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考试审核知识考试大纲答案
质量和(或)管理体系考试大纲审核知识部分 4.1范围 a.注册准则2.3.2审核原则 2.3.2各级别审核员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工作:☼
与审核员有关的原则 a)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对审核而言,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应是最基本的。
b)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应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报告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
c)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审核员应珍视他们所执行的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审核委托方和其它相关方对自己的信任。具有必要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与审核有关的原则 d)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并且不带偏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客观的心态,以保证审核发现和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e)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审核证据应是可证实的。由于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审核证据是建立在可获得的信息样本的基础上。抽样的合理
b.注册准则2.4.1.1管理体系审核 2.4.1.1管理体系审核
理解性与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
GB/T19011标准3、4、6章的内容 理解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的应用 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关系 理解如何在受审核方组织环境中实施有效的审核 理解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 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为有效和高效地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的具体表现
c.注册准则2.4.1.4组织状况 2.4.1.4组织状况
了解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等企业管理与运作的基础知识 了解组织的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 关注组织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d.注册准则2.6审核员行为规范 2.6审核员行为规范要求☼
各级别审核员均应遵守CCAA审核员行为
规范。(3要7不)在初次注册和再注册时,所有申请人均应
1)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签署声明,表明其遵守行为规范。
观公正; 2)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声誉; 3)帮助所管理的人员拓展其专业能力; 4)不承担本人不能胜任的任务; 5)不介入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任何委托方或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
6)不讨论或透露任何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除非应法律要求或得到委托方和/或聘用单位的书面授权;
7)不接受受审核方及其员工或任何利益相关方的任何贿赂、佣金、礼物或任何其它利益,也不应在知情时允许同事接受;
8)不有意传播可能损害审核工作或人员注册过程的信誉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9)不以任何方式损害CCAA及其人员注册过程的声誉,与针对违背本准则的行为而进行的调查进行充分的合作;
10)不向受审核方提供相关咨询。4.2内容 4.2.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a.GB/T 19011-2003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3.1 审核 audit☼
为获得审核证据(3.3)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2)的程度
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
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 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 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
GB/T19001或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
3.2审核准则 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 审核”。
audit criteria☼
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3.3 审核证据 audit evidence☼
与审核准则(3.2)有关
3.4 审核发现 audit 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findings☼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3.3)对照审核准则(3.2)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3.5 审核结论 audit conclusion☼ 审核组(3.9)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3.4)后得出的审核(3.1)结果。
3.6 审核委托方 audit client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注:审核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3.7),也可以是依据法律或合同有权要求审核的任何其他 组织。
3.7 受审核方 auditee 被审核的组织。
3.8 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3.14)实施审核(3.1)的人员。
3.9 审核组 audit team 实施审核(3.1)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3.8),需要时,由技术专家(3.10)提供支持。注1: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注2: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3.10 技术专家 technical expert 向审核组(3.9)提供特定知识或技术的人员。注1:特定知识或技术是指与受审核的组织、过程或活动,或语言或文化有关的知识或技术。注2:在审核组中,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
3.11 审核方案 audit programme☼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3.1)。
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的所有必要的活动。是活动
3.12 审核计划
audit plan☼
对一次审核(3.1)活动和安排的描述。是文件
3.13 审核范围 audit scope☼
审核(3.1)的内容和界限。
4个方面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3.14 能力 competence☼
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2个方面,不同于9000里面的3.15和3.16
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GB/T 19011-2003
3.1 审核 audit 为获得审核证据(3.3)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2)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或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c.审核原则 同2.3.2d.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不同点☼ GB/T 19011-2003 指南中明确了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的定义: 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所必要的所有活动。审核计划: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审核方案管理中明确对审核方案的记录应当包括与每次审核有关的记录:如:审核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报告等。可见,审核计划仅是审核方案的一部分。审核方案是策划审核活动的全过程,而计划仅仅是明确对审核活动的日程安排。e.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及活动 4.2.2审核的启动 a.指定的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的职责 6.2.1 指定审核组长 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应当为特定的审核指定审核组长。在进行联合审核时,各审核组织在审核开始前就各自的职责特别是审核组长的权限达成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
b.影响确定审核组组成和规模的因素
6.2.4 选择审核组
当已明确审核可行时,应当选择审核组,同时考虑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能力。当只有一名审核员时,审核员应当承担审核组长全部适用的职责。第7章包含了确定所需能力的指南,并描述了评价审核员的过程。当决定审核组的规模和组成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a)审核目的、范围、准则以及预计的审核时间; b)是否是结合审核或联合审核; c)为达到审核目的,审核组所需的整体能力;d)适用时,法律法规、合同和认证认可的要求; e)确保审核组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并避免利益冲突; f)审核组成员与受审核方的有效协作能力以及审核组成员之间共同工作的能力; g)审核所用语言以及对受审核方社会和文化特点的理解,这些方面可以通过审核员自身的技能或技术专家的支持予以解决。保证审核组整体能力的过程应当包括下列步骤: ——识别为达到审核目的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选择审核组成员以使审核组具备所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若审核组中的审核员没有完全具备审核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通过技术专家予以满足。技术专家应当在审核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审核组可以包括实习审核员,但实习审核员不应当在没有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审核。在第4章所描述的审核原则的基础上,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均可依据合理的理由申请更换审核组的具体成员。合理的理由包括利益冲突(例如:审核组成员是受审核方的前雇员或曾经向受审核方提供过咨询服务)和以前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等。这些理由应当与审核组长和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沟通,在决定更换审核组成员之前,他们应当与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一起解决有关问题。c.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内容和确定原则 6.2.2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在审核方案总体目的内,一次具体的审核应当基于形成文件的目的、范围和准则。审核目的确定审核要完成的事项,可包括: a)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b)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c)评价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 d)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审核范围描述了审核的内容和界限,例如:实际位置,组织单元,受审核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审核准则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可以包括所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审核目的应当由审核委托方确定,审核范围和准则应当由审核委托方和审核组长根据审核方案程序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任何变更都应当征得原各方同意。当实施结合审核时,重要的是审核组长确保审核目的、范围和
d.确定审核是否可行的重要性,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
6.2.3 确定审核准则适合于结合审核的性质。的可行性
应当确定审核的可行性,同时考虑诸如下列因素的可获得性:
——策划审核所需的充分和适当的信息,——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当审核不可行时,应当在与受
e.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的目的及责任人 6.2.5 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 与受审核方就审核的事宜建立初步联审核方协商后向审核委托方建议替代方案。
系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但应当由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或审核组长进行。初步联系的目的是: a)与受审核方的代表建立沟通渠道; b)确认实施审核的权限; c)提供有关建议的时间安排和审核组组成的信息;
d)要求获得相关文件,包括记录; e)确定适用的现场安全规则; f)对审核作出安排; g)
4.2.3文件评审 a.文件评审的时机、目的、作用、内容、依据、评审意见和结论
文件评审的实施 时机(文件评审贯穿于整个审核过程)在就观察员的参与和审核组向导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现场审核前应当评审受审核方的文件,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不影响审核实施的有效性,文件评审可以推迟至现场活动开始时。在其他情况下,为取得对可获得信息的适当了解,可以进行现场初访。目的 以确定文件所述的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
作用
为有效的策划和准备现场审核,包括编制合理可行的审核计划提供依据。内容
文件可包括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及以前的审核报告。主要是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还包括:程序文件、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重要的记录如内审、管理评审等。
依据 GB/T19001标准以及与组织的产品、过程、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 评审意见
形成书面文件,主要写明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受审核方对文件进行适当地修改。评审意见通常只需指出文件中存在的问题,而不应提供如何修改文件的建议,更不能代替受审核方修改文件。结论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中,文件评审的结论通常分为“符合”、“局部不符合”、“不符合”三种。如果发现文件不适宜、不充分,审核组长应当通知审核委托方和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以及受审核方。应当决定审核是否继续进行或暂停直至有关文件的问题得到解决。
b.现场初访的意图和时机 意图
1为确定审核的可行性收集必要的信息; 2为有效地策划和准备现场审核,包括制订审核计划、收集信息。时机 在首次审核前,如果来自受审核方的文件提供的信息不能为有效地策划现场审核提供足
现场审核的准备 a.编制审核计划的要求(编制人、作用、提交的时间和修改)6.4.1 编制审核够的信息,必要时,可以安排初访收集更多的信息。4.2.4计划 编制人审核组长应当编制一份审核计划,作用为审核委托方、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就审核的实施达成一致提供依据。审核计划应当便于审核活动的日程安排和协调。提交时间在现场审核活动开始前,审核计划应当经审核委托方评审和接受,并提交给受审核方。修改受审核方的任何异议应当在审核组长、受审核方和审核委托方之间予以解决。任何经修改的审核计划应当在继续审核前征得各方的同意。
b.审核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审核计划应当包括: a)审核目的; b)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 c)审核范围,包括确定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能单元及过程; d)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 e)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与受审核方管理层的会议及审核组会议; f)审核组成员和向导的作用和职责; g)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适当时,审核计划还应当包括: h)明确受审核方的代表; i)当审核工作和审核报告所用语言与审核员和(或)受审核方的语言不同时,审核工作和审核报吿所用的语言; j)审核报告的主题; k)后勤安排(交通、现场设施等); l)保密事宜; m)审核后续活动。c.审核计划在现场审核中的灵活性 审核计划应当有充分的灵活性,以允许更改,例如随着现场审核活动的进展,审核范围的更改可能是必要的。
d.审核人日的确定依据和影响因素
审核人日
1个审核人日是指1名审核员/高级审核员1天工作8小时 影响因素 1受审核方的规模、产品类型和生产方式; 2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的复杂程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删减情况; 3需要审核的场所/现场的数量和布局情况; 4审核时所用的语言等其他等因素。
e.审核组工作分配的原则
6.4.2 审核组工作分配 审核组长应当与审核组协商,将具体的过程、职能、场所、区域或活动的审核职责分配给审核组每位成员。审核组工作的分配应当考虑审核员的独立性和能力的需要、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审核员、实习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不同作用和职责。为确保实现审核目的,可随着审核的进展
f.审核工作文件的内容和使用要求,在审核中使用检查表的益处和
风险☼
6.4.3准备工作文件 审核组成员应当评审与其所承担的审核调整所分配的工作。
工作有关的信息,并准备必要的工作文件,用于审核过程的参考和记录。这些工作文件可以包括: ——检查表和审核抽样计划; ——记录信息的表格(例如:支持性证据,审核发现和会议记录)。检查表和表格的使用不应当限制审核活动的内容,审核活动的内容可随着审核中收集信息的结果而发生变化。工作文件,包括其使用后形成的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到审核结束。关于审核完成后文件的保存见6.7条款。审核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妥善保管涉及保密或知识产权信息的工作文件。检查表 1应灵活地使用 2没必要向受审核方披露 3应综合运用面谈、观察、查阅记录、核实、追踪等方法来审查 益处
1保持审核目的的清晰明确 2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 3保持审核路线的清晰和逻辑性 4保持审核时间和节奏的合理性 5保持审核方法的合理性、减少审核员的偏见和随意性。
风险
如果审核员一味遵循检查表的内容实施审核而不考虑现场审核的实际情况,就可能使审核活动的内容不全面、不客观,从而增加审核的风险。
g.编制检查表的方法和技能(如何体现审核准则的要求、抽样原则
和审核的方法)☼
检查表的内容主要是依据审核准则,列出“审核内容”(即审核的项目和要点)和“审核方法”(即审核的步骤和具体方法,含抽样计划)。审核内容是依据审核准则逐项列出审核的项目和要点。抽样是审核的基本方法。审核是一个抽样调查的过程,因此,审核员在编制检查表时就需要策划抽样计划。所策划的抽样计划应具有代表性并保证足够的样本量。必要时,可适当扩大抽样,以便将事情调查清楚。审核方法即“怎么查”,包括抽样计划。1列出“去哪查”,即去哪个部门、哪个区域检查; 2列出“找谁查”,即找哪些人面谈; 3列出“如何查”,即要查阅哪些文件、资料、记录等证据、现场观察哪些具体活动和过程的实施状况等等。4.2.5现场审核的实施 a.举行首次会议的目的、时机、可能的参加人员、内容及程序 首次会议的目的 1确认审核计划 2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活动的方法和程序 3确认审核中的沟通渠道 4向受审核方提供询问的机会等。时机 首次会议通常在正式实施现场审核前召开。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方管理层人员参加首次会议,需要时,受审核的职能或过程的负责人也可以参加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的内容和程序 在实施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适当简化。1人员介绍 2确认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3与受审核方确认审核日程及其他相关安排 4介绍审核的方法和程序 5说明审核中与受审核方的沟通和可能导致终止审核的情况 6确认向导及其作用和职责,落实审核所需的资源和设施 7确认对审核活动的限制条件和相关要求 8申明保密原则 9说明对审核的实施和结果的申诉渠道 10确认其他有关问题,并澄清疑问。
b.沟通的类型、目的、重要性以及对审核过程的影响 审核过程的沟通包括 审核组内部的沟通——审核过程中进行审核组内的信息交流,统一认识,协商、评审。
审核组与受审核方的沟通——审核过程中进行与受审核方信息交流,报告审核遇到的问题及结果。审核组与认证机构之间的沟通——报告审核进展和相关情况。目的确保审核有序、顺利进行。对审核过程的影响 在审核组中收集的证据显示有即将发生的和重大的风险,如安全、环境、质量方面。可能时,应当立即报告受审核方,适当时向审核委托方报告。对于超出审核范围之外的引起关注的问题时,应当指出并向审核组长报告,可能时,向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通报。当获得的审核证据表明不能达到审核目的时,审核组长应当向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报告理由以确定适当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可以包括重新确认或修改审核计划、改变审核目的、审核范围或终止审核。随着现场审核的进展,若出现需要改变审核范围的任何情况,应当经审核委托方和(适当时)受审核方的评审和批准。
c.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6.5.3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向导和观察员可以与审核组同行,但不是审核组成员,不应当影响或干扰审核的实施。受审核方指派的向导应当协助审核组并且根据审核组长的要求行动。他们的职责可包括: a)建立联系并安排面谈时间; b)安排对场所或组织的特定部分的访问; c)确保审核组成员了解和遵守有关场所的安全规则和安全程序; d)代表受审核方对审核进行见证; e)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作出澄清或提供帮助。d.信息与审核证据的关系,信息的来源及信息收集到形成审核结论 的过程,收集信息/审核证据的方法
信息与审核证据的关系 只有能够证实的信息才能作为审核证据。信息的来源可以包括 1与受审核方员工的面谈 2对活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观察 3文件(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程序、标准、作业指导书、图纸、合同等)4记录(如检验记录、审核报告、监视和测量结果等)5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业绩指标 6相关法的报告。如顾客反馈、质量检查部门的抽查结果等 7其他方面的信息源(如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站等收集到的信息)只有与审核准则有关并且能够证实信息才能成为审核证据 信息收集到形成审核结论的过程 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形成审核发现,由审核发现的符合性确定审核结论。收集信息的方法
基本方法:抽样。
具体方法:
1、面谈;
2、观察;
3、查阅文件和记录;
4、需要时实际测量。e.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掌握合理抽样的方法 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 抽样是审核的基本方法 审核是一个抽样调查的过程,因此,审核员在编制检查表时就需要策划抽样计划。由于审核时间有限,审核员通常不可能检查到审核范围的所有活动、操作、过程、文件或记录和人员,而只能通过选取适当的、足够的样本证实相应的审核对象是否符合要求,所以抽样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通过抽样发现了不符合并不能表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都不符合,在样本中没有发现不符合也并不能说完全不存在问题,这也说明抽样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合理抽样的方法 为了降低抽样的局限和风险,就要求审核员应该通过精心策划,选定适当的信息源,并抽取具有代表性、足够的样本,以保证审核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策划抽样计划和现场审核抽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抽样的对象和总体 2保证抽取足够的数量的样本 3做到分层抽样 4抽样的样本量应适度均衡 5审核员应亲自抽样
f.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和面谈技巧,包括听和问的能力 面谈时应掌握以下技巧面谈的对象应是实施或负责受审核的活动/过程的相关职能和层次的人员 2面谈最好选择在被面谈人正常工作时间和正常工作的地点进行 3面谈前,审核员应向对方解释面谈及记录面谈信息的原因 4面谈时可以通过请对方描述其工作职责和活动开始。5面谈中,审核员会针对审核的内容向对方提出一些问题,从对方的陈述和回答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了解审核对象的职责、过程、活动、地点、时间、原因、接口,确认和验证某些事实。g.审核发现的形成、审核发现的评审需求以及记录的要求 6.5.5形成审核发现 应当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以形成审核发现。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当审核目的有规定时,审核发现能识别改进的机会。
评审需求 审核组应当根据需要在审核的适当阶段共同评审审核发现。记录的要求 应当汇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指明所审核的场所、职能或过程。如果审核计划有规定,还应当记录具体的符合的审核发现及其支持的审核证据。应当记录不符合及其支持的审核证据。可以对不符合进行分级。应当与受审核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并使受审核方理解不符合。应当努力解决对审核证据和(或)审核发现有分歧的问题,并记录尚未解决的问题。
h.不符合的含义、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编写不符合报告的技能 不符合的含义 当确定的审核
发现不符合审核准则时,即为不符合。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可包括 1受审核方名称 2受审核的部门或不符合发生的地点及其相应的负责人 3审核员和向导 4审核日期 5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即不符合项的支持性审核证据 6不符合的审核准则,如标准、文件等的名称和条款 7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 8审核员签字、审核组长认可签字和受审核方确认签字 9适用时,不符合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包括 a不符合项的原因分析 b纠正措施计划及预计完成同期 c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的说明 d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及验证记录 审核员在编写不符合报告时应遵循以下方面的要求(技能):
1、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应准确具体,不要遗漏任何有益信息,具有可重查性和可追溯性。
2、观点和结论从不符合事实的描述中自然流露,不要只写结论不写事实,不应带有评论性意见。
3、文字表述力求简明精炼,尽可能使用行业或专业术语。
4、不符合审核准则的条款应准确,如果判断得不准确,会导致纠正措施的方向发生偏差。
5、不符合项严重程度的判定应能客观地反映不符合项的实际影响i.审核结论的定义,根据审核发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应考虑
的几个方面,或后果。认证审核的结论还应包括认证推荐建议 6.5.6 准备审核结论 在末次会议前,审核组应当讨论以下内容: a)针对审核目的,评审审核发现以及在审核过程中所收集的其他适当信息; b)考虑审核过程中固有的不确定因素,对审核结论达成一致; c)如果审核目的有规定,准备建议性意见; d)如果审核计划有规定,讨论审核后续活动。审核结论可陈述诸如以下内容: a)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b)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进; c)管理评审过程在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改进方面的能力; 如果审核目的有规定,审核结论可能导致有关改进、商务关系、认证/注册或未来审核活动的建议 审核结论 是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的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地结果 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进;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改进的能力; 对管理体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一致的审核结论; 编制审核发现的完整清单,进行汇总分析; 对符合性、不符合项进行分类统计;复评或监督时注意从历史和发展趋势来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以往的审核结论和不符合情况; 获取到的受审核方的主要绩效,以及
j.末次会议的时机、参加人员、内容及程序
时机: 有关审核的全部调查和沟通工作完成之后召开的 参加人员: 受审核方最高管理者、管理者持续改进的方面。代表、与审核范围覆盖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关部门或过程的管理人员;审核组成员;需要时,其他有关方的代表。
内容和程序: 出席会议人员签到感谢受审核方的合作与帮助重申审核的目的、准则和范围 重申审核是抽样调查活动,告知受审核方在审核中遇到的可能降低审核结论可信度的情况。报告审核中发现的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优点和成绩。报告不符合项和观察项 报告审核结论 解决对审核发现发
接受审核访确认审核结果和结论。信和审核结论的分歧意见商定未尽事宜 k.在现场审核实施活动中需要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内容和要求 所会见的关键人物 文件规定 设备名称、编号及其校准状态
物品的名称 必要的人员标识 参照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版本号和段落好的内容 工作环境 类似流程图的草稿 审核活动 4.2.6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a.审核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 6.6.1审核报告的编制
审核组长应当对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内容负责。
审核报告应当提供完整、准确、简明和清晰的审核记录,并包括或引用以下内容: a)审核目的; b)审核范围,尤其是应当明确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能单元或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 c)明确审核委托方; d)明确审核组长和成员; e)现场审核活动实施的日期和地点; f)审核准则; g)审核发现; h)审核结论。适当时,审核报告可包括或引用以下内容: i)审核计划; j)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k)审核过程综述,包括遇到的可能降低审核结论可靠性的不确定因素和(或)障碍; l)确认在审核范围内,已按审核计划达到审核目的; m)尽管在审核范围内,但没有覆盖到的区域; n)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 o)如果审核目的有规定,对改进的建议; p)商定的审核后续活动计划(如果有); q)关于内容保密的声明; r)审核报告的分发清单。b.编制审核报告的要求 审核报告的要求 审核报告一般由审核组长起草,也可由其他审核员按组长代为起草,但审核组长对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认证机构对审核报告一般都编制了标准表格,应按表格的栏目将有关内容填上 报告应语言确切、观点明确、结论公正客观; 纠正措施完成时间是与受审核部门商定的。对于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足以决定不推荐注册的严重不符合项”或因某些原因使审核不能进行,而受审核方和认证机构同意提前终止审核的,则应详细报告。对于不是注册程序规定的c.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的要求 6.6.2 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 审核报告预审核,可不出具审核报告
应当在商定的时间期限内提交,如不能完成,应当向认证机构通报延误的理由,并就新的提交日期达成一致。审核报告应当根据审核方案程序的规定注明日期,并经评审和批准。经批准的审核报告应当分发给审核委托方指定的接收者。审核报告属审核委托方所有,审核组成员和审核报告的所有接受者都应当尊重并保持审核的保密性。
4.2.7审核的完成 a.审核结束的时间 6.7 审核的完成 当审核计划中的所有活动已完成,并分发了经过批准的审核报告时,审核即告结束。b.对审核信息的保密要求 审核的相关文件应当根据参与各方的协议,并按照审核方案程序、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予以保存或销毁。除非法律要求,审核组和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若没有得到审核委托方和(适当时)受审核方的明确批准,不应当向任何其他方泄露文件的内容以及审核中获得的其他信息或审核报告。如果需要披露审核文件的内容,应当尽快通知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4.2.8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a.审核后续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6.8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适用时,审核结论可以指出采取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的需要。此类措施通常由受审核方确定并在商定的期限内实施,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受审核方应当将这些措施的状态告知审核委托方。审核方案可规定由审核组成员进行审核后续活动,通过发挥审核组成员的专长实现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在随后审核活动中保持独立性。
b.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实施的需要
审核人员首先应当对受审核方产生不符合项所分析出的原因进行评价,以评估是否已分析出主要原因; 其次应对受审核方针对这些原因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价,以确认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的目的,这时因特别注意“纠正”与“纠正措施”的区别,对那些仅仅是纠正不符合的措施不应接受,要求受审核方重新采取措施。最后,再通过受审核方提供的资料个和审核人员在现场活动的信息评价纠正措施的效果和有效性。c.纠正措施验证的要求 应当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可以是随后审核活动的一部分。对跟踪评审验证的情况,审核人员将编写依法一份评审验证报告,报告中应附上对各不符合项采取效纠正措施有效的见证材料,验证报告应按审核方案程序的有关规定,提交给认证机构,可由认证机构可按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分发。认证注册机构将按有关的程序,对审核报告进行合格评定、批准注册、颁发证书。认证机构按照审核方案,安排监督审核、复评审核。4.2.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 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认证与审核的关系
认证范围
目的和作用界定受审核方的认证范围,用于认证注册的目的;
内容认证所依据的管理体系标准和所覆盖的产品、过程、活动、场所的概述; 使用者是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 审核范围 目的和作用界定一次具体审核的内容的界限,用于指导一次具体审核活动的实施; 内容一次具体审核所包括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及所覆盖的时期的详细表述; 使用者是审核组
b.初次审核(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
9.2.3.1 第一阶段审核 9.2.3.1.1 第一阶段审核应: a)审核客户的管理体系文件; b)评价客户的运作场所和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客户的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情况; c)审查客户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d)收集关于客户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如客户运作中的质量、环境、法律因素,相关的风险等); e)审查第二阶段审核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客户商定第二阶段审核的细节; f)结合可能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客户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审核提供关注点; g)评价客户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客户已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准备。为实现上述目标,对于大多数管理体系而言,建议至少部分第一阶段审核活动在客户的场所进行。9.2.3.1.2 认证机构应将第一阶段审核发现形成文件并告知客户,包括识别任何引起关注的、在第二阶段审核中可能被判定为不符合的问题。9.2.3.1.3 认证机构在确定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的间隔时间时,应考虑客户解决第一阶段审核中识别的任何需关注问题所需的时间。认证机构也可能需要调整第二阶段审核的安排。
9.2.3.2 第二阶段审核 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是评价客户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有效性。第二阶段审核应在客户的现场进行,并至少覆盖以下方面: a)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所有要求的符合情况及证据; b)依据关键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对绩效进行的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 c)客户的管理体系和绩效中与遵守法律有关的方面; d)客户过程的运作控制; e)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f)针对客户方针的管理职责; g)规范性要求、方针、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期望一致)、适用的法律要求、职责、人员能力、运作、程序、绩效数据和内部审核发现及结论之间的联系;
c.监督审核 9.3.2 监督审核 9.3.2.1 监督审核是现场审核,但不一定是对整个体系的审核,并应与其他监督活动一起策划,以使认证机构能对获证管理体系在认证周期内持续满足要求保持信任。监督审核方案至少应包括对以下方面的审查: a)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b)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采取的措施; c)投诉的处理; d)管理体系在实现获证客户目标方面的有效性; e)为持续改进而策划的活动的进展; f)持续的运作控制; g)任何变更; h)标志的使用和(或)任何其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
9.3.2.2 监督审核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初次认证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应在第二阶段审核最后一天起12 个月内进行。d.再认证审核 9.4.2 再认证审核 9.4.2.1 再认证审核应包括针对下列方面的现场审核:
a)结合内部和外部变更来看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认证范围的持续相关性和适宜性;
b)经证实的对保持管理体系有效性并改进管理体系,以提高整体绩效的承诺;
c)获证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促进了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9.4.2.2 在再认证审核中发现不符合或缺少符合性的证据时,认证机构应规定在认证终止前实施纠正与纠正措施的时限。
9.4.3 授予再认证所需的信息 认证机构应根据再认证审核的结果,以及认证周期内的体系评价结果和认证使用方的投诉,做出是否更新认证的决定。注:4.2.9条款涉及GB/T27021-2007中9.2至9.5条款与审核有关的要求。
4.2.10认证认可管理体制和审核员注册管理的通用要求 a.我国认证认可管理体制: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
第二篇:国家注册质量审核员质量管理体系(QMS)审核知识考试阐述题汇总
国家注册质量审核员质量管理体系(QMS)
审核知识考试阐述题汇总
注:历年考试真题,撒哈拉秀才整理。
一、审核员在企业依据GB/T19001-2016标准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时,应从哪些方面关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应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考试时间:2019年11月,2017年12月,2016年6月,2015年9月转版)
【参考答案】
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关注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基于风险的思维:
1)条款4“组织环境”:组织需要识别分析评审其QMS过程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2)条款5“领导作用”:高层管理者需确保对条款4的承诺,促进基于风险的思维意识,确定并解
决会影响产品和服务实现的风险和机遇;
3)条款6“策划”:组织必须识别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风险和机遇,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4)条款7“支持”:组织应确定并提供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必要资源;
5)条款8“运行“:组织需要控制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和机遇;
6)条款9“绩效评价”:组织需要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所采取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行动的有效性;
7)条款10“改进”;组织避免或减少不良影响,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
企业更要关注组织内外部、相关方,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
实现其预期结果,实现持续改进。
二、以你所熟悉的组织为例,阐述如何审核GB/T19001-2016标准“过程运行环境”?
(考试时间:2016年6月,2017年3月)
【参考答案】
例如产品外涂层过程:
1)询问相关环节的主要负责人,是否确定并提供了产品外涂层过程运行所需要的环境,识别是否全面,是否包含了温度、卫生、气流、人为因素等要求。
2)查相关过程的识别文件,是否包含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影响,例如,一线工人的心态、充足的轮班、排班或停工时间,以预防人员筋疲力尽,相应的时间控制等。
3)抽查涂层车间的运行环境监测表,例如抽3-5个月的温度、湿度等测量数据,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有无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是否进行了纠正及纠正措施,查相应的评价记录。
4)查涂层材料不一样时,是否重新识别社会、心理、物理等方面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控制。
5)现场观察外涂层车间内的气流等因素,是否符合要求,现场作业场所是否开展了“工完料尽场地清”等管理。
6)车间是否在识别生产过程运用的是基于风险的思维,识别各类风险,并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达到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的运行环境。
三、GB/T19001-2016标准第5.1.1c)条款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于组织的业务过程”,那么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至少应融入GB/T19001-2016标准哪些条款的要求?请简述条款内容及审核侧重点。
(考试时间:2019年11月,2018年3月,2017年6月,2016年9月)
【参考答案】
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至少应融入以下条款中:
1.条款5.1.1中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2.条款5.1.1中提到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3.条款7.1.2中提到组织应确定并配备所需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算程。
4.条款7.2能力中提到确定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5.条款7.3中提到意识组织应确保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知晓相关内容。
6.条款8.3.2设计和开发中提到的关于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
7.条款8.4中提到的对外包人员资质的审核。
8.条款8.5.1中提到的配备胜任的人员,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
9.条款8.6中提到的相关授权放行的人员。
审核侧重点:
第一:人员要求是否符合标准、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例如焊接工证、电工证、架子工证等。
第二:组织是否对条款中涉及的人员进行了管理控制,有相关的文件支持,例如查授权批准文件。
第三:现场观察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的能力、意识、接口、工作过程等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第四:对于人员能力的培训、经验、经历的需求、评价等资料的查看。
第五:重点对外包活动中人员资质及能力的监控。
第六:在重点岗位、新员工入岗、换岗、调岗时对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价,是否需要重新评价、聘用等措施。
四、审核员在按GB/T19001-2016标准审核组织的管理体系时,应从哪些方面关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考虑了其战略要求?
(考试时间:2018年12月,2017年9月、2016年9月、2015年12月转版)
【参考答案】
按照GB/T19001-2016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应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涉及与体系所覆盖产品的相关部门所有过程,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应从以下方面关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考虑了其战略要求:
(1)4.1组织环境:企业在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时是否考虑与战略有关;
(2)5.1.1总则:最高管理者在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时是否考虑与组织战略方向相一致。
(3)5.2.1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支持其战略方向。
(4)9.3.1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评审的目的是否考虑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一致。
五、根据审核计划的安排,审核员A在陪同人员周部长的带领下来到总经理室,询问张总经理质量方针内涵是什么,周部长立即代替做了完整的回容。
审核员A对回答表示满意,张总经理希望审核员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服务,审核员A为了满足其要求,立即向张总经理详细介绍了前天刚审核过的一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改造方法,张总经理认真做了记录,并表示衷心感谢。张总经理接着介绍了实施管理评审的情况,上个月召集了公司质量管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管理评审,质量管理部周部长汇报了内审及其整改情况,质检科汇报了产品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客户服务部汇报了售后服务用户意见的反馈情况。会议确定了公司总体的整改要求,会议记录得很详细,并将会议记录分发到各个部门。审核员A随即查阅了分发记录,非常完整。审核员A很满意并结束了对管理评审的审核。根据以上案例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案例回答,审核员A明显违背了哪个审核原则?
(2)你认为周部长代替张总经理回答是否可以,为什么?
(3)该审核员A对管理评审的审核是否适宜?为什么?如果你去审核,你会怎样审?
(考试时间:2018年6月,2017年9月,2016年12月)
【参考答案】
(1)审核组长明显违背了“保密性”的审核原则。审核组长应审慎使用和保护在审核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审核组长不应为个人利益不适当地或以损害受审核方合法利益的方式使用审核信息。
(2)周部长不能代替张总经理回答问题,因为按照审核计划的安排,被审核对象为总经理,审核组长所审核的内容为总经理职责,而周部长作为向导,只起着协助审核员确定面谈的人员并确认审核时间、场所、代表受审核方对审核进行见证、联络等作用。
(3)审核组长对管理评审的审核不适宜,审核内容不全面、完整。如果我去审核,审核思路如下:
a)询问总经理最近一次组织的管理评审的工作流程、频次、内容,及评审目的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其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b)查相应的管理评审文件,是否包含了评审的输入、输出、会议记录及相应的证实性材料;
c)重点抽查管理评审输入信息中是否包括:以往审核的结果、内外部因素的变化、顾客满意态势、相关方的反馈、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等趋势分析、资源的充分性等,内容是否符合9.3.2的条款要求,输入是否充分,有无遗漏。
d)重点查管理评审输出是否包含了组织改进的机会、质量管理所需的变更、资源需求,是否保留证据。
e)抽查管理评审报告。
六、某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依据GB11614-2009《平板玻璃»标准进行生产和质量检测,平板玻璃的尺寸、外观质量和光学性能是出厂必检项目,所用检测设备包括钢直尺、外径千分尺、塞尺、分光光度计等,在生产流水线上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外观质量,发现外观不合格,自动报废处理。
审核员查验了钢直尺、外径千分尺和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合格证书,比较齐全,很满意,道谢后就离开了。请阐述对该企业监视和测量资源还应审核哪些内容。(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6月,2017年12月,2018年12月)
【参考答案】
还应该审核以下内容:
1)该企业所提供的钢直尺、外径千分尺、塞尺、分光光度计等监视测量设备的规格型号、检测量程和精度是否能够满足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性判定所需,设备是否齐全充分?抽查上述监测设备2-3把/支。
2)该企业所使用的监测设备是否得到定期的维护及检定,抽查检定规程,是否按规定进行校准、检定或验证,是否有对应的国家标准,如果没有依据标准,是否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验证)依据的文件;抽查上述监测设备2-3把/支的检定、校准证书/报告。
3)现场观察所用监测设备状态是否完好,有无归零状态:检定校准标签有无,是否在有效期内等,抽查上述监测设备2-3把/支,并记录其名称、规格、型号及唯一编号、有效期。
4)是否存在测量结果的调整、损坏等情况,如果出现不符合的情况,组织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是否采取措施:若有,抽查2-3份采取措施的记录。
5)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检测时,是否提前对计算机有效监测进行确认;抽查确认记录。
6)抽查是否有日常检查,是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并采取纠正措施;若有,抽查相关记录。
七、审核员在某水嘴厂检验科审核,了解到检验科根据国家标准GB18145制定了水嘴检验作业指导书,指导书上规定:水嘴出厂前应逐件进行耐压检验,并对试验压力、保压时间等多个检验参数进行了规定。
作为审核员,请你写出对检验科耐压检验过程的审核思路。(考试时间:2017年3月,2010年9月,2011年3月,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参考答案】
解析:此题考点是8.5.1(c在适当的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准则。
1)询问并查阅文件,了解是否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要求需要监视和测量哪些内容,确认其耐压检验的方法、所用设备、仪表以及实验压力、耐压时间等检验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评价其检验标准的适宜性;了解针对各阶段的输出特点及重要性,内容是否充分、适宜。
2)抽该项耐压检验的记录5-8份,确认是否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检验,记录是否完整,耐压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如出现耐压检验不合格,其处置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及其程序的规定;对于纠正后的不合格品,是否进行了重新验证等(按8.3的要求进行追踪);结合其他条款及部门,是否有未检验阀门出厂,有无顾客投诉等。
3)抽检进行耐压检验的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资质,现场观察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要求。检验过程是否有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
4)检验过程是否会存在不能有后续检验验证的,是不是进行了验证。
5)检验设备与检验要求是否匹配,设备相关参数及型号是否能够满足检验要求。
八、审核员审核“销售过程”时,公司销售部长告诉审核员:销售部负责销售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顾客满意调查由质量部负责,公司的每一份订单或合同都需要经过评审,评审的流程按不同权限进入ERP系统进行管理,新产品或特殊要求的合同在签订前召开合同评审会议,每个客户有档客、重要客户明确专人维护,建立了客户走访制度,近两年来走访,没有发生过顾客投诉情况。
审核员在电脑系统中查看了评审的流程,查阅了3份新产品的合同评审记录,3份重要客户的走访报告、顾客档案和来信来访记录,合同履行结果良好,记录完整,审核员表示很满意,就结束了销售过咫的审核。你认为这种审核是否满足要求?为什么?你作为审核员还需要审核哪些内容?(考试时间:2019年5月,2018年3月)
【参考答案】
答:这种审核不满足要求,因为审核不全面,不充分。审核思路如下:
1)访谈销售部长,如何管理销售合同及顾客满意环节;查是否有相应的销售合同评审制度或顾客满意管理方面的规定,制度中是否规定合同评审的流程、审批权限、顾客满意监测方法、频次和人员。
2)抽查公司合同订单,查其评审过程,是否在合同签订之前如开了合同评审会议,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分充分,评估过程是否充分评估了顾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风险;对未解决的问题是否进行了记录;
3)查销售过程的风险识别清单,识别是否充分,是否输出特殊措施。查销售过程,企业对客户要求的沟通情况,是否对紧急情况制定了应急策划。查销售过程是否存在订单更改的情况,如有变更,是否在变更前进行了风险识别,相应文件是否更改,相应人员是否知道更改的内容。
4)查对顾客要求的确定,特别是规格、数量、特殊要求有没有进行识别。查在顾客满意监测环节有无运用风险评估的方法,重点识别有无识别到机迪。查是否对顾客进行分级管理,有无重要顾客。查组织是否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查找问题。查顾客反馈单,重点关注投诉,退货等内容。
5)现场观察ERP系统操作,流程是否合理,有无逆流程?ERP系统权限设置是否符合规定。
九、审核组对XX铝业有限公司进行初次认证审核。
公司成立于1995年,当时的办公和生产地点位于XX省XX市XX路88号,公司生产加工电工圆铝杆。2003年经资产重组后,公司又在XX省XX市XX工业园区15号建设了电解铝项目,2006年正式投产,生产重熔用铝锭。公司新、老两个厂区生产的产品均某铝业集团下属的多家公司销售。公司质量管理体从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质量手册中规定了体系覆盖的范围包括:企管部、技术质检部、供销部、生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电解车间、铸造车间、炉修车间、财务部9个职能部门和生产现场。其中电解车间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车间确定本车间各类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并贯彻落实;负责制定本车间的质量目标并确保实现;负责本车间的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负责电解生产过程的控制;负责配合质检部对不合格电解铝进行处置。请根据上述情景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的审核范围。
(2)请分别写出对电解车间进行一阶段现场审核和二阶段现场审核的侧重点。
(考试时间:2018年6月)
【参考答案】
(1)第二阶段审核的审核范围:地点位于XX省XX市XX路88号的电工圆铝杆生产管理过程和地点位于XX省XX市XX工业区15号的电解铝项目的生产、质量、检验、销售、运输等过程。其中包含企管部、技术质量部、供销部、生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电养车间,铸造车间,炉修车间、财务部。
(2)电解车间进行第一阶段审核的侧重点为:
1.在车间现场评价车间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车间员工进行讨论,确定第二阶段的准备情况,能否顺利开展第二阶段;2.审核电解车间是否理解和实施了GB/T19001-2016标准的要求,特别是对电解车间的质量目标、设备设施、职责、过程程序等环节进行识别;
3.收集关于电解车间的管理体系范围的必要信息,包含位置、现在的控制水平,特别要关注是否存在多个场所生产,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等必要信息;
4.查阶段审核时所需的资源配置情况是否充分,与电解车间讨论二阶段的审核时间、位置、说明的情况等细节;
5.结合电解车间管理体系标准或产品的规范、标准充分了解电解车间的现场运作能力及管理水平,方便为策划第二阶段提供充分的关注点;
6.评价电解车间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环节,查质量体系运行的情况。
电解车间的第二阶段现场审核的侧重点:
1.现场审核电解车的质量管理体系或其产品规范、工艺作业指导书的所有要求是否执行、执行过程是否充分,抽查相应的记录;
2.依据电解车间质量目标,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视、测量、报告和评审的相关资料;
3.电解车间的管理体系能力以及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合同顾客要求方面的绩效情况,抽查相应的记录;
4.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过程资料,如审核计划、检查表、管理评审输入、报告、输出等资料;
5.查电解车间的各类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规定情况及落实情况;
6.查电解车间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日常保养(一保、二保、三保)、设备检维修、项修、外委、频次、责任人等,查相关的保养记录。抽查特种设备的检定证书。
7.现场观察电解车间人员操作水平,是否符合工艺作业指导书,人员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特殊岗位人员资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8.查不合格控制程序,是否包含了纠正、纠正措施,特别关注纠正后产品质量的再次验证:
9.查电解车间的风险管理环节,是否识别到电解车间产品质量过程中存的人员、设备、原材料等方面的风险。
十、GB/T19001标准哪些条款提出了基础设施的要求?以你所熟悉的组织或行业为例,举例说明基础设施中设备管理(不包括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审核要求。
(2019年5月,2018年9月,2016年12月转版)
【参考答案】
GB/T19001标准有两处提到:
(1)7.1.3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的基础设施,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2)8.5.1d)为过程的运行使用适宜的基础设施,并保持适宜的环境。
审核要点如下:
(1)关注组织在实现产品、服务和过程中所需要的必要的基础设施都有哪些?识别的是否全面,有无包含建筑物、相关设施,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运输资源,信息和技术设施等;是否对所识别刚基础设施的管理进行了策划安排。基础设施的需求是否基于顾客、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知识所而。
(2)抽与产品和服务的类型不同的基础设施,例如对于传统的制造和装配过程而言,基础设施包括制造、包装、配送、运输和IT系统使用的设施。服务组织而言,基础设施可包括使用IT系统、办公室等。例如使用互联网系统和核心办公室等。如网上采购和中心配送办公室,网上银行和办公室。
(3)询问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人,关于设备管理是如何管理的,有无相关的制度,例如: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责任制度等。
(4)查设备管理制度及其他,是否包含了对设备管理过程中工作流程、责任划定、保养制度(一保、二保、三保)以及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
(5)查受审核方设备台帐,是否有识别运行过程与生产有关的关键设备台帐,台帐内容是否全面包含了资产编号、入厂时间、责任人、现存状态(现用、停用、报废)等内容。
(6)分别抽查现用设备的保养记录,抽查一保、二保、三保的保养频次、内容、责任人。特别是保养内容,是否根据不同设备有所区分,还应关注带有软件系统的设备的是否对软件进行了维护保养。
(7)抽查停用设备的管理,查停用设备的申请单以及对停用设备的档案管理,现场观察停用设备标识是否齐全,有无不一致情况。
(8)抽查报废设备的管理,查报废设备的申请以及对报废设备的资料管理,现场观察报废设备标识。
(9)查对新采购设备的管理过程,设备管理制度是否有规定,批准流程,对新采购设备是否符合产品要求的精度、型号进行评审,调研,采购手续是否齐全,查新采购设备的验收记录及运行记录。
(10)抽查特种设备台帐,抽3-5份特种设备的资质,是否在有效期内,特别查与产品有关的特种设备。
(11)查设备维修,分内部维修或外委,查内部维修记录,维修过程是否及时,维修结果是否达到产品生产要求。查外部维修合同或协议,是否满足产品生产要求。
(12)现场观察生产一线设备运行情况,有无出现特殊状况,生产运行过程是否顺畅。
十一、审核员在某阀门生产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第二阶段审核,该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包括有质检部等职能部门,主要生产车间有4个工艺相同的砂型铸造车间、5个工艺相同的机加工车间,9个工艺相同的装配生产车间。
现场审核时审核员按分工对质检部进行了审核,负责人提供了阀门检验标准,审核员看到标准上规定:阀门出厂前应逐件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1.2兆帕(Mpa),保压120秒。请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
(1)砂型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生产车间是否符合多现场抽样要求?为什么?
(2)作为审核员你应该如何审核,写出对阀门出厂耐压试验过程的审核思路。
(考试时间:2007年6月,2009年6月,2010年3月,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4年6月,2015年6月,2015年12月,2018年9月)
【参考答案】
(1)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生产车间符合多现场抽样。因为背景材料中分别有工艺相同的同类车间、相同的组织机构,符合CNAS-CC11:2010《基于抽样的多场所认证》“3.1.1所有场所的过程应实质上属于同一类,并按照相似的方法和程序运作”的条件。
(2)审核思路:
1)询问并查阅文件,了解是否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要求需要监视和测量哪些内容,确认其耐压检验的方法、所用设备、仪表以及实验压力、耐压时间等检验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评价其检验标准的适宜性;了解针对各阶段的输出特点及重要性,内容是否充分、适宜。
2)抽该项耐压检验的记录5-8份,确认是否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检验,记录是否完整,耐压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如出现耐压检验不合格,其处置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及其程序的规定;对于纠正后的不合格品,是否进行了重新验证等(按8.3的要求进行追踪);结合其他条款及部门,是否有未检验阀门出厂,有无顾客投诉等。
3)抽检进行耐压检验的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资质。查看检验现场,所用检测设备、仪表等是否符合指导书规定,是否经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询问操作人员是否熟悉其检验标准的要求:现场观察是否进行逐件检验,其试验压力、保压时间等是否符合检验标准的规定。检验过程是否有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
4)检验过程是否会存在不能有后续检验验证的,是不是进行了验证。
5)检验设备与检验要求是否匹配,设备相关参数及型号是否能够满足检验要求。
6)查相关方,如售后是否存在未检验产品发出,有无顾客投诉等情况。
第三篇: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审核知识部分考试题
(与打印出)
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审核知识部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电镀厂的审核准则包括:()
A.ISO14001标准
B.组织的运行控制程序
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以上全是
2.判定不合格的审核准则是:()
A.A ISO14001标准
B.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D.A+B+C
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范围时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A.组织的管理权限和产品范围
B.组织的活动范围和现场区域
C.组织自己确定的区域
D.A+B
4.“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是:(A.审核证据
B.审核发现
C.审核结论
D.观察结果
5.首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A.为审核制定计划
B.介绍审核组成员以及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C.确定实施审核所需的资源和审核人数
D.以上全部都是
6.审核的委托方可以是:()
A.受审核方自己
B.受审核方的上级公司
C.认证机构
D.A+B+C
7.确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范围时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E.组织的管理权限和产品范围
F.组织的活动范围和现场区域
G.组织自己确定的区域
H.A+B
8.审核的目的由谁来确定:()
A.审核委托方
B.审核组长
C.受审核方
D.审核组
9.审核中不能独立进行审核工作的审核组成员为:()
A.审核组长
B.专业审核员
C.实习审核员
D.级别审核员)1
10.可以以合理的理由申请更换审核组具体成员的组织包括:()
A.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
B.审核组长
C.A和B都可以
D.A和B都不可以
11.在现场审核活动前应当评审受审核方的文件,其主要目的是:()
A.评审文件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
B.评价是否可以进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
C.评价申请资料是否完整
D.评价申请资料是否有效
12.一次审核结束的标志是:()
A.末次会议
B.审核组长向审核委托方提交审核报告并被批准
C.认证机构批准注册
D.认证机构向受审核方颁发认证证书
13.审核报告的所有权归谁所有:()
A.审核委托方
B.审核组长
C.受审核方
D.受审核方的上级主管机构
14.末次会议应当由谁主持:()
A.审核委托方负责人
B.审核组长
C.受审核方负责人
D.双方协商确定或共同主持
15.审核员的能力通常包括:()
A.个人素质
B.有关环境的特定知识
C.有关环境的特定的技能
D.上述全部
二、多项选择题
1.审核准则可以包括:()
A.ISO14001标准
B.组织的运行控制程序
C.组织的环境方针
D.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2.审核证据可以包括:()
A.环保局关于组织超标排放的罚款通知书。
B.组织污水排放口的监测数据
C.周围居民的投诉和抱怨
D.企业周围有部分农田麦苗死亡但责任尚未确定的事实。
3.审核准则可以包括:()
A.ISO14001标准
B.组织的运行控制程序
C.组织的环境方针
D.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4.审核范围通常包括:()
A.组织的实际位置
B.组织单元
C.组织的活动和过程
D.所覆盖的时期
E.组织的供方和合同方
5.审核中收集做为审核证据信息的方法包括:()
A.面谈
B.对活动的观察
C.文件评审
D.携带仪器现场监测
三、判断题
1.审核证据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2.GB/T19011-2003是等同采用ISO19011-2003,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
3.受审核方为审核组指派的向导不得为审核员收集的不符合信息做出澄清。
4.当地环境监测中心站依法对受审核方所做的污水环境监测报告不能作为审核证据。
5.审核计划一经批准就不得再修改,否则会影响审核正常进行。
6.由审核组长在末次会议上宣布认证结论。
7.GB/T19011-2003标准只适用于第三方审核,不适用于组织内审。
8.受审核方对审核员的提问所做的口头回答均可以作为审核证据。
9.实习审核员不是审核组正式成员。
10.审核组必须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正式成员组成。
四、简答题
1.确定审核范围应考虑哪些因素
2.决定审核组的规模和组成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3.向导的职责是什么?
五、阐述题
1.审核员的个人素质有哪些要求?
2.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
1.审核员张工在热处理车间进行审核时观察到,该车间金属件的热处理装置是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的,张工追踪至在车间外的液化气站房,发现消防器材配备合理,通风装置运行正常。张工索要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证书时,车间负责人说:可燃气体报警器没有检定,因为是新购置的,买来时有出厂合格证,所以买来就安装上了,肯定没有问题。
2.审核员张工在企业向导的陪同下去装配车间审核,在车间的厂房外面发现露天存放大量建筑垃圾,随地都是,残土没有任何覆盖物,被风吹起引起扬尘。陪同人员介绍说:是厂房上个月进行了改建,建筑垃圾是招标来的建筑公司丢弃的,他们没来得及清运走。张工让基建办的负责人把施工合同拿来查阅,发现甲方并未规定由建筑公司负责建筑垃圾的清运。
3.审核员张工又来到机加车间进行审核,发现车间过道边上放有两只金属垃圾桶,上面分别标注危险废弃物和可回收废弃物。现场还贴有作业文件Q/EMS-26“废弃物管理方法”,但张工打开可回收废弃物垃圾桶时,发现里面除金属废屑外还有很多含油抹布。但按“废弃物管理方法”规定,含油抹布应放入危险废物桶内,以便统一处置。
4.审核员来到锅炉房进行审核,在锅炉房外观察烟囱时发现常有黑烟冒出,便问锅炉房负责人锅炉烟尘是否监测过,锅炉房负责人说:我们每季度都请当地环保监测中心来工厂监测,上个星期刚监测完并出具了委托监测报告。审核员发现其中黑度超标。锅炉房负责人说:每次报告送来都放办公室文件柜中,还真没仔细看。
5.公司根据冲压车间作业时引起厂界噪声超标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方案要求冲压车间作业时将门窗关闭,冲压设备间加设隔音板,车间内墙还粘贴了吸音材料。但整改方案实施完成后再次监测,厂界噪声仍超标。审核员查阅了公司关于改进冲压车间噪声超标方案时发现,该方案中只有整改措施、实施进度和责任人,但没有规定厂界噪声降低的具体指标值。
第四篇: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第2版)
1.总则
本大纲依据CCAA《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以下简称注册准则)制定,旨在通过统一的笔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参加考试人员满足注册准则中“2.4知识要求”的程度,及其基本的个人素质情况,为CCAA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注册申请人的能力提供依据。本大纲适用于拟向CCAA申请注册为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的人员。
2.考试要求
2.1考试对象
已完成符合注册准则2.2.4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的人员。参加考试时,考试人员需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和审核员培训证书原件。
2.2考试方式
考试为书面闭卷考试,考试试题由CCAA统一编制。
考试分为基础知识和审核知识两部分,分别安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进行,每部分考试时间
为2小时。
参加基础知识考试时,考生不能携带任何参考资料;参加审核知识考试时,考生可参看CCAA提供的、考场专用的GB/T 19001-2008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文本。
申请人可以一次参加两个部分的考试,也可以一次参加一个部分的考试,两个部分都合格方
为通过考试。
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见附件一)。违反考场规则者,将取消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
2.3考试频次及地点
考试原则上每季度末月下旬组织一次,每次在北京和选定的国内大中城市设立考点。CCAA将提前发文通知报名,申请人可在每次设立的考点范围内选择地点报名并参加考试,具体的考试日期、地点及安排在考试前1个月公布。
2.4考试费用
CCAA根据《认证人员注册收费规则》收取考试费用。
报名截止后,无论是否参加考试,考试费用将不予退还。
2.5考试的题型及分值
2.5.1基础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及分值
分值分布 1.GB/T19001-2008 标准理解 约占65%
2.GB/T19000-2008 标准理解、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 约占20% 3.法律法规知识 约占10% 4.个人素质 约占5%
题 型 数 量 单题分值(分))小计分值(分
单项选择题 40 1 40 判断题 30 1 30 多项选择题 15 2 30
2.5.2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及分值
分值分布 1.审核及认证知识 约占75%
2.标准、质量管理工具和法律法规知识的综合应用 约占15% 3.对审核员管理的通用要求及组织状况、管理运作 约占10% 题 型 数 量 单题分值(分))小计分值(分
单项选择题 20 1 20 判断题 15 1 15 多项选择题 3 5 15 阐述题 2 10 20 案例分析题 5 6 30
2.6考试合格判定
基础知识部分和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满分均为100分,每部分70分(含)以上合格,两部分均合格方能通过考试。
2.7 考试结果发布
CCAA将在考试结束后45天内,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
3.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内容
3.1 范围
a.注册准则2.3.1 个人素质
b.注册准则2.4.1.2 质量管理体系
c.注册准则2.4.1.3 法律法规
3.2 内容
3.2.1 GB/T 19001-2008 标准(以下序号以GB/T 19001-2008 标准的条款号为序)
理解本条款中列出的内容
0 引言
a.影响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的6个因素
b.标准的目的、用途、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
c.过程方法、PDCA的含义
d.GB/T 19001 与GB/T 19004 标准的关系
e.GB/T 19001 标准与其它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范围
a.GB/T 19001-2008 标准的适用范围
b.遵守法律与符合标准的关系,满足产品要求应包含的几项内容
c.标准中,术语“产品”适用的范围 应用 标准要求的通用性、“删减”的要求和条件引用标准 引用的标准是GB/T 19000-2008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a.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有效性的总体思路
b.外包过程的含义、识别和控制要求及影响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的3 个因素
c.外包过程和7.4 的关系
4.2 文件要求
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类型
b.质量手册必须包括的内容 c.文件控制的目的和重要性,文件控制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内容
d.记录与文件的关系及控制要求,记录的作用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的内容和证据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体现,与7.2.1条款、8.2.1条款的关系
5.3质量方针的制定要求和管理要求
a.质量方针应包括的两个承诺、一个框架
b.质量方针的管理要求及与质量目标的关系
5.4策划的控制要点
a.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标准4.1 条款和质量目标的关系
b.质量目标应包括的内容,质量目标的管理要求
c.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与要求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a.内部沟通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措施
5.6管理评审
a.管理评审的目的与要求
b.管理评审输入、输出内容资源管理
6.1 需要确定和提供资源的两个方面
6.2 人力资源
a.考虑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对人员具备能力能够胜任的要求
b.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的范围
c.满足人员能力要求的措施及其评价,记录的要求
6.3 对基础设施控制的范围和要求
6.4 工作环境所涉及的对象、范围、要求和内容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策划
a.产品实现策划的对象、范围及4 项内容
b.对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理解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a.产品要求包括的4 个方面,交付后活动的内容
b.产品要求评审的目的、对象、时机、方法和内容
c.组织与顾客沟通的安排与控制
7.3设计和开发
a.产品设计和开发策划应确定的内容
b.产品设计输入与设计输出包括的内容,设计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c.产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内涵、区别和方法(可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并记录)
d.产品设计更改的控制要点
7.4采购
a.对供方评价和选择的要求,评价的方法
b.评价、选择和再评价供方的准则
c.采购过程的控制要求
d.对采购信息的基本要求,采购信息的内容应充分和适宜 e.适当时采购信息应包括的三个方面要求的具体含义
f.采购产品的验证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a.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策划及其控制的要求
b.交付后活动的类型
c.过程确认的目的、对象和要求
d.标识的三种形式和作用及其区别
e.顾客财产的类型(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及控制要求
f.产品防护涉及的对象、内容、要求与方式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a.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区别,监视和测量的范围,校准和检定(验证)的关系
b.对测量设备的控制要求
c.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采取的措施
d.校准和验证(检定)结果的记录要求
e.对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的确认要求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a.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策划的要求、范围和目的b.对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的确定要求
8.2.1 顾客满意
a.“顾客满意”的概念
b.对“顾客满意”的信息获取、利用的要求
c.获取“顾客满意”的信息的方法
8.2.2 内部审核
a.内部审核的时机、目的、作用及实施要求
b.审核方案的策划要求
c.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及程序文件的内容
d.审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求,审核员的选择
e.纠正和纠正措施要求及跟踪活动要求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a.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及要求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a.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对象、时机和记录的要求
b.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要求
8.3 不合格品控制
a.对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置的目的和要求
b.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
c.纠正后再验证的要求
8.4 数据分析
a.数据分析的目的、输入和输出的要求
8.5 改进
a.持续改进的概念,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活动
b.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目的和要求
3.2.2 GB/T19000-2008 标准理解、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 1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重点理解:
a.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含义
b.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GB/T19001-2008 标准中的体现和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重点理解以下基础:
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b.过程方法
c.文件的价值
d.持续改进
e.统计技术的作用术语和定义
了解GB/T 19000-2008 标准中的所有术语和定义。
重点理解以下术语及其相互关系: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策划、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过程、程序、不合格、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文件、特性、返工、返修、顾客、顾客满意。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
a.统计技术
--GB/Z19027-2005《GB/T 19001-2000 的统计技术指南》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目的、范围和用
--描述性统计的概念、益处和用途;均值、标准差、趋势图(也称“运行图”),散布图,直方图的概念和作用
--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指数和实际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用途;表述及计算
--抽样的概念、益处及用途
--统计过程控制及SPC图的概念、益处、用途和常规控制图的类型(计数控制图和计量控制图)
b.重点掌握GB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标准中:
--标准的适用范围
--术语:检验批、批量、样本、样本量、抽样计划、抽样方案、正常检验、加严检验、放宽检验、过程平均、接受质量限
--标准第5、6、10章的内容以及第9章的“转移规则”
c.了解失效(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六西格玛的概念
3.2.3 法律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b.《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4年第61号)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十二条至第十七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六条 第七条
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
e.《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
3.2.4 个人素质
a.阅读理解能力
b.观察感知能力
c.分析判断能力
d.逻辑推理能力
4.审核知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内容
4.1 范围
a.注册准则2.3.2审核原则
b.注册准则2.4.1.1管理体系审核
c.注册准则2.4.1.4组织状况
d.注册准则2.6审核员行为规范
4.2 内容
4.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a.GB/T 19011-2003 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审核、审核组、审核员、能力、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审核方案、审核计划、审核范围
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c.审核原则
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及活动
e.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不同点
4.2.2审核的启动
a.指定的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的职责
b.影响确定审核组组成和规模的因素
c.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内容和确定原则
d.确定审核是否可行的重要性,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
e.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的目的及责任人
4.2.3 文件评审
a.文件评审的时机、目的、作用、内容、依据、评审意见和结论
b.现场初访的意图和时机
4.2.4现场审核的准备
a.编制审核计划的要求(编制人、作用、提交的时间和修改)
b.审核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c.审核计划在现场审核中的灵活性
d.审核人日的确定依据和影响因素
e.审核组工作分配的原则
f.审核工作文件的内容和使用要求,在审核中使用检查表的益处和风险
g.编制检查表的方法和技能(如何体现审核准则的要求、抽样原则和审核的方法)
4.2.5现场审核的实施
a.举行首次会议的目的、时机、可能的参加人员、内容及程序
b.沟通的类型、目的、重要性以及对审核过程的影响
c.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d.信息与审核证据的关系,信息的来源及信息收集到形成审核结论的过程,收集信息/ 审核证据的方法 e.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掌握合理抽样的方法
f.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和面谈技巧,包括听和问的能力
g.审核发现的形成、审核发现的评审需求以及记录的要求
h.不符合的含义、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编写不符合报告的技能
i.审核结论的定义,根据审核发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应考虑的几个方面,认证
审核的结论还应包括认证推荐建议
j.末次会议的时机、参加人员、内容及程序
k.在现场审核实施活动中需要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4.2.6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a.审核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
b.编制审核报告的要求
c.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的要求
4.2.7审核的完成a.审核结束的时间
b.对审核信息的保密要求
4.2.8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
a.审核后续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b.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实施的需要
c.纠正措施验证的要求
4.2.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
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认证与审核的关系
b.初次审核(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
c.监督审核
d.再认证审核
e.特殊审核
注:4.2.9条款涉及GB/T27021-2007中9.2至9.5条款与审核有关的要求。
4.2.10 认证认可管理体制和审核员注册管理的通用要求
a.我国认证认可管理体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CA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的性质、作用和关系
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注册要求
4.2.11审核员行为规范
4.2.12组织的状况、管理与运作的基础知识
a.GB/T 19011-2003 标准7.3.1c)条款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
——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
——受审核方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b.组织的管理和运作常识,如: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的常规设置和名称、运作的常用术语等
4.2.13标准、质量管理工具和法规知识的综合应用
a.GB/T19001-2008 标准中条款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b.基础知识部分(GB/T19000-2008 标准理解、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中需重点理解
和重点掌握的内容的应用
c.法律法规知识的应用
附件一:考场规则
1.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则,违反者考试成绩无效: 1)考生应携带身份证件和审核员培训证书,并向监考人员出示。
2)请使用蓝色、黑色签字笔书写答案。
3)写清姓名。字迹要工整清晰,以免误判。
4)每题答案请书写在指定的位置或试卷正反面空白处。
5)听从监考人员指挥和管理,严格遵守考试时间。过时不交卷,本次考试无效。
6)不得自带并使用考场提供的标准之外的书籍、笔记、纸张等物。
7)不得使用和查看手机、便携电脑等电子信息设备。
8)未经监考人员准许,不得擅自离开考场。
2.以下行为属考场违纪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 1)交头接耳,传递纸条。
2)抄、看他人的试卷。
3)抄、看非考场提供的笔记、书籍。
4)使用、查看手机等电子信息设备等。
5)吸烟、喧哗及其它妨害他人正常考试的行为。
6)不听从监考人员的指挥。
7)扰乱考场秩序。
附件二:参考书目
【1】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联合编著:《GB/T 19001-2008 理解与实施》,北京,2009年3 月
【2】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宣贯教
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培训教材《(GB/T 19011-2003质量和(或)环
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理解与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03年8月
【3】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编:《审核员统计技术应用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北京,2006年5月
【4】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著:《GB/T 27021-2007《合格评定 管理体
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理解与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07年12月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班考试试题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QMS考试题来自网上的信息,大家自行识别真假,呵呵!仅仅为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c)1.顾客满意指的是
a)没有顾客抱怨
b)要求顾客填写意见表
c)顾客对自己的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d)a+b
(c)2.2000版ISO9001标准名称中不用质量保证,意味着
a)不要求质量保证
b)与ISO9004标准的要求一致了
c)其含义除了要求产品质量保证还要增强顾客满意
d)以上全不是
(c)3.顾客的要求就是
a)书面定单
b)电话要货
c)任何方式提出的包括产品功能和交付的要求
d)a+b
(b)4.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
a)管理的系统方法
b)过程方法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d)系统论
(d)5.术语“设计和开发”可包括的设计和开发
a)产品
b)过程
c)体系
d)a+b+c
(b)6.一次审核的结束是指
a)末次会议结束
b)分发了经批准的审核报告之时
c)对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后d)监督检查之后
(c)7.认证中的初次审核是指
a)现场审核前的初访
b)预审核
c)组织提出申请后的首次正式审核
d)以上全不是
(a)8.下列哪种文件应在现场审核前通知受审核方
a)审核计划
b)检查表
c)审核工作文件和表式
d)a+b+c
(c)9.“CNAT”是指下面哪一个机构的英文缩写
a)国际审核员和培训认证协会
b)国际认可论坛
c)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d)国际认证联盟
(d)10.“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指a)审核结论
b)审核发现
c)审核方案
d)审核证据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场审核的首、末次会议必须由审核组长主持。
(×)2.“审核准则”就是指GB/T19001标准。
(√)3.审核员在发现不符合项线索时可扩大抽样。
(×)4.审核范围就是受审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5.审核组中的专业人员可以由实习审核员担任。
(×)6.审核组是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的。
(√)7.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需求。(×)8.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包括对组织与供方所签定的采购合同的评审。
(×)9.产品的测量必须由专职检验员进行。
(×)10.为保证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审核员必须去现场验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指出GB/T19001-2000标准中适用于下述情景的某项条款,请将条款号填在横线上。
1.“宾馆客房的桌子上放着《服务指南》。”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7.2.3a)
2. “成品仓库雨后漏水,没有及时维修。”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6.3a)
3.“工艺文件更改后,标明了更改的次数和日期。”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4.2.3c)
4.“用适当的方法来标识未经检验的产品。”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7.5.3
5. “质检部正在讨论如何编制《成品检验规程》。”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7.1c)
四、问答题(五道题,共45分)
(一)简述题(每题5分,共15分);
1.GB/T19001-2000哪些条款中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至少举出2个条款,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简要说明。
1)体现在5.2/7.2/8.2.1等条款中(答出两条2分);
2)简要说明内容,内容应准确(3分)。
注:全文照抄标准扣2分
2.现场审核第一天发现了一项文件上的不符合,第二天该部门负责人说:“我们已经把不符合的文件修改了,请审核组把这项不符合撤下来。”你作为审核组组长,如何处理?为什么?
1)不能撤(2分)
2)理由:不合格事实已经存在,尚未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各1.5分,共3分)
3.简述与审核员有关的审核原则。
答:答出GB/T19011-2003中的4中a)-c)条(少答1条扣1.5分)
a)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b)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c)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d)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e)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二)阐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依据GB/T19001:2000标准,审核 “内部审核”过程?
1)在主管部门查全8.2.2条款中4个自然段的内容,每段3分(标准内容1.5分,抽样和调查方法1.5分),共12分。
2)到与纠正措施相关的部门查有效性(3分)
2.查设计和开发更改时,审核员在询问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有关规定后,抽查了3个不同专业组在2004年8-12月间的更改单,都有授权人员的审批,修改发放手续符合文件控制要求。审核员很满意他们的工作,道谢后就离开了。这样的审核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如果请您去审核,您会怎么做?
1)不符合--2分
2)因为7.3.7中的要求没有查全。(3分)
3)应继续审核如下内容:答出其中5项,每条2分(标准内容1分,抽样和调查方法1分),共10分。
----是否评价了更改对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
----是否进行了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
----这一切是否在更改正式实施前进行,是否有记录
----是否按要求实施了相应的更改
----评价更改的有效性,看是否更改后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审核方自己评价的结果)----其他合理内容
注:未到相关部门审核扣2分。
五、案例分析题
1.在销售科,审核员问销售科长如何评价顾客满意,销售科长犹豫了一下后回答:“我们公司目前还没有规定评价顾客满意的方法,但是顾客投诉很少,这表明顾客没有什么意见。” 答案:
1)不符合事实:略
2)不符合条款和内容:不符合8.2.1中的“组织应对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3)不符合分级:一般
2.在销售部,审核员抽查7份顾客调查表,发现其中2份写有顾客意见:“不知道应找哪个部门询问产品信息?”,有2份是顾客抱怨:“购买产品后发现质量有问题,找不到联系的部门和人员。”销售部经理解释:“因为销售人员经常外出,顾客找不到人是难免的。” 答案:
1)不符合事实:略
2)不符合的条款和内容:不符合7.2.3中“组织应对以上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产品信息;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报怨”。
3)不符合分级:一般
3.在质检部,审核员问:“公司是否有文件具体规定自行车中轴成品检验的抽样数?”质检部经理递过来一份编号为WI0302的《成品检验规程》,审核员注意到该检验规程第4.2.2条规定“各种自行车零件的车铣成品按表4.1中规定的批量大小随机抽样”。审核员又查到表4.1中自行车中轴的“批量范围”中只规定了“501-10000”的抽样数,就问:“自行车中轴批量≤500和>10000 时,检验员如何抽样?”质检部经理说:“检验员会根据经验减少或加大成品检验的抽样数,我们的检验员都很有经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顾客退货的情况。”
答案:
1)不符合事实:略
2)不符合的条款和内容:不符合7.1 c中组织应确定“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3)不符合分级:一般
4.设计开发程序(QP-04)规定每个项目都必须在策划后编制设计计划,写出工作流程。审核员查看SD项目的设计计划及全部文件,发现大部分图纸的完工期是2001年3月,而设计计划的签发日期是2001年6月。经理说SD是个外销合同,产品是引进技术生产的,只要转化国外图纸就可以了,因要做内审所以我们补了一个设计计划。
答案:
1)不符合事实:略
2)不符合的条款和内容:不符合7.3.1中的“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
3)不符合分级:一般
5.在审核邮电局发送科时,文件规定对所有的邮件由分选组分好后,按省、市、地区不同类别进行包装并放入防雨防潮的邮递专用袋内发送。审核员发现在分选组内墙角处堆放了一堆发往青海的邮件,发送人员正将其放在纸箱内打包准备发送。审核员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们用纸箱打包,你们规定不是用防雨防潮的邮递专用袋发送吗?发送科长说:“青海比较干燥,近来也无雨,再说最近邮件又多,邮递专用袋不够用,所以因地制宜,在不影响邮件的情况下用纸箱包装了。”
答案:
1)不符合事实描述:略
2)不符合标准条款内容:不符合GB/T19001-2000标准的7.5.5条款中的“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3)不符合分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