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重视是开展纪检工作之基[模版]
领导重视是开展好乡镇纪检工作之基
XX镇纪委
乡镇纪检组织是协助乡镇党委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乡镇纪检工作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如何开展好纪检工作,作为乡镇纪委,既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又要主动积极地接受县纪委的领导和指导,同时,更离不开乡镇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纪检工作,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
一、我镇纪检组织基本情况
我镇纪委现由5人组成,其中书记1人(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副书记1人,委员3人。大专学历2人,本科学历3人,平均年龄40岁,少数民族1人。全镇辖19个支部,1216名党员,10个村(居),设村勤廉委10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10个,监委会成员30人。
二、乡镇领导如何重视纪检工作
作为乡镇纪委,其工作重点就是围绕乡镇中心工作,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委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其定位就是“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乡镇主要领导,“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是己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责,乡镇领导只有重视、关心和支持纪检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组织的保驾护航作用,才能更好地落实好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思想上重视纪检队伍
体现之一:坚持做到“五个亲自”。镇主要领导每年都亲自组织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对全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行细致分解,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落实了主要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亲自主持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听取班子成员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工作汇报;亲自批阅群众来信并接待群众来访;亲自检查各村、各单位执行责任制情况;亲自主持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带头自我批评。
体现之二:重点把好“两个环节”。一是把好用人关,选好纪委书记。在乡镇党委换届前,镇主要领导针对纪委书记人选找原班子成员交流,同基层干部谈心,筛选出政治过硬、公正廉洁、熟悉农村社情民意、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的候选人,经镇村两级评议后报请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审查。二是把好组织建设关,选优配强纪委干部。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纪委书记,设置纪委专职副书记,主要分管与本职业务相关的工作,并在大专以上学历的行政人员中配强纪委委员,尽力保持队伍的长期稳定,树立乡镇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体现之三:始终锻造“一项平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结合农村“三会一课”廉政讲座、警示教育活动等一系列教育平台,首先抓好纪检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比如我镇在2011年度,邀请了县纪委领导做廉政教育专题报告1次;组织镇村干部到阜阳一监开展警示教育1次;镇主要领导上廉政党课2次;举行廉政专题集中座谈会2次等等,无不体现主要领导从思想上对纪检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工作中关心纪检干部
体现之一:政治上有待遇。支持纪检干部大胆履责,全力维护纪检干部的合法权益,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列入重用人选之内,镇纪委书记参与党务工作决策,干部任免等重要事项的酝酿协商。出台了《XX镇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实行了镇纪委书记与村级监督委员会主任每月26日为定期谈话日制度,建立了纪检队伍困难帮扶救助机制。
体现之二:经费上有保障。镇纪委所需工作经费列入乡镇年度财政预算,单独列支,为乡镇纪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做到了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交通保障。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缺乏舞台。体现之三:履职中有监督。为保证纪检干部在仕途中健康成长,镇主要领导每月同纪检干部开展一次集中谈心;每季度召开一次纪委工作汇报会,帮助解决纪检干部和纪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民主评议活动,每半年将纪检人员和纪检工作交由群众代表打分;每年底开展一次述职述廉。把纪检干部的自我约束同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紧密结合,以更好地关心和爱护纪检干部。
(二)统筹时支持纪检工作
体现之一:同经济建设齐部署。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比如我镇今年即将启动的XXXXX新建工程,该项目位于我镇XX村,实施中既涉及到群众利益维护问题,又涉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问题,同时,也是所在村党员干部及部分镇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为此,镇里专门研究调整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镇纪委书记任组长,既提高了工作质量,又便于监督党员干部,以达到合理建设,合规运行,防患于未然,做到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纪检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体现之二: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农村的发展包括方方面面,诸如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近年来作用日益增强,政策倾向较多。比如强农惠农政策和便民利民措施能否落实,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规范等多种问题凸显。我镇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积极发挥镇纪委的作用,一是围绕中心抓落实,保证镇党委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结合政策抓督查,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章和党内法规;三是针对问题抓调处,有访必接,有案必查,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和廉洁自律情况及时监督;四是突出重点抓指导,特别是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镇纪委通过加强对“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的有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积极落实,化解了一批矛盾,为维护一方的稳定站好岗、尽好责。
三、工作建议
(一)应拓宽纪检干部培训渠道。乡镇纪检干部大多工作在基层,其工作方法和办案水平还有待提高,建议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就乡镇纪检干部继续加强培训,强化教育,以适应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二)应继续强化村级纪检组织。现在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监督委“三委”共同办公,但村监会成员工资待遇较村支“两委”成员偏低,其补贴之少,难以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建议上级加大工作补贴力度,加强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激发村级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第二篇:领导重视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关键
领导重视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关键
领导究竟如何重视图书馆工作,分三个问题来谈。
一、从领导工作角度重视图书馆工作。将图书馆工作摆进学校领导工作议事日程。
学院行政会议专题研究图书馆工作,听取图书馆工作汇报,就图书馆人员配备、图书经费、设备购置、馆舍大修扩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图书馆一些重大问题。公布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使图书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能正常地开展工作
为了搞好图书馆工作,调整了图书馆体制,加强了图书馆的领导班子。重视馆际协,,通过馆际协作工作,分管图书馆的工作。
二、从图书馆工作角度来看领导重视图书馆的工作。
为了搞好图书馆工作,领导为图书馆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首先是图书经费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次是添置图书设备。已经添置的书架、卡片柜、内部书柜和少量视听设备,复印机、胶印机、显微阅读复印机和各文种打字机,以及大批书架、卡片柜等家具;领导重视图书馆工作,也使各部门尽力支持图书馆工作。第三是扩建书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领导把扩建图书馆摆上了议事日程。
三、从引进图书馆专业人才的角度来看领导重视图书馆的工作。
要搞好图书馆工作,有成效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必须要有一支思想好、业务强的又红又专的图书专业队伍。图书专业工作人员少,无法解决图书馆各工作环节的需要;使一部分水平高的图书工作人员,也只能做一些管阅览室、跑书库的看门守户、借借还还的工作,无法开展文献工作、书目工作,更谈不上去做专题服务、跟踪服务工作。因此,增调一部分图书工作人员,有计划引进图书专业人材,就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篇:习惯是人生之基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于巴黎,有人向其中一位获奖者提问:“你是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获奖者回答道:“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会的。”“那么您学到了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地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概括起来说就是认为终生所学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家长和老师给他培养的良好习惯。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很难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当然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在很大程度上,也与长期形成的习惯有关。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这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人们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效率便会提高,便会铸就人生的幸福、精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研究课题组在北京11所小学的教育实验表明,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能有效促进他们人格结构的优化,使之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所以教育家林格说:“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习惯,既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又是一切教育的最终成果。” 养成教育就是以习惯培养为核心的一种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那么养成教育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一、养成教育要求各种教育途径协调一致 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一个系统内。因而,养成教育自然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条途径来实现。实施养成教育,各种教育途径必须协调一致,要做到学校内部一致,家庭内部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一致。各方面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如果大家各往不同的方向努力,只会落得劳而无功的结果。从任务分工来说,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道德上的规范训练,同进还进行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并根据统一的养成教育的要求去督导孩子。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时常对其行为进行评估监测。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主动指导家庭教育,主动配合社会,调动社会积极因素,让各种途径发挥各自的功能,最终达到全社会都关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全员育人的一股强大合力。
二、养成教育要有计划性,要循序渐进 养成教育不能发现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就进行什么教育,“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学生所受的教育是凌乱的,不完整的,无序的,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之功。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安排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时间、教育空间都要事先计划好,使其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1.要明确中心。培养良好习惯的内容相当繁杂,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细致训练,面面俱到,如蜻蜓点水,难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中心抓准了,形成良好习惯,可以把其它的好习惯带动起来。2.注重阶段性。小学低、中、高年级要有各自的训练重点,训练重点的确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分析哪些习惯在什么阶段最主要最关键。哪个阶段安排哪项内容最符合学生心理实际,可以找到“共振频率”,让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产生共振。3.要循环上升。罗马不是一朝一夕建成,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时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联系,进行低层次教育要为进行高层次教育打基础,进行高层次教育也要注意巩固和强化低层次教育。这样教育内容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逐渐升华。新加坡政府小学生养成教育的规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由著名教育学家巴尔赫切博士主持编著的《好公民》课程内容,其教学重点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训练目标,各年级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中心,二年级是“家庭”,三年级是“学校”、四年级是“邻居”、五年级是“国家”,六年级是“世界”。整个教材内容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每一年段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及品德的要求,按严密的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向外扩展。
三、养成教育要重视训练 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你遍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是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所以他如此强调训练的重要性,是因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所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1.训练要持之以恒。据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年过8旬仍能准确地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有人问他是怎么记住的。他回答说:“说起来也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亦是如此,这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可一蹴而就,必须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紧后松”“一曝十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不见实效不收兵,决不能半途而废。2.训练要加强指导。有些孩子缺乏起码的经验,如果不给予指导,不但不能形成良好习惯还可能养成不良习惯,所以在培养孩子习惯时必须要具体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习惯。指导可以示范,也可以讲解。指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一个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经调查时因性格所致,就从性格训练入手,而另一个有同样毛病的孩子,原因却是因为懒,就从劳动训练入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根据每个人各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个性得到顺利发展。3.训练要求具体化。训练中给孩子提要求要明确,从每个细微之处入手,内容要具体、形象、直观,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会、做得到、记得牢。例如:尊敬长辈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训练时把他具体化:(1)听长辈讲话时要认真,不东张西望,不插嘴;(2)长辈批评时不顶撞,可以解释,但不能撒野;(3)和长辈谈话时要和气、礼貌,不高声大喊;(4)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会使用文明用语;(5)有了好吃的知道先让长辈;(6)要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事;(7)长辈累了要知道热心照顾,如倒杯水、送拖鞋、递毛巾;(8)长辈病了要主动端水送药,耐心照料等。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可学、可行。4.训练方式趣味化。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感知觉中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如果行为训练的形式单一,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为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行为训练,训练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力求“趣味”二字。如训练一年级学生正确的五姿(坐姿、立姿、写字姿势、读书姿势、举手姿势),在班中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有趣活动,课前或课中适当时间,老师做出一个正确姿势,并拍手说:“请你像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老师的样子,并拍手说:“我就像您这样做,”反反复复,经常不断,学生对这些活动很有兴趣,活动的同时不仅得到了良好训练,而且使学生养成了姿势端正的好习惯。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挑做得好的同学做标准,开展“请你像他那样做”“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的活动,在进一步活动中强化训练。
四、养成教育不能忽视环境风气的影响 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里就强调了环境风气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尤其是孩子,自治能力差,环境风气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很大作用。风气比起物质环境,其影响微妙得多,表面看起来是无形的,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孩子是会感受到的。它从多角度、多方位影响孩子的心理,影响孩子的行为、它具有比物质力量更大的能量。它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一种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美国教育家桃乐丝.诺帝这样说: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广。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他人。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关怀世界。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平和待人。所以,家庭也罢,学校也罢,社会也罢,都要给孩子们创造和谐文明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良好风气的影响下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习惯。
五、养成教育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即借助榜样形象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孩子受到深刻教育的方法。人的一切行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建立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榜样的观察而习得。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孩子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它对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有特殊作用。榜样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促使受教育者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引起自愧和内疚,从而自觉的克服缺点,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行为,那么,儿童身上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消失。” 发挥榜样的力量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让学生经常阅读一些名人故事,背诵名言,他们身上的道德光芒将照亮孩子的心灵,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另外“为人师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随时随地接受着学生的品读,“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当是学生源源不断地精神营养。最后,要善于在学生中间树立学习的榜样。因为同为儿童,又是学习上的伙伴,彼此很容易心意相通,没有距离感,学习来更容易,甚至会有赶超的意愿。让孩子们相互激励、促进既简单,又有效果显著。品德只有靠品德去培养,性格只有靠性格去锻炼,情感只有靠情感去感染,行为只有靠行为去指导。教育者要善于帮助孩子寻找并发现其与榜样的相似点、接近点、共鸣点、使其明白“学什么”“怎么学”,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孩子进行榜样分析,对照自己,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以实际行动学习榜样,实现对榜样的超越,不断提高,达到新的水平。
六、养成教育要发挥孩子自我教育的力量 自我教育,简单地讲,自我教育是指在教育者影响和启发下,受教育者发挥自主因素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修养的思想和行为。任何教育最终必须变成孩子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行动。教育过程是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王夫之说:“学者不自勉,欲教育之俯从,终其身也不知不能而已矣。”学生的身体、智力、道德方面都迅猛发展,教育者将遇到很多困难,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克服这些困难。自我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要求,它的优点是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逆反心理的产生,因为自我教育没有强迫性,更易于孩子接受。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使自我教育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如何帮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自我发展呢? 1.发挥自我认识的教育作用。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明白自我的特点,如长处、短处、优点、缺点、成绩和不足等,才有可能进行自我教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在说明一个人要经常自我思考、检讨、总结,以便弃旧图新、取长补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进步。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要指导学生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典型事例、与先进模范进行对比、对照标准逐条分析自己,从而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内部的积极因素,有意识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要求去做。2.发挥自我实践的教育作用。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认识、观念只有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活动亦不例外。自我体验活动。无论什么事情,只有伴随着深厚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才更深刻,行动起来才更坚持,所以教育者要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体会到错误行为带来的痛苦以及战胜缺点取得成绩的愉悦,促使孩子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自我训练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基础上,查找自己不足,有意识的进行训练,自我提高。自我节律活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要求,指导学生自订自我节律约束的规章制度,自我规范执行,以此进行自我教育。3.发挥自我调控的教育作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是自我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运用意志力自觉掌握和支配自己行为的活动。有没有自我约束力、自我调控能力是自我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孩子成熟与否的标志。教师创设情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磨练孩子的意志,要及时鼓励学生勇于接受现实,并善于采取自我调控措施,变被动为主动,变挫折为顺利,变失败为成功。使学生发现了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自我,学会运用自己脑子里上进的火花推动大脑机器的运转,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为人师者,要抓好这个根本。养成教育,是学生受益一生的教育!
第四篇:爱国主义是建军之基
爱国主义是建军之基
一、什么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
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二、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
三、爱国主义有哪些形式?
个人爱国主义是一种自愿的情绪。爱国者忠于爱国主义的某一价值,比如对国旗的尊重。
政府推行的官方爱国主义含有高度象征化和仪式化的内容。这些内容的陈述对爱国主义的推行有着逻辑性的关联,并通过对政治团体利益的表述来得到合法性。国家纪念碑、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官方爱国主义通常有着严格的仪式,比如对起降国旗的规定、致敬礼和忠诚的形式。
一些评论认为,正统的爱国主义(非现代的民族主义,而是19世纪国家的产物)必须基于某种形式的共同祖先或者精神图腾。
爱国主义的程度随着时间不同而不同,并且取决于政治社会环境。典型地,爱国主义程度会在国家受到外部威胁的
时候升高。
反过来,变质的爱国主义又会使国家变得好战。比如一战、二战前的德国与二战前的日本。
四、爱国主义分哪几类? 爱国主义可分为4种流派: 1.个人爱国主义。个人爱国主义是一种感性、自愿的爱国主义。这种类型的爱国者有着某种确定的爱国观,如对国旗保持尊敬;不仅如此,他们经常坚持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应该具有与其本人相同的爱国观,而不允许有例外。这种爱国主义在结构上与其它的价值观理念——运动相似,其政治上的表现为,力图让其本人的价值观得到更好的法律支持。
2.官方爱国主义。官方爱国主义是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正式内容的爱国主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所有政府总会促进之。它是国家自身的逻辑推论,其法理基础是“国家为政治社会的公共福利的表现”。国家纪念碑、退伍军人节、伟人/历史事件纪念节等,都是官方爱国主义的典型例子。政府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发动一些爱国主义运动,来提升公民对国家与国家标志物的认同。
3.符号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极度依赖于标志性的行为,如:升国旗、唱国歌、参加大型集会、在车驾上贴上爱国的标签等各种在公众场合宣告对国家的忠诚的行为。在战时,符号爱国主义常用于提升士气、增加战时的努力。而在和平时期,爱国主义并不能像战时那样方便的衡量对国家的贡献,但并不为爱国者所抛弃。例如,在平日的政府场所向国旗敬礼的行为,被视为是与在战场上向国旗敬礼同等爱国程度的行为。
4.对他国的爱国主义。历史上的确有一些人为了他国而战斗,有时是为了他们的独立。比如马贵斯〃拉法叶,杜什〃科希丘什科和普拉斯基等参加了美国革命战争,西欧人菲荷里尼为了希腊独立而战斗,他就是著名的拜伦爵士。那么拉法叶是美国的爱国者,还是菲荷里尼是希腊的爱国者呢?阿拉斯戴尔会说他们两个都不是。这些人都是理想主义者 而非爱国主义者。从这个角度看,拉法叶不过是投身于美国革命所蕴含的政治自由理念,而非对美国怀有特殊的爱国之情。阿拉斯戴尔认为爱国主义只能是本国人们的选择,而不是那些热爱这个国家的信念的他国人的选择。
五、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优良传统、时代价值是什么? 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六、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七、爱国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 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八、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意义是什么?
主要意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
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九、爱国主义教育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历史发展: 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纲要》拓宽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强调通过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教育成果,并着眼于建立长远的教育机制,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1995年3月,民政部确定了第一批(10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5月,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通知》,把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和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1996年11月,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
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命名和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7月,中宣部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此次公布的100个示范基地中,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内容有19个,反映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内容的有9个,反映现代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容的有75个。
2001年6月11日,中宣部公布了以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5年11月20日,中宣部公布了第三批6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
2009年5月,中宣部公布第四批87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旨在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更加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十、革命军人为什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8年12月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
心价值观。
胡锦涛指出,军人核心价值观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我军作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从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体现我军性质和宗旨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必须十分珍视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着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为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
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
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和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
第五篇:就业是民生之基
就业是民生之基,创业是富民之源。2011年以来,我乡将促就业、推创业作为富民的首要任务和“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创业型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扶持政策,一手抓创业培训,一手抓全民创业,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的创业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创业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一是突出“稳定”,就业转移取得良好实效。为促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我乡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努力为乡劳动力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积极组织参加市举办的招聘会。
二是突出“质量”,就业与创业培训齐头推进。我乡按照“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思路,努力开展全民培训活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首先,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得到加强。重点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两类群体,因需定培,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86人;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序进行。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转移率,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62人,培训后转移率达95%;第四,创业培训取得历史突破。该中心一手抓创业意识培训,一手抓创业能力培训,有效推进了全民创业工作的开展。通过创业意识培训,全民创业的意愿明显提高;
三是突出“实效”,全民创业进展迅速。我乡从政策到举措,全面扶持创业工作发展,大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力度,劳务开发输出人数6232人。富士康人力资源招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我乡招募工作取得了很好成绩。截至12月底,输送到富士康入职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