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60年中医资料3 中医治疗五例肿瘤病的初步小结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吴江县盛泽公社医院杨恺明
一九五九年五月十八日,在吴江县医学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学术座谈会上,对中医治疗肿瘤病的研究工作,也和其他规定研究疾病一样,列入了本县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我们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积极响应党的技术革命号召,在中西合流、土洋并举的方针下,从一九五九年六月十四日开始,即向这项尖端性的医学科学进军。五个月来,先后收治肿瘤病员五例,他们都经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几个医疗单位的诊断,确定为鼻咽癌一例、胃癌一例、甲状腺瘤二例、淋巴肉瘤一例,病员中有因害怕手术不愿治疗;或因病灶转移引起恶病质而不能治疗;也有轉輾治疗未获疗效,因此才来本院治疗的。我们在边治疗观察、边摸索经验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到现在初步获得一定疗效,特作如下报告,以供临床医家参考,并共同研究。
一、中医对肿瘤病的认识
西医诊断的癌或瘤,是隶属于现代肿瘤学范畴,由于它所属性质,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胃癌、鼻咽癌、甲状腺瘤、淋巴肉瘤等的分类名称,中医虽无这种名称,但从许多中医书籍有关肿瘤的记載来看,是有很多类似之处的,远在二千多年前,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篇上就有筋溜和肠溜的论述:“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以上所记,虽然不够详细,但已了解机体调节障碍(筋屈不得伸),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邪气居其间),就会发生肿瘤的原因。又如医宗金鑑外科心法所说的乳岩:“乳岩初结核隐痛,肝脾两损、气郁凝,核无红热身寒热,速灸、养血免患攻,耽延续发如堆栗,坚硬岩形引腋胸,顶透紫光先腐烂,时流污水日增疼,溃后翻花怒出血,即成败证药不灵。”;以及疡科心得集上对牙、翻花、乳、肾
翻花的叙述:“……焮肿突如泛莲,或状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言语时漏臭涎,再因怒气上冲,忽然崩裂血出不止,久久烂延牙龈,即名牙
;甚则颔肿结核,坚硬时痛,皮色如常,顶软一点色黯不红,破后时流臭水,腐如软绵,其证虽破坚硬仍前不退,此为绵溃,甚至透舌穿腮,汤水漏出,是以又名翻花
也……”“……乳
之起也,由于忧郁思虑积想在心,所愿不遂,肝脾气逆以致经络痞塞,结聚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不红不肿,不疼不痒,或半年一年,或二载三载,渐长渐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碗,紫色气穢,渐渐溃烂,深者如
穴,凸者如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并无脓水,其时五脏俱衰遂成四大不救……”“夫肾翻花者……初起马口之内,生肉一粒,如竪肉之状,坚硬而痒,即有脂水,延至一二年,或五六载,时觉疼痛应心,玉茎渐渐肿胀,其马口之竖肉处,翻花若榴子样,此肾已成也……”以上各篇都描写
在初起时,即有大小不等的肿核,经过一,崩裂年半载,或更长一点时间,渐渐长大,成为一个凹凸不平,坚硬如同山破烂,翻花突如泛莲的形状。另在疡医大全中,引百效全书上说到瘤的形状为“……瘤则随留所住,初如梅李之状,皮嫩而光,渐如杯卵者是也……”以及诸病源候论,在瘤候上说:“瘤者皮肉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为瘤……”根据上述各节的描写,说明方面上述所举
和瘤在形态上是不同的。另一瘤的记载,大都在外,不在内,和现代医学关于肿瘤构造为异形
和失荣症,性组织,从外表形态上看,是极为近似的。前贤并把以上所说的三种一起列入中医外科的四大组症,这和现代医学对肿瘤预后看法上,也有一致的地方。
二、治疗原则和施用方药
和瘤的治疗,在中医外科肿疡书中记载甚多,有内治也有外治,有攻又有补,各种治法条分缕晰,都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灵活运用的。所以我们在治疗上,也从肿瘤的所属性质,癌或瘤的症状特征,综合整体病态,辨别在气在血,孰虚孰实,进行不同处理,并认为如捨整体而从症状,专一运用攻癌消瘤的方法,或捨症状只从整体,纯粹施用扶正补元的方法,都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根据现在收治的五例肿瘤病员,一般由于病程较长,气血都受到一定的损耗,整体已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虚弱状态;另从症状特点来看,如胃癌的肿块疼痛,鼻咽癌的颈部肿核疼痛,甲状腺瘤的高肿吞咽困难,淋巴肉瘤的肿大成块等,都有共同性的肿块或肿核,按照中医说法,所谓“邪气居其间”、“留结不散”,分明是邪实:但综合整个体气方面来看,总究是属于正虚邪实的症候,因此,认为采用消补兼施的治疗方法,最为适宜,宗此原则,订定如下方药,在临床 上随证施用。
1.消坚解毒:
六神丸:(雷氏方):麝香一钱,真犀黄一钱五分,腰黄一钱,濂珠粉一钱五分,梅花片一钱,杜蟾酥一钱,共研细末,烧酒化蟾酥为丸,如油菜子大,百草霜为衣。每天晨晚二次,饭后各吞六粒。
犀黄醒消丸即犀黄丸(外科全生集方):真犀黄三分,麝香一钱五分,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共研细末,用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如莱菔子大。每天晨晚二次,饭后各吞分半。(上药在苏州市雷允上药店中,有成药出售)
海藻消坚汤:海藻四钱,昆布四钱,海石四钱,海螵蛸四钱,每天一剂,上下午分二次煎服。
如发热肿甚者,加黄连一钱、黄芩二钱、忍冬藤五钱,煎服。
2.补气养血:
四君子汤:每天一剂,上下午分二次煎服。
补血汤:黄耆五钱,当归三钱,每天一剂,上下午分二次煎服。
如鼻咽癌咽喉不适者,加南北沙参二钱。
三、疗效观察
五例肿瘤病员,根据以上治疗原则,施用方药,通过三——六个治程(十天为一个治程)的治疗,初步获得的疗效如下:
鼻咽癌一例显著好转。
胃癌一例无效。
甲状腺瘤一例痊愈。一例显著好转。
淋巴肉瘤一例好转。
我们统计疗效的标准为:
1.痊愈:病灶消失,症状体征消除,完全恢复健康者。
2.显著好转:病灶缩小,症状体征消除或减轻者。
3.好转:病灶稳定,症状体征减轻者。
4.无效:病灶、症状、体征均无改变或恶化者。
兹将五例治疗情况,分述如下:
(一)陈××,女,49岁,曾于1959年2月20日由上海第一医学院肿瘤医院诊断为鼻咽未分化癌Ⅲ期,于1959年6月14日入我院。患者卧床不起,微热,两侧颈肿,左侧肿核疼痛,痛势放散性,脸面麻木,两臂不能活动,咽喉多粘腻分泌液,影响吞咽,食少,失眠。用犀黄醒消丸、六神丸、补血汤加南北沙参等,治疗六个疗程以后,有显著好转,能起床自理生活,两臂活动无异常,咽喉舒适,粘腻分泌液,疼痛、麻木等症状均消失,能食,也能安眠。并于1959年10月5日由原检查医院复查,证明病灶好转。
(二)陆××,女,32岁,于1959年5月15日到21日田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瘤,并建议手术治疗。于1959年7月14日住入我院。患者左侧甲状腺瘤高肿如鸡蛋大小,吞咽梗阻不适,心悸,失眠、无力。用六神丸,海藻消坚汤、补血汤等,治疗了六个疗程,瘤肿完全消失,无任何其他症状残留而痊愈。并于1959年11月17日访问,患者已恢复工作,精神充沛。
(三)徐××,女,59岁,于1959年3月15日由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瘤,建议手术治疗。于1959年10月23日住入我院。患者右侧甲状腺瘤高肿如鸡蛋大小,吞咽困难,心悸。用六神丸、海藻消坚汤、补血汤等,治疗三个疗程以后,瘤肿已缩小到桂圆大小,质软,吞咽困难、心悸等症状均消除。现仍在继续治疗中。
(四)沈××,男,66岁,于1959年10月10日由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淋巴肉瘤,腋窝手术切除一枚。于1959年10月19日住入我院治疗。患者颔下、颈部、腋窝、腹股沟均有大小不等的肿核,共有十多个,颈部肿核速成块状,疼痛微红,并有不规则发热,心悸。经用六神丸、补血汤加黄连、黄芩、忍冬藤等,治疗四个疗程以后,显著好转,瘤肿缩小,腹股沟、腋窝肿核接近消失,发热、心悸等症状消除。现仍在继续治疗中。
(五)薛××,男,47岁,于1959年5月23日由嘉兴市第二医院诊断为胃癌;并于同年6月19日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胃癌与附近组织粘连,拒绝手术治疗,曾配服消瘤丸,于1959年6月20日住入我院治疗。患者胃部体表可以看到明显高肿,放散性疼痛非常厉害,呕吐黑水,大便或闭或下,如同黑漆,面浮脚肿,肤色苍白,气急,喜恣冷饮。用六神丸、四君子汤治疗五个疗程,体表高肿区缩小,呕吐停止,疼痛减轻。但后又增剧,其他症状无变化。至此家属认为已无希望,日夜护理已感精神不支,遂停药出院,拖延23天死亡。
四、结语
1.中医书中记载的癌和瘤,从外表形态上看,和现代医学中的肿瘤,是极为近似的。
2.文中所举癌和瘤的记载,大都见之于外,不在于内,但不等于中医书中就没有内脏癌瘤,试看许多医书中,关于症瘕、积聚、痞癖等证候的记载,都有共同性的内部肿块,虽不能说全是内脏癌瘤,至少也包括部分内脏癌瘤在内,由于古代条件所限,前贤临床诊断,全凭学术经验,根据症状特征,来认识、命名。虽然如此,他们的认识和现代医学的内脏肿瘤还是很接近的。
3.中医治疗肿瘤病,和治疗其它疾病一样,主要是掌握辨证论治原则。我们在治疗中,根据癌瘤的形态属性、症状特征,结合整体情况,分别运用消坚解毒、补气养血的方法,确实收到一定效果,特别对鼻咽炎施用犀黄醒消丸、六神丸、补血汤加南北沙参,甲状腺瘤施用六神丸,海藻消坚汤加补血汤,效果更是显著。
4.我们治疗的病例虽然不多,但通过临床实践,使我们在中医治疗肿瘤病的学术上、经验上,有所提高,并进一步坚定了今后工作信心。
5.关于中医治疗肿瘤病,我们虽初步获得一点效果,但在整个祖国医学遗产中,还蕴藏着很多的宝贵资料,正等待着我们去努力发掘,使中医治疗肿瘤病的方法更趋完善,使现代肿瘤学的治疗内容更为丰富。
(本文发表在1960年3期第33页上)
第二篇:自学中医入门资料推荐(肿瘤篇)[最终版]
自学中医入门资料推荐(肿瘤篇)
下面推荐的都是肿瘤方面的资料,均是PDF版的电子书。
16.《实用中医肿瘤手册》,刘嘉湘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 这是上海中医肿瘤界名医刘嘉湘主编的一本入门书。书中认为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有扶正培本法(即俗话说的“补”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化痰软坚法、理气降逆法等,并分别有对应的药物,例如蛇舌草和半枝莲是清热解毒的,海藻、昆布和瓜蒌是化痰的,莪术、赤芍是活血化瘀的,等等。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们看到一个药方,就可以判断它大致用了什么方法,试图起到什么作用。需注意的是,恶性肿瘤大多表现为痰、瘀、毒等多种病机交织,因而在治疗上也往往需要化痰、活血、攻毒等多管齐下。然而,现实中很多中医,尤其是正规医院的中医开的药方往往比较单一,起不到多少效果。当然,中药无效不只是治法单一的问题,还常与用药不够准、不够猛有关。例如张仁济老先生治疗癌症有时只用十来味药,且大多是清热解毒的,但由于用药准、剂量大,因此效果照样很好。
不过在本书中,肿瘤治法的介绍只占很小一部分,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辩证施治才是重点,包括各种证型的具体药方。患者不必面面俱到地了解,只需把自己所患癌症的治疗部分看一下即可。需提醒的是,如果你按书上的药方去治,会发现大部分方子都不管用。这是正常的现象,目前正规医院中医的水平和本书的性质决定了这一点。之所以推荐此书,目的在于让你对肿瘤的中医治疗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不是从中找方治病。
17.《中医治癌秘诀》,凌耀星主编,文汇出版社,1995 本书收录了上海名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些成功医案,每则医案都附有较为详细的解说,对初学者较为适宜。需注意的是,书后所附的《防癌抗癌食物》写得太差,千万别把它作为饮食指南。
18.《肿瘤良方大全》,张民庆主编,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 介绍治癌方剂的书很多(前面《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一书中也有),本书是其中较好的一本。别的不说,至少书中的错误比近年出的书少很多。
19.《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科学出版社,1992
孙秉严先生(1922-2005)估计是近几十年来用中药治愈癌症病人最多的中医高手。卫生部门曾组织人员对他治愈的病例作过调查,结论是基本属实。当年我服他的中药两个月,花去药费三千元左右,肝胆肺骨肠和淋巴转移灶全部消失,创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奇迹。他的医术随着他的去世而失传,实乃世界的一大损失。
介绍孙秉严治癌经验的书共有3本,内容大同小异,所以看一本就够了。他治癌的主要特点是以毒攻毒,习惯使用大量剧毒、大毒药物,这些药物以辨证施治为基础,有合理、严格和复杂的配伍。他的经验在整体上不是读者能够模仿的,甚至没有哪个中医能够和敢于模仿。另外还应看到,即使是这样高层次的以毒攻毒法,也只是对部分患者有效。
20.《中医治癌新路》,张仁济、张大宁编著,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
张仁济先生(1915-1998)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著名的民间中医治癌高手,主要采用清热解毒法。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忍冬藤等清热解毒药是他的主药,其中有些剂量很大。他的止痛用药也颇具特色,在辨证基础方的基础上使用元胡(10-15克)、炒川楝子(10克)、虎杖(20-30克)和大剂量石见穿(30-80克),止痛效果显著,曾为我所借用。
需注意的是,清热解毒中药容易损伤脾胃和阳气,长期或某些病人使用时应注意用合适的药物配伍。那个流传甚广的死刑犯贡献的治癌秘方,就是用红枣来克制蛇舌草、半枝莲和铁树叶的寒凉,从而保护脾胃。
张仁济的医术传承给了女儿张大宁。不过张大宁的水平与其父不在一个档次,两人的治病路子也有很大不同。
21.《鄢荣光老中医诊治癌瘤经验》,2008
鄢荣光先生是四川中医治癌专家,曾治愈过很多癌症患者。本书是由鄢荣光后人在其去世后整理发表的非正式出版物。
鄢荣光的诊所如今已由其孙女主持,当初的辉煌也不复存在。
22.《肿瘤治验集要》,周岱翰著,1999 23.《肿瘤临证备要》,李岩著,1998 24.《中医癌瘤学》,贾堃著,1996 周岱翰、李岩和贾堃分别为广州、北京和西安的肿瘤专家,其中贾堃是平消胶囊的发明者。他们的这几本个人专著各有千秋。
25.《中医成功治疗肿瘤一百例》,谢文纬编著
26.《现代名中医肿瘤科绝技》,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 27.《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肿瘤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 这三本都是当代名老中医的治癌经验汇编。
第三篇:中医治疗组工作计划
弘扬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以中药事业发展为根本点,保持发挥特色优势是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点
有特色才能有发展。
中医药工作者肩负重担,要有信心和责任感。保持发挥特色优势为社会做贡献,有多个方面,从医疗来讲,中医特色就是中医本身的内涵发展。过去的名医,诊疗、用药都能体现中医特色,他们有信心有责任感,只要有治病的好方法,就坚持继承下来加以运用。孙思邈说“大医不避艰险,不怕委屈”。所以,做中医就要勇于担当责任,只要能为病人治好病,就问心无愧。
围绕特色锻造核心竞争力
保持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体现在疗效。,保持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不仅是价廉的问题,而是在疗效上应该达到或高于西医的水平,才能有说服力。这方面需要中医医院抓好重点学科,通过科研带动临床,根据自身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医院竞争力的几个因素,首先是疗效,其次是副作用小,再次是简便的程度,最后是便宜。疗效是最基本的层次,没有好的疗效,其他的再好病人也会跑掉。
摆正位置讲究策略敢于竞争。目前的中医院主流都是中西医结合,在与西医医院竞争中,要讲错位竞争。一是抓西医的弱点和薄弱环节;二是做西医院不做的和不愿意做的。
西医的诊治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中医院也应该借鉴利用。
科研创新是保持发挥特色优势的“突破口”
科研创新自立自强,加强科研创新,寻求自我突破。深入持续研究,为医院发展拓展空间;
调整中医科研评价体系。可以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规律的科研、立项的评审办法,使传统的中医研究方法也能够得到认可。
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造就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
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医药事业内外和谐环境。业内人士首先要振奋精神,团结进取,才能有力争取业外支持和呼应。内外和顺,才是和谐建设,才能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内外环境。
第四篇:浅谈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浅谈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间盘中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产生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中医学中并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而是归属于中医“腰腿痛”,“痹症”之范畴。中医认为本证发病原因为外感六淫之邪,跌扑损伤,而导致气血瘀滞,经脉闭塞不通或因肝肾亏虚而导致筋脉失养而引发。正如《医学心悟.腰痛》中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脉浮弦者,风也;腰冷如水,喜得热手熨,脉沉迟,或紧者,寒也,腰痛如坐水中,身体沉重,腰间如带重物,脉濡细者,湿也,若腰重疼痛,腰间发热,痿软无力,脉弦数者湿热也,若因闪挫跌扑,淤积于内,转侧如刀锥直刺,脉涩或芤者,淤血也,走著刺痛,忽聚忽散,脉弦急者,气滞也,腰间肿,按之濡软不痛,脉滑者,痰也,腰痛似脱,重按稍止,脉细弱无力者,虚也”。其发病部位多在第4、第五腰椎或腰
5、骶1椎间隙。
一 中医分型:
(1)气滞血瘀型:腰背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可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行走或咳嗽加剧,舌质紫暗或有淤血斑,脉涩,或有外伤史。
(2)风寒湿痹型:腰部冷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遇阴天或遇风寒加重,得温则减,患侧下肢冷凉麻木,舌苔白腻,脉沉或迟缓。(3)肝肾虚型:腰部隐隐作痛,腰腿麻木,腰膝无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反复发作四肢不温,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舌淡脉沉细,有些患者可见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发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 中医治疗原则:根据《中医基础学》治则一篇中所讲,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可将本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急性期当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法则。恢复期当以补肝肾,通筋脉为治疗法则。三 中医综合治疗方法:(1)急性期治疗方法:
牵引:一般采用仰卧屈髋屈膝60度体位,可尽量减小脊柱应力。牵引力通常以自身体重的一半作为起始牵引重量,根据情况逐步增加,最多可加至相当于患者体重。但是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以上牵引力往往超过了患者的耐受力,这样在牵引的过程中患者疼痛不说,还容易发生意外,特别是中老年人。笔者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年龄,胖瘦等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承受力也不一样。因此笔者认为牵引力应以小剂量开始,男性牵引力为自身体重的20%-35%,女性牵引力为自身体重的18%-30%。以间断性牵引为主,每次牵引持续 20-30min,每日牵引 1次,5天为一疗程,休息三天,可进行下个疗程。推拿:让患者采取俯卧位,术者册立患者一旁,掌揉膀胱经自上而下,用肘尖部点按双侧肾俞穴、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穴、环跳穴,拇指点按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太溪穴,每穴按压时间不能少于30秒。掌揉八髎穴,弹拨点按脊柱旁压痛点。最后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腰椎,另一手端起患者双腿用力向上抬起,使腰部过伸,做3-4次旋转动作。让患者平躺20分钟,每天一次,7天一疗程。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方:桃仁 红花 海桐皮 透骨草 伸筋草 乳香 没药 当归 川穹 防风 川乌 草乌 牛膝 威灵仙 独活 羌活 千年健 白芷 海风藤 鸡血藤等
把上述药物放入熏蒸锅内,加入3L水,浸泡20min,然后打开开关设定温度,要让被熏部位的皮肤温度保持在50—55℃,每次熏蒸40min,每天一次,5d为一疗程。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肾俞 大肠俞 关元俞 承扶 殷门 委中 太溪 次髎 会阳 秩边 环跳 腰4-腰5夹脊穴 承山 药物:红花注射液
方法:患者俯卧于床,穴位常规消毒,垂直快速进针,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将药物先深后浅注入。每次任选四穴,交替使用,每穴1-2ml,每2d一次,5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患者要睡硬板床,注意保暖。
治疗效果: 以上述治疗方法,治疗32例患者,31例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不便进入恢复期,1例无效。(2)恢复期治疗方法: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方:桃仁 红花 海桐皮 透骨草 伸筋草 乳香 没药 当归 川穹 防风 川乌 草乌 牛膝 威灵仙 独活 羌活 千年健 白芷 海风藤 鸡血藤等
把上述药物放入熏蒸锅内,加入3L水,浸泡20min,然后打开开关设定温度,要让被熏部位的皮肤温度保持在50—55℃,每次熏蒸40min,每天一次,10d为一疗程。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肾俞 大肠俞 关元俞 承扶 殷门 委中 太溪 次髎 会阳 秩边 环跳 腰4-腰5夹脊穴 承山 药物:红花注射液
方法:患者俯卧于床,穴位常规消毒,垂直缓慢进针,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将药物注入,快速出针,每次任选四穴,每穴1-2ml, 每3d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中药汤剂:肝肾虚者,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注意事项:患者要睡硬板床,注意保暖。
(3)功能锻炼:患者每天早上起床做拱腰运动,又叫五点支撑,每次做20个上下运动,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另外换要进行直腿抬高运动以锻炼腿肌。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间。
四 治疗结果:上述31例患者,以以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时间长的为3个疗程,时间短的为1个疗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例治愈,12例好转,总有效率96%。
五 分析:通过对上述患者的治疗,笔者体会到,大多数患者有扭伤史,而扭伤可以损伤经络致使经脉不通,又如《内经》中所说“邪之所凌,其气必虚”,若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则趁虚而入,痹阻经络,致使脉络受阻,经脉失常,不通则痛。综上所述,内虚,外伤,风寒湿邪是导致本病的原因。而物理牵引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的功效,推拿手法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矫正畸形的功效,熏蒸则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消瘀散结,祛风散寒除湿的功效,而穴位注射也同样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消瘀散结的功效,但是穴位注射止痛优于其他疗法。然而这四种疗法相互结合又可增强各自的功效,如 牵引结合推拿手法既可增强自身功效又可帮助矫正畸形,推拿手法 结合熏蒸,穴位注射可以增强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消瘀散结,舒筋活络 的功效,而内服中草药又可促进疾病恢复,使疾病疗程缩短,巩固疗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总之,笔者通过治疗观察认为中医综合疗法具有创伤小,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五篇: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病治疗及辩证治疗。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 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辩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辩证论治
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性改变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其发病机制为病毒的直接作用,包括急性病毒感染及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的损害。201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总结临床中医药方治疗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2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55岁,患者平均年龄40岁,患者临床出现胸闷,心前区隐痛,咳嗽心悸,汗出口渴,舌红,苔黄等症。
1.2方法 辨证治疗:(1)热毒侵心证:[主证]微发热畏寒,胸闷,心前区隐痛,咳嗽心悸,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结代。多见于本病初发,还可见于其他各期伴发感冒、肠炎时[1]。[治法]清热解毒。[处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 g,连翘10 g,淡竹叶10 g,剂芥10 g,牛蒡子10 g,淡豆豉10 g,薄荷10 g,甘草6 g,桔梗10 g,芦根30 g,板蓝根15 g。可加大青叶、黄连、青黛、贯众等。(2)痰湿内阻证 :[主证]胸部憋闷,脘腹胀满,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或结代。[治法]化痰利湿,宣通心阳。[处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10 g,薤白10 g,法半夏10 g,苍术10 g,高良姜10 g,白酒少许。可加陈皮、茯苓、枳壳等[1]。(3)气滞血瘀证 :[主证]胸闷 心悸,心前区刺痛,口唇 发绀,舌暗有瘀点,脉涩或 结代。见于慢性患者[1]。[治法]行气活血。[处方]血府逐 瘀汤加减。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生地黄10 g,川芎6 g,赤芍6 g,牛膝10 g,桔梗6 g,柴胡6 g,枳壳6 g。可加附片、丹参等。(4)气阴 不足证 :[主证]心悸 怔忡,胸闷 气短,周身乏力,口咽发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处方]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 g,生姜3片,人参10 g,生地黄15 g,麦冬15 g,阿胶(烊化兑服)10 g,酸枣仁10 g,大枣5枚,白酒少许。可加首乌藤、玉竹、煅龙骨、煅牡蛎等。
1.3统计分析 利用spss18.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所有采集数据均用u检验,数据资料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治疗前后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2结果 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后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后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产生,中医研究认为该病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外因包括有“温邪”、“毒气”等外邪以及产生外邪的非时之寒暑、疾风淫雨、山岚瘴气等岁时不和的环境因素。关于外邪,《温疫论》中记载有:“然此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人恶得知是气也”。该书作者吴又可显然是将不能直视到,又不能听到、嗅到 的物质定义为气。即他认为气的众多内涵中包含有极为微小物质的一个层面,而使人致病的气则属于“毒气”[2]。
中医认为该病病位于心,病机为:易患本病之人多为年轻未达筋骨隆盛、本气尚未充满之时或素体禀赋不足之人。或因肺卫失司,感 受温热病邪;或为脾胃适逢亏欠,感受湿热疫毒。凡为热邪,皆具耗气伤阴的特点。热耗气于心脉,则致心气虚衰,并可继发气虚帅血无力的气虚血瘀之变。这一类病症表现有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胸痛胸闷,舌红或暗,脉软少力或结代。热伤阴于心血,则可使 心阴不足,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及心神不宁、夜寐欠安,脉细数,舌红少津等症。总之本 病以禀赋不足或心肺脾肾有不同程度亏虚为本,温热邪气、湿浊瘀血为标,正邪交争,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病理过程。当温热或湿热病邪耗气伤阴至极,则又可变生阳虚阴衰的阴阳两虚重症,临床表现为喘息胸满不得卧,浮肿乏力不能行,脉虚结代,或迟缓[3]。
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主要与中医的“心悸(怔忡)”、“心痹”、“温病”相关,现在归属为“心瘅”。[4]。通过本文研究显示,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春风,周亚滨,陈会君.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信息.2014,31(06): 109-111.[2] 王巍.病毒性心肌炎辩证论治.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3: 85-86.[3] 李静.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分析.医药前沿.2014,14: 236-237.[4] 何利全.辨证论治病毒性心肌炎76例的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5: 206-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