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铁有痕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七中工作队总结
抓铁有痕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
再上新台阶
——朝阳七中驻村工作队总结
为了确保2018年凌源市四合当镇东大杖子村销号,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朝阳七中派驻工作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协同乡镇村干部找思路、寻方法、持续奔波于市、镇政府协调与申请主导产业项目,往返于村委会与建档立卡户之间宣传相关脱贫新政策、新举措,让贫困户看到脱贫的希望,找到信心。
1、精准入户。2018年4月10日、11日、16日分别参加了朝阳市、凌源市、四合当镇组织的精准扶贫会议,一再强调要精准识别,规范退出。朝阳七中驻村工作队协调第一书记与镇领导和村干部在4月12日、13日利用两天的时间走进建档立卡户家中,再次了解家中情况,精准掌握了情况。
2、协调支柱性产业。配合村干部与镇领导协商东大杖子村的支柱性产业,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建立一个200亩的红高粱合作社,可以带动40户,87口人。另一方面正在协调资金将原来废旧的大棚重新建立起来,成立1000米大棚合作社,为解决好贫困户长久的生活经济问题提供了保障。
3、协调维修房屋。2017年协调维修了9户(C级),重新翻盖了7户(D级),协调资金255000.00元,今年目前为止协调维修2户(C级),翻建8户(D级),资金到年底验收之后到位。
4、整理档案。2016年大杖子村贫困户一共129户,23
5口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剩下贫困户98户、154口人,退出31户、81口人。完善原有档案、整理退出档案。
第二篇:坚持精准施策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施策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在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安排、政策制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主攻方向。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举措,认真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在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目标,组织编制了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大别山、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
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动能。支持贫困地区发挥自身优势,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重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平台,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增强了地方财力,扩大了就业容量,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明确了产业脱贫目标、重点脱贫产业、产业扶持脱贫模式、产业扶持脱贫平台、组织保障等内容。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扶持贫困地区建设了一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十二五”期间,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及农村安全饮水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分类精准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把搬迁安置与产业扶持、扩大就业相结合,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意见、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下达了易地扶贫搬迁计划。
实施帮扶共建,开展定点扶贫。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基础设施、节能减排、保障房建设、教育卫生、以工代赈等领域,安排国家和省资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负责定点扶贫XX村。建立了工作联系机制、政策信息沟通机制和服务协调机制,并将尽快撰写调研报告和编制帮扶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下一步,按照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加强扶贫脱贫工作谋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转、扶、搬、保、救”的精准扶贫举措思路,积极谋划对贫困地区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谋划一批对贫困地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支持范围,并积极推动实施。
强化产业扶贫核心功能。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支持政策,形成产业脱贫工作合力。支持贫困地区依托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各类专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主要支撑。
加强脱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支持贫困地区加强交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
抓好易地搬迁脱贫工作。坚持好政策引领、群众自愿、资金补助、积极稳妥四个原则,研究好搬迁对象、安置方式、建设标准、土地及资金政策四个问题,处理好住得下和富得快、贫困户和一般户、差异化和标准化三个关系,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加强搬迁扶贫工作研究。扶贫搬迁的前期已实现了“搬得出”,未来如何实现“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后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篇: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县司法局驻**村工作队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1月2日)
2019年驻村以来,县司法局驻**县**乡**村工作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按照各级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以及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管理部门要求,尽职尽责、苦干实干,驻村以来,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良的工作业绩赢得了贫困群众及各级扶贫部门的一致认可。
一、**村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村位于**回族乡北部,共有180户854人,601亩耕地,主要种植大蒜、玉米和莲藕。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9人。**村共有建档立卡户61户193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二、2019年主要工作1、2019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带着感情与贫困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将党的各项政策挨家挨户、不拉一人宣传到位,注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切实帮助大家增强信心、激发动力、最大程度使贫困群众摒弃落后思维、纠正错误认识。
2、严格落实县防贫机制,密切关注边缘户,确保应帮尽帮。对于边缘户,我们给予重点关注,加大对边缘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村干部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边缘户,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其工作技能等方式加大帮扶力度;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因病、因灾造成的边缘户给予其民政救助或纳入低保范畴,保证其基本生产生活。扎实做好已脱贫群众巩固工作。结合**县里防贫机制,完善脱贫不脱政策、不脱支持、不脱帮扶等帮扶政策,进一步强化脱贫户监测管理,着重产业项目效益的稳定性发挥和兜底保障政策的落实,精准落实后续扶持政策,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发生。将5户一般户列为防贫(边缘户)对象。
3、进一步完善扶贫档案资料,做好迎检工作。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重点是贫困户受助所涉内容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原始基础资料的收集、更新、完善、归档以及帮扶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
4、推进村产业发展。立足村情和资源优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大蒜种植能手、拟投资人赴周边地区学习考察大蒜深加工和种植、管理、经营,重点围绕大蒜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条上项目,积极推进蒜薹冷库贮藏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家庭手工加工项目,为群众和村集体增收。
5、加强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监管,督促抓好各项惠农
政策的落实政策。指导村两委开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
6、积极开展结队帮扶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按照“三日一网”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局机关组织好集中帮扶工作,每月开展一次送温暖关爱慰问活动。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倡导法治进村入户携手助力精准帮扶活动,为建档立卡户群众“雪中送炭”。
7、帮建好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乡村振兴规划。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村两委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活动,落实好上级乡村振兴规划,协助村两委抓好乡村治理,为群众营造美好幸福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6月28日,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召开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专题教育活动,为全村党员佩送党徽、共学《党章》、宣讲主题教育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工作队出资两千余元购置村两委党员信息展板、扶贫宣传条幅、党徽和**宣传墙。
8、争取资金,落实政策。今年以来,6月份为12户享受肽牛养殖第二轮覆盖的建档立卡户发放分红7560元;10月份为57户建档立卡户发放了2019年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分红,共计171000元;另外第一轮肽牛养殖覆盖的23户建档立卡户即将领取分红14490元;我们还争取到派出单位**县司法局资金2万元新建了350米的排水设施;争取5000
余元资金为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更换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施。为徐秀银等5户建档立卡户积极争取临时救助资金6200元,解决生活临时实际困难;为2015年脱贫的8户建档立卡户争取了分散式光伏发电产业项目,为2015年脱贫的1户建档立卡户争取了肽牛养殖项目,实现了建档立卡户产业项目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出资3000元用于购置树苗180棵,助力开展“四个一”活动。
9、严格监管。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大量专项资金进入贫困村,我们在“精准扶贫”中不断加强“精准监管协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召开村委会、群众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项目的决定权、资金的使用权等交给群众,保证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项目的实施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指导监督,成立项目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的民主监督。同时,聘请财务、审计专业人士指导各个项目资金的划拨、账务处理、凭证收集等操作规范,加强日常监督,确保项目质量、资金安全。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0年,驻村工作队将以国务院、省成效评估为重点,按照“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责任”的总体工作要求,扎
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各项扶贫产业如期分红,努力提高群众满意率。
第四篇: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观后感第二集 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观后感
为庆祝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景呈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恢弘历史进程,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摄制了八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
《摆脱贫困》全片共分八集,分别为“庄严承诺”、“精准施策”、“使命在肩”、“合力攻坚”、“咬定青山”、“家国情怀”、“命运与共”和“再启新程”。
《摆脱贫困》第二集
精准施策。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二字已成为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最显著的特征,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精神在中国减贫事业中最生动的运用、最鲜活的体现,成功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
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精准扶贫,让消除贫困的靶心更准,开出的药方更管用,脱贫的成效更扎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一场摆脱贫困的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展开。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只有真正了解有着广阔疆域、苦难历史的中国,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反贫困斗争的艰巨。
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近1亿贫困人口,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现实国情,而帮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是所有国家贫困治理的共同难题,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做到这一点更是难上加难。
扶真贫,真扶贫,才能真脱贫,精准锁定扶贫对象因此成为精准扶贫的首要环节,这也是扶贫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
2013年12月18日,在“精准扶贫”首次提出一个半月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紧开展建档立卡,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精准扶贫,迅速落实到行动与实施层面。
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的丰富内涵。他说:“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精准识别,就是要把此前通过抽样调查统计出来的数据一一对应到人。贫困县里有没有富裕人家?富裕乡里有没有贫困人口?怎么才能把真正需要帮扶的“真贫”找出来?这是精准扶贫首先要系好的“第一粒扣子”,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前提。
找真贫,不仅要看硬指标,更要费一番“绣花”功夫。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扶贫干部详细调查了华水林家的收支情况,又经过村民评议、投票表决、村级公示、乡级复核等一整套严密程序,华水林一家最终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享受到医保缴费、子女学费补贴等帮扶政策,还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蔬菜种植技能培训。
学会了技术,又有了小额扶贫贷款,华水林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还做起了农产品电商生意,不到一年就脱了贫,如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针对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国家在危房改造、子女教育、医保和低保等方面都出台了一项项具体的帮扶措施。这些举措落到老百姓身上往往意味着真金白银,因此,能不能成为贫困户,就成了群众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让贫困户识别更精准,各地针对有车、有商品房、有自办企业以及干部近亲属等多种情况进行了从严筛查。2015年到2016年,全国又动员起200多万人,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
为了让贫困户识别更精准,各地针对有车、有商品房、有自办企业以及干部近亲属等多种情况进行了从严筛查。2015年到2016年,全国又动员起200多万人,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
经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国共补录未识别的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至此,中国扶贫开发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精准到户、精准到人。这一份份数据,不仅清晰地标识出贫困户都有谁,分布在哪儿,更为重要的是,它第一次从总体上摸清了全国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贫困的人口找准了,贫穷的病根找对了,精准扶贫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的第二步更为关键。
面对千差万别的致贫原因,如何开出精准帮扶的“药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破解之策。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通过“五个一批”实现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路径日臻成熟。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将“五个一批”的脱贫方式进行了任务分解。
2015年11月,“五个一批”被正式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成为中国全方位根治“穷病”、辨“症”施策的一剂良方。
这之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的101项具体任务,落实到32个牵头部门和77个参与部门,中央和国家机关先后制定、出台了200多个扶贫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各省区市也纷纷出台和完善“1+N”扶贫政策举措,至此,中国已构筑起从上到下全面联动的贫困治理政策体系。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发展产业要有源头活水,离不开金融支持,国家创新性推出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基准利率放贷,有效降低了贫困农户的贷款门槛。在湖南宜章县,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搞起了脐橙、油茶种植,每年每家增收几千元。
挪穷窝、拔穷根,易地搬迁是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中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役中,易地扶贫搬迁,这场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特殊迁徙,让贫困群众走出了世代生存的大山和如影相随的贫困,融入到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许多贫困地区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探索出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齐驱并进的共赢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如今,全国有110多万贫困人口变身为生态护林员,他们守护着绿色生态,也直接带动了300万贫困群众脱贫。
摆脱贫困,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而教育打造出让人生飞翔的翅膀。
到2020年底,全国800多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学习和就业的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免费接受了职业教育。全国20万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了动态清零,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实现。
让贫困群众减轻医疗负担、避免因病致贫的,正是国家精心编制的兜底扶贫保障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财政和资源投入,贫困人口全部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
“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针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国家以政策性兜底的方式助力帮扶。
2016年以来,全国共有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确保脱贫路上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有790万户原本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告别破旧的泥草房、土坯房,住上了安全舒适稳定的住房。
2020年6月,国家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逐户进行了核验,确保住房安全“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中国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始终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确保贫困退出反映客观实际,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第五篇: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准施策抓落实 强基固本促脱贫
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精准施策抓落实
强基固本促脱贫
2017年11月,区统计局干部×××同志被选派到**镇×××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他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惠农支农政策,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协调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认真履行帮扶职责,积极联系对口部门争取项目。同时,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强党员队伍、夯实党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坚定群众脱贫信心。2017年底完成脱贫任务17户87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5.6%降到2018年的11%,今年预脱贫18户85人,有望年内实现整村脱贫。
理顺工作思路
科学谋划助帮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能全面掌握×××村产业发展情况及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他和帮扶成员扎下根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首先开展座谈会,初步了解村情民意。然后逐一走访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500余人次,全面细致了解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和致贫原因。通过不断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2017-2020年秦州区**镇×××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计划》,不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能顺利开展且落地见效;全面完成了1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未脱贫户24户)“一户一策”计划,取得良好工作成效,为尽快实现整村脱贫营造了良好开局!
明确目标责任
精准施策抓落实
工作开展以来,他能明确工作目标,勇担帮扶责任,扎根基层,奋战在扶贫第一线,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健全工作队制度。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实驻村开展工作,积极撰写《驻村工作台帐》《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制定《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并严格落实。二是落实“第一书记”主体责任。加强“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计划及时召集全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会,深入贯彻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协调工作开展。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区食药监局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协调区文管局帮扶责任人到村入户完善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登门拜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商议今后帮扶工作如何有利开展。四是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组织贫困户16户16人参加驾驶证技能培训;种植×××至台子同村主干道两侧行道树2㎞,共计1500苗;维修改造自来水管道150余户,其中新上水9户;成立秦达种养殖合作社,协助流转土地180余亩建设蔬菜大棚60余座,带动村上20余人就近务工;入户巷道硬化1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硬化1300平方米和配套排水渠1千米已基本完工;“一事一议”亮化工程100盏路灯项目已完成施工;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9户,已完成5户;庭院硬化37户、222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五是推进村貌治理移风易俗。对×××村现有的1支6人环卫队伍建章立制,专人分段包片进行环境卫生清理,形成垃圾清运常态化管理。重点从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入手,通过广播宣传,走访劝诫,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动员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垃圾清扫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营造出村级全域无垃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不断弘扬文明新风,推进全村移风易俗。
党建引领发展
强基固本促脱贫
作为×××村“第一书记”,他不断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并为党员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宣讲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惠农政策,坚定贫困户脱贫信心,让群众真正理解政策落实,积极支持帮扶工作,保证帮扶措施顺利实施开展。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村“两委”班子中仅有1名党员,党建带头人力量十分薄弱,党员队伍中老年人占比较大、年轻党员较少。他通过走访了解、党员推荐、自我申请,于2018年5月召开党员大会确定2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推进学习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村党员年龄整体偏大,学习教育抓的不够紧,学习积极性不高。他入户走访党员家中,了解党员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面对面深入谈心交流,单对单进行宣传教育,党员队伍思想整体转变,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召开“主题党日”学习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开展学习研讨和讲党课,加大学习力度,确保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多措并举抓好党员管理。对部分党员因事因病不能及时参加学习的,通过建立“×××村党员学习微课堂”微信群及时发布学习内容,加强平时党员沟通交流;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建立上门送学机制,通过入户走访及时传达党的新精神、新政策;对农忙时党员不能集中开展学习的,通过召开“喇叭会”,在党员回家吃饭期间及时传达学习内容;对村上的老党员、困难党员,建立联系帮扶机制,在平常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用真心换真情
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坚持逐户走访了解真实情况,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干实干帮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了村上能尽快通上自来水,他四处奔走联系相关单位,对全村老化自来水管道进行维修改造,终于在6月底实现通水,解决了群众半年来吃水困难。虽然近期由于水房故障导致×××自然村供水再次中断,但他没有气馁,继续多方联系协调进行维修,确保尽快恢复通水。7月10日傍晚,连日降雨的×××村突遇暴雨,正在走访排查安全隐患的他冒雨带领村干部劝导群众转移安置,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抢险自救,经过8个多小时抢修,村级主干道基本疏通,安全隐患得到妥善处理,群众人身安全得以保障。8月1日傍晚,群众端着刚出锅的玉米面馍送到了村办公室,让正在完善资料的他十分惊讶和感动,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用他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情。刚驻村开展工作时,群众对他不看好不认同,觉得这个“娃娃书记”太年轻估计干不出什么名堂。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他事事为群众着想,逐渐和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现在大家见到他都会亲切的叫一声“杨书记”。
用脚步丈量艰辛扶贫路,用真心温暖**百姓家。他将继续扎根×××,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在精准扶贫一线时时磨炼、锻造基层工作能力。他会继续精准施策抓落实,强基固本促脱贫,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强党员队伍,夯实党建根基,筑牢战斗堡垒,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会制度化开展,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群众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坚定群众脱贫信心,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