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

时间:2019-05-12 17:3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

第一篇: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

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

路桥区财政局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工作理念,突出“生财、聚财、用财、理财、管财”五大职能,立足基本、基础、基层“三基”,结合“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这一主题,按照“支撑、保障、引导,持续、健康、平衡”工作方针,切实发挥财政职能,注重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预期目标,为“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

(一)围绕一根主线,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 今年来,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和财政收支这一主线,深入分析财政经济形势,咬定全年目标,把大力组织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密切加强与国税、地税等征收部门的协作与联系。强化财政部门在收入管理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定期组织分析,跟踪收入进度,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产业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促进地方可用财力稳定增长。同时,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项目支出,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通,认真组织申报重点工程(项目),争取到白沙外堤海塘加固工程、75省道南延(一期)工程路桥段地方政府债券7000万元,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8个,争取资金1258万元。积极配合公投公司,利用各经营主体探索各种融资新模式,成功发行了7年期企业债券,签订5年期融资租赁和期限12年的银行长期贷款等,新募集19.1亿长期项目融资,保障重点工程项目资金需求。

(三)坚持“三个子”原则,财政收支取得新成绩 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收入进笼子。进一步细化收入预测工作,提高精细化组织程度,严格执行制收入目标考核,做到计划分解到税目、进度明确到每月、动态掌握到每周,监控税源、深挖细找,确保应收尽收。

二是预算进盘子。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部门的所有开支都要在预算中加以反映,各种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进一步突出部门单位的预算编制主体地位、财政的审核监督主体地位和人大的审查决定主体地位,提高预算编制的公开化和透明度。

三是支出进口子。财政支出按照公共财政和构建和谐社

三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按预算管理形式实现“收支脱钩、综合财政预算”的管理方式,对行政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和全额预算单位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完善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应用数据库技术,提供基于政务外网的协同办公,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完善财政票据购领、使用、核销、稽查等管理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

四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编制工作。对政府投资立项的依据、设定项目具体任务和预期绩效目标进行充分论证,及时下达《2011年度路桥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计划》,涉及城建、交通、文教卫、农林等192个,其中124个财政直接拨款资金373174.76万元,进一步加强全区政府投资项目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初步建立了一本预算管吃饭、一本预算管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五)落实“五个保障”,财政保障取得新进展 一是优先保障民生支出。优先保证带事关民生领域支出,认真落实财政支出“有保的压”原则,合理界定财政保障范围,合理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民生投入,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前10个月,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安全、科技文化、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业和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支出达101801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总量的74.54%,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的

日间照料、居家安养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家庭,从原来的3750元/年〃人提高到4800元/年〃人,其他家庭从1875元/年〃人提高到2400元/年〃人,由区财政全额承担。对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及民办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实施政策性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同时,及时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保障金和重度残疾人补助金、大病医疗救助金等,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是做好医卫和社保保障工作。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卫生经费,按照“核定计划、专项安排、包干使用、绩效考评”进行管理。加强与社保资金监管的同时,及时兑现城乡居民的各类社保资金。截止10月底,医疗卫生支出5068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0017万元。

(六)着力“六个打造”,财政管理呈现新局面 一是着力创收,打造优势财政。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各项财税政策的同时,根据年初确定的收支目标,切实做大做强地方财政蛋糕,加强国、地税部门协作,充分注重财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我区优势财政地位,1-10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位居台州九县(市、区)第一且高于全市平均增幅7.8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54.48%,同比净增3.51个百分点。

二是着力普惠,打造民生财政。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

门预算编制执行情况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成立了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工作的通知》,开展了财政账户专项检查。拟订了《关于开展全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242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印发《关于做好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区196家行事单位、64家国有企业、155家社会团体进行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全面复查,并对存在问题的9家行政事业单位和8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作出了处理。

五是着力规范,打造精细财政。先后制订和出台了《路桥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路桥区区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路桥区区属国有企业对外担保管理暂行办法》、《路桥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6个外部管理制度。根据《关于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76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台依办„2010‟5号)要求,对建区16年以来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再次清理,共清理涉及到财政管理工作文件(制度)19件,通过认真调研和审核,决定废止3件、宣布失效1件。

六是着力治学,打造品质财政。以财政文化建设为抓手,处罚项目121项,其他行政执法项目11 项(其中行政强制7项,行政确认4项)。充分发挥党、工、妇、团组织作用,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参与文体和公益活动。积极履行工作职能,开展了网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5161名,组织网络考试4600人,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24场次,发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60本。印制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并邀请省厅专家为全区非税招收单位、银行等相关人员150多人进行专场培训。

二、2012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1.充分发挥财政经济杠杆作用。要完善政府引导、财政牵动、多方出资、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配置各类资源,以培育产业集群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认真研究和制订适合路桥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扶持政策,拓宽财源建设的投入渠道,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为基”的理念,继续做好对中小企业的“解困、扶持、服务”工作,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融资、争创名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等,给予扶持政策的倾斜,推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对于成长性好而资金缺的企业,探索风险性投资。积极构筑“政府协调

12.着力抓好重点改革任务。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全面推开预算部门(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公务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扎实做好部门预算公开试点。

3.强化财政财务管理。继续完善镇(街道)财政财务管理,加大中心镇支持力度,强化镇(街道)财政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镇(街道)财政工作的指导。健全债务监管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三)坚持依法理财,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 1.加强财政支出管理。重点加大对民生工作的投入力度,重点保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新农村建设等社会事业建设;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加大重点项目投入管理,促进重点项目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向投入;严格控制事务性支出,重点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公务用车等弹性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挥霍资金的行为;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控制项目支出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预防各类违反财经法规现象。

2.健全监督机制。按照“收支并举、监管并重、内外并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预防各类违反财经法规现象;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将财政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

第二篇:财政工作思路

通过对2011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分析当前财政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财政局对2011年明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上级经济工作、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履行财政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善税收精细化管理,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努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益。

(二)总体目标:

1、财政收入。XX年财政收入初步按18%的增速计划为4.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2亿元;相应的,地方财政支出XX年预计达到5.2亿元,比2011年增长18%。

2、社保基金收入。XX年我县社保五项基金(企业养老保险、事 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目标收入为8000万元,比2011年计划数6360万元增长1640万元,增幅26%,力争达到1亿元。

3、政府非税收入。计划XX年全县进财政专户资金达2亿元,其中纳入部门预算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达到8600万元。(含公检法司系统),比去年的7383万元增长1217万元,增幅16.5%。

4、国有资产收益。XX年国有资产收益计划达到247万元,比XX年的198万元增长49万元,增幅24.5%。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巩固壮大地方财源。XX年要继续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武汉经济圈”的有利时机,加快某某地方财源建设步伐,逐步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某某财政。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后财政资金投入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两块:一方面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通过综合财政预算一块,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安排一块,全面建立某某经济发展基金,彻底解决县乡骨干企业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培植效益型骨干财源。农业方面,在巩固现有农业财源的基础上,要建大基地、上大项目、办大企业,努力实现名牌战略,走高技术、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之路。工业方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产品深加工发展之路,以县鸿竣铝业为龙头,带动县、乡、村以及个体办铜铝矿,形成冶金行业集团;加快华新水泥厂六号窑二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以六号窑为支点,来辐射和带动某某县整个建材行业的全面发展和壮大。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继续大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在财政优惠政策上,对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落户某某,为某某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后续力量。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金,吸纳民间资金,继续打造仙岛湖、七峰山等生态旅游景区的“拳头”项目,加快物流、咨询信息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形成地方财力的强大支撑点。四是积极净化发展软环境。充发发挥财政部门经济综合监管职能,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从制度上遏制“三乱”行为发生,同时严格贯彻和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解决好行政缺位和越位的问题,推进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改善。五是加快发展硬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服务经济、引导经济发展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工业园区“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的前期发展作好铺垫。六是抓好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的开工,特别要抓好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月亮”型财源,一手抓新上项目质量的提高,一手抓好新上项目总量增加。七是加快国有资本营运。以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资本营运,资产重组,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抓好产权交易,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以存量带动增量,以较少的国有资本吸纳更多的民营资本,以更好、更快、更大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某某经济。

2、努力深化改革,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改进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健全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和审核程序,逐步完善行政经费定员定额管理,完善项目评价绩效评价体系,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完善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库,逐步将基础建设、科技三项费等安排到具体项目,建立对预算编制、执行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机制。二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和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三是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建立日常支出评价与专项支出评价相结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预算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四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施对采购资金的集中支付制度,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五是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大力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把依附政府权力和运用国有资产运营取得的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从体制上规范收费收支行为,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财政性资金和私设“小金库”乱发滥发钱物问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六是全面启动“金财工程”建设。继续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财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七是切实抓好县、乡财政体系调整。逐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乡财县管”,规范县直与乡镇、县直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积极寻求解决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的新途径,努力扭转和缓解乡级财政困难局面。

3、深化征管改革,确保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收入管理责任机制,形成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财税部门抓协调,抓落实,抓入库的工作局面;建立激励基金,重奖在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和上交税收贡献大和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真正做到把财政增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坚持依法治税,以《税收征管法》为准绳,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完善纳、护、协税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合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情税、关系税,堵住收入流失漏洞;加强督办检查力度,确保税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进一步完善社保费征缴体系建设,实现税费“同申报、同征管、同稽查”。继续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和拓宽经营城市理念,扩大生财范围。积极参与城市资源资本化运作,把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附属的冠名权、广告权、经营权等资源作为资本来经营,全额纳入财政专户储存,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4、加大“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支农投入机制,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推进农业发展。一是进一步规范支农资金管理。要形成上下一线、部门协调、慎密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上下一线的管理体系,并加强与有关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支农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支农项目库制度。各支农项目规划要相对稳定,项目申报从项目库中提取,在申报项目时,要明确具体项目承担单位、责任人、资金需求量等,加强项目竣工决算的管理工作,完善项目财务,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扶持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支持推进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建设,集中力量搞好苎麻、腊米、湖蒿等农业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同时大力支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资金的落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严格执行财政监督法规为保障,提升财政监督工作水平

继续坚持以服务财政中心工作为主线,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运行机制为保障,不断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层次,提高财政资金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做到依法监督、科学监督和规范监督。一是明确财政监督的目标,处理好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财政改革的关系。监督工作不能在查处问题上停滞不前,对检查出的问题要从制度上、管理上找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以推进财政改革的发展。二是落实全方位监督的要求。在监督方式上要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调查监督、事中跟踪监督和事后专项检查全过程监督转变,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检查体系,使财政监督的内容涵盖财税政策执行、会计信息质量、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以及内部监督制约等各个方面。三是注重对检查资料的利用,扩大监督检查成果。通过对某类专项资金的检查,研究该项资金的运行规律,找出现行政策中易出现漏洞的环节,分析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加强该项资金管理的建议,从而扩展监督检查的成果。四是规范监管行为, 防范监督风险。涉及需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事前要告知,该组织听证的要组织听证,严格按法定程序,依法行政,依法处理,规避诉讼风险,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五是建立综合考评制度, 实施奖惩挂钩。逐步完善业绩综合考核评价制度,重点关注监管工作质量、制度建设进展情况和内部管理水平。对综合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并以一定的形式将每年的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以提高监督工作层次和成效,推动机制建设步伐。

6、增强四种意识,建立“四型”机关,一是增强学习意识。创建学习型机关。着重树立现代学习理念、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形成全局上下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个人”的氛围,以此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二是增强廉洁意识,建立廉政型机关。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事。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职能,为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内部审计规范化,规范权力运行监督。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筑反腐败防线,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倡导“一帮一”结对活动,切实预防干部违法乱纪的机率,以教育的强化来提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增强调研意识,建立调研型机关。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安排,对照全县“十一•五”规划,深刻领会上级各项经济财税政策,结合本单位、岗位实际,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理财治税的水平。四是增强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机关。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致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科技进步达到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最优化。

第三篇:2019财政工作总结2020年工作思路

2019财政工作总结2020年工作思路【篇三】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向好,财政收入再创新高

2019年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3亿元,为全年目标的102.09%,收入总量继续领跑全省城区,收入质量连续三年稳定提升。

1、整合部门力量,落实专项行动。加强税务、财政、工商、镇街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集中力量,联动出击,依托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开展,组织“百日会战”税源清理专项工作,实现征管到位,确保税源落地,避免税收流失。

2、跟进企业走访,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积极组织开展重点企业走访活动,对盘子女人坊、元亨科技、轻盐阳光集团等企业进行了深入走访,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掌握税收动态,帮扶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共促税收增长。

3、严扣项目环节,避免税收流失。通过对社会投资类项目的台账管理,紧跟项目进度,督促税收入库,督促公司及时足额缴纳税款,有效避免了税收流失。

(二)有保有压,财政支出继续优化

1、恪守“持家有道”的准则。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推动部门预算精细化、科学化,刚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对各部门交通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进行同期对比,掌握各部门单位“四费”的开支情况,坚持“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按相关文件要求,从严把好支出关口,通过厉行节约,遏制行政性支出增长。

2、恪守“民生优先”的准则。持续改善民计民生,不断增大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投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重点保障了支农、社保资金的需要,大力支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支出,支出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公共财政的作用更加凸显。

3、恪守“突出重点”的准则。全力保障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立足财政本职,搞好重点投入的主体作用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重点保障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积极支持开展生态环保建设、乡村振兴等,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为助力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严管精用,资金效用更为注重

1、沉淀资金有效盘活。一是用好结余资金。对财政专户存量资金进行清理,建立了日常盘活存量资金机制,收回了2016年及以前结余资金,加强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同时加大了财政专户存量资金的安排力度。二是清理往来资金。成立了财政对外借款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展开了国库往来资金清理工作。为明晰债务,在结合当年账本记录的基础上咨询了多方会计人员,并联系各项债务借款单位核对账务,逐笔制定还款方案。

2、投资评审规范严格。紧紧围绕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一核心,进一步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职能,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严格评审、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绩效管理更加全面。一是绩效目标申报有突破。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在区直部门和街镇的全覆盖。二是绩效自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扩大了自评范围,所有区直部门的整体支出和单笔资金达到50万元的项目支出都开展自评,项目自评扩大到大预算列支和追加预算的项目支出。三是重点评价范围进一步拓宽。为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资金的要求,选取了部分建设领域项目资金和社保基金开展重点评价。

(四)精准发力,管理成效全面提升

1、以风险防控为重点,着力化解政府债务。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强化保障。为进一步健全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设立了XX市xx区防控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张敏任组长,统一领导全区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二是出台工作方案,形成机制。出台了《XX市xx区防控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方案》,明确“统一领导、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提出“确保我区政府债务可承受、可持续,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的目标任务,并从妥善化解存量、严格控制增量、规范平台发展、强化考核问责四个方面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分解,责任到单位。三是迅速展开行动,推进落实。扎实有效摸清债务家底,全面掌握了我区的债务规模及债务结构。对PPP、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投资基金项目进行全面核查,有条不紊进行清查整改。实事求是开展走访督查,联合区审计局对全区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走访督查,重点就理清债务底子、严控债务总量,积极组织铺排、消化债务存量做出了要求。积极推进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工作,制定了平台公司转型方案并多次向区领导汇报。

2、以依法依规为标准,完善政府采购机制。一是严格采前预算管理。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在部门预算中编列当年采购项目的政府采购预算,随同部门预算“二上”一并报送,未纳入政府采购预算、未进行调整或未追加政府采购预算的,不得实施政府采购。二是严格采中程序审批。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我局严格按照“先配置、再采购”的原则预审政府采购项目,无资产配置计划的项目采取从严控制的原则,要求项目实施单位需按程序报告区政府后再报财政审批,达到严格审批程序,规范管理的目的。三是严格采后日常监管。为增强单位编制精细预算,强化验收环节的意识,我局联合区电政办,邀请专家组织了专项检查,通过长期有效的监督检查提升了采购单位对货物验收的水平,提高了供应商履约意识。

3、以资金安全为红线,认真开展财政监督。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密切关注财政资金使用、财税政策执行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等财经纪律落实情况,制定2019年财政监督重点检查计划,加大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开展涉农资金、卫生和环保等涉及民生领域资金和重大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2020年工作思路

(一)谋实效,开源增收。一是抓部门联动促税收征管。努力将综合治税理念深入区内经济社会各项事务,在政银对接、政企对接和项目帮扶中宣传税收政策、落实税收征管、促进税收增长。二是抓平台建设强信息管控。打通数据交换通道,力争数据准确无缝传送。同时通过数据比对和风险提示,及时发现异动,科学核定税源,实现税源稳定、征管到位。三是抓重点税源保税收增长。针对目前重点税源持续增长劲头不足的问题,通过完善产业扶植政策、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建立对接走访机制,逐步优化配套服务,充分实现“招”潜力税源、“引”重点税源、“留”长效税源,确保税收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谋全局,严管精用。一是严格预算约束,从严从紧无预算追加的审批,确保预算刚性执行,维护预算编制的严肃性。二是统筹调度资金,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主线,积极筹措资金,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支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三是落实厉行节约。认真落实厉行节约相关规定,继续严把支付关,对违反规定,超标准、超范围的“三公”经费支出坚决拒付。

(三)谋稳定,防范风险。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省厅文件精神为依据,根据区内实际情况从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规范融资行为、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强化债务管理负责制,确定项目融资管理责任人,依据上级文件要求,采用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二是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强化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债务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财力情况有序制定债务消化计划,将财政资金从重点保障基础设施投入调整到重点保障民生投入,从财政资金直接投入逐步转变为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重点领域。三是防范控制系统风险。充分协商债权人,优化存量债务结构,依法依规延长债务期限,避免资金投入与偿债要求时点不一造成的风险。

(四)谋发展,深化改革。一是着力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全面推进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工作,积极指导平台公司开展工作,认真排查平台公司在整合转型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二是继续深化非税票据电子化改革,稳步推进我区财政电子化改革,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行移动互联网非税电子缴款模式,对采用微信支付的非税执收进一步扩面。三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根据省财政厅的统一安排部署,紧跟市级的改革步伐,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此项工作。

第四篇:财政局财政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财政局财政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投身“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紧紧围绕“挺进全国十强县”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狠抓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一、强化征管,助推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今年以来,全局干部职工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通过不断强化综合治税措施,突出重点税源的管理和稽查,加强项目和资金调度,在极其困难的局面下,财政收入仍保持了适度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税收支运行比较平稳。今年我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80.01亿元(含国土收入50.23亿元),为调整预算178.53亿元的100.83%,同比增收29.63亿元,增长19.70%。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4.97亿元,为调整预算62.78亿元的103.51%,同比增加10.33亿元,增长18.9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市口径)130亿元,同比增加9.41亿元,增长7.82%。财税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5%。为我县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排名跃居全国第8位,全国百强县排名至13位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优化支出,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共同”理念,我局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确保了重点工程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等民生支出的需要,并始终坚持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今年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1.42亿元,同比增加13.60亿元,增长17.47%。其中,全年医疗、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支出达71.17亿元,充分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财政教育支出11.3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2.36%,重点支持基础教育学校、中职学校、高校的新建和改扩建,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高中及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学生奖助学金等政策。我县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荣获全省教育督导评估三项第一。二是助推医药卫生改革。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范围,使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村级卫生室推广。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管,全年拨付养老资金9.87亿元,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的提标工作,企业职工养老金标准人均提高160元,城乡居民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到90元。四是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全年拨付低保资金8194万元、抚恤人员补助2700万元、特困医疗救助资金2603万元,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完善了城乡大病救助体系,重点对低保对象、五保户、特困优抚对象及患重大疾病人员实施救助。五是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全年累计组织发放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51项,累计发放180万户次,发放补贴资金2.3亿元。支农资金重点向水利基本建设配套、防汛抗旱、农田水利等重点项目倾斜,县财政安排涉农资金11.46亿元。积极推广农业保险,全年县财政安排补贴资金188万元。六是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全年农业、科技、农开等相关专项资金对农业产业发展共计投入7857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湖南湘丰茶叶有限公司1万亩生态茶园及茶叶加工提质改造项目成功立项,获上级财政资金1400万元,创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单个项目财政扶持金额最高纪录。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年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城乡公交一体化配套设施等交通建设项目资金1.78亿元。安排县城及周边街道办事处辖区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建设项目资金4.65亿元。积极发挥生态创建奖励资金的社会效应,县财政拨付365万元资金奖励20**年创建成功的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80个市级生态村。

三、细化管理,推动理财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全年办理产权交割16宗,处置办公设备5.03万件。强化基金管理,全年基金累计结余86.54亿元。同时,开展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重新核定了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车辆编制数,加强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管理。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不断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制度,建立了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机制,开展了非税收入执收工作绩效考核。全年完成非税收入16.20亿元(不含基金),同比上年增加4.78亿元,增长41%。三是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全面清理村级“三资”,建立并在全县推广应用村级“三资”交易平台。化解乡村垫交农业税费债务627.9万元。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全年审批奖补项目137个,各级财政奖补资金投入2096.8万元。大力开展标准化财政所创建活动,全县有六家财政所通过省厅考核验收合格,北山和榔梨两家财政所获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四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全年累计完成1105个财政性基本建设项目预(结)算的评审,送审金额41.99亿元,核减金额6.98亿元,核减率15.95%。在全省率先推进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建库管理,基本解决了因预算编制质量差、评审员耗费精力大的现状。五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积极参与了全县重点项目、会计监督检查和全县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管理、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等重大专项检查。按时汇总上报县直各单位、镇(街道)报送的“四项费用”公示表,将四项费用管理纳入对各单位年底绩效考核的范畴。六是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全年举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30期,培训人数达4500人。组织5779人参加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是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最多县。七是加强工资统发管理。全年审核工资支付2167笔,退回错误工资支付98笔,统发工资总额3.79亿元。及时准确办理各单位申报的工资异动,全年办理调资9.12万人次。积极参与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八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包括指标管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收入横向联网、公务卡管理、非税收入管理、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转移支付、统发工资等多个系统的财政信息化“大平台”。

四、深化改革,激发财政运行机制活力

一是预算管理不断创新。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建立了部门正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试点工作,县安监局等七家单位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开展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选择了县农业局的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项目等六个财政重点项目进行预算绩效评价。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将政府投资预算纳入财政管理。二是国库支付改革不断完善。全年157个国库集中支付单位(专户)通过支付系统支付资金7.45万笔,金额70亿元。重点加强了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在审批单位支付申请时退回各单位各类不完善、不真实、不合规的票据256笔,金额3925万元。三是政府采购成效显著。创新政府采购监管方式,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政府采购覆盖面达99%以上。全年审批下达2635批次采购计划,备案合同2580个,采购预算9.63亿元,签定合同金额8.6亿元(含经开区),节约资金1.03亿元,节约率为10.7%。四是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严格执行政务服务操作流程,做到“一门受理,限时办结”,政务服务实现全年“零投诉”。窗口全年对外发布政务信息189条,办理联合报建业务收费审核业务160笔、地价款征收业务376笔、土地出让金征收业务172笔、土地收益金征收业务182笔。五是“双控管理”纵深推进。“双控管理”项目单位较去年同期增加8个,将长沙县和润砂石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投资公司和长沙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4个项目指挥部纳入“双控管理”,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监管。六是债务管理进一步加强。首次对政府性债务规模实行总量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申报实行“一上一下”的程序。将债务规模申报与部门预算编制同步进行,开展债务单位的三方对账工作。同时,编制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报表。七是相关科室职能发挥更加充分。行政政法、综合等业务科室在经费保障、资金监管、项目争取、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建立了合理的财政投入机制,控制行政成本,为全面压缩和削减一般性公务开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五、多措并举,展现机关建设新风貌

一是重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将中央、省、市县关于改进作风的相关文件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通过召开作风建设大会、利用短信平台、局机关电子显示屏宣传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安装门禁系统,强化上班纪律。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严控公务接待和外出用餐,全年“四项费用”同比上年下降50%。二是改变公务用车管理模式。局机关公务用车实行派车制,节假日及非上班期间局机关公务车辆一律集中停放在局机关院内,做到“要用车的有车用,不该用的没有用”,既保障了工作的正常运转,又节约了机关运行成本,同时杜绝了公车私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全面清理办公用房。按照全县清理办公用房的安排部署,迅速开展了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工作。执行过程中,做到了“政策落实到位,清理整改及时”,节俭办事,未添置新的办公桌椅。四是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继续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按照省市对省级文明单位的要求,继续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创建促工作,以创建促形象”,认真开展第二期道德讲堂、两型机关建设、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文明创建活动。局机关住宅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五是扎实开展党建党务工作。党总(支)部以“改进工作作风”为载体,扎实开展“党建知识网上竞赛”、“廉政教育”、“扶贫帮困”、“结对认亲、排忧解难”等活动。联合工会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扶贫帮困、乒乓球赛和村官文艺展演等文体活动。人教科、共青团、妇委会、群工站、关协等群团组织开展的老干、计生、义务献血、学雷锋、三关爱、志愿者服务、两帮两促、结对扶贫、关心下一代等活动非常扎实。今年,我县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和今后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持续高增长难度加大。从中长期均衡看,涵养壮大财源的任务较重,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机制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财政资源配置需进一步优化。面对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与财政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切实满足民生需求的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三是政府性债务管理亟待加强。财政风险日益凸现,偿债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性债务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健全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五篇:“十五”财政工作总结和财政工作思路.

“十五”财政工作总结和财政工作思路

一、“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以“两个率先”总揽财政工作全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继续深化和推进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和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较为出色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一般预算收入达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镇(区)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一般预算收入4.9亿元,比上年增长30。至2005年,全市18个镇(区)中,13个财政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其中4个镇(区)财政收入超亿元。“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累计达65亿元,年均增长32;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28。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九五”末的6.4上升到2005年的11.88提高了5.48个百分点。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2714元,比“九五”末增加2098元;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排名中,由“九五”末的第19位,跃居目前第9位。连续4年荣获省政府授予的“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单位”称号。

下载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五”财政工作总结和2006年财政工作思路大全

    一、“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以“两个率先”总揽财政工作全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

    “十五”财政工作总结和××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十五”时期财政工作回顾ד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以“两个率先”总揽财政工作全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

    “十一五”财政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思路

    “十一五”财政工作总结与今后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主动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各项财政工......

    2006年财政工作总结及2007年财政工作思路

    文章标题:2006年财政工作总结及2007年财政工作思路一、二00六年财政工作情况二00六年是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为实现“十一五”我县财政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县委、县......

    2012年财政工作思路

    2012年财政工作思路 (一)夯实财源基础,做大财政总量,壮大财政综合实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支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工业园区和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税务部......

    “十五”财政工作总结和XX年财政工作思路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以“两个率先”总揽财政工作全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继续......

    区财政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模版)

    现将区财政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一、上半年主要工作(一)基本情况XX年是“xxx”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三个发展”的启动之年,是xx新城建设的关键之年,当前的......

    2012年财政工作总结和2013年财政工作思路(提纲)

    2012年财政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提纲)一年来,财政部门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指导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