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市公司运作总结
上市公司运作总结
股票、证券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已经变成世界性而极为发达的资金调配和转移的场所,且足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政治。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上市公司运作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缺乏资金的工商企业而言,股票、证券市场为他们提供集资的渠道;对拥有多余资金的人士而言,股票、证券市场为他们提供投资途径,使用餐的资金有效地用来赚取收益。所以,股市具有将社会上闲置资金引导至生产发展的功用。同时,透过股价的波动,反映各参与者对一家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的评价,而这些资讯又促使融资活动能更有效地推行。因此,从积极方面看,股市对于投资、发展工商业和繁荣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股市也有消极的一面,让投资者有空可钻。
上市公司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在讲求效益的前提下,通过经营运作资产,不断的壮大企业,让股东在企业资产和股东权益的增加中获益。而要使公司的资产不断地得到扩展,大股东注资是基本条件。具体做法:一是注入资产,换取股票;二是以现金购买股票,通过增持股票,提高拥有股权的比例,为以后能保持大股东地位,打下基础。
如何对待注资?要防止和纠正两种做法:一是把一些经营业绩差的甚至是亏本的企业,经包装后,拿去上市或注资。这实际上是把“包装”当作“伪装”,向当局隐瞒真相,在市场上欺骗股民,这种做法极其错误。二是对一些经营业绩好的、赚大钱的企业,又往往舍不得拿去上市或注资。应当明白,在股票、证券市场上的资产转让,既不是根据资产的原值,也不按现值、重置值,而是以利润为核心的“市盈率”。同时,企业税后利润总额越大,市场能接受的市盈率也愈高,因此,不想把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拿去上市,绝不是明智之举!
香港已经上市的公司发行证券有多种形式,但从能为公司集资的角度考虑,主要有三种:供股,即公司指定价格发行新股,供现有股东按其持股权益认购,股东认购后,公司便可筹集所需现金作发展之用。批股,根据股东大会授权或批准,按公司总股数的一定比例,依照市场价格打一定折让后由证券公司配售。发行认股权证,按照上市条例规定:认股权证所认购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发行股本的20%,年期不得少于一年或多过五年,预计市场集资不得少于一千万港元。
注资集资得来的资金,对上市公司而言,它是属于股本性质。为了要提高股东资金回报率,除了提高边际利润,增加营业额外,还应更有效地利用他人资金。因此,向资本市场融资,用以扩大投资是上市公司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负债、资产比例:一家公司的所有资产中,到底股东权益应占多少,而公司债务应占多少,究竟有没有一个最佳的比例?这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石镜泉编的《香港股票投资指南》对总负债与股东资金比率,认为一般公司不宜超过50%,即如按总负债占总资产比例换算,则只达三份之一。
2.贷款期限要求:债务按期限割分有长短之谓。一年以内为短期债项,超过一年期的则是长期负债。每个公司应该从自身的预期还债能力出发,并考虑投资的风险因素,在举债时注意安排长、短期债务的合理结构,要防范如一旦经济逆转成发展计划失利,而债权人又不允许延期还款期,不会引致财务危机。
3.品种、币别选择: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举债的方式和品种也愈益多样化。公司发行债券、可换股债券和向银行或其他机构的长期借贷等,一般为一年以上的负债比较适合。而银行短期借贷或临时透支则属于一年内要偿还的短期负债。
亚洲金融风暴沉痛的教训告诉人们:汇率风险境是可怕而又变幻莫测的。因此,在举债融资、经营资产时,选择何种货币,应审慎作出有预见的判断。
4.把握利率高低:“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在市场经济、供求制约的条件下,资金松紧,利率高低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因此,融资要看大环境,趁着利率相对低时入市。当然,对浮动、固定利率也应有所选择,一般把握在借贷同预期回报相同就可以了。否则也要进行风险管理。
“投资”是企业主要活动,也是企业取得利润,为股东提供回报的唯一的途径。实践证明要搞好投资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
1.确定发展战略。一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应该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并在经营活动中,认真地加以实施,不断补充完善,还要坚持连续性,不能“朝规夕改”。
2.寻找投资项目。确定项目必须具备产业前途好、技术装备新、经济效益高、收入有保证、市场稳定、管理先进、能够监控、回报落实等条件。投资地区必须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法律完善、机会较多、政策优惠、领导开明、情况了解、关系熟悉。
3.科学决策程序:任何一项投资都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而且必须规范性进行。首先,要在掌握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可行性研究;其次,深入现场调查,占有第一性资料,比如投资收费公路了解车流量,就必须在一定的时点内到收费站统计过往车辆;再次,对敏感性问题要分析几种方案,明确最大风险有多少?向最好结果争取,作最坏打算。必要时可以委托咨询部门,编制可行性报告。所有的投资都必须按权限分工报请审批。
4.选择合作伙伴:在国内投资必须寻找境外合作伙伴,对象的条件应当是既有实力,又有信誉,还要有一定知名度、有经营能力的实业家。
5.注意风险防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机遇同在。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在决定投资进行可行性论证时,对敏感性问题应按照防范风险的要求进行定量分析,建立锁住风险的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的防范,严格控制高风险业务。
6.加强管理监督:所有投资项目都应严格管理,资金投向那里,人员跟到那里。通过章程、合同、抵押、担保、安慰函等国际通行的做法,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项目的运作,经常了解情况,检查监督,确保自身利益。
7.遵循担保规则:“担保”是一种有可能变成债务的承诺,会计上称谓“或然负债”。企业的管理层必需保负债一样,认真对待。
8.讲求经济效益:企业组织的各项经营活动都是手段,取得经济效益才是目的。所以,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有稳定的资本回报率,而这个率的水平的要求,是由国资本市场和其他产业市场提出的,不是靠主观想象或其他因素影响能够确定的。能否保证一定的资本回报率,是确定取合投资项目的唯一依据。
综上所述,注资——集资——融资——投资是一个上市公司发展壮大、取得效益的基本途径和运作模式。如果从更深的层次上分析,实际上就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根据盈利的原则,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积极的经营,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资产的有效重组、资本的顺畅转移、资金的快速流动。这也许就是上市公司对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能够做出贡献的所在。
第二篇:解决上市公司疑难问题 确保重整程序有效运作
全国法院第五次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解决上市公司疑难问题 确保重整程序有效运作
——深圳中院关于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的调研报告
--------------------
我国自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至今已有1600余家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由于上市公司同其他现代企业一样,都以其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都要遵循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则——优胜劣汰。因此,上市公司也有可能因经营上的失败而陷入危机困境,并有可能被否定法律拟制人格而退出市场。现代破产法理念中重整概念的提出无疑为处理上市公司经营风险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制度安排。我国企业破产法第八章规定了重整制度。截至2010年1月1日,我国已有23家上市公司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整。深圳中院民七庭课题组在分析总结上述23家上市公司重整案件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程序中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的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立法及司法有所裨益。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现状分析
截至2010年1月1日,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过重整或者正在进行重整的上市公司共有23家。23家进入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中,共有20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计划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终结重整程序,其中,11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计划已经执行完毕。
1.关于立案受理情况。已受理的23宗上市公司重整案件,绝大多数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即地方政府作为主协调人主导申请和受理程序,人民法院在受理阶段仅进行形式审查。
2.关于管理人指定情况。已受理的23宗上市公司重整案件,绝大多数的管理人由清算组担任。清算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与律师、财务顾问等其他中介机构共同组成,总协调人主要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如当地国资委负责人,或地方政府副职领导担任。
3.关于重整期间的经营管理。已受理的23宗上市公司重整案件,只有4家公司采取债务人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运作模式,其余19家均采取管理人管理模式,但管理人并不具体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而是委托公司原管理层负责。
4.关于重整计划草案的制定情况。20家完成重整的上市公司中,17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计划由管理人提出,2家上市公司由债务人提出,1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计划由管理人与债务人共同提出。
5.关于股权调整情况。20家完成重整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上市公司的重整计划对股东权益进行调整,且出资人组均表决通过股东权益调整方案。
6.关于资产重组情况。20家完成重整的上市公司中,只有3家上市公司已完成资产重组,其余17家均在申请或拟申请中。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亟须解决的法律问题
从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的审理情况看,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法律问题给立法带来了诸多挑战,企业破产法关于重整程序的规定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1.关于重整申请的审查受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重整程序的启动主要依赖行政主导,但重整程序作为司法程序,应由人民法院主导。目前,关于法院司法审查的内容与程序缺乏明文规定,亟待进一步完善。
2.关于管理人的选任问题。由政府主导的清算组担任管理人并控制重整程序,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重整的效率,但不符合现代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同时,由于上市公司重整案件涉及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较强,与一般企业破产案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上市公司重整案件管理人的指定问题,亟须专门立法予以进一步明确。
3.关于财产和营业事务管理问题。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管理人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应为基本原则,在特殊情况下债务人可申请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但是,法院在何种情况下可准许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尚无明文规定,有待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4.关于重整计划草案的制作问题。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了重整计划草案的主要内容,但关于其制定原则、出资人组的表决机制以及重整计划的批准和执行等问题,均有待立法作出更加系统而明确的规定。
5.关于出资人权益调整问题。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重整计划可以对出资人权益进行调整,但并未明确规定出资人权益调整的依据、原则、方式、比例等,这些均有待立法进一步予以明确。
6.关于重整计划的执行问题。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重整计划的执行人是债务人,但其他利害关系人如管理人、出资人、债权人或者重组方,能否参与执行重整计划。此外,重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能否进行调整或变更。这些问题都需要立法进一步予以完善。
7.关于资产重组问题。重组方的选择及资产重组问题对上市公司重整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从法律和财务方面对潜在重组方进行调查,没有任何相关规定。同时,上市公司的后续资产重组面临诸多法律障碍。如实践中,重整中的上市公司往往由于不符合证券法的规定而无法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证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这些都亟待立法的改进。
完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企业破产法规定的重整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法人,程序设计上未体现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特性,因此在实践中遇到诸多法律难题,严重影响重整程序的有效运作。为妥善解决上市公司重整进程中的各类疑难法律问题,确保上市公司重整程序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我们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上市公司重整案件的立案审查
由于上市公司一旦不能重整成功则直接面临破产清算,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法院对于上市公司的重整申请必须进行全面的实质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组织当事人听证,掌握案件概况,明确重整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其次,组织召开部分利害关系人(主要是大债权人、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优先债权人和持股比例在前的几位大股东)会议,征询他们对重整可行性报告、债权减让方案、股权变动方案等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征询金融管理部门、工商行政部门、证券监督部门以及税务部门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与建议,争取他们对重整的支持与配合。
◎上市公司重整案件的受理流程
法院受理上市公司重整申请应当严格履行下列程序:1.当地政府向管辖法院书面表示同意上市公司重整并出具维护社会稳定预案;2.管辖法院对上市公司重整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后致函当地政府表示拟同意受理并逐级上报最高法院批准;3.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致函证监会知会该上市公司拟进入重整程序,并表示支持;4.证监会函复该省级人民政府表示知晓该事项,同时致函最高法院表示已了解该上市公司相关情况并由其依法处理;5.最高法院根据证监会的来函和下级法院的请示决定是否受理该上市公司重整申请;6.管辖法院收到最高法院同意受理该上市公司重整申请的批复后函告当地政府,同时裁定该上市公司重整。
◎上市公司重整程序中管理人的选任
关于管理人的选任主体。因上市公司重整案件涉及主体众多,关系复杂,利益重大,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往往对管理人的选任施加影响。从目前已进入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情况看,虽然形式上均由法院以法律文书的方式指定管理人,但实际操作上均是由地方政府或大股东主导的清算组作为管理人。我们认为,由人民法院指定管理人是基本的法律原则,为公平保护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必须坚持由人民法院通过法定程序指定管理人,以确保管理人独立、中立地开展工作。关于管理人的选任方式。法院指定管理人包括随机方式、竞争方式、接受推荐方式、直接指定方式等四种。我们认为,为保证重整程序的公开透明公正,法院在选定上市公司重整案件管理人时,应当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择优秀、有实力、有经验的中介机构作为管理人。
◎重整期间上市公司的财产和营业事务管理
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重整期间,管理人管理是原则,债务人自行管理是例外。这体现了立法对经营失败债务人的不信任和惩处,目的在于确保债务人财产对全体债权人的公平清偿,但这种做法“过于保守,不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在企业复兴的促进力上则是效率最低”。我们认为,对于上市公司重整案件来说,社会稳定和企业复兴的公共利益远远大于债权人的私权利益。对于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来讲,要找到合适的中介机构来取代债务人的管理层对公司的经营业务进行管理非常困难,而且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在重整期间,若债务人主动提出自行管理申请,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存在危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应当准许继续由债务人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但同时应加强对债务人的监督。
◎上市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的制作
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重整计划草案由债务人或管理人负责制作。而韩国《会社整顿法》第190条、日本《公司更生法》第190条均规定,债权人或股东可在法院规定期限内制作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法院。我们认为,重整计划草案作为重整程序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文件,其制订是否公平、合理,能否获得各债权人组、出资人组表决通过,直接关系到重整成败。因此,一方面要调动债务人或管理人的积极性,在多方协调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合理的重整计划草案;另一方面,债权人、股东、重组方等利害关系人,可以就重整计划草案向债务人或管理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要求。
◎上市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的内容
关于债务人的经营方案。其中,资产重组方案是其核心内容。对于盈利状况极差的上市公司进行重整,如果没有重组方注入优质资产,单单依靠债务人自身资产的整合和业务的调整,很难使上市公司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更无法实现清偿债务的目的。对于资产重组方案,我们应当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谁来选择重组方。首先,在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前,债务人可以自由选择重组方;其次,在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后,由负责债务人经营管理的人来选择重组方;再次,如果重整计划草案中明确了重整方,则依法交由关系人会议表决;最后,如果重整计划草案只有概括的资产重组方案,未明确具体的重组方,在重整计划草案获得通过和批准后,由债务人依照资产重组方案选择重组方。二是如何选择合适的重组方。首先,应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如股本结构、重组后的利润要求等确定注入资产的基本条件。然后,对于符合基本条件的重组方,从法律和财务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查,重点审查其资产负债、股权结构、主要资产权属情况和拟注入资产是否具有盈利能力等。最后,通过与各意向重组方协商谈判确定最终的重组方,并签署相关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三是选定重组方后,是否在重整计划草案中予以明确。如在重整计划草案中明确重组方,由于上市公司的后续资产重组方案需要证监会审核,若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该重组方案最终未能获得证监会核准,则将导致整个重整计划无法执行,重整面临失败的风险。
关于债权分类和受偿方案。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重整债权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劳动债权;税款债权;普通债权。关于受偿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偿数额及清偿率的比
较说明。重整计划草案在确定受偿数额时所受到的一个限制是,其对任何一个特定组的债权人提供的清偿数额,不能少于他在破产清算程序中所能获得的清偿。因此,重整计划草案应当包括制作该草案时普通债权依照破产清算程序和按照重整计划草案各能获得的清偿比率的计算依据及详细说明。二是受偿顺位。首先清偿有物的担保债权,其次清偿职工债权,接着清偿税款债权,最后清偿普通债权。三是受偿方式。担保债权、职工债权和税款债权,一般都是以上市公司自有资产变现资金或者其他主体提供偿债资金,采用现金方式进行清偿。而对于普通债权,受偿方式除以上述资金现金清偿外,还包括由股东让渡股票进行清偿,由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进行清偿,将上市公司的对外应收款分配给普通债权人进行清偿等。四是受偿期限。关于各类债权的受偿时间,法律并无明确规定,理论上来说,只要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内清偿完毕即可。
关于出资人权益的调整。一是调整的依据。我们认为,重整计划草案并不必然要求对出资人权益进行调整,但在上市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出资人的股权为负值,并不具有实质权益,同时上市公司通过重整豁免巨额债务获得重生,最大受益人即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因此,重整计划草案必须包括对出资人权益进行调整的内容。二是调整的方式。对出资人权益进行调整,一般包括三种方式,其一按比例缩小整个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数额,出资人持有的股份也相应缩小;其二在保持整个上市公司总股本数额不变的基础上减少出资人的持股数额,而将其让渡的股份分配给债权人或者转让给重组方;其三先削减出资人的持股数额,将其让渡的股份用以清偿债务,然后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资产,引进重组方,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三是调整的幅度。由于不同类型的股东,包括非流通股股东、限售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大股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取得上市公司股份所付出的对价不同,对上市公司身陷重整境地所应负的经营责任不同,其通过重整所获得的利益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股东,调整的幅度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持有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由于其取得上市公司原始股的对价很低,而且他们一般都对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对于他们所持有的股份应当进行大比例的折让。
◎上市公司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
对上市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时,一般分为担保债权组、职工债权组、税收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和出资人组等几类,必要时,可以在普通债权组中设小额债权组。实践中,对于各债权人组,均采取现场表决的方式。对于出资人组,除了采取现场开会方式进行表决外,有的上市公司还采取了通信表决和董事会征集投票权的表决方式。
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当出席会议的同一表决组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时,即为该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而对于出资人组表决通过的标准,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实践中均参考股东大会的表决机制。我们认为,从有利于重整计划草案通过,提高重整效率的角度考虑,出资人组对重整计划草案中涉及出资人权益调整事项的表决,可以参照公司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经参与表决的出资人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时,即视为出资人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上市公司重整计划的批准
关于正常批准。法院对重整计划的审查批准,是重整计划生效的必要条件。我们认为,上市公司重整实质是股东、战略投资人、债权人等多方面利益的一种妥协性的商业安排,法院不应也不能对企业纯商业事项介入过多。
关于强制批准。企业破产法规定未被关系人会议通过的重整计划草案,如果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可予以强制批准。我们认为,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草案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最低限度接受原则,即至少有一个或几个权益受到影响的表决组已经接受了重整计划草案;其二,保护反对债权人利益原则,即重整计划草案必须保证每一个反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在重整程序中都至少可以获得他在清算程序中本可获得的清偿,而且没有受到不公平的歧视。实践中,还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重整计划草案对清算状态下和重整条件下清偿比例的测算要准确;二是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已经与债权人或股东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协商,并经过了表决、补充表决程序,重整计划草案仍未能通过;三是重整计划草案已对债务清偿方案、清偿资金来源等做出明确安排,且具有可行性;四是重整计划草案应当包括削减出资人权益的内容,以寻求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为了限制法院强制批准权力的滥用和最大限度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在强制批准上市公司重整计划草案前应报经最高法院批准。
◎上市公司重整计划的执行
关于上市公司重整计划的执行人。我们认为,重整计划的执行人依法只能是债务人,除非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原因(如债务人存在破产欺诈或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等),管理人才能作为执行人。出资人、债权人或者重组方如果希望直接参与重整计划的执行,应当以出资人权益调整的方式或者通过债务人有权机构指定的方式介入,最终仍应当以债务人的名义执行重整计划。
关于上市公司重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是否允许在重整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变更重整计划,企业破产法没有明确规定。我们认为,重整计划的变更在特殊情况下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应当经过何种程序进行变更。较为公平合理的方式是采取与通过重整计划相同的程序,即由受重整计划变更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按照原重整计划的表决程序重新表决,通过之后再报法院裁定批准。
◎上市公司重整程序的终结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的同时终止重整程序,即重整计划批准之日为重整程序终止之日。但对于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法院是否应当裁定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或者终结重整程序,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我们认为,由于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将产生一系列重大法律后果,因此,必须通过裁定方式予以确认,法院可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四条的规定,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十一)项的规定,裁定终结重整程序。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七庭课题组)
第三篇: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解读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关键条文解读
中小板:
上市公司应当健全股东大会表决制度。股东大会审议下列事项之一的,公司应当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为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供便利:
其中: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关联交易(不含日常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不含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的担保);
拟以超过募集资金净额10%的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股权激励
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附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案例)
上市公司在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中应当充分、完整地披露本次股东大会提案的具体内容。有关提案需要独立董事、保荐机构发表意见的,独立董事和保荐机构的意见最迟应当在发出股东大会通知时披露。
上市公司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规定选举二名以上董事或监事时实行累积投票制度。
董事会应当设立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无战略),制定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并予以披露。委员会成员由不少于三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当占半数以上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应当为会计专业人士。
董事会审议按本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日常关联交易除外),应当以现场方式召开全体会议,董事不得委托他人出席或以通讯方式参加表决。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向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的,应当同时通报董事会秘书。
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当督导内部审计部门至少每季度对下列事项进行一次检查,出具检查报告并提交董事会。
(一)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对外担保、关联交易、证券投资、风险投资、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购买或出售资产、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
(二)公司大额资金往来以及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资金往来情况。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应当每年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决策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确定依据是否合理、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报告中关于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披露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等进行一次检查,出具检查报告并提交董事会。
董事会秘书在董事会审议其受聘议案前,应当取得本所颁发的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独立董事在被提名前,应当取得中国证监会认可的独立董事资格证书。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候选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被提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四)最近三年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兼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人数总计不得超过公司董事总数的二分之一。
最近二年内曾担任过公司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监事人数不得超过公司监事总数的二分之一。
单一股东提名的监事不得超过公司监事总数的二分之一。
董事会秘书应当由上市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或财务负责人担任。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应当提交书面辞职报告。除下列情形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辞职自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或监事会时生效:
(一)董事、监事辞职导致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上市公司应当在二个月内完成补选)
(二)职工代表监事辞职导致职工代表监事人数少于监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
(三)独立董事辞职导致独立董事人数少于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或独立董事中没有会计专业人士。
在上述情形下,辞职报告应当在下任董事或监事填补因其辞职产生的空缺后方能生效。在辞职报告尚未生效之前,拟辞职董事或监事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继续履行职责。
董事长、总经理在任职期间离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当对董事长、总经理离职原因进行核查,并对披露原因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以及该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发表意见。独立董事认为必要时,可以聘请中介机构进行离任审计,费用由公司承担。
董事应当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因故不能亲自出席董事会的,应当审慎选择并以书面形式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独立董事不得委托非独立董事代为出席会议。涉及表决事项的,委托人应当在委托书中明确对每一事项发表同意、反对或弃权的意见。董事不得作出或者接受无表决意向的委托、全权委托或者授权范围不明确的委托。董事对表决事项的责任不因委托其他董事出席而免除。
一名董事不得在一次董事会会议上接受超过两名董事的委托代为出席会议。在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非关联董事不得委托关联董事代为出席会议。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董事应当作出书面说明并向本所报告:
(一)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
(二)任职期内连续十二个月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超过其间董事会总次数的二分之一。
董事在审议出售或转让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与上市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资产时,应当充分关注该事项是否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
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并应当对此发表明确意见。前述意见应当在董事会会议记录中作出记载。
董事应当依法对定期报告是否真实、准确、完整签署书面确认意见,不得委托他人签署,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签署。
董事对定期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的,应当说明具体原因并公告,董事会和监事会应当对所涉及事项及其对公司的影响作出说明并公告。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董事长应当向全体股东发表个人公开致歉声明:
(一)董事长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本所公开谴责的;
(二)上市公司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本所公开谴责的。
独立董事应当充分行使下列特别职权:
(一)上市公司拟与关联人达成的总额高于300万元人民币或高于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的5%的关联交易,应当由独立董事认可后,提交董事会讨论。独立董事在作出判断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二)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
(三)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四)提议召开董事会;
(五)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
(六)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独立董事行使上述职权应当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意。
3.5.3 独立董事应当对下列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发表独立意见:
(一)提名、任免董事;
(二)聘任、解聘高级管理人员;
(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
(四)公司当年盈利但董事会未提出包含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预案;
(五)需要披露的关联交易、对外担保(不含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提供担保)、委托理财、对外提供财务资助、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投资等重大事项;
(六)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股权激励计划;
(七)独立董事认为有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事项;
(八)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所业务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意见类型包括1同意、2保留意见及其理由、3反对意见及其理由和4无法发表意见及其障碍,所发表的意见应当明确、清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及前述人员的配偶在下列期间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样适用)
(一)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三十日内,因特殊原因推迟公告日期的,自原预约公告日前三十日起至最终公告日;
(二)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
(三)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日或进入决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后二个交易日内;
3.8.18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确保下列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发生因获知内幕信息而买卖本公司股份及其衍生品种的行为:
(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四)中国证监会、本所或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公司或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有特殊关系,可能获知内幕信息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上述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买卖本公司股份及其衍生品种的,参照本指引第3.8.14 条的规定执行。
(3.8.14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证券事务代表应当在买卖本公司股份及其衍生品种的二个交易日内,通过公司董事会向本所申报,并在本所指定网站进行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本次股份变动的交易日期、交易方式、交易数量、成交均价、本次股份变动后的持股数量以及本所要求披露的其他事项等。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证券事务代表以及董事会拒不申报或者披露的,本所在指定网站公开披露以上信息。)
7.7.2 上市公司应当依据公司规模、生产经营特点及有关规定,配置专职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且专职人员应当不少于三人。
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应当为专职,由审计委员会提名,董事会任免。公司应当披露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与实际控制人的关系等情况,并报本所备案。
公司应当在报告披露后十个交易日内举行报告说明会,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独立董事(至少一名)、董事会秘书、保荐代表人(至少一名)应当出席说明会。
第四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运作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运作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上市公司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所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运作适用本指引。第三条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第四条 审计委员会成员须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勤勉尽责,切实有效地监督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指导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
第五条 上市公司设臵审计委员会,须制定审计委员会工作规程,明确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委员任期、职责范围和议事规则等相关事项。
第六条 上市公司须为审计委员会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专门人员或机构承担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联络、会议组织、材料准备和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审计委员会履行职责时,上 市公司管理层及相关部门须给予配合。
第二章 审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第七条 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会从董事会成员中任命,并由3名或以上成员组成。
第八条 审计委员会成员原则上须独立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委员应当占审计委员会成员总数的1/2以上。
第九条 审计委员会全部成员均须具有能够胜任审计委员会工作职责的专业知识和商业经验。
第十条 审计委员会设召集人一名,由独立董事担任,负责主持委员会工作。审计委员会召集人须具备会计或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经验。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须组织审计委员会成员参加相关培训,使其及时获取履职所需的法律、会计和上市公司监管规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第十二条 上市公司董事会须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和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必要时可以更换不适合继续担任的成员。
第三章 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第十三条 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监督及评估外部审计机构工作;
(二)指导内部审计工作;
(三)审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对其发表意见;
(四)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协调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及相关部门与外部审计机构的沟通;
(六)公司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涉及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审计委员会监督及评估外部审计机构工作的职责须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评估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特别是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非审计服务对其独立性的影响;
(二)向董事会提出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的建议;
(三)审核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费用及聘用条款;
(四)与外部审计机构讨论和沟通审计范围、审计计划、审计方法及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事项;
(五)监督和评估外部审计机构是否勤勉尽责。审计委员会须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无管理层参加的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单独沟通会议。董事会秘书可以列席会议。
第十五条 审计委员会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须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审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二)督促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计划的实施;
(三)审阅内部审计工作报告,评估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督促重大问题的整改;
(四)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的有效运作。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须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给管理层的各类审计报告、审计问题的整改计划和整改情况须同时报送审计委员会。
第十六条 审计委员会审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对其发表意见的职责须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审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意见;
(二)重点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重大会计和审计问题,包括重大会计差错调整、重大会计政策及估计变更、涉及重要会计判断的事项、导致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事项等;
(三)特别关注是否存在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欺诈、舞弊行为及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四)监督财务报告问题的整改情况。
第十七条 审计委员会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职责须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评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适当性;
(二)审阅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三)审阅外部审计机构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外部审计机构沟通发现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四)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结果,督促内控缺陷的整改。
第十八条 审计委员会协调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及相关部门与外部审计机构与的沟通的职责包括:
(一)协调管理层就重大审计问题与外部审计机构的沟通;
(二)协调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机构的沟通及对外部审计工作的配合。
第十九条 审计委员会应当就认为必须采取的措施或改善的事项向董事会报告,并提出建议。
第二十条 审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有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二十一条 上市公司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须由审计委员会形成审议意见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后,董事会方可审议相关议案。
第四章 审计委员会的会议
第二十二条 审计委员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由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召集和主持。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不能或者拒绝履行职责时,应指定一名独立董事委员代为履行职责。
第二十三条 审计委员会每年须至少召开四次定期会议。审计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当有两名以上审计 委员会委员提议时,或者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第二十四条 审计委员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出席方可举行。
第二十五条 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提出的审议意见,必须经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因审计委员会成员回避无法形成有效审议意见的,相关事项由董事会直接审议。
第二十六条 审计委员会委员须亲自出席会议,并对审议事项表达明确的意见。委员因故不能亲自出席会议时,可提交由该委员签字的授权委托书,委托其他委员代为出席并发表意见。授权委托书须明确授权范围和期限。每一名委员最多接受一名委员委托。独立董事委员因故不能亲自出席会议的,应委托其他独立董事委员代为出席。
第二十七条 审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邀请外部审计机构代表、上市公司监事、内部审计人员、财务人员、法律顾问等相关人员列席委员会会议并提供必要信息。
第二十八条 审计委员会会议须制作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委员及其他人员须在委员会会议记录上签字。会议记录须由负责日常工作的人员或机构妥善保存。
第二十九条 审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审议意见,须以书面形式提交公司董事会。
第三十条 出席会议的所有人员均对会议所议事项负有 保密义务,不得擅自泄露相关信息。
第三十一条
审计委员会成员中若与会议讨论事项存在利害关系,须予以回避。
第三十二条 审计委员会会议的召开程序、表决方式和会议通过的议案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本指引的规定。
第五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三条 上市公司须披露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情况,包括人员的构成、专业背景和五年内从业经历以及审计委员会人员变动情况。
第三十四条 上市公司须在披露报告的同时在本所网站披露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主要包括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和审计委员会会议的召开情况。
第三十五条
审计委员会履职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触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信息披露标准的,上市公司须及时披露该等事项及其整改情况。
第三十六条 审计委员会就其职责范围内事项向上市公司董事会提出审议意见,董事会未采纳的,上市公司须披露该事项并充分说明理由。
第三十七条 上市公司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披露审计委员会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出具的专项意见。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违反本指引规定的,本所视情节轻重,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采取监管措施或者予以纪律处分。
第三十九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总结分析
生物制药
复星医药:西药类药品60%,商业零售及批发19%,医疗器械14% 2012年上半年,克服了外部宏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公司秉持“持续创新,共享健康”的经营理念,围绕医药核心业务,坚持产品创新和管理提升,积极推进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战略,公司主营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427.42万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12.63%;其中,制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9,750.48万元,同比增长23.00%。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制药业务快速发展,新陈代谢及消化道、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抗感染等疾病治疗领域主要核心产品保持增长所致。
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96,938.74万元、利润总额98,722.9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76.70万元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115.11万元,分别较2011年同期减少14.00%、20.58%、19.03%和增长38.01%。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参股企业国药控股和金城医药完成增发,公司按视同处置联营公司确认股权处置收益贡献利润总额7.28亿元、贡献净利润5.46亿元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11年同期增长主要系:(1)如前所述,公司的制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核心产品增长明显;以及(2)国药控股销售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等原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投入,重点推进生物仿制药和创新药的研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新药及疫苗项目约110项,包括培美曲塞二钠等4个品规获得生产批件;报告期内,公司制药板块专利申请达32项。
交大昂立:保健品86%,其他13%
201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474.01万元,营业总成本18,984.7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614.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
科华生物:医疗仪器50%,体外临床仪器45%,(1)生物制药概念: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生物制品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各种体外诊断制品、基因工程药物等,拥有且已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器、分离纯化等现代生物技术并运用于生产。
(2)诊断试剂行业龙头: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种最齐全、报批量最大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其中禽流感检测试剂是政府拨款的项目,目前正在临床研制中。公司与政府合作的核酸检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毒在血液筛查系统中的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将会为公司的诊断试剂的稳定扩大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05年公司的艾滋病诊断试剂盒在国内艾滋病防治项目中标并获得国外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的长期供货合同。
2012年上半年,公司紧紧抓住医药行业宏观政策以及行业内生需求增长的利好,利用自身资金、研发、品牌等优势,继续聚焦诊断核心主业,打造“资本+产业”、“试剂+仪器”的创新运营模式,推动了公司试剂及仪器的一体化销售,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20.1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7%;营业利润13,667.3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647.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8%。
东诚生化:肝素钠82%,硫酸软骨素10% 公司主营:肝素钠原料药、硫酸软骨素 公司主营业务为肝素钠原料药、硫酸软骨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肝素钠原料药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及各类外科手术,临床上还用于治疗静脉血栓和急性冠脉综合症(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硫酸软骨素根据标准和用途不同,可用于生产治疗骨关节炎、高血脂、头疼、偏头痛、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缺氧、滴眼液等药物,还可用于对骨关节炎、关节痛等疾病有一定保健作用的保健食品,以及食品和饮料的生产。此外,公司还生产细胞色素C原料,以及注射用尿促性素、注射用绒促性素等药物制剂。公司目前共拥有36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正在申请的还有9项,涵盖原料药、注射剂等剂型。
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697,618.2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2.01%;实现营业利润77,003,448.2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005,441.9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4%。报告期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整体行业环境影响,公司肝素钠的销售价格及数量均出现下滑。
千红制药:肝素系列67%,胰激肽原酶系列29% 公司主要产品有肝素钠(肝素钠原料药、肝素制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注射用门冬酰胺酶三大类,其中肝素系列、胰激肽原酶制剂系列是公司营收主要来源,肝素钠原料药出口位居国内第三(仅次于海普瑞、南京健友),胰激肽原酶国内份额第一(市场占有率超过60%),09年分别占收入比76%、20%;占毛利比51%、42%。此外,门冬酰胺酶制剂在国内市场占据20%份额,仅次于外企。公司共拥有39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其中22个品规的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胰激肽原酶制剂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单独定价(优质优价)药品。
201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受到欧债危机及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支付有所控制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善,以及国内医疗改革和去年药品价格调整、国内同行业销售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一些产品的销售环境(尤其是外销环境)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是公司管理层坚决围绕公司目标展开工作,认真贯彻董事会各项决议,在受到肝素钠外销及部分内销品种价格下降的影响导致公司的总体销售下降的情况下,管理层积极顺应市场变化,持续加强国内外营销机制改革、继续加强设备设施投入,不断创新工艺技术和优化管理体系,总体上保持了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公司2012年1-6月份,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498,792.9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15%;实现营业利润83,780,960.12元,同比下降7.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366,391.77元,同比下降5.49%。利润下降幅度较一季度预测有所收窄的原因主要是国内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增长、营业成本有所下降和闲置资金投资收益有所增加所致。
下半年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等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的各种因素的变化,继续按照董事会目标继续做好各项既定工作,适时调整不适应公司阶段性发展的因素,继续加强、保持和创新有利发展因素,努力实现公司的既定目标。在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快包括募投项目在内的基本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实现投入产出目标。
海普瑞:普通级素钠原料药91%,FDA级肝素钠原料药8%
公司是全球产销规模最大、也是我国唯一同时取得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截至2010年5月上市公告书公告日)。在国际医药市场上,美国FDA认证和欧盟CEP认证最具权威性,尤其是药品通过美国FDA认证就等于拿到了通往世界各国医药市场的通行证。公司产品99%以上用于出口,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07-09年公司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0.78、2.16和3.52万元/亿单位,收入复合增长173%,净利润复合增长245%。
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476.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61%;实现营业利润38,278.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967.6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96%。
报告期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制约肝素原料药销售价格的主要因素未有改善,公司肝素钠原料药销售价格继续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7.33%,由于受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使得报告期产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但同时原料采购价格的下降带来营业成本的降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10.84%。
常山药业: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8%,肝素钠48%,公司主营业务为肝素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拥有完整肝素产品产业链、能够同时从事肝素钠原料药和肝素制剂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之一,主导产品为肝素钠原料药(注射级和非注射级)、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肝素钠注射液。其中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和肝素钠注射液均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肝素钠注射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继续保持良性增长态势,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稳步增长,本期实现营业收入为39,168.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09.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06%。其中,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常州泰康制药有限公司因尚处于初期运行阶段,1-8月份整体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9月份已经扭亏为盈实现利润41.25万元,但累计利润仍为亏损,并入母公司报表后使母公司营业收入减少76.94万元,净利润减少340.02万元。
天坛生物:预防制品56%,血液制品43%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初确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计划,稳步推进、积极落实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主营业务平稳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904.17万元,比上年同期57,423.73万元增加15,480.44万元,增幅26.96%;实现营业利润21,432.66万元,比上年同期18,318.5万元增加3,114.16万元,增幅17%;实现利润总额21,533.37万元,比上年同期18,598.92万元增加2,934.45万元,增幅15.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85.05万元,比上年同期12,107.63万元增加2,577.42万元,增幅21.29%。
双鹭药业:生物、生化药81%,化学药15% :公司业务目前集中于基因工程和生化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现有四个生物制品、多种生化及化学药物投放市场,其中立生素、欣吉尔、扶济复分别被原国家经贸委等国务院五部委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2年1-6月份,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全面推进新版GMP建设,不断完善生产质量体系和营销体系,加快公司在单抗、基因工程药、高端疫苗等领域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建设,继续加强技术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快速推进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12年1-6月,公司累计完成营业收入400,868,490.19元,实现利润总额260,335,073.39元,实现净利润222,969,299.05元,营业收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均实现了较大增长,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3.40%、48.20%。
利德曼:体外诊断试剂86%,仪器8% 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产品及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体外生化诊断试剂,目前已获得 99 项体外生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书,是我国生化诊断试剂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厂商之一,产品涵盖肝功、肾功、血脂与脂蛋白、血糖、心肌酶等九类生化检测项目,能够满足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等各种生化检测需求。
2012年1-9月份,公司在暨定预算目标和工作方针指引下,加强市场管理和开发,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整体销售业绩良好,有力保障了2012年经营目标的实现。
2012年第三季度,公司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各重要指标预算的执行也较为理想。
1-9月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486.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41.6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研发投入策略,通过自主创新活动,研究转化成果越来越多,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产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A800)取得注册证书。
安科生物:生物制品55%,中成药23%,化学合成药20% 公司主要产品为重组人干扰素和重组人生长激素等基因工程药物,在国内排名前列的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企业中,公司是唯一一家同时生产干扰素、生长激素的企业,也是国内干扰素剂型最多的生产企业和生长激素国内取得烧伤适应症生产批件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2012年经营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主营业务呈现稳健上升的发展趋势。2012年1到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87.43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8.25%;营业利润5,315.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61.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16.22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28%。
金河生物:药物饲料添加剂94% 公司一直从事饲用金霉素等药物类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饲用金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霉素等。公司产品被国内外大型饲料厂家和养殖户广泛使用。饲用金霉素通用名为金霉素预混剂,主要用于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还可用于防治动物疾病。盐酸金霉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和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低剂量常用作饲料添加剂,用于促进畜禽生长、改善饲料利用率;中、高剂量可预防或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蓝冠病、大肠杆菌等。盐霉素主要用于鸡球虫病防治和肉牛促生长。为广谱抗球虫药,对鸡柔嫩、毒害、巨型、堆型和哈氏艾美耳球虫均有效,除抗球虫外,盐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还能促进牛、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报告期公司紧紧围绕“丰富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继续巩固在药物饲料添加剂行业的优势地位,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加快研发和报批步伐,加大饲用金霉素的营销力度。报告期内,公司累计销售各类产品31,185.63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57%。
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994,977.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19%。由于主要原材料玉米价格上涨,使得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成本有所上升,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1.04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5851.2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118.9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02%。
面对国内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和动荡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公司依托产品优势,加大营销力度,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已先期开始募投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招标工作,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盐酸沃泥妙林项目完成了合成的中试工作;兽用狂犬疫苗项目和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起联合向农业部申报临床并已于2012年7月13日获得农业部批准;金河动物药业公司在积极扩大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正在向农业部申报金霉素系列延伸产品的批准文号,通过药物组合或剂型升级来提升金霉素的生物利用率,覆盖终端用户;法玛威公司上半年完成并向FDA递交了仿制药号(ANADA)第二轮问题的回复。公司2012年1-6月份研发投入资金294.11万元,新产品新项目将是公司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沃森生物:HIB疫苗82%,AC结合疫苗17%
司是专门从事人用疫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在 13 个疫苗产品的开发研制上取得重要成果,拥有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 Hib 和冻干 A、C 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这两个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和第一位。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全年经营计划,积极推进研发、生产、营销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外延式发展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各项管理措施,认真做好各项经营工作。截止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87.6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实现净利润15,537.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713.3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1%。
长春高新:基因工程药品56%,中成 药26%,房地产16%
公司持有长春金赛药业有限公司70%股权,2006年,国内“重组人生长激素”市场总容量在4亿元左右,长春金赛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实现税后销售规模1.8亿元,净利润7180万元。2007年上半年,长春金赛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净利润同比增长40%,全年实现净利润有望达到9000万元以上。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549.29万元,比上年同期57,742.13万元增长42.96%;营业利润16,978.33万元,比上年同期8,822.45万元增长9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77.93万元,比上年同期4,227.41万元增长121.84%。
汤臣倍健: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99%
(2)行业地位:公司是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非直销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涵盖软胶囊、硬胶囊、片剂、粉剂等多个剂型的专业生产基地,拥有行业非直销领域领先的销售网络和连锁网络,拥有行业内强势的渠道性品牌,是目前我国民族品牌中较少能够与外资品牌相竞争的企业之一。2008 年,公司在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非直销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10%,居首位;按品牌计算,公司“汤臣倍健”品牌和“十一坊”品牌 2008 年在非直销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8.7%和1.3%,位居第1位和第6位。
(3)公司主营:公司主要从事膳食营养补充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100多个品种,可分为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补钙及骨骼健康、心脑血管健康、女性健康、婴幼/儿童/青少年健康、男性健康、草本植物健康产品和功能性健康产品8大类。公司的主打品牌是“汤臣倍健”,另外还有针对细分市场的“十一坊”和“顶呱呱”两个品牌。
2012年是汤臣倍健上市后第二个会计。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取自全球,健康全家”的品牌理念,从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市场整理与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紧密围绕着《2011-2015经营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及年初既定的2012经营计划目标,贯彻董事会的战略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公司主营的膳食营业补充剂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营业绩较2011年同期稳步增长。201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为80,963.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98.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78%。
舒泰神:苏肽生87%,舒泰清11% 司主要从事生物制药和部分化学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其中“苏肽生”是国家一类新药,主要用于神经保护和修复神经损伤,“舒泰清”是国家四类新药,主要用于清肠和治疗便秘。国内共有四家企业生产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由于丽珠集团的“丽康乐”上市时间较短,该产品将维持“金路捷”、“恩经复”和“苏肽生”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现阶段“舒泰清”为处方药,公司计划在条件成熟时申请将“舒泰清”转为非处方药(OTC),通过OTC渠道销售“舒泰清”存在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公司主导产品“苏肽生”自06年获准生产销售,截至09年末已经占据了41.05%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市场 排名第一。2007年-2009年,国内用于清肠的聚乙二醇类药品,公司“舒泰清”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3%、14.0%、17.9%。公司还储备 了美他沙酮片、掩味盐酸小檗碱分散片和曲司氯铵胶囊等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储备产品,目前国内尚未有上市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26.3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22%;营业利润为14637.5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25%;利润总额为14904.7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31.8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36%。
上海莱士: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血液制品生产的企业,目前投浆量位于行业前三。公司目前能生产7 种血制品,另外乙免也拿到了临床批件,产品线在国内企业中属第二。因此无论从产品线还是投浆量上来看,公司的实力在我国的血制品行中都排名三甲之列。另外,公司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高于国家法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因此产品实行优质优价,产品价格高于国内行业平均水平,具有品牌优势。公司还是行业内出口规模最大的血制品企业,有约20 个国家的认证证书。
自2012年开始,公司提高了支付给供浆员的营养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供浆员奖励政策适时作出了调整。与此同时,公司各浆站进一步加大了在当地发动新供浆员的宣传力度,以及对老供浆员的回访工作,在不断发展新供浆员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有供浆员的重复供浆率。在多方的积极努力下,2012年上半年采浆量达到181.49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7%。采浆量的大幅提高必将使公司业绩有所提升,但由于血浆从采集到形成产品并最终实现销售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因此,新增的采浆量所产生的增量效益将在今年下半年才能开始有所显现。
2012年上半年,血液制品市场仍处于供给紧张的状况。公司产品产销两旺,报告期内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3,748.42万元,较上年同期22,644.03万元增长4.88%。营业总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放行量较去年同期增加,同时小产品之一的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的销量也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41.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74%。营业总收入增长而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血浆采集成本提高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同时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亦有所增长。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成本费用支出的控制,严格预算执行,努力将成本费用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以保证全年实现稳定增长的经营目标
通化东宝:胰岛素83%,镇脑宁9% 公司是目前国内具有相对垄断优势的生产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企业,胰岛素是有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市场需求伴随经济发展而快速增长。先后研制推出了“镇脑宁”,东宝肝泰片、脑血康片等一大批国家级新药和拳头产品。在生物制药领域,集团先后投入数亿元科研经费,于1998年成功研制出具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制剂药品“甘舒霖”,填补了国内空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第二个能生产甘精胰岛素的国家,该成果被58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奖。
2012年上半年,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制定的总体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新药研发进程,扩大资本投资,提高生产能力,同时积极应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变化,围绕国家医改重点发展基层的医改思路,不断深化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26.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0%,其中:重组人胰岛素实现营业收入36,051.8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3.21%;实现利润总额8,992.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739.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5%。
金化股份:医药工业56%,医药商业32%
报告期内,公司以管理促发展,以效率求效益,全力深化产品运营,细化管理促进产销整合、以简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以转变作风强化管理素质,使公司经营向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公司构建制药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销售方面,公司持续强化各项市场促进活动,拓展主导产品、普药系列产品的全国招商业务和销售;实施产品渠道管理,规范政府招标业务,全力保障营销环境和市场秩序;推进品牌战略,扩大产品运营规模,创新重点产品运营模式。调整巩固主导产品市场的拓展基础,寻求普药系列市场突破策略,构筑局部优势,积极促进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转化。
在生产方面,严格质量管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合理优化库存,提升库存控制管理,保障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在技术、研发方面,大力实施工艺优化技改,推行节能降耗改进工作,强化新品研发,加速新品研发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0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83%,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8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20%,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6,71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41%,金花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8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8万元,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资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主业经营效益不断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华兰生物:血液制品75%,疫苗产品24% 凭借民营企业的管理优势、营销实力、规模优势、成本控制力和研发实力,华兰生物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已逐步确立,并有望继续保持“产品有定价能力”的利润上涨。从市场占有率和增速看,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多种产品的状况已远远超出其他企业。随着血浆站改制的完成,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已经具备了向疫苗产业拓展的基础,并即将产生丰厚的效益。(2)甲流感概念:2009年11月27日公告,11月26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公司接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关于下达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计划的通知》。通知称,根据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需要和企业生产情况,现将2179万剂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计划下达华兰生物疫苗公司。并要求公司于2009年12月31日前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本报告期,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管理层面对贵州五家单采血浆站停止采浆的影响,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单采血浆站的采浆能力和加快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称“重庆公司”)投产为重要任务,狠抓落实,加强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单采血浆站采浆能力逐渐提高,公司积极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公司调运全资子公司重庆公司原料血浆生产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和人凝血因子VIII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全资子公司重庆公司顺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开始正式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以下称“疫苗公司”)正式取得世界卫生组织的受理通知书,将要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检查;公司收到国家收储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部分货款78,551,339.00元,确认收入105,860,508.43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8,101,638.01元、较上年同期降低6.76%,利润总额247,792,907.77元、较上年同期降低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623,803.40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9.82%,其中血液制品实现营业收入329,940,416.86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0.89%,疫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7,358,545.7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50%。
达安基因:试剂类54%,服务收入32%,仪器类9%
(4)行业龙头:公司于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开拓了基因疾病诊断新领域,目前国内开展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医疗机构中,有70%与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
(5)甲流感概念:达安基因公告称,公司于2009年9月27日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R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医疗器械注册证,证书编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3400713号。公司表示,鉴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展、产品的非唯一性以及同类产品竞争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上述试剂盒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目前尚无法估计。
2012年上半年,遵照董事会提出的经营目标,在公司经营班子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公司业绩实现了持续、稳步的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261,559,751.9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41%;实现营业利润39,955,833.3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0.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096,826.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57%。
钱江生化:农药59%,蒸汽24%,兽药8%,其他6%
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05.87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2.10%;营业利润-41.6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1.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14.8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3%。
本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二分厂关停后,使原有产能减少,配套项目的建设尚未竣工。因此,可供销售的农药类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二是受全球经济景气度下降的影响,公司产品的出口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产品的出口额较去年同期下降28.88%;国内销售同样受需求减少而下降,农药类、兽药类以及对外供热(蒸汽)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0.34%、63.28%和5.83%。
报告期内,公司二分厂关停后,海宁市政府对公司承诺的财政奖励资金6,724.98万元,其中的3,300万元已由海宁市财政局拨款到位,尚有1,500万元将于下半年到位。其余1924.98万元将于公司交付土地后到位。
海王生物:医药商业流通85%,医药制造9%,(1)甲流感概念:09年6月26日,海王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从卫生部取得《医用特殊物品准出入境证明》,海王英特龙申请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获准在2009年6月25日至7月15日期间入境。目前海王英特龙正在办理报关等进口手续,待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后海王英特龙申请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即可入境。
(2)生物医药: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医药制造、商业流通和零售连锁的医药类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现已形成医药工业制造、医药零售连锁、医药商业流通三大支柱产业体系。目前海王旗下拥有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一个国家“863”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四个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型生产制造基地,两个大型现代化医药商业物流配送中心、五百多家零售连锁店,以及广泛而雄厚的营销资源,形成了覆盖全国市场并向国际市场延伸的营销网络。报告期内,在宏观经济发生变化、行业竞争愈趋严峻的情况下,公司从业务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入手,加大市场开拓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巩固和发挥公司的业务优势,保持了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其中:公司医药商业流通体系随着药品“阳光集中配送”业务的横向拓展及其延伸业务的纵向深入,对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的增长带来显著贡献;公司工业制造体系在药品持续降价的大环境下,通过推进药品销售渠道和终端体系建设、加快保健品及食品新产品上市节奏等营销策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2,874,508.84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9.36%,实现营业利润79,200,579.84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0.48%,主要原因是医药商业体系药品阳光集中配送业务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医药制造体系保健品、食品销售稳步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838,205.99元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1.06%,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规模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7,664,374.58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5.60%,主要原因是公司经营业务持续向好,销售规模大幅上升带来的经营性利润增长。
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继续保持一贯的重视和持续投入,2012年上半年公司投入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的资金约人民币2,201.47万元,取得临床批件1项,完成化学药品申报生产3项,获得专利授权2项,新专利申请6项,完成科技立项申报7类共计16个品种,并获得科技立项拨款到账共计1,371.80万元。
东宝生物:明胶及副产品磷酸氢钙95%,胶原蛋白系列产品4%
公司目前主营明胶系列产品以及小分子量胶原蛋白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的副产品为磷酸氢钙。截止2009年底,公司拥有4000吨/年骨明胶的生产能力,为国内最大的骨明胶生产厂商之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6500吨骨明胶的生产能力。公司是国内真正掌握小分子量胶原蛋白,备技术并能够稳定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少数企业之一。
(3)公司优势:公司的明胶制造工艺在行业内领先,公司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各工序物料流量、装置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关键工艺要素的精细控制,有效解决了传统碱法骨明胶生产周期长、用水量大以及环境污染大的三大缺陷,同时,该技术还解决了钙盐超微粒子的分离与澄清这一国际难题。除此之外,公司凭借独有的工艺技术,通过有效地过程控制,能够稳定、批量生产双90骨明胶,为小分子量胶原蛋白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385,542.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4%;实现营业利润26,029,667.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70,003.6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20%。生产经营情况良好,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报告期内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严把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关,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募投项目如期建成,明胶产量增长、售价上涨所致。报告期内吨明胶平均售价比去年同期上涨13.44%。明胶成本增长低于售价上涨幅度。智飞生物:B型流感嗜血杆菌76.0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四价苗),19.61%价肺炎球菌(纽默法)15.94%,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7.68%麻腮风三联(默尔康7.39% 公司是我国本土综合实力最强的民营生物疫苗企业。疫苗属国家重点支持产业之一,并且二类疫苗企业在经营资格范围上逐步放开,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也将对疫苗企业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公司具有自主疫苗系列产品。最近三年公司疫苗产品销售量分别占据我国二类疫苗市场10.99%、11.13%和10.78%的份额,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民营疫苗企业排名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2012年经营计划,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较显著成绩,并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平稳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9,696.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3%;利润总额为16,830.9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3%;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373.2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4%,基本符合全年计划。
2、报告期内,部分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合作研发项目“含有复合佐剂的结核亚单位疫苗”获得专利;自主研发产品“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双价痢疾结合疫苗”临床实验申请获受理;自主研发产品“AC流脑多糖疫苗”、“Hib疫苗”相继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获得GMP证书,已经投入生产,待批签发后即可上市销售。
3、为进一步完善公司中长期激励机制,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122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成为此次计划的激励对象,结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即将上市的重要新产品等因素,公司制定了较高的行权条件,较好地兼顾了公司、投资人和员工的长期利益,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公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4、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在与美国默沙东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确立全面合作意向后,双方就“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签署《开发推广合作协议》;报告期内续签了《市场推广服务协议》,确定到2013年6月30日止的代理合同,涉及产品为灭活甲肝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涉及采购金额2.28亿元。
9月27日双方签署《开发推广合作协议》,公司成为默沙东公司“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简称HPV疫苗或宫颈癌疫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伙伴,涉及基础采购计划:第一约11.4亿元,第二约14.83亿元,第三约18.53亿元。
该产品是全球唯一获准上市的用于预防由6、11、16和18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目前已在124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
该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全面发展,为公司的持续成长增加了重要的助推器。
江苏吴中:贵金属加工49%,医药行业22% 营服装行业:公司主要通过服装分公司及相关单位组织生产、销售和出口,是全国学生装专业委员会首批会员单位、江苏省学生装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芭芭拉”、“铁飞龙”品牌服装、“365”学生装及各种针织梭织外销服装。另外,公司控股的绍兴市茂龙吴中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专事羽绒类服装的原料生产供应,该公司的羽绒、羽毛生产能力达10000吨/年,羽绒收购和处理能力位于全国前三甲,是国内羽绒生产厂家的主要原料供应商。
2012年上半,公司董事会及时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将控制风险稳健发展放到工作首位,创新营销模式、强化成本控制、加强资金管理,认真分析医药和房地产政策的挑战和机遇,加大了对医药核心产品、核心市场以及保障房项目的投入和开拓,较好地完成了半经营指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336.50万元,同比增加0.31%,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996.64万元,同比增加0.18%,实现毛利18,666.94万元,同比增加25.36%,实现净利润1,226.63万元,同比增加68.13%。
中源协和:干细胞检测及保管95%,基因检测及保管4%
作为我国唯一的干细胞产业化基地,拥有全国仅两张的干细胞库许可证,同时公司拥有亚洲最大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是亚洲脐血库组织的首批成员,堪称国内生物基因研究开发领域的龙头企业。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5.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74%,增加的主要原因系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