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郓城县情
中国·郓城
这是一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时代朝气;这是一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演奏着奋力赶超,争创一流的恢弘乐章,书写着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这里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山东郓城。
千年古县郓城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全县辖22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1个山东省政府支持的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041个村(社区),127万人,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0.3万人。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全国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示范县、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还是山东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
郓城历史悠久。春秋鲁成公四年筑城名郓,是水浒英雄宋江、晁盖、吴用的故乡,素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建设中的水堡宋江故里、黄泥冈景区、张营彭湖湿地,展示了郓城独特丰厚的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水浒好汉城、古朴典雅的九天玄女庙、烟波浩渺的宋江湖、碧波荡漾的宋江河,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郓城区位优越。京九铁路纵贯全境,设有两个客货站;日东高速、济菏高速、德商高速在郓城境内交汇;220国道,省道聊商路、济董路纵横成网;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在郓城设有站点;出口商品口岸直通,报关、报检、外汇结算方便快捷。县经济开发区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园区”和“山东省最佳投资园区”。也为郓城的腾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郓城资源丰富。黄河流经郓城28公里,地下水资源丰富。这里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县境内煤田总面积642.6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30.81亿吨,4对矿井总装备能力1810万吨/年,煤电化工综合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新兴煤电化工基地正迅速崛起。
郓城文化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狗娃闹春》享誉京城,奥运开幕式节目《地球村》震惊中外,郓城荣获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还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荣膺“中国好汉之乡”称号。水浒文化、武术文化和戏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齐鲁大地上一颗闪亮明珠。
县域经济发展特色突出。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开拓创新,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科学发展、奋力赶超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能源化工、机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彩印包装等特色产业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创建了3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方,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动能加速培育,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全民创业蔚然成风。
新型城镇化日新月异。奋进的郓城正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为契机,着力打基础、拉框架、破难题、补短板,新型城镇化不断取得新成就;城镇开发、道路管网、绿化景观、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居全省第10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省集约节约用地示范县,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生事业不断改善。郓城以人为本,正全力做好教育、医疗、卫生等10件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2015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2.4%。扶贫攻坚扎实推进,6.05万人实现脱贫。城区学校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郓城一中新校区全面开工,新建扩建了8所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南湖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县医院新院正在建设,新建改造乡镇敬老院、村级养老机构54处。新建保障性住房200套。文化惠民扎实推进,“三馆一场”主体竣工。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古老的郓城大地生意盎然,涌动着和谐发展的春潮。今 年5月,全市支持郓城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现场办公会召开,决定举全市之力支持郓城发展全域旅游。郓城正以水浒文化为核心,水浒旅游小镇建设为重点,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推进力度,全力打响“水浒故里”旅游目的地品牌。
作为山东梆子、柳子戏等传统戏曲的发源地,郓城有10个剧种30多个剧团常年活动在全国各地,县山东梆子剧团创作排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艺术家和青年演员,参加各级组织的一系列汇演、调演等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2014年,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创排的动漫舞台剧《跑旱船》荣获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2015年《跑旱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今天,《跑旱船》代表山东省参加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是对郓城文化和戏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必将会对郓城各项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英雄出水浒,忠信在郓城。勤劳智慧的郓城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决心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奋力赶超、争创一流,尽快跨入山东省县域发展第一方阵,在圆梦路上开创新的辉煌!
第二篇:郓城县委党校领导小组
郓城县委党校
“两学一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李吉新
成员:
曹京黎曾宪雨佀同军初进军朱道秋季春风邵秋燕刘莉 李索兰党委书记 副校长 副校长 副校长 教务科科长
组织科科长 办公室主任 教研室主任 业教科科长 总务处主任
第三篇:好客山东走进郓城
参访好客山东贺年会
—山东电视台小记者走进郓城站 郓城水浒文化旅游城作为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之一,策划了郓城县“好客山东山东旅游 | 山东旅行社贺年会”系列活动。
活动目的:为了让小记者开阔视野、丰富业余生活。山东广播电视台小记者菏泽分团组织小记者走进好客山东—郓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观看当地精彩武术表演和文化活动,让小记者们“寻水浒之根,访英雄足迹。感受忠义正气,领略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活动时间:2013年2月20日星期三上午8:00集合 8:30出发集合地点:英皇客栈门口
活动流程:
1、参加山东贺年会,参观郓城当地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
2、参观大型武术表演,感受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3、观看唢呐文艺演出和秧歌比赛,感受当地民族风俗。
4、更能有幸观看到大秧歌、戏曲精粹、斗羊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5、到宋江故里,做水浒好汉,重拾义气,体验豪爽!
参加小记者:
1、采访工具(记者服、记者证、采访本、笔等。)
2、小记者需要提前搜索关于郓城水浒文化旅游城相关信息。做好现象报道的准备。
山东广播电视台小记者团菏泽分团
2013218
第四篇:郓城志愿者协会介绍
郓城志愿者协会事迹展播 材料
郓城志愿者协会基本情况:
郓城志愿者协会是2012年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团体。协会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以“帮助他人、尽其所能、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目的,秉承“公在德、益民众”的理念,以“水浒故地、爱心永存”为活动口号,组织会员开展帮急、救难、助贫、助残、助学、送温暖等。协会从最初32人的队伍发展至600多名志愿者,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先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400多次,筹集爱心资金百余万元,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弱势群体等困难群众万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6万余小时,在郓城大地上编织出了一条流动的红色风景线,倍受广大群众好评。
本组织在志愿服务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开展的品牌活动
协会成立以来,志愿者在无偿、利人的前提下,“情系高考学子”为高考学生献爱心、“幸福的围巾”温暖留守儿童、“温暖午餐”关注环卫工、“助爱工程”为孤寡老人搭建房屋、“让爱带您回家”黄手环免费发放、“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情系抗战老兵、“乖乖不哭、水浒有爱”为白血病女孩李建如募捐、捐建“爱心书屋”等一系列活动中,树立了志愿者形象;与此同时,协会还策划举办了“军民心连心、和谐一家亲”爱警拥军联欢会、“情系高墙、共建和谐”走进郓州监狱爱心汇演、“文艺惠万家”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义演等诸多大型公益演出活动。为更好的对贫困家庭青少年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持续化的关爱帮扶,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2015年,协会策划发起了“同心童德 助翼飞翔”关爱失亲贫困儿童公益项目。通过走访调研,在全县确定了贫困家庭中的帮扶对象,对他们进行物质帮扶、心理疏导、生活技能指导、功课辅导,力图用生活影响生活,用价值观影响价值观。一个个志愿者“爱心妈妈”一对一帮他们辅导功课、疏导心理阴影,无条件的陪伴他们、接纳他们、引导他们、尊重他们、了解他们,促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梦想和希望,让他们重新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般的关爱,从而,在有爱的生活环境中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动协会中的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教师、医生、律师、检察官、法官、媒体人士及诸多为人父母的志愿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专业人士的参与为孩子提供了必要的功课辅导,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健康咨询等帮扶。通过公益创投的方式,该项目成功入选共青团山东省委“青春扶贫·益暖齐鲁”贫困青少年关爱项目之一。
随着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协会以“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监督化”为基准,积累了以下经验:
1.在志愿服务管理上“规范化”,倡导“行善立德”服务理念,规范志愿服务行为,落细、落小、落实每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培训,并通过行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拥有众多的人才资源,有各种持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各行业精英,对各种公益活动的策划、评估和实施出谋划策;并建立多个自媒体平台,诸多活动都得到了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推广。2.在公益活动开展上“常态化”,加强对志愿服务基本观念的普及教育,技术上引导公众重视公益服务活动,形成了“志愿服务我领先”的文化氛围,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建立长期的志愿服务岗,让志愿者更好发挥“热量”,真正把奉献的价值最大化,做到“人尽其才”,促进志愿服务持久发展。
3.在协会内部管理方面“制度化”,严格要求遵守服务守则,牢记行为规范,掌握服务技能,不断提升感召力和影响力;设置“六部一处”,各负其责,做到服务和育人相结合,使之成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4.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实行“监督化”,财、物公开透明是保证人们对于志愿服务信任度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各个层级、群众和多方媒体多方发力,监督、宣传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行为;积极组建自媒体平台,鼓励有特长的志愿者献艺献物,利用网络平台和集中区域进行宣传和筹集善款。
本组织及组织主要成员获得的表彰荣誉
“公益公开公在心,正知正念正能量”!郓城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会长吕斌入选“中国好人榜”和“山东好人之星”,荣获“山东省最美志愿者”、“山东省热心慈善事业先进个人”和“菏泽市道德模范”等荣誉。凭如此优异成绩,协会集体先后被评为“山东好人”、“山东省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齐鲁公益盛典“公益组织”、齐鲁“优秀公益协会二十强”、“菏泽市首届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菏泽市慈善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水浒故地 爱心永存”!截至目前,协会涌现出2名“中国好人”、3名“山东好人”、2名“山东省最美志愿者”、2名“菏泽好人”、3名“菏泽市道德模范”和5名“菏泽市优秀志愿者”、20名“郓城县道德模范”。郓城志愿者协会已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的市民踊跃申请加入协会志愿者,向郓城百姓亮出了“志愿者”的名片。
第五篇:走进郓城,一个亲切的城市
走进郓城,一个亲切的城市
郓城之家
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中国“牡丹之乡”--菏泽市。全县辖21个乡镇,1处省级开发区,1041个村(居),119万人,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3.8万亩。
郓城文化底蕴深厚。郓城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早在春秋时期筑城名郓。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水浒好汉宋江、晁盖、吴用都是郓城人,与水浒故事有关的遗址遗迹较多,有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宋江杀惜的乌龙院,梦得天书的九天玄女庙,宋江故里的宋宅、宋坑、宋井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郓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涌现出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等一批名人。宋江武术院列全国十大名武馆(校)榜首,其组建的“狗娃艺术团”以独特的魅力享誉海内外。
郓城自然资源丰富。黄河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2.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32亿立方米。光热充足,雨热同季,土层深厚,物产丰富。地方名产较多,小尾寒羊被誉为“中华国宝”、“世界明珠”,鲁西黄牛驰名中外,郓半夏明代曾作为贡品。郓城农业基础好,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五项指标曾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郓城煤炭资源丰富,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储量最大、煤质最优的煤田,是中国规划的十三个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之一,总储量
55.7亿吨,设计7对矿井,境内优质煤地质储量30.81亿吨。年设计生产能力890万吨的4对矿井:赵楼、郭屯、彭庄、郓城四对矿井全面开工建设,彭庄矿井、赵楼煤矿已正式投产运营,郓城矿井年内可见工程煤,赵楼煤矸石发电1*30千瓦发电厂已开工建设,规划面积5.01平方公里的煤化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具备项目入驻条件,洪达化工、富海化工等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12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利税20亿元;郭屯矿井320万千瓦坑口电厂和郓城煤矿2×100万千瓦天然焦发电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已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核准,煤电化开发潜力巨大。
郓城产业优势突出。棉纺织、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和搪瓷、钢球、酒类包装三个特色产业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全县棉纺织业发展到310万纱锭,织机1.2万台;木材加工业户6100家,年加工能力350万立方米,入选“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畜产品加工企业192家,年肉类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羊肉出口量约占山东省的90%;搪瓷年生产能力5万吨,入选“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特别奖”,被授予“中国日用搪瓷产品生产基地”;钢球年生产能力6万吨,占全国低碳钢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酒类包装企业发展到360多家,年销售收入15亿元,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酒类包装生产基地。全县机械加工企业发展到17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家,华鑫重工、恒基工程机械、亿万机械等大型制造企业及曲轴、汽车配件、挂车、农用机械等构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工程机械、农用机械、铸造锻造、汽车曲轴、变速箱、挂车、模具为主的六大机械加工产业集群。
郓城投资环境优越。郓城靠近中原腹地,是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设有2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形成海铁联运,成为郓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大通道。境内南有日东高速,东有济菏高速,西有德商高速,与220国道、省道聊商路、济董路纵横成网,交通十分便利。以郓城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范围内覆盖近3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邮电通讯现代化与国内同步。县工业园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3.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和4平方公里新区实现了较高标准的“七通一平”,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地方”之一。县城建成区20.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9万人。投资2亿元的水浒文化城开始接待旅客,投资1亿多元的水浒水上景区正在建设,投资1.8亿多元的宋江河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七星大酒店、水浒大厦、圣达大酒店等星级酒店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人居环境优美。
郓城投资政策优惠。在用地、证照办理、税收奖励、出口奖励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成本。电力供应充足,投资20亿元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8.3亿元装机12.5万千瓦的县工业园区自备热电厂2*2.5万千瓦机组已发电运行。全县劳动力4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近16万人,劳动力成本较低。服务环境优良,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建立了审批、收费服务大厅,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对大项目建设,实行“一把手”工程,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对重点企业实行扎口管理,挂牌
保护,切实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战略的强力推动下,郓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全力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全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新的成就。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8.9亿元,增长14.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1元,增长10.15%;今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6400万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9家,比上年新增35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5亿元、工业增加值52.5亿元、利税24.1亿元,分别增长23.69%、23.8%和14.76%。截止到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0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达到9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5.5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30亿元、16亿元和22亿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