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小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3 1.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4
1.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6.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29.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0.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1.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32.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33.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5 1.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2.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3.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4.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5.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6.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7.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1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1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13.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14.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5.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16.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7.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9.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0.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23.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24.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25.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26.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7.虚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8.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29.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30.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31.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32.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33.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34.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35.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36.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37.阳盛格阴
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8.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9.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0.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41.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2.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43.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44.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5.“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46.“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7.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8.因地制宜——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第二篇: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以经络为中心
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D)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
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 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 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
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
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
(A)A、辨证施护 B、辨病施护 C、对症施护
D、因人施护 E、因时施护
6、八纲是指
(B)A、风寒、暑热、阴阳、虚实 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 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 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
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
(A)
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辨病治疗 D、因人而异 E、因病而异
11、正常舌象是
(C)A、淡白 B、淡红 C、薄红 D、暗淡 E、浅红
1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D)A、明亮 B、温热 C、外向 D、物质 E、上升
13、阴阳的属性是
(C)A、绝对的 B、不变的 C、相对的 D、量变的 E、质变的
15、望舌主要是观察
(B)A、舌尖、舌中、舌根 B、舌质、舌体、舌苔 C、舌边、舌体、舌色
D、舌下、舌头、舌体 E、舌根、舌上、舌下
1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E)A、30℃ B、40℃ C、50℃ D、60℃ E、70℃
2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D)A、10-20℃ B、20-30℃ C、30-40℃ D、50-70℃ E、80-90℃
2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
(A)A、苔垢 B、斑疹 C、颜色 D、瘢痕 E、颗粒
2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为
(C)A、五行制化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约 E、五行拮抗
2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
(B)A、配伍 B、相畏 C、相使 D、相杀 E、相须
2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D)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35、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D)
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 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
52、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D)
称A、咸 B、酸 C、苦 D、辛 E、甘
53、饮食的消化吸收主要是
(E)
A、脾的运化 B、胃的受纳 C、脾的升清 D、胃的通降 E、脾胃的升降
57、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B)A、心与肺 B、肺与肾 C、肺与肝 D、肺与脾 E、肝与肾
58、脉形细小如线属(D)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E、缓脉
74、辨证施护的最初阶段为
(A)A、评估 B、计划 C、诊断 D、实施 E、评价
76、人体最根本的气是
(A)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79、施艾条灸的部位先后次序应本着
(A)A、先上后下 B、先下后上 C、先左后右 D、先左后右 E、无次序要求 80、陈皮、木香 属
(B)A、补气药 B、理气药 C、和解药 D、清热药 E、泻药
83、刮痧前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其目的是
(D)A、搞清刮具的质量 B、搞清刮具的质量 C、搞清刮具的质量
D、搞清刮具的质量 E、判断是否需蘸润滑剂
83、临床出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异常
(E)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气化作用 C、气的温煦作用
D、气的外卫作用 E、气的固摄作用
84、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调节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B)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宗气 E、中气
8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因为
(C)A、脾主升清 B、脾固摄气血 C、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D、脾主运化水液 E、脾为后天之本
86、气虚可导致血瘀是因为
(B)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气能载血 E、血为气之母 87、心之华在(A)A、面 B、唇 C、发 D、爪 E、皮
88、肾之华在(C)A、面 B、唇 C、发 D、爪 E、皮
89、肝之窍在(C)A、舌 B、耳 C、目 D、鼻 E、口
90、肺之窍在(D)A、舌 B、耳 C、目 D、鼻 E、口
91、与肺相表里的脏腑是
(D)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92、与心相表里的脏腑是
(C)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93、主统血的脏腑是
(C)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94、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
(A)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95、骨之余为
(A)A、齿 B、爪 C、发 D、筋 E、脉 96、筋之余为
(B)A、齿 B、爪 C、发 D、筋 E、脉
97、血之余为
(C)A、齿 B、爪 C、发 D、筋 E、脉
98、心在志为
(A)A、喜 B、怒 C、思 D、悲 E、恐
99、肝在志为
(B)A、喜 B、怒 C、思 D、悲 E、恐
100、脑为
(A)A、髓之海 B、气之海 C、血之海 D、水谷之海 E、经脉之海
101、胃为
(D)A、髓之海 B、气之海 C、血之海 D、水谷之海 E、经脉之海
104、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E)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05、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C)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06、主调节血量的是
(B)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0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B)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 E、以上均不是 108、爪甲的荣枯主要取决于
(B)A、津液 B、肝血 C、肾精 D、气血 E、心血
109、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取决于
(C)A、津液 B、肝血 C、肾精 D、气血 E、心血
11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A、经脉 B、络脉 C、奇经八脉 D、孙络 E、浮络
111、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A)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
E、以上均不是 11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
(A)A、手足末端 B、头部 C、面部 D、腹部 E、胸部
118、“六淫”是指
(E)A、六气 B、风、寒、暑、湿、燥、火 C、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 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14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
(D)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 E、《中医基础》 14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C)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145、气滞是指
(E)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 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146、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哪几脏
(E)A、心脾肺 B、心肺肝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肝脾
147、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
(E)A、思 B、惊 C、恐 D、喜 E、怒
148、突然受惊可导致
(E)A、气缓 B、气上 C、气消 D、气下 E、气乱
149、血瘀是指
(A)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 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15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B)A、易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失常 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
C、多易伤肺
D、易生风动血 E、易于引起流行
151、风邪致病
(C)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 152、暑邪致病
(A)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 153、寒邪致病
(B)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 154、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C)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
155、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
156、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E)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
15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是
(D)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C、正气充足,与邪抗争,扶邪外出
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E、以上都不是
158、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
(D)A、气血的盛衰变化 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 C、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
D、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 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159、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个脏为根本
(D)A、肝 B、脾 C、心 D、肾 E、肺
160、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
(D)A、里热证 B、实热证 C、阴血亏虚 D、阴虚内热 E、气虚两亏
161、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B)A、必备条件 B、内在根据 C、重要条件 D、条件之一 E、以上都不是 162、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
(D)A、麻黄 B、大黄C、人参 D、阿胶 E、丹参
163、经络系统的主体是
(A)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五络脉 D、十二皮部 E、脏腑
164、关于“标”与“本”的含义,下列哪一项不正确(C)A、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 B、正气与邪气,邪气为标 C、先病为标,后病为本
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E、正气为本
165、“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B)A、反治法 B、正治法 C、标本兼治 D、急则治标 E、缓则治本 166、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最佳为
(C?)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1-3次 D、隔日1次 E、每周一次 167、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最佳为
(B)
A、10分钟 B、20-30分钟 C、30分钟? D、15分钟 E、40分钟 168、下列各项中属治疗原则的是(D)A、滋阴降火 B、清热泻火 C、疏散风热 D、扶正祛邪 E、益气补血 169、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
(A)
A、25℃ B、30℃ C、50-60℃ D、15℃ E、20℃
170、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C)A、先扶正,后祛邪 B、先祛邪,后扶正 C、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D、扶正与祛邪并用 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171、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最佳为
(D)A、30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15-30分钟 E、20分钟以内 172、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C)
A、50-60℃ B、45-55℃ C、38-45℃ D、42-56℃ E、40-50℃
173、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C)A、30分钟 B、1小时 C、40分钟 D、15分钟 E、20分钟 174、寒因寒用适用于(A)A、真热假寒 B、真寒假热 C、寒热错杂 D、表寒里热 E、阳虚里寒 175、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根据是(B)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176、老人慎泻,小孩慎补,其理论根据是(A)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177、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根据是(A)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178、用通利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属于(D)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早治防变 179、疮疡初起,为了消散肿块,药物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块
A、2cm B、1.5cm C、1-2cm D、1-2cm E、5cm 180、正气不足的治则是(E)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C、逆治 D、从治 E、扶正 18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
(A?)A、膏贴 B、药膜贴 C、花贴 D、皮贴 E、以上均是 182、不属于刮痧禁忌症的是(?C)
A、过于消瘦 B、孕妇的腹部 C、恶心呕吐 D、五官孔窍处 E、肌肉丰厚处 183、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宜选用哪种性能的药物(B)A、甘温 B、辛温 C、辛凉 D、苦寒 E、苦温
18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B)A、刺激性 B、损害性 C、抵消性 D、副作用 E、治疗作用
185、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A)A、霍香正气散 B、保和丸 C、八正散 D、银翘散 E、荆防贩毒散 186、银翘散能够治疗(B)A、少阳证 B、风热表证 C、风寒表证 D、里证 E、表证
187、肉桂与赤石脂同用,属药物配伍的(A)A、相畏 B、相杀 C、相反 D、相恶 E、相使
18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A、酸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淡味
189、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是
(?C)A)
(A、相须 B、相恶 C、相畏 D、相杀 E、相使
190、下列除哪味药之外都是妊娠绝对禁用的药物(D)A、麝香 B、巴豆 C、大戟 D、半夏 E、斑蝥
191、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哪味药物外均与乌头相反
(A)A、玄参 B、白芨 C、贝母 D、瓜蒌 E、半夏
192、能发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B)A、细辛 B、麻黄 C、生姜 D、桂枝 E、紫苏
193、苦杏仁的主要功效是
(A)
A、止咳平喘 B、清热化痰 C、清热泻火 D、清热利咽 E、温化寒痰 19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E)A、脏腑学说 B、经络学说 C、阴阳学说 D、五行学说 E、脏腑经络学说 195、能清热泻火又能生津止渴的药物是(E)A、黄芩 B、黄连 C、生地黄 D、石膏 E、地骨皮
19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E)A、黄莲 B、黄柏 C、大黄 D、知母 E、金银花
197、五味中具有能泻下、软坚作用的是(E)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198、甘味药的作用是(B)A、发散行气行血 B、补益缓急止痛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和泻下 E、渗水利湿 199、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的药物是(E)A、三七 B、熟地黄 C、丹参 D、当归 E、川芎
200、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属于推拿手法中的A、推法 B、揉法 C、摩法 D、搓法 E、提法
201、汤剂的优点是(C)A、缓慢,持久 B、节约 C、吸收快药效强 D、方便 E、口感适宜 202、丸剂的优点是(A)A、吸收慢药效持久 B、不易变质 C、无色无味 D、适用儿童 E、口感适宜 203、补血的代表方是(B)A、八珍汤 B、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六味地黄丸 E、肾气丸 204、补气的代表方是(B)A、八珍汤 B、四君子汤 C、肾气丸 D、六味地黄丸 E、四物汤 205、养心安神的代表方是(B)A、朱砂安神丸 B、酸枣仁汤 C、安宫牛黄丸 D、朱砂丸 E、苏合香丸 206、适用于肺气上逆的代表方是(A)A、苏子降气汤 B、越鞠丸 C、半夏厚补汤 D、保和丸 E、理中丸 207、芳香化湿的代表方(B)A、八正散 B、平胃散 C、五芩散 D、真武汤 E、羌活胜湿汤 208、消食导滞的代表方是(B)A、平胃散 B、保和丸 C、枳实消痞丸 D、理中丸 E、半夏厚朴汤 209、石决明、牡蛎的作用是(E)A、软坚散结 B、收敛固涩 C、清肝明目 D、凉血止血 E、平肝潜阳
210、消导药中善消肉食积滞之要药是(A)A、山楂 B、麦芽 C、神曲 D、陈皮 E、鸡内金
211、辛味药的作用是(A)A、发散行气活血 B、补益缓急止痛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和泻下 E、泻热燥湿
212、咸味药的作用是(D)
?B)
(A、发散行气活血 B、补益缓急止痛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和泻下 E、泻热燥湿
213、苦味药的作用是(E)A、发散行气活血 B、补益缓急止痛 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和泻下 E、泻热燥湿
214、能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C)A、四气 B、五味 C、归经 D、升降浮沉 E、毒性
215、能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作用的是
(A)A、四气 B、五味 C、归经 D、升降浮沉 E、毒性
216、反映药物作用趋向的是(D)A、四气 B、五味 C、归经 D、升降浮沉 E、毒性
217、按摩时,用一指禅推法的频率最佳为
(D?)
A、80-100次/分 B、100-120次/分? C、120-140次/分 D、120-160次/分 E、100-160次/分
218、日间经常汗出兼有神疲乏力的是(A)A、自汗 B、盗汗 C、战汗 D、绝汗 E、脱汗
219、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穴位是
(D)A、命门穴 B、至阳穴 C、腰阳关穴 D、大椎穴 E、百会穴 220、惊风证的面色是(D)A、黑色 B、黄色 C、白色 D、青色 E、赤色
221、按摩时,捏法不适用于
(B?)
A、头部 B、额面部 C、颈项部 D、四肢 E、腹部
222、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者为(B)A、自汗 B、盗汗 C、战汗 D、绝汗 E、脱汗
223、百日咳的咳嗽特点为(B)A、咳声重浊 B、咳声阵作,终止时作鹭鸶叫声 C、咳声低微 D、咳声不扬 E、咳声紧闷 224、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的为(C)A、自汗 B、盗汗 C、战汗 D、绝汗 E、脱汗
225、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浅深的主要依据是(B)A、舌苔的有无 B、苔质的厚薄 C、苔质的黄白 D、苔质的润燥 E、舌苔的真假 226、下列哪项不属正常舌象(D)A、舌质淡红 B、舌体柔软 C、舌体灵活 D、舌体胖嫩 E、舌苔薄白 227、红舌的主病是(D)A、瘀血 B、寒证 C、痰饮 D、热证 E、以上都不是
228、脾虚病证的面色为
(A)A、黄色 B、赤色 C、青色 D、白色 E、黑色
229、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为(D)A、中风后遗症 B、痫证 C、痹证 D、痿证 E、瘫痪
230、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A)A、谵语 B、郑声 C、独语 D、错语 E、夺气
231、面色萎黄多属(B)A、脾虚湿蕴 B、脾胃气虚 C、肝郁脾虚 D、湿热黄疸 E、寒湿阴黄 232、胃火炽盛可表现为(B)A、食欲缺乏 B、消谷善饥 C、嗜食异物 D、饥不欲食 E、恶闻食物 233、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D)A、低热 B、五心烦热 C、身热不扬 D、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甚 E、骨蒸劳热 234、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D)A、冲任亏虚 B、湿热下注 C、肾虚失约 D、脾虚湿盛 E、肝经郁热 235、在临床护理中,针法的常用范围不包括
(B?)A、止痛 B、升高体温 C、解除尿闭 D、调理脾胃 E、以上都是 236、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
(A?)
A、针根 B、针尖
C、针尾 D、针杆 E、针体
237、艾条灸的类别不包括
(C?)A、温和灸 B、雀啄灸 C、间接灸 D、回旋灸 E、以上均不包括
238、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E)A、语言 B、动态 C、表情 D、应答反应 E、眼神
239、满面通红多属(B)A、阴虚证 B、实热证 C、肝胆湿热 D、瘀血证 E、有神 240、中国人正常面色应是(A)A、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B、白中透红而明润 C、红黑隐隐,如古铜色 D、黄而鲜明 E、黄中带红 241、五脏应五色哪一项不对(B)A、青应肝 B、白应肾 C、黄应脾 D、赤应心 E、以上都不对 242、形成面色黄的原因主要是
(A)A、脾虚湿蕴 B、心肺气虚 C、肾阳不足 D、肾阴亏虚 E、阴寒内盛 243、舌苔黄腻,多主(C)A、寒湿内困 B、疫疠初起 C、湿热内蕴 D、热盛伤津 E、暑热伤津 244、紫舌主
(A)A、血瘀 B、气滞 C、痰湿 D、津亏 E、中毒
245、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一般是指(A)A、苔由薄变厚 B、苔由润变燥 C、苔骤增骤退 D、苔由厚变薄 E、苔由多变少 246、温和灸操作中艾条应距离皮肤约(?B)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1-3cm? 247、肝病患者,应忌食下列哪种食物(D)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248、七情过极,可采用以情胜情法,若喜伤心,应采用(E)A、以思胜之 B、以怒胜之 C、以悲胜之 D、以忧胜之 E、以恐胜之 249、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A)A、酒及辛辣之品 B、生冷瓜果 C、多饮水 D、荤腥 E、以上都不是 250、发汗解表药宜(A)A、热服 B、凉服 C、温服 D、使患者大汗淋漓 E、以上都不是 251、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疼痛的特点是
(A)A、隐痛 B、胀痛 C、刺痛 D、窜痛 E、绞痛
252、夏季起居方面应遵循(D)A、早卧早起 B、早卧晚起 C、晚卧晚起 D、晚卧早起 E、以上都不是 253、老年人的食养,以下哪一项不正确(B)A、宜食清淡食物 B、宜食肥甘、营养丰富食物 C、饮食要多样化 D、饮食宜节制 E、以上都不是 254、病室内光线过亮不适宜下列哪类患者
(D)A、感受风寒 B、阳虚 C、里寒证 D、肝风内动 E、感受风湿
255、中医康复护理原则中养生护理要遵循的原则是(C)A、标本缓急 B、因人施护 C、形神兼养 D、顺应四时 E、因证施护 256、下列哪一项不是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护理方法(D)A、步行 B、慢跑 C、打乒乓球 D、速跑 E、以上都不是
257、煎煮中药最好选用下列哪种容器(A)A、沙锅 B、搪瓷缸 C、铁锅 D、铜锅 E、铝锅
258、中药汤剂的煎煮一剂药一般可煎几次
(B)A、l次 B、2次 C、3次 D、4次 E、无数次
259、下列哪味药应包煎(D)A、磁石 B、番泻叶 C、芒硝 D、蒲黄 E、阿胶
260、下列药应后下的是(B)A、磁石 B、番泻叶 C、芒硝 D、蒲黄 E、阿胶
261、下列药应冲服的是(C)A、磁石 B、番泻叶 C、芒硝 D、蒲黄 E、阿胶
262、安神药宜何时服(C)A、饭前服 B、饭后服 C、睡前服 D、清晨服 E、以上都是 263、热证的面色为(E)A、黑色 B、黄色 C、白色 D、青色 E、赤色
264、水饮的面色为(A)A、黑色 B、黄色 C、白色 D、青色 E、赤色
265、惊风的面色为(D)A、黑色 B、黄色 C、白色 D、青色 E、赤色
266、失血的面色为(C)A、黑色 B、黄色 C、白色 D、青色 E、赤色
267、气滞疼痛特点为(A)A、胀痛 B、刺痛 C、冷痛 D、灼痛 E、重痛
268、瘀血疼痛特点为(B)A、胀痛 B、刺痛 C、冷痛 D、灼痛 E、重痛
269、湿证疼痛特点为(E)A、胀痛 B、刺痛 C、冷痛 D、灼痛 E、重痛
270、热证疼痛特点为(D)A、胀痛 B、刺痛 C、冷痛 D、灼痛 E、重痛
271、表证可见(C)A、但寒不热 B、但热不寒 C、恶寒发热 D、寒热往来 E、都不是 272、热证可见(B)A、但寒不热 B、但热不寒 C、恶寒发热 D、寒热往来 E、都不是 273、半身汗出的病机是(A)A、经络闭阻或营卫不和 B、阴虚内热,蒸津外泄 C、阳气暴脱,津随气泄
D、气虚表卫不固 E、以上都不是
274、不属于艾炷灸的是
(?A)
A、回旋灸??? ?B、无瘢痕灸 ??C、隔蒜灸??? ?D、瘢痕灸 E、以上均是 275、若喜伤心,应采用(E)A、以思胜之 B、以怒胜之 C、以悲胜之 D、以喜胜之 E、以恐胜之 276、若怒伤肝,应采用
(C)A、以思胜之 B、以怒胜之 C、以悲胜之 D、以喜胜之 E、以恐胜之 277、若悲伤肺,应采用(D)A、以思胜之 B、以怒胜之 C、以悲胜之 D、以喜胜之 E、以恐胜之 278、若思伤脾,应采用(B)A、以思胜之 B、以怒胜之 C、以悲胜之 D、以喜胜之 E、以恐胜之 279、若恐伤肾,应采用(A)A、以思胜之 B、以怒胜之 C、以悲胜之 D、以喜胜之 E、以恐胜之 280、八纲辨证是(B)A、各种辨证的基础 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 D、外感杂病的辨证方法 E、以上都不是
281、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A)A、恶寒 B、发热 C、头身疼痛 D、脉数 E、舌苔薄黄
282、无瘢痕灸施灸前要先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涂少量的凡士油的目的是(?B)A、导热作用??? B、有利于艾炷的粘附?? ? C、保护皮肤??? D、润滑皮肤 E、无目的 283、隔蒜灸的功效包括
(A?)
A、清热解毒、杀虫??B、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C、散寒止痛、温胃止呕D、消瘀散结 E、以上多不是
284、施行隔附子饼灸时,最佳的调和剂为
(C?)A、酒精 B、麻油? ?C、黄酒? D、醋 E、石蜡油
285、阴虚的典型苔脉是(E)A、舌红脉细 B、舌淡脉虚细 C、舌红脉数 D、舌紫脉细无力 E、舌红少苔脉数细 286、下列属于阴虚证的表现是(B)A、面色萎黄 B、咽干盗汗 C、神疲乏力 D、舌淡嫩 E、以上都不是 287、正虚为主、邪实为次者是(D)A、实证 B、虚证 C、实证夹虚 D、虚证夹实 E、虚实并重 288、患者腹痛、泄泻又见恶寒发热是(D)A、表证 B、里证 C、半表半里 D、表里同病 E、由表人里 289、症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C)A、表证 B、里证 C、半表半里 D、表里同病 E、由表人里
290、症见咳嗽气粗,咳痰黏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证属(B)
A、风寒袭肺 B、风热犯肺 C、痰热壅肺 D、肝火犯肺 E、燥邪伤肺
291、症见干咳少痰,咳痰不爽,咽干口燥,发热恶寒,舌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细数。证属(C)A、风热犯肺 B、风寒袭肺 C、燥邪伤肺 D、肺阴亏虚 E、肺气亏虚 292、属于拔罐法的禁忌症的是
(C?)A、腰背痛 B、咳喘 C、出血性疾病?? D、痰饮 E、以上都是
293、不属于拔罐注意事项的是
(B?)
A、病室温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B、拔罐时动作要稳、准、慢。
C、拔罐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局部情况。D、拔罐时应取合理、舒适的体位 E、以上均可 294、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或 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E)A、风寒袭肺 B、风热犯肺 C、痰湿蕴肺 D、肺脾两虚 E、肺阴亏虚 295、大肠液亏,以下除哪项外均是(C)A、大便秘结 B、腹胀 C、里急后重 D、口干 E、口臭
296、大便秘结干燥,数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涩,此属(E)A、大肠湿热 B、燥邪犯肺 C、肝火上炎 D、热结肠道 E、大肠液亏 297、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证属(D)A、脾胃湿热 B、肝胆湿热 C、小肠实热 D、大肠湿热 E、以上都不是 298、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
(?B)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葛洪 E、以上都不是
299、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属
(A)A、心阴虚 B、心血虚 C、肝血虚 D、肺阴虚 E、肾阴虚
300、患者食少纳呆,兼见消瘦乏力,腹胀便 溏,舌淡。证属(B)A、湿邪困脾 B、脾胃气虚 C、脾肾阳虚 D、肝胃不和 E、肝胆湿热 301、胃阴虚的临床特征是(B)A、嗳气吞酸 B、饥不欲食 C、食入即吐 D、矢气便溏 E、脉滑数
302、症见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舌胖苔白腻,应 辨证为(C)A、脾胃湿热 B、胃寒证 C、寒湿困脾 D、食滞胃脘 E、肝胃不和
303、胃脘冷痛,遇寒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此属(C)A、脾阳虚 B、寒湿困脾 C、胃寒证 D、脾胃气虚 E、以上均非
304、口舌干燥,饥不欲食,干呕呕逆,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苔少舌红,脉细数。此属(D)A、大肠湿热 B、胃热证 C、肝气犯胃 D、胃阴不足 E、以上都不是 30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为胃寒证的临床表现(D)A、胃脘拘急剧痛 B、得温则减 C、口淡不渴 D、大便溏泄 E、舌淡苔白滑 306、胃热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
A、消谷善饥 B、胃脘隐痛 C、口燥咽干 D、舌红少津 E、干呕呃逆 307、肝气郁结常引起(B)A、头痛 B、胁痛 C、脘痛 D、腰痛 E、以上都不是
308、下列症状中哪一项是肝血不足的主要判断依据(E)A、脉细舌淡 B、面色淡白 C、头晕目眩 D、心悸耳鸣 E、肢麻筋挛 309、下列哪一项症状不是肝气郁结证所见(C)A、情志抑郁易怒 B、胸胁闷胀 C、视物模糊
D、咽部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E、经来少腹胀痛
310、痄腮肿胀的部位是(E)
A、颌下
B、颈下
C、耳后
D、耳前 E、耳垂周围
311、患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 数。证属(C)A、肝阳上亢 B、肝阴不足 C、肝火上炎 D、肝胆湿热 E、以上均不是
312、面色无华,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经量减少,舌淡、脉细。此属(E)A、心血虚 B、肝阴虚 C、心气虚 D、肾阴虚 E、以上均非
313、患者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胁肋灼痛,面部烘热,脉弦细数。证属(B)A、肝血虚 B、肝阴虚 C、肝肾阴虚 D、肾阴虚 E、肝火上炎
314、下列哪一项是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的共同症状(C)A、舌淡苔白 B、眩晕耳鸣 C、腰膝酸软 D、脉象沉溺 E、精神疲倦
315、肾虚的常见症状,以下除哪项以外均是(C)A、腰膝酸软而痛 B、耳鸣耳聋 C、胸闷 D、男子阳痿遗精,女子经少经闭 E、水肿,二便异常。
316、肾阳亏虚的患者,其小便的改变除哪一项外都可见到(C)A、小便短少 B、小便清长 C、小便短黄 D、小便频数 E、夜尿多
317、肾不纳气主要临床表现是(A)
A、呼多吸少 B、足痿无力 C、小便失禁 D、带下清稀 E、大便久泄不止
318、午后颧赤,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腿乏力,骨蒸盗汗,多梦遗精,应诊为(D)A、胃阴虚 B、心阴虚 C、肺阴虚 D、肾阴虚 E、肝阴虚
319、患者腰膝酸软,尿频数而清,夜尿频多,滑精,女子胎动易滑。证属(C)A、肾阳虚 B、肾精不足 C、肾气不固 D、肾不纳气 E、脾肾阳虚 320、痄腮好发于那些人群
(C)
A、婴儿 B、幼儿 C、3岁以上儿童 D、青春期 E、任何年龄
321、痄腮主要病变的经脉是
(E)
A、心经B、肝经 C、肺经 D、脾经 E、胆经
322、肺阴虚为(B)A、咳喘无力,气短音怯 B、干咳无痰,盗汗颧红 C、咳痰稀白,寒热身痛
D、咳嗽咽痛,恶风发热 E、发热胸痛,咳吐脓血
323、肺气虚为
(A)A、咳喘无力,气短音怯 B、干咳无痰,盗汗颧红 C、咳痰稀白,寒热身痛
D、咳嗽咽痛,恶风发热 E、发热胸痛,咳吐脓血
324、痄腮的流行季节是
(B)
A、夏秋 B、冬春
C、秋冬
D、春夏
E、冬季
325、发热,微恶寒,有汗,口微渴,咽喉红肿疼痛,或乳蛾肿大,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发热哪一类型?(A)
A、风热袭表 B、风寒束表 C、热在阳明 D、风热犯肺 E、风寒束肺
326、神昏闭证应选用
(C)
A、独参汤 B、参附注射液 C、安宫牛黄丸 D、生脉注射液 E、针刺关元穴
327、咯血燥热伤肺的调护原则是
(B)
A、泻肝清肺 B、清肺润燥 C、清胃泻火 D、养阴清热 E、温阳健脾
328、提脓祛病主要适应证是
(A)
A、溃疡脓腐未尽B溃疡脓腐将尽C、溃疡脓腐将尽D、溃疡腐肉已脱E、以上均不是
329、胃阴不足为(E)A、脘腹胀痛,厌食,呕吐酸腐食臭 B、脘腹痞闷胀痛,口淡不渴,头身困重
C、脘腹重坠,久泄脱肛 D、脘腹痞闷,呕恶纳呆苔黄腻 E、脘痞隐痛,饥不欲食 330、肿的基本病理是
A、毒邪滞留 B、血瘀痰阻 C、痰湿内蕴 D、经络阻塞,气血凝滞 E、营气不从,阴阳失调
(D)331、痈的成脓期大约是(E)
A、3天左右 B、4~5天 C、9~12天 D、10天以上 E、7天左右 332、灸法具有哪些治疗作用
(A)
A、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B、祛湿逐寒,消肿散结 C、回阳救逆 D、防病保健 E、以上均有 333、脾不统血可见(C)A、面目肌肤,黄如橘色 B、饥不欲食 C、便血,肌衄 D、头身困重 E、少气懒言 334、尿频尿急,尿涩痛,苔黄脉数。此属
(A)A、膀胱湿热 B、肝胆湿热 C、大肠湿热 D、脾胃湿热 E、脾气虚
335、神疲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此属(E)A、膀胱湿热 B、肝胆湿热 C、大肠湿热 D、脾胃湿热 E、脾气虚 336、肾气不固则(C)A、小便不畅,点滴而出 B、小便频急而痛 C、小便失禁 D、小便量少 E、小便数而大便硬 337、黄疸病人在饮食护理方面,下列哪项不适宜
(E)A、注意饮食隔离 B、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C、少食肥甘厚腻之品 D、忌食辛辣及酒 E、可多食海腥食物
338、导致泄泻的关键病机是
(D)
A、脾胃虚弱 B、食滞胃肠 C、脾肾阳虚 D、脾虚湿盛 E、感受外邪
339、懒言声低,气少不足以息。此为(B)A、肺气不宣 B、肺气不足 C、肾不纳气 D、肾气不固 E、肺肾阴虚 340、临床上对毫针粗细长短的选择由什么决定(E)A、性别 B、年龄 C、经络 D、腧穴的名称 E、腧穴的部位
341、下列哪种进针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D)A、单手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挟持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 342、针身与皮肤呈45°角的针刺方法成为
(B)A、直刺 B、斜刺 C、平刺 D、横刺 E、透刺
343、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产生轻微的颤动,这种方法称为(A)A、弹针法 B、刮针柄 C、循法 D、摇法 E、震颤法
344、下列除哪项以外均是造成晕针的原因(C)A、患者精神紧张 B、患者体质极度衰弱 C、针具质量欠佳 D、患者饥饿疲劳 E、术者手法不当 345、造成弯针的主要原因是(D)A、患者饥饿疲劳 B、患者体质虚弱 C、针刺深度过深 D、术者操作不当 E、针刺角度过大 346、留针时间一般为(C)A、5-10分钟 B、l0-20分钟 C、l5-30分钟 D、40-50分钟 E、60分钟以上 347、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的是(E)A、单手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挟持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提捏进针法 348、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进针方法是(D)A、单手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挟持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提捏进针法 349、进针慢,得气后提插轻,捻转幅度小,出针后按压针孔的方法称为(A)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法 D、烧山火法 E、透天凉法
350、进针快,得气后提插重,捻转幅度大,出针后不按压针孔的方法称为(B)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法 D、烧山火法 E、透天凉法
351、下列关于一指禅推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A、手握实拳 B、拇指自然垂直 C、用大拇指螺纹面或偏峰着力 D、沉肩垂肘 E、腕部摆动,带动拇指关节做屈伸运动
352、单手或双手拇指与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提拿于施治部位或穴位的方 法称为(B)A、推法 B、拿法 C、揉法 D、摇法 E、抖法 353、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中午
E、后半夜
(A)
354、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拨罐法是(B)A、投火法 B、闪火法 C、贴棉法 D、抽气法 E、排水法
355、下列哪项不属于拨罐法的适应证(D)A、风寒头痛 B、风寒湿痹 C、腰酸背痛 D、皮肤溃疡破损 E、关节疼痛 356、拨罐法留罐时间一般为(B)A、l-5分钟 B、10-15分钟 C、20一30分钟 D、30-40分钟 E、60分钟以上 357、施背部、胸部刮痧时,刮动的顺序应为
(E)A、从上至下、由外向内 B、从下至上、由内向外 C、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D、从下至上、从左至右 E、沿肋间神经呈弧线刮动
358、施刮痧术时,刮至何种程度为宜(C)A、局部发烫 B、局部有干涩感 C、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 D、局部疼痛患者不能耐受 E、皮肤溃破流血
359、熏洗药液不宜过热,为防烫伤,药液温度常用(E)A、l5-20℃ B、25-30℃ C、35-40℃ D、45-50℃ E、50-70℃
360、在使用贴药法过程中,患处若出现皮肤鲜红,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疱,甚至湿烂等现象,应如何处理(E)A、继续使用贴药 B、改用薄型药膏 C、除去药膏,用乙醇涂擦
D、除去药膏,用青黛散软膏外搽 E、停止使用膏药,改用油膏
361、夏天使用敷药法时,如以蜂蜜、饴糖做赋形剂,应加防腐剂为(E)A、甲醛溶液 B、浓盐酸 C、苯甲酸钠 D、冰醋酸 E、甲苯酸钠 362、热熨法操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药物武火炒热至40℃后装人双层纱布袋 B、皮肤涂一层凡士林或薄荷油脂
C、将纱布袋上下推移热熨 D、热熨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 E、热熨后擦净局部皮肤,协助安置体位 363、中药灌肠时,肛管插入肛门的深度为(B)A、5-10cm B、l0-15cm C、15-20cm D、20-25cm E、25-30cm 364、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保留灌肠,不正确的是(E)A、取侧卧位 B、肛管插人10-l5cm C、药液温度39-41℃
D、在晚间睡前灌肠 E、灌肠后宜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365、下列可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的是(D)A、皮肤溃疡 B、贫血 C、冠心病 D、关节肿痛 E、高热患者 366、下列关于超声雾化器操作正确的是(C)A、先放口含嘴,再开电源,再开雾化开关 B、先开电源,再放口含嘴,再开雾化开关 C、先开电源,再开雾化开关,再放口含嘴 D、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再取下口含嘴 E、先关电源,再关雾化开关,再取下口含嘴
367、使用穴位注射疗法,胸背部穴位注射用量为(B)A、O.1-0.5ml B、0.5-lml C、l-2ml D、2-5ml E、4-5ml 368、可用于溃疡疮口溃烂处,具有提脓祛腐、生肌收口作用的是(B)A、熏洗法 B、贴药法 C、敷药法 D、坐药法 E、中药保留灌肠法 369、月经期及未婚者禁用的是(D)A、熏洗法 B、贴药法 C、敷药法 D、坐药法 E、中药保留灌肠法
370、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是(C)A、熏洗法 B、贴药法 C、敷药法 D、坐药法 E、中药保留灌肠法 371、熏洗法的时间(B)A、l-5分钟 B、20-30分钟 C、30-60分钟 D、24小时 E、3-5天 372、厚型膏药用于肿疡敷贴时间为(E)A、l-5分钟 B、20-30分钟 C、30-60分钟 D、24小时 E、3-5天 373、热熨时间一般为(C)A、l-5分钟 B、20-30分钟 C、30-60分钟 D、24小时 E、3-5天 374、感冒病证多发季节(D)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E、四季
375、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是(A)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湿邪
376、外感咳嗽属于(B)A、邪实正虚 B、邪实 C、正虚 D、虚实夹杂 E、邪不实正虚
377、患者李某,男性,66岁,咳嗽痰多,咳声重浊,胸闷食少体倦,苔白腻。此属下列哪种病证(C)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痰湿咳嗽 D、痰热咳嗽 E、内伤咳嗽 378、喘证的发病机制主要在(C)A、肺肝 B、肺脾 C、肺肾 D、脾肾 E、肝肾
379、属“阴中之阴”的时间是(D)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零点 E、后半夜
380、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
A、水 B、火 C、木 D、金 E、土
381、下列哪一项不是鉴别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依据(C)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 B、脉象浮数与浮紧 C、鼻塞流涕与否
D、口渴与不渴 E、舌苔黄与白,脉象浮数与浮紧
382、下列哪一项不是喘证的特征(C)A、呼吸困难 B、张口抬肩 C、胸腹胀满 D、鼻翼扇动 E、不能平卧
383、心悸伴头晕,面色无华,倦怠无力,失眠健忘,舌质淡红,脉细弱,宜选用最佳方剂(B)A、四君子汤 B、归脾汤 C、灸甘草汤 D、生脉散 E、天王补心丹 384、分别清浊是何脏的功能?
(C)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385、心阴虚为主的心悸,其治疗最佳方剂应选用(C)A、朱砂安神丸 B、六味地黄丸 C、天王补心丹 D、大补阴丸 E、酸枣仁汤
386、吐血缠绵不止,血色暗淡,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主方是(B)A、泻心汤 B、归脾汤 C、知柏地黄丸 D、龙胆泻肝丸 E、百合固金汤
387、吐血鲜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善怒,舌红绛,脉弦数。主方是(D)A、泻心汤 B、归脾汤 C、知柏地黄丸 D、龙胆泻肝丸 E、百合固金汤 388、阴虚发热,可选用(A)A、清骨散 B、丹栀逍遥散 C、六味地黄丸 D、补中益气汤 E、逍遥散 389、气虚发热,可选用(D)A、清骨散 B、丹栀逍遥散 C、六味地黄丸 D、补中益气汤 E、逍遥散 390、下列何项生理功能属阴(E)A、升浮 B、兴奋 C、推动 D、温煦 E、抵制
391、鼻为何脏之窍
(C)
A、心 B、脾 C、肺 D、肝
E、肾
392、六淫邪气侵犯人体最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
(D)
A、风 B、燥 C、湿 D、寒 E、火 393、小儿指纹色紫黑的主病为
(E)
A、热证 B、外感表证 C、风证 D、虚证 E、血络闭郁
394、褥疮瘀血红润期的治则是(A)A、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B、行气活血 C、清热解毒 D、养血和血 E、以上都不是 395、无神之舌为
(C)
A、痿软舌 B、地图舌
C、枯舌 D、肿胀 E、裂纹舌
396、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冰糖或蜂蜜炼制而成属(B)A、酒剂 B、膏剂 C、茶剂 D、散剂 E、丹剂
397、为患者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时,药液不可注入
(A)
A、关节腔、脊髓腔 B、大肌群 C、头面部 D、背部 E、四肢下段
398、电针疗法采用有节率的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波型,此波型称为
(D)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399、为患者换药时应注意,对汞剂过敏者禁用
(A)A、丹药 B、油剂 C、水剂 D、散剂 E、注射剂
400、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E)A、3O℃ B、40℃ C、5O℃ D、60℃ E、70℃
二、是非题
1、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条件,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
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T)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T)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T)
4、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调节机体各部分的通路。
(T)
5、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T)
6、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T)
7、阳经分布在四肢外侧面,排列次序是:阳明在前缘,少阳在中线,太阳在后缘。(T)
8、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T)
9、常用的腧穴定位法有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法。(T)
10、常用的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包括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寸指同身寸。(F)
11、位于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的腧穴是关元。
(T)
12、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第六颈椎棘突下。(F)
13、位于内踝上2寸,胫骨内侧后缘的腧穴是三阴交。(F)
14、六淫之邪多从口鼻、肌表侵犯人体而发病。(T)
15、五淫致病具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等特点。(F)
16、八纲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T)
17、感冒多因感触风邪或时行邪气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而致。(T)
18、气虚发热的治则是补益中气、甘温除热。选方是补中益气汤。(T)
19、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四肢,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T)20、黄疽最重要的特征是目睛黄染。(T)
21、外感头痛分为风寒头痛、风热上扰、风湿上犯。(T)
22、七情太过,可损伤相应脏腑,从临床上看,以心、脾、肝三脏为多见。(T)
23、中医最基本的病机是邪正相争、阴阳失调。(T)
24、坐药法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行气止血等作用。(F)
25、中药保留灌肠法常用方法包括直肠注入法、直肠滴注法。(T)
26、辛味药有温里散寒,补阳益气等功能常用于寒证,阴证。(F)
27、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患者禁忌针刺。(T)
28、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和辨证论治。
(T)
29、吹药法是将药粉均匀地吹到患处的方法。
(T)
30、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宜拨罐。
(F)
31、水针法,又称穴位注射法,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治疗方法。(T)
32、正常脉的基本形象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和缓无力,节律不定。
(F)
33、弱刺激是指应用皮肤针时,用较轻腕力进行叩刺,以局部皮肤略有潮红,患者无疼痛为度。(T)
34、拔罐应选择肌肉丰满部位,凡骨骼凸凹不平处可施拔罐法。(F)
35、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
(T)
36、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个方面。(T)
37、皮肤针法循经叩刺时,每隔5cm左右叩刺一下,一般可叩刺8一16次。
(F)
38、中医学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最基本、作重要的特点。(T)
39、临床上常见的针刺意外情况有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气胸。(T)40、针刺的角度是指针身与针刺部位的夹角,针身与皮肤呈70°角为直刺、45°角为斜刺、15°角为平刺。(F)
41、对胸胁腰背部的腧穴,宜直刺、深刺。(F)
4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T)
43、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T)
44、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气、六味、升降浮沉、归经等。
(F)
45、四气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T)
46、咸味药具有泻下通便和软坚散结的作用。
(T)
47、通过炮制能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收敛,盐制则下行。
(T)
48、针体在体内异常紧涩,出现不能提插或捻转的现象,称为弯针。(F)
49、皮肤针法循经叩刺时,每隔1cm左右扣刺一下,一般可扣刺8---16次。(T)50、肝开窍于口,其华在面,肝于胆相表里。
(F)
51、温针灸具有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T)
52、刮痧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应继续刮痧,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F)
53、两颧潮红者,多属于阴虚火旺。
(T)
54、对高热,急性炎症等实热证者禁用热熨法。(T
55、用皮肤针扣刺时用力须均匀,针尖要垂直而下,垂直而上,避免慢、压、斜、拖,以减轻疼痛。(T)
56、中医学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T)
57、六淫史自然界风、寒、暑、燥、热(火)六种气候变化的统称。(F)
58、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T)
59、“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T)60、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病理变化。(T)6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管呼吸,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T)62、气陷是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F)63、红降舌主热,寒或瘀等症(F)64、热坐浴的禁忌证是妊娠末期及痔疮疼痛
(T)
65、中医的诊病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其中闻诊包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T)66、汗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气候炎热。(F)67、脉搏迟缓,而不规则的间歇叫结脉。(T)68、为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时应评估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及有无药物过敏史。(T)69、针刺用的毫针,要经灭菌后方可使用。(T)70、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可以用短针进行针刺。(F)71、针刺时不用评估患者皮肤的完整性。(F)72、晕针是指针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T)73、弯针指进针后针身在患者人体内发生折断现象。(F)74、滞针指针体在体内异常紧涩,出现不能提插或捻转的现象。(T)75、皮肤针具有调节腹脏功能,疏通经络促进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F)76、水针每穴注入药量遵医嘱,一般为1-2cm。头面浅表处0.3-0.5cm。(T)77、水针注射时,进针后患者有触电感方可继续注射药物。(F)78、密波频率在50-100次,常用于治疗痿症和各种肌肉,韧带,关节,肌腱的损伤。(F)79、电针应取同侧1-3对穴位为宜。(T)80、拔火罐操作前需要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痕。(T)81、拔火罐的目的是,患者风寒湿痹所致腰酸背痛,虚寒性咳嗽症状缓解。(T)82、刮痧时要来回刮,用力均匀,适中。(F)83、推拿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前再后,先头面后躯干,先胸腹后背部,先上肢后下肢。每次推拿15-30分钟。(T)84、坐药法适用于妇科慢性疾病,未婚者禁用。(T)85、电针法操作 “得气“后将电针仪输出电位器调至“0”,导线接好选择波形,由小到大调节电流。(T)86、敷药药物较干时,应用所需的药汁,酒醋,水等湿润。(T)87、涂药时要尽量涂厚,增强疗效作用时间。(F)88、中医历来主张“七分治,三分养”,其中“养”即护理。
(F)89、中医护理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T)90、中西医结合护理是辨病、辨症与辩证。
(T)
9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疏泄与主藏血两个方面。
(T)92、中精之府是指胆。(T)93、脾开窍为口,肺开窍于眼。
(F)
94、胃的生理特性是以降为和,喜润恶燥。
(T)95、肺主气,脾主运化。(T)
96、肾为气之根,是指肾具有纳气的功能。
(T)97、煎药以金属容器为佳,忌用沙锅,以免发生沉淀和化学反应。(F)98、表证的护治原则是辛散解表,里证的护治原则可概括为和里。(T)99、寒证的护治原则是温以去寒,热证的护治原则是清热泻火。(T)100、正常人的舌象简述为淡红舌、薄黄苔。(F)
第三篇:中医基础理论:体质
体 质
细目一
体质的概念和构成1.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2.体质的构成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3)心理状态的差异性。
3.体质的特点
(1)先天遗传性: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差异多样性: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
(3)形神一体性:“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
(4)群类趋同性:同一种族或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因为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同,遗传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从而使人群的体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点,形成了地域人群的不同体质特征,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呈现类似的特征。
(5)相对稳定性:个体禀承于父母的遗传信息,使其在生命过程中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规律,呈现出与亲代类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在生命过程某个阶段的体质状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得体质具有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细目二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经络的盛衰偏倾决定体质的差异。个体体质的差异必然以脏腑为中心,反映出构成身体诸要素的某些或全部的素质特征。
(2)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精的多少优劣是体质差异的根本。
2.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禀赋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
(4)饮食因素
(5)劳逸所伤
(6)情志因素
(7)地理因素
(8)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细目三
体质学说的应用
1.体质与发病
人体的体质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因此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
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2.体质与病因病机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体质反映了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倾,这种偏倾性决定了个体的功能状态,因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也就是选择性不同,正所谓“同气相求”。因此,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2)阐释病变的从化和传变: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时,即在体内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的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这种病理演变趋势称之为“病势”。
病势依附于质势,从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之为“质化”,亦即从化。
3.体质与诊治
(1)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的类型。
(2)指导治疗:
①区别体质特征而治:体质有阴阳、寒热、强弱之分。
②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体质偏阳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
体质偏阴者——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
体质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
痰湿质者——宜健脾芳香化湿——忌阴柔滋补
湿热质者——宜清热利湿——忌滋补厚味
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
体质强者——耐受性强——剂量宜大
体质弱者——耐受性差——剂量宜小
肥胖体质者——多气血迟涩,对针刺反应迟钝——进针宜深,刺激量宜大,多用温针艾灸
瘦长体型者——气血滑利,对针刺反应敏感——进针宜浅,刺激量相应较小,少用温灸
③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4.体质与养生
善于养生者,就要修身养性,形神共养,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身心健康。调摄时就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第四篇: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 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后面我如果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以上便是我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三个月的心得体会了。
孟晨凝
2017.2.8
日
第五篇: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骨伤专科人员培训个人总结
单县中医院 陈新华
数年来的学习和临床,使我认识到,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两种医学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说中西医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中医和西医在认识疾病的视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什幺?就是易、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学说等,这些是先哲认识、解释世间万物存在、演变、消亡的理论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方法论。古人读书必读四书五经,这五经里面就有《易》(《诗》、《书》、《礼》、《易》、《春秋》)。在古代这些理论认识是毋庸臵疑的真理,就像今天的数理化。
时过境迁,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现代医学建立的基础)已经成为我们自幼在学校学习的认识事物的准则。中国古代哲学(科学)如易学之属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一种“玄学”,甚至干脆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了,中医随之自然地让人们觉得很“玄”了。时下就连中医学院的一些老师、学生都不信任中医了,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其产生的原因,这里暂不讨论。问题是中医是不是真的很“玄”呢?是不是就不科学呢?我想,关键是在于你能不能真正地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哲学),进而用这种思维来理解中医。时刻用中医的理法观念来认识和治疗疾病、不受现代医学观念的影响,是能否成为真正的中医生的基础。中医工作者必需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为师者必不能授人以医道之真谛而贻害无穷;为学者必误入歧途而流于半解,甚者对中医失却信心;若以为医必不能正确把握辨证施治之灵魂,其方药亦不能合于理法矣!
我们必需清楚地认识到,用现代医学的观念来看中医或许中医很不“科学”;然而当我们用中医的理法认识来审视西医,其也并不完全“科学”。为什幺呢?因为中、西医各脱胎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理法
体系,各有各的认识角度和评价标准,用各自的标准去评价对方都是不恰当的,就像不能用篮球的规则来评判足球一样。
长期的学习加上几年完全独立的临床工作,我对医学的看法自然深入了很多。再次入学,对中医的教育状况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初次入学时我很想学好西医,觉得西医学的很多东西是“很先进”的,所以花了很长时间阅读西医方面的书籍。西医学知识的积累在临床上确实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因素,但是我经常感到西医的东西在影响着我的中医思维。我想很多在临床上工作的、能冷静下来思考的中医生都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中医生的悲哀,然而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幺呢?我想,也许是现行的体制特点。
虽然以后我亦将是一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但我一直有一个很极端的看法就是中医生和西医生的身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就是现行的中西医结合的体制特点(方式)要改变:一个人搞中医就得单纯搞中医,不能同时搞西医。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完全以西医有关糖尿病的发病基理和治疗手段为标准,还有谁会认真的按中医的理法辩证治疗消渴病呢?那怎幺办?很自然的,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大家都会尽量充实治疗糖尿病的西医知识。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观念完全改变了,精力也分散了,还谈什幺继承、发扬、创新?然而,目前中医发展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真正的中医生很少了,而真正搞中医、钻研经文的人就更少了,中医的精华与真谛将有慢慢消亡的危险!现在连民众都知道很多中医院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挂中医之名行西医之实!这正是需要我们认真看待的问题。
中、西医生的角色集中于一人,带来的一大弊病就是西医思维的影响。这种干扰往往自己不易觉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而这种影响往往是致命的,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中西医分属于两个完全独立的理法系统,任何以西医的观念来处方用药都会影响到作为一个中医生的辩证施治思维。
我在这里不是在鼓吹纯而又纯的中医,而是指出,中医的理法系统是完全有别于西医的理论、治疗观念的,作为中医生决不可受到西医观念的误导。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受到西医知识的影响呢?我想,最根本的办法是加深对中医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排除西医知识产生的消极影响。
西医的知识我们还是一样要学的,这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中西医在很多方面确实可以互补的,就像前面谈到的糖尿病的治疗,在控制血糖方面西医有它很多优势,胰岛素的应用和制剂、给药方式的改进(人工胰岛不久必将面市)更是给不少糖尿病患者带来莫大的福音,然而,目前不管是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都不是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按中医的话说就是非治本的。然而中医治疗的出发点就是强调治本的(当然中医“本”的概念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病因),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药的辩证配合治疗,不少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更好地控制,减少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产生,我想这都是大家所共知的,同时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体现。
综上所述,我是不反对中西医结合的,只是希望这种结合不要变成“错合”,不要“中不成西不就”。
目前中医的教育基本是按现代的教育模式展开的,跟前人学习中医的方式已经大不相同了。前人学医讲究师承、经典、临床,现在在校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学西医,甚至西医的课程比中医还要多,一些本属于中医的课程比如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眼科、中医外科、中医肿瘤等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更多的是西医知识,而中医方面的内容大多是一带而过了。像中医骨伤的治疗,方法甚多,简单有效,而在课堂上基本没有涉及,已经完全西化了。这是一个让人困惑的现象,中医是不是真的没得讲呢?可现时在课堂上能对中医的发病机制、治疗特点进行深刻阐述的老师确实是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