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盾构工作总结
时间不知不自觉已从指缝中溜走,从实习至今,我来到公司已经整整两年了。在这期间,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一步一步的成长着、进步着……由刚到公司实习时对于盾构施工以及各种电气机械设备的懵懂认识,随着时间的消逝,换来的是对与盾构施工以及各种电气机械设备的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与熟悉。
作为一名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在刚参加工作之处我服从领导的安排,成为了一名机修人员。参与了我们项目部两台盾构机的组装以及分体始发。在此过程中结合不断对图纸和《使用说明书》的学习以及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对盾构机的结构功能、性能参数、保养维护、工作原理以及各大系统(液压系统、水系统、泡沫系统、注浆系统、水系统、空气系统、膨润土系统、后配套系统)、各种管路(液压管路、循环水管路、空气管路、泡沫管路、注浆管路、油脂管路)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熟悉,对为今后设备的保养维修奠定了基础。在两台机器的分体始发过程中对于关于分体始发过程中管路、线路的处理积累了经验。
在做了大半年机修人员开始见习之时,我向领导申请根据我在学校所学专业经领导批准同意之后选择成为了一名电工。在盾构方面,通过对电路图的学习,我熟悉了盾构机的电气系统以及相关的电气设备。通过图纸我学习并熟悉了盾构机的控制电路、通信,以及相关的各种电气设备。在用电方面,我了解熟悉了临时用电各种规范,以及临时用电的相关操作。通过平时的学习和工作,我对于其他电路的控制、电气设备、及一些程序的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随着施工的不断进展,设备的各种故障也随之出现。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我通过图纸和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知识的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思考总结去判断故障,查找故障原因,解决处理故障,并做好相关的保养维护。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施工的顺利进展尽一己之力,负好作为一名电工应尽的的责任。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对于盾构机上的各中控制电路故障、通信故障、变频器故障、传感器故障、各种电磁阀故障、电瓶车故障、龙门吊故障、电机故障、水泵故障、发电机故障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的维修维护,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去发现自己专业技能知识的欠缺并通过学习研究弥补不足之处,不断的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随着区间的贯通,通过对两次两台盾构机过站,四次拆机、装机调试,让我对盾构机的电气系统有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认识,让很多东西熟记于脑海。以及怎样过站,关于盾体站内过站的移动过站台车的过站,或者盾体分解站外吊装过站都有了认识了解及相关经验。通过几次换刀过程的经历,让我对换刀过程中的土仓照明保障,隧道盾构机应急照明保障以及遇到地层条件严峻时排水设备的准备保障都有了相关经验。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前行学习进取的过程,希望通过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能够不断的自我充实、扩展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并不断的进步……
。
第二篇:盾构机工作总结[模版]
总结
今天只要学习了盾构机的盾体构造,其中,盾体主要包括前盾、中盾和尾盾三部分,这三部分都是管状简体。前盾和与之焊在一起的承压隔板用来支撑刀盘驱动,同时使泥土仓与后面的工作空间相隔离,推力油缸的压力可通过承压隔板作用到开挖面上,以起到支撑和稳定开挖面的作用。承压隔板上在不同高度处安装有四个土压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泥土仓中不同高度的土压力。前盾的后边是中盾,中盾和前盾通过法兰以螺栓连接,中盾内侧的周边位置装有22个推进油缸,推进油缸杆上安有塑料撑靴,撑靴顶推在后面已安装好的管片上,通过控制油缸杆向后伸出可以提供给盾构机向前的掘进力,这22个千斤顶按上下左右被分成四组,掘进过程中,在操作室中可单独控制每一组油缸的压力,这样盾构机就可以实现左转、右转、抬头、低头或直行,从而可以使掘进中盾构机的轴线尽量拟合隧道设计轴线。中盾的后边是盾尾,盾尾有12个被动跟随的铰接油缸和中盾相连。这种铰接连接可以使盾构机易于转向。由于今天没有带相机,所以相片没有拍好。
相片如下:
(推进油缸作业控制表)
(中盾上的推进油缸)
第三篇:地铁盾构监理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一)建设单位名称: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二)监理项目名称: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世纪大道~迎门滩试验段盾构区间
(三)建设地点:兰州市安宁区银安路敷设
(四)监理项目所在地周边场地较为空旷,多为农户区及砂石场,现状道路宽50米,结合全线工程筹划,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以R=450m的曲线向东南偏转,由世纪大道站始发,延道路下方敷设,最后进入迎门滩站接收。
(五)区间设计里程为:ZDK12+266.247~ZDK12+907.896(长链11.174m),YDK12+333.247~YDK12+907.896,左线长652.823m,右线长574.649m。
二、合理的盾构机选型
盾构机的选型主要包括:盾构类型的选择,如泥水平衡盾构还是土压平衡盾构;盾构机具体结构的选择,如刀盘型式、刀具配置、开口位置及开口率、推进千斤顶行程等。盾构机的选型不仅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购置费,更与造价的合理性有关。不合理的选型,一方面会因为设备的预留储备过多,设备的利用率低,从而造成设备购置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重过高,形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如果所选盾构不具有很好的地层适应性,不仅会造成高能耗低产出,而且会造成工期的延迟,从而最终导致工程造价的剧增。因此,合理而科学的盾构选型应结合拟建隧道的功能、总长度、埋深、地质条件,沿线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等环境条件,以及对地表变形的控制要求等做综合的分析后决定,从而使得所选盾构产生最大的费效比。
三、监理工作成效
1、盾构始发准备工作(1)、施工准备工作
盾构始发阶段是控制盾构掘进施工的首要环节。监理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盾构区间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审查后方可实施;在盾构始发前各项准备工作中监理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技术、人员、材料、设备准备,并对盾构是否具备出洞条件予以审查,确保盾构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能顺利出洞。(2)、盾构始发基座设置
盾构始发前需将盾构机准确的搁置在符合设计轴线的始发基座上,待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沿设计轴线向地层内掘进施工。因此,盾构出洞前盾构始发基座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盾构机始发姿态好坏。监理在检查盾构始发基座时,重点复核了以下内容:
①洞门位置及尺寸
在基座设置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洞口实际的净尺寸、直径、洞门中心的平面位置及高程进行复核。
②盾构始发基座位置
盾构始发基座的设置依据不仅包括洞门中心的位置、还包括设计坡度与平面方向。在始发基座设置完毕,为确保盾构机能以最佳的姿态掘进,监理人员应复核基座顶部导向轨的位置(平面位置及高程),确保盾构搁置位置和方向满足设计轴线的要求。
(3)盾构机及后配套设备井下验收
盾构法隧道施工主要依靠盾构掘进机及后配套设备完成掘进任务,由于受工作井内空间限制,需将盾构机及后配套台车分节吊装运至井下,并在井下安装、调试和试运转。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及后配套设备构成主要由刀盘、前盾、中盾、后盾、推进系统、拼装系统、油脂润滑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监理在井下验收时对盾构机及后配套设备主要部件和系统检查和核对,并对试运转情况进行见证,在验收合格前提下可批准盾构机及配套设备投入使用。
盾构前进的动力是通过千斤顶来提供,而盾构始发时千斤顶顶力是作用在后盾支撑系统之上。一般后盾支撑体系是由钢反力架、钢支撑、临时衬砌(负环管片)等组成,监理监督后盾支撑系统是否与施工方案相吻合并且满足其技术要求,即后盾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在顶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4)洞门围护结构凿除(出洞侧)
盾构在始发前需对洞口基面进行凿除,一方面将始发洞门基面凿平整清除障碍;另一方面避免了掘进过程中刀具的磨损,直观的观察其效果。监理在始发前对其后土体自稳性、渗漏等情况进行观察,确保盾构安全掘进的要求,监理重点对帘布橡胶板上所开螺栓孔位置、尺寸进行复核。
2、盾构掘进阶段监理工作 掘进阶段,监理可以通过观察盾构机控制室和监控室内电脑显示的数据了解盾构掘进过程中参数的变化,监督施工单位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隧道及地面沉降情况等手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和分析施工技术参数变化,确保盾构掘进施工质量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盾构掘进中的姿态、管片拼装的质量、注浆作业的效果等。
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采取巡视、旁站、平行检查等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施工单位指出并督促落实整改,必要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确保该项目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监理单位坚持工地会议制度,把工地会议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履约的各方可以形成决议,研讨工地出现的计划、安全、进度、质量等诸多核心问题,每次会议所确定的内容进行及督促落实。(1)盾构机施工参数管理
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时人为可以控制其刀盘转速、盾构推进速度及前进方向,并及时反映掘进中的施工参数。这些施工参数的确定是根据地质条件情况、环境监测情况,进行反复量测、调整和优化的过程,若发现异常需及时调整。因此,对盾构施工参数的管理应贯穿于盾构掘进过程的始终。监理在监督过程中可通过检查施工单位掘进时的原始记录,及时收集和分析有关施工参数和信息,通过信息反馈,动态掌握施工参数的变化。盾构机监控系统能反映的施工参数很多(如土仓压力、刀盘扭矩、推力、油缸形成、液压油箱温度等),对于这些施工参数的管理监理在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项:
①土压力 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掘进的原理是建立开挖面前后水土压力平衡。在盾构掘进不同阶段,盾构机工作情况是从非土压平衡通过在初始出洞阶段逐步过渡到土压平衡,再到进洞阶段由土压平衡逐步过度到非土压平衡,即土压力设定是变化的(在理论数值上它与土体容重、覆土深度、侧向土压力系数有关),施工中需要不断通过不同的土质、覆土厚度、结合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调整。因此,平衡土压值的设定是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关键,对此监理进行全过程监督,并通过计算理论土压力与实际设定土压力进行比较,判断实际设定土压力是否满足施工的需要。
②出土量
土压平衡式盾构是以切口环作为密闭土仓,盾构推进中切削后土体进入密闭土仓,随着进土量增加建立一定的土压力,再通过螺旋输送机完成排土,而土仓压力值是通过出土量来控制的。因此,出土量的多少、快慢与设定的土压力值密切相关,监理人员通过计算每环理论出土量与实际每环出土量相比较,判断出土量是否正常;如有异常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地面监控量测,发生地表预警时尽快在相应环位置打孔检查是否有空洞现象,如有及时进行灌注混凝土进行填充。
③掘进速度
盾构掘进的速度主要受盾构设备进、出土速度的限制,若进出土速度不协调,极易出现正面土体失稳和地表沉降等不良现象。因此,监理检查施工单位均衡连续组织掘进作业,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遇到阻碍、遇到不良地质、盾构姿态偏离较大等),应及时停止掘进,封闭正面土体,查明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④千斤顶推力
盾构是依靠安装在支撑环周围的千斤顶推力向前推进的,推力的大小与盾构掘进所遇到的阻力有关,正确的使用千斤顶是盾构是否能沿设计轴线(标高)方向准确前进的关键。因此,在每环推进前,监理检查盾构推进的相关参数,分析盾构趋势,督促施工单位正确的选择千斤顶的编组,合理地进行纠偏。
⑤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盾构姿态具体是指盾构掘进中现状空间位置(包括高程和平面位置)。盾构姿态控制就是将盾构轴线控制在与设计允许偏差范围内。盾构姿态控制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盾构轴线是否能在已定的空间内在设计轴线允许偏差内推进,而且还影响到后续工序管片拼装的质量(只有盾构掘进姿态控制在允许误差之内,才能确保管片拼装能在理想的位置)。因此,在盾构掘进阶段对盾构姿态的控制始终应做为监理人员监督的重中之重。“盾构掘进中应严格控制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其允许偏差均为±50mm,发现偏离应逐步纠正,不得猛纠硬调”。监理在实施对盾构姿态控制时,应严格以规范要求为控制准则。监理在工作中针对盾构姿态的控制,首先熟悉和掌握了设计线型要求,即隧道平面曲线和竖曲线的线型情况(包括里程、长度、坡度、半径等)。
盾构在推进过程中不可能一直处于理想状况(尤其是在曲线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向。影响盾构的偏向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如地质条件的因素、机械设备的因素、施工操作的因素等等),施工中一般可通过调整千斤顶编组进行纠偏。监理工程师做到及时根据盾构姿态测量数据,分析盾构姿态,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掘进方向,平稳地控制盾构推进的轴线。而且在每环管片拼装前对盾构姿态进行复查,发现偏差,督促施工单位合理的制定纠偏方案和纠偏量,及时采取纠偏措施,避免误差累积。
⑥管片拼装控制
根据盾构法施工工艺管片成环的特点:管片是在盾壳的保护下拼装成环形成的隧道。
它是盾构法施工的关键工序,管片拼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此,为确保管片拼装的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监理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1)管片制作监控
管片制作质量好坏是确保管片拼装质量的首要环节,由管片预制构件厂提前生产,以满足现场盾构掘进施工的需要,相关规范对管片制作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监理对管片制作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允许管片出厂:
⑴制作管片模具的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⑵制作管片类型、管片脱模后成品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⑶管片的砼抗压强度及抗渗指标满足设计要求。⑷管片的检漏检测和三环试拼装检验符合规范要求。
2)管片进场检查
管片制作合格后需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分批由预制厂运输至现场,监理对进场管片的检查是对管片制作质量的第二次复查,检查的重点包括:
⑴根据管片排序图核对进场管片规格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⑵审查进场管片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⑶复查进场管片外观质量,若发现缺陷应及时督促承包单位进行修补。
3)管片拼装前检查
根据管片接缝防水设计要求一般需粘贴防水密封胶条,监理工程师在管片拼装前对密封垫粘贴位置和粘贴质量逐块进行检查。
4)管片成环后检查
管片成环后的质量是衡量和判断盾构法隧道质量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监理在过程控制中检查如下内容:
⑴高程和平面偏差。
⑵纵、环向相邻管片高差和纵、环向缝隙宽度。
⑶纵、环向相邻管片螺栓连接。
5)注浆作业监控
盾构法工艺施工隧道,由于盾构壳体与拼装管片之间存在“建筑空隙”,如不及时填充,势必产生土层扰动变形,造成地面变形(严重的危及到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使用)或隧道结构变形。注浆作业是盾构法隧道施工控制地面和隧道结构变形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压浆填充“建筑空隙”控制变形量,施工中的注浆工艺分为同步注浆、二次注浆,注浆过程控制是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控为依据,监理审查拌制和注浆施工记录、对每作业班拌制注浆液试块制作见证送检等手段来综合分析注浆作业的效果,判断注浆作业是否达到控制变形的成效,并重点监督浆液配合比、注浆量、注浆压力等主要技术指标。
3、盾构接收阶段监理工作 ①盾构出洞装置安装
由于隧道洞口与盾构之间存在建筑间隙,易造成泥水流失,从而引起地面沉降及周围建筑物、管线位移,因此需安装出洞装置;一般包括帘布橡胶板、圆环板、扇形板及相应的连接螺栓和垫圈等;监理检查帘布橡胶板上所开螺孔位置、尺寸进行复核,对出洞装置安装的牢固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帘布橡胶板能紧贴洞门,防止盾构出洞后同步注浆浆液泄漏。
②盾构出口部位土体加固
盾构出洞区域土体加固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辅助施工的方法进行加固措施;监理严格控制管棚的埋入深度及注浆环节,确保土体加固的稳定性。
③盾构接收基座设置
盾构接收基座用于接收进洞后的盾构机,由于盾构进洞姿态是未知的。在盾构接收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接收井洞门中心位置和接收基座平面、高程位置,确保盾构机出洞后能平稳、安全推上基座。
④盾构接收阶段
盾构接收阶段掘进是盾构法隧道施工最后一个关键环节,盾构能否顺利出洞关系到整个隧道掘进施工的成败;在盾构出洞前后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盾构接收的准备工作,确保盾构以良好的姿态出洞,就位在盾构接收基座上。
⑤盾构接收出洞
盾构接收出洞准备工作就续后,盾构机向前推进,在前端刀盘露出土体直至盾构壳体顺利推上接收基座,该关键环节监理应进行全旁站监督,并重点做好观察出洞洞口有无渗漏的状况,发现洞口渗漏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封堵,检查土仓压力设置是否合适,观察土仓有无砼块,发现后督促承包单位及时清除,检查最后一环管片的拼装位置,检查千斤顶使用状况,防止盾构出洞后出现姿态“上飘”现象。
四、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建设管理工作
1、监理督促盾构队加强建设管理,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职责,明确“干优质工程、创一流业绩、让业主满意、为项目部争光”的工作目标,组织精兵强将全力以赴投入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能够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2、认真制定工作方案。使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监理督促盾构队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好日常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通过施工管理人员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
3、做好追踪管理工作,每天应有专人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管理,加强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促使施工管理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和施工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
4、抓好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监理督促盾构队安排专职人员,认真做好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及归档管理工作。资料管理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力求所做的资料与工程实际相吻合。目前,工程质保资料和安全管理资料等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5、认真抓好人员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合理调配各施工班组,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在施工中,坚决执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等工程质量“三检”制度,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做,到目前为止,所完成的工程均达到合格要求。
6、抓好材料方面的管理。凡进入工地的材料,均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检验报告,应该复检的,均按要求进行复检,各项手续齐全后方能使用,不合格材料不予使用,坚决清退出场。
7、抓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为了保证施工机械能够正常运转,派专人对施工机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相关检测记录,尽量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避免因机械故障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8、施工方法上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在每项工作开展前,监理监督检查盾构队向各施工班组进行交底情况,各种交底均经双方签字认可后实施。
9、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施工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经常深入工作第一线,关心工人的疾苦,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管理环境,减少工人后顾之忧。
五、监理总结
在整个兰州地铁试验段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监理站始终按照规范,合同文件、设计图纸以及技术方案等要求,实施动态管理,灵活部署,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监理管理办法,促进了各单位的履约能力,规范了现场施工行为,同时也锻炼了监理队伍,监理做到了公平、公正、科学和诚信执业,坚持做到了在保护业主利益的同时,不损害施工单位的利益,同时全面贯彻了热情服务、严格监理、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服务宗旨。
兰州地铁试验段从一开始就工期紧、任务重,工作伊始监理部对每位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在思想上进一步树立了爱岗敬业,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加强夜间施工的跟踪监控力度,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尤其是隐蔽工程过程中。
在施工期间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施工单位想办法出主意,作风严谨,尊重他人,提出合理化建议,真正做到位建设单位服务,为工程质量负责其最终为自己负责的工作态度。在监理内业资料整理方面,力求做到与工程同步,尽可能避免资料缺失失真,按照监理档案编制办法分门别类规范整理。
作为工程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工程的建设,促进工程质量的优良。平时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增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在该工程的建设当中我们深深的感到监理人才的重要,一个成熟稳定的监理队伍应具备各方面完善的监理人才,因此监理站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业务培训考试,加强现场考核,全面提升了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同时也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盾构小结(本站推荐)
盾构小结
5月25日盾构机出洞,到10月29日盾构机顺利的进洞。整条隧道的贯通。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不仅是我,我相信每个同事都经历了许多许多,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是啊,这毕竟是我们自己做的第一条隧道。从一开始上海的工作学习,到现在一条隧道的圆满竣工。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突如其来的成就感觉得自己很自豪。
当然,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推进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第一,杭州土层变化的丰富性。第二,穿过一些建筑物。第三,浅覆土层中推进。这几项原因,为当时的工作带来或多或少麻烦。然而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勇于面对,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出谋划策。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迎来了整条隧道的贯通。通过整条隧道的掘进,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作为一名盾构司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土压的控制。首先,此条隧道采用Ф6340mm土压平 衡式盾构机掘进的。由于盾构机在浅覆土当中掘进,土压的控制尤为显得重要。施工过程中,土压的设定应严格按照施工指令设定。保证土压波动范围在±0.03Mpa以内。有时推进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入泡沫,改善土质,降低刀盘的扭矩。而加入泡沫的同时,土仓的土压会以一定的气压形式存在,从而倒致实际土压升高。当气体在土体里消散时,气压的剧减,从而倒致实际土压降低。总的来说,加入泡沫会造成土压的不稳定性。造成超挖或者欠挖的现象,影响地面沉降。此种状况下,按照土压掘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证每环38m³出土量。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弊端。
二、推进速度与螺旋机转速的控制。推进速度与螺旋机转速其主要功用就是控制推进当中的土压,保证一种土压平衡的模式。小松盾构机的土压控制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自动模式主要是以通过人为调节推进速度,机器自身可以根据土压平衡的原理控制螺旋机转速。在这种模式下,它存在着一个弊端:当土体里加入泡沫的同时,会造成土压的不稳定性。出土量不能保证,往往会造成超挖与欠挖的现象。而手动模式则可以避免这一现象。通过手动调节螺旋机转速,可以严格,有效地的控制出土量。在手动模式下,推进速度与螺旋机转速控制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常推进当中控制好土仓压力。有泡沫加入时,要严格控制好出土量,避免沉降。
2、推进速度控制要平稳,尽量减小对土体的扰动性,防止地表变形。
3、推进当中时刻注意螺旋机控制参数与螺旋机排土口的排土状况。螺旋机控制数据主要包括:螺旋机转速V,螺旋机压力F。根据公式:P=F·V。每台盾构机功率P都是一定的。则F与V成反比,推进过程中:螺旋机压力过大,造成转速变低。当转速过小,出土困难,造成螺旋机堵住。
三、注水量的控制。盾构在推进的过程中通常加泥设备中会往刀盘前方注入水:改善刀盘切削土质,增加其土体在土仓的流动性。减小刀盘所受扭矩,降低总推力,改善螺旋机出土状况。在推进的过程中,加水过量或过少都会在施工中产生弊端。加水过量会导致螺旋机出土口喷涌,造成皮带机打滑。加水过少,又不能有效的改善土质。那这个量我们又该怎么样控制呢?其主要依据是:刀盘所受扭矩和螺旋机出口状况。只要保证刀盘扭矩小,螺旋机出土顺畅,则加入的水量为适量的。加水的过程中,当前加入的水量与土体混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土仓里本身可以容纳25 m³土体,螺旋机出来的土质并不是当前加水所出来的土质。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前25 m³土体的出土状况,来调整此前注水量的控制。
四、注浆量的控制。在隧道的推进过程中,注浆量的控制尤为显得重要。因为同步注浆主要是为了填充管片脱出盾尾后,管片的外表面与盾壳之间的7㎝的建筑空隙和减少后期沉降的主要手段。有效的注浆往往可以很好的填充空隙,避免盾尾的沉降,减少土体的变形。从而保证土体结构的稳定性。那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有效的注浆呢?
1、浆液的配比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来调配。保证拌制后的浆液不离析;压注后凝固收缩应小;注入后强度应较快地大于土体的强度;具有不透水性。
2、注浆的量要严格的控制。每环的注浆量一般为建筑空隙的140%~250%。每推进一环的建筑空隙V为:V=π(D1²-D2²)L/4。D1为盾构外径(m),D2为管片外径(m),L为管片宽度(m)。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了每环理论的注浆量。但这并不是我们实际所需的注浆量,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注浆量主要体现在及时调整注浆量的过程中,通过前几环推进时注浆量的控制及监测数据对沉降报告的分析,要及时的调整注浆量。因为地层变化的丰富性,决定了注浆量的多变性。
3、注浆的过程中,要保持注浆速率与推进速度成正比,使浆液均匀有效的进入土体填充其建筑空隙。注浆的过程中,注浆的速率是通过注浆的流量来设定的。注浆流量应根据推进的速度来设定。若:1.2m的管片往往在1.0m的时候将所需的浆液注完。每环所需的注浆量:V m³,推进平均速度S cm/min ,注入流量Q l/min。则:
Q=10V·S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正确的设定注浆流量。4、保证注浆压力。一般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左右,一般不超过0.4mpa。防止浆液破坏盾尾刷,造成漏浆。
五、盾构机姿态的控制。盾构机姿态的控制主要包括进出洞姿态的控制和正常推进时姿态的控制。在出洞时盾构机的姿态主要决定于发射架的位置。盾构机在发射架上往往是不可以调整盾构姿态的,避免对发射架的损坏。所以发射架的位置对盾构出洞时很重要。它的安装,定位准确。往往可以减小盾构中心与洞门中心的偏差。在加固区里,调整盾构姿态是很困难的。一般都不会去刻意的调整姿态。只是采用微调的方式,让盾构姿态顺着设计轴线的趋势前进。待盾构机进入自然土体中时,才可以做有效地纠偏。盾构机在出洞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推进轴线容易上浮。主要有两个原因:
1、出洞时,开始几环管片采用的是开口环。导致上部千斤顶无法使用,推力都集中在下部,这样使盾构机产生一个向上的力矩,盾构则产生了一个向上的趋势。
2、当盾构碰到加固体时,使盾构推进的推力提高。而闭口环的管片未能及时的脱出盾尾,与钢环和炮仗固定。千斤顶上部依然无法受力。从而导致向上的力矩增大,姿态向上的趋势更加明显。进洞时姿态的控制。盾构进洞时,在进入6m加固区时。一定要控制好姿态,主要是进洞时为了让盾构中心线与洞门中心线最好是重合或略高于洞门中心线1~2cm。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在加固区之前控制好姿态,是因为加固体中不能做很大范围的姿态调整,纠偏效果差。
2、推进的姿态线略高于洞门中心线1~2cm,是因为接收架的高度是根据洞门中心线来定位,安装的。这样盾构机可以有效的进入接收架。正常掘进时姿态的控制主要分为盾尾间隙好的情况下对姿态的控制和盾尾间隙差的情况下对姿态的控制。在盾尾间隙好的情况下,在推进的过程中可以对姿态做任务方面的调整。一般盾构姿态分水平方向与坚直方向。每个方向分为前点,中点,后点。前点代表盾构头部,中点代表盾构的中心点,后点代表盾构尾部。事实上姿态线就代表了整台盾构机。在正常推进的过程中水平姿态与坚直姿态对设计轴线不能偏差太大。中点控制应在±50mm以内。为什么这里我要强调对中点的控制呢?因为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中点相对于前点和后点的变化量是最小的。我们从小玩过的翘翘板可以做水平,坚直方向的运动,支撑的中点始终保持不变。我们可以假设盾构姿态就是一块翘翘板。推进的过程中当盾构中点在设计轴线上且与设计轴线偏差小时,这时控制好中点,盾构机就可以在水平,坚直方向上运动,盾构姿态可以有效地靠近于设计轴线。达到纠偏的效果。在盾尾间隙差的情况下,存在两种情况控制姿态。
1、姿态控制首先要保证盾构姿态不恶化。通过管片选型与贴楔子的方法纠出盾尾间隙,再做任务方面的姿态调整。这种情况属于盾构姿态超前于管片姿态
2、推进中直接纠出盾尾间隙。这种情况属于管片的姿态超前于盾构姿态。
六、盾尾间隙的判定。所谓的盾尾间隙指的是盾尾的内表面与管片外表面的的3cm间隙。在推进的过程中,良好的盾尾间隙主要防止管片与盾尾卡住,造成管片破裂。严重影响隧道成型质量。盾尾间隙的判定分为两种方法:
1、盾构中心线与管片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时。此时的盾构间隙前点与后点的间隙大小一致。如图:
2、盾构中心线与管片的中心线有夹角时。此时的盾构机的间隙前点大则后点小,前点小则后点大。如图:
正确的判定盾尾间隙,可以大大的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防止管片破裂,防止盾尾刷受管片的偏心挤压损坏,使盾尾刷密封效果变差。造成盾尾漏浆,严重影响盾尾沉降。
七、正确的管片选型。管片选型主要目的是调整盾尾间隙,消除千斤顶的行程差。因为盾构在隧道推进的过程当中,左右转弯,往往会导致千斤顶行程差的产生,盾尾间隙的改变量很快。在通常情况下,千斤顶行程差与盾尾间隙有一定的关系:左侧千斤顶较长时,左侧盾尾间隙相应的也会较小,此时管片选用右转环R。右侧千斤顶较长时,右侧盾尾间隙相应的也会较小,此时管片选用左转环L。同理,上下也是如此。在管片选型的过程中:每环转弯环都有通过拼装时点位的选择,将转弯环最宽的位置1.2248m放在盾尾间隙最小的地方。这样可以更加理想的纠出我们所需的盾尾间隙。那我们装一环转弯环相对上一环能纠出多少盾尾间隙呢?如图如示:
第五篇:盾构心得
1、盾构司机素质:责任、洞察、管理、认识。
责任=对机具的状态及使用情况要清楚,对掌子面土质的变化要敏感,养成良好的检查及统计习惯,例如对泡沫剂及膨润土的使用量做到每环或每固定掘进距离的统计,长期掌握以分析泡沫剂及膨润土对掌子面土质的改良情况;分析掌握推力、扭距、泡沫穿透距离等数值之间的关系,判断它们对土体的影响,以减轻对刀具的磨损;掌握盾尾油脂的使用情况,分析与注浆压力及注浆量之间的关系;第一时间掌握轨道及水管剩余长度,以便及时连接等等。洞察=善于用眼、耳、触觉等判断机器的运行情况。利用声音判断扭矩、皮带运转是否正常,甚至根据皮带运转可初步判定出土的情况。
管理=各工种协调性的养成,要让工人了解各工序的步骤,各工序所消耗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的干活,才能按部就班的工作,不会产生脱节的现象,也便于管理。严格要求自己,为工人树立榜样,象早于工人上班,晚于工人下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
认识=例如你想把速度、推力、扭距、地质等情况在一张图纸上反映出来,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得出这个问题无法实现,因为这些参数的结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只用二维认识方法看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最佳状态是随时间和空间时刻变化的,这个动态平衡点只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及丰富的施工经验才能更好的认识它。
首先对测量资料不重视,就连盾构隧道曲率半径、坡度等一些基本参数不清楚的盾构操纵手都不在少数,更何况象渗透系数、孔隙水压力,单轴抗压强度等一些专有名词,又有多少盾构操纵手能把这些参数对盾构掘进的影响分析透彻,什么情况下进行二次注浆提前进行止水,什么情况注泡沫剂还是膨润土,都没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而只是在掘进的过程中,根据情况来进行辅助的添加,这种在盾构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被动的添加现象,无法为物资保障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以便进行泡沫剂等辅助材料的配比改造,无法保证一个参考价值高的贮备量,以致于出现遇到突发情况只能加大材料用量及影响隧道质量的方法施工,可见对资料参数不重视不仅导致材料的浪费,也会对盾构安全有效施工产生影响。
对于新操纵手来说要虚心听取前辈的意见,只有这样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很快地掌握施工要领,但不要一味的拿来主义,否则师傅带徒弟,徒弟又带徒弟这样下来只会还是第一个师傅的方法和水平,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就会缺乏自我判断分析的能力,就无法应对突发事情,无法妥善处理问题,不仅使自己信心不足,而且耽搁了时间也许就错过了最佳的施工机会。
2、盾构机平移过站。
①过站空间满足要求;
②盾构自重大摩阻力高;
主机重量约330.5t,其余部件158.3t,加上该盾构机有七节车架。
③过站原则(新):
(1)盾构机主体与车架不能分开,必须一起整体平移过站,且盾构机保持正常运转状态,这样盾构机的千斤顶、单双梁都可以应用到过站施工中;(2)盾构机过站的摩阻力必须减小;
(3)盾构机过站的车架平台必须搭设简便快捷而且要非常的牢固,不但能够满足盾构车架平移过站的要求,还能够保证日后盾构推进过程中电机车的安全运行。
④方案:与传统的垫钢板、盾构机与台车分开平移(20天)相比,只需要5天时间。
在接收基座底部安装10组走轮,车站内铺设2条50kg/m的轨道,整个基座安放在轨道上,这样就使得盾构平移过站由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
利用盾构机自身千斤顶提供过站动力,通过自行设计的“后靠反力架”将千斤顶顶力传至盾构过站连接板上,这样很好的解决了过站的动力问题。
车架电机车24Kg/m轨道20#工字钢 轨枕 双排单层“贝雷片”桁架联络线底板 双排单层“贝雷片”桁架
具体详见:上海7号线盾构平移过站施工技术。
隧道的实际线路调整在设计线路的允许公差±50mm内。
转弯环在平面上的投影为对称的梯形,梯形长边比短边长38mm(超前量)。直线段理论上只需要标准环,但在掘进和管片安装时,油缸推力的不均匀、主机的蛇行、已安装管片的沉降等因素会造成盾尾间隙和油缸行程的不均衡,当这种因素累加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安装转弯环进行管片纠偏。
盾尾间隙是管片选型的一个重要依据。盾尾间隙为75mm,每次安装管片之前,对管片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进行测量。如发现有一方向上的盾尾间隙接近50mm时,就要用转弯环对盾尾间隙进行调节(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应及时跟踪盾尾间隙,发现盾尾间隙有变小趋势,最好能通过千斤顶推力来调整间隙)。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哪边的盾尾间隙过小,就选择拼装反方向的转弯环。
管片选型错误会导致以下问题:1)管片错台、破损及裂缝等缺陷。2)隧道渗漏水。3)管片走向与盾构机掘进方向不协调,盾尾间隙过小,盾构机操作困难和管片安装困难。4)损坏盾尾尾刷。
盾构机保养除了在盾构机工作间隙中进行“日检”和“周检”外,每两周(倒班时)应停机8~12小时,进行强制性集中维修保养;
拆机存放检查:
1.对刀盘磨损状况、焊接质量、刀具安装孔情况、刀座情况、面板情况、泡沫孔情况等进行检查;
2.检查主轴承状况:密封情况(包括密封槽的磨损情况),滚动体情况(根据油液进行评估),齿轮磨损情况等;
3.螺旋输送机机械性能检查:螺旋输送机轴叶片的磨损、筒壁的磨损、螺旋输送机轴叶片和筒体的同心情况、前后仓门机械状况等;
4.盾体的机械性能检查:盾体的变形情况、盾体磨损情况等;
5.液压系统性能检查:系统密封性、执行元件的动作、控制操作元件的灵活性、动力元件的机械性能、辅助元件的状况等;
6.电器系统的检查:线路状况,变压器、整流器、变频器的电气特性,控制继电器的触点,软启动的性能,操作按钮和开关的灵活性等。
盾构机专用机具:包括液压扭力扳手、液压预紧扳手(拉伸扳手)、液压辅助泵站、液压油缸、始发台、反力架、压力表等;
盾构机重要仪器:VMT测量专用计算机、主机操作工业控制计算机、地面监视工业计算机、VMT软件、PLC程序、主机操作计算机专用软件、地面监视系统软件(PDV)、VMT相关其他设备、通讯用调制解调器、通讯线、电视监视系统等;
盾构机的维修保养:清洁(盾尾底部管片安装区、主轴承内密封处、皮带机、推进油缸活塞表面)、润滑(运动部件加注润滑油脂)、紧固(防止连接处松动)、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盾构机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整改并根据盾构机上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维护。例如,盾构机上有些传感器容易被踩坏,可采取必要的防护;根据掘进姿态对推进油缸的靴板调整;根据检测报告对齿轮油和液压油的更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