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藏乡三资管理督查管理工作情况
宝藏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督查情况汇报
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理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确保农村集体资金不截留、不挪用,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资源有效合理开发利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宝藏乡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作为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来抓,工作中坚持“依法清查、规范管理、有效监督”的原则,围绕管人、管钱、管事三个关键环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制度,狠抓落实。我乡“三资”管理督查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宝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成立了乡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经管、纪委、司法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组织和协调工作;依托乡农经,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
提高认识,取得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三、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清产核资是搞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中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基础环节,宝藏乡将其作为做好“三资”监督管理的基础来抓。
(一)严格按照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六个程序”全面开展清查工作。清查以村自查为主、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督促,对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村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乡组织人员帮助清查。一是清查。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以物对账,以账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对资源的清查,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式,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二是登记。在“三资”清查过程中,按照乡政府统一制定的清查核实情况登记表,清查一项登记一项。资产资源的登记,按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确保了登记的内容全面、事实清楚、数字准确,不遗不漏。三是核实。对已清查登记的集体“三资”,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核实小组进一步逐项逐笔进行核实,重点对“三
批、限时报账和资金支取“双印鉴”管理等制度、强化对村集体资金的监管。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按照“五统(统一开设银行帐户、统一报帐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会计档案管理、统一财务公开)”、“二审”(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委托代理中心审计)、“一清”(定期财产清理)的模式统一运作,使村级财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强化资产、资源监管。一实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查登记备案制度。要求各村对资产资源情况集中清查,摸清家底,将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的资产资源清查结果报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审核备案。以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审核通过的清查结果为依据,在整改问题基础上,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及各村建立资产资源台帐。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工作还不够平衡。村与村之间在规范村集体财务管理上还不够平衡。由于代理会计平时与村两委干部沟通机会很少,对所代理村底子不清,情况不明,必然影响会计监督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职能的发挥。对进一步监管存在许多难度,对三资重要性理解不透。
保农村集体“三资”安全使用与规范管理。
3、盘活用活集体资产资源。下半年要在原有基础上再次进行延伸并进行项目细化,清理货币资金、债权债务及投资等情况。重点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丈量、盘点、核实(核实存量,界定权属、重估价值)、登记(设立台账,登记产权)。对各村历年来的资产资源经营的经济合同重新清理登记,查清合同承包期、承包金、合同履行等情况,建立合同管理档案,监督合同履行情况。
4、强化培训。计划利用1年的时间,将村级代理会计、报帐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轮训一遍,以进一步提高他们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
2011年10月10日
第二篇:三资管理工作
三资管理工作
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贪污挪用腐败现象的滋生,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深入进行。王平镇党委、政府在区委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区经管站的悉心指导下于2008年8月14日成立了王平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农村集体资产及经济合同管理中心、招投标委托服务中心。三个中心成立以后严格执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规定,2012年重点对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监管力度:
一、会计服务中心
会计服务中心,主要的任务为受村级委托对村级财务实行“帐、款双托管”,搞好农村财务核算和管理。明确要求把好“四关”,即收入关、支出关、审计关、公开关。对不合法、不合规或不合理、手续不完备的支出坚决不予入账。
1、大额资金审批制度
王平镇于2012年6月14日下发《王平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的工作通知》,通知要求对于村集体单项支出金额超过1万元(含1万元)的大额资金,须经社员(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党支部会议讨论通过后,填写农村财政资金使用申请审批表,并附相关明细单和工程合同样本、会议决议等报镇资产监管中心进行审批。镇资产监管中心严格按照《王平镇村级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进行一笔一批审批手续,如果超出申报审批预算资金,超出的支出资金重新走民主程序审批,否则会计服务中心不予支付。
2、未经审批合同收到承包费处理办法
王平镇决定于2012年起对于未经王平镇农村集体资产及经济合同管理中心审批的经济合同,即使村集体收到承包方交纳的承包款,会计服务中心也不予入账。
二、农村集体资产及经济合同管理中心
农村集体资产及经济合同管理中心,主要任务为负责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北京市农村集体资占管理条例》情况实行监督;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定期对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对清产核资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督促集体经济组织清理和化解债权、债务;加强对帐外资产的监管等。
1、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的若干规定
为加强我镇经济管理秩序,规范各类经济活动,增强村级经济透明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制定《王平镇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的若干规定》,对经济合同的承包年限、承包费、承租方资历、开发资源资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2、经济合同管理上的7项举措
王平镇加强三资管理工作力度,特别是在农村资源、资产的合同管理上采取7项举措加强监管力度,起到保护存量资源、资产的目的,为各村今后发展做好了储备,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在合同管理上做到七有:
一是年限有封顶。规范合同签订手续。流转合同的流转期限不能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流转合同期限最长签订至2027年。经济合同的期限限定在10年以内,合同到期重新发包时,在同等条件下,原承包者和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优先权。二是租金有保底。在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前提下,实行下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三是增长有机制。在对外签订资产和资源承包合同中,每隔3-5年设为一增长期,按比例增加承包租金,保障村集体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四是开发有方案。承包方要先将承包资源、资产后用途,用开发方案的形式上报镇经管部门,再通过受理、审查、决定和批准许可后,才能签订正式的合同,并到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进行备案。五是决策有程序。首先,在确定对外出售、承包、租赁项目时,两委班子要充分研究讨论,拿出初步意见后报镇政府相关部门审核,审核同意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方可实施;其次,要有清楚完整的会议记录,最终形成的决议要有村民代表的亲笔签名和手印;最后,双方达成意向后,须将合同草本报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或有关科室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双方拟定合同文本草本,其中出售、承包、租赁合同内容要填写完整,项目清晰,权利义务明确。六是投入有实质。投资周期及项目开发进度表一同上报镇经管部门,对于超时限迟疑开发或只圈地不开发的行为给予提醒或自动中止合同。七是履行有监管。各村党支部书记为合同监督执行负责人,负责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如因个人原因给集体造成损失,负责人要承担全部经济损失,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农村招投标监管服务中心
农村招投标监管服务中心,主要任务为审核招投标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是否符合程序、材料是否齐全,并提出书面意见;指导村集体对招投标项目的评估;听取村民对招投标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督促和协助中标者与招标方签订规范的合同等。
第三篇:油坊店乡关于三资管理工作的
油坊店乡关于“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
自查报告
农村财务管理是广大农民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集体经济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调动农民参政议政积极性,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不断加强农村会计管理,规范基层会计工作,我们实行了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们的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油坊店乡位于正阳县城东22公里处,省道明临路横穿境内,全乡辖14个行政村,286个村民组,耕地82500亩,自从2009年实行“三资”管理工作以来,我们对全乡14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村级会计代理服务工作,成立了“三资”管理办公室,并抽调2名政治素高,业务能力强,热爱财政工作的同志具体负责“三资”代理工作。通过一年来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制度建立情况
实行委托代理之后,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1)油坊店乡避免和控制村组白条支出管理制度;(2)油坊店乡村组“三资”管理定期核查制度;(3)油坊店乡村组集体工
程项目招投标制度;(4)油坊店乡村组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制度;(5)油坊店乡村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6)油坊店乡村组资金收入管理制度;(7)债务债权制度;(8)资产台帐制度。
三、取得的成效
1、促进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原来各村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一,导致账务处理、上报各类报表存在欠缺,不符合业务规范。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后,各村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格了村集体资金的管理,统一规范运用会计科目,有效地改变过去部分村因会计业务水平低而出现的错账。
2、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满意度。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前,一些村干部、群众之间互不信任,即便是一些村干部在经济上并无问题,但财务管理不规范,群众有怀疑,又与其他一些矛盾交织在一起,往往也形成很突出的矛盾。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以后,使村级财务形成了双向监督,加大了监督力度,提高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使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大为减少,财务管理规范了,各种疑虑和误会也容易消除,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把农村干部、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
3、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原来村会计年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等参差不齐,会计电算化的推行较困难。实施会计代理制后,代理会计都是年纪轻、文化程度高、业务
素质强的人员,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较高,相对于原会计队伍,代理会计人员精简、办事高效,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我乡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推开。
四、存在的问题
1、村级对本村财务情况难以及时掌握。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后,各村的账簿都集中到代理中心,村干部对本村的财务难以及时准确的掌握,需要到代理中心查询。
2、纠偏难度大,难以有效监督。有的制度不健全的,有的不会监督,有的不敢监督,有的村干部不愿被监督,总之,实际工作中监督难度较大。另外,报账时,已经过村财务负责人审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报账员已付款,有时已难以补救。
五、建议
1、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的领导。乡镇主要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落实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和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所有村集体资金都必须纳入村账,严禁设立账外账。村级各项支出必须遵守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执行报刊征订限额制,切实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
3、充分发挥代理中心的监管职能,严格执行制度和标准,不符合入账要求的坚决退回。
油坊店乡财政所 2011年7月4日
第四篇:三资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三资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产生违纪违法的主要诱因。加强对农村集体所拥有的资产、资源、资金(简称“三资”)的管理,是认真贯彻《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体现。
一是做好基础工作
(一)统一认识,加强 领导
镇党委、政府多次就集体资产监管问题在党委会上进行研究。年底,我镇根据上级有关精神,针对镇村集体资产现状,成立了镇集体资产监督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统一协调,由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年初,我镇成立了以纪委为主体的镇集体资产监管办公室,配备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对镇、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的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监管小组。同时配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各项制度上墙,工作职责明确,镇集体资产监管工作正式开始运作。为了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强和规范镇、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认识,我镇多次在村干部会议、镇干部会上强调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广泛宣传集体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监管办公室也多次对村级监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依法依规管理集体资产的水平。
(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我镇用半年的时间,按区纪委、区经管局的统一部署,在全镇开展了“四项清理”工作,期间填报各类报表26种,总结材料8份,典型材料5份,整编资料5册4卷。清资产是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清查资产、界定权属,重估价值,核实存量,登记产权,建章立制。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监管办组织人员对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全面清理账户、债权债务、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规范账务账目,建立一套“三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固定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了盘点后,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惠农资金清查登记表》、《货币资金清查登记表》,较为全面详细核实帐内帐外资产及其实有价值。对资源性资产特别是林业资源,按林改面积为基数,按照当前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类登记,并备份合同向监管中心备案,对一些面积,数量有疑义的资源、产权,进行实地丈量、核实、界定。
(三)明晰台帐,管好资产
通过对村级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合理处置,各类经济合同的清查、补签后,镇集体资产监管办根据审核后的资产呈批表,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及时做出帐务调整,根据资产资源盘点核实处理后的实际情况建立经营性固定资产台帐、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台帐、经济合同台帐,详细登记每项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和当前的管理使用情况,建立管理台帐,各种台帐一式两份,村级存档一份,监管办存档一份,切实做到帐目清、底子明。在此基础上,我镇对所有村级经济合同进行了清理和规范,特别是对口头合同重新履行了文本手续,并建立经济合同管理台帐。通过清理,进一步规范各类经济合同350份,标的额50多万元,真正做到村级资金来源清楚,依据清晰。
(四)精心组织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认真执行《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通知》,抽调财经所骨干组成审计小组,对各行政村的“三资”管理状况进行了审计,清理审计资产总额达到1000多万元,锁定村级债务193万元,审计中查出违规违纪资金550笔,25万元。根据审计结果,对个别村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审计,农民因农村财务问题引发的上访问题比审计前下降了55%。
二是规范运作
1.精心布置,成立机构,取消帐户,统一报帐
成立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其人员从镇直各部门抽调责任心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组成,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经镇村两级研究,中心与各村签订“村帐托管委托书”、“村帐托管协议”、“村级帐户托管协议”。取消各村出纳岗位,设立报帐员,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向中心报帐。2.落实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管理,收支平衡
根据核算中心的工程程序,及人员的相关职责制订了上墙《会计核算中心核算流程图》、《中心会计岗位责任制》、《中心资金出纳岗位责任制》、《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了各项工作,工作到人,责任到人。严把支出入账关。“中心”对于财务票据入账要做到“五不入账”:即没有经手人签字的不入账,未经民主理财小组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并签署意见的不入账,未经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联签的不入账,应当经过村两委研究而没有研究的不入账,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大额度资金开支不入账。“中心”要对村两委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况进行核实把关,并将会议记录等有关资料备份留存,连同支出票据一起入账。二是收入及时足额入账。农村集体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中心”。监管办深入村组核查有关经济往来账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设立招投标中心
我镇积极探索、总结和完善招投标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成立“招投标中心”,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从而使招投标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我镇以法律服务所、经管站、镇纪委等部门配合的模式,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试点工作。逐步在全镇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将林地承包、工程建设、林木转让全部纳入招投标范围。并制定了《关于加强招标管理的规定》,明确规定了招标条件、范围、审批程序、合同管理,在工程承包,维护经济秩序、堵塞合同漏洞、避免集体经济损失、防止合同纠纷中起到重要作用,确保了招投标工作在全镇较好地执行。镇纪委全程监督招标程序的合法性、违反招标程序给予立案调查,责令中标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纪律处分,造成集体重大损失的责令责任人全额赔偿集体损失。
三是资产变动情况及时入账。
“中心”要加强对村级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的动态监管,审查公开竞价、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结果是否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入账时,应当留存会议记录和相关合同等资料备案。四是定期公开“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中心”至少每季度汇总一次行政村“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出具书面材料并加盖“中心”印章后交由各村向群众公布。村民有权到“中心“查询本村组“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中心“不得拒绝。五是动态监管,定期核查“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中心”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动态监督,定期核查。每年应至少对所代理的行政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三、检查验收,查漏补缺,弥补“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漏洞 各村“三资”清理工作结束后,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工作进行了评比验收,召开
“三资”工作专题会,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通报了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村机动地、闲置坑塘、荒地的清理统计工作中,只依据原来的统计数据,未重新统计,导致出现遗漏现象;部分村在对“三资”统计情况公示时未公示明细,群众产生疑虑;部分村在召开群众大会时违反规定,参与群众代表未达到全村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限定各村在两天内完成整改。
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巩固“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成果 为使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真正实现“开花结果”,我们加强了对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报帐员的资格审查和业务培训。同时,制定了《镇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实施办法》、《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镇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三资”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了“三资”委托代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在制度建设中,实行村财乡管,我们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堵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三权不变、统一管理、集中支付、分户核算”,不干涉单位的内部事务,依靠制度、票据、技术手段完成工作,实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不但规范了管理,加强了约束,同时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领导重视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前提,人员落实是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措施到位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保证;镇村配合、上下联动是做好“三资”工作的关键。实行“三资”委托管理后,规范了村组集体“三资”运营,保护了农村“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预防了集体资产流失,使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从“制度民主”向“程序民主”、从“暗箱操作”向“阳光操作”的转变。总的来看,我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是,此项工作仍处在探索实践阶段,总体水平还不高,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方岗乡三资管理工作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方岗乡三资管理工作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按照许昌市、禹州市等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实际,在对我乡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后,制定了《方岗乡关于规范乡村财务、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第二阶段自查自纠工作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第三阶段,现将第二阶段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实事求是,建立台账,摸清底子。我乡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涉及广泛、情况复杂,为尽快规范乡村财务、加强我乡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村组干部扩大会议,对我乡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全乡动员,积极开展这项工作,现我乡所辖24个行政村以及各基层站所已全部建立本单位部门的规范乡村财务、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通过群众选举投票等形式设立村报账员,台账建立后全部在乡“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建档、存档,通过村务公示栏、公告、广播、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向群众予以公示“三资”底数,通过意见箱、群众座谈会、党员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乡“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在乡政务、财务公示栏中公布全乡“三资”底数,开设群众监督举报电话8783888,接受群 众监督,以更好、更实际、更实事求是地开展规范我乡乡村财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二、自查自纠,摸清底数。
乡政府工作小组对各村(组)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办事处严格按照本次规范办村财务工作的内容,组织乡政府各站所、行政村对“三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底子。资金底子不清的,原则上清理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财务帐目。
各站所、行政村全面清理了本单位的帐户、债权债务、财政性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规范财务帐目,建立了一套“三资”帐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帐、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各种账簿由全市统一制发。在全面澄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办事处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程序在办事处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公示。对自查出的问题,要即行整改,对群众提出的异议,要负责任地做出答复和处理。自查自纠结束后,各村还写出自查情况报告上报到乡规范村财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