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59年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53例的总结报告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53例的总结报告
沈阳市传染病院中医科 杨逢伦主治;杨元德整理
根据国内医学文献记载,一般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皆单独采用针刺疗法,或单独采用梅花针疗法,尚未有同时并用的。我们通过整风学习后,在卫生工作大跃进中,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树立起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并为了加速患者全愈的日期,大胆的试用了“针刺和梅花针刺合用方法”,经初步对70例小儿麻痹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又继续在临床上治疗本病53例,疗效同样良好。兹将5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操作方法
(1)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拘泥所有患者皆用一律的刺激手法。并以素问痿论中说的“各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金鉴杂病篇,中的“遵经独取治阳明”,以及古人“左病取右,上病下取……”等作为治疗原则,进行施针。
(2)针刺穴位:
颈瘫、痰鸣、咽下困难——风府、风池、天柱、天突、丰隆。
上肢瘫——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巨骨、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瘫——命门、肾俞、八髎、秩边、环跳、委中、阴市、风市、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足上廉、绝骨、太冲、昆仑。
(3)梅花针刺激部位:
先按常规刺激背部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的脊柱两旁,均为脊柱旁开一横指处(即针灸学中,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部位)。其次四肢部皆按经络的循行路线叩打之,尤必须刺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商阳至肩髃),及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髀关至厉兑)。
(4)刺激手法:针刺术的手法用单刺术或旋捻术,一般皆不留针。梅花针的刺激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轻刺激、或中等度的刺激手法。
(5)治疗日程:一般可连续施治两天,第三天休息,亦可隔日一次,身体特别衰弱者则隔二、三日一次,均是先针刺,而后再施梅花针叩打。
二、疗效分析
(1)性别:在53例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女稍高于男。
(2)年龄:6个月-1岁9例,1-3岁24例,3一5岁17例,6-8岁3例。
(3)发病年月:本组53例均在1958年10月至11月发病。
(4)疗效统计:有效52例,其中全愈者38例,死亡1例。
三、典型病例介绍
例一:刘××,女,10个月,住院号24985,1958年10月1日入院,10月22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两上肢不全瘫,能伸屈不能持物;两下肢全瘫,既不能伸屈也不能活动,两膝腱反射消失。
治疗:10月2日,针命门、肾俞、秩边、次髎、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并用梅花针常规即打背部脊柱两旁、及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10月4日,又按上法施治一次。10月6日,已显著收效,上肢能持物但无力,下肢能轻微仲屈活动。间日一次,又治七次,患者全愈出院,例二:金××,女,1岁,住院号24710,1958年9月25 日入院,1958年10月19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右侧上肢全瘫,不能伸屈活动,两侧下肢能伸屈但无力。
治疗:9月27日,针肩髃、曲池、合谷、风池,先健侧后患侧,然后用梅花针即打背部脊柱两旁、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 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9月29日,10月1日均采用此法施治。10月3日两下肢已能登被子、右上肢能伸屈。又继续用此法治疗八次,全愈出院。
四、讨论与体会
(1)在临床上治疗本病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病的治疗以循经取穴为原则,不论针刺或梅花针,尤注重手足阳明经穴,梅花针更是以经络的循行路线为刺激部位。从临床上收到的卓越疗效来看,已有力的证明了这点。
(2)关于施针手法问题,根据本人以往的经验及此53例的临床心得,认为应当“虚者补之”,但在治疗时绝不是千篇一律用轻刺激或中等度刺激,必须灵活运用。况且,古人所用的“补法”不仅包括有轻刺激,亦包括有重刺激,故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重刺激,并非和“补”相抵触。根据巴甫洛夫氏研究的动物神经类型共分四种,每种类型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是不同的,可证明针刺人体,对神经类型不同的人采用同一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关于手法以灵活运用为宜。根据临床实践证明,针刺与梅花针并用所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是与刺激手法的适当分不开的。
(3)在发热期进行针刺,并不影响恢复。根据一般文献记载,皆认为在发热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任何活动性的医疗措施,因为对神经系统的任何刺激,必然使运动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因而使其病变更形发展。但,本人临床体会,凡是体温在38℃以下四肢已出现运动障碍时,一律先针刺大椎、大杼、身柱、曲池、合谷、足三里、解谿、委中等穴,取卧位,单刺术不留针。这样不仅没有影响,而且有促进早日恢复及制止瘫痪进展的作用。
五、总结
(1)采用针刺与梅花针并用的方法治疗小儿麻痹53例,其效果较之单独采用针刺或单独采用梅花针治疗,均有显著提高。
(2)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刺激手法,才能取得卓越的疗效。
(3)早期治疗,在轻微发热期(38°C以下)即可针刺。不但不影响恢复,而且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患儿健康的恢复。
(4)某些重笃病例的全愈,是和西医的抢救和护士的护理分不开的。从而说明了中西医合流的必要性。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4页上)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53例的总结报告
沈阳市传染病院中医科 杨逢伦主治;杨元德整理
根据国内医学文献记载,一般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皆单独采用针刺疗法,或单独采用梅花针疗法,尚未有同时并用的。我们通过整风学习后,在卫生工作大跃进中,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树立起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并为了加速患者全愈的日期,大胆的试用了“针刺和梅花针刺合用方法”,经初步对70例小儿麻痹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又继续在临床上治疗本病53例,疗效同样良好。兹将5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操作方法
(1)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拘泥所有患者皆用一律的刺激手法。并以素问痿论中说的“各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金鉴杂病篇,中的“遵经独取治阳明”,以及古人“左病取右,上病下取……”等作为治疗原则,进行施针。
(2)针刺穴位:
颈瘫、痰鸣、咽下困难——风府、风池、天柱、天突、丰隆。
上肢瘫——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巨骨、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瘫——命门、肾俞、八髎、秩边、环跳、委中、阴市、风市、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足上廉、绝骨、太冲、昆仑。
(3)梅花针刺激部位:
先按常规刺激背部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的脊柱两旁,均为脊柱旁开一横指处(即针灸学中,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部位)。其次四肢部皆按经络的循行路线叩打之,尤必须刺激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商阳至肩髃),及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髀关至厉兑)。
(4)刺激手法:针刺术的手法用单刺术或旋捻术,一般皆不留针。梅花针的刺激手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轻刺激、或中等度的刺激手法。
(5)治疗日程:一般可连续施治两天,第三天休息,亦可隔日一次,身体特别衰弱者则隔二、三日一次,均是先针刺,而后再施梅花针叩打。
二、疗效分析
(1)性别:在53例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女稍高于男。
(2)年龄:6个月-1岁9例,1-3岁24例,3一5岁17例,6-8岁3例。
(3)发病年月:本组53例均在1958年10月至11月发病。
(4)疗效统计:有效52例,其中全愈者38例,死亡1例。
三、典型病例介绍
例一:刘××,女,10个月,住院号24985,1958年10月1日入院,10月22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两上肢不全瘫,能伸屈不能持物;两下肢全瘫,既不能伸屈也不能活动,两膝腱反射消失。
治疗:10月2日,针命门、肾俞、秩边、次髎、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并用梅花针常规即打背部脊柱两旁、及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10月4日,又按上法施治一次。10月6日,已显著收效,上肢能持物但无力,下肢能轻微仲屈活动。间日一次,又治七次,患者全愈出院,例二:金××,女,1岁,住院号24710,1958年9月25 日入院,1958年10月19日出院。
诊断:小儿麻痹症。
症状:右侧上肢全瘫,不能伸屈活动,两侧下肢能伸屈但无力。
治疗:9月27日,针肩髃、曲池、合谷、风池,先健侧后患侧,然后用梅花针即打背部脊柱两旁、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 线、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9月29日,10月1日均采用此法施治。10月3日两下肢已能登被子、右上肢能伸屈。又继续用此法治疗八次,全愈出院。
四、讨论与体会
(1)在临床上治疗本病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病的治疗以循经取穴为原则,不论针刺或梅花针,尤注重手足阳明经穴,梅花针更是以经络的循行路线为刺激部位。从临床上收到的卓越疗效来看,已有力的证明了这点。
(2)关于施针手法问题,根据本人以往的经验及此53例的临床心得,认为应当“虚者补之”,但在治疗时绝不是千篇一律用轻刺激或中等度刺激,必须灵活运用。况且,古人所用的“补法”不仅包括有轻刺激,亦包括有重刺激,故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重刺激,并非和“补”相抵触。根据巴甫洛夫氏研究的动物神经类型共分四种,每种类型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是不同的,可证明针刺人体,对神经类型不同的人采用同一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关于手法以灵活运用为宜。根据临床实践证明,针刺与梅花针并用所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是与刺激手法的适当分不开的。
(3)在发热期进行针刺,并不影响恢复。根据一般文献记载,皆认为在发热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任何活动性的医疗措施,因为对神经系统的任何刺激,必然使运动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因而使其病变更形发展。但,本人临床体会,凡是体温在38℃以下四肢已出现运动障碍时,一律先针刺大椎、大杼、身柱、曲池、合谷、足三里、解谿、委中等穴,取卧位,单刺术不留针。这样不仅没有影响,而且有促进早日恢复及制止瘫痪进展的作用。
五、总结
(1)采用针刺与梅花针并用的方法治疗小儿麻痹53例,其效果较之单独采用针刺或单独采用梅花针治疗,均有显著提高。
(2)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刺激手法,才能取得卓越的疗效。
(3)早期治疗,在轻微发热期(38°C以下)即可针刺。不但不影响恢复,而且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加速了患儿健康的恢复。
(4)某些重笃病例的全愈,是和西医的抢救和护士的护理分不开的。从而说明了中西医合流的必要性。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4页上)
第二篇:1959中医资料8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47例初步总结报告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47例的初步总结报告
淮南矿工医院 谢光箕
本病是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全身急性传染病,有发热等急性症状,而后其重心累及于脊髓前角,使局部细胞形成局限性炎征,因此出现运动神经系统的弛缓性瘫痪。其后遗症,易使患病肢体发生麻痹,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形成残废。本病主要侵犯五岁以下的小儿,因而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我们自1953年开始用针灸治疗本病,经过六年多来的临床观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使这一疗法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推广,特将我们治疗的47例经验,初步整理总结,供同道们参考,不当之处尚希指正。
(一)病例分析
1.发病率:
(1)流行季节——本病全年可见,但以夏季和秋季较多,冬季和春季较少(表1)。
②发病年龄,性别——本文所列病例五岁以下的小儿46例。五岁以上的仅有一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表2)。
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儿至本科就诊时,都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肢体麻痹病程长短不一,但绝大部份不能走路和站立,神经反射消失或减弱。病程较长的患儿,大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发病部位以单侧性下肢麻痹较多,两侧下肢次之,同侧及异侧上下肢麻痹较少见(表3)。
3、治疗效果: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和很多因素有关,我们的临床经验,它与发病部位,麻痹轻重,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穴位的配选,刺激的手法,及患儿能否坚持治疗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治疗的47例患儿,有24例获得痊愈,18例减轻,有效率达到89.4%,无效的只有五例仅占10.6%。
(注:减轻即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而未完全治愈者。)
①患病肢体与疗效的关系——本文病例全系各种不同的肢体瘫痪,轻重不一,临床经验证明,患病肢体和疗效关系很大,一般的说单侧性肢体瘫痪恢复较快,两侧性下肢瘫痪恢复较慢,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的,不易恢复,常有后遗症(表4)。
②病程与疗效的关系——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与病程长短成正比,那就是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快,愈显著,预后也愈满意(如表5所示)。如病程在半月以内的23例患儿,全部有效,最快的只有五天就恢复正常。病程在三年以上的一例,针灸后,仅在某种症状 上略有减轻,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那样迅速(表5)。
③典型病例:患儿赵××女2岁,门诊号17151。发热五天发现左下肢瘫痪,五天后又发现右上肢瘫痪,病前与小儿麻痹症有接触史。检查:左下肢瘫痪,肌肉松弛,不能伸屈和站立,连坐亦不能,膝反射消失。右上肢亦呈弛缓性瘫痪,肩关节下垂,不能活动和高举,肱二三头肌反射消失。诊断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病情较为严重,经针灸七次,患肢已可轻微活动,并可以坐了,针至11次,下肢已可站立,扶着东西可以抬步,右上肢亦稍可高举,手能拿东西吃,针至30次,自己已会走路,除肩、髋关节,活动稍差外,其余都恢复正常,针至39次,病情完全恢复,而且无后遗症。
(二)针灸方法
1.采用穴位:
上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肩髃、支沟、内关、合谷。
第二复合经穴肩髎、手三里、外关、大陵。
第三复合经穴臑俞、曲池、间使、阳池。
下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梁邱、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邱墟。
第二复合经穴,大肠俞、环跳、门、承山、昆仑。
第三复合经穴,伏兔、阴陵泉、腿阳关、下巨虚、行间。
第四复合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承筋、太谿。
以上穴位,可轮流使用,每次治疗时根据症状的增减,用穴也应适当的增减,绝非按方机械的使用。
2.体位:由于小儿不能很好的合作,所以在针时,体位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全部采用卧位(仰卧或俯卧),这样体位比较容易固定,有助治疗。
3.针的选择:合金或不锈钢毫针均可,我们采用28号29号两种,长五分至一寸,针前经过检查,如针尖针体无损伤时,再经煮沸消毒20分钟,即可应用。
4.取穴与治疗时间:本病由于多是肢体麻痹部位较大,患儿又不能及时的反应针时情况,所以我们采取多点刺激的治疗方针,一般的选用主穴4-5个,辅治穴(根据病情需要,临时决定)2-3个,每次选穴以不超过十个穴位为原则。主穴可轮流使用。治疗时间,在退热后即可开始针灸,病程较短者,每日针灸一次,若两周未愈者,则考虑间日针灸。病程较长者,适合间日针灸,12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7—10天再开始第二疗程。但在第一疗程到期,而病情又将痊愈者,可考虑连续针灸而不休息。
5.刺激手法:进针方法——一般采用刺入捻转法。对少数能配合的患儿,采用捻转进针法,这样可以避开疼点,减少疼痛。
进针后的手法——由于患肢麻痹,肌肉松弛,所以采用补法(兴奋法)给以短促的强刺激,捻针角度也较大,一般捻转180—270度,约大半圈以不超过360度为原则,捻针应给患儿休息的时间,我们是所针各穴轮流捻转五分钟,概不留针。对体质弱的患儿,捻针时间应适当减少。
6.艾卷灸:早期下肢麻痹的患儿,配合艾卷灸,以腰阳关、命门两个穴位为主,轮流使用。对晚期的患儿,采用主穴针后加灸,灸疗时艾卷距皮肤约1.5-2厘米,每次灸3—4分钟,灸后局部皮肤呈潮红,充血面积约2-3平方厘米为适度。配合灸的患儿疗效较单针者为佳。
(三)临床体会
1.针灸对本病确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患肢的恢复作用。应当于退热后即开始针灸。早期治疗的患儿,多收效快,恢复快,一般的多无后遗症。
2.对晚期有畸形及肌肉萎缩的患儿,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的那样迅速、满意,但其中也有个别的在治疗后,仍获得进步或显著进步的,所以术者仍应耐心作较长时间的治疗。
3.针灸对本病治疗收效快者,预后多好,疗程似也短些,一般地多无后遗症。收效缓慢者,预后多不好,疗程也长,而且多有后遗症。
4.小儿针灸比成人困难,大多数不能合作,特别是病情将愈时,啼哭乱动,尤为厉害,所以在针灸时必需有很好的助手,术者亦要特别镇静和细心,正确选穴迅速慎重的针灸。否则很易造成弯针、脱针(针掉出来)及穴位不准等,影响疗效。
5.要和患儿家属合作,嘱其多注意患儿的营养和护理,在治疗期间,尽量防止感染其他疾病。要服从 医嘱,相信针灸,耐心的坚持治疗,否则拖延时间,易使病情发生变化,就更难治疗。
6.小儿在针灸时,往往哭气交加,腹压增高,极易排尿。尿到针上、术者手上、治疗床上等,既不卫生同时又防碍治疗,所以术前应令患儿排尿。
7.小儿在针灸后,常有出汗现像,因此针后应令患儿在候诊室休息一会再走,否则很易着凉,而招致其他疾病,在临床治疗中不得不注意。
(四)结语
针灸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麻痹肢体的恢复作用,尤其是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说明了祖国医学是十分可贵的,若能广泛的推广试用,对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和减少患儿的残废率是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蒙刘中平医师校阅指正,特此提出志谢。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2页上)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47例的初步总结报告
淮南矿工医院 谢光箕
本病是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全身急性传染病,有发热等急性症状,而后其重心累及于脊髓前角,使局部细胞形成局限性炎征,因此出现运动神经系统的弛缓性瘫痪。其后遗症,易使患病肢体发生麻痹,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形成残废。本病主要侵犯五岁以下的小儿,因而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我们自1953年开始用针灸治疗本病,经过六年多来的临床观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使这一疗法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推广,特将我们治疗的47例经验,初步整理总结,供同道们参考,不当之处尚希指正。
(一)病例分析
1.发病率:
(1)流行季节——本病全年可见,但以夏季和秋季较多,冬季和春季较少(表1)。
②发病年龄,性别——本文所列病例五岁以下的小儿46例。五岁以上的仅有一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表2)。
2.主要症状及体征:患儿至本科就诊时,都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肢体麻痹病程长短不一,但绝大部份不能走路和站立,神经反射消失或减弱。病程较长的患儿,大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发病部位以单侧性下肢麻痹较多,两侧下肢次之,同侧及异侧上下肢麻痹较少见(表3)。
3、治疗效果: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和很多因素有关,我们的临床经验,它与发病部位,麻痹轻重,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穴位的配选,刺激的手法,及患儿能否坚持治疗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治疗的47例患儿,有24例获得痊愈,18例减轻,有效率达到89.4%,无效的只有五例仅占10.6%。
(注:减轻即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而未完全治愈者。)
①患病肢体与疗效的关系——本文病例全系各种不同的肢体瘫痪,轻重不一,临床经验证明,患病肢体和疗效关系很大,一般的说单侧性肢体瘫痪恢复较快,两侧性下肢瘫痪恢复较慢,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的,不易恢复,常有后遗症(表4)。
②病程与疗效的关系——针灸对本病收效之快慢与病程长短成正比,那就是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快,愈显著,预后也愈满意(如表5所示)。如病程在半月以内的23例患儿,全部有效,最快的只有五天就恢复正常。病程在三年以上的一例,针灸后,仅在某种症状 上略有减轻,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那样迅速(表5)。
③典型病例:患儿赵××女2岁,门诊号17151。发热五天发现左下肢瘫痪,五天后又发现右上肢瘫痪,病前与小儿麻痹症有接触史。检查:左下肢瘫痪,肌肉松弛,不能伸屈和站立,连坐亦不能,膝反射消失。右上肢亦呈弛缓性瘫痪,肩关节下垂,不能活动和高举,肱二三头肌反射消失。诊断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病情较为严重,经针灸七次,患肢已可轻微活动,并可以坐了,针至11次,下肢已可站立,扶着东西可以抬步,右上肢亦稍可高举,手能拿东西吃,针至30次,自己已会走路,除肩、髋关节,活动稍差外,其余都恢复正常,针至39次,病情完全恢复,而且无后遗症。
(二)针灸方法
1.采用穴位:
上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肩髃、支沟、内关、合谷。
第二复合经穴肩髎、手三里、外关、大陵。
第三复合经穴臑俞、曲池、间使、阳池。
下肢麻痹取穴:
第一复合经穴,梁邱、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邱墟。
第二复合经穴,大肠俞、环跳、门、承山、昆仑。
第三复合经穴,伏兔、阴陵泉、腿阳关、下巨虚、行间。
第四复合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承筋、太谿。
以上穴位,可轮流使用,每次治疗时根据症状的增减,用穴也应适当的增减,绝非按方机械的使用。
2.体位:由于小儿不能很好的合作,所以在针时,体位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全部采用卧位(仰卧或俯卧),这样体位比较容易固定,有助治疗。
3.针的选择:合金或不锈钢毫针均可,我们采用28号29号两种,长五分至一寸,针前经过检查,如针尖针体无损伤时,再经煮沸消毒20分钟,即可应用。
4.取穴与治疗时间:本病由于多是肢体麻痹部位较大,患儿又不能及时的反应针时情况,所以我们采取多点刺激的治疗方针,一般的选用主穴4-5个,辅治穴(根据病情需要,临时决定)2-3个,每次选穴以不超过十个穴位为原则。主穴可轮流使用。治疗时间,在退热后即可开始针灸,病程较短者,每日针灸一次,若两周未愈者,则考虑间日针灸。病程较长者,适合间日针灸,12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7—10天再开始第二疗程。但在第一疗程到期,而病情又将痊愈者,可考虑连续针灸而不休息。
5.刺激手法:进针方法——一般采用刺入捻转法。对少数能配合的患儿,采用捻转进针法,这样可以避开疼点,减少疼痛。
进针后的手法——由于患肢麻痹,肌肉松弛,所以采用补法(兴奋法)给以短促的强刺激,捻针角度也较大,一般捻转180—270度,约大半圈以不超过360度为原则,捻针应给患儿休息的时间,我们是所针各穴轮流捻转五分钟,概不留针。对体质弱的患儿,捻针时间应适当减少。
6.艾卷灸:早期下肢麻痹的患儿,配合艾卷灸,以腰阳关、命门两个穴位为主,轮流使用。对晚期的患儿,采用主穴针后加灸,灸疗时艾卷距皮肤约1.5-2厘米,每次灸3—4分钟,灸后局部皮肤呈潮红,充血面积约2-3平方厘米为适度。配合灸的患儿疗效较单针者为佳。
(三)临床体会
1.针灸对本病确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患肢的恢复作用。应当于退热后即开始针灸。早期治疗的患儿,多收效快,恢复快,一般的多无后遗症。
2.对晚期有畸形及肌肉萎缩的患儿,疗效远不如早期治疗的那样迅速、满意,但其中也有个别的在治疗后,仍获得进步或显著进步的,所以术者仍应耐心作较长时间的治疗。
3.针灸对本病治疗收效快者,预后多好,疗程似也短些,一般地多无后遗症。收效缓慢者,预后多不好,疗程也长,而且多有后遗症。
4.小儿针灸比成人困难,大多数不能合作,特别是病情将愈时,啼哭乱动,尤为厉害,所以在针灸时必需有很好的助手,术者亦要特别镇静和细心,正确选穴迅速慎重的针灸。否则很易造成弯针、脱针(针掉出来)及穴位不准等,影响疗效。
5.要和患儿家属合作,嘱其多注意患儿的营养和护理,在治疗期间,尽量防止感染其他疾病。要服从 医嘱,相信针灸,耐心的坚持治疗,否则拖延时间,易使病情发生变化,就更难治疗。
6.小儿在针灸时,往往哭气交加,腹压增高,极易排尿。尿到针上、术者手上、治疗床上等,既不卫生同时又防碍治疗,所以术前应令患儿排尿。
7.小儿在针灸后,常有出汗现像,因此针后应令患儿在候诊室休息一会再走,否则很易着凉,而招致其他疾病,在临床治疗中不得不注意。
(四)结语
针灸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促进及帮助麻痹肢体的恢复作用,尤其是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说明了祖国医学是十分可贵的,若能广泛的推广试用,对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和减少患儿的残废率是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蒙刘中平医师校阅指正,特此提出志谢。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32页上)
第三篇: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经验总结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经验总结
由于是周末的缘故,昨天就和病人约好今天七点就上班,打算处理完病人后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刚锁上诊室里的门,病房的一位主管医生带着一名落枕的病人来了。自诉昨晚落枕了,沿着风池穴到肩井穴的足少阳胆经处疼痛,仰头或者摇头时疼痛加剧。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快针,针后不留针,病人疼痛消失而去。
落枕是常见的一个小病,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疗效也不错。很多的人采用服用中药汤剂的方式,个人意见此病无需服用中药,到针灸科接受治疗比较好。我在针灸的临证中遇到了很多的落枕病人,还有很多的同事或者他们的家属。有些点滴的心得与体会,梳理一下,整理出来。
1.落枕穴,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劳宫穴,在手掌背面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大约半寸的位置,寻找压痛点,针刺按揉均有效果。患者自己也可以自己按揉,疼痛也会消失大半,不用去看医生。
如果压痛点不明显,可以在三四掌骨之间或者中渚穴附近寻找压痛点。有一女性病人落枕后,外劳宫穴压痛不明显,而中渚穴压痛明显,针刺后疼痛消失。
2.悬钟穴,落枕的很多病人,疼痛的部位经常会出现在足少阳胆经的巡行位置上,针刺或者按摩悬钟穴也有不错的疗效。注意,针刺时不要针刺的太深,太深了反而疗效不好,半寸足矣。沿着足少阳胆经平刺或者斜刺亦可,手法重一些,连续行针,直到疼痛消失。
3.一种比较简便廉验的民间操作方法,但是效果也很好。把擀面杖或者啤酒瓶在火上烤一下,趁热沿着疼痛的部位由上而下滚压,力度由轻到重,以病人的耐受唯独。千万不要讲擀面杖烤的太热,以免烫伤颈部皮肤。此方法一日之内可以操作数次,有的病人一次就能痊愈,有的需要做几次才可以。
4.大料(八角),花椒,小茴香各等分,煎汤浸毛巾拧干后热敷疼痛部位,毛巾冷却后再放入热药汤中浸泡片刻。这也是一种家庭内部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就地取材。不要小看这三种食物作料,都是治疗痹症十分好的中药,特别是外治。注意,煎煮的时间不要太长,五分钟就可以了,煎煮的时间太长,一些挥发油就挥发了,疗效会打折扣。还有,毛巾不要拧的太干,最好准备两条毛巾交替使用。
5.后溪穴和束骨穴,我的导师高树中教授在《一针疗法》中论述的很详细,可以参看。
6.个人特殊针灸治疗方法:中指背面,第二之间关节处针刺,平刺,向心方向,疗效立竿见影。如有瘀斑或者小静脉,点刺放血更好,或者用梅花针叩刺出血,或者用测血糖采血针快速点刺。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有些病人可以自行处理,简便廉验,勿须花钱。我一直有个信念,那就是花最少的钱治疗好疾病才是高手,甚至不花钱能把疾病调理好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如同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的最高境界一样。可惜这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个大环境下,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不可能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都是修行,积功德。作为一名普通中医,我所做的就是把我知道的治病方法毫不保留的公布出来,如同白雪皑皑的大地上有一堆小小的篝火,虽然没有多少热量,但是能带来一点希望。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7、慢性肾炎《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6、肝胆系统疾《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5、风湿性心脏《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4、支气管炎《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3、消化系统《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2、舌色(续)《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1、望舌七步骤 千古中医故事
(一)《华佗》之神医传奇
(二)《华佗》之华佗之死
(三)《扁鹊》之诊病圣手
(五)《李时珍》之坎坷从医路
(六)《李时珍》之毕生一部书
(七)《李时珍》之本草耀神州
(九)《孙思邈》之药王崛起之
(十)《张仲景》之医圣之路
(十一)《张仲景》之流芳百世
(十二)《张仲景》之天人相应
(十三)《张仲景》之阴阳本源
(十四)《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十五)《孙思邈》之药王成名(十六)《孙思邈》之药王著书 解读中医
5中西互补4中西之路3中医之功2中医之难1中医之源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01中医诊断学02中医诊断学03中医诊断学04中医诊断学05中医诊断学06中医诊断学07中医诊断学08中医诊断学09中医诊断学10中医诊断学11中医诊断学12中医诊断学13中医诊断学14中医诊断学15中医诊断学16中医诊断学17中医诊断学18中医诊断学19中医诊断学20中医诊断学21中医诊断学22中医诊断学23中医诊断学24中医诊断学25中医诊断学26中医诊断学27中医诊断学28中医诊断学29中医诊断学30中医诊断学31中医诊断学32中医诊断学33中医诊断学34中医诊断学35中医诊断学36中医诊断学37中医诊断学38中医诊断学39中医诊断学40中医诊断学41中医诊断学42中医诊断学43中医诊断学44中医诊断学45中医诊断学46中医诊断学47中医诊断学48中医诊断学49中医诊断学50中医诊断学51中医诊断学52中医诊断学53中医诊断学54中医诊断学55中医诊断学56中医诊断学57中医诊断学58中医诊断学59中医诊断学60中医诊断学61中医诊断学62中医诊断学63中医诊断学64中医诊断学65中医诊断学66中医诊断学67中医诊断学68中医诊断学69中医诊断学70中医诊断学71中医诊断学72中医诊断学73中医诊断学74中医诊断学75中医诊断学76中医诊断学77中医诊断学78中医诊断学79中医诊断学80中医诊断学81中医诊断学82中医诊断学83中医诊断学84中医诊断学85中医诊断学86中医诊断学87中医诊断学88中医诊断学89中医诊断学90中医诊断学91中医诊断学92中医诊断学93中医诊断学94中医诊断学95中医诊断学96中医诊断学97中医诊断学98中医诊断学99中医诊断学100中医诊断学101中医诊断学102中医诊断学103中医诊断学104中医诊断学105中医诊断学106中医诊断学107中医诊断学108中医诊断学109中医诊断学110中医诊断学111中医诊断学112中医诊断学113中医诊断学114中医诊断学115中医诊断学116中医诊断学117中医诊断学118中医诊断学119中医诊断学120中医诊断学121中医诊断学122中医诊断学123中医诊断学124中医诊断学125中医诊断学126中医诊断学127中医诊断学128中医诊断学129中医诊断学130中医诊断学131中医诊断学132中医诊断学133中医诊断学134中医诊断学135中医诊断学136中医诊断学137中医诊断学138中医诊断学139中医诊断学140中医诊断学141中医诊断学142中医诊断学143中医诊断学144中医诊断学145中医诊断学146中医诊断学147中医诊断学148中医诊断学149中医诊断学150
第四篇:1959年中医资料11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病302例初步总结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病302例初步总结
张治卿
营养性水肿在祖国医学文献内还找不到这样的病名,但在“金匮要略”水气篇内云:“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其症状类似营养性水肿。本病目前在农村比较多见,虽不即时危及生命,但患者四肢无方,精神萎靡,已大大减少其劳动能力,如不即时治疗,重者也会死亡。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是一种有效的医疗办法,我们在今春二、三月间先后治疗了两批共计302例,除对个别较重的病人收住病房进行综合治疗外,其余全部采用针灸治疗。在大力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同时,我们又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对营养性水肿采用了针灸治疗,其疗效达到95.5%以上,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症状及体征
①轻度的:一般有头晕、疲倦、畏寒,两腿酸胀、沉重无力,食欲亢进,大便秘结或下泻,小便次频量少,两脚有水肿。
(2)中度的:加有胸闷气促,下肢麻木及水肿,有轻度营养不良和贫血现象。
③重度的:除以上症状均加重外,并伴有全身水肿,精神委靡等。
体征:25%左右有营养不良现象,面色苍白(但不一定贫血)。一般的上颚反射迟钝,较重的心脏二尖瓣区有吹风性杂音,第二音低弱,第一音相对增强,个别的有肠充气及呼吸音粗糙等。
实验室检查情况:如下表:
(二)鉴别诊断
营养性水肿病多皮肤枯燥,在肿胀部份呈苍白色,紧张而有光泽,透明度强,为可凹性,无压痛,尿蛋白
(一),无紫绀。
肾脏炎引起的水肿病,尿中有蛋白及管型。心性水肿则有较长时间的心脏病史,且发生于心代偿机能不全期,有紫绀。
因血丝虫所引起之下肢水肿,透明度低,皮肤呈暗紫色,无光泽,硬度高,两侧多不对称,淋巴管发炎期中有局部压痛和炎症现象,体温增高,有既往史,不治亦能自愈,全身营养状况良好。
因肠寄生虫所引起的则贫血较显著,大便中有寄生虫卵可资鉴别,另外在未进行原因治疗前水肿消退迟缓。
(三)治疗经过
一般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大部份4—6天得到痊愈。其中有11例经针十数次以上均无显著效果,追查原因发现有肠寄生虫及丝虫病,复进行原因治疗后再针亦愈。另二例因伴有钩虫病及重度贫血兼年龄过大并发肺水肿心力衰竭,虽予综合治疗,仍未得救。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绝对忌盐,分别类型决定忌盐期限,由15—60天不等,经过三个月的观察,一般情况良好,惟个别不能坚持忌盐而复发,再经治疗仍效。
(四)发病情况分析
1.根据302例水肿病的观察,其中大部份是新由农村转入城市的,食欲特别亢进,由于饭量骤增使肠胃机能紊乱,消化不良影响吸收而引起腹泻,使维生素乙族损耗较多,导致营养缺乏,成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有少数人因习惯咸食摄人过高的盐量,如患者邵××本身营养状况良好,并常服维生素乙一片而长期脚肿不消,后发觉他每晨有喝盐开水的习惯,经嘱停喝盐开水一周后水肿即消退。
2.根据我们初步了解发病情况似与坐式劳动和活动量少关系密切。在男性坐式手工业劳动者占发病人数的93%强,在女性印刷装订工占4.4%(因男女人数悬殊不能作为性别比例),而在运输建筑工、翻砂机械工、劳动度虽很强却发病人数很少。又如将男性坐式手工业有脚肿者调至翻砂机械工转变工种后,二周其肿 全消。
(五)对水肿病导因的初步探讨
通过302例水肿病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本病与营养缺乏在某种情况下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从某些情况来看,营养缺乏也不能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否则针灸治疗不会收到良好效果。就是有营养缺乏的征象,我们亦须详细分析其原因,不能盲目滥用维生素乙、葡萄糖等药物大量注射,不仅浪费很大而且也不能完全达到治病的目的。至于如何引起营养缺乏现象据我们观察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本身吸收机能减退,或某种病因(如腹泻等)而发生吸收障碍,虽食物中不乏营养成份但不能完全被吸收以致呈现营养缺乏现象。
2.摄入食盐过多的饮食,可使血液的渗透压增高,体液积蓄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在形象上与蛋白质缺乏具有同一体征。
3.机体功能和饮贪摄入一般正常,但由于长时期的机体活动量少,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影响,引致吸收和排泄等生理机能暂时发生障碍,或者发生循环系统的血行障碍,均可引起下肢水肿现象而被误认为营养缺乏。
4.由于肠寄生虫对机体的损害引起贫血而继发营养不良,亦往往会同本病混淆。
小结
1.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脾虚失职,不能运化,以至水气泛溢而成水肿。针灸治疗原则,以健脾胃、助运化为主。按“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关元”为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本脏(或腑)的经气聚集的部位,凡属内脏疾患经久不愈的,“募”穴有显著的疗效。“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又说:“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这就是说大肠、小肠,都是属于胃,脾与胃相表里,所以针灸以上二穴,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而使水肿消退。“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土”穴,其经脉循行于腹中属胃络脾,“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土能制水,故“足三里”也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其经循行路线下入气冲,与冲脉、足阳明胃经相会,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用“阳陵泉”也有辅助健脾胃的作用。
2.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不仅在祖国医学理论上有一定的根据,而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不容怀疑,其经验可推广。
3.采用针灸治疗水肿病具有不少优点:第一是节省药物,简单方便,更适用广大农村;第二是疗程短不须停止劳动,可以大大提高出勤率,符合我国当前的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
4.水肿病的导因繁多,有的是由于饮食量少质差,营养成份不足适应维持机体正常活动之需要。有的是活动量较少影响血液循环,形成物理性的下肢血液回流障碍与吸收和排泄的正常功能。也有的是由于肠寄生虫或其他病的影响而导致贫血继发营养性缺乏的现象,因此还须经常注意,从这些有关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消除水肿病的继发导因。
以上总结是我们初学的体会,提供同道参考,错误之处祈多指正。
附病例二则
病例一:戚××,男性,30岁,江苏仪征籍。
下肢浮肿三个月,全身高度水肿,小便不畅,腹泻,轻度呕吐,头昏,无力,两足麻木,心悸气急畏寒。
体查:发育营养均不良,面色苍白,舌苔剥落,全身高度水肿,皮肤紧张而有光泽,均呈可凹性,透明度强,胸廓狭长,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心尖位置稍有向左移位约2.5公分;第一音低弱,第二音增强,肺动脉区第一音亢进,且有奔马律,三尖瓣区音低弱。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284万。血色素64%。白血球总数4,700,中性64%,淋巴32%,酸性4%,大小便常规阴性。
诊断:营养性水肿。
治疗:绝对忌盐,施行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一次,留针30分钟,针后当晚小便即增多。于第三次针后腹部水肿完全消退,仍头昏无力,食欲仍旺盛。针至第九次后水肿全消,精神好转,食欲转平稳,为了巩固,继针三次,经观察情况良好。
病例二:方××,男性,61岁,安徽桐城籍。
水肿半月余渐延及全身,晕眩,小便次频量少,每夜达十余次,心悸,手足麻木,腰疼,畏寒,盗汗,呼吸迫促,大便秘结,面有蚁行感。
体查:营养不良呈重度贫血,颜面浮肿,舌苔白厚,肺(一)心尖区第一音增强,第二音低弱,有吹风性杂音,肺动脉区亦然,主动脉区第二音低弱,股及下肢均呈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132万。血色素28%。白总:5,700,中性70%,淋巴24%,大小便常规检查阴性。
诊断:①营养性水肿。(2)重度继发性贫血。
治疗:给忌盐软餐,用维生素乙1,酵母,硫酸低铁、高渗葡萄糖,肝注射液等营养治疗。十天后仅颜面浮肿消退,腹及下肢无变化,血象较好转,血色素42%。红血球192万。自觉症状稍轻。自第十二天起停药,改用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留针30分钟。针第二次后,小便通畅,水肿消退迅速。针第六次后,水肿全消,除稍有疲困外,食欲及其他均恢复正常。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32页上)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病302例初步总结
张治卿
营养性水肿在祖国医学文献内还找不到这样的病名,但在“金匮要略”水气篇内云:“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其症状类似营养性水肿。本病目前在农村比较多见,虽不即时危及生命,但患者四肢无方,精神萎靡,已大大减少其劳动能力,如不即时治疗,重者也会死亡。
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是一种有效的医疗办法,我们在今春二、三月间先后治疗了两批共计302例,除对个别较重的病人收住病房进行综合治疗外,其余全部采用针灸治疗。在大力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同时,我们又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对营养性水肿采用了针灸治疗,其疗效达到95.5%以上,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症状及体征
①轻度的:一般有头晕、疲倦、畏寒,两腿酸胀、沉重无力,食欲亢进,大便秘结或下泻,小便次频量少,两脚有水肿。
(2)中度的:加有胸闷气促,下肢麻木及水肿,有轻度营养不良和贫血现象。
③重度的:除以上症状均加重外,并伴有全身水肿,精神委靡等。
体征:25%左右有营养不良现象,面色苍白(但不一定贫血)。一般的上颚反射迟钝,较重的心脏二尖瓣区有吹风性杂音,第二音低弱,第一音相对增强,个别的有肠充气及呼吸音粗糙等。
实验室检查情况:如下表:
(二)鉴别诊断
营养性水肿病多皮肤枯燥,在肿胀部份呈苍白色,紧张而有光泽,透明度强,为可凹性,无压痛,尿蛋白
(一),无紫绀。
肾脏炎引起的水肿病,尿中有蛋白及管型。心性水肿则有较长时间的心脏病史,且发生于心代偿机能不全期,有紫绀。
因血丝虫所引起之下肢水肿,透明度低,皮肤呈暗紫色,无光泽,硬度高,两侧多不对称,淋巴管发炎期中有局部压痛和炎症现象,体温增高,有既往史,不治亦能自愈,全身营养状况良好。
因肠寄生虫所引起的则贫血较显著,大便中有寄生虫卵可资鉴别,另外在未进行原因治疗前水肿消退迟缓。
(三)治疗经过
一般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大部份4—6天得到痊愈。其中有11例经针十数次以上均无显著效果,追查原因发现有肠寄生虫及丝虫病,复进行原因治疗后再针亦愈。另二例因伴有钩虫病及重度贫血兼年龄过大并发肺水肿心力衰竭,虽予综合治疗,仍未得救。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绝对忌盐,分别类型决定忌盐期限,由15—60天不等,经过三个月的观察,一般情况良好,惟个别不能坚持忌盐而复发,再经治疗仍效。
(四)发病情况分析
1.根据302例水肿病的观察,其中大部份是新由农村转入城市的,食欲特别亢进,由于饭量骤增使肠胃机能紊乱,消化不良影响吸收而引起腹泻,使维生素乙族损耗较多,导致营养缺乏,成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有少数人因习惯咸食摄人过高的盐量,如患者邵××本身营养状况良好,并常服维生素乙一片而长期脚肿不消,后发觉他每晨有喝盐开水的习惯,经嘱停喝盐开水一周后水肿即消退。
2.根据我们初步了解发病情况似与坐式劳动和活动量少关系密切。在男性坐式手工业劳动者占发病人数的93%强,在女性印刷装订工占4.4%(因男女人数悬殊不能作为性别比例),而在运输建筑工、翻砂机械工、劳动度虽很强却发病人数很少。又如将男性坐式手工业有脚肿者调至翻砂机械工转变工种后,二周其肿 全消。
(五)对水肿病导因的初步探讨
通过302例水肿病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本病与营养缺乏在某种情况下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从某些情况来看,营养缺乏也不能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否则针灸治疗不会收到良好效果。就是有营养缺乏的征象,我们亦须详细分析其原因,不能盲目滥用维生素乙、葡萄糖等药物大量注射,不仅浪费很大而且也不能完全达到治病的目的。至于如何引起营养缺乏现象据我们观察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本身吸收机能减退,或某种病因(如腹泻等)而发生吸收障碍,虽食物中不乏营养成份但不能完全被吸收以致呈现营养缺乏现象。
2.摄入食盐过多的饮食,可使血液的渗透压增高,体液积蓄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在形象上与蛋白质缺乏具有同一体征。
3.机体功能和饮贪摄入一般正常,但由于长时期的机体活动量少,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的影响,引致吸收和排泄等生理机能暂时发生障碍,或者发生循环系统的血行障碍,均可引起下肢水肿现象而被误认为营养缺乏。
4.由于肠寄生虫对机体的损害引起贫血而继发营养不良,亦往往会同本病混淆。
小结
1.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脾虚失职,不能运化,以至水气泛溢而成水肿。针灸治疗原则,以健脾胃、助运化为主。按“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关元”为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本脏(或腑)的经气聚集的部位,凡属内脏疾患经久不愈的,“募”穴有显著的疗效。“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又说:“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这就是说大肠、小肠,都是属于胃,脾与胃相表里,所以针灸以上二穴,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而使水肿消退。“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的“合”“土”穴,其经脉循行于腹中属胃络脾,“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土能制水,故“足三里”也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其经循行路线下入气冲,与冲脉、足阳明胃经相会,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用“阳陵泉”也有辅助健脾胃的作用。
2.针灸治疗营养性水肿,不仅在祖国医学理论上有一定的根据,而实践证明其疗效显著,不容怀疑,其经验可推广。
3.采用针灸治疗水肿病具有不少优点:第一是节省药物,简单方便,更适用广大农村;第二是疗程短不须停止劳动,可以大大提高出勤率,符合我国当前的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
4.水肿病的导因繁多,有的是由于饮食量少质差,营养成份不足适应维持机体正常活动之需要。有的是活动量较少影响血液循环,形成物理性的下肢血液回流障碍与吸收和排泄的正常功能。也有的是由于肠寄生虫或其他病的影响而导致贫血继发营养性缺乏的现象,因此还须经常注意,从这些有关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消除水肿病的继发导因。
以上总结是我们初学的体会,提供同道参考,错误之处祈多指正。
附病例二则
病例一:戚××,男性,30岁,江苏仪征籍。
下肢浮肿三个月,全身高度水肿,小便不畅,腹泻,轻度呕吐,头昏,无力,两足麻木,心悸气急畏寒。
体查:发育营养均不良,面色苍白,舌苔剥落,全身高度水肿,皮肤紧张而有光泽,均呈可凹性,透明度强,胸廓狭长,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心尖位置稍有向左移位约2.5公分;第一音低弱,第二音增强,肺动脉区第一音亢进,且有奔马律,三尖瓣区音低弱。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284万。血色素64%。白血球总数4,700,中性64%,淋巴32%,酸性4%,大小便常规阴性。
诊断:营养性水肿。
治疗:绝对忌盐,施行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一次,留针30分钟,针后当晚小便即增多。于第三次针后腹部水肿完全消退,仍头昏无力,食欲仍旺盛。针至第九次后水肿全消,精神好转,食欲转平稳,为了巩固,继针三次,经观察情况良好。
病例二:方××,男性,61岁,安徽桐城籍。
水肿半月余渐延及全身,晕眩,小便次频量少,每夜达十余次,心悸,手足麻木,腰疼,畏寒,盗汗,呼吸迫促,大便秘结,面有蚁行感。
体查:营养不良呈重度贫血,颜面浮肿,舌苔白厚,肺(一)心尖区第一音增强,第二音低弱,有吹风性杂音,肺动脉区亦然,主动脉区第二音低弱,股及下肢均呈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红血球总数:132万。血色素28%。白总:5,700,中性70%,淋巴24%,大小便常规检查阴性。
诊断:①营养性水肿。(2)重度继发性贫血。
治疗:给忌盐软餐,用维生素乙1,酵母,硫酸低铁、高渗葡萄糖,肝注射液等营养治疗。十天后仅颜面浮肿消退,腹及下肢无变化,血象较好转,血色素42%。红血球192万。自觉症状稍轻。自第十二天起停药,改用针灸治疗。取穴:天枢(双)、关元、阳陵泉(双)、足三里(双),每天针一次,留针30分钟。针第二次后,小便通畅,水肿消退迅速。针第六次后,水肿全消,除稍有疲困外,食欲及其他均恢复正常。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32页上)
第五篇:1959年中医资料11 黄竹斋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68例临床疗效分析报告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68例临床疗效分析报告
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黄竹斋;吕兴斋;李永德;王敬熙;奚永英
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而且是尚未明了病源的一种疾病。一般学者所公认与溶血性链球菌之侵袭人体有密切的关系。在发病的素因上,一般认为与潮湿、寒冷及机体抵抗力的减弱为其诱发素因。针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既经济又简便易行,合乎多、快、好、省的原则。因此,我科自1956年3月至1957年11月在临床上以针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80余例,除效果不明的117例外,对468例作出临床疗效分析提供医界同道参考,不当之处希予以教正。
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祖国医学把风湿性关节炎称“痹”或“历节风”,远在二千余年前祖国医学文献对该病的发生原因,症状的缓急及治疗方法已有详细的记载。
1.原因: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汉张机金匮要略云:“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宋严用和济生方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疎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明景岳全书云:“历节风痛是气血本虚或因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或因劳倦调护不谨所致,三气之邪偏历关节与气血相搏而疼痛非常,或如虎之咬,故又有白虎历节之名。”元强从政儒门事亲云:“此疾之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阳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为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大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人。”
从以上记载可知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寒冷、潮湿及机体抵抗力的减弱等是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并且指出了有以上因素还必须具备了调护不当过劳以及睡眠时盖被不当等条件才能发病,也指出此病发生的季节多在春、冬,由此可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家的认识是一致的。
2.症状:素问痹论曰:“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朱震享心法曰:“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名曰白虎历节风……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李中
医宗必读云:“风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王肯堂证治准绳一书云:“两手十指,一指疼后一指又痛,疼后又肿,骨头里痛;膝痛,左膝痛后右膝复痛,痛发时多则五日,少则三日,昼轻夜重,痛时觉热。”
由上可知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症状记载均有详细的描述,文献的记述早己告诉我们风湿性关节炎是多发性的,是游走性的,是对称性的关节炎,并且指出了急性者有红肿、灼热等症状,并指出了也有固定在某一关节疼痛者,该病在发作时则重,不发作时则轻,昼间轻,夜间重,并且有全身的症状等等,由此可知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许多临床资料是不谋而合的。
3.治疗:祖国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在内科范畴内方剂颇详,本文不再重赘,仅将针灸疗法对该病的治疗方面略述,黄帝内经提出了针灸治疗的原则和具体的对各种痹症的治疗,如“著痹不去久寒已卒取其三里。”千金方云:“曲池主手不可举重、腕急、肘中痛难屈伸;臑会、支沟、曲池、腕骨、肘髎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梁邱、曲泉、阳关主膝不得屈伸不可行。历节疼痛但于痛处灸二、七壮、(按十四壮)佳。”医学纲目云:“浑身疼痛往来上下无常取阳辅。臂膊疼痛取肩、手三里、外关。五指皆痛取阳池、外关、合谷;腕痛取阳谿、曲池。髀痹引膝股外廉急痛胫酸摇动有声诸节酸不能行取阳陵泉、绝骨、中封。外踝红肿痛取申脉半寸泻之。”针灸大成玉龙歌云:“腿足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若二市(按:风市,阴市穴)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可攻,阴陵针透尤收效。”马丹阳十二诀云:“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痛筋莫转,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等等不胜枚举。
由上可知祖国医学丰富多彩,医学遗产的宝贵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二、临床病例分析
1.本文病例:主要以门诊治疗的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为分析对象,急性者24例占5.1%,慢性者或亚 急性者444例占94.9%。我们将24例有典型关节症状,并有发烧或不发烧,白血球计数在一万以上,血沉在60毫米以上(血沉值)者,列为急性。凡血沉在60毫米以下者均列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2.诊断:据Jones氏于1944年对风湿热的临床诊断规格,将风湿热的临床资料按其对诊断的特异性分为二大类:①主要资料五项。②次要资料六项;凡患者具备主要资料之二项者或主要资料一项及次要资料二项者为诊断的可靠依据。这种规格于1956年复经美国心脏学会修正通过内容如下:
主要资料:①心脏炎;(2)多发性关节炎;③舞蹈病;④皮下结节;⑤环形红斑。
次要资料:①发烧;②关节痛;(3)心电图上P-R间期延长;(4)血沉加速,有C反应性蛋白及白血球增多;⑤最近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6)过去有风湿热史,或现有非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
根据以上诊断规格,本文病例多数占有主要资料二项及全部占有次要资料的二项,多数病例占有次要资料的第四项。总之本文病例除未能见到主要资料的三项和次要资料的部份三项及五项外,其余各项资料均占有。其他资料如消瘦、易倦、睡眠时心跳增速、乏力、多汗、苍白、贫血及局部症状如结节性红斑、心前区痛、腹痛、头痛、呕吐及有风湿热的家族史者等部分病例占有。
根据широkoB教授的论文分类,风湿病可分为四型,即心脏型、关节型、舞蹈型及结节型。本文病例因多系慢性,也由于针灸疗法在群众中的信仰能治关节痛,因而极多数为关节型,而且多不是第一次发作的病例。
3.发病率:
①年龄与性别:本文病例从21至30岁发病者214例(占45.8%),年龄愈大其发病率愈低。北京协和医院报告首次发病者20岁以下者占58.6%,本文病例多系几次复发来诊者,因此,与协和医院报告也是相符合的。本文病例男性270例(占55.6%),女性198例(占44.4%),男与女为1.4:1,与一般文献报告相符合。见表1。
②发病与职业:本文病例工人发病率占50.2%(工人系指机关干部占最多数而少数产业工人),学生占26.5%,这和本院靠近机关学校有关,尚不足说明问题。其他职业项内包括市民家属等占19.7%。见表2。
③发病季节:本病之发病率一般以冬春两季多见,夏秋两季很少。本文病例病历未记载明确者未例入统计,有明确记载者仅266例,其发病数亦以春冬二季多见(雨季占67%),而秋夏两季较少,与一般文献记载相符。见表3。
4.呼吸道及病灶感染:1880年Hebrdeen氏首先报告指出,风湿病人在发病以前都有一次上呼吸道感染,以后许多学者均能证实此说,并且发现此类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A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本文病例中由于病历的简陋,此问题的统计尚不精确,但在2-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36例(占7.7%),因此比之汪沛氏报告之11.4%嫌低。
关于病灶感染问题,近来苏联的风湿病专家们对于这方面非常重视,根据CTpaЖ6cko,лahr,KophиKHй,KyTbIpиH等氏的研究,风湿热病人80-85%有慢性扁桃体炎。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之报告,85%病人有病灶感染,其中79例为扁桃体炎。汪沛氏报告有上呼吸道病灶感染者65.5%,其中为慢性扁桃腺炎57.3%,并有两例付鼻窦炎、两例中耳炎。哈尔滨医大儿科114例统计结果,发现有咽充血者75例(占67.5%),扁桃体肥大者64例(占56.1%)。本文病例有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者191例(占42.9%)。由此可见扁桃体炎,和病灶感染与风湿病确有密切关系。
5.发病素因:本文病例由于寒冷(受风)而发病者占41.7%,由于潮湿(涉水,游泳)而发病者占 18.9%,由于感冒后而发病者占7.7%,由于过劳后、分娩后而发病者占15.6%,不能知其原因者占16.1%,这和我们的病例记载上的简陋有关。见表4。
6.病程日期:本文病例病期最短者7日,最长者达10年余,而以半年以上至三年者多见(占42.4%)。见表5。
三、症状
1.本文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有明显压痛者211例(占45%),局部红肿者34例(占7%),来诊时有发烧者23例,多汗者15例,关节囊积液者1例,出现风湿性结节者2例,环形红斑者7例(占1.5%)。心尖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者32例(占6.8%)。
2.受侵关节:本文病例以四肢大关节受侵为多见,小关节次之。见表6。
3.化验检查:对346例(占73.9%)进行了血沉检验,血沉最高者为120毫米/第一小时,其中血沉增高至30—60毫米(血沉值)者84例(占24.4%);61100毫米者19例(占5.5%),增高至100毫米以上者5例(占1.4%)。
血常规检验346例中,白血球计数在一万以上者53例(占15.3%),白血球增多以10,000至15,000之间者多见,达20,000者是极少数;分类计数嗜中性白血球增加至65%以上者135例(占39%)。红血球减少到400万以下者39例(占11.3%);血色素减少至12毫克以下者52例(占15%)。
4.X线检查:本文病例对50例(占10.7%)进行了X线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变化。
5.心电图检查:对5例进行了心电图的检查,其中仅一例P—R间期延长至0.22秒,其余四例未发现异常的改变。
四、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作者据古代文献记载,结合临床经验,病在上取下,病在下取上,病在左取有,病在右取左,病在中央取四肢或取周围等辨证施治的原则取穴治疗。
2.穴位的选择:根据以上的治疗原则,本文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穴位如表7。
3.针灸术:
①针术:均用毫针,其进针方法以速刺、刺入捻进,和捻转进针法等三种不同的方法。进针后的手法分别采用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开合补泻及抑制法(即泻法)等四种,一般留针15-20分钟。但也有少数病例用不留针的方法。针刺时并且注意避开瘢痕;红肿关节在关节的周围取穴不适针刺局部穴位。
②灸术:本文病例以艾卷施灸者多,少数病例以 艾炷施灸,对慢性关节炎多以艾卷直接在穴位上灸或在针柄上施灸,灸的时间一般10—20分钟。艾炷灸(无瘢灸),在应取穴位上灸3、5、7肚不等,灸至大热为止(即灸的局部觉痛为止)。对关节红肿及有周身发烧者(即实热症)不宜应用。
(3)治疗时间:一般急性者一日针灸一次或隔日针灸一次;慢性者隔日或三日针灸治疗一次,但在某些病例好转至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时,采用隔5—7日一次。
五、治疗结果
本文病例通过治疗有效者为88%,无效者占12%见表8。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是肯定的。重庆中医院报告557例关节痛临床疗效,其中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有效者89%,急性者有效率为100%。本文病例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结果相近,治疗24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消失者13例,收到显著效果者7例,好转者4例,结果与重庆中医院的报告完全相一致。福建省人民医院针灸科报告865例风湿性关节炎有效者为92%,新针灸学对2169例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统计有效者为94.65%。由此看来针灸疗法治疗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是肯定的,我们的报告疗效还是嫌低。
疗效说明:
①症状消失:指自觉症状和检查所见均恢复正常者。
②显效,指自觉症状和检查所见基本近于恢复正常者(关节疼痛消失仅留有不适感觉者)。
③好转:系指经过针灸治疗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者。
(4)无效:系指经过数次或数十次的治疗无明显好转者。
附病例摘要
例一:病历号4241,患者赵××,男性,30岁,湖南湘潭人,农业干校学生。
主诉:因两膝、踝、肘关节疼痛及腰痛一个月余于1956年7月11日来我院就诊。于56年5月19日在湖南感冒后发烧数日愈。于24日来北京后又患感冒发烧畏寒经4日治愈。于6月21-23日复发烧体温39.8℃,畏寒、两膝关节疼痛即至某院治疗,诊断为慢性疟疾,用奎宁治疗后已愈。于7月2日夜间开始两腿疼痛,逐日加重,并有发烧,两踝关节肿胀,不能走路,两肘关节及腰部稍感疼痛。既往于1949年患过疟疾无关节痛病史。
体格检查:发育营养中等,痛苦面容,口腔扁桃体无肥大,体温37.5℃,胸腹部无异常发现。两膝伸屈动作有疼痛,两踝关节内侧红肿,有明显之压痛,右足第二趾红肿压痛。
实验检查:血常规,血色素13.8克,赤血球424万,白血球总数7600,分类,嗜中性65%,淋巴球34%,嗜酸性1%。血沉检验第一小时49毫米,第二小时82毫米。尿常规正常。
X线检查:两膝关节及两踝关节均未见异常改变,骨质及关节腔均正常。
诊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针刺取穴:鹤顶,犊鼻,阴陵泉,曲泉,解谿,照海,足三里,下巨墟,阳陵泉,阳关,外关,中渚,梁邱,曲池,申脉,三阴交。
针术:以捻转进针法,针刺入穴位找到酸、胀、麻等感觉后留针15-20分钟。每隔日治疗一次。
治疗经过:针刺一次后两踝关节红肿消失,疼痛减轻,压痛消失。针刺二次后疼痛消失行走自如,但有全身多汗。针五次后症状消失。8月1日检验血沉第一小时14毫米,第二小时25毫米。患者于针刺七次后因洗冷水澡和夜间睡眠未盖被子关节疼痛复发,两膝关节疼痛加剧,夜间不能睡眠,又行针刺治疗四次,关节疼痛消失,但仍有全身多汗、乏力感,共行针刺治疗16 次,一切症状消失。于9月17日复验血常规:血色素14.8克,赤血球452万,白血球总数5300,嗜中性65%,淋巴球30%,嗜酸性5%。血沉第一小时3毫米,第二小时11毫米。观察半年余未再复发。
例二:病历号4094,患者芦××,女性,18岁,机关职工,因两膝关节疼痛已三年之久于1956年7月10日来我院就诊。于1953年5月1日参加游行受寒冷后发现两膝关节疼痛,肿胀数日后右小腿内侧出现数个结 节性红斑,曾在某医院用潘尼西林治疗后稍好转,后来经常两膝关节疼痛,局部肿胀,周身伴有畏寒发烧,近月来经常痛一周反复一次,每在阴雨天疼痛加重,两上下肢大关节疼痛呈对称性的发作。
既往常患扁桃腺炎。
体格检查:发育营养中等,精神一般,体温36.7℃。口腔扁桃体稍肥大,无炎症,胸廓肺部阴性,心尖区可闻收缩期杂音,腹部阴性。两膝关节肿胀,右膝周径36 公分(膑骨正中量),左膝周径35公分,有明显压痛,无波动,亦无潮红。
实验检查:血常规:血色素13.6克,赤血球435万,白血球计数7400,嗜中性66%,淋巴球32%,嗜酸性2%。血沉第一小时23毫米,第二小时36毫米。
X线:两膝关节正侧位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诊断: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针刺取穴:鹤顶,犊鼻,阳陵泉,阳关,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曲池,梁邱,下巨墟,三阴交。
针术:用抑制法,强刺激,针刺入穴位找到明显感觉后留针15-20分钟。
治疗经过:针刺二次后左膝关节未疼痛,右膝关节仍有疼痛但已减轻。针刺五次后右膝关节肿胀消失,两膝关节周径相等均35公分,但仍有疼痛。针刺七次后关节疼痛消失,仅有酸感。共行针刺治疗20次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于9月8日复验血沉第一小时10毫米,第二小时30毫米已恢复正常。
例三:病历号4433,患者王××,21岁,女性,机关职工,因两膝关节及左肩关节疼痛,并于两腿出现散在性红斑已有一个月余,于1956年7月17日来我院就诊。于一个月前发烧,畏寒后左膝关节疼痛,及左腕关节痛,数日后右膝关节痛,并游走至两踝关节疼痛,局部无红肿,于两膝关节周围有散在性红斑,有痛感。曾在某医务所用消炎剂治疗后未退烧,疼痛稍有好转。曾于某诊所施以针灸好转,但在阴雨天时疼痛加重。过去常患扁桃腺炎。
体格检查:发育营养中等,口腔扁桃体肥大,胸腹部阴性,两膝关节无压痛,无红肿,两小腿内侧有散在性的红斑数个。关节运动尚自如。
实验检查:血常规:血色素13.5克,赤血球428万,白血球9900,嗜中性70%,淋巴球26%,单核2%,嗜酸性2%。血沉第一小时39毫米,第二小时66毫米。
诊断: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针刺取穴:鹤顶,犊鼻,阴陵泉,曲池,足三里,梁邱,阳关,血海。
针术:抑制手法:针刺找到明显感觉后留针15至20 分钟(感觉放散至疼痛部位效果佳)。
治疗经过:针二次后左肩关节已不疼痛,针五次后关节疼痛及红斑均已消失,但留有左膝关节有酸感。患者于此间断治疗10日未来诊,至8月10日病又复发,高烧体温40℃,经过几个小时退烧,此次为第三次复发,两膝关节疼痛,左小腿内侧出现环形红斑(如蚕豆大)。又行针刺治疗五次,膝关节痛及环形红斑均消失,共行治疗17次,至9月25日验血常规:血色素13.5克,赤血球401万,白血球计数7900,嗜中性65%,淋巴球33%,嗜酸性2%。血沉第一小时6毫米,第二小时22毫米已恢复正常。
六、总结
1.本文报告了针灸疗法治疗468例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8%,经过治疗症状消失者占20.1%,收到显著效果者占22.9%,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者45%,无效者占12%。
2.本文报告中简略的介绍了祖国医学对本病的发生原因和症状以及针灸疗法治疗该病的早期记载。
3.本文病例分析与一般文献报告相符合。
4.针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是肯定的,合乎多、快、好、省的原则,也能进一步地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的需要。因此,建议医界同道推广应用。
(本文发表在1959年12期第28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