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9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时间:2019-05-12 17:5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0409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0409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第一篇:20120409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前一阶段工作总结及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2007年以来,市编办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编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调整、规范管理、监督检查为主线,围绕服务做文章,苦练内功抓规范,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加强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了机构编制工作水平,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转变职能、提高效能,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全面完成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一是制定方案,有序部署实施。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起草《扬州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反复修改完善,并依法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逐级呈报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于2010年2月9日,市委下发了《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并于2010年2月10日召开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动员会,全面启动实施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二是严格审核,科学开展部门“三定”工作。坚持把好“三道关”。①把好部门职责理顺关。全面梳理部门职责,做到部门之间职责调整符合本地实际,相互衔接。②把好“三定”职责对应关。做到“主要职责”与“职责调整”相互对应;内设机构职责与“主要职责”相互对应。③把好文字表述准确关。要求“三定”规定不照搬照抄省“三定”规定,在保证基本职责不漏项的前提下,文字表述一定要切合本地实际,做到定性、定位准确,理解上不产生歧义。三是密切协作,督促落实。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以市委办的名义下发了《关于严明纪律切实保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以确保改革期间干部情绪稳定、单位秩序井然、工作正常交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指导和督查,先后6次组织召开全市编办系统政府机构改革业务工作会议,做好政策宣传,指导组织实施,督查工作进度,对各地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提出答复意见,确保全市按照省规定的时间进度完成改革任务。经过改革,共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管理事项40余项,调整市直相关部门职能33项。撤销议事协调机构2个,政府工作部门综合设置为39个,较改革前精减25%。

(二)认真指导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一是严格审批各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市编办研究拟订了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经市编委领导同意后,指导各地研究拟订了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赴省编办汇报,征求意见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5月16日,各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在报省编办备案后,由扬州市委批复实施。批复的方案中,我市认真执行了省有关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结合扬州实际,合理确定机构限额。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的政府机构均按24个设置,邗江区按22个设置,广陵区、维扬区按20个设置,改革后,县(市、区)的政府机构总数从213个精减到158个,精减比例达到25.8%。二是规定时限,保证进度。要求各县(市、区)编办明确“三定”序时进度,加强对各部门“三定”工作的督查,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工作任务。各县(市、区)2010年底前均已批复了各部门的“三定”规定。

(三)稳步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一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根据区域自身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将乡镇划分为不同类别,确定不同的机构编制标准。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职能,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将乡镇事业机构综合设置为“五大服务中心”。同时,鼓励乡镇建立“便民服务大厅”,将所有的行政、事业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集中进入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服务。二是以编定岗、编岗分离。在重新核定各乡镇人员编制的基础上,预留5-10%编制数用于今后乡镇事业单位补充人员,优化结构。在人员的录用上,采取业务考试、业绩考核和民主测评“三结合”的人员竞争上岗办法,按综合得分的先后顺序确定录取人员。三是规范操作过程,多渠道分流人员。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公示,与每一位分流人员及时签订分流安置协议书,防止“分而不流、流而不走”。对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同志,由本人申请、组织同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对有一技之长、愿意自主创业的同志,给予政策扶持,享受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对实际落聘分流走人的同志,落实分流补偿相关规定。经过改革,全市53个乡镇的行政编制从原核定的3499名,精简为3150名,在2001年的基础上精简10%。乡镇事业单位由改革前的“七站八所”,规范设置为五大中心(1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镇增设一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机构数由2001年改革前的784个精减为281个,减少503个。乡镇事业单位编制由2001年改革前核定的6358名,精简为3461名(含各乡镇的畜牧兽医、水利机构编制),减少2897名,精简46%。

(四)积极做好政府机构评估工作。2011年2月份,召开全市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布置会,全面部署各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评估自查和全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总体执行情况评估工作。3月份,按照省编办要求,完成市政府39个部门的自查自评工作,扎实推进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评估。各部门自查自评后,市编办分别对市经信委等8个部门进行“三定”规定执行情况抽查评估,测评满意率达95%。4月份,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顺利通过省编办检查验收,机构改革评估各项工作得到省编办充分肯定,认为我市市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组织领导得力,把握政策准确,推进稳妥有序,工作开拓创新,有效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五)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一是吃透政策精神,开展清查摸底。采取专题讲解和以会代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央和省文件进行传达学习,根据地方实际,印发《关于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多渠道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认真核查,为清理规范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规范操作标准,稳慎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要求实施,各工作小组共同对接研讨方案、领导小组界定审核方案、领导小组审定方案。三是清理规范并重,建立长效机制。以清理为手段,以规范为目标,把落脚点放在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上,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清理规范,全市事业单位机构数由2821年减少为2594个,降幅为8%,事业编制数由84247名减少为81291 名,降幅为3.5%,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六)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部署的教育、医药卫生等相关体制改革工作。一是强化规划监管,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认真参与修改制定扬州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政策,研究解决市医改工作中涉及的管理体制、职责配置和机构编制等方面的问题。以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编制规划为重点,扎实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核定工作,全市县(市、区)共核定人员编制6497名。认真做好相关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调整工作。二是坚持优化重组,推进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通过书面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形成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定编标准建议。顺应城市发展规模和层次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初步实现了区与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目标。三是推进文化等行业体制改革工作。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转企改制工作。做好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深化商贸流通领域改革,推动了全市商贸服务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积极参与《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意见》修订完善和《扬州市境外驻点招商暂行办法》修改颁行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招商引资体系建设。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 制机制保障。

(一)协同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一是做好行政区划调整机构编制服务工作。认真做好2008年、2011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中涉及的区划调整后的体制建设和人员编制划转工作,明确了条块职责关系,划转了相关机构编制,优化整合了资源配置。二是理顺城乡规划权责关系。实行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城乡规划工作水平。三是彰显城市发展特色。彰显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城市特色,整合划转市规划局有关处室职能,内设市政规划管理处,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管网线路、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等规划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二)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一是广泛调研,摸清实情。系统了解我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在体制机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实际运转等各方面情况。深入市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和新城西区等部门,对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运行机制及管理方式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征求对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突出关键,把握核心。突出人才智力这一核心要素,鼓励探索与创新开发区人才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积极构筑智力平台,探索适应开发区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方式和培训管理模式,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地结合。三是因地制宜,科学设置。完善园区各种管理职能,多次向中央及省编办有关领导汇报,做好争取工作,研究批复化工园区成立有关处室等多个事项,为促进园区经济快速高效发展提供 了体制机制保障。

(三)扎实推进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是认真仔细研究有关政策。专程赴江都,与当地市委、市政府就小纪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进行专题组织部署。指导江都市编办、小纪镇开展调研,起草试点方案。二是精心制定试点方案。积极研究试点过程中涉及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推动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破解城乡统筹一体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难题,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试点方案及时、逐级上报省、市政府并顺利获批。三是加强指导督查。方案获批后,积极指导其做好管理体制调整、机构组建等实施工作,为小纪镇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注重规范,科学配置,积极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一)源头规范,着力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文件宣传和制定工作。积极开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中央编办、监察部联合颁发《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中央编办发[2007]5号)等政策文件的学习宣传工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修订完善了《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与控制,严格防止机构编制增长膨胀,推进机构编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市编委名义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明确县(市、区)机构编制报批事项、审批权限、报批程序和工作要求的通知》、《关于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源头上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根据省编办《关于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报批程序的通知》精神,对全市相当于本级人民政府市副局级及其以上级别的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批文、编制和实有人数等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收集整理,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别建档,实行单独台帐管理。

(二)审核前置,扎实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编印《扬州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指南》,供各单位和工作人员学习参考。制定出台《扬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办法》,将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备案工作置于工资福利审批工作之前,增强了实名制工作的推进力度。目前,全市共有8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2011年办理《机构编制管理证》信息联动变更、数据库备案近3000人次。

(三)问责追究,积极提升“三责联审”实效。发挥群众的源头参与作用。通过审前公示、问卷调查、民主测评、座谈访谈、情况通报和举报受理等形式,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评判。2011年共联审10个单位,涉及机构编制责任审核的7个部门8人次。纠正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把握各个环节,掌握联审对象的履行职责、工作实绩、执行规定、规范操作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审核中发现的个别单位存在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混用和使 用编外用工行为,及时进行剖析纠正。

(四)强化监管,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着力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申报材料的受理、审核、核准、通知、复核等步骤,把好各个环节,规范操作流程;着力规范工作内容,为未出现依法应当申请变更登记情况的单位设计了统一的相关证明,既简化了工作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单位;着力规范工作方式,将推进登记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作为提升工作品质的重要手段,积极宣传,组织业务培训,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登记管理工作的网上提交率一直保持在100%,年检率及年检合格率均为100%。

(五)夯实基础,全面加强编办自身建设。以全市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为载体,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抓学习、强素质,建机制、求突破,重实践、提效能,扬正气、促廉洁,引导激励全办干部在建设“三个扬州”征程中创一流服务、争一流业绩,全面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全办上下形成了作风建设与业务建设良性互动、双向促进的良好态势。

回顾几年来的编办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机构编制部门的作为有待进一步发挥;扎根基层、服务部门,机构编制部门的宗旨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机构编制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下一阶段,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编办《关于印发<“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1]32号)文件精神,紧紧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构建改革、管理、法制化建设“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努力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为“三个扬州”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围绕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统筹谋划“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

(一)找准定位,着力加强对市“十二五”规划的学习研究。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市“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三个扬州”建设,找准围绕中心、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深入研究推动“三个扬州”建设体制机制方面的紧迫问题。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深入研究省直管县试点等深层次问题。深入研究和破解制约各类经济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行业体制改革问题。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机构编制部门推进“三个扬州”建设的具体措施。

(三)立足当前,着力为项目建设推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紧扣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目标要求,切实做好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工作。研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他园区发展对机构编制的新要求,努力提供机构编制服务,促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园区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市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要求,审慎细致做好职能调整、机构设置、编制核定等工作。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完善我市文化管理、遗产保护管理体制,加强扬州古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按照市政府组建扬 州金融综合服务市场的决定要求,做好相关机构的职能划转、人员编制调整工作。围绕平安扬州建设的要求,做好政法部门的机构编制调整和充实,促进政法队伍建设。

(三)着眼长远,着力机构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按照市政府相关要求,主动介入,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有关事项如何科学设置建言献策,以进一步厘清涉及重大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快速顺利推进。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统筹谋划“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着眼于解决“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明确推进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优先顺序;着眼于破解机构编制总量控制与事业发展需求这一难题,研究探索管好管住机构编制的新途径新办法;着眼于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深入研究推进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的政策措施。

二、围绕关键环节,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稳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改革试点。根据《江都区小纪镇经济发达镇试点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积极指导组织实施,做好管理体制调整、机构组建等工作。重点围绕权限下放与承接,做好试点镇综合执法局和便民服务中心组建工作。通过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试点镇正确履行职责,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学习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关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县(市)试点工作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今后做好直 管县体制改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理顺城区区划调整相关机构编制事项。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城区区划调整的统一部署,加大协调力度,进一步做好市直机关、邗江区、广陵区职能、机构、编制的调整工作。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确定市直机关和调整后行政区域的功能定位,适度下放管理服务事权,适当调整机构编制配置,以利于优化政区布局结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促进高效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做好中央、省、市部署的相关体制改革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精神,配合做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加强司法机构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等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及时做好工商、质监机构调整为地方管理的相关机构编制工作。

三、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一)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在完成清理规范工作的基础上,对清理后保留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作相应调整,对事业单位的职责、机构名称、机构规格、编制结构、领导职数等方面作重新确定,实现事业单位“三定”方案全覆盖。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并细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类型。

(二)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严格按照上级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转行政”的有关要求,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做好相关改革工作。对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管理,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的事业编制只减不增。

(三)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按规定注销转制单位的事业单位法人,核销其事业编制。

(四)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行政主管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新模式。

(五)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重点研究解决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机构编制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对照上级关于卫生、教育等机构编制标准做好机构编制核定工作。在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的基础上,做好机构编制的跟踪和后续管理工作。协调做好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调整工作。积极适应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及时研究解决中小学校机构编制调整事项。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强学前教育的会议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幼教机构编制工作。

四、围绕优化配置执政资源,管好管住机构编制。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本 届政府不再增编,要布告周知,严格执行”的重要批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11〕22)号精神,切实加大管控力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行政编制,严禁在批准的行政编制规模之外搞自定编制。对部门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明确过渡时限,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消化。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扬编〔2011〕6号)、《关于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扬编〔2011〕8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事项审批权限和程序。

(二)积极创新管理思路和办法。继续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总体思路,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编制潜力,实现人员编制效益最大化。结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加大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调整力度,多减少增,保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需求。不断加大对编制规模、类型、管理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管理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省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依托省编办电子政务管理平台,做好全市编办系统接入党委专网各项工作,实现全市机构编制部门互联互通。建设全市机构编制统计与实名制信息数据库,为机构编制科学化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丰富完善市编办网站,打造机构编制工作信息交流平台,为宣传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发布信息以及信息公开等提供支撑。

(四)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以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 作为契机,以做好登记管理工作为抓手,规范事业单位的开办资金审计、登记资格审核及印章管理;积极探索管理与登记工作并重的工作方法,以是否在核准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为重点,强化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管职能;加强真实性审查,逐步建立登记管理事项实地核查、年度报告书及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开制度,为全市事业单位的正常、规范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做好有国有资产参与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

(五)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基础性和把关作用,加强制度建设,细化实名制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将实名制管理是否落到实处作为“三责联审”等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单位在机构编制事项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维护实名制系统,保证实名制系统信息的鲜活有效,从而为机构编制各项工作提供完整准确的参考资料。按照区划调整和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内容做好实名制系统内相关机构的调整。加强与省编办的联系沟通,实时关注省编办关于升级实名制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安排,做好升级实名制管理系统的相关准备工作。

(六)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加强与组织、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深入开展“三责联审”工作,注重评价现有机构编制能否得到科学合理使用,是否发挥最佳效益的要求,在继续做好编制使用、职数配备、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落实等审核的基础上,深化对单位职能履行情况的审核。进一步做好“12310”举报电话受理工作,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构建有效严密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

(二)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巩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成果,加大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法规的学习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政策法规运用水平。把制度建设作为机关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继续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把基本数据、基础台帐、工作制度、网络建设、调研宣传等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落实责任,明确要求,抓实抓好。

(三)加强沟通协作。加强对县(市、区)编办的服务与支持,加大对其的业务指导力度,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推进与各省辖市编办的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横向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综合约束力。

第二篇:潍坊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潍坊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简报

第 3 期

潍坊市编办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3月7日

在市编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3月7日)

宋 立 军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对我办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中央和省市委对教育实践活动作出部署以来,我办迅速行动,召开了主任办公会,传达了中央和省市精神;成立了教育实践活

借鉴运用好第一批活动经验做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活动扎实推进。

第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发挥机构编制工作职能作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机构编制工作是合理配臵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编办虽然不直接面对群众,工作却与群众息息相关。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无不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减少行政许可,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公共服务,为群众投资创业降低门槛、减少障碍;前段时间整合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些都是服务群众的大问题。又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解决事关群众看病、上学、就业等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再如,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治理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吃‚空饷‛问题,也是群众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我们作为体制机制的设计者、机构改革的组织者和执政资源的配臵者,一定要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念,认真践行群众路线,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问题。

第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

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比如,有的衙门作风严重,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了解实际,习惯于‚坐门等客、关门审批、闭门造车‛,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办理机构编制事项调研不深入、论证不充分,满足于听部门单位介绍情况,从报告中找依据,凭主观意愿和经验办事;有的自以为手中有一定权力,高高在上,不能平等待人,自觉主动为部门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不够;有的执行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不严,原则性不强,政策变成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对群众态度冷漠,推诿扯皮‚踢球‛;有的工作没有耐心,对服务对象和基层提出的问题,不能平和、平等交流,不耐烦、顶撞人,甚至简单地用‚不行‛来答复,一推了之;有的摆架子、耍威风,盛气凌人,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工作敷衍应付,办事拖拉,不求实效,办事效率低,执行力不强,等等。试想一下,我们如果连部门单位的运行机制、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基本情况都不掌握,如何界定好单位职责、配臵好机构编制?这一点,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尤其要注意克服。

在享乐主义方面,着重解决满足现状、精神懈怠,不愿吃苦、贪图享受,缺乏创新实干精神等问题。比如,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一般化工作,工作中不深入、不精细,习惯于老套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创先争优的勇气;有的庸懒散浮、贪图享受,具体业务不愿干、重要工作嫌麻烦,工作再急也不乐意加班加点抓紧完成,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不敢担当,不肯担责,不管工作干得咋样,只要不得罪人就行,习惯于耍滑头、当老好人;有的自认为考上了公务员、到市直机关工作,就进入了保险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特别是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讲认真‛的要求,把认真的精神贯彻到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动真碰硬、真抓真改,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失误错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和省委不仅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表率。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我们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只要我们坚持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圆满成功。全办干部要坚决杜绝疲沓应付、蜻蜒点水、不深不透、前紧后松等现象,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坚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紧密联系实际,认真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主要任务是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党员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方法步骤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紧密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精心谋划、组织开展好我办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诟来一次大排查、大扫除,使全办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机构编制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

返乡,开展‚走基层、连民心、纳真言‛,到群众中‚同生活、同劳动、听心声、办实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紧制定活动安排计划,排出时间表,逐一落实,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全办每位同志也要按照办里的统一部署,制定学习计划。

要注重学习效果。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把学到的理论,内化为查找‚四风‛问题的参照坐标,内化为切实改进作风、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要杜绝出现理论学习‚空对空‛的问题,撰写学习体会、对照检查材料、制定整改措施等都要紧密结合个人的工作职责、岗位要求、作风表现和存在问题,对空话连篇、脱离实际的,一律重新学习、重新撰写,确保真学真懂、学深学透。

(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干部作风怎么样,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基层感觉最真切,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要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主要是征求县市区编办、市直部门单位和党员群众的意见;要落实好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由县级干部带队,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到相关联系点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重点是聚焦我办在‚四风‛方面的总体表现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根据编办工作实际,利用一切同工作服务对象接触的机会,征求他们对编办和编制干部的意见建议,真正了解基层、单位、群众所想所思所求。特别注意的是,要通过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看‚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工作问题和作风问题的关系。比如,对于我们制定的改革管理

出‚四风‛问题具体表现、典型事例,对‚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要作出说明;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剖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对照检查材料要紧扣主题,联系实际,开门见山,突出重点,触及灵魂,正视问题;要正面回应干部群众所提意见,提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各科室局负责人的对照检查材料由分管办领导审核把关;其他同志的对照检查材料由本科室局负责人把关;办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由办主要领导主持撰写,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提报市委督导组进行审核把关。三要坚持边查边改。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材料中。要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查边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既不能拖,更不能等着上级催,必须自觉改、主动改,能够解决的就马上解决、彻底解决,一时条件不具备的,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解决。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通过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到机构编制队伍的新面貌、新作风,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发扬整风精神,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央反复强调,这次活动要贯彻整风精神,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对照党章、对照党的纪律,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体现‚认真‛二字,敢于揭短亮丑,真正让大家红

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会后,要形成民主生活会专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督导组审阅民主生活会通报材料,提出意见建议并在通报会上讲话。各党小组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办法。班子成员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都要参加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各党小组组织生活会情况,及时报办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

(五)抓好整改落实,注重建章立制。要坚持问题导向、群众满意导向,以改革精神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根据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征求的意见、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各党小组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整改措施,以及市委督导组的意见建议等,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推进措施、责任人员、完成时限。领导班子整改方案由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制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提报市委督导组审阅和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领导班子成员要制定个人整改措施,每名党员干部也要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方案要突出‚准‛,要有针对性,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抓好什么问题,整改方案可以围绕一个突出问题制定,不拘泥于形式,不看数量多少,重点看整改的实效;整改方案要突出‚快‛,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不分阶段、不搞转段,要在活动的一开始就抓好整改,只要发现问题、就马上整改,小有小改、大有大改,边查摆、边整改,不观望、不拖延;整改方案要突出‚实‛,每个问题都要落实责任人、明确整改期限,制定具体、可行、过硬的措施,要体现整改的决心和力度,对整改

活动中,要及时组织‚回头看‛,看学习教育是否扎实、查摆问题是否聚焦、自我剖析是否深刻、谈心交心是否充分、开展批评是否认真、边查边改是否见效,看出问题、找到差距、查缺补漏,不断巩固扩大活动成果。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措施,抓好落实。

一要明确职责,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成立我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张正志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县级干部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办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中央和省市委明确要求,这次活动以县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县级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要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剖析、带头整改。在这方面,中央和省市委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今天,我代表班子向全办同志作出承诺: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带头参加活动、带头剖析问题、带头抓好整改,要求同志们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要求同志们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请大家监督。

二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把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基本环节不缺少、重点要求不变通、措施目标不走样。要力戒形式主义,不走过场,防止‚以形式主义来反对‘形式主义’‛,做到‚不虚‛;紧密结合工作和个人实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不空‛;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做到‚不偏‛,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科室

第三篇: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

2、负责起草县级机构编制规范性文件,拟订机构编制有关政策,统一管理全县党政群机关(含党委、政府各部门,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人民团体机关,以及其他行政机构,下同)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

3、负责拟订本县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核县直机关机构改革方案。

4、管理全县党政群机关、乡镇的职责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5、协调全县党政群机关、党政群机关与乡镇之间的职责分工,科学配置各部门的职能。

6、负责拟订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县属、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

7、监督检查县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县直机关“三定”规定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以及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

8、负责全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和报告工作。

9、负责行政审批工作。

10、负责域名注册工作。

11、承办县委、县政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和市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主要工作

2017年,沁县编办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编制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编制部门的工作安排,扎实推进机构编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基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发放、域名登记等各项业务工作。围绕开发区建设、五道五治、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体制机制问题开展调研,不断提升编制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1、建立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台账,结合我县实际,根据中央、省、市编办精神,梳理出机构编制问题27个。研究出台加强机构编制审批和问题整改监督检查办法,各单位提出申请机构编制,要先排查问题,说明整改情况,凡整改不到位的,暂停受理有关机构编制事宜。通过整改全县27个问题除部分农村小学因历史原因超编外,其他问题整改完毕。

2.按照省、市关于监察机制改革有关机构划转要求,按照 2

“编随事走”的原则,在划转县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职务犯罪预防专项职责的同时划转9名政法专项编制和9名工作人员,同时将原属县检察院的副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培训中心划入县监委,完成了县监委机构人员划转工作。落实纪委监委全覆盖编制划转工作,拟从各县直机关划转行政编制42名,组建9个纪检监察组和1个纪工委。同时成立了纪检审理二室,确保了监察体制改革任务落实。

3.拟定全县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按照“一件事主要由一个部门管”的原则,推进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目前我县已拟定出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草案,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之中。

4.完成组建医疗集团涉及机构编制有关事项,并以县人民医院为实体机构进行了法人注册登记。

5.根据省、市编办关于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整体布局,完成了法院、检察院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上划工作。其中,县法院划转政法专项编制45名,工勤编制4名,领导职数1正3副1纪检1政工,县法院后勤服务中心划转编制9名;县检察院划转政法专项编制28名,工勤编制2名,领导职数1正3副1纪检1政工2名专职委员,划转沁县检察院后勤服务中心编制5名。

6.在2016年新农合医疗机构整合的基础上,完成了沁县医保中心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心的人员划转。为城乡医疗保 3

险整合创造了条件。

7.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精神,将檀山林场并入沁县瓮城山林场,重新组建了沁县瓮城山林场。将山西浊漳河源头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并入沁县漳源林场,促进了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和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建设。

8.根据沁县《控编减编方案》,2017年我县共减编制47名,其中自收自支编制31名、财政补贴编制7名、财政拨款编制9名,确保2017年控编减编任务完成。同时按照省、市要求消化2013年新增110名编制核减任务,保证了只减不增任务的落实。

9.为沁县政协信息中心争取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申请市编办成立了县综治中心、县法治建设办公室、县保密技术监察中心等机构;完成了沁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更名提格;在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和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县人大成立了“法制安全会”和“财政经济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同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乡镇人大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的意见。申请成立了政策研究室,加挂改革办和综改领导组办公室等牌子;批准成立了沁县城镇居民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检验检测机构职能划分,有效地促进了上述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夯实基础,三基建设成效显著

1.全县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纳入清单管理。共承接省级下放12项,市级下放4项;取消12项,取消年检年审3项;工 4

商前置改后置21项;下放乡镇1项。

我县26个县直行政执法单位,除4个零报告外,全部编制完成“一单两库一细则”,并全部在沁县政府网站公示。其中:检查事项清单共计671条,市场主体名录共计9395家,执法检查人员共计525名。一年来,全县累计抽查事项186条,抽查次数418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500人次。推动“两清单”、“两张图”上网试运行工作的落实。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全县审批环节精减涉及9个单位32个项目,其中审批环节精减1项的有7个单位10个项目;审批环节精减2项的有7个单位14个项目;审批环节精减3项及以上的有4个单位8个项目。办理时限精减涉及14个单位49个项目。全部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

2.制定出台了《沁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达标指导意见》,明确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基础工作达标要求。对各单位《基础工作目录、工作运行流程图》、《管理手册》、《应知应会手册》、《便民服务手册》及岗位责任制等手册等的模板及制作进行了统一要求,全县122个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部完成相关手册制订工作。

3.我办制定了“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六项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办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三)求真务实,登记管理、域名工作取得新成效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积极同县里为登记局争取办公室1间,配备了专门的电脑打印设备。提升了我县事业单位登记水平。

2.网上名称管理进一步巩固。域名注册管理成果得到巩固,目前我县成功注册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276个,政务和公益网站标识通过率达100%。并且根据《关于调整地方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等集中注册政务和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收费标准的通知》精神,将72900元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域名收费工作顺利进行。

(四)开拓创新,积极服务开发区建设

在沁州黄有机农业示范园区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制定并上报了沁州经济开发区组建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我县沁州经济开发区内设机构管理办法以及社会事务管理办法,依托松村乡政府,拟在乡政府加挂“山西沁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牌子,整合松村乡民政工作服务中心和县人社局派驻的劳动保障管理所,成立“松村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加挂“山西沁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牌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县公安局、环保、审计、住建、国土、地税、市场质量监管局等部门设立派驻机构。

三、部门概况

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财政全额拨款行政单位,办公住所是沁县胜利路33号,单位实有人数9人,在职行政4人,6

退休1人;事业电子政务中心在职4人。

四、收支情况

1.2017年财政拨款预算收入:73.06万元;

2.2017年预支出数60.97万元,其中职工工资、津贴等59.16万元,公用支出1.8万元,项目支出10.29万元。

2018年5月10日

第四篇:田林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7

田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7

绩效工作整改方案

根据《关于反馈2017绩效考评结果的通知》(田绩办发〔2018〕20号)的要求,县编委办对2017绩效考评得分进行了全面排查,认真学习研究,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入查找剖析扣分原因和存在问题,为确保全面完成2018绩效考评各项目标任务,特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整改思路

坚持以效能建设为目标,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分门别类提出整改意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整改事项、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能改的立即改,一时难以解决的制定措施加快整改,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人员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切实加强本办各方面建设。

二、整改事项及措施

(一)整改事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专项考核整改。此项分值为10分,我办得分9.62分,被扣0.38分。整改措施: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积极参与全县综治平安建设, 积极推荐见义勇为人员。在扎实推进工作的同时,及时收集、整理考核工作材料,加强考评台账管理。

责任人:李证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二)整改事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考核整改 此项分值为5分,我办得分4.8分,被扣0.2分。

整改措施:2018年,我办继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将建立健全机制,务求实效常态,制定长期有效的森林资源管理保障机制,推进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责任人:编办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三)整改事项:党建工作专项考核整改。

此项分值为10分,我办得分9.64分,被扣0.36分。整改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为主要抓手,组织本办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学习;落实党建工作层级责任清单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督查的材料收集归档,及时上报相关党建材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谈心谈话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和党性分析制度;加强对百色市基层党建管理平台维护。

责任人:黄绿叶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四)整改事项:意识形态工作专项考核整改。此项分值为10分,我办得分9.5分,被扣0.5分。整改措施: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党组工作报告、纪律检查、干部考核,以及平安建设考核当中去;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成就的展示宣传,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加强 2

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先进单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责任人:郭珍珍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五)整改事项: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整改。

此项分值为15分,我办得分14.7分,被扣0.3分。整改措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机关效能、发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构建支部党建工作新格局。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加强考核台账管理。

责任人:黄绿叶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六)整改事项:“一服务两公开”工作专项考核整改。此项分值为20分,我办得分19.6分,被扣0.4分

整改措施:严格遵守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工作制度,改正靠政务办电话督促才派员进驻大厅的坏毛病,自觉进驻办事大厅,维护本办和政务服务大厅良好形象。

责任人:李怡庆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七)整改事项:党委信息工作整改。

2017年党委信息工作绩效单项分为10分。按党委信息管理工作考核折算得分,我办该项得分为6.4分。扣分3.6分。

整改措施:2018年我办将从以下方面加以整改: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党委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党委信息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充分依靠全体干部职工的力

量,形成合力,推进党委信息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加强教育,动员干部职工多写稿,扩大宣传队伍。四是要坚持党委信息宣传工作的原则。坚持客观准确、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坚持生动、全面、及时、讲究实效的原则,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严格党委信息宣传报道程序。

责任人:编办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八)整改事项:地方志编撰工作考核整改。此项分值为5分,我办得分4.9分,被扣0.1分。

整改措施:按照县史志办的工作要求,按时报送《年鉴》及相关材料。

责任人:李证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九)整改事项:“三年一争当”活动实施专项考评整改。此项分值为20分,我办得分18.75分,被扣1.25分 整改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从政治大局高度出发,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通过开展红色教育、案防教育等活动,积极培养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统一思想认识,逐步形成共同的方向、目标和追求,全力营造田林团结和谐社会生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全力建设大美田林,全力营造山清水秀自然生态。

责任人:李证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十)整改事项:表彰奖励加分整改

此项分值20分,我办无加分

整改措施:立足实际,勇于实践,创新工作机制,大胆探索,打造、培育、挖掘、总结好本部门的工作亮点和工作经验,积极宣传本部门的新成果、新经验,主动获取更多的绩效奖项,努力争取更多的绩效加分。

责任人:编办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十一)整改事项:创新加分整改 此项分值20分,我办无加分

整改措施:逐项对照加分条件与具体标准,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积极培育创新亮点,将工作创新项目列为指标进行日常管理,加大全体干部职工创新创优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优意识。

责任人:编办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十二)整改事项:绩效目标质量评估加分 此项分值10分,我办获加分3.4分,未得6.6分

整改措施:加强组织落实、制定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及重点。将区、市、县重点工作及本部门重点职能部门工作列入绩效考评指标内容,明确指向、量化形式,设置推进线路图和完成时间表,将各项重点工作按计划、明目标地创新超额的完成。

责任人:编办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十三)整改事项:围绕领导评价和公众评议整改。

公众评议满分200分,我办得分195.46分,被扣分4.54分。

其中领导评价满分50分,我办得分47.8分,被扣2.2分。公众评议满分150分,我办得分147.66分,被扣2.34分。

整改措施:加大本部门开展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把本部门工作亮点在政府网站或新闻媒体多宣传,扩大社会各界对本部门落实工作的知晓率;注重群众意见建议的整改、回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各项工作满意度。

责任人:编办全体干部职工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

田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7月7日

第五篇:2011年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

**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编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和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部署,立足“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和服务,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克服人员少、底子薄、任务重的困难,团结进取,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1、全力做好县政府机构改革的评估验收和分流消化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工作。我县政府机构改革于2010年底基本完成。今年在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对县政府 个工作部门的职责划转、人员流动、工作运转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督查,全面督导落实“三定”方案,进一步巩固和

深化了政府机构改革成果,顺利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和评估工作。改革中,按照上级编制部门要求,对政府部门使用的事业编制全部进行了核销,部分人员纳入行政编制,但其余人员编制未曾核定,今年初,全县县直党政机关行政总体超编**人,按照市编办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采取停止进人、提前退休、分流到乡镇和事业单位、鼓励自谋职业等强有力的措施,争得县领导的支持和组织、人事、财政部门的通力配合,疏通消化超编人员渠道,消化超编人员任务全面完成。

2.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开始启动。根据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统一部署,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从2011年12月初开始,我办积极稳妥地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的各类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进行了职责分工,拟订了工作方案,召开了主管局委办和乡镇政府工作会议,调查摸底和清理规范工作于12月底前完成,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机构编制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

1、机构编制管理更加完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今年

以来,根据审批权限和程序,我们共审核办理15个部门**个机构编制事项。主要为:一是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对省核定我县乡镇卫生院的**名编制,进行了合理分配和动态调整工作,同时,针对我县面积较大、人员分散、乡镇卫生院人员服务面积大的实际情况,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对我县乡镇卫生院的情况做了详细调研,并向省、市汇报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紧缺、核定不太符合基层山区县的实际,积极向省、市争取为我县追加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95名。二是做好了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和总量内动态调控工作,对全县**名中小学教师编制进行了认真统计梳理,并且按教学资源布局,合理分设了两所学校、调整了部分中小学教师编制,招录补充新教师**名。三是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划转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将符合条件的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划转到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食品安全监督所工作,共划转食品卫生监督人员人。四是做好了机构改革的后续划转移交工作。理顺了农业与农机、财政与农税及地税的人员划转移交工作。五是完成了文化、广播和新闻出版执法机构的整合组建工作,组建综合执法大队,整合了人员编制,统一管理全县行业的执法监督工作。六是全面做好了交通规费征稽人员的审

核和移交工作。根据省市机构编制部门要求,对市移交我县的交通规费征稽人员进行了审核和移交。七是对**等重点部门急需解决的机构编制问题给予政策倾斜、合理增设机构、核定编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八是认真研究解决了种子公司改制问题,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化解了群访危机,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2、日常管理更加到位。一是严控机构编制。我们认真贯彻机构编制管理的三个重要法规文件,认真落实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制度”和中央编办“五不准”规定,积极从源头上遏制机构编制增长,做到了不该设的机构一律不设,不能增加编制的一律不予增加,确因工作需要设置的机构严格按程序报批。二是严肃编制纪律。严格实行进人编制审核制度,全面实行了机构编制审核通知单和入减编通知单制度,严格按编制限额进人,按核定的数额配备领导职数。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完善了12310机构编制举报受理制度,妥善处理和化解机构编制管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办理机构编制信访案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起,办理政协委员提案3起,办结满意率达100%。四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深化。建立、完善了机构编制、人员变动情况月

报制度,及时更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信息库,确保了机构编制人员信息系统准确无误,对全县机构编制、实有人数实现了动态管理。为相关政策制定、领导决策提供了事实依据,有效发挥了实名制管理的作用。五是继续巩固乡镇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确保了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和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目标,分流人员没有出现反弹现象。同时积极和县有关部门加强协调监督,对机构改革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在三定批复时予以明确,进一步优化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3、重点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今年重点针对我县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空编**名,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普遍反映人员断档、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现有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状况,调查摸底向上级编制部门申报招录计划**名,缓解了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矛盾。

(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日趋规范

1、依法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规规章,依法做好新设、变更、注销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一是对全县已经登记的**个事业单位进行

了纸质检验工作。二是召开全县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会议,分批安排了全县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我们对已经登记的**家事业单位数据信息全部录入到网上,对符合年检条件**个事业单位,全部进行了网上登记,登记率达到80%。同时,对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法人代表、资产负债、信息公开登记情况都进行了网上公开,进一步强化了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和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行为,强化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同时,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网上登记的相关要求,对未登记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澄清了事业单位不能登记的原因,撤销了法人不健全、财务不独立事业单位近**家,为事业单位分类制度改革和实现事业单位登记率达到100%奠定了良好基础。

2、政务公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有较大突破。截至目前,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已申请政务公益中文域名注册的共**家。其中政务域名家,公益域名家。

(四)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按照省、市机构改革指导意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开设置的要求,县编办已经单独设置为县委工作部门,人、财、物已经单列,核

定行政编制名,工勤编制名。实有工作人员人,2011年元月已将各项档案资料搬入县委大院办公,并购置了档案柜、电脑、一体机、空调等必备办公设施,为确保工作的延续、运转和创新,单设以来,编办以全新的思路承载过去,开拓未来。着力开展了以“强化业务学习,加快角色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作风转变,深入基层调研,服务方式转变”和“站位全局、为建设富裕开放和谐新**提供高水平的机构编制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思路新而清、团队小而活、人员少而精,工作忙而序、效果明而实的特点,全力营造新单位“工作高起点,服务高标准”的新气象。今年组织参加了全市机构编制系统首次举办的“我为改革管理创新作奉献”演讲活动,参赛两名选手,首次亮相就取得一个二等奖、一个组织奖的好成绩,受到市编办的好评。实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抓素质促业务,抓业务促团结的双赢管理模式。

二、工作中的思路和做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的起步之年,是机构编制系统自上而下理顺体制的“改革管理创新年”,也是**编办在新起点迈步运作的第一年。如何在稳步启动中科学创新,直接关系编制部门能不能承载党委、政府的重

托,能不能把握改革发展的节奏,能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的大局。为此,我办在全年工作中紧紧围绕卢展工书记指出“用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思路,不断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创新。

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贵在大局观念。我办在今年的工作中一方面把机构编制管理融入到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参谋;另一方面,在参谋的过程中将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和理念植根于党委、政府及编委领导心中,使领导在组织任免、人员流动、机构设置等项决策中将机构编制理念放在源头贯穿始终。用领导心中的机构编制理念和编制部门的大局观念化解组织任命超职数、人才流动超编制与精简人员、超编消化的矛盾,形成组织、人事、财政、编制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共谋发展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格局。我办在今年消化分流县直党政群机关超编人员工作中,正是得益于党委、政府领导心中的机构编制管理理念,得益于组织部门任免干部时对超编消化工作的通盘考虑、得益于人事部门鼓励提前退休政策的及时落实、得益于机构编制工作的大谋划、大布局,才使编办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轻松应对、从容处理。

机构编制管理创新重在责任意识。机构编制管理部门 的神圣使命决定了其永远处在机构改革和各项矛盾风口浪尖的地位,责任意识尤为重要。我办今年以来,深入基层认真调研了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部门的编制人事状况,对各单位普遍反映的行政编制少、要求增设机构、事业单位骨干被借调、人员结构老化出现“用人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梳理,抓住主流,对政策允许、各单位反映强烈、已影响到部分单位正常运转、急待解决的“用人荒”问题高度重视。勇于打破长期以来人员冻结,除教育、卫生外其余大部分单位不招不进的思维模式;就如何妥善解决“用人荒”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澄清底数,拿出了具体可行的理顺借调人员和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方案,向县委、政府和编委领导进行了汇报。县领导高度重视,对编办的这一举动予以肯定。目前,理顺借调人员和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正在有序进展中。编办的这一举动打破了我县长期以来用人体制的僵局;增添了用人单位的活力、缓解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成为群众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话题。

机构编制管理创新难在管理提升。就是要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在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方面的龙头作用,科学地把握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度,合理

配置资源,实现“管住、管好、管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的目的;我办今年在机构设置这一源头管理上,打破“职能部门递申请、编委研究作决定、编办被动下通知”的传统管理模式,树立超前意识、主动介入,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就社会发展需求、部门反映强烈、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调查研究,对机构的设置、摆布、强化、弱化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布局、有的放失。今年我们重点解决了**等直接关系到民生的问题;巩固机构改革成果,做好了**的审核和移交、**执法机构的整合组建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焦点、热点工作;完成了**等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的职能调整及整合设置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对于那些以部门工作重要为由、或以达标为要求、以批资金给设备为条件,要求增加或设置对应机构的请示报告一律从严掌握。使机构编制管理处于有序调整、活而不乱的动态均衡状态,做到机构编制管理的有破有立、有增有减,适时调整、优化配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用人环境和体制机制保障。

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实在服务到位。我办今年在服务创新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变重把关为重服务,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动态和困难所在,广泛宣传机构编制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帮助基层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应对危机、化解难题。**乡镇卫生院编制核定下达之初,因按服务对象比例核定出的编制数少于原有的编制数,造成分配困难、矛盾重重,且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卫生主管部门迟迟拿不出合理的分配意见,县编办多次与卫生部门探讨,了解矛盾的根源,提出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将矛盾最小化,并协同**门一起向上级编制部门反映我县的特殊地域情况,邀请省编办领导到我县调研,为乡镇卫生院追加了编制,化解了乡镇卫生院的用人危机,深受卫生系统好评;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多次深入教育系统与教育部门探讨研究符合我县实际、科学合理地核定编制的办法,形成调研材料报上级编制部门参考,积极为教育体制改革作准备;在研究机构和编制之前,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一手资料,多次上下沟通,做到科学决策和贴心服务的有机结合;日常工作中尽量发挥电子政务高效快捷的优势,简化程序、高效办公;对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服务,提供复印、打印、扫描等便捷服务。贴心的服务不仅得到了基层单位的好评,也赢得了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高效运转,确保了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新的历史时期,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肩负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神圣使命,我们将以开阔的眼光、非凡的气魄,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我办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开放和谐新**的目标,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积极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1、积极稳妥地推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摸清底数、夯实基础、优化结构、精简效能的要求,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

2.积极参与推进行业体制改革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做好警务机制改革、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等部门体制改革中的机构编制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机构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合理确定

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做好其他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涉及的相关机构编制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

1.继续深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库,实现机构编制动态管理,优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与财政统发工资的联动机制。为相关政策制定、机构编制审批提供基础信息,拓展和深化实名制管理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健全配套制度,理顺操作流程,细化工作环节,提升管理效益。根据形势发展,围绕中心工作,适时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能作用。实行全县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三)、强化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以事业单位分类制度改革为契机,强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对法定代表人的登记、年检、注销、审核工作,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年检的监督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再上新台阶。

下载20120409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0409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汕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汕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汕机编办〔2012〕10 号 关于印发《汕头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现场核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汕......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中央编办发(2005)6号 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爆炸物品 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 国防科工委、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生产监管局: 为切......

    汕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汕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汕机编办„2011‟119 号 关于开展2011年度市直事业单位 法人年检工作的通知 市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事业......

    宁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宁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宁编办„2008‟4号关于全县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 通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健全和完善机构......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10月小结

    竹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0月份工作小结及11月份工作安排 县委党群战线工委: 现将2011年10月份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11月份工作安排简要汇报如下: 1、积极配合县委、......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9月小结

    竹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9月份工作小结及10月份工作安排县委党群战线工委:现将2011年9月份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10月份工作安排简要汇报如下:1、认真组织全体干部开展......

    镇坪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镇坪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2011年以来,县编委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纪......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办公室工作规则

    大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及办公室工作规则 大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 大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简称市编委)是市委、市政府授权具体负责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议事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