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三年工作规划

时间:2019-05-12 18:1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惠济区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三年工作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惠济区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三年工作规划》。

第一篇:惠济区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三年工作规划

惠济区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

及未来三年工作规划

惠济区新农村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2008年12月16日)

三年来,惠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工作方针,以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农民培训和民主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现将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

惠济区位于郑州北部、黄河南岸,是郑州市六个行政区之一,全区总面积232.8平方公里,人口20.1万,下辖两镇、六个办事处、54个行政村,其中,已经纳入建成区的有17个行政村,这些村在市有关政策范围内正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其余37个纯农村中,有5个行政村不在建成区,但在郑州市5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这5个村,正在积极申请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等待享受城中村改造的相关优惠政策,按城中村进行建设;郑州市5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以外的32个村,利用新农村建设这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积极推进。

三年来,按照郑州市提出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新农 1 村建设工程,共计投资近亿元,通过编制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五通、四改、三有、两建、一强”的硬件、软件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南阳寨等15个村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对刘寨、南阳寨、下坡杨、贾河、惠济桥、杨庄、花园口、黄河桥8个示范村和7个整治村的69个项目进行了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其中南阳寨村,走出了一条依托社区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跨越式转变,吸引了各级领导、单位和多家媒体多次视察和参观,被誉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亮点。2007年,在完成8个示范村项目续建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了花园口、宫庄、汇东3个郑州市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区政府拨付300万元用于3个村的道路、排污排水管网、庭院改造、公共设施、通讯网络设施、支柱产业规划、民主管理制度等建设,达到了“有章可依,有章可循,有业可就,有钱可花,有房可住,有路可行;有学可上,有病可医;有水可吃,有澡可洗;有事可议,有戏可听”,顺利通过了验收,获得市级奖补资金300万元。其中花园口村发动群众填埋平整废旧的渔塘荒地建社区,置换旧村土地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再开发,创造了以居民社区建设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花园口模式”,吸引了各兄弟县区前来参观,成 2 为郑州市重点示范村的一个亮点。2008年,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整治、新农民培训为重点,推进了祥云寺、石桥、曹村坡、孙庄、薛岗、李西河、贾河、惠济桥、岗李等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李西河、曹村坡、薛岗、祥云寺4个市级示范村。示范村确定后,9个示范村结合实际,编制了各具特色的村庄综合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民培训计划和建设实施方案,并根据规划建设方案强力实施。如祥云寺村根据两个自然村的不同现状,对条件好的自然村采取综合整治模式,对居住条件较差的采取整村拆旧建新,并且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部分拆迁完毕;薛岗村依托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李西河村依托沿黄旅游和林带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型新农村;曹村坡村依托古汉文化和生态优势,建设林业旅游生态村;孙庄村依托周边黄河大观、丰乐农庄等旅游资源优势,引进杭州野生动物园等大型休闲地产项目,以企业运营、外资注入的模式建设现代社区式新农村等。在示范村建设热潮的带动下,部分村也积极主动,自发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如常庄、宋庄、马庄等村,都制定了清晰的整治本村的思路,并在编制规划。经过半年多的建设,9个示范村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示范村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市指挥部验收。

二、取得成效

(一)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生产取得新发展。依托黄河文化的资源优势和郑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东部养牛、西部种花、中部无公害蔬菜、北部高效观光农业”四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目前,农业高新区已全面启动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郑州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进展顺利;东部养牛基地新建3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牛存栏量达9850头;西部花卉基地达到600亩;高新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达到2.7万亩,带动农户15000户,引领郑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三年来共有近30个村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有10个村正在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个,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

(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质量有了新保障。三年来共新修改造道路126公里,示范村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完成了三所卫生院的改造,新建了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造)卫生所22个,村级卫生所达标率达90%以上;高标准规划了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的区养老中心项目,建成后全区五保老人将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加大新农民培训力度,三年来实施了“绿 4 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家门口就业计划”和“就业直通车工程”,共培训农民15000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余人次,城镇就业再就业4500人次。同时,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启动了被征地农民转换身份工作,出台了被征地农民转换身份工作的操作细则,三个试点村已按照《城镇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做好了撤村建社区的所有准备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11.5万人,参合率达98%,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特困危房户帮建工程深入实施,近百户危房户住进了新房。

(三)农村文化进一步丰富,乡风文明有了新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体。三年来建成了大河广场、清华园广场、北城花园广场、南阳寨新村社区广场、花园口村民活动广场等农村文化设施,为农村文艺演出、科技宣传创造了平台,群众文化队伍发展到120多支,先后创作了《绿满惠济》、《创业请到惠济来》、《古老的惠济 美丽的家园》、《选村官》等歌曲、小戏、小品、快板,三年来共组织大型文化“三下乡”活动10余次,区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5余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三年来共援建、改造村图书室12个,全区新农村书屋达43个,其中南阳寨、贾河村图书室被命名为郑州市全民阅读示范点及标准农家书屋,并被列为第1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郑州市农家书屋示 5 范点;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得到挖掘和展现,并在郑州美术馆、图书馆、群艺宫举办国画、烙画展等。

(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加强,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加强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创建卫生村镇和卫生家庭为载体,以解决农村垃圾出路和长效保洁为重点,强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农村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实行了“区督、镇(街道)管、村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区奖、镇补、村为主”的三级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各镇、街道成立专业的清洁服务公司,建设垃圾中转站,各行政村建立了清扫保洁队伍,每个村民组确保有一名清扫保洁人员;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度、道路保洁与垃圾清运制度、农村清扫保洁队伍村建镇(街道)管制度、自然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检查督导制度,辖区内产生的所有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形成了农村卫生长效机制。

(五)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展现新气象。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三年来,认真落实落实了《惠济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一会两评议三公开”活动,即各村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年底党员、村民代表评议村两委和两委干部、户代表评议组干部;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在54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了《村情民意小 6 报》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实现了村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完善了农村议事决策程序,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农村财务等热点问题。7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带队到我区南阳寨村调研察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做法,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8月27日,专题接受了省电视台《廉政前沿》节目关于我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专访。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大学生村干部的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采取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三年来,区委、区政府一直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区八项重点工程和60项重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员上阵,倾全区之力,常抓不懈。成立了有党政正职和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的指挥部,每年制定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工作会、动员会、推进会、汇报会,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安排、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示范村,坚持定期开展驻村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指挥部每月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专题会议,听取汇报,逐一点评,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明确目标,分类推进。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调研分析,全区新农村建 7 设分三类稳步推进。一是对规划基础相对比较好的村,重点解决农村水、电、路、沼气及学校、文化大院、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了刘寨、下坡杨、宫庄、汇东、薛岗等村的建设;二是对规划无序、自然村较多的村,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高标准规划,鼓励吸引社会资金,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集中统一建设新社区,推进了南阳寨、杨庄、贾河、惠济桥等村的建设;三是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沿黄一带的村庄统一规划,连线成片,建设以近郊游、农家乐形式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推进了花园口、祥云寺、李西河、曹村坡、黄河桥等村的新农村建设。

三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是否踊跃、高涨,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通过宣传发动,外出参观,让村干部和农民直接看到和感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成果,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使农民自觉地为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出资出劳。镇、街道也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如南阳寨村、花园口村、李西河村等村两委不等不靠,有思路,有想法,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建设自己的家园。同时,政府加强了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在认真落实惠农支农政策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倾斜,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政府的奖补激励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积极帮扶,共同参与。市派驻我区示范村和整治村的工作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修路、文化、健身器材、卫生室、绿化等提供了资金及设备的支持。市林业局协调资金30万元,用于杨庄村绿化、美化,市交通局协调资金20余万元用于南阳寨村道路建设,市园林局协调资金20余万元,为惠济桥村、汇东村进行了全面绿化,市委办公厅协调建设资金10万元用于祥云寺村电路改造,市规划设计院帮助刘寨村、惠济桥村搞好规划设计。区委组织部、区农经委、区卫生局、区教文体局、区林业局、区市政局、区创建办等部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村委活动场所、安全饮用水、卫生室、文体活动设施、绿化、游园、庭院整治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区工商联积极发动本辖区的民营企业为我区新农村建设出资贡献66.8万元。各方面的共同参与,积极帮扶,有力的促进了我区新农村建设。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惠济区创新了“一办七组”(指挥部办公室、产业发展组、基础设施建设组、社会事业发展组、新农民就业培训组、村容村貌整治组、基层组织建设和帮扶工作组、督查考核和资金监管组)工作机制。每个专业组均由一名副指挥长(区委常委)牵头,明确一个委局作为第一责任单位具体负责,将目标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组成员责 9 任单位把本职工作中与三农有关的部分分别列出,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放在全区新农村建设大格局中统一安排,所有涉农委局的相关业务都与新农村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各种项目建设和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并优先考虑示范村建设,“一办七组”的设立,理顺了关系、整合了力量、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调动了部门积极性,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是完善制度,加强督导。建立了领导定点联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督查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了《惠济区新农村建设奖补办法》,对扶持资金上不封顶,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鼓励先进,先干先补,多干多补,2008年9个示范村建设奖补资金初步估算在2000万元以上;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区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将新农村建设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机关部门、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有关委局、镇(街道)、村、工作队年终优先评先;对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村支书、村主任,列为副科级后备干部,根据工作实绩和民意推荐,经组织部门考核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区新农办会同区委督查办加强对示范村建设的督查,及时编发简报,通报进度,三年来共编发新农村工作简报150多期。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存在上热下凉现象。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央、省、市、区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我区专门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了专门人员,具体负责指导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但有些镇(街道)、村存在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从事新农村建设工作、研究新农村的队伍,甚至把新农村建设当成负担,冀希望于上级资金下来,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靠、要依赖思想仍然严重,对工作有应付现象,甚至没有具体的思路和长远规划。

二是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自己的家园应该自己来建设,而政府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较差,农民收入不高,对建设新农村有畏难情绪,政府和各部门的投入比较大,而村和农民自觉投入却非常少,认为,城市的道路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农村村内的道路也应该由政府投资建设。另外,村干部及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拆旧村建新村,干部群众对建社区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主要因为“城中村”改造、社区建设有政策,有利益,尤其是村干部很感兴趣,开发商感兴趣。

三是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还不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较差,道路硬化、排污排水、绿化、文化大 11 院、卫生所等建设任务比较重,资金缺口较大,群众自筹和有关部门的帮扶资金仅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据估算,一个600户左右的村,要全部进行整体改造,约需资金1000万元,而市、区政府财政奖补资金加上各方面的支持,仅在300万元左右。

四是新农村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个别村在建设中热衷于搞基础设施,对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农民教育等软件建设重视不够,建成的也管理不够、利用不够。建议各示范村从建设初期就建立村庄长效管理机制,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得来的新农村建设成果。

五是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强。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目前大部分村在产业发展上缺少清晰的思路,没有产业发展规划,即使有主导产业,也没有明显突破,支撑力不足,或特色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发展速度很慢,经济上缺少新的增长点,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没有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农民增收渠道较窄。

五、今后三年目标、措施及建议

(一)目标

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区、两中心、三个产业”发展思路,以赶超战略为动力,按照“规划先行、12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对城中村、城郊村、纯农村分类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没有城中村改造任务的镇、街道每年至少建设2个新农村重点示范村,重点做好水、电、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村容村貌管理长效保洁机制。经过3到5年的建设,全部54个行政村中,除17个村列入城中村之外,其他37个村将全部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切实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副职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涉及的各个涉农部门要不断更新领导方式,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自身主动,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科学规划,分类推进。全区54个行政村按城中村、城郊村和纯农村分类实施。其中,对纯农村分三类稳步推进:一是对规划基础相对比较好的村,重点解决农村水、电、路、沼气及学校、文化大院、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治理改造,改善人居环境;二是对规划无序、自然村较多的村,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高标准规划,鼓励吸引社会资金,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集中统一建设新社区;三是对沿 13 黄一带有产业基础的村,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统一规划,连线成片,建设以近郊游、农家乐形式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在具体制定规划时,建设部门要做好对规划和建设的技术指导,组织专业力量,高标准、高质量、科学规划,对村庄的各个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布点,详细规划,并监督指导实施。

三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对涉农部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放在全区新农村建设大格局中统一安排,所有涉农委局的相关业务都与新农村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各种项目建设和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并优先考虑示范村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奖补、农民主体、社会帮扶”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配套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办法,加大奖补力度,引导农民积极投入资金建设自身家园,鼓励社会各界反哺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

四是综合整治,示范带动。按照郑州市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继续推进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培训新型农民”为内容、以综合整治为模式的重点示范村建设。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群众自愿、逐级申报、区新农村指挥部办公室经初步审核认定的原则,继续扎实推进重点示范村建设,建设一批通过综合整治达到“五通、四改、三有、两保、两建、一强”要求的示范村,并带动其他村积极主动,自发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五是统筹发展,积极突破。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统筹考虑,对不在郑州市5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规划无序、改造成本相对较高的纯农村,借鉴宅基地换房模式,争取土地周转指标和省市政策扶持,或引进商业资本实施合作建设,或由政府组建投融资公司实施居民社区建设,以有效破解城乡一体化和新村建设面临的土地和资金难题。按照此模式,2009年我区以大河路街道惠济桥村、老鸦陈街道薛岗村2个村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在老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新型社区,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新农村。

(三)建议

一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面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所规定的“五要五不”原则,即: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从而使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而不是千村一面。

二要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比如天津华明镇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大的变化,就在于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宅基地换房”、集体土地流转等模式,盘活了大量资金。

三要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现在农民群众对于新农村建设有“三怕”,一怕敛财,二怕强迫,三怕折腾。要想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把握好宣传发动、群众同意、全民参与这三个环节,另一方面就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让群众有利可图。比如我区原来各村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我们出台了相关的奖补政策后,各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示范村积极推进,其他各村都纷纷申请,自发主动建设新农村。

第二篇:星旗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星旗村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在这春暖大地、万象齐新的日子里,我们星旗村迎来了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发展机遇。政策暖民心,多年来我村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深表感谢。借此机会,我就星旗村目前整体现状以及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作简要汇报:

一、星旗村基本概况

星旗村位于星德山下,与常德市桃源县交界,是慈利县的东大门。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302户,1052人,有中共党员40名。全村总面积11000亩,其中山林面积9000亩,水田面积800亩,柑桔1200亩,森林覆盖率82%,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山村。

二、星旗村三年发展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和要求的高度概括,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中国农村的完美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了加强我村社会新农村建设,推进省级示范片工作目标的实施和保证,结合2011年慈利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经过我村村支两委共同研究,特制定出星旗村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1、抓住政策机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力争做大做强柑桔产业,计划新发展优质水果基地300亩(柑桔),需柑桔苗2.1万株,按6.5元/株计算,共需投入资金13.65万元。村杉木林基地垦复300亩,需投入资金6万元。积极引进新项目、新品种,在种植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人平纯收入在2010年达4000元,力争年增加20%。

2、丰富群众生活,建设村级活动中心。为了组织和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事业不断推进向前发展,聚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我村急需建设一个兼科普教育基地、图书室、会议室、农民娱乐场所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室,此项目需资金24.21万元(村部整修21.01万元;建立无线高音喇叭3处,投入资金1.2万元;有线电视100户,投入资金2万元。

3、加强水利建设,整修水库、山塘进出水渠5000米。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专门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决定,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兴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点,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从根本上扭转我村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我村现有水渠3处,且年久失修,已经不能满足全村生产需要。村委会需投入资金180万元,村民自筹资金2万元,义务投工300个。修整水渠5000米山塘扶坡20口、档坝25处,确保大部分组民旱涝保收。

4、完成通组公路硬化工程4.5公里。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目前,我村通组公路已达50%,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村委会决定将通组公路的主干道进行硬化,需要资金90万元,村民集资2万元,义务投工100个。

5、完善全村人畜饮水工程。目前全村大部分群众饮用井水,为使我村人畜饮水彻底分开,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90%以上,村委会决定将搞好全村自来水工程,此项工程需资金200万元,村民自筹资金2万元,义务投工1000个。

6、完成改厕任务180户,总投资10.8万元,其中自筹3.6万元,义务投工350个。

7、完成全村机耕道工程3处6000米。三年内计划完成全村

机耕道建设6000余米,需要投资30万元,解决全村农田机耕、运输难的问题,村民自筹资金2万元,义务投工500个。

8、启动农网改造工程,解决全村用电难的问题。我村仅有变压器2台,但线长面广,已不适应农村用电需求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村支两委将力争全面启动农网改造工程,此项计划需资金40万元。

9、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技术,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引进农作物新品种,三年内举办农业、水产技术和法律知识培训9次,培训人员1000人以上,参训率达90%,培养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10户以上,需培训费2万元,建立柑桔合作社一个,需投入资金0.8万元。

10、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农村法制教育。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建立农村综治协会,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

11、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兑现农村计划生育法定奖励政策,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独女户计划生育贡献奖制度,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落实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12、争创省级生态示范村,提高全村人居幸福指数。2010年,我村通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通过

了张家界市级生态示范村的验收。2011年,我们将进一步建设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全村森林覆盖率、开展水源污染整治、美化村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全村人居生活幸福指数,争创省级生态示范村。

星旗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及其他单位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零溪镇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村支两委的通力合作,离不开全村党员、组长的密切配合,离不开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我村被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迎来了县农业局的支持,这是我们全村之福。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在他们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努力发展我村经济。与此同时,我坚信有了农业局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星旗村将会迎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以上项目投入共计497.46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11.6万元,义务投工1750个)。

星旗村党支部委员会

星旗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7日

星旗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村部维修,总造价21.01万元;

2、广播入户率达95%以上,建立无线高音喇叭,总投资

1.2万元;

3、有线电视入户率80%以上,今年新安装50台—100台,村民自筹2万元,其余部分由国家投资2万元;

4、人畜饮水工程今年启动到2012年完工,使全村人民吃上干净水及灌溉良田500亩,总造价需要20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2万元,义务投工1000个,在山合组作一个大型蓄水池;

5、修通红心、双红、罗家岗三个组水泥路面2000米,需要资金9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万元,义务投工300个;

6、修通红心组至青湾组刘国炎屋对门水渠3000米;

7、修通红心组机耕道1500米;

8、修通山合组水渠650米(到哑口止);

9、修好大谷溶坪上的10处档坝;

10、完成改厕任务180户,总投资10.8万元,其中自筹3.6万元。投工350个;

11、清洁能源入户率70%以上。

二、生产发展

1、优质水果基地300亩,需柑桔苗2.1万株,按6.5元/株计算,需投入资金13.657万元;

2、村杉木林基地垦复300亩,需资金6万元;

3、培养科技专业户20户,需培训费2万元;

4、成立柑桔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0.8万元,组织村民参合率80%以上。

以上项目投入共计459.46万元(其中村民自筹8.6万元,义务投工1650个)。

零溪镇星旗村党支部零溪镇星旗村民委员会

2011年5月7日

第三篇:师德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张村二初中师德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2013年1月-2015年12月)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上级各部门的文件及会议精神,不断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及德育工作,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件精神为依据,以“师德三重境界的和谐发展”为师德建设总目标,以高度和谐和相对统一的师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职工队伍。

二、工作目标

1.2013学

研究师德建设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部署学校师德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重点开展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制订师德的底线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师生调研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活动,宣传校内外师德典型和师德先进事迹。

2.2014学

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有关系列活动;制订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师德规范,修订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更加深入研究师德建设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特别在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和环境建设上有所创新突破;各班可在结合学校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固化师德建设的理念和行为,探索运行师德建设工作监控体系。

3.2015学

总结前两年师德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改进创新,提升建设水平;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师德建设水平上新台阶。

4.通过三年的师德修炼活动,初步实现职业境界、事业境界和敬业境界“师德三重境界”的和谐发展和实践效果最大化的愿景

三、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路兴孝(校长)

副组长:冀睿 路德基

办公室主任:路德基

组员:杨天全

张小兵 郭俊立 樊洪涛 赵成献

四、开展师德教育内容

第一阶段:(2013年1月至12月)学习、认识、探索阶段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师德建设的精神实质,从学校实际出发,研究部署师德建设项目的主要工作。重点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胡锦涛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学习教育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重点,分五个专题逐步进行:

1.政治信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2.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依法执教专题;

3.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态度和作风专题;

4.教育观、学生观专题;

5.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专题。

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校内外师德先进典型和师德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提供思想、理论保障。

第二阶段:(2014年1月至12月)实践、深化、提高阶段

按照“师德三重境界和谐发展”的目标,开展系列师德建设活动:“班主任、课任教师师德承诺制”、“教师读书行动计划”、“高效课堂”教学绝活展示活动、“三个一活动”、“学案导学,当堂达标”学案展示、“我眼中的理想课堂”等系列特色活动;因地制宜制符合学校工作实际的师德规范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主要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探索师德建设更深层次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探索师德建设工作运行监控机制。第三阶段:(2015年1月至12月)规律、理论、机制

总结前两个阶段师德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创新,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构筑具有团结三小特色的品牌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

1.加强领导。把师德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和教师培养规划,全校一盘棋,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真正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师德建设工作。形成党政领导负总责,工作等组织各负其责、协调一致的师德建设工作格局。

2.全方位加强监督。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共产党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

3.建立师德督导制度。聘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师德建设活动督导员,设立监督电话,形成立体监督机制。

(二)强化师德教育和宣传机制

1.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程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加强对全体教职工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的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举办“本色+特色”为主题的各种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形成人人重师德,处处讲师德的良好氛围。

2.把师德教育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定期举行党员教育、周六集中学习、师德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3.对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代表会,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工具,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使全体教师以及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都有明确的了解,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完善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

完善师德考核和评估制度,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自我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领导评教对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装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和教师资格认定、培养培训、职务评聘、评优晋级、岗位聘任等重要依据。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和教师职务评聘等项工作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在骨干教师评定、职称晋升中实行“绿色通道”。对有严重失德行为、造成后果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法撤销教师资格。

张村镇二初中

2013年1月5日

第四篇:2011师德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在实践中发展师德,形成较为稳定和可持续升华的师德境界,从而取得师德理论和师德实践的高度和谐和相对统一,2011师德建设三年工作规划。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师德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分阶段、分层次和明确目标地进行自觉修炼,因而掌握正确的修炼途径和方法是十分关键的,对师德境界的和谐发展也是十分有效的。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依据,以“师德三重境界的和谐发展”为师德建设总目标,以《德州市师德建设2010—2012年月活动安排表》为总抓手,以高度和谐和相对统一的师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职工队伍。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师德建设的各项实践活动中运用“总分总”的逻辑原理,以总体目标和总体参与、分步实施和分层推进的策略,突出“本色+特色”的理念,通过三年的师德修炼活动,初步实现职业境界、事业境界和敬业境界“师德三重境界”的和谐发展和实践效果最大化的愿景,达到1+1+1>3的效果。

学校师德建设项目创建活动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

1、师德建设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明确丰富师德建设内涵,形成全校师生认同的师德观。

2、因地制宜制订师德规范。完善学校师德建设规章制度,使之科学化、具体化、规范化,成为全体教职工认同执行的行为准则。

3、创新师德考评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完善评介办法。

4、因地制宜搭建师德建设平台。开展独具特色的各种师德建设活动,为全面提高教职工师德素养提供良好条件。

5、逐步形成师德建设品牌项目。

(二)目标:

第一阶段:(2010年1月至12月)学习、认识、探索阶段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师德建设的精神实质,从学校实际出发,研究部署师德建设项目的主要工作。重点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胡锦涛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启动《德州市第十五中学教师成长愿书》计划。学习教育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重点,分五个专题逐步进行:

1、政治信仰、思想观念,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

2、法律知识、法制观念、依法执教专题;

3、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态度和作风专题;

4、教育观、学生观专题;

5、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专题。

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校内外师德先进典型和师德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活动开展提供思想、理论保障。

第二阶段:(2011年1月至12月)实践、深化、提高阶段

按照“师德三重境界和谐发展”的目标,开展系列师德建设活动:“班主任、科任教师师德承诺制”、“学海无崖‘读’作舟”教师读书行动计划、“我行我秀”课堂教学绝活展示活动、“三个一活动”、“学案导学,当堂达标”学案展示、“我眼中的理想课堂”等系列特色活动;因地制宜制符合学校工作实际的师德规范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主要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探索师德建设更深层次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探索师德建设工作运行监控机制。

第三阶段:(2012年1月至12月)规律、理论、机制

总结前两个阶段师德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创新,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构筑具有十五中特色的品牌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监督机制

1、加强领导。把师德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和教师培养规划,全校一盘棋,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真正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计划《2011师德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师德建设工作。形成党政领导负总责,工作等组织各负其责、协调一致的师德建设工作格局。

2、全方位加强监督。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共产党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

3、建立师德督导制度。聘请社区干部、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师德建设活动督导员,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形成立体监督网络。

(二)强化师德教育和宣传机制

1、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程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加强对全体教职工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的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举办“本色﹢特色”为主题的各种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形成人人重师德,处处讲师德的良好氛围。

2、把师德教育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坚持定期举行党员教育、周六集中学习、师德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3、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青蓝工程”。

4、对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代表会,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站等宣传工具,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使全体教师以及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都有明确的了解,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完善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

完善师德考核和评估制度,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自我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领导评教对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装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和教师资格认定、培养培训、职务评聘、评优晋级、岗位聘任等重要依据。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和教师职务评聘等项工作中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在骨干教师评定、职称晋升中实行“绿色通道”。对有严重失德行为、造成后果影响恶劣的教师依法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四)表彰奖励

每学年进行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各类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对涌现出来的师德先进典型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四、实施内容:

(一)以《教师成长愿景书》为抓手开展系列本色师德建设活动

1、“班主任、科任教师师德承诺”公开签名活动;

2、学海无崖‘读’作舟教师读书行动计划;

3、“学案导学 当堂达标”学科共同体建设活动;

4、“心连心,手牵手”活动;

5、“我行我秀”课堂教学绝活展示活动;

6、“为师之道”师德案例评选活动;

7、“三个一”活动;

8、“我眼中的理想课堂”评选活动;

9、“欢乐岁末”;

10、幸福盘点

(二)打造具有十五中特色的师德建设品牌项目

品牌一:“党员岗位承诺”

我校有党员教师18名,占全体教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应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带头羊。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党支部统一制作“党员岗位承诺书”,每位党员作出承诺,并制作成版面在校园橱窗内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支部要求全体党员严格按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特点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作表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使承诺变成行动,真正做到有诺必践,支部着眼于把承诺变成一种制度,建立了一套与岗位责任制相统一的评价监督体系,规定党员每半年要对自己履行诺言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党支部要统一组织考评。每年年终,支部在对党员进行鉴定和考评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对党员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将结果进行公开通报。通过打造“党员岗位承诺”这个品牌,使我校全体党员教师的教改意识、服务意识、表率意识不断增强,在党员示范群体的带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活力,成果更加丰硕。

品牌二:打造“学科共同体”

树立先进班组的群体形象是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师德建设载体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共同体”的建设。这项活动打破了原先仅在单一层面进行的“创建”活动,旨在建立学科间、部门间、本专业与非本专业间更为广泛的伙伴关系,形成强强联手、优劣互补、红花绿叶、相得益彰的良性合作,因而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师德情操和奉献精神,将学习成果设置为共享模式,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从而建立十五中从个体到群体乃至整体成为一个“合作共同体”。

品牌三:创办师德简报

创办师德简报是我校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创新举措,是优化教师教育载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积极尝试。

师德简报,从“理论导航、师之魂、师之道、师之艺、师之志”等方面的设计诠释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师爱为首要条件,是“师之魂”;“师之道”要求师生和谐共生,即教师要完成孕育民主的精神使命;“师之艺”要求教师积极实践反思,要完成探索真理的教育使命;“师之志”要求教师道德与智慧并重,即教师要完成追求卓越的教育使命。主旨在于,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为标志,进一步向全体教师明确“为师”的要求,即:要有真挚的师爱、良好的师生关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执著的教育理想,激励全体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责,遵循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五、组织领导

为保证师德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决定成立师德工作领导小组。

第五篇:郑州惠济区新农村调查报告

郑州惠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北部、黄河南岸。总面积232.8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2年,简册)。2004年,总人口20.1万人。是郑州市内五个行政区之一。作为郑 州市规划的市区北部组团(惠济区)的主体,其东临郑东新区,西临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下辖两镇、六个办事处和河南惠济经济开发区、郑州农业高新技术试验区和大河工业园 三个开发区。总面积232.8平方公里,总人口20.1万,其中城镇人口9.7万。惠济区拥有距省会城市最近的自然山体—邙山,滨临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山、水、城、林交相辉 映,全区600万株树木、6.4万亩有林面积,构成了“人在林中走、车在绿中行”的天然大森林、大氧吧和省会的“绿肺”,已成为郑州居民休闲、度假、居住的首选之地。巨大的 生态价值、一流的人居环境,使惠济区成为了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

花园口镇,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南岸,宋代时已有村落,后变成黄河渡口。1938年6月,日军寇郑州,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堤,造成平汉铁路以东地区的洪水 泛滥,使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蒙受水患,伤亡惨重,史称“花园口决堤事件”。此外还有吉林省靖宇县花园口镇。东临抚松县城,南濒江源县,西、北连接三道湖镇,东部与 抚松县隔江相望。随着郑州市区的“东推北扩”,新近成为开发的热土:正在建设PVC建材、家具、医药、农化四大市场。

2002年全镇有9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共有3 476户,总人口11 257人,其中农业户1 637户,农业人口6 593人。2005年榆树川并入本镇,全镇共有19个行政村,39个自然屯,全镇人口18,933万人。

花园口镇地处松花江畔,山多,平地少,属东部沿江较暖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4℃,无霜期为130天左右,有“靖宇小江南”之称。耕地大部分为山地,土质肥沃,农作物主要 是玉米和大豆。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们对惠济区花园口镇G107国道旁的三个村庄京水村、祥云寺村、八里堡进行了调研。

京水村:位于惠济区花园口镇人民政府东3.5公里处。据《辞源》载:“贾鲁河郑县以上谓之京水”,因村当时建于京水之滨,故名。辖京水、兰坟、王庄3个自然村,18个村

民组,5000常住人口,128多名党员,有回、汉两个民族,其中回族1000多人。耕地266.7公顷,主要种植蔬菜、水稻、小麦。200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673元。现在具体收入不详。当天上午十一点半左右,我们对村委会里面的工作人员和休息的老人进行了调查,从中了解到他们经济收入主要靠在当地的一个民办企业务工—万客隆家具数码城,还有就是

靠房屋租赁,租赁给去万客隆家具城务工的外地人。万客隆家具数码城,如今正在积极招商引资。根据开发商对外宣示的数字,其“总投资17.1亿元,规划占地3300亩,长江以北 规模最大„„可容纳国内外家具及相关产品商家5000家左右,每年可实现销售总额在100亿元以上„„目前已吸引广东、四川、江浙等地1700多家商户入驻经营”,是“2005年河南经济最具发展力项目”。不过好像其用地不合法,“以租代征”。所以政府要积极引导民办企业合法开办公司、企业。

京水村的主要街道就是大河路,但道路有点拥堵,而且由于道路旁绿化不够完善,灰尘较多,道路边虽然有垃圾箱,但由于村民或者道路清洁工原因,路面不够清洁干净。如 今的京水村建国后经过多年的恢复和重建其中心区域的大村风貌依然显现。处在城郊接合部的新京水村其繁荣景象远远地超过了老京水镇。村民们很满意现在的状况,说环境挺好 老年人都可以聚在一块聊天,不需要劳作。但所谓的好也只是相对的。与祥云寺村的环境相比较,确实还有点距离。而且村西头道路小沟里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和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已经是臭水沟了。

祥云寺村:位于惠济区花园口镇人民政府东南7公里处。据传,唐初尉迟敬德在此建有祥云寺,明末王姓迁此定居,形成村落,以寺为村名。1938年国民党政府决花园口大堤,村被冲没。1962年重建,仍用原名。辖祥云寺和东岗2个自然村,2个村民组,574人,18名党员。耕地39.3公顷,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200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799元

八堡村位于惠济区花园口镇人民政府东10公里处。清光绪年间,因村建于黄河大堤上防汛修筑的堡房而得名。辖六堡、七堡、田河、八堡、小八堡、凌庄和于庄7个自然村,9个村 民组,2222人,81名党员。耕地148.67公顷,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从事养殖业。村办有企业。200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775元。中国--荷兰奶牛示范中心和黄河生态旅游区在村北 黄河滩区。

现在的祥云寺村,由于新农村的实施,老百姓住上了干净卫生的房子。村容整洁、道路通畅,村民们很满意现在的居住环境。说曾经的村落夏天杂草丛生,下雨天道路泥泞不

堪。但路灯设施不完善,晚上基本不工作。当地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长年累月在外不回家,很不利于家庭、夫妻之间的和谐。

八堡村村情概况 八堡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老勐乡老勐村委会,属于坝区,驻地海拔480米。国土面积0.74平方公里,适宜种植水稻、木薯等农作物。有耕地371亩,其中 人均耕地1.57亩;有林地14.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3户,有乡村人口158人,其中农业人口158人,劳动力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9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种植、养殖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88.9%。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3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大力发展橡胶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371亩(其中:田28亩,地343亩),人均耕地2.3亩,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等作物;拥有林橡胶产业

地14.5亩,荒山荒地650亩,其他面积80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种植、养殖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88.9%。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25.93%;畜牧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48.1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8头,肉牛5头);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3.7.%;其它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22.22.%农民人均纯收入120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等为主。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77.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不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有3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村内交通道路(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4%和7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100%)。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

1.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9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8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8亩,人均高

稳产农田地面积0.12 亩。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2.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通过对三个村庄的了解,我对和谐新农村建设有下面几点建议

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抓住政策机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应当先改善当地公共环境、村容村貌、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素质、文化程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投资环境。

二:经济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扶贫开发,明确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地方应当靠政府帮助、引导和扶持、招商引资、村民和集体的努力,大力发展自己的企业,让村民在当地务工,也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夫妻关系的需要。

三:以加强组织领导为关键环节,健全机构,强化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官民之间和谐相处,不因权谋私,欺压百姓。祥云寺和八堡村都不是个好例子 四:做好村容的整洁干净,街道的通畅、绿化。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要做好处理。

下载惠济区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三年工作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惠济区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三年工作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定稿)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富阳市“1+10”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级机关各单位: 《富阳市“1+10”行动计划》已经第15次市委常委......

    新2011年企业文化工作总结和未来三年工作规划

    2011年工作总结和未来3年工作规划文化宣传部崔士忠摘要:(一)2011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三年工作方向;(二)2012未来三年同昶文化宣传工作战略规划。 2011年,在柳总和赵主任的高度重视和大......

    李营村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规划[5篇范文]

    李营村新农村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2012--2014) 根据安阳镇“一主两翼”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我村发展规划,我村基本定位为安阳镇的东大门,龙门的中心集镇,最终打造成为南水北调中心水......

    公司未来三年工作规划报告PPT文档(推荐)

    公司未来三年工作规划汇报 面对当前激励竞争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在城区近几年同业主要竞争对手发展迅猛,保费规模和营销人力不断攀升,相反,公司保费和人力都有下滑趋势,我司首先要......

    新农村建设发展三年规划

    村委会新农村民生建设发展三 年 规 划为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任务,根......

    2013-2015师德师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西街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 (2013—201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驻村工作总结和今后三年工作规划

    驻村工作总结和今后三年工作规划按照“县委组织部选派办”的要求,转眼间我们第五工作站进驻大孟村已经两个多月了,期间,在乡、村两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工作站这七名同志都发......

    惠济区国土局201年统战工作总结

    惠济区国土局2011年统战工作总结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做好新时期机关统一战线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