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度技术进步工作总结
全南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技术进步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公司生产科技水平、经济效益,加快我县电网发展,并依据公司《2006-2010科技进步规划》要求,2010年将组织实施以下几项科技项目:
1、生产、办公自动化
2010年进一步完善营销自动化系统,实现全公司各供电所微机联网,实现数据传递及查询,异地收费、报装等业务。同时建立生产管理、办公自动化。购进电脑40台,网络联机,安装相关软件。
2、科技培训
2010年公司派50人次到上级公司、技术院校进行学习和培训,公司本部还组织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专业技术等培训,培训人次达到了每人次/10课时。
3、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运用
根据公司《2006-2010科技进步规划》要求,在每个规划期间,逐年提高电网改造及建设科技含量。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运用,提高电网技术等级、安装工艺,生产效率,更新技术标准。2007年安排了以下几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运用:
(1)线路防盗
随着《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公安部门针对防盗电力设施的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电力设施被盗的现象明显减少,加上线路防盗技术攻关难度大,研制和试验周期长,所以报公司技术进步委员会同意后,停止执行。
(2)10kV线路绝缘相位套管
2010年3月前物资供应站将10kV线路绝缘相位套管按质按量的即时采购到位,2009年底各供电所逐步在辖区内进行10kV线路绝缘相位套管安装,已经完成工作量的30%。剩余的工作量应按计划在2010年10月前完成。
(3)线路安装真空开关及分段器
2010年3月物资供应站已将真空开关20台和线路分段器24台购进,为 2010年安装作好了前期准备。
(4)防雷新技术
2010年3月公司请防雷新技术厂商到公司进行现场指导,公司组织各供电所到现场学习,2010年对10台公用变压器进行了防雷新技术改造。
(5)远程抄表技术
2010年公司进行开展远程抄表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对远程抄表系统的供货商进行了比较和选择,并与移动公司洽谈利用信息平台进行远程抄表的工作。到2007年完成安装远程抄表50台。
(6)线路新技术改造
对10KV线路绝缘化改造、安装钢电杆、使用箱式变及环网柜等技术改造工作由于市政建设和资金问题推后。
4、反窃电
2010年对客户专用配变的计量箱加装了防盗锁,对计量箱未装在变压器低压侧的进行了加盖加封。2010年将对100KVA及以上的自备配变的计量箱进行改造。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全南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2014年上半年技术进步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技术进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转方式调结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以实施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为抓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加大技改力度,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工业投资平稳运行。今年1至6月份,全市累计开工建设工业项目157项,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24项。到6月末,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入136.31亿元,同比增长10.08%。
我市今年重点调度的50个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总投资19.5亿元的巨能金玉米年产3万吨生物蛋白饲料及2万吨生物肥料、15亿元的巨能特钢石油管材精加工等7个项目已经部分投产;总投资160亿元的国华发电厂、50亿元的兰典科技生物质发酵法制琥珀酸及生物基产品PBS产业化、19.5亿元的鲁丽木业木材加工等项目进展顺利。这5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28亿元,全部竣工投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36亿元,利税187亿元。
(二)技术创新项目申报、调度工作稳步推进。康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柴油乘用车用涡轮增压器等46个项目入选2014年第一批和第二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入选项目研发经费投入1.74亿元,涉及机械、化工、轻工、建材、医药、1电子信息等行业,全部研制成功并产业化后,可有效开拓国内
外市场,年新增销售收入41.6亿元,利税9.9亿元。到6月底,我市153个列入省、市调度范围的技术创新项目共完成研发投
入1.5亿元,项目产业化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54亿元、利
税38.9亿元。
二、2013年国家及省重点专项项目实施情况
(一)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
山东奥泰机械有限公司投资6169万元的高效自走式大喂
入量玉米收获机项目。该项目于2012年12月份开工建设,建
设期为2年,预计2014年11月竣工,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投
资5240万元。生产车间已基本建设完毕,焊接、分装、总装生
产线已经铺设安装完毕,目前正在进行流水线的试行运转和相
关调试工作,项目进度已完成总进度的85%。
(二)省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1、山东仙霞服装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的年产20万套防
辐射保健服装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800万
元,预计2015年2月完工;
2、山东万宏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8100万元的年产
200万平方米节能保温装饰复合板项目,目前累计完成投资
4500万元,预计2015年2月完工。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行业市场低迷影响在建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当
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效
益下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矛盾仍较为突出。低迷的市场环
境对我市造纸、化工、汽车、钢铁等支柱行业影响很大。市场
前景及产业环境不好,企业投资热情下降,推进项目建设的动
力不足,部分在建项目进展缓慢。
(二)新开工项目同比减少。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累
计完成投资19.6亿元(去年同期56.6亿元),同比减少65.4%。
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的项目15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
2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同比减少70.4%。新开工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个数和投资数均同比减少,显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下,受市场需求整体不振、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
业投资心态较为谨慎,投资意愿不强。
(三)行业龙头项目较少。全市已谋划实施的工业项目,起示范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项目数量较少。前几年晨鸣、凯马
等一批特大型企业相继投资建设的一批大项目投产达效以后,造纸、汽车等行业新上项目不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
始兴起,投资开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但由于企业资金实
力、手续办理等原因,短期内难以形成大的投资量。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对在建重点项目加
强调度,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办法,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筛
选一批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产品档次高的重点项目,指导企
业做好项目考察论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为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打好基础,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入260亿元。
(二)加大技改政策宣传。面对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指导力度,以《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为指导,开展点对点服务,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政策、法规、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咨询服务,使技术改造政策真正落
实到企业。同时指导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到项目储
备充足,项目竞争实力增强,得以实施的重大项目逐步增多。
(三)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积极帮助企业做好企
业技术中心建设和申报工作。二是继续做好产学研合作创新工
作,引导筛选相关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对接,推进产学研合作实体化。三是继续组织企业申报省级技术创新
项目,同时加强对已列入省计划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项目
完成后及时组织鉴定验收,实现技术创新项目向现实生产力快
速转化。
(四)抓好服务推动工作。一要加强项目督查制度,确保
征地项目早供地、供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
目早投产;二是完善项目服务制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简化审
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
三是抓好重点项目的台帐和统计工作。摸清重点项目的进展情
况和重点项目在建设中碰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办
法和措施加以解决。
2014年7月16日
第三篇:技术进步创新科产业科年终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年终工作总结是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分析不足,以便来年做好改进,请欣赏:技术进步创新科产业科年终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做好明年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1-10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完成36.29亿元,同比增长48.9%,全面扭转了年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到目前同步完成了省下达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并略有超额。从1-10月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的增长情况是前低后高,到6月扭转了年初投资完成情况负增长的不利局面,7、8月及近期实现了快速增长,预计到年底可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46亿元,可确保超额完成州政府和省经委下达我委的目标任务(省下达的任务为42.97亿元,增长25%;州下达的任务为增长12.9%)。
(二)、重点项目建设整体上进展顺利。
一是一批重点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促进了投资任务的完成;红河钢铁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其中:80万吨棒材/年工程,XX年10月1日开工,今年8月16日已全面竣工投产;135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工程已于XX年年1月开工,截止今年9月底,完成投资1.5亿元,预期2011年9月投产。云南瑞气公司15万吨/年二甲醚项目,总投资11.3亿元,基础工程基本完成,现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到9月底累计投入资金3.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小龙潭煤矿五期扩建工程,总投资15.8亿元,各项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之中,至9月底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3亿元。云南润鑫铝业有限公司后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现已完成了场地平整工作,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阶段,现因项目建成后的电网供电方式发生改变,公司提出暂缓建设,该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红河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000吨棕丝软垫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完工,设备进入调试阶段,共完成工程投资3490万元,计划年底投入生产。云南维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年产五万吨生物乙醇燃料项目,现已完成投资6100万元,形成了3万吨生产能力。
二是几个重点项目顺利或提前开工建设,省煤化工集团公司的95万吨煤焦化项目、锦东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省冶金集团公司的高纯铝项目已于今年州庆前开工建设。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根据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安排,我委高度重视产业建设和工业发展,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保持了强力推动、加快建设的工作态势。按照年初召开的全州工业经济暨产业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部署了产业建设工作。
1、继续加强了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实施重点产业行动计划是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重点项目的建设是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委根据全州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筛选上报了21个在建项目和10个前期项目共31个项目,经州政府批准确定为XX年州级产业建设重点项目。为确保今年31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按照今年州委州政府的决定:一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州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县市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州政府与各相关县市政府签订了产业建设重点项目责任书;三是继续对产业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2、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
我委在县市提出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全州的工业项目建设情况,提出了全州各县市的目标任务,报经州政府批准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纳入了州政府对各县市工业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3、认真贯彻落实好州政府与省属大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协议项目的建设。
云锡公司10万吨铅项目、省冶金集团总公司10万吨铝项目、红河钢铁公司三期工程、红磷公司挖潜节能技改扩建工程等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4、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
项目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和部门,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我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协调服务工作,按照主动服务,有效服务、限时服务的要求,急项目建设之所急,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一是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供电、运输等方面优先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在工作中破除按部就班的思想,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全力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步伐;三是将重点项目作为重点积极向省经委省财政厅争取省级新型工业化和技改贴息资金的扶持,XX年年预计可向省争取新型工业化、技改等资金1700万元,现已下达1000万元。同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云锡10万吨铜项目、红钢深加工项目被列入了20个省级重点项目;四是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投资体制改革精神,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加强了对项目备案工作的力度,项目备案数显著增加,推动了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五是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和报表制度,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并对有关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六认真做好州级工业项目前期、工业重点产业培育资金、技改贴息资金的申报和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及带动效应,促进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强我州工业发展,XX年年共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支持工业发展。
5、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督查。
州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工作,专题开展了专项督查,我委积极配合开展了督查工作,同时针对年初全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对重点项目的建设也进行了督查指导,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要求县市及有关企业对投资完成情况应做到如实上报。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我们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循环经济技术为支撑,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红河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我们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州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主就是以红河工业园区和弥勒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重点,努力打造成为省级一流的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我州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两辅就是启动建设建水、个旧、泸西等工业强县示范县的特色园区建设和绿春县、红河县、石屏县、屏边县等的园区建设。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规划先行全面启动和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坚持以产业建设与园区建设的良好互动,以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建设。三是以省级工业园区和园区基础设施为重点,带动和推动全州园区建设。通过不断的努力,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大项目入住园区,产业进一步聚集,同时泸西、建水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已经完成并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另外,我州个旧市、绿春县、红河县等县市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其它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抓紧谋划和推进之中。
三、以科技进步促进红河工业经济发展
随着我州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州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企业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正逐步形成和加强,一批大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效显著。我们一是认真组织实施红河州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夯实技术进步的基础,加快提升企业实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实施与大企业的政企合作,构建技术进步与创新平台。三是坚持以大企业和重点企业为核心不断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发展。四是积极贯彻落实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五是加强产学研联合,构建工业企业技术支撑体系。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推进产业建设的困难加重,在项目建设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制约了项目建设,土地审批与征用、环保审批、项目备案与核准等依然是推进项目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是“五难两不足”:
一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普遍较难。主要是一些项目征用的土地涉及基本农田,土地规划修编调规及报批手续用时较长。
二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后的移交很难按时进行,项目建设用地的征用和移民搬迁仍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难中之难”。
三难: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报批手续以及环境容量制约,仍是项目建设的难点。
四难:项目的备案核准难,国家产业政策越来越严格并且调整加快,新上项目和行业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钢铁、电解铝、水泥等的发展受到限制。
五难:部份中小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两不足”:一是部分工业大项目进展不理想,尚未形成大的工作量,云锡10万吨铅、10万吨铜等大项目目前未形成大的投资量。二是一些项目前期工作的滞后和不扎实,以及部份有关部门的主动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报批和推进。
2、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园区建设资金明显不足,资金缺口大。我州的几个园区都才起步,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招商引资竟争激烈。虽然我州具有一定的资源、区位和要素优势,但由于我州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薄弱、产业配套差,限制了许多产业项目的发展。
3、技术进步与创新任重道远。
一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州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依赖资源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有的企业发展思路还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没有摆脱靠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建大项目发展的老路子。二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由于受产业结构制约、创新意识不强、企业实力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难度较大,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也不是太高,中小企业则因经济实力不强,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融资困难,加之规模小效益不理想,开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更是步履艰难。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我州企业发展的“软肋”,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三是企业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和企业研发机构较少。到目前我州工业仅有3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从我州的经济总量来看,总量明显不足,部分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技术中心,但同时由于生产规模、企业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尚不能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科技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更是严重不足。
五、2011年工作安排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红河州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和千亿元行动计划的实施。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动重点产业中的大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引导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加快产业聚集的形成;推进产业的提升和产业的聚集,推进行业的整合。在推动总量做大的同时,注重质的提升,努力做优、做精、做强。二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州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县市主要领导责任制;三是继续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四是要力促云锡10万吨铅、开远市明威公司竹浆纸一体化项目、泸西95万吨煤焦化项目、弥勒锦东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等大项目加快推进步伐,尽快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形成大的投资量。
(二)、进一步强化服务推动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
一是要认真贯彻省州的有关要求,及时做好州级权限范围内的工业项目的备案核准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做好项目的报批工作,推动我州中小项目的实施。二是积极配合做好省级审批项目的各项报批工作,促使项目早日办理完成相关手续以提早开工建设。三是要继续做好省级资金的争取工作。四是做好州级工业技改和前期费资金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投资,加快项目的建设。
(三)、促进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全州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州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继续推进红河工业园区和弥勒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的建设,二是要引导鼓励泸西、建水两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园区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个旧、绿春、红河、屏边等县市的特色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及申报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列入省级特色工业园区。
(四)、继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州工业强州战略和产业富州战略,不断推进我州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加快发展,大力夯实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二是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支持已有技术中心的企业积极申报认证省级技术中心,不断壮大我州的技术力量;积极争取州政府设立州级企业技术进步中心。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有关扶持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己出台的自主创新投入所得税抵扣政策、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策、采用国产设备税收抵扣政策、进口设备送故迎新减免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等多项税收扶持政策。
总之,产业建设、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关系到今后全州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关系到我州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水平的提升,我们将遵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推进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篇: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发布单位】浙江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4-25 【生效日期】2002-04-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1997年11月12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4月2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按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改革和完善科学技术体制,建立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机制,加强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三条第三条 本省科学技术工作的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适用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支持科学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第四条第四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并组织实施。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扶持贫困地区、海岛、山区加速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活动。对市、县(市、区)领导实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第五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管理科学技术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学技术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科学技术协会配合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章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第六条第六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研究开发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培育和规范技术市场,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员,完善技术贸易网络,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第七条第七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以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生产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
第八条第八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推广机构,配备农业技术人员,落实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完善县(市、区)、乡(镇)、村三级配套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
第九条第九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示范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管理和使用试验基地、生产资料,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和推广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经营自己培育和引进并经审定的优良品种。
第十条第十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促进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的发展,鼓励农民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农业技术培训和科学技术活动。农民经考核达到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可以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省和沿海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科技兴海规划,增加对海洋研究开发的投入,加强海洋资源、海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海洋产业。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应当与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建立成果转化的工业性试验基地。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
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的新产品,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申请发明专利的,可以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补助。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重视发挥厂矿科协、职工技协作用,鼓励职工发明创造、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省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经过评审筛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第三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和推广应用,组织制定高新技术发展规划,确定高新技术重点项目,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按照高新技术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稳妥地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有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内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鼓励境内外的组织、个人依法在本省独资创办或者合资、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扶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参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招标。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扶持企业事业单位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机械、建材、纺织、丝绸和农业等传统产业。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实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制度。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优惠待遇。
第四章 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调整和设置本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学技术优势,支持重点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一批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研究、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研究、重点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应当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技术开发类研究开发机构可以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者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有条件的,也可以组建科技型企业集团。
保障农业类、社会公益类研究开发机构的基础工作条件。农业类、社会公益类研究开发机构推行和完善科学研究与科技经营并存的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类、社会公益类研究开发机构逐步由科研事业型转变为科技经营型。
研究开发机构转制为科技企业或者直接进入企业的,在规定期限内继续享受科研事业单位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研究开发机构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
研究开发机构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有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经费使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创办民营的研究开发机构。
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法在本省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第五章 科学技术工作者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改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待遇。
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原则,多渠道筹措住房资金,改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住房条件。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给予优惠待遇。
对在贫困地区、山区、海岛工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待遇。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单位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或者直接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投产成功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浙江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单位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单位应当切实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遵守本单位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人事、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重视选拔和培养中青年科学技术人才。
省自然科学基金应当安排经费资助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科研活动。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所在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团体的权利。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人才交流制度及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保障科学技术工作者正常流动。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鼓励措施,吸引境外和省外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等科学技术工作者参加本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第六章 科学技术普及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每年定期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支持科学技术协会和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科学技术的宣传普及活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省、市、县(市)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普及的经费,应当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提高。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科学技术协会、学校应当鼓励和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活动,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省、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场馆的建设和管理,鼓励社会力量资助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为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工作提供服务。
第七章 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集资、引进外资等多渠道的科学技术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全社会科学技术投入的总体水平,使之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省、市、县(市)财政科技投入的年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幅度。到2005年,省、市、县(市)财政科技投入按同口径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7.8%、4%和3%。2005年后,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科技投入的比例应当随之提高。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鼓励金融机构采用信贷等方式支持科学技术进步。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鼓励企业及其他组织对高新技术开发进行风险投资。企业可以筹集资金,建立股份制科技开发投资公司,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成果的产业化。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技术开发风险投资项目,可以享受有关优惠待遇。
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科技开发保险业务。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费用。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鼓励境内外组织、个人依法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科学技术普及。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加强软科学研究,发展信息、咨询产业,推进科学技术文献、科学技术成果、专利技术等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省统计行政部门会同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建立、健全科技进步统计制度,对全省科技进步状况进行统计监测、分析评价,并定期公布。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表彰、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奖励为本单位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境内外组织或者个人经批准可以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基金,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按规定经考核达到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标准的,由省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对市、县(市、区)领导进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结果,作为对市、县(市、区)领导实行奖惩、任免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科学技术进步,是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科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其他活动。
第三条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经济建设转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要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领导,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科学技术重大项目,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五条
自治区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必须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工作。
第六条
旗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技术顾问组织和决策咨询制度,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及重大政策的制定,实行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
第七条
科学技术项目的管理实行合同制,对重大科学技术项目逐步推行招标制。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应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进步统计制度,定期对科学技术进步状况进行统计、监测和分析评价。
第二章
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现代农牧业的要求,推进农牧业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
第十一条
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围绕品种选育改良引进、栽培技术、植树造林、治水改土、疫病防治、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农畜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农牧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综合发展等重点科技课题进行。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建立农牧业科学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并在技术、资金、生产资料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十三条
建立健全农村牧区科学技术推广网络、培训体系,充实加强科学技术服务队伍,对农牧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实行绿色证书制度。旗县、苏木乡镇要逐步建立固定的科学技术推广、培训等服务场所并配备必要设施。
第十四条
鼓励和引导研究开发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社会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农牧业科学技术进步提供服务。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牧区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服务条件和生活条件,稳定和发展农村牧区科学技术队伍。
第三章
企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六条
自治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技术政策,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建立健全企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尽快成为科学技术进步的主体。
企业的科学技术进步规划列入盟市以上科学技术进步规划的,申请科学技术项目时,有关部门要优先支持。
第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试验机构,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大专院校联合与协作,增强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能力。
第十八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
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必须做好消化、吸收和开发新技术的工作。
第十九条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职工技术培训制度和技术工人考核定级制度,培育和发展工人技师队伍。
企业要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促进企业的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帮助乡镇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人才、技术问题。乡镇企业必须重视科学技术进步,引进和培养人才,引进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步走上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第四章
社会事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社会事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加强实施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组织有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加强对人口、资源、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卫生保健,以及灾害性天气和气候、地震监测、草原森林火灾预报等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方面的科学研究。
第二十三条
社会事业主管部门要把科学技术纳入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鼓励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采用先进技术,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五章
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十四条
自治区要把发展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科学技术工作的重点,全社会都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确定高新技术发展重点、发展领域,扶持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组织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
第二十五条
积极办好国家批准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按照国家的规定,建立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二十六条
对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和区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实行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由自治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认定。
第二十七条
自治区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鼓励、引导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在投资、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二十八条
自治区、盟市要确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大项目,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解决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问题。
第六章
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十九条
自治区根据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建立布局和结构合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第三十条
全民独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设置、调整由同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大专院校可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建立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和鼓励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建立的集体、私营和个体民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研究、重点社会公益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
技术开发型研究机构可以创办或与企业联合创办科学技术先导型企业,实行技术、工业、贸易一体化或技术、农牧业、贸易一体化经营,鼓励和引导技术开发型研究开发机构进入企业和农村牧区。
农牧业研究开发机构要按照自然经济区域,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生产紧密结合的农牧业研究开发、推广体系。
科学技术咨询、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等社会公益型的研究开发机构,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或者有偿服务。
第三十二条
研究开发机构之间,研究开发机构与企业之间可以多种有效形式实行联合、承包、租赁、参股、兼并。
第三十三条
鼓励自治区外和驻自治区的中央研究开发机构参与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境外组织和个人可以在自治区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也可以与自治区研究开发机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举办合资、合作研究开发机构。
第七章
科学技术工作者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作用,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要给予优厚待遇。
对在农村牧区、贫困地区以及在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实行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
对从境外、自治区外来自治区工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根据本人意愿具体商定工作形式和期限,保证来去自由。对其中的学科带头人或者携有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来自治区从事开发工作的人员,待遇从优。
科学技术工作者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技术活动,要遵守职业道德,完成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三十五条
逐步实行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聘任合同制,进一步放开、搞活科学技术劳务市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中介服务组织,促进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理流动。
第三十六条
实行科学技术工作者直接从实施技术成果的纯收入中提取酬金的制度。
受益单位和个人对提供技术服务的科学技术工作者除兑现技术合同的报酬外,可以给予物质奖励。
第三十七条
要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科学技术工作者经申请,应根据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有特殊或重大贡献的,可以破格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
对在工业企业和农村牧区从事专业性生产、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或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应适当照顾。
第三十八条
各部门、各单位通过专业进修、培训、出国留学等方式,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继续教育。
自治区要重视青年科学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要设立青年科学技术基金,专项用于扶持有特殊和重大贡献的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第三十九条
依法保护科学技术工作者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权利。
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应当在推进学科建设、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咨询服务、促进学术交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十条
科学技术工作者不得将职务科学技术成果及其技术资料和数据占为已有,不得侵犯单位的合法权益,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业余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所得收入依法纳税外,归个人所有。
第八章
科学技术投入
第四十一条
建立财政拨款、金融贷款、单位自筹和吸引民间、境外资金的多渠道科学技术投入体系。自治区逐年提高科学技术投入的总体水平,到2000年自治区全社会科学研究开发经费占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
第四十二条
旗县以上人民政府应把科学事业费、科学技术三项费、科研基本建设费和科学技术专项费纳入财政预算。到2000年全区财政安排科学技术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3%。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科学技术投入的总体水平,应逐年提高。
自治区科学技术三项费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3到5个百分点;盟市、旗县科学技术三项费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2到3个百分点。盟市科学技术三项费低于本级财政支出0.5%的,以0.5%作为基数,旗县科学技术三项费低于财政支出0.2%,以0.2%作为基数。苏木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增加对科学技术的投入。
自治区财政安排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补助经费、自然科学基金等科学技术专项费用,要视财力状况逐年增加,不得从科学技术三项费用中列支。
第四十三条
自治区预算内和盟市、旗县本级财政的基本建设拨款中,每年安排1%的资金,用于科研基础设施和重大科学技术工程项目。
研究开发机构的基本建设、研究开发机构的重点实验室、中间试验基地和重要科学研究仪器设备所需资金,列入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计划。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农牧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农牧业研究开发的要达到5%以上。
群众性科学技术普及经费,自治区、盟市、旗县要按人均不低于0.1元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由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专款专用。
第四十五条
银行应按国家规定,设置科学技术开发贷款,贷款规模应当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相适应。贷款的回收再贷,应当全部用于科学技术开发。逐步增加科学技术开发贷款比重,到2000年全区科学技术进步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达到25%左右。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科学技术企业应给予流动资金贷款。
自治区可根据国家规定建立科学技术信托投资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办科学技术信用机构。
第四十六条
自治区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使企业成为科学技术投入和技术开发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费按实际数额直接记入管理费或分期摊入生产成本,并列入企业年终审计范围。
第四十七条
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对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鼓励境内外组织或者个人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奖励科学技术人才。
第四十八条
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自治区各级审计、财政、科学技术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科学技术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建立健全科学技术投入统计制度,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定期向统计部门报送科学技术投入的统计资料。
第九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九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其他科学技术奖,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盟市、旗县和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对在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科学技术成果推广、科学管理、技术改造以及技术引进吸收等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从新增留利中提取一定比例进行奖励。
第五十一条
国内、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自治区设立科学技术奖励基金,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九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自治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