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机关公文经验总结[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6:0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写好机关公文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写好机关公文经验总结》。

第一篇:怎样写好机关公文经验总结

怎样写好机关公文经验总结

一,切实领会好领导意图

公文是为领导活动服务的,是领导者从事行政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因而能否真正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公文写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系统储备素材和观点

拥有充分的素材是撰写好公文的基础。写文章实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储备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撰稿注意双层思维

所谓双层思维就是在文章特别是那些常用公文运用的写作方法。第一层是指首先考虑安排结构、选择素材,也就是按照内容的要求着眼于“搭架子”的构思、谋篇。第二层就是基本柜架通过后再围绕表达主题。在语言、逻辑方面进行“精炼”,挖掘中心思想,在文章撰写中按这两层次运行,提出一个较细纲目,形成基本雏形,然后再从观点、论述、事例修辞等方面进行逻辑、系统地加工。这样做,往往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其原因很简单,授命写作不是个人说了算,而是领导意见决定文稿成功与否,这样会经常出现与领导要求不符的情况。如果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上,也难得一次就通过。再着说,精力无重点地使用,不利于思考和提高构思的效果,本身就不利于提高通过率。当然对一些简短和非常熟悉的文章应潇洒一气哈成,效果也会很好。努力深化公文主题

二,公文的主题,是通过载体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明确意图、基本意见,是行政目的和行文目的的具体体现。有些文种的公文明显地呈现着旨意性、直白性、具体性,并不存在多少深化主题问题。但也有许多公文确实需要深化主题。所谓公文主题的深化,就是主题向纵深层次性发展,呈现出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残缺到完整的态势。语言使用要得当

三,不同文种的语言特色是不同的:指挥性公文(如指示、意见、命令)的语言,应色彩庄重;知照性公文(如通报、公告)的语言,应通俗具体;报请性公文(如请示、邀请)的语言,应恭谨明确;法规性公文(如条例、条令)的语言,应简约规整;提要性公文(如会议纪要)的语言,应概括凝练。总之,语言使用要得当。注意事项公文中要讲求语气的使用艺术,合理使用好语气非常重要。语气用得好,能使文字材料充分表达行文主题,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机关文字工作中,人们常常由于语气使用不合理,使公文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用好语法语气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语气基调。语气基调指整个文章语气基本特征。其方法:一是根据文种格式确定基调。二是根据对象确定基调。三是根据事物的重要程度确定基调。(2)注意语气搭配。语气的搭配是指在文章段落中各种语气的使用结构。一是根据表达的主题确定语气搭配。二是根据行文方向确定语气搭配。三是根据重要观点确定语气搭配。(3)把握语气变化。主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强制与说服相结合,使读者(听者)达到自觉执行的效果。二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给读者(听者)客观真实的感受效果。三是说理与启发相结合,给读者(听者)亲切可信的影响效果。另外,讲话稿要符合讲话人惯用的语气。要根据公文写作的需要和讲话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表达方式习惯去写作,去思考。

第二篇:写好公文经验总结交流发言

写好公文经验总结交流发言

总书记对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明确了各级党委办公部门“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投入更大的力量、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要求,为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信息工作是党委办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党委科学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党委信息工作部门要解决好四个问题,在抓落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科学选题,解决好“报什么”的问题,以快速反映情况推动落实。

抓落实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知情。及时、快速、准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情况,是信息工作的基本职责。作为党委信息部门,反映的情况一定要符合领导决策的需要,是领导所关心关注的问题。因此,要科学选题,切实解决好“报什么”的问题,通过快速高效地收集反映各方面的情况,促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

一是从各类会议中选题。

会议是各级党委部署工作,推动落实的一个重要手段。每逢市委召开常委会及全市性重大会议时,一方面,我们在会前收集有关情况,供领导决策;另一方面,及时收集会议材料,从中捕捉市委部署的工作、领导关注的事情,以便有针对性的收集反映相关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从讲话批示中选题。

信息工作者要为领导提供好优质服务,必须了解和掌握领导的新思路、新举措。我们注重及时学习市委领导的讲话及批示,从中发现领导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与做法,并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和关注点,从而增强了信息报送的针对性。

三是从各类文件中选题。

党委的重要工作,一般是通过文件来进行具体安排部署的。我们建立了信息人员传阅文件制度,做到了重要文件必读,通过阅读中央和省、市委文件,从中寻找党委的关注点、领导的需求点,及时进行整体策划,报送信息,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

二、求实求新,解决好“虚浮平”的问题,以总结新鲜经验推动落实。

信息是领导了解实情、知晓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基层向上级展示工作、反映问题、交流经验的“窗口”。信息工作要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及时收集总结整理反映基层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打造工作交流的平台,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推动各项决策的落实。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务必坚持求实求新,否则就会使信息既“虚”又“浮”且“平”,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虚”就是指报送的信息虚假不实;“浮”就是指只看表象不看实质,不作深入研究;“平”就是指做法无特色,表述太平庸。解决以上问题:贵在“吹糠见米”。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总结不是“收购站”,而是“加工厂”,信息工作者要对实践中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心提炼,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偶然找出必然。这样得出的经验,才全面而不片面、深刻而不肤浅、管用而不空泛。贵在“与时俱进”。实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总结经验也必须紧跟实践、及时总结。只有紧跟时代,信息经验材料才有生命力。

信息工作在服务抓落实中,要树立“总结”意识:取得成绩,要趁热打铁、及时总结、寻找规律、挖掘特色,使其具有真正的指导性;犯了错误,要举一反三、及时反思、提出对策、完善措施,使其具有参考性。贵在“货真价实”。总结经验是用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必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信息工作者绝不能搞“花架子”式的总结,做华丽文章,编漂亮句子;也不能避重就轻,只论客观不讲主观;更不能把没有的说成有的,把小的说成大的,把正在干的说成已完成的。总结经验要对成绩不夸大、对错误不回避,出于公心,克服杂念,实事求是。

三、讲究方法,解决好“怎么办”的问题,以深度调研成果推动落实。

调查研究是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决策的基础,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也是抓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信息工作要反映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情况,就必须重视信息调研,以高质量、有深度的调研成果,为推动落实服好务。受体制机制约束,当前,党委信息人员不可能凡事都能深入一线,事必躬亲去调查研究。因此,必须讲究方法,以科学高效的手段,通过构建大调研格局,广泛深入地开展信息调研活动。

一要运用新兴媒体。当前,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新型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要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信息媒介进行网上调查研究,并“撒大网”收集民意民智。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类汇总整理后,采取不同方式上报市委领导。

二要注重传统方法。在多年的信息工作中,我们经常运用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深入一线调研、电话约访等方式方法收集信息。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继续坚持好。

三要延伸工作手臂。为了加大了解民情民意信息的挖掘力度,我们建立了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非公经济人士、居民代表中收集信息制度,了解掌握不同群体的思想动态和社会需求,把高层次人才、普通群众等纳入信息来源渠道,实现信息的全覆盖。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围绕市委领导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广泛收集基层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整理上报了《X》《X》等信息,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四、健全网络,解决好“谁来报”的问题,以及时跟踪反馈推动落实。

跟踪督办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信息部门必须对中央和省、市委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跟踪反馈,及时反映干部群众的反响和执行的情况,以及正负效应,及时为领导的决策提出修正建议。搞好跟踪反馈的关键,是要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全局全域的信息网络。从实践来看,这个网络主要包括党群信息系统、政府信息系统、政法信息系统、人大政协信息系统、区县信息系统和基层信息系统。同时,还要制定信息报送的程序、方式和考核奖励办法,使信息渠道保持畅通无阻。

信息具有时效性,跟踪反馈更要注重实效性。我们在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决策部署前查实情。通过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搜集信息、材料,提供科学的论证和决策参考依据,确保领导决策的可行性。比如,X市地处沙漠边缘、戈壁腹地,生态环境脆弱。我们通过下发约稿、电话约访“两代表一委员”等方式,专题组织编写了《X市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及时把我市在调整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做法及基层的意见建议,及时向省、市委领导反映,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二是决策正实施看效果。对于已经着手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的决策,通过网络舆情、信息员渠道全面及时了解掌握,发现和提炼执行决策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并进行宣传和推广,使之在决策落实中发挥引领作用。三是决策刚部署看反映。对刚部署的决策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对不完善的决策提出继续完善或是推迟落实的建议,确保决策的顺利落实。四是决策已落实看影响。对于已经落实的决策,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调研分析,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整体工作予以关注,对问题偏差予以提醒,对群众呼声予以反馈,使信息工作有效融入到各级领导的中心工作中。五是决策推不动看问题。一项决策推行起来有困难,为什么困难,难在何处,要及时跟踪调查了解,搞清楚产生矛盾的原因,研究和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为领导评估、完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第三篇:浅谈怎样写好事务性公文

怎样写好事务性公文

从机关公文的分类情况看,事务性文体算不上是正式公文,行文上也不像正式公文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规范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事务性公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用性和较为灵活的应用体式等特点,被我们在机关公务活动中广泛使用。可以说,事务性文体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日常性应用文体,它比一般的正式公文使用的频率更高,覆盖的范围也更广。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等,都属于事务性文体,这类文体在机关和单位的公务活动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项计划、一篇总结搞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不仅反映行政工作效能,而且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和工作水平。如果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或总结报告内容错乱,文不从、字不顺,读来费劲,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学习掌握好撰写此类文体的基本要领也很重要。

一、事务类公文的文种特征、结构模式及制写要点

第一类:计划。计划是一种必须具有较强预见性、可行性和一定约束力的具体的、条理化的书面文书。单位的任何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四个

层面,计划是决策的扩展和延伸,是决策目标的具体分析和总体设计,同时,计划又是决策展开的组织方法和落实环节,是协调推动决策施行的前置依据,是阶段工作总结的目标。我们平常提到的规划、安排、打算等都属于计划。具体讲,规划是指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内容较为概括的计划;而方案是政策性更强、内容更完整的计划;安排和打算则是时间相对较短、内容更为具体的计划。概括起来讲,计划的结构模式。撰写计划都要明确:计划的依据、目的、措施和步骤等方面内容,措施和步骤是计划中的主要部分。其中,措施又包括采取的手段、现有的条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分工协作等方面内容,必要时还可明确有关奖惩及具体的限制性规定。计划的写作格式归纳起来有三种式样:条款式、表格式、综合式,其主要结构都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计划的标题通常有四项式(单位名称+适用时限+计划内容+文种)、三项式和二项式,标题中具体用那几项可根据需要来选用。正文是计划的主要部分。正文通常包括前言、主体、结尾三块内容。前言是计划的总括,全文的

统率,通常较为简短。主体是计划的核心部分,这部分要着重表述:计划的具体目标要求、办法步骤措施、执行部门以及工作时限等内容,如果需要,对实施计划的主要相关事项也要写明,如:检查评比、牵头及协作分工等。一般计划在形式上都要有这些内容,但详略侧重可不同。计划的结尾部分可根据情况决定写还是不写。通常在结尾处可点明任务的重点、主要环节、注意事项或分析实施计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提出号召或希望。另外,与计划有关的一些材料,如在正文里感到表述不方便,可在最后附表或是附图加以说明。最后,单位名称必须注明。如果单位的名称放在计划的标题里显得太长,可将单位名称放在标题下或落款处。还有一点就是,计划如需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应加盖公章。

从撰写计划要把握的主要环节看:一是要围绕计划的预期作用来定位,注意把握政策性和指导性、可行性及时效性;二是对任务的提出、指标的确定,一定要体现整体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原则,使计划能够合理的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激励约束、组织检查的导向作用;三是要注意把握好计

划主体的前后逻辑要求。对工作的整体设计必须环节清晰、措施具体、目标明确,特别是对计划中涉及时间、数量、质量及预期成效等方面的内容更要表述确切、前后一致,使计划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第二类:总结。在事务类公文中,总结是很重要的一种。总结有的是向上级汇报工作,有的是向下报告工作。但不管对上还是对下,总结都是对阶段工作的检查、分析和研究,是一种有一定理性认识高度的概括经验教训的书面材料。总结都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结论性和针对性,应当是对工作实践的真实反映和浓缩;总结必须以具体事实说话,而且反映的对象也应有各自的独特性。同时,总结又是肯定成绩、反思过去、总结教训、提高认识、改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其实质是:反映规律回头看,推动工作向前干。总结只有具备了以上特质的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内容上划分,总结可分为综合性总结、专题性总结2种。综合性总结包括的内容比较宽泛,这类总结既要反映工作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也要写明经验教

训及今后改进的意见。而专题性总结只是对单项工作或某方面问题进行专门总结,一般只选择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并突出某类典型经验或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总结一经上报或下发,就成为我们汇报工作、交流经验和相互促进的重要工具。

总结的标题分为陈述式、论断式、概括式三种:陈述式标题由“单位名称+工作时限+内容范围+总结种类”构成,其中,单位名称、工作时限可根据需要选择省略,但总结的内容范围和种类必须在标题中写明。论断式标题仅适用于专题性总结,这类标题一般都有正副标题。正标题通常用鲜明的短句来概括总结内容,副标题则标明单位、范围和总结种类。概括式标题是根据内容概括题目,类似文学类文章标题的写法,概括式标题只适用于经验类总结。

在结构上,总结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撰写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较为灵活,但不管用什么样的写法,其基本内容不外乎工作情况(工作回顾)、经验体会、存在问题、今后打算和结尾几块内容。在开头部分,都要写一段导语(或是叫引言),这一块有时可能只有几句话,但它非常重要。开

头的引言一般都以鲜明扼要的语句概括基本情况,或介绍总结的缘由、依据、涉及的时间、地点、工作概况及相关条件。另外,对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和不足如能在此总括提出,为后面的行文做个铺垫也很好。接下来是总结的主体部分:包括全面总结成绩和经验体会,指出问题及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打算、设想等内容。其中,“工作情况”与“经验体会”是最核心的内容,占据大部分篇幅。而“今后努力的方向”、“下一部工作打算、设想”等内容虽然也是总结里经常要写到的,但表述都很简约。而且,由于撰写总结的角度不同,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结构样式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在综合性总结中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都应该反映,而专题性总结主要侧重提炼经验体会,在撰写的具体处理方法上也有不同要求。总结的主体部分通常有以下五种写法:一种是通用式。表述时要求按“情况-成绩-经验-问题-意见的顺序展开叙述,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这种写法忌平均条块内容,适用于各类总结。二是条文式。就是根据总结内容按性质和主次轻重,用序号分层排列。在同一条里把成绩经验、方法措施、问题教训融合起来表述。三是标题式。这种写法是用小

标题把相关联的内容分类组织表述,小标题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因果、递进关系。其特点是提纲挈领、重点突出,适用于各类大型综合性总结。四是贯通式。按时间或工作进展顺序来叙写,这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总结模式,但要写出新意难度很大,这种写法适合搞个人总结和工作小结。五是比较式。这种写法通常采用标准比较或纵横比较来对照总结,通过全方位比较来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是结尾和落款。总结的结尾应力求简洁有力、切实自然,一般用3-5行话来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提出努力方向或表明决心。落款包括具名和日期。单位总结的具名一般不放在落款处,应放在标题中或标题下方。只有个人总结的署名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计划总结什么,计划怎么总结,同等重要。撰写总结总体上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量体裁衣、突出主干。具体讲就是要条理段落清楚,主体层次分明,资料运用翔实,反映问题详略得当,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听了一清二楚。第二,总结的语言叙述要简练、准确。表现在用词恰如其分,语言

检点明了,干净利落。把握这一点,要力争使文中的每句话、每个字都遵循“必要”和“适度”的原则,坚决摒弃不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多用直笔和概括性、陈述性语言及缩略语,少用“换言之”、”就是说”等诸如此类的解释说明性语句。另外,由于总结只能使用第一人称,在表述上也不宜追求文采和文学性,因而以群众式语言来表述较适宜,而运用对照、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时则要适度。再就是要避免堆砌材料、讲套话。堆砌材料是总结的常见病,其表现就是对材料不加取舍,事无巨细、报流水帐,既不提炼观点、也不归纳分析,通篇只讲本单位做了那些事情。讲“套话”的具体表现一是喜欢讲“形势”:一国内二省内,一直讲到本单位,形势是越讲越明,意义也越说越大。二是避实就虚,“八股”气息十足。常以文件精神和领导的论述来代替对本单位情况的分析,不论什么工作都要“在上级的关怀指引下,在本级的正确指挥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多么大的成绩,最后离上级要求还是相差很远”。这类总结模式往往是“一份总结常年用、框架格局不变,标题改头换面”,貌似结构流畅,实则空洞无物。

第三类: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又称调研报告,顾名思义,它一定是在展开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感性和理性认识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文体,它是因特定的工作需要或是领导交待,针对某事、某人或某类问题展开调研,通过掌握第一手材料,将所得到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后形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也是一种说理性很强的文体。它区别于工作总结,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表述,而且侧重于分析与提炼,具有很强的专题性、研讨性,常以提供决策依据,扶持新生事物,传播典型经验,揭示事实真相,回答焦点问题,推动工作创新的角度,通过集中于某一点来揭示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报告总体上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两大类。

调查报告的格式和总结十分接近。但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主要是提问题、摆事实、作分析、下结论,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其开头有三种写法:一种是交待背景并扼要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写明报告内容的重要意义。再一种

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及要阐明的主要问题。还有一种是揭示主要矛盾,引起上级领导和群众关注。但不论采用那种开头,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开门见山,尽快触及实质性问题。正文的写法也有三种:一种是阶段式。就是按照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使用这种写法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将时序过程分为几个阶段,逐个去叙述说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二是重点部分要有典型事例作重点阐述,不要写成流水帐。第二种是平铺式。即根据内容和矛盾的性质,把主体内容分为几块,将材料排列进去,分别叙述,最后总括主题思想。这种写法比较适于涉及面广、过程较复杂的选材。使用这一写法也要注意两点:一是各部分之间既要相对独立,又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每个部分都要服务于全文的中心。二要注意各部分的逻辑关系顺序。还有一种是融合以上两种写法,同时具有阶段式和平铺式的结构特点。这种写法的长处是不论运用对比手法、分点规类还是顺序铺开,都适于结构安排,表意也较自如。调查报告的结尾灵活不拘,较常见的有自然式结尾、强调结论式结尾、引发启示性结尾或以警示语结尾。

写好调查报告,首要的是有新意,选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敏锐性,要能抓住热点、疑点,及时回答那些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再就是有说服力,能以事实为依据,靠事实和规律说话。调查报告不仅要报告事实,更重要的是分析概括、探究本质、阐明方向,通过充分确凿的事实来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调查要迅速,报告要及时,要能服务于现实工作需要。另外,撰写调查报告讲求叙议结合、沟通感觉、启发思考。潜词方面要注意使用严谨庄重、简明扼要的书面语言,叙述事实应朴素准确,用词确切,不可渲染、夸张、虚构。相对于总结,调查报告可广泛使用口头语言以增强文体色彩,有时也可视情用说明及少量的描写和抒情方式来表述。

还有一类事务性公文是简报和按语类,其撰写的基本要求是把握“简、快、新、准”四个字,在表述上做到简约明确、不松散;直白扼要、不走调即可。

二、撰写事务类公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标题的拟制问题

标题在各类公文的写作中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标题既是材料的框架,又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而且领导审视文章也习惯首先看标题。因此,在写好标题上多花些功夫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组好的标题既要准确概括和支撑所要反映的内容,又要照应总题、言约意丰、简洁有力,在此基础上,标题还应兼顾逻辑得体、醒目美观。标题的拟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对仗式。讲求字数的对称整齐。二是排比式。通过使用介词作提示语来统领语势,增强标题表现力。三是提取式。就是用段落中概括性的“原句”。大家在具体实务中注意总结领悟。

2、怎样合理把握文章的结构

从实务角度看,一篇文章结构设计水平的高低、形式新颖与否会直接影响文稿的质量和气势。设计文章结构,首要的是把握文章内容的前后逻辑性和连贯性,对主要想写些什么,那些问题要重点强调,手头可以使用的材料有那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把握了问题的主次,才能合理布局,准确使用各类素材。其次就是要重视对素材进行概括提炼、梳

理加工,搞好素材归类、重点提炼,对在行文中详略层次、收放观点很有帮助。再次,行文中应注意灵活使用一些调整结构的技巧,最为常见的包括:抓两头带中间、点面与点线结合、解剖正反典型等。对有事实根据的内容可以用例子和例证、统计数据以及引用专家意见等方式加以论述。统计数据是工作事实的数字化体现,一定要有可证实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绝不能编造数字。而且使用例子和数据一定要适量,事实上,几个重要数据比一大堆统计数据要有效的多;引用一个事例可以说清楚的问题,就不要用2个。同时,要注意反映的情况必须是最新的,包括统计的数字、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有关政策规定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措施等。再就是比较和对比,比较不但使观点更清楚,而且使之更生动。比较表明相似之处,对比强调不同之处,比较和比对应选用具有共同体验的内容。要引用既能阐述问题又能使文稿显得生动的素材。一般来讲,历史结论和专家的权威观点较适合引用,而对理论文章和文件的引用则要慎重对待。

3、怎样使文章重点突出

首先,要重视主题句,花时间研究主题句很必要,因为文章每个段落的主题越清楚,我们接下来选择、构思和表述要点就越容易。主题句一定要能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观点,反过来,主要观点就是完整的主题句,主题句是材料的基石,是通篇浏览后我们可以记住的观点。如果开始动笔时觉得文章组织很困难,可以试用主题聚类法,通过把手头掌握的同主题有关的素材以主题句为中心分类写下来,看看文稿的主题内容是否突出,主要素材是否充分。其次,可以通过安排和排序来突出重点,安排和排序就是以一定的方式建立段落,使最重要的内容或语句在全文或段落的最后出现。通常情况下,人们总认为最后出现的是最重要的,也更容易记住最后被强调的内容。如果一篇文章最后的内容微不足道,就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为顺应这一阅读倾向,注意从最不重要到最重要的顺序来强调重点,既很实际,也很实用。再次是话题顺序,话题顺序就是组织或分类,用于给要点排序。我们在分析看待问题、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都会习惯性的去遵循一定的顺序,比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推理顺序等,这种顺序感也是组织和调整文章结构时需

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另外,通过安排有效的重复也可突出重点,但这里的从复是指以不同的词语和句式反映相同的思想,而非词句的简单重复。

4、怎样设置文章的过渡和照应

行文中的过渡是指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过渡既可以是表明相关词语、短语或句子之间关系的词组、短语或句子,也可以是连接文稿中主要部分的完整段落。过渡是概括前面的,提示接下来要讲的,这些过渡语或过渡段就像向导,可以起到总结强调、理清思路,巩固文体结构的作用。从具体情况看,当需要添加材料时常用“也、和、同样、再、而且”等这样一些词语来过渡;在添加结果或是概括结论时,常用“因而、并且、因此、最终、总体上说、总起来讲”等这样一些词语来引导;要显示观点的变化或是反回到前面的观点时常会用到“但是、然而、虽然、不过、另一方面、毫无疑问”等过渡词;还有是用“为此、特此”来表述理由的因果过渡,或以“现将、现就”等词进行连续过渡,表明内容或时间关联时用“因、由于、既然”;解释或限制时贯用

“即使、从实际情况看、具体来讲”等等,虽然,以上列举的都是行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过渡词,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恰当选用。还有段落过渡。段落过渡是文章中各主要部分间的完整自然段,用以阐明前后文结构层面的变动、意思的强调、观点的转移,处理过渡段时,应尽可能使段与段的长度有所不同,如果过渡段落与前后段都很长,就会使内容连成一片,令人困惑,因此,段落要尽量短,特别是过渡段落,一般不宜超过9行。照应很容易理解,一般情况下,只要注意前后呼应、支脉相承、因果关联就即可,常见的如题文照应、首尾照应、逻辑照应等。

5、如何准确精练使用词句

搞文字工作,词句的使用问题既是一个抽象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咬文嚼字谁都头痛,但准确精练用词却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因为具体形象、准确简洁的词汇可以使语句清晰。要做到潜词造句准确严密,首先必须增强用词的针对性、贴切性、庄重性,减少语句中令人迷惑的成分,使语句清楚有力,文法便于阅读和理解。这方面常见的错误

一是句法不全,二是潜词不当。那么,如何准确的使用词汇,做到既正确又精确呢。首先要坚决删除杂乱的词,语句的杂乱主要包括那些不相关的词语、不必要的句式反转、重复性的修饰语和空洞的形容词。这些杂乱的词不仅使句子的意思混乱,还使句式结构变得松散。去除文中杂乱的词语有以下4种方法:一要删除句中没有加强作用的重复;二是删除没有给句子增加新意的修饰语和可有可无的字、词。使句式结构简洁、不罗嗦;三要尽可能把长句子分成直截了当的短句,使句子的长度在20-30个字词上下,用短句能清楚表述的绝不要用长句;四是要合并句子或是简化那些包涵相同观点的从句。其次,要养成潜词严谨、用句规范的习惯。这方面也要注意四点:一是用词要周密,该斟酌的字句一定要斟酌,力求准确无误。例如:是用“总体上”还是“基本上”,“主要是”还是“基本是”,是“很好”还是“比较好”,都要认真考虑。特别要注意仔细区别近义词在含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避免出现用词不当。例如,在评价小平同志坎坷经历时见诸媒体报刊最多的词:“三起三落”,严格意义上讲是不恰当的,有逻辑错误。二要避免词句、句式出现语法错

误,尽量少用行话和不必要专业术语及专业名词。再就是要避免使用生僻、随意的词语,合理选择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特别是在批评和提出建议的文字表述里面,对词义的褒贬性和模糊中性词更要注意推敲,避免使用带有冒犯或是容易引起歧义的敏感的语句,确保词句的意图和指向明确、恰当。四要避免粗制滥造、词不达意,注意修辞及句式的表现力。不论我们是否能察觉到,那些措辞清楚、生动和恰当的语言能够组织思想,引起一种独特的共鸣,而任何欠考虑的、草率的词句却都会使人精力分散,效率低下。这是因为清楚的语句有助于人的理解和接受,生动的语句又能使语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说,在文稿的具体处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正确使用文字,而且要重视措辞和对词语的润色。怎样有效提高行文和措辞水平呢,下面介绍几类简单有效的手法:一要避免使用否定性措辞,多用主动动词,原则上就是尽可能使用主动而非被动语态,少用据说、大概、可能这类词语及否定之否定的句式。二是通过使用你们、我们和我们的这样一些人称代词,来有效发展共同基础、提高影响力。三是注意形成口语风格,俗话说:通俗的词语方能传远。口语通

常是言简意赅、通俗亲切,且可以被耳朵迅速理解的语言,口语既能有效表述语境,又可使本意清楚生动,不显拖泥带水。另外,文中适当运用些比喻句和修辞性的问句,也能增强文章的互动性、参与性,使词句显得生动,内容易于被接受。四是用好四字格词组。四字格词组因其富于概括性和表现力,能使语句表达简洁明快、产生较好的修辞表达效果,所以在各类公文写作中被广泛应用。四字格词组通常适用于表示界定、进行评价、条件规范、提出希望和要求或列举情况、问题等环节。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层次贴切、节奏合韵,避免生拼硬凑、刻意追求,四字格词组如果用的太滥,反会弄巧成拙,给人一种虚张声势、牵强附会的感觉。按惯例,在连续使用四字格词组时一组不宜超过4个;如在标题中使用一般只用1个。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字的使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表面上,词句和词意之间的关系似乎相当清楚,但事实上,词句和词意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要使文章有新意,能形成共识,离不开潜词的创意和句式结构的变化,这就需要

我们平时注意总结提炼,多从细节处着手,学会用知性去思、去想、去写,不断摸索驾驭素材和使用语句的有效方法,有选择的尝试各类文体的表达方式,努力以新的感受和视角去组织文稿内容,用有新意的句式来整合词句或以旧词新用去替代那些陈腐和平庸的词句,使语句的表述更加准确、清晰、形象、具体。

第四篇:怎样写好公文的结尾

怎样写好公文的结尾

公文写作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公文结尾,确有点化主题、完善结构之功效。古人认为,公文的结尾应像“豹尾”那样简洁有力,恰到好处。为此,在翻阅了诸多文件的基础上,归纳出公文结尾的十二种方式,或许能对学习公文写作的同志有所帮助。

1、“希望要求”式结尾

上级机关行文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或对某人某事提出表扬或批评时,在结尾处总要提一些希望和要求。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在写了四条指示后,结尾写道:“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胜利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这种结尾方式,有利于重申和强调执行或学习文件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引起下级机关的高度重视。

2、“号召鼓励”式结尾

为了鼓舞斗志,激起干部群众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规定的热情,增强自信心,上级机关在行文时常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如《××省全省公文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结尾:“会议相信,依靠党委的领导,依靠全体公文工作人员的努力,我省党委机关的公文工作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这种结尾,号召力强,读了使人振奋,受到鼓舞。

3、“提出建议”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等,一般采用该形式结尾。《××地区公安局关于我区治安情况的报告》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建议地委召开一次各县委领导同志参加的治安工作汇报会议,总结前一段整顿社会治安工作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治安工作的领导,继续发动群众,加强综合治理,为使我区治安秩序得到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这种结尾方式多用于“报告”。“报告”用提出建议式结尾时,一般要加“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之类的结束语。

4、“要求反馈”式结尾

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发布指示,同时要求下级机关把指示落实,执行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反馈上去,便于上级机关根据反馈性信息,作出新的决策。具有这种目的的下行公文,多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如《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释放和安置原国民党县团以下党政军特人员的方案的通知》结尾:“宽释和安置工作全部完成以后,请各省、市、自治区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专题报告。”就是“要求反馈”式结尾。

5、“有所请求”式结尾

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批准,或向同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行文请求协助工作时,一般采用该形式结尾。这种结尾方式常用于《请示》《公函》公安机关《通缉令》《协查通报》中。其中,《请示》的结尾比较特殊,它一般以结束语为结尾,如“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等。结束语前面,是请示的理由和事项,只有结束语才是正式向上级机关提出请求的请求式句子。《请示》必须写上结束语,才符合其含义和结构要求。

6、“交代补充”式结尾

在公文中把应该叙述的问题情况叙述明确后,还要对某些问题作一些交代,对情况作一些补充。具备这种目的公文,多采用该结尾方式。《××省公安厅关于当前敌社情动态的报告》中,在列述了五个方面的敌社情动态之后,结尾说:“上述情况我们已告各级公安机关严重注意,并认真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结合国庆保卫工作,在抓好集中打击的同时,加强安全防范……争取尽快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这样,就把公文中叙述的一些未尽事宜的善后处理结果,向领导机关交代补充明白了。

7、“展望评价”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对所反映的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某种展望和评价时,多用这种结尾方式。《××省公安厅关于××县迷信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结尾中写道:“目前求神讨药的人员已大大减少,经过进一步宣传教育,即可基本制止下来。”对正在发展蔓延中的事态或问题的前景和发展方向,作出估测,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有针对性的指示,也可以使上级机关心中有数。

8、“拟定措施”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及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拟出处置措施时,一般要用这种结尾方式。《××省公安厅关于上半年干警违法乱纪情况的报告》的正文叙述了六种违法乱纪行为和四种违法乱纪案件上升的主要原因后,在结尾中写道:“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拟定选其典型事件连续通报,联系实际对干警加强法纪政策教育,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并要求各地、市、县公安局,结合半年初评总结,对干警执行政策法律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整顿……以刹住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因为是属于拟定的措施,不一定符合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和客观实际,所以这类公文在结尾处往往写上“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的结束语。

9、“正在进行”式结尾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反映一个阶段的情况,汇报一个时期的工作,但这种情况或这项工作还没有完结,正在发展或进行时,一般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县公安局关于开展巡逻堵卡情况的报告》结尾:“目前,我们正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策,并准备充实加强堵卡队伍,增设堵卡点,与侦查破案相结合,更有成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这属于这种结尾方式。

10、“警告告诫”式结尾

为了能使公文规定事宜得以顺利实施,对有可能违反文件规定的人事先提出告诫,行文时常用该形式结尾。《×××市公安局关于加强对外地来×务工、经商、办服务业及其他暂住人口管理的通报》结尾:“对违犯本通告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窝藏或者包庇反革命和其他犯罪分子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属于这种结尾方式。

11、“总结归纳”式结尾

在叙述了若干观点或问题后,为了引起重视或注意,在结尾处往往再用概括的语句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这种结尾方式有利于强调主题,突出重点。

12、“不结而结”式结尾

《决定》《决议》《规定》《条例》《情况简报》一类的公文,往往在叙述了规定事项和有关情况后,感到语意已尽,再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就不另写结尾内容而结束。这种“不结而结”的方式,能给读者以简练明快、言简意赅之感。

当然,结尾不只是这十二种形式,究竟采用什么形式结尾好,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公文种类和公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第五篇:2018年黑龙江公选遴选备考:怎样写好机关公文

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人说,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咱们局长对如何写文章讲了两句话,我觉得十分精辟:第一句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说,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观点、说明问题,因此应围绕观点和主题运用多种有效的构思;第二句是:”把握时代语言“,就是说在语言的组织上,必须紧跟形势,体现出时代特征。比如每年都有工作总结,如果仅仅变些数字,材料的谋篇布局没有新意,语言表达还是老生常谈,这样的文章就不会有吸引力。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所以,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参加会议等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才能保证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领会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了解实际情况。各级机关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的文章。只有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才能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了解当地实际,就要多翻阅一些资料,经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日异,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地了解当地实际,把握新鲜事物,否则,就容易犯”照抄、照搬、照传“的毛病,就容易发生”言之无物,空话连篇“的弊端。这是公文写作的大忌。

五要统筹兼顾,科学组织。在遇到写大材料,一人准备汇报材料来不及的时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经验的做法就是采取”统—分—统“的组织写作方法,即:统一研究写作提纲,分头去写,最后一人统稿。市委、市政府的秘书部门比较常用。

二、谋篇布局

文章谋篇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所以在确立了公文的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对整个公文结构进行谋篇布局,考虑文章的组织构造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其”首位开阖,繁简奇飞,各极其度。“

(一)基本要求

一是完整连贯,首尾圆合。所谓完整是指文章的结构布局有头有尾,首尾对应,通篇一体。要求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片断与片断之间,前言与后语之间,都要紧密连接,以一贯之,结构严谨、完美。二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我们在安排层次和段落时,长短要适当搭配,其密度不要均等,要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有详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总之,要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才能使公文错综其势,舒缓自如,给人一种抑扬顿挫、节奏铿锵之感。三是波澜起伏,曲折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布局应该崇曲忌直。谋篇布局的波澜起伏和曲折变化,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听者的审美要求。但是,必须合乎法度,既要出人意外,又要在情理之中,要使开合、起落、曲直、伸缩等等,恰到好处。

(二)基本内容

文章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种。

1、内部结构。所谓文章的内部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内在逻辑结构。在叙述性文体里,称之为”线索“;议论性、说理性文体里,称之为”脉络“。不管什么文体,只要有一贯到底的思路,一脉贯通的逻辑,它就必然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思路是线索和脉络的基础;线索和脉络是思路的表现形式。文章的主题、人物、事物、中心事件、感情等都可以为线索,如《项链》以项链这一事物为线索,《红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等,线索无形地穿梭着全文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构成严谨的艺术整体。作为我们行政机关,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缝隙,没有漏洞。

(三)如何谋篇布局

要锻炼思路。谋篇布局是思路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写文章要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根本的是要认真锻炼思路,加强思维活动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训练。毛泽东曾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只有对内容经过精心思考,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动笔写作,才能写出结构严谨,逻辑性、条理性强的文章。要列好提纲,或打腹稿。这是起草公文的一道重要工序。按提纲写稿子,有许多好处:可以帮你组织材料;可以使你想问题更周到;免得一面写一面想,吃力不讨好。列提纲,一定要在掌握领导意图和吃透”两头“的基础上进行。提纲列的越细致越好,不要光列大题目,还要列小题目,就连每个小题目里各写几层意思,哪一层意思放在哪一个题目里面,每一层意思用哪些材料也要考虑清楚。比较简短的公文,可以不列提纲,但一定要打好腹稿。打腹稿,虽然不一定形成文字,但对文稿的谋篇不拘也要想明白。有了好的提纲或好的腹稿,文章等于完成了一半,起草公文就会得心应手。

三、语言的锤炼

准确、简洁、鲜明、易懂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准确。公文代表着领导机关或领导集体的声音和意见,不准确,含糊不清,摸棱两可,执行的标准就不好把握,就不好执行。

简洁。毛泽东同志说:”文字要简短,使他们顷刻之间能看完;要精警,使他们一看起一个印象。“公文必须简短扼要,特别是领导讲话一定要注意多用短句,忌用长句子,不要用过多修饰,把意思讲明白就可以。

鲜明。公文,表达要清楚、明白,无论赞成或反对什么、提倡或禁止什么、肯定或否定什么,都要非常确切地表述和说明,使人心领神会,一目了然。还要简洁易懂,不能用那些华丽而不易懂的辞藻;不能用那些自己生造的语言;不能有”学生腔“、”文学腔“;不讲空泛的”普通话“,多讲实实在在的”地方话“,多用群众语言。

有文采。我们说,一般情况下公文的语言风格讲究简洁、平实。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形成那种干巴生硬、缺乏生气的八股文章。古人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就是这个道理。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开篇一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就极其生动;毛泽东的着作,唐诗、宋词、汉文章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各种排比句、比喻运用自如,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更生动。所以,我们在追求内容到位的同时,也要努力写出富有文采的好文章来。

四、日常公文写作需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1、公文写作的标题。标题实际上就是公文的题眼,是观点及公文逻辑结构的集中体现。按照层次大小划分,标题可以划分为大标题、小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标题的确立应根据公文的中心思想和层次要求具体确立,一篇文章的标题与标题之间应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相互照应。公文的标题既要求紧扣文意、层意、段意,不能跑题、偏题和以偏盖全,又要求语言简洁精练,有些公文,比如讲话的语言必须体现领导同志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要求。在公文写作中,有时公文的内容较多,人们看起来、听起来,留下印象的内容并不多,所记下来、留下印象的大多是文章的题目和各个标题,所以公文好的标题或标题群,能引人入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资料、语言方面的取舍。修改过程中的取舍。对于初稿,一定要进行修改,通过缜密的思考,根据公文的性质,进行语言锤炼,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去掉,哪些必须保留,哪种表达方式更为精妙和符合领导语言风格。对于引用的材料,关键把握一点:拿来主义,以”有用“为原则,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的引用,无疑于一件单色的衣服补上了一块花补丁,补丁虽好,但影响了整体的和谐。所以,对借鉴的材料一定要加以认真改造,根据公文主旨和文章的逻辑结构,对引用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与公文的整体逻辑结构和语言、语气统一起来,做到天衣无缝、锦上添花。

下载怎样写好机关公文经验总结[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写好机关公文经验总结[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文写作中怎样写好报告

    一、报告概述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文种。 (二)报告的特点 1.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公文写作中怎样写好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概述(一)调查报告的概念调查报告是就某一事件、某一情况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后,经过科学地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所写成的文书。(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内容真......

    怎么写好机关公文-办公室公文写作交流材料

    精雕细凿炼字句 严把五关写文章 ――机关办公室公文写作交流材料 公文写作是机关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办公室对此作了大量地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机关办公室......

    如何写好公文

    如何写好公文 1、写公文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又要有科学具体的措施,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可行方案。实际工作中要写的文书材料,不是高谈阔论,更不能玩文字游戏、哗众取宠。文书写作既......

    如何写好公文

    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

    如何写好公文

    公文的概念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企......

    如何写好公文

    如何写好公文 一、勤于练笔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文贵于精,精在于练”。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一书中说:“谚云读书十篇不如作一篇”,“学人只喜多读文章, 不喜多做文......

    如何写好公文

    写好文章三要素:一要有基础。二要有悟性。三要能吃苦。 一、写好公文的重要意义: 1、是推动工作开展的抓好,文章写得好坏是一个单位的门面。 2、对个人来说,是人生必备技艺。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