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门市农业局2018年工作要点
天门市农业局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农业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调、强、促、建、改”工作力度,着力培育“富硒+有机”、“绿色+特色”、“休闲+养生”、“线上+线下”四大模式业态,开展“园区领跑、城郊提质、东乡振兴、天西崛起”四大行动,用工业化、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理念谋划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主要发展指标是:粮食总产68万吨,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55万亩,农业增加值增长4.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0:1。
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一是配合市农办开展以整治田块、改良土壤、建设灌排设施、整个田间道路、完善农田防扩与生态保持体系、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细化后续管护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18年建设25.3万亩,2019年22.31万亩,2020年22.16万亩。二是配合市财政局在多宝红日子、蒋场、张港、石家河镇董巷村等地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规模4.25万亩。
二、实施双水双绿工程。水稻是我市传统产业,素有江汉平原大粮仓美誉,水产是我市特色优势,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品质优良,做好绿色水稻、绿色水产文章,大力推行稻虾、稻鳅综合种养、再生稻一季两收等模式,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质量、作响品牌,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产、稳粮增收、提高效益。一是优化稻田基础设施条件。实施3万亩再生稻核心示范区农田道路管网建设,高标准开展稻虾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发展稻虾模式20万亩。二是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集中育秧面积达到25万亩,推进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建设。在水稻主产乡镇推广建设粮食仓储烘干设施,支持天鑫、庄品健等稻米加工企业技改扩规、提升档次。三是培育稻米优质品牌。将华丰再生稻与石家河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农耕文化区域品牌;将天海龙有机大米与富硒资源结合起来,打造富硒有机品牌;将领尚梦享农场与古法石碾结合起来,打造精品定制品牌;将庄品健大米与驰名商标结合起来,打造市场广泛认知品牌;将稻田种养与有机生态结合起来,打造绿色健康品牌。
三、实施特色产业工程。一是开展蔬菜标准园建设。以天门市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开展以张港、多宝为核心,辐射蒋湖、拖市、蒋场、黄潭、渔薪、竟陵、岳口等周边乡镇的30万亩蔬菜标准化建设。二是打造药材重镇。加快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依托科研院所,加强与国内药企合作,在蒋场、汪场等乡镇建设中药材生产和研发基地,开发深加工产品,使中药材产业链条向纵深发展。推进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规模种植+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一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信息平台。网络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开展电子化追溯管理体系建设,经营户将投入品购进、生产用药、产品采收、检测数据等信息通过平台上传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信息平台。二是开展监管能力建设。构建以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乡(镇)检测室为支点、生产基地为基础的监测网络。三是开展常态化检验检测。开展市级实验室“双认证”,提升检测能力;建立乡(镇)农产品农残速测站,开展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支持农业生产企业(园区)、专合组织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器,开展农产品自检工作。
五、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工程。一是推进优质农产品认证。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组织种植规模较大的水稻、双低油菜、蔬菜(萝卜、甘蓝)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重点开发以岳口芋环,九真慈菇,蒋场干子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登记;推进菊花、茶叶、半夏、葡萄、黄花菜等经济作物和西红柿、莲藕、莴苣、土豆、毛豆等蔬菜的绿色食品认证或有机食品认证;扩大渔业和畜牧业无公害认证,实现渔业和畜牧业绿色食品认证零突破。二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土肥技术,推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加强农资市场巡查和监管,严禁商家出售禁限用农药和假冒伪劣化肥等农资。
六、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一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工程。争取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项目,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创业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地补助建设农产品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二是农产品深加工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骨干企业、一批涵盖产业较广的农产品加工集群。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建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提高农业规模水平。通过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优势企业和主导产业,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七、实施科技强农工程。一是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农田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26个乡镇植物保护站、农作物病虫害区域测报站、专业化机防队的建设。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科技创新与推广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家、职业技能人员等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培训返乡农民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以及创业导师等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训规划设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接待服务人员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才。计划3年内培训农业三类人才2000人。三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加强蔬菜良种研发推广,实施精品战略,以蔬菜繁育和品种推广为重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智慧乡村建设,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改进农业经营模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不断缩小城乡信息鸿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启动智慧农业建设。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设备,采集农业生产环节大气、土壤、水体、和大田四情等信息,通过大数据计算,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可视化监控,在全市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60个,其中种植业20个,高效智慧大棚示范点20个,养殖业20个。二是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包含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生态环境等数据模块,开发分析系统,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三是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企业(合作社)集中展示应用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现代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等智慧农业技术,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市级运营中心,分类在全市建立益农信息社标准社、简易社和专业社,整合提供农业公益、便民生活、电子商务、体验培训等四类服务。力争建立26个乡镇益农信息标准社,50个专业社,简易社实现行政乡村全覆盖。
九、实施“一懂两爱”队伍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落实好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提高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建强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转变作风,着力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突出问题导向,把纪律摆在前面,严格执纪问责。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抓手,在全系统开展“改进作风提素质、优质服务强本领”活动,全面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着力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为“三农”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巩固市委巡查成果,完善制度建设,补齐制度漏洞,加强监督管理,把制度落到实处。统筹抓好文明城市创建、综合治理、档案管理、国安保密、安全生产、语言文字、政务公开、农业统计、对口帮扶和工、青、妇、老干部等工作。
第二篇:天门市农业局2017年工作要点
天门市农业局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农业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调”(调方式、调结构、调路径)、“强”(强基础、强主体、强科技)、“促”(促加工转化、促品牌打造、促增效增收)、“建”(建平台、建基地、建体系)、“改”(改革体制机制、改变思路模式、改善动能业态)工作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针对我市特色农业高标准基地数量少、优质特色产品比例低、生产技术不规范、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弱,农业供给体系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以农业标准化为突破口,建立完善标准化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用标准化提升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将2017年作为农业标准化行动年,把标准化贯穿于特色产业开发的全过程。在生产环节,通过品种改造、土壤改良、方式改变,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和质量;在加工环节,通过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标准,大力开发农业“三品一标”产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由多而杂、小而全的初低端走向特而优、精而美的中高端,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效率;在营销环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通过统一标准、标识,建设标准化营销网络,提升特色产品美誉度和竞争力,转变供给方式,提高供给水平。推进经营管理标准化,培育一批懂标准、用标准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增强农业标准化经营主体的供给能力。
二、突出产业生态“两大重点”,聚集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
围绕建设六大百亿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目标,按照全产业链提质、全价值链增效、全要素链优配,深化产业建设内容,着力基地做强、产品做优、品牌做响,全面提升特色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大力推进基地建设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稳面积、重改造、强管理、提高产出效率;农产品加工由单纯增量向增量与提质并重转变,开发名特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扩大加工规模,实现速度与质效齐头并进;品牌建设由“百家姓”向“大家族”转变,打造大品牌,开发大市场,提高山区特色产业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着力把六大特色产业建成山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加速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跨越。
坚持生态强农,深入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备型的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林下间套、多元复合等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大力开发替代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走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之路。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度,深入实施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工示范项目和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示范项目,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加大《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贯彻实施力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项目,大力推广种养加结合的循环农业建设模式和经验,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新技术和新途径,保护生态环境,绿化山区农村,建设美丽乡村。
三、着力建设“五个一批”,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诱导”的总体方略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建立定领导、定专班、定专家、定目标、定责任的“五定”机制,集中项目、集中投入、集中人力,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推动“五个一批”建设,使其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建设一批特色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围绕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在重点产区、重点乡镇,分区、分批、分类选择建设一批市级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市特色产业基地提档升级。2017年,蔬菜、中药材等重点产业新建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重点专业合作社、重点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建立生产管理台账制,所经营的基地要率先达到标准化。大特色产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的研发制定力度,研发制定3个以上特色产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以此掌握话语权,抢占制高点。通过提升基地标准化水平,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比例,确保特色产业基地亩平产出提高20%以上。
——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全力支持郧阳区、房县、丹江、竹溪等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园区和丹江、竹山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增量扩规、提档升级。加快丹江口市、郧阳区、房县等地建设百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区步伐,努力提升竹溪、竹山农产品加工园区水平和规模。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技术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企业联基地、带农户,促进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培植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培植力度。重点扶持庄品健、鑫天、红日子、天海龙等龙头企业,尽快使其成为本行业的领军企业。大力发展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其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植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主体。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引导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千方百计盘活农业部门的人才、技术资源,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农技人员投身科技兴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六个一”专家团队建设,建立完善技术攻关目标责任制,每个团队每年至少要攻克1-2项重点关键技术。加大重点技术推广力度,着力推广粮油经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优质农产品加工综合技术、农林牧渔循环结合综合种养技术、品种选育与高产高效栽培综合技术、化肥减量使用与绿色植保综合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防治技术、水产健康养殖与减养增效综合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综合技术等一批重点适用技术,每类技术都要配套若干子技术,确定技术路线和示范推广方案,每项技术都要有示范样板,切实提高科技兴农的水平。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与华中科技大联合开展“带电质子在绿茶储运保鲜中的应用”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1231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集成,提升科技推广服务的能力和效果,助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打响一批特色农业知名品牌。把品牌打造作为提升山区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继续加大富硒产业品牌宣传力度,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富硒粮油、富硒水产、富硒蔬菜、富硒江汉鸡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特色品牌,尽快将其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精心组织优势特色农业品牌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农博会,加大品牌宣传营销力度。加大特色农产品老字号的挖掘开发力度,提高我市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四、把握“五个抓手”,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
——以项目农业为抓手,培植发展后劲。精心实施在建项目。加快国际农发基金(IFAD)秦巴山区十堰市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实施步伐,加快项目提款报账进度,加强项目监管与跟踪,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更大效益。认真组织好郧西县和丹江口市两个国家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项目,力争将其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样板。着力实施农村能源项目,新增清洁能源入户工程4000户、户用沼气1000户、小沼工程50处、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2处、生物质炉2000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市县分工,联动协作,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十佳职业农民”评选,确保完成项目任务。精心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认真研究国家及省农业项目投资政策,高质量建好农业项目库,积极捕捉信息,主动向上争取,建立项目专班,加强跟踪协调,力争我市有更多更大的项目进入国家和全省项目规划。充分利用我市与北京对口协作这一平台,巧打南水北调生态建设牌,以项目为纽带,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活动,实现调水区和受水区的合作共赢。
——以依法护农为抓手,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指导规范新型经营主体有序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安全责任体系,推广“四查一检”(查制度、查记录、查用肥用药、抽查样品)监管工作方法,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稳定在 97%以上。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宣传,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春、夏、秋季农资监管集中执法活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探索建立以农资经营门店、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执法人员为主体的市场巡查、农资抽检、农产品抽检数据库,加强行政执法大数据的运用、处理能力。加强执法培训,进一步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农业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七五”普法系列宣传活动。
——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石。把产业开发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富的根本措施,积极投入到产业扶贫之中,主动作为,善作善为。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帮助指导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最大限度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确保农民产业开发能致富、稳得住。组织开展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和“技术下乡”活动,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和千万户。帮扶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贫困户在信息提供、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深入开展“企业带农户”活动,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基地、带农户,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长久的帮扶关系,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争取贷款、贴息、种苗补助、综合奖补等方面政策项目支持。加强农业部门驻村帮扶工作,壮大产业基地,优化脱贫项目,在产业扶贫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思想教育,促进贫困村物质和精神的“双脱贫”。
——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激发发展活力。抢抓非农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型投入农业产业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以特招商,引进境外知名企业和资本来我市投资建厂,开发产业。引导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回乡创业创新,领办产业基地,搞活产品流通。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新机制,引导支持农民在自愿前提下,将土地、基地、资料等生产要素,通过租赁、转让、参股等方式,向龙头企业和其它经营主体流转,推进土地变股金或股本,农民变员工或工人,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和务工收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积极争取政府出台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设立并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五个一批”建设予以支持。千方百计盘活事业,优化服务。
——以党建工作为抓手,营造发展气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开展支部主题党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到政治合格、作风纪律合格、品质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班子团结统一,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弘扬“求是、创新、敬业、为民”的行业传统,大力倡导务实重行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研,求真务实谋策,脚踏实地做事,勤政为民创业。加强干部职工能力建设,提高部门履职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履职尽责项目清单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措施落到实处。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切实抓好综合治理、计生卫生、档案管理、国安保密、安全生产、语言文字、政务公开、驻村帮扶和工、青、妇、老干部等工作,用良好的部门形象,营造农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大气场。
第三篇:天门市2011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天门市2011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做好2011年工作,对于深化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这一年,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抓住购机补贴额度逐步加大的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加快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意见,着力营造农机化发展的社会氛围,着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着力促进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机械化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着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和油菜机械直播、机械收割技术,着力扶持农机供应、培训、维修网点做大做强,着力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争创全省农机第一市。
二、工作目标
2011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3万千瓦,新增各类农业机械3000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0台(套)、水稻插秧机500台、稻麦联合收割机150台、油菜联合收割机150台),新增农机总动力12万千瓦;实现机械耕整215万亩,机械播栽60万亩(其中机械插秧35万亩、油菜机播5万亩),机收235万亩(其中油菜机收4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 %。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严格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压降重特大农机事故。
三、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
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2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争取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资金,争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对购机补贴经销商进行公开招标。补贴资金重点坚持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倾斜,向水稻插秧机和油菜直播机倾斜。坚持“一站式”服务和购机补贴明白卡管理制度。坚持规范操作程序,细化违规处理要求。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要求,坚持“五项制度”,做到“八个不得”,建立公示到村、督查到户、责任到人的购机补贴监管机制,严查违规违纪行为。
2、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
抓好“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和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重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抓好农机跨区机耕、机播、机收的组织协调、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拓展农机化服务领域,推动农机化生产由耕种收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向畜牧、水产、林果、加工全区域扩张。要继续实施农机“四四六工程”,继续大力推广水稻、油菜、土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着力提升水稻机插秧、油菜机播、机收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3、加强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
重点抓好水稻、油菜、土豆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和棉田综合作业机械化示范区的建设。坚持按照“早稻抓连片,中稻抓连线,晚稻抓重点”的思路,对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进行扩版增容。在各示范园区,注重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注重整合水利、农开、土地整理、板块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大对示范区的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农机化的技术集成和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在沉湖林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我市市级永久性的农机化示范园区。
4、积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只有规范的合作社才有生命力、影响力和说服力,才可依法享受优惠政策。按照“数量要稳中有增,质量要不断提高”的要求和“四有”、“十规范”的标准,重点提高合作社
建设的质量,深化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示范建设活动,大力发展复合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造就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示范社。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库场库棚、办公场所、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经销企业对口帮扶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规范与成长。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用地、用油等困难和问题;支持合作社用租赁、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连片土地。坚持作业标准,大力组织推广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套餐服务”,提高农机手和农机合作社作业效益。
5、继续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普通农机手常规培训、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社创业人员培训和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等五大培训工作,总培训人数达到6800人以上。对享受购机补贴的农户要先培训后上岗。采取现场培训、互动对话、参观考察、研究试验等教学方式,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送教下乡,小班教学,采取校企联合、校村联合、校站联合、校所联合等培训形式,把培训班办在田间地头,办在农户家门口。加强对培训的管理,邀请培训监管部门领导现场监督培训、评价培训。探索农机管理部门、农机学校、农技农机专家、农机手、农机合作社、基层组织和农机生产经销企业共同参与的培训新机制,培植各类农机科技示范
户。
6、切实加强农机质量监管工作。
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机产品;做好农机产品质量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开展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调查与投诉受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强化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规范农机维修经营审批程序,大力推进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提升农机维修网点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7、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
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保障机具安全参数;加强安全技术检验,规范农机牌证照核发工作;进一步完善“队站联勤”、“警监联合”机制,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坚持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所装备设施水平、业务能力水平、软件资料水平、服务质量水平和人员素质水平。积极争取市农机安全监理所机构升格并纳入参公管理;借鉴外省经验,努力探索农机免费牌证管理和免费检验的路子;花大气力抓好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列管率,降低事故率。
8、加强机关及全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切实规范行政权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发生;二是加强农机行业政风行风建设,坚
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工作全局,在全市农机系统继续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构建“想干事,干成能,精神状态好;讲正气,树行风,人文环境好;讲奉献、比贡献,工作业绩好”的行风机制;三是加强信息宣传,积极向湖北农机化信息网和《湖北农机化》杂志撰稿投稿,运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等信息平台,及时宣传农机化工作的动态、作用和亮点,不断扩大农机化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篇:农业局工作要点
农业局工作要点
农业局工作要点
2月12日,市农业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年工作要点。局党组书记、市委农办主任、局长詹小东同志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局机关正科以上干部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共50人参加会议。
会议确定,**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是:农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市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提供坚实支撑。主要任务是: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幸福农村,增进农民福祉。
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活力。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每个县区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开展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二是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合作社500家;制定出台《惠州市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扶持发展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三是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做好现有政策性水稻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的基础上,开展马铃薯、甜玉米、花生、甘蔗、奶牛等五项涉农补充保险,力争实现30%种养面积投保。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在乡镇主体功能区划、集体资产产权管理、集体土地管理、镇村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力争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特色化、品牌化、生态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6个;指导推进惠城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化。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意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良种良法普及,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个百分点。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及畜牧、水产高效健康养殖机械化,力争农机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点15个,新增设施
农业面积6000亩。四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完善惠州农业信息网、《惠州农业信息》杂志等信息平台,推进市级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示范、农业信息化宣传培训“三大”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五是推进农业特色化。扶持特色农业项目16个,推进冬种生产量效齐升,扶持惠东县北部山区闲置农田发展冬种特色农产品生产。全市“十二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总产值65亿元以上。六是推进农业品牌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年内新增地方农业标准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名优农产品4个、“三品” 12个。七是推进农业生态化。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着手在3个项目镇实施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和9个养殖场实施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实施项目;印发实施《惠州市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引导畜牧业适度规模养殖,促进畜牧生产合理布局;推进农业源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确
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任务。八是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和不合格农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农机安全监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农机安全事故。
建设幸福农村,增进农民福祉。以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名镇名村建设、农村泥砖房改造、“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为抓手,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幸福指数,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一是深入开展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每个贫困村形成“一村一品”的致富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至少转移1名劳动力,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努力改善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争取资金500万元,兴办老区村集体经济项目65个。
二是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以发掘资源禀赋、打造特色镇村为路径,年内建设名镇2个、名村20个和一批示范村。三是配合完成农村泥砖房改造任务。配合市住建局年内改造农村泥砖房4500户,用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取信于民。四是配合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组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节能减排、清洁技术推广、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包镇挂点责任制,由局领导挂钩安墩、高潭、白盆珠、宝口四个镇,负责督促做好有关工作。
会议还明确了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的工作重点,并将计划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计划召开的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会议等5个全市性会议落实到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
第五篇:2012年农业局党建工作要点
农业局2012年党建工作要点
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县直机关工委2012年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农业局2012党建工作要点。
2012年农业局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为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县直机关工委党建工作要点和局党委中心工作,全面加强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促发展、保增长、促和谐、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为我县三农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为党的十八大献礼。
一、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1、政治理论学习。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机关党建工作规范》、《机关日常工作秩序规范》精神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各党支部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安排,充分利用“三会一课”,采取集中研讨、专家辅导、座谈交流等形式组织学习,全面把握我县-1-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重大思想,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队伍头脑,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
2、业务知识学习。紧扣农业工作发展大局和队伍建设一专多能的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采取请专家辅导,学习论坛,座谈交流,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广泛学习与本职岗位工作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努力找准契合点,为我县农业工作打开新局面创造条件。
3、打造学习型机关。积极创设学习的平台,全面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强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工作第一推动力。还要结合岗位要求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拓宽思维,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感。
二、狠抓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严格执行述职述廉、重大事项通报和报告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
则,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解决班子自身问题的能力。开展谈心谈话,切实关心爱护干部。
5、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严把“入口关”,保证发展党员质量。遵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在执行发展党员“六步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将那些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群众满意度高的人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要创新培养方式,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的任职培训、在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要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激励党员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中去,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6、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围绕农业自主创新的领域,农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农业技术应用的重要渠道,加强各方面的人才培养,构建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工作活力
7、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各党支部要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落实局党委下发的创先争优的要求部署,立足本职,在履职尽职、干事创业中创先进、争优秀,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一是以“三争三创”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
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发展先锋、争做服务明星、争做实干标兵”;以“擦亮窗口、服务百姓”活动为契机,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窗口、创建优质服务品牌、创建行业一流业绩;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优秀科室、优秀标兵”评选活动,引导各机关党支部积极创建服务型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高效型机关。二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贡献。结合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的推进,开展系列评比竞赛活动,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参与“三农”服务,优化服务内容,营造全局系统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三是开展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各党支部与乡镇、村级党组织结对帮扶,本着“因需服务”的目标,为农村党组织和群众提供资金、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实现党员当先锋、基层党组织创先进的目标。
8、抓好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围绕我局“扎根沃土、情系三农”党建品牌,继续抓好党建工作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健全品牌创建机制、创新品牌创建载体、丰富品牌创建内容,着力突出农业系统的行业特色、提升我局品牌创建水平。通过打造过硬品牌,推动我局党组织更好的发挥职能,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更好的行使职责。
9、不断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氛围,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一是积极参与县机关工委组织的机关运动会、征文比赛、联欢会等活动,活跃文化气氛,提高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二是结合“五一、七一、十一、”等节庆活动,开展运动会、职工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全局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三是开展宗旨理念教育活动,以召开开放式“互动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增强党员理论知识、党的历史教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五是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1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去谋划,有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对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规定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推动惩防体系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检监察统筹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1、按照纪委的统一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一是认真落实《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
管理的暂行规定》。二是认真落实《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规收送礼金、购物卡的规定》。三是深入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关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的管理规定。
12、全面开展预警防控工作。按照纪委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及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公开透明运行的要求,在去年排查风险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制定防范措施、强化预警处置、化解腐败风险工作。
五、以发挥群团纽带作用为抓手,着力加强健康团队建设
13、加强群团工作领导。按照县委、县直机关工委有关对群团工作的部署,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发挥群团组织在维护职工权益、参与民主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健身益智活动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局工会组织、团组织、妇女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群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14、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要及时了解、把握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营造健康向上的机关作风。弘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