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版物发行员__基础知识__第一章_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出版物发行员基础知识要点复习
第一章 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及其作用
1、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道德分为三种类型:
• ——家庭道德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3、社会主义道德-是以马列毛邓三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要求,把三德建设为着力点。•
4、道德的作用
• A、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B、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 C、调整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社会关系。
5、道德对利益和矛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利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
二、职业和职业道德
1、职业-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能为从业者带来一定利益的工作
• 职业有三要素:责、权、利。
2、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3、职业道德的形式,采取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等。
三、职业道德的特定和作用
1、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特定: • A、适用范围的特殊性 • B、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C、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职业道德的 作用
• A、调节从业人员内和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B、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 C、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D、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第二节
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守则
一、职业道德守则 •
1、职业道德20字:
•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职业道德的两个特点:
• A、内容围绕本专业,具有针对性
• B、内容简明扼要,文字生动准确,要求具体实用。第二节
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守则
自觉遵纪守法,坚持“二为”方针;
追求优质高效,全力奉献精品 •
崇尚敬业爱岗,提倡自重自尊;
注意勤俭办店,实行规范经营 •
讲究文明服务,交易公正平等;
重视客户利益,言行诚实守信 •
努力专研业务,工作精益求精;
学习现代科技,勇于开拓创新
第二章
出版发行基础 第一节
出版基础知识
一、出版活动
1、出版概念-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或传播。
2、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编辑、复制、发行。分别形成精神和物质产品生产和商业流通三个阶段。三阶段实现各自的社会价值。•
3、出版活动的性质:
• A、政治性和思想性
B、文化性和科技性
C、经济性和产业性
二、出版业
1、出版业的性质-是从事出版活动的社会行业,是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或传播,以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
2、特点:首先是文化事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其次是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3、出版业的构成:
• 出版-报社期刊、出版社、互联网
• 印刷-印刷厂、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的复制厂 • 发行-总发、批发、零售
• 制作-内容技术加工为母版的单位 • 其他-教育、科研和社团
二、出版业的发展
1、文字的发明和文化的发展是出版产生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文字起源于距今6000多年前,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500多年。•
3、距今3000多年,用竹简和木简书写文字,为书,也用帛书 •
4、蔡伦发明植物纤维造术纸,公元2世纪初
5、公元7世纪发明雕版印刷术;11世纪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5世纪50年代,德国人谷腾堡发明了用机械方法用铅活字印刷。
• 1、1978年全国出版社104家,年出版图书1.5万种,总印数37.7亿册。• 2、2005年,全国出版社573家,音像出版328家,电子出版170家。共出版图书22、25万种,期刊9468种,报纸1931种,录音制品16313种,录像18648种,电子出版物6152种,我国成为出版大国。
第二节
出版发行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代书报发行
1、古代图书贸易的萌芽:西汉景帝时的河间献王刘德、淮南王刘安汉武帝 向民间征集散失先秦古籍
2、槐市-西汉出现的第一个书籍集市;西汉长安出现书肆;东汉转移到洛阳,出现了佣书。到隋,书籍贸易逐步产生。
3、唐朝雕版印刷发展,书坊也形成:长安、成都、苏州、扬州贸易活跃。•
4、两宋、元书坊业发展,宋版书雕刻精良,明代四大书籍集散地:北京、南京、苏州和杭州。清:北京琉璃厂、南京三山街、苏州阊门 •
5、我国最早的报纸:唐代邸报;明、清代:《京报》可私营
二、我国近现代书报刊发行
(一)近代书报刊发行
• 1、19世纪中外国传教士在香港、上海30多个城市创办书店,规模最大是上海的广学会,经营50多年。
• 2、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设立翻译出版机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北京创办强学书局。
• 3、20世纪初孙中山日本创《民报》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风行海内外。
• 4、1897年创办商务印书馆、荣宝斋、1912年中华书局在上海成立,世界书局、开明书局影响也大。
5、近代报纸,老外在1858年《中外晚报》《沪报》《申报》;第一份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二、我国近现代书报刊发行
(二)现代书报刊发行
• 1、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全国出版物发行中心。图书品种占90%。报刊80%。“商、中、世、大、开”民族资本五大书店
2、国民党官办书局:正中书局青年书店、中国文化服务社
3、抗战中的日伪书店:长春满洲图书株式会社、中央书报发行所
4、党领导的革命和进步书店:利群、文化、新青年社,李达在上海办第一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党的第一个发行机构:上海书店; •
5、三联书店:
• 邹韬奋-生活书店;钱俊瑞-新知书店;李公朴-读书出版社 • 1948年三店联合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新华书店成立
• 1937年4月在延安诞生
7、辛亥革命,书报发行形式: • A、报刊社自办批发、零售业务 • B、只管批发,不管零售 • C、委托私营报社包销
• D、联合发行市场层层批发零售
三、我国当代出版物发行
1、社会主义发行业,是以新华书店、国际书店为基础,三联书店等为骨干,接管国民党官办书店,改造私营,扩展供销社等逐步壮大。
• 2、1949-56初创阶段,统一新华书店,出版印刷和发行专业分工。古籍:中国书店、上海书店;1949年图书外贸企业-国际书店成立,报刊“邮发合一”。
• 3、1957-65年曲折发展阶段,到65年网点5.21万,销售图书18.58万,销 售额4.528亿,古旧书收发繁荣兴旺,珍稀善本和革命史料被抢救整理。• 4、1966-76文革时期:报废图书达2.8亿,销售倒退到56年水平,出版业萎缩,书报刊荒严重。•
5、改革开放时期1977-今,开始跻身出版大国之列,1982年“一主三多一少”
1988年“三放一联”
• 1996年建立出版物大市场 • 2005年网点15.95万,新华书店出版社发行从业人员15.84万,大专占30%,总销售1230亿元。一万平方书店20多家,5千以上70多家
• 6、30年改革开放成绩:中心店供应品种达10万种以上,浙江达40多万种。教材比例不断下降,一般图书比例升高。浙江、四川、江苏试点发行集团,连锁和物流配送成为主要业态。法规健全:2003年《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外商投资书报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
四、我国出版物发行体制的沿革
1、集中统一阶段
• 1949-53新华书店统一领导,集中经营,53年专业化发行,报纸邮局“邮发合一”
2、业务专业化和管理权下放54-58年新华书店总分店撤销,56公私合营进新华书店,省级店下放
3、调整和全面下放59-65总店和省级店有所集中 •
4、改革发展阶段76-81年省级店集中权限,民营书报刊作为补充应运而生。1996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大市场,发行集团、连锁和总发行权向民营和外企开放。
第三节
出版物发行工作的 性质、方针和基本任务
1、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性质:出版物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具有精神产品的文化宣传属性,是文化宣传工作;又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货币交换,又具有商品属性,又是商业工作。是两个属性的统一。
2、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发行工作的方针原则:”两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两用”;勤俭节约,开拓创新“
4、出版发行主要任务:宣传马列毛邓三和科学发展观;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
5、出版物发行社会效益-出版物阅读欣赏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经济效益-是出版物发行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6、讲求经济效益要守法经营;要注重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要加强市场调查,掌握信息,少投入多发好书。
7、处理好两个效益:力求双效,矛盾,经效服从社效 第四节 出版物发行方式
一、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1、出版物发行是出版物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商品流通过程,是四流的统一。
2、商流是出版物商品价值的流通;物流是出版物实体形态的流通;信息流是出版物交易中相关信息的流通;资金流是出版物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
3、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信息流对商流和物流起着支撑和制约的作用;商流决定资金流,资金流又有反作用,四流由分离趋向于合一。尤其是网络订货和第三方物流下。
二、出版物发行环节和业务流程、三、总发行、批发
1、发行方式:
• 总发行、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 •
2、五个流程:
• 信息交换;确定购销关系;实物交割;结算货款;信息反馈。
3、总发行资质:出版社、总店、省新华书店或集团、单列市新华书店,经批准的发行企业。特点:排他,批发,对象批发单位和大型零售。•
4、批发是不与消费者直接交易,批量性。
四、出版物的购销形式
1、目前出版物购销形式五种:包销、经销、经销包退、寄销和代理
2、包销-具有出版物总发行权的单位向出版社承包出版物专有销售权的购销形式。
3、经销是发行单位按订货数量向出版物所有者进货,转而销售不退货的购销形式。
4、经销包退是按订货数量销售,未销完可退的购销形式
5、寄销是以寄卖方式委托发行方销售的购销形式。有基数主发式、主动发货式、滚动式寄销。
6、代理主要是销售代理,委托人授权销售,提取佣金,不承担风险。有总、独家和佣金代理等。
五、出版物零售
1、零售是出版物发行的最后一环作用大。特点:交易对象是最终消费者,有特定营业场所和设备;批量购进零散售出;非销售服务多。•
2、零售方式:
• A、门市-综合门市、专业书店和专卖店读者服务部、书报亭、摊售 • B、订阅和预订、C、集团供应即团购、D、投递和送货、• E、流供-向工厂农村矿山部队流动供应出版物。
• F、邮购-通过函购和网购,通过邮寄方式销售出版物。
• G、展销和书市:展销为特定时间和场合集中某类出版物的展览销售;书市是大型出版物文化集市。
六、读者俱乐部、连锁经营与网上书店
1、读者俱乐部通过吸引读者为成员,介绍推荐并给予优惠的出版物销售组织和机构。1891年德国最早出现-贝塔斯曼。分盈利性和非盈利性两类。•
2、连锁经营是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在总店管理下,拥有若干门店,风格一致,从美国60年代开始风靡全球。分三种:直营连锁为总店全资和控股;自由连锁为独立核算的中小商店自愿组成;特许连锁也称加盟连锁和契约连锁。
3、网上书店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对上网消费者的新型零售业态。特点:全天、规模不限、无界、信息畅通、优惠。
七、古旧书发行
1、收购是销售的前提和货源基础,是首要环节,要配备业务能力强。热爱、• • • • 懂书,了解藏书和特点要熟悉价格和能合理作价。
2、收购范围贯彻全收原则,历代出版物及手抄、稿本、包括书刊碑拓画书报纸等,进步、落后和反动只要有参考和资料价值均收。
3、收购方式:门市坐收,上门、到废品站和旧货市场、流动收购、书刊交换、委托寄售、征购
4、销售是古旧书流通的中心环节:门供、上门、书展、集团供应、开展邮购
5、管理:对收购书审查,价格和商品管理:分类和管理责任制。
第三章
出版物知识 第一节
出版物产品知识
一、出版物属性和功能
1、出版物概念-运用物质生产手段,将编辑加工的著作,以图文音像等形式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本,发行传播的物质载体。
2、联合国规定,出版物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大类。定期分为报纸和期刊两类。
3、出版物构成要素:
• A、图文音像符号表现的精神文化 • B、具有承载内容的物质载体 • C、一定量的复本向公众发行传播
4、出版物属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的特殊性,追求价值,更要追求社会效益。
5、出版物的功能:A、传播思想知识和信息,积累和存储文化科学
B、宣传教育
C、推动文明进步
D、审美、休闲和服务功能
6、出版物的类型:
• A、图书-印刷复制的纸质的非连续出版物。
• B、期刊-又称杂志,按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 • C、报纸-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
• D、音像制品-录音带AT、录像带VT、激光唱盘CD、激光视盘DVD • E、电子出版物-用数字代码将图文声像编辑加工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
• 计算机阅取的传播媒体。F、互联网出版物-供公众阅读使用网上编辑作品。
二、纸张和书报刊的开本知识
1、纸张是印刷传统出版物的主要材料,书报刊要选合适纸张。•
2、纸张的规格:卷筒纸用于轮转机;平板纸用于单张纸印刷机。•
3、纸张的定量,俗称“克重”,超过250克/平方米为纸板。•
4、印刷用纸的种类
• A、非涂料印刷纸:胶版印刷纸、胶印书刊纸、教科书纸、字典纸、轻型印刷纸、新闻纸、书皮纸。
• B、涂料印刷纸:胶版印刷涂布(铜版)纸、轻量涂布纸、铸涂纸
5、开本-每全张纸切成多少同等尺寸的小张,就叫多少开本。对开、16开、32开、64开。第二节
出版物商品知识
一、出版物商品特点
二、出版物成本
1、精神产品是出版物的本质属性,特点:品种丰富,年21万种;无试产试销;了解商品、价值均不易;预测需求订数难;不易损耗。
2、出版物成本:生产成本-直接成本即可直接计算的生产费用。间接成本即管理费用;销售成本也称发行费用或销售费用。•
3、发行成本-发行单位的进价和有关费用:A、销售成本:商品购进原价
B、销售折扣:销售商品实际低于码价的差额
C、销售税金:按商品销售额缴纳的税金
D、商品流通费用:销售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三、出版物的价格
1、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现,出版物价格分为出版单位销售(批发)价格和出版物零售价格
2、出版单位销售价格=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预期利润
3、出版物零售价格,书报刊是按定价销售,音像和电子出版物没全国统一价。
• 公式是:=出版单位销售价+发行成本+发行单位利润
4、书报刊实行全国统一定价制所有费用在发行费用中统筹,音像和电子出版物,一般不印售价,多种价格并存,批零价格,在同一地区也不尽相同。
第三节
出版物的质量
一、出版物内在质量
二、出版物印刷复制质量
1、出版物的质量分为内在和外观。内在质量主要是其内容和体例文字、插图、声像等;外观是指纸张、印刷、复制、装订、包装质量
2、内在质量以《出版管理条例》关于内容的规定来标准。关于国家民族、法律、迷信、暴力、淫秽、赌博等规定要遵守。
3、书报刊基本质量:套印准、无色差;墨均匀,字清晰;条码清晰,不透印不灰白;版面干净。报纸要求版心居中,无破边、褶子。
4、音像和电子出版物质量:不断音、漏音和复音,不失真走调;录像的画面清晰稳定,色彩好,声画同步;电子出版物同上。
三、非法出版物的识别
1、非法出版物的形式-非国家批准出版单位出版的公开发行的书报刊、音像、电子、互联网出版物都属于此列。•
2、盗版图书的识别查看:
• A、封面、插图和广告
B、版权页
C、标准书号
• D、书刊征订发行委托书
E、新书征订单 • F、出版物的纸质和印装质量
G、销售人员及售价
3、盗版音像制品的识别:外包装、批准字号、真版识别;进口若不是有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防伪标识的,都是盗音像制品。•
4、抵制非法出版物:不订不销要“打非” •
第四章 出版物消费者知识 第一节 出版物消费者
• 1、出版物消费者是指购买、租赁、阅读、观赏和使用出版物的单位和个人。•
也称为读者。
• 2、消费者类型以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和地区而不同;又以文化、经济和消费水平、阅读水平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还分为个人和团体、一般和专业、私费和公费消费者。
• 3、具有某种相同特征的出版物消费人群,如女性和少儿等。
• 4、出版物消费者对象是某类或某种出版物所拥有的消费者范围。分为现实和潜在两类。
• 5、现实出版物消费者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购买动机和能力的单位和个人;而尚未形成明确购买动机,但可能购买的是“潜在”。
第二节
出版物消费者需求
• 1、出版物消费者为获得知识信息,求的进步、发展和心理满足而产生的对出版物的需要
• 2、年龄分类:少儿、青年、中壮年、老年。
• 3、出版物消费者需求特征:无限性-对出版物的心理需求是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 多样性-不同的读者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和爱好。• 时代性-出版物功能环境决定 • 可诱导性-可引导和调节
• 周期性-需求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三节 出版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1、购买过程四个阶段:认识需求-确定商品-决定购买-购后评价
• 2、购买行为按出版物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程度分三型:明显、模糊、未决策 • 3、按消费购买习惯分型为:习惯、理智、冲动、选价、疑虑、慎重、不定 • 4、购买动机是消费者心理需要在外界刺激诱发下,通过心理因素影响产生 • 5、影响购买决策三要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6、出版物给读者心理的直接和间接感知的作用;外因的作用是发行员的责任,其推销工作和陈列、推荐
第五章 出版物市场营销知识
第一节 出版物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 1、出版物市场概念-是出版物买卖交易的场所,是出版物交换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出版物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2、狭义出版物市场-有固定地点、摊位和设施的出版物买卖场所; •
广义出版物市场-整个流通领域出版物交换关系的总和。• 3、出版物市场的类型--按地域分:城市、农村、国际、国内 • 按销售方式分:批发、零售、批零兼营
• 按经营种类及服务对象分:综合、专业、图书、报纸、音像和电子出版物 • 按学科门类分:社科、文学艺术、科技、少儿、古籍等
• 4、出版物市场细分是决定出版物商品销售和企业经营成败关键。
细分依据: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消费者购书行为的差异性,划分为若干个相同和相似特征的细分市场。确定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 5、市场细分的依据因素:地理、人口、心理和购买行为因素。应注意市场细分目标的可衡量性、整体性和现实性。
• 6、市场细分的三个阶段:确定细分标准;进行细分;评价细分。• 7、细分七步骤:选定市场范围、列举潜在需求、分析不同需求、移去共同需求、子市场取名、认识特点、确定子市场容量。
• 8、目标市场的选择,要选最有利于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准入市场,是企业侧重服务的市场。• 9、目标市场划分:
• 按区域:城市乡村;
按消费者:学校、农民等;按出版物类型划分综合和专业
10、目标市场选择的标准:
• 长远开发价值、扩散和延续性是否双效、适合自身和客体等
11、目标市场定位策略:无差异-满足所有消费者视为同质市场;差异策略是服务全部消费者,满足个别需要的若干项;集中性策略是选择一个或少数子市场为目标市场。
第二节 出版物市场信息
• 1、市场信息来源:来自系统内部的信息:经营部门、经营活动、出版物信息和行业性内部资料
• 2、市场信息的类型可按形态、来源、传递方向、运动特征和有利与否分。市场信息的作用:决策依据、经管手段和竞争工具。• 3、市场信息的收集 • 业务法:
• 摸清业务需求--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校验 • 系统法:
• 了解系统总目标--确定数据总模式--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校验--结构安排--储存 • 4、信息的加工处理
• A、定性加工法:汇集法、归纳法、纵深法、连横法和推理法。
• B、简明数字加工法:对比法、化小法、转换法、替换法、阐述延伸法、示意法。
• 5、信息运用遵循原则: • 真实性-准确而实事求是、• 时效性-信息及时而有效的使用
• 系统性-信息的系统连贯,全面完整和信息反馈的系统性
• 目的性-为自身的经营决策服务 • 竞争性-你不用别人用
• 效益性-信息价值和避免无用功。第三节 出版物市场调查和预测
• 1、出版物市场调查
• 分为宏观和微观市场环境调查,后者就是目标市场调查。• 2、宏观市场环境调查:
• 政治法律及经济环境;社科文化教育环境;其他环境 • 3、目标市场调查内容:
• 读者构成、市场容量和购买力、读者需求、分销渠道的竞争。• 4、调查阶段:
• 调查准备、正式调查、结果分析 • 5、调查类型: • 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6、调查方法:
• 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
• 7、市场预测内容:需求、供货、销售能力和经济效益预测 • 8、预测类型划分——预测范围;预测时间;其他 • 9、预测步骤:
• A、确定预测目标
B、制订预测计划
C、收集整理调查资料 • D、分析评价资料
E、作出市场预测 •
10、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经验判断、集合判断、同类比较、征订推断法、咨询调查法、数据分析法
• 定量预测:算术平均法
第四节 出版物市场机会与市场竞争
• 1、市场上尚未满足的需求就是市场机会。其类型有:显在与潜在机会;目前与未来机会;行业与边缘机会;全面与局部机会。• 2、市场机会分析着手:
• 机会与企业经营目标吻合程度; • 企业有否驾驭机会能力;
• 市场机会变成企业机会的环境因素 • 3、市场机会捕捉策略:
• A、寻找已存在的机会-从环境因素的变化中找、从消费者未满足的需要中找,从市场细分中找,从工作与生活小事上找。
• B、主动创造市场机会:开展创造性的营销活动、利用竞争对手的长短创造机会。右:黄巧灵
• 4、市场竞争是在市场里,生产经营者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斗争。• 5、竞争类型:卖主之间、买主之间、买主与卖主之间 • 6、竞争策略:
• A、优势攻击
B、开拓创新
C、降低成本
D、非价格竞争 • E、逆向竞争
F、灵活应变
G、联合制胜
• 7、市场竞争规则: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两效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不拼折扣;在商品、服务和品牌上下功夫;舍得投入宣传推广;光明正大、公平竞争。•
第五节 营销控制
• 1、企业为进入目标市场,需要对各市场营销要素进行组合和运用:服务、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并制定相应策略总体,取得两效。• 2、市场营销计划:
• 是发行企业在预测后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完成营销目标方案。计划应包括工作提要,营销状况、目标与问题、营销策略、行动方案、预算和检查等。• 3、营销计划类型:
• 长5、中1年以上、短1年下 • 4、编制和执行计划:
• 分析、目标和问题、营销策略、营销计划、执行、控制计划。5、市场营销控制
-对营销计划的检查和督促,保证市场营销按照预期目标发展。6、控制内容包括:
年度计划控制-由决策层和执行层的主要领导负责;利润计划控制-由财务主管和财务负责人负责
• 市场战略控制,这由决策层负责。• 7、数字化整合营销
• 以消费者价值出发展开,概括为“一、四、二模式,”一个中心就是消费者占有率,四个手段:消费者价值最大化,营销技术数字化;消费者关系互动化;出版物服务定制化;沟通相响应适时化,第六节 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
一、电子商务
• 1、电子商务已由原来的电话、电报、电邮,发展到用Internet网络来实现商品的交易和结算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2、电子商务特征:更广阔环境和市场,快速流通和低廉价格,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 3、电子商务的作用: •
展示、交易、服务
• 4、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内部网、•
BtoB
BtoC、•
CtoC
BtoG
• 5、电子商务在出版物发行中的运用:宣传、网上销售、网上采购、网络营销、网上结算、反馈功能。
• 考夫。贝佐斯在美国开设全球第一家网上书店(www.xiexiebang.com)在西雅图开始运作。他以30万美元创业,开创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网上销售。1999年销售80亿美元。平均每天卖出60000本书;全球顾客超过600万;网上图书种类372万种;公司市值300亿美元
二、网上书店开设
三、运营
• 1、网上书店开设:
• A、定位:有企业战略规划-必要性和可行性; •
网上书店定位:类型、规模、功能、目标
• B、域名注册-在网络服务器或网络系统地址对应的技术名词; • C、网站内容规划,是吸引和维系访问者的根本;D、网页设计要求
• E、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器、操作系统、商务方案的选择,网上书店的资金人力负责人的统筹规划。•
2、网上书店的运营
• A、网站推广:成效取决于访问量:注册搜索引擎、交换链接、利用新闻组、BBS、论坛、会员制。
• B、网上支付-信用卡支付衔接 • C、物流配送-选择物流伙伴或邮寄
• D、客户服务(订单处理,留言回复热线应答和退款处理、客户管理等)、• E、网站维护-内容、网页、硬件和数据库维护 • F、货源支持-选择一个中盘即时进货 • • • •
四、网络营销
1、网络营销又称网上或在线营销,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满足消费者的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是企业整体营销的一部分。
2、网络营销的主要内容:
A、确定营销目标-投入产出分析 • B、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调查需求特征、动机行为模式,有针对性 • C、网上产品策略制定:结合网络特点,考虑商品定位、选择与组合 • D、网上价格策略制定
E、网上促销手段应用。
第六章
出版物发行企业管理知识 第一节
企业管理概述
1、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服务社会并获得赢利,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基本单位。
2、企业管理是企业对人财物、产供销管理而取得理想效益的过程。经营是出版物购销活动,管理是把经营可能变为现实。•
3、管理职能有: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
4、企管的任务:合理组织经营活动、提高效率、强调发行质量、增加资金积累。
5、企管的方法:经济、行政、数学、思想教育和法律方法。•
第二节 出版物发行企业目标、计划管理和经营责任制
1、发行企业目标内容:经营目标是企业在一个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具体经济指标。包括品种、销售总额和库存额等;还有市场目标、发展目标和效益目标。
2、发行业目标管理的三步骤:A、制订目标量化B、实施目标分解落实检查C、评价目标-肯定不足与新目标。
3、计划管理是通过计划的编订执行检查落实,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其类型:按时间分有长期、中期、短期;按内容分有业务、财务、固定资产计划;按层级分有基层具体计划、单位综合计划 •
4、对企业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监督 •
5、经营责任制的原则
• 是责、权、利相结合,责是中心,以责定权,责利挂钩。•
6、经营责任制的内容
• 分为企业对出资人和企业内各部门对企业两个层次。企业内采取董事长、总经理和部门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为中心的多层次形式的责任制 •
7、经营责任制的考核:
• 考核标准有对计划指标的考核;对发行质量和服务的考核。考核项目:销售部门、进货部门、储运部门和其他部门。•
8、实施措施:
• 加强思政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合理确定经济基数;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全面经济核算;运用风险机制,加强审计监督
四、发行企业的利益分配
1、利益分配的形式:
• 上缴税金-按国家规定上缴
• 利润分配-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在投资人和企业间分配 • 联销分配-按销售额一定比例分配
• 联劳计酬-按销售部门职工的劳动时间、强度、技术复杂和服务水平计酬。•
2、分配原则:
• A、按劳分配
B、注意控制工资总额
• C、尽可能多的采用销售提成D、非销售人员的分配要区别对待。第三节 出版物发行企业质量管理
1、发行质量管理是出版物发行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是发行企业经管水平和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
2、建立发行质管体系的做法:设立质管机构,建立质量目标体系,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3、发行质量管理内容:制订进销存经营的操作程序、工作方法和考核标准;有关服务质量的标准要求;制订业务、财务、后勤等部门的标准和要求。各类人员在质管中的位置和要求。
4、质量规范的服务要求:语言、礼仪、仪表服饰,环境陈列、店容店貌。经营要求七个环节的规范;工作要求:各类人员的工作规范。•
5、质量保证活动:
• 思想保证-全员质量教育、• 制度保证-质量第一,层层制订保质制度、• 服务保证-加强和改善内部服务来促进质量保证、•
6、质量考核活动:
• 明检、暗检、对检、信息反馈法 •
7、质量评价活动
• A、质量管理活动本身的质量评价
• B、发行和服务质量的指标评价:主要指标-流通时间、需求满足程度、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销售率和存货率;服务态度、项目和服务效率 •
8、发行企业质量管理的步骤: • A、分析企业质量管理现状 • B、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C、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因
• D、改进措施
E、按质量计划执行落实 • F、计划检查和落实
• G、总结提高,制订标准和制度
• H、找出未解决问题,新订质管计划。•
第四节
出版物发行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财管内容任务和方法
1、企业财管就是为筹集、使用和分配资金所进行的管理。
2、财管内容:A、规划和组织经营资金,讲究效益避免损失浪费。
• B、控制和考核资金耗费,降低成本,获得更大效益C、正确处理企业财务关系:企国、企企、企投 •
3、企业财管任务:
• A、组织资金,保证需要,促进经营发展;
B、增收节支,提高效益
• C、正确分配收入
D、维护财经纪律,严格财经制度 •
4、企业财管方法:
规划目标、预测趋势、平衡收支、分解指标、稽核检查和考核分析。
二、企业资金及管理
1、企业资金类型: • 固定、流动和专项资金 •
2、资金来源:
• 出资人资金、内部提留资金、借贷资金、结算资金
3、资本金制度-企业注册资金,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
4、负债筹资及管理-企业用货币计量的以资产或劳务偿付债务。•
5、负债管理注意问题:
• A、遵守财经纪律和银行结算制度
B、不盲目追求负债经营 • C、区分临时贷款和负债经营关系
D、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 • E、考虑负债的合理结构。
三、流动资产管理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使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存货、应收、预付款等。
2、货币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如何时候都要有一定量的货币资产,原因: • A、保证经营活动正常需要; • B、保证企业经营安全; • C、有利抓住投资时机。
• 加强货币管理工作:加强现金管理和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
3、存货是经营活动中为销售、耗用而储备的出版物、物资材料和包装物品。• 存货管理:力求供求平衡,以销定进,快进快销;健全存货管理;加强存货考核。
4、应收及预付款,包括票据和应收和预付账款。属于债权管理:健全货款结算;遵守财经法律和制度。
四、固定、无形、递延资产、其他资产和投资的管理
1、固定资产是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中保持原态的资产
2、其管理应注意:
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折旧管理、日常管理-建立维修保养、保管、增减变化的审批制度,定期清查盘存,保证其安全完整。
3、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没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其管理中要加强土地使用权、企业商标如新华书店,和对商誉的管理。•
4、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在以后年度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其管理要求:严格控制列支,注意合理摊销
5、其他资产是指以上各项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特准储备,银行冻结存款、物资等要保管好,不任意动用。
6、投资管理:短期投资――能随时变现不超一年的有价证券等,追求收益,降低风险;
• 长期投资是不准备随时变现,持有超过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和其他投资,要充分科学预测,分析论证和民主决策。
五、成本与费用、营业收入与利润的管理
1、成本管理主要是对出版物购进成本的管理,包括进价和税金。其管理有三:严格控制进价;严控成本开支范围;按财会制度结转出销售成本。•
2、出版物流通费用管理包括:
• 经营费用-在各经营环节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为管理和组织发生的费用、财务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对以上要进行分类、分项和分级管理。
3、营业收入是经营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主营和其他业务收入
4、营业收入管理要求:
A、扩大出版物销售,增加收入
B、不得隐瞒和截留销售收入
C、要控制折扣和折让的支出
D、加强销售考核,调整营销策略
E、加强货款结算管理。•
5、利润是从事出版物商品买卖和服务所获取的赢利。加强管理:
• A、树立正确的赢利观,追求合法利润。B、扩大商品销售,增加销售收入 • C、严控费用开支标准和渠道。D、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管水平
6、利润分配是国家、出资人、企业和职工间利益分配。注意缴税和分配程序
第五节
出版物发行企业的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概述
二、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1、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
• A、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B、强化安全法制观念
C、贯彻群防群治原则 •
2、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途径:
• 思想、制度和措施落实
管理、检查和考核落实 •
3、安全管理要求:
• 保密安全-保密范围、制度要求、纪律和保密措施
• 财务安全-安全保险,防盗报警;现金和支票安全;店堂和库房安全;销售、储运和办公设备安全;大型宣传推广和销售活动安全。
三、“六防”“五知”“五会”与紧急事故处理
1、六防:防火、防盗、防商品霉变残损、防自然灾害、防设备损坏、防工伤事故
2、五知:知火警、匪警电话;知门店库房消防器材存放;知电源总开关位置;知保险柜和贵重物品存放;知易盗、火情等要害部位。
3、五会:会用消防器材;会采取应急措施处理紧急情况;会准确迅速报警;会保护事故现场;会自救和互救。
4、紧急事故处理:沉着不慌;立即行动;及时报警。火情处理:配合消防、组织疏散、抢救贵重财产和注意自救。
四、出版物发行企业的环境保护
1、发行企业常见环境污染:如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
2、防粉尘-清洁能源和除尘设备 •
3、防废气废水-通风和减少废水 •
4、处理废物-集中存放综合利用 •
第七章
出版物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节
与出版物发行工作有关的部分法律条款 •
1、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保持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国家发展两为的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事业
4、国家提倡“五爱”,进行爱国、集体、国际和共产主义的教育,反资、封和腐朽思想。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民法通则-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刑法:217条,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63条,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64条,传播以上内容,两年。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0条,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犯罪内容,不得含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内容
4、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六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监管部门责令停止,可处1万-20万以下的罚款。
第二节
与出版物发行工作有关的法规、规章、文件
1、《出版管理条例》第2条,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第4条,从事出版活动,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第5条,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是,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2、第26条,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宪法基本原则,危害国家,泄露国家秘密,破坏民族团结,宣扬迷信,扰乱秩序,宣扬淫秽、暴力、赌博或教唆犯罪,侮辱或诽谤他人,危害公德和优秀传统,法律禁止其他内容。•
3、第36条,从事书报刊全国连锁,须经所在省市出版部门审核许可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向工商领取营业执照;总发行单位要经国务院出版行政批准;从事批发的单位,经省市自治区出版行政审核批准,向工商领取执照;第37条,零售是向县级出版行政批准,向工商领执照。
4、第41条,出版物进口业务,由依照本条例设立的出版物经营单位经营,经营报纸、期刊进口业务的须由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指定。
5、第50条,国家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和盲文出版社的出版发行;第 55条,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复制、进口、发行,由出版行政和工商管理予以取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节
与出版物发行工作有关的法规、规章、文件
(二)1、《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3条,音像制品禁止载有下列内容-共十条,反对宪法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泄露国家秘密;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迷信;扰乱社会;宣扬黄、赌毒暴力;侵害他人;危害文化传统,其他法律禁止等,• 同出版管理条例26条内容。第5条,国家对出版、制作、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出租音像制品,实行许可制度。连锁、批发、零售同书报刊发行规定。•
2、《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令,第6条总发行的条件:高级出版物发行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场所1千方,资金2000万,计算机管理条件和健全管理制度。批发条件:中级发行员,市场50平米,单店500平米,资本200万。零售条件:确定的名称,初级以上发行员资格,固定场所。
3、连锁条件:注册资本300万以上,全国连锁1000万,10个以上直营连锁门店,中级发行员,样本店500平米。•
4、《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第二条关于电子出版物的规定。•
第三节
与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 有关的法规、规章、文件
1、《工人考核条例》1990年7月12日劳动部 •
2、《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200年3月16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其中就有“出版物发行员” •
3、《职业技能鉴定规定》1993年 劳动部
4、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通知 1994年2月22日劳动部
5、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的通知 1996年11月7日 劳动部 •
• 谢谢!
毛文源2010
0620
第二篇:出版物发行员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单选
1、不依靠(A)的力量去实现其功能。A国家法律 B传统习惯 C教育D社会舆论
2、道德是以(C)作为标准
A人际关系B个人喜好C善恶观念D法律条文
3、道德分三种类型,即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C)A伦理道德B个人修养C职业道德D生活规范
4、下列要素中不属于职业要素的是(B)A职业职责 B职业素质C职业权利D职业利益
5、“职业道德20字”不包括(C)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服务社会D办事公道
6、以下关于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守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守则是出版物发行从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职业准则 B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守则只是个人的道德要求
C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守则是出版物发行职业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 D出版物发行员要努力钻研业务,工作精益求精
7、“追求优质高效,全力奉献精品”是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中关于(B)的基本要求 A出版物发行员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方面 B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追求和业务规范方面修养
C培养和提高从业者职业标准、情感、责任、意志方面修养 D经营方面
8、所谓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C)向公众发行或传播。A处理B排版C复制D打印
9出版业包括(C)和出版产业两个部分 A出版教育B出版机构C出版事业D出版管理
10.下列单位中(C)不是出版业的组成部分 A报社B互联网出版机构C造纸厂D出版教育机构
11以下关于我国出版业发展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D)A中国文字起源于距今3000多年前
B在距今3000多年前,我国开始用甲骨文写文字
C公园7世纪,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技术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D文字的方明和文化的发展,是出版产生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12、以下关于我国出版物发行业奠基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A、1949年12月,我国第一家图书外贸企业——国际书店成立 B、新中国成立前后是我国唱片业的重建期
C、“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又可划分为重建和曲折发展两个阶段
D、在初创阶段,全国邮政部门从报纸“邮发合一”扩大到书报刊“邮发合一”
13、下列说法中(D)不是我国出版物发行工作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勤俭节约,开拓创新
D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
14、以下关于我国出版物发行经济效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讲究经济效益,要注重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 B讲究经济效益,要守法经营
C讲究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出版物发行工作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 D讲究经济效益,是出版物发行企业、门店摊亭唯一的追求目标
15、出版物的购销形式不包括(C)A包销 B经销包退 C折价销售 D 寄销
16、下列情况不属于非法出版物形式的是(B)A在社会上公开发行而不署名出版单位 B出版单位基于市场需求加印、加制出版物 C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并在社会上公开发行销售的 D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印刷的出版物
17、出版物消费者是形成出版物市场的(A)A最基本要素 B非主要要素C外在动力D客体
18、(A)出版物消费者一般看书刊内容前先看定价。A理智型 B选价型 C疑虑型 D慎重型
19、(B)对出版物消费者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 A社会因素 B心理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20、在出版物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直接感知不包括(D)A翻阅 B试听 C试看 D发行员口头宣传
21、在出版物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间接感知不包括(D)
A出版物广告 B发行员口头宣传 C欣赏、试听 D实物展示和推广活动
22、(A)是出版物消费者对出版物产生需求的内部动力,是需求的基础。A心理需要 B生理需要 C社会需要 D团体需要
23、按(D)划分目标市场,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A消费者 B出版物 C学科性质 D区域
24、以下不属于目标市场定位策略的是(D)
A无差异策略 B差异策略C集中性策略 D分散性策略
25、打折销售属于(A)
A卖主之间的竞争 B买主之间的竞争 C买主与卖主之间的竞争 D买主与非买主之间的竞争
26、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
A监督职能 B指挥职能 C组织职能 D计划职能
27、从工作岗位讲,发行质量规范管理包括(B)
A礼仪服饰规范 B行政管理工作规范 C环境规范 D出版物宣传陈列规范
多选
1、职业道德守则的特点是(BD)
A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B内容一般都具有针对性C家庭道德的具体化、规范化 D内容简明扼要,文字生动准确,要求具体实用E不需要从业人员记忆和执行
2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守则中“二为”方针是指(AE)
A为人民服务B为客户服务C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为社会服务E为社会主义服务
3、出版物的发行可以分为(BDE)等几个环节。A地区发行 B批发 C全国批发 D零售 E总发行
4、出版物的零售包括(ABCE)
A门市销售 B订阅与预定 C 集团供应 D包销 E邮购服务、展销、书市
5、连锁经营可分为(ABD)等几种类型
A自由连锁 B特许连锁店 C有限连锁 D直营连锁 E无限连锁
6、网上书店的特点有(ACDE)
A全天经营 B规模有限 C经营无界 D信息通畅 E优惠销售
7、以下关于出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ABDE)
A定期出版物分为报纸和期刊两类 B报纸每周出版4次以上的为日报
C期刊出版周期最长的未季刊 D期刊也有不定期出版的 E报纸可分为专业性报纸和一般性报纸
8、出版物包括图书、期刊、(BCE)等以及互联网出版物 A小册子B报纸C音像制品D贺卡E电子出版物
9、出版物必须具有(ABE)等要素
A物质载体B以符号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 C完整的体例D外在的包装E一定量的复本
10、以下关于书报刊开本的说法,正确的有(ABDE)
A书报刊 开本是指以印刷纸的全张为计算单位,每全张纸切成多少同等尺寸的小张,就叫多少开本 B国际标准一般是以全张纸对折长边裁切的次数来命名的 C开数相同的开本,他们的幅面大小也相同
D除用2的几何级数正规开料外,还有60开,56开等畸形开本
E每系列内每号尺寸均可以对折成邻近号尺寸,每两邻近号尺寸的面积比为1::2
11、《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ABDE)
A、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B、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C、满足大众文化消遣的D、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E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12、从消费的角度讲,一般把(ACD)图书的人称为读者。A购买 B运输 C租赁 D阅读 E展销
13、按购买出版物经费来源的不同,出版物消费者可分为(AB)A私费消费者 B公费消费者 C个人消费者 D团体消费者E专业消费者
14下列选项中相比较而言,中年知识分子偏爱的出版物有(ADE)A专业类读物 B寓言神话C通俗出版物D高雅文艺作品E学术著作
15、以下属于出版物消费者需求的基本特征有(ACE)A周期性 B可刺激性 C时代性 D猎奇心 E可诱导性
16、出版物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包含(ACDE)
A认识需求 B产生愿望 C确认商品 D决定购买 E购后评价
17、按出版物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程度区分,购买行为可分为(DE)等 A理智型 B冲动型 C不定型 D明显决策型 E未决策型
18、按出版物消费者购买习惯区分,购买行为可分为(AE)A慎重型 B明显决策型 C模糊决策型 D未决策型 E习惯型
19、按销售方式划分,出版物市场可分为(BCD)
A城市出版物市场 B出版物批发市场 C出版物零售市场 D批发兼营市场 E综合出版物市场
20、出版物市场的划分标准有(ABDE)
A地域范围 B销售方式 C行政级别 D经营种类及服务对象 E学科门类
21、细分市场的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可根据其(BCD)等来评价。A可能性 B可衡量性 C可进入性 D效益性 E可靠性
22、专业书店发展的两大法宝特指(AE)
A连锁经营 B规模经营 C特色经营 D细分市场 E定位准确
23、作为市场信息收集方法的系统法,其基本环节包括(DE)A摸清业务要求 B调查目的 C调查内容 D调查 E校验
24、市场营销要素包括(ABCE)A促销 B渠道 C价格 D消费者 E服务
25、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包括(ABDE)
A更广阔的环境 B更广阔的市场 C更快捷的服务 D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价格 E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26、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有(ABC)
A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B强化安全工作法制观念 C贯彻执行群防群治原则 D提高安全防范经营意识 E建立健全安全决策机制
27出版物发行企业常见的环境污染有(ABC)
A粉尘污染 B废气废水 C固体废物污染 D工作环境污染 E生活环境污染
28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ABDE)内容
A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宣传宗教思想的 D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E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29下列选项中,属于印刷或者复制单位、发行单位不得印刷或者复制、发行的出版物有(ABCE)A非法进口的 B伪造假冒出版单位名称或者报纸、期刊名称的 C未署出版单位名称的D中小学教辅书 E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判断
1、道德对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不具有什么作用。(X)
2、道德水平对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具有制约作用。(X)
3、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
4、“注重勤俭办店,实行规范经营”是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中关于经营方面的基本要求。√
5、出版物是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6、出版物发行业的性质就是文化宣传属性和商业属性的有机统一。√
7、出版物发行的经济效益,是指出版物销售出去以后,对阅读、欣赏和使用者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X)
8、1950年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读书俱乐部——贝塔斯曼读书俱乐部。√
9、潜在出版物消费者,是指已经形成明确购买动机,但还未购买出版物的单位和个人(X)
10、消费者对出版物的需求,是指推动其消费行为产生的动力。√
11、安全防范工作的知道思想是:“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2、“六防”,即防火、防盗、防出版物霉变残损、防自然灾害、防设备损害、防工伤事故。√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X)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5、向他人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等出版物达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属于“情节严重”,可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16、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17、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价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季节性降价”就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X)
18、出版行政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现已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法从事出版物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等活动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直接查封或者扣押该出版物,(X)
19、从事报纸、期刊、图书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经省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出版物的零售业务。(X)
20、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出版物发行员属于技术工种,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
21、职业技能鉴定实体应由职业技能鉴定站编制。(X)
22、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
简答
1、简述出版的概念及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答:所谓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或传播。
三个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编辑:设计、组织、审读和加工作品,为复制和发行做准备工作;复制:以各种物理、化学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若干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发行: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2、按内容划分,企业计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业务计划:是企业经营结构、出版物流转等具体经营任务的计划。包括经营组织计划如业务机构 出版物流转计划如出版物的进销存的情况,出版物流传的水平及其发展等。
(2)财务计划: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的计划,包括流动资金计划,反映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来源和周转速度;费用计划,反映企业费用开支水平;利润计划,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和为国家的积累、贡献等。
(3)固定资产计划:反映企业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能力的计划,包括新建、扩建、改建业务用房,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等。
3、按层次划分,企业计划可分为哪两类?(1)基层计划:有独立核算的门店摊亭或非独立核算的摊亭、柜组编制的计划。它是单位计划的组成部分,比单位计划的内容更具体、操作性更强。
(2)单位计划:由企业或管理企业如集团、总公司等单位汇总编制的综合性计划。企业是一个系统,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单位计划综合平衡企业各种要素,统筹企业及所属门店各项经营活动,规定企业及其所属门店各项效益指标,使企业及其所属门店在一个计划期内的行动指南。
第三篇: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1、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原
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法律国家制定,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起作用的。
4、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5、怎样学好职业道德课:勤奋学习,认真读书
勤动脑子,认真听讲
联系自我,认真实践
6、职业的特性:专业性、多样性、技术性、时代性
7、联合国在1958年颁布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将职业分为:9大类,83个中类,284个小类,1506
个细类。
8、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
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
9、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职业的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0、从业资格:从事某一专业的学识、技能和能力的起点标准。
11、执业资格:国家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
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12、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对达到职业资格规定的必备的学识、技术及能力的劳动者发给的证明。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组成。1997年底,15类资格证书。
13、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1.求职就业的必备条件2.胜任岗位职责的标志3.增强执业竞争能力的手段。
14、素质: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人的基
本品质。素质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15、职业素质特征具有:专业性、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
16、职业素质的构成: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
第四篇: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道德
道德内涵: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特征:阶级性、继承性、相通性、稳定性、实践性。功能:认识、调节、服务功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基本要求:五爱。基本内容:荣辱观。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意义:1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大成果;2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4极大推进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社会公德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网络道德的特征:自主性、开方性、多元性性。范畴:自律慎行、平等公正、互利互惠、诚实守信、反对欺诈、关心社会、爱护他人。
职业道德的特征:行业性、多样性、明确性、群体性、继承性、实践性。
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2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3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6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西方职业道德的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理想、态度、义务、纪律、良心、荣誉、作风。
职业的特征:专业、多样、技术、时代。意义:谋生的手段;谋求发展创造价值的途径。
职业发展趋势:专业化智能化综合化。
职业活动体现的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责权利。
职业素养的特征:专业、稳定、内在、整体、发展性。基本内容:意识、精神、道德、技能、尊严。
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敬业、勤业、创业、立业。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诚实守信忠心不二乐于服务热情周到勤于业务精益求精。
职业技能的特点:时代性、专业性、层次性、综合性。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要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基本特征:
1、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2、内容具有人民性;
3、形成和发展具有“灌输性”;
4、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具有独立的规范体系。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作用:
1、有利于新型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2、有利于调节党政群的关系;
3、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4、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主客体相统一;主动自觉性;社会实践性。必要性:是从业者处我完善的需要;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够促进行业的兴旺发达;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能够保证现代化事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根本目标:要求从业者自觉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根本任务:养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发扬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精神,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影响,在职业活动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达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境界。内容:认识修养、情感修养(正义感、责任感、良心感、荣誉感)、意志修养、行为修养。
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人格完善能力)。特征:广泛性、稳定性、潜伏性。对职业的影响:
1、是胜任职业的必要条件;
2、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有能动作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地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商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础的核心,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
毛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主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邓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主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
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和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义:1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3它深化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遵循的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本质: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具体在国家性、阶级性、物质制约性。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特殊内容,它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和。作用: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组成。法律的运行是一个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包括: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宪法的三个基本特征:1内容上具有根本性;2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性;3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具有严格性。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国籍:是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成员的法律资格。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权利救济的权利。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纳税、其他义务。
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行政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汗毛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主体:是指依法能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做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确定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民事权利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民事权利:是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依法所享有的各种权利。民事权利主要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等。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和支付违约金等。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市场主体内部基于行政管理而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法、审计法、价格法、会计法。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的三个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罪刑相适应原则。
诉讼法:是调整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程序性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诉讼法有《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有:平等原则;辩论原则;调解原则;处分原则。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动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影响。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沙尘暴主要来源:古尔班通古特、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和毛乌素沙漠。
我国突出的关系全局的主要能源问题:1能源结构不合理;2能源效率低;3能源环境破坏严重;4能源安全。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不包括国家所从事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一些职能活动。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二是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有三类基本参与者: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政府服务:是指由政府安排并生产的服务,即政府同时扮演提供者和生产者的角色。
政府服务与公共服务二者有所不同:1在服务的提供者上;2在服务的生产者上;3从公共服务的类型上看。公共服务的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公共服务按其内容和形式分为: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的动作理念:主权在民、以民为本、顾客至上、有限政府、依法行政、民主开放、高效廉洁、公正平等、责任信用。
中原文化是:“圣、福、魂”文化,五个主要特点:1根源性、2原创性;3包容性;4开放性;5基础性。作用:认识任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支撑作用、凝聚作用。自我认知:由自我认识(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自我体验(自爱、自尊、自卑、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律)三种心理构成。
自我认知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自我认知是认识饱暖思淫欲客观事物的条件;其次,自我认知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最后,自我认知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自我认知的性质:社会性、形象性、能动性。自我认知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认知的作用:1形成一个人丰富的感情世界;2促进了人的意志发展;3是首先的必要前提。
如何提升自我认知:1通过自我分析来认识自我;2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3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4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认识自己。要做到:1清楚自己的状态;2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估;3有切实可靠的目标;4有自我解压的意识。
心理健康的标准:1情绪健康 健全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人的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2意志健全 具体表现在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3智力正常;4行为反常适当;5人际关系得当;6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物遗传、家庭、社会三方面。
如何做到自我调适与维护:1正视情绪问题;2合理宣泄;3改变不良认知;4自我放松;5活动调适法;6交往调适法;7暗示调适法。
挫折:是指人们在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包括三方面的涵义:挫折情境、挫折反应、挫折认知。挫折对人的作用:挫折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能增强人承受力、能激发人的活力和意志。提高承受挫折能力:1正确认识挫折;2客
观分析挫折原因;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抱负水平;4合理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缓解心理压力;5注重自身修养,提高思想境界。
提高个人修养来源于两条基本途径: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2广学博才,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修养。
环境适应能力的表现:环境的敏感度、挫折承受力。良好环境适应力的特征:1有独立自主的个性;2能借鉴过去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3有明确的人生目标;4具有稳定的性格;5有较强的判断力和自我克制力。如何提升环境适应能力:1了解单位的文化环境;2了解单位部门内部的人际关系;3严格要求自己;4正确看待问题;5学会容忍事物的不确定性。
自主学习的三方面含义:1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2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3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含义:就是学习者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特征: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征。本质:就是学习主体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自立性是基础,自为性是实质,自律性是保证。必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从业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终身学习观念确立是关键;2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3培养从业人员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4优化工作环境,培养从业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用:信息能力是开拓、创造的基础;信息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关键。
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分析综合能力;信息判断能力。
掌握判断推理能力意义: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水平,获得新的知识;有助于正确表达思想和准确地提示逻辑错误;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科学知识。资料分析应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运算能力;应变能力;归纳能力。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
第五篇: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第四篇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第十五章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荣”即荣誉,“辱”即耻辱。
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
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毛泽东: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要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邓小平:中国人民应该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江泽民: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不忘历史,牢记国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胡锦涛: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赋予社会主义荣辱观新时期的时代内涵。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深刻社会背景?
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于当前社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紧迫问题而提出的; 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选择。判断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外在要求。(错)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重大意义?
1、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
2、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是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战略举措。
判断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选择。(对)判断题:“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体现了人们对待劳动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对)“八荣八耻”: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社会主义的国家荣辱观,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在对待国家问题上的荣辱态度。
2、“以服务人民为荣,为背离人民为耻”——这是社会主义的人民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
3、“以崇尚科学为荣,为愚昧无知为耻”——这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荣辱观,它是人们对待科学的基本态度和荣辱标准。
4、“以辛勤劳动为荣,为好逸恶劳为耻”——这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荣辱观,它体现了人们在对待劳动问题上的基本态度。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耻”——这是社会主义的人际荣辱观,它体现的是个人在处理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荣辱态度。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社会主义的义利荣辱观,它体现的是人们 1
在处理义利关系问题上的荣辱态度。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是社会主义的法纪荣辱观,它体现的是人们在遵守法律和纪律问题上的荣辱态度。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社会主义的生活荣辱观,它体现的是人们在生活观上的荣辱态度。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职业道德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格的灵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标尺。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教育机制、示范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
判断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观要求。(错)例题:
“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要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句话是邓小平同志说的。(错)
加强荣辱观和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建立的保障机制有(A、B、C、D)A、教育机制 B、示范机制 C、评价机制 D、监督机制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标尺。(对)“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生活荣辱观,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上的荣辱态度。(对)
“以服务人民为荣,为背离人民为耻” 是社会主义的人民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对)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是社会主义人际荣辱观,它体现个人在处理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荣辱态度。(错)
第十六章 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意义
判断题: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对)道德规范体系: ○道德核心 ○道德原则 ○道德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最高层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最低层次:在与人相处中,在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同时,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后果,以求得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的共同实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
主要内容:
1、坚持和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主义的有机统一
2、通过重视个人正当利益,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来体现集体主义
3、当个个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4、同时要求把个人利益的牺牲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尽可能对已经作出牺牲的个人利益给予照顾。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五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3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每年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例:单项选择题
从2003年起,我国把“公民道德宣传日”定为每年的(B)A、3月15日 B、9月20日 C、9月10日 D、6月5日 判断题: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对)
职业道德的意义:
1、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
2、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3、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
4、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途径
道德的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的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判断题: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对)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职能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称。
2、职业道德的特点(重点,须认真阅读课本中各特点的详细说明):职业性、从属性和强制性、稳定性和继承性、适用性和和实践性、多样性和具体性
3、职业道德的社会职能
(1)职业道德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
(2)职业道德具有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3)职业道德具有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社会现实能力的职能。(4)职业道德具有调节职业关系、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职能。(5)职业道德具有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促进事业发展的职能。
例题:判断题 人们常说,“军人作风”,“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教师风度”,“学生腔”,“流氓习气”等就是对职业道德的稳定性和继承性形象的描绘。(错)
单选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对违背职业道德的要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严肃处理。这是职业道德(D)特点的具体体现。A、职业性 B、从属性 C、稳定性 D、强制性 多选题:职业道德的社会职能表现为(A、B、C、D)
A、职业道德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
B、职业道德具有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
C、职业道德具有调节职业关系、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职能。D、职业道德具有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促进事业发展的职能。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在原始社会萌芽的。原始社会的道德主要体现在不同部落和原始城市的风俗和习惯之中。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载,职业道德只是在职业生活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和形成起来,并通过宗教仪式、氏族禁忌、摹仿老人的行为、动作、语言等形式表现和流传下来。
二、奴隶社会的职业道德
较为完整的职业道德是在奴隶社会形成的。
三、封建社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在封建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师德、医德是具有丰富内容和发展水平较高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多以“子受父训”的方式相传,形成了家庭制统治的传统。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年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章太炎对职业道德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认为其中农民、工人的道德为最高。
五、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职业道德社会本质和阶级属性最集中的反映,也是衡量人们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
为人民服务原则包括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二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
三是一切向人民负责。
四是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关心人民。
五是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言行做坚决斗争。如何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
1、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
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实践为人民服务原则。
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必须注意划清两个界限: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
例题:多选题
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正确观点是(A、B、C、D)A、坚持和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主义的有机统一
B、通过重视个人正当利益,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来体现集体主义 C、当个个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D、当个个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有时候集体要照顾个人利益
第十七章 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的八个范畴: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
职业行为的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爱岗敬业
1、爱岗敬业是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2、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和对现行职业发展将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憧憬。
职业理想的三个层次:
初级层次——指人们的劳动还只是谋生的手段。
中级层次——指希望从事适合个人能力和爱好的工作。高级层次——指人们工作的目的是承担社会义务。
职业理想的三个层次的内容和要求虽然有明显的区分,但是,在一个人身上,它们却是可以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
职业理想的形成还有一定的条件: 人的年龄增长、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是人的职业理想形成的内在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形成的客观依据。(2)强化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修养与职业责任教育都是树立和强化从业人员职业意识的方法和途径。职业责任教育是一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职业责任修养是一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只有既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又有内在的自觉的提高,再通过实践锻炼,才能提高责任感。职业责任修养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学习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项岗位规章制度,理解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领会它们的精神实质,在内心形成一定的责任目标,二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比照特定的责任规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和检查,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不断矫正自己的职业行为偏差,排除一切干扰,将正确的尽职尽责的行为不懈地坚持下去。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忠于职守。要坚守岗位,尽心竭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锲而不舍,执著追求锐意创新,一丝不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要做到干一行、精一行。
要克服职业偏见,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例题:
1、(A)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2、(B)职业理想是指希望从事适合个人能力和爱好的工作,以充分发挥并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
A、初级层次 B、中级层次 C、高级层次 D、超级层次
3、人的年龄增长、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是人的职业理想形成的客观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形成的内在因素。(错)
4、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主要(A、C、D)
A、树立职业理想 B、继承发扬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风范
C、强化职业素质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判断题:诚实守信是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职业道德。(错)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对为人处世至关重要
诚实守信不但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而且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要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从业人员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二)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1、忠诚所属单位 A、诚实劳动 B、关心组织发展 C、遵守合同和契约
2、维护单位信誉
3、保守组织秘密
例题:
(B)不但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要求。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A、B、C)A、忠诚所属单位 B、维护单位信誉 C、保守组织秘密
诚实守信首先表现在从业人员忠诚于他们的(C)A、公司 B、家庭 C、单位 D、国家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的涵义?
办事公道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应该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办事公道是高尚道德情操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体现,是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道的职业道德。办事公道的根本要求:
1、办事公道是组织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2、办事公道是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
3、办事公道是职业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1、坚持真理
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必须做到: ①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 ②积极地改造世界观 ③要做到照章办事 ④要敢于说“不”
2、公私分明
在职业实践中如何做到公私分明?
(1)要正确认识公与私的关系,增强整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2)要富有奉献精神。
(3)要从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
(4)在劳动创造中满足和发展个人的需要。
3、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是指按照原则办事,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徇私情。每一个从业人员要做到公平公正,应做到:
(1)坚持按照原则办事。没有原则就没有公道,原则是我们职业实践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制度、准则。(2)要不徇私情。
(3)不怕各种权势,不计个人得失。
4、光明磊落
从业人员要注意培养和锻炼光明磊落的良好道德风尚:(1)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2)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3)坚持原则,无私无畏(4)敢于负责,敢担风险
判断题:诚实守信不但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而且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要求。(对)
四、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揭示了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了职业劳动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要求就是每个职业劳动者心里应当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1)必须自觉履行职业责任。(2)必须严格遵守职业规则。
(3)必须保持与其他岗位间的有序合作。怎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服务群众?
1、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要文明服务,一切为群众着想。
3、要勇于向人民负责。
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奉献社会要求做到:
1、要明白人生的幸福在于奉献的道理
2、要大力提倡奉献社会的精神
3、奉献社会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
我们所做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是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人民,就是伟大的奉献。
判断题:奉献社会揭示了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了职业劳动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错)例题:
1、(A)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2、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表现。(错)
第十八章 职业道德评价
一、职业道德评价的涵义和作用 职业道德评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根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他人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表明褒贬的态度。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
1、维护作用和规范作用
2、教育作用
3、调节作用
4、激励作用 判断题:职业道德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他人和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的态度。(对)
二、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与恶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凡是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叫做善;反之就是恶。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善恶的具体标准都不相同。
一般说,凡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行为就是善的,道德的;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有害于社会进步的行为就是恶的,不道德的。职业道德行为善恶标准,应从几个方面进行测评:
1、规范内容的具体测评
2、经济效益测评
3、社会效益测评
4、业务技能
5、服务对象测评
为了减少测评的片面性和误差,一般应有三个方面人员参加:一是主管领导人和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测评;二是同行、同事和所在单位群众测评;三是职工自我测评。社会效益测评,特别是对精神产品生产部门和从事精神文化工作的人,尤其应从社会效益方面来测评。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例题:
1、为了减少测评的片面性和误差,一般应有几个方面人员参加:(A、B、C、D)A、职工自我测评 B、同行、同事的测评
C、主管领导人和所在单位领导班子的测评 D、所在单位群众的测评
2、对精神产品生产部门和从事精神文化工作的人,尤其应从社会效益方面来测评。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对)
三、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据
动机,是指一个人在道德行为前的愿望或意图。
效果,是指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给社会或他人带来的实际后果。评价职业行为善恶的根据是职业行为动机和效果的辨证统一。
好动机产生好效果;坏动机产生坏效果; 好动机产生坏效果;坏动机产生好效果; 怎样使好动机产生好效果?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学会唯物辩证的工作方法。
第三,精通本职工作业务,深入实际,在不断实践中取得经验。
四、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和手段
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
五、职业良心在人们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职业道德中的内心信念就是职业良心。职业良心在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具有重要作用 在行为前,职业良心具有机制作用。在行为进行中,职业良心具有监督作用。
在行为后,职业良心对行为后果和影响具有评价作用。
例题:
1、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A、B、C)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法律法规 D、内心信念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据是(C)A、动机 B、效果 C、动机与效果结合 D、需要
3、职业良心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在行为后,职业良心具有机制作用。(错)
第十九章 职业道德修养与人生观
一、职业道德修养及其意义 “修”是整治、锻炼、提高;“养”是指培养、陶治。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品质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选和自我提高,以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操,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二、三种职业道德境界
献身型:是高层次的职业道德境界。“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尽职型:是中层次的职业道德境界。“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雇佣型:是低层次的职业道德境界。“一切向钱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判断题:“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品质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选和自我提高,以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操,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对)
三、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道德认识(基础和起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是产生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支配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和起点。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克服困难障碍,将职业道德行为坚持到底的一种精 9
神力量。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职业道德义务所具有的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道德行为习惯:是指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条件下,从业人员也能自觉地恪守按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积极主动地选择善的的职业道德行为。
四、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学习理论和参加实践相结合
参加实践,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人参加实践活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或服务实践活动;二是社会实践活动。
2、向革命前辈和先进人物学习
3、自学进行自省和慎独
慎独,就是指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可以自行其事的时候,仍然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而不做坏事。
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的一种高尚的境界。“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有人在与无人在一样,领导在与领导不在一样,有人检查与无人检查一样”等思想道德品质,正是慎独的具体体现。判断题:
慎独是指独自一个人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对)
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2、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三人思想”教育、加强“三个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三观”。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1)拜金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把追逐金钱作为人生目的,“一切向钱看”,他们活着就是为了金钱,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2)享乐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满足生理本能需要作为人生目的。
(3)悲观厌世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用悲观厌世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认为人生是命运注定的,“人生如梦”,听天由命。
(4)实用主义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对个人“有用”、“方便”。以对自己有无好处和好处的大小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和判断真理的标准。有奶便是娘。
(5)权力意志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把追求权力作为人生目的,权势就是一切。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的观点就是典型代表。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征:
1、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的最崇高的理想。
2、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
3、以乐观主义精神作为人生态度。例题:判断题
1、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根本上取决于他职业道德品质的好坏,修养水平的高低。(错)
2、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的一种高尚的境界。(对)选择题:
1、献身型职业道德水平属于(A)的职业道德境界。A、高层次 B、中层次 C、低层次 D、无层次
2、用消极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认为人生是命运注定的观念属于(D)人生观。A、拜金主义 B、享乐主义 C、悲观厌世主义 D、实用主义
3、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有:(A、B、C、D)A、学习道德理论 B、、参加实践 C、向革命前辈和先进人物学习D、自学地进行自省和慎独
4、剥削阶级的人生观,主要有以下几种:(B、C、D)A、集体主义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D、实用主义 11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