,全面推进纳税服务“e”站建设,建设泰州国税“网上办税服务厅”,打造国税“第一窗口”,降低办税成本,提高办税效率,促进征纳互动双赢;以关注民生为第一信号,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把政务公开与推进反腐倡廉相结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将政务公开作为廉政监督的重要手段,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反腐倡廉考核评估体系,逐步建立科学、精细、简便、高效的税收征管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税收执法权与行政管理权监督制度,构建具有泰州国税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制约的管理链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防止权力失控,严防不廉行为发生。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第三篇:县环保局2012年进一步深化权力运行暨政务公开工作方案
怀来县环境保护局
2012年进一步深化权力运行暨政务公开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2012年进一步深化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暨加强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怀来字„2012‟21号)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权力运行和办事公开工作,结合我局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及纪委的部署,按照“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内容,不断深化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工作,逐步形成工作机制顺畅、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为实现我县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环境保障。
二、工作重点
(一)扎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1、抓好动态公开
紧紧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和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工作环节,作为动态公开的重点。推行“会审会”制度,涉及重要事项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方面的权力行使,要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会审会”进行具体决策。
在继续采用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等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环保局门户网站的平台作用,建立统一的公关信息资料库,实现信息资
源共享,逐步推行网上审批、查询、咨询等服务项目。
2、建立健全制度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有关制度,增强制度规定的可操作性。建立主动公开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逐步提高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3、坚持改革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研究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等权利设定依据变化情况,对行政权力进行动态清理,并将职权目录和流程图的变动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1、规范公开内容
以群众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梳理服务事项,摸清职能底数,编制公开目录和流程图,适时进行公开。
2、创新公开载体
借助电子化、信息化手段,不断创新公开载体,方便群众了解公开信息,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关服务。
3、加强制度建设
从规范服务管理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要求、管理办法、运行程序、投诉反馈等方面的制度,将办事项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服务承诺、监督渠道等公开内容融入到服
务规范中,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政务公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做到工作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
(二)加强宣传报道。充分发挥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我局此项工作的新举措、进展情况和取得成效,特别要加强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宣传报道。
(三)强化监督检查。在主动向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我局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群众进行评议,严格实行考核制度。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第四篇: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河北是全国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较早的省份之一。总结我省十几年来政务公开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自1988年5月至1996年12月,是研究探索阶段
早在1988年,当时的藁城县委、县政府率先提出了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河北省委、省政府于1989年2月制发了《关于增强政务活动透明度的具体实施意见》,推广藁城政务公开工作的经验。中央对河北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新华社就此发了通稿。我省以“两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早期政务公开,主要在乡镇一级开展,采取墙报、板报、公开栏等形式,公开了一些办事制度和办事结果。这一时期的政务公开虽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还处于起始阶段,公开的层次较低,覆盖面窄,监督措施不够完善。
第二阶段,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是全面推进阶段
在全国推广河北省政务公开做法的大背景下,1997年1月,省政府制定了《实施政务公开的决定》,对省、市、县、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逐步拓展了政务公开的领域。到2004年5月,省、市、县三级10560个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138个县(市、区)政府本级,所有乡镇政府机关已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并逐步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形成了逐级抓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运行机制。这一阶段的政务公开工作,公开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要求办事制度、办事结果公开,同时强调要抓住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主动公开。公开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政务公开走廊”、“政务公开一条街”、“行政服务中心”等形式渐次出现,并结合民主评议创造了“阳光热线”、“阳光服务”、公开承诺、践诺公示等便于群众参与的公开形式,大大拓宽了政务公开的渠道。尽管这一阶段的政务公开工作覆盖面不断拓宽,公开层次得到提升,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公开”这个核心问题,因而还不能有效地对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第三阶段,从2004年11月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始,进入深化提高阶段
我们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河北作为一个推行政务公开较早的省份,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使政务公开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融为一体,成为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深刻剖析了原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友灿收受巨额贿赂等案件和一些专项资金违纪违法案件,越发感到,权力“暗箱操作”,未能得到有效监督是一些地方和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国内外反腐败经验也表明,只有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为此,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要求,为贯彻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反腐倡廉方针,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经过认真研究论证,针对行政
权力涉及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关系人民群众权益直接等特点,我们决定先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并将试点工作作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切入点,作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有效载体和具体行动,作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和促进更快更好发展的重大举措,下大力组织实施。为确保工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今年先行开展试点,为今后全面推开创造和积累经验。省委、省政府批转了省纪委监察厅制定的《关于开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各级都成立了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党委、政府主要部门参加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机关;省里在重点抓好邯郸市政府、省商务厅、省国土资源厅三个省级试点单位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其他设区市和省政府部门选择的119个县处级单位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
在试点工作的设计上,我们主要把握了“六个统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继承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与创新公开制度相统一;在工作原则上,坚持依法进行、强化监督与提高工作效能、方便群众办事相统一;在公开要求上,坚持公开权力运行结果的静态公开与公开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动态公开相统一;在公开层次上,坚持公开基层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运行情况与市级政府和省政府部门领导层的公开相统一;在公开内容与范围上,坚持全面公开权力运行情况与重点公开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关键部位相统一;在公开的方式上,坚持确保公开内容的全面真实与不断丰富公开载体便于群众获取信息相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本着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权力底数不清、归属不明、公开不彻底、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规则和公开要求,探索建立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法依规清理审核。按照行政职权法定的原则,采取部门全面梳理,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认,然后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法制、编制、保密等部门审查把关的方式,对试点的市级政府和省政府部门及所属单位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彻底摸清行政权力底数。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都应予以公开。三个省级试点单位共清理出行政权力3006项,经试点单位和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两级审核,目前确认2720项,其中,邯郸市2515项(含市政府本级92项),省商务厅54项,省国土资源厅151项,并对涉密的10项不公开行政权力项目进行了备案。
二是编制职权目录。对审核后确认的行政权力,分类进行登记,编制职权目录并向社会进行公开。职权目录中逐项列明职权设定依据、职责分工、行使规则、服务承诺、工作纪律、责任追究、公开范围、形式等,对部门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三是制定流程图。对每一项行政权力依照运行程序绘制流程图,依次注明行使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内容,并在重要部位和环节相应注明公开的范围、形式和时限,统一了工作标准,避免权力行使的随意性。
四是建立动态运行制度。紧紧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主动或依申请公开权力运行过程的状况,实现动态运行与全程监督的结合。同时,要求每一项重要行政权力行使后,行使该权力的职能单位填写《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登记表》,将权力运行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报告本部门负责公开的机构复核,并由其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开,保证把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健全制度保障。为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规范有序、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一方面加强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权力自身运行的制度。省政府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制定了《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对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公开内容、时限和工作要求做出具体规定;制定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决策公开作为省政府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制定了《河北省实施行政许可听证规定》,规范和完善了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有的地方和部门出台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绩效考核、投诉受理、责任追究等制度。省纪委监察厅也在全面总结各地各部门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全省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责任追究办法,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还积极探索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方式,在发挥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等传统公开载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探索网上审批、网上实时公开、网上实时监督等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行“通透式”办公模式,改变过去党政机关和部门封闭式的办公格局,将办公场所与行政服务中心合二为一,实行集中、敞开的透明隔断式办公模式,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特别是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便民公开的作用,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纳入中心集中管理,公开办理,使行政服务中心成为方便群众办事的“窗口”和推行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目前,我省各市、县共建立综合行政服务中心106个,其中,11个设区市已经全部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县(市、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91个,占总数的51%;省直、市直、县(市、区)直部门建立的专业行政服务中心796个,在服务人民群众、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12-13 13:45:19信息来源:汝城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0年以来,汝城县发改局根据《汝城县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了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按照“权由法定,依法审核”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此项工作,为规范我县发改工作运行、提高我县发改工作效能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规范权力运行的现状
(一)统筹安排,制定《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行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举措。我局领导十分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局长为组长、相关领导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纪检组、监察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下发了《汝城县发改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局主要领导亲自对整体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有力地统一了思想认识和工作步调,为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各项行政权力规范透明的运行,我局明确局长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坚持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把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平时由局纪检组、监察室和局办公室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在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
中,找准结合点,突出重点,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重大举措。明确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即以“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依法行政和预防腐败”为目标,以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公开透明为重点,紧密结合工作任务,强化思想教育,突出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考核奖惩,有力推动了机关整体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是建设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经过层层的宣传发动,我局营造了良好的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舆论氛围。为深入推进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从全面清理和规范权力入手,各股室按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要求和“权由法定,依法审核”的原则,对所行使的各项行政权力找准依据进行了全面清理。经清理,没有出现未按规定乱作为现象。
(四)规范程序,绘制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为切实搞好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里的统一范本,制定了《汝城县发改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明确了各股室的行政职权,并报经县编办和县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核。对审核确定的行政职权,按照职权分类进行登记,编制了职权目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审批条件、法定时限、公开时间、收费依据和标准、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实施机构等内容,真正做到了分类清晰、承诺时限、定位准确。为了直观地表现第一项行政职权运行全过程的每一环节,体现出制定合法、监督渠道公开、办结时效,按照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简明清晰、公开办事、方便监督的原则,根据每项行政职权运行的环节和程序,高标准绘制了行政职权运行流
程图,注明了办理条件、承办科室、办理时限、当事人的权利、举报电话等,简单、直观的表现了办理程序,做到了一项职权一张流程图,行政职权与流程图一一对应。
(五)公开透明,促进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根据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的要求,我局制定了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规范权力公开的范围和程序。通过服务窗口、网络、媒体、政务公开栏等公开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我局在规范工作中涉及的各项行政职权,让社会广泛知晓办事项目和办事程序。建立统一的规范权力运行公共信息资料库,实现了规范权力运行信息资料的共享,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开放、便利、快捷的操作和查询平台。并在县政务中心设置了办事窗口,进驻办事大厅窗口工作人员1名,进入政务中心审批办理项目129个。承诺件实际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间提速53%。通过实现权力行使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公开化,有效提高了发改局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六)完善制度,建立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为确保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规范有序、长期有效的开展,我县不断强化权力运行公开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部门联审制度。对涉及前置审批较多的审批事项,实行由一个部门牵头、多部门同步审批的“联审制度”和行政审批县政务服务中心代办制度。由审批顺序中排位第一的部门牵头召集有关部门同步审批,对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地畅通了审批的“绿色通道”,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围绕权力公开运行,开展评价和考核,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水平,不
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受理投诉制度。从有利于群众监督的角度出发,我县在政务中心大楼开通了电子监察系统并设立了行政投诉中心,公开了规范权力运行监督投诉电话,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建立受理、登记、查处、回复机制。
二、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职权的公开形式比较狭窄。目前,由于办公环境的限制性,只能依托汝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宣传栏、宣传牌等方式进行公开。
(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尚未建立。我县现有的县政府采购交易中心、县房屋建设及基础设施交易中心、县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国土资源产权交易中心、县房地产产权交易中心、县交通工程交易中心等都是分散交易。这样给招标投标市场规范管理带来难度,公共资源交易容易出现漏洞,难于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
(三)政府投资相关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比如政府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政府投资决策、政府投资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四)政府投资项目公开工作有待于加强。主要是从项目的设计、施工、主设备招标到建设进度、竣工审计验收等各环节未实行全过程公开,部分环节工作透明度不够。
三、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拓宽行政职权公开面。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公开。要加强发展和改革网络建设,建立政务公开栏目,提高发改工作公开透明度。
(二)整合资源,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为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行政管理、统一执法监管”,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必须整合建立汝城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一个公共资源统一交易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各类市场交易的规范运作。
(三)完善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一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凡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一律要面向市场公开招标,严格实施资格预审、招标公告发布、投标、评标、定标以及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和惩戒办法,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二是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要把建立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作为投资决策的基本准则。健全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透明度,强化决策责任,减少决策失误,防止滥用权力滋生腐败。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专家评估和论证。三是完善政府投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严格规范投资计划编制下达程序,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切实加强投资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要改进政府投资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四是建立和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开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探索和研究,尽快出台《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对因失职渎职、滥用权力和违法违纪等造成政府投资重大损失和腐败问题的,要追究责任。
(四)强化措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公开工作。对于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公开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公开。要从项目的设计、施工、主设备招标到建设进度、竣工审计验收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公开,增强项目建设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