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祠江村年终工作总结
各位党员、村民代表同志们:
再过几天,就是2010年新年了。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总结2010年工作,筹划2011年发展思路。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稳定、发展、服务”的主线,以打造“和谐发展新农村”为目标,凝聚人心,狠抓落实,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
现将2010年工作从六方面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第一方面,财务收支与基本建设情况:
(一)2010年1-12月村各项收支情况
收入总计为152.90万元其中各项明细如下:
1、房租收入3.53万元。
2、街道借款利息52.61万元。
3、各类补助、奖励收入55.86万元。
4、存款利息、治安费等其他收入19.61万元。
5、东南复合、杜邦化纤、新太阳洲、宁波三和壳体村企结对资金收入15万元。
6、一事一议资金收入6.3万元
(二)支出总计141.39万元其中各项明细如下:
1、管理费用42.27万元。
2、优扶、助学其他支出1.95万元。
3、环境卫生、医保、老年费等福利费97.17万元。
本年度收支结算盈余11.51万元。
(三)开支较大的村重点建设工程建设:
1、建造完成宗兴路东马厕所,并对全村公厕进行了三格式改造。
2、完成东小路等积水道路的维修疏通。
3、对部分绿地进行扩容改造。
另外,由电管站对本村部分低电压线路进行了扩容改造。
第二方面,组织建设情况:
今年上半年,党总支、村委会换届,产生了新一届两委会组织。
一是抓好班子建设。明确班子成员分工,职责到位。
换届选举后,村干部分工作了如下调整:
总支委员许国新同志负责新江路政策处理工作。
社长助理马成庆同志负责新江路拆迁工作。
今年10月份开始,由总支委员孙清达同志兼任政工线工作。
本年度,出纳工作变动较多。张金礼同志辞职后,出纳工作由大学生钟旭辉接任,8月份钟旭辉调掌起工作后,由总支委员妇女主任胡小青同志接任。从12月26日09财务年度开始起,由大学生马胡旦同志接任出纳工作。
今年还做好了妇代会、团组织、科协等群团组织的的换届选举和组织工作。
圆满完成了征兵任务,有两名青年光荣入伍。
在11月份,开始按照街道要求,开展居家养残活动。
二是抓好党员教育和发展工作。
根据党工委安排,总支组织了七一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组织入党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街道举办(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的各种培训活动,做好支部与建党积极分子的双向交流工作,党总支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好发展工作,共有2名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1名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并发展2名入党积极分子。
三做好抗震救灾捐款工作,在为四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广大企业、干部、群众慷慨解囊,共计收取抗震救灾资金5万余元。做好特殊党费的收缴工作,众多党员同志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纷纷捐款,总计上缴特殊党费1万余元。
筹备建立党员关爱基金,根据村补助一点、党员群众捐助一点、上级补助一点的方针,村转拨2万元,党员群众募集3.76万元,上级下拨7200元,共计筹集基金6.48万元。
第三方面,环境整治情况:
量力而行,优化、美化环境,这是一年来以及今后我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方针。
一是成立组织。成立了村环保组织和文明劝导队,力争通过宣传教育与先进示范相结合,通过专业环境保洁队伍与志愿者队伍相结合,共同做好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完成环境整治配套工程。
完成东小路下水道整修、九所厕所维修和三格式改造、完成周塘路绿地的美化与运动器材的安装、完成路边绿地与小花坛的砌筑修整,提高环境质量。
三是开展庭院整治工作。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资金进行环境整治,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在环卫所常年保洁的基础上,聘请3名同志长期做好对环卫所服务范围外的绿化区块、卫生死角、房前屋后的清洁工作。今年我村又一次高标准地通过了市通过市庭院整治复评。
第四方面,综治工作情况:
综治工作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一样,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历届村班子的工作重心之一。我们力争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7月份,根据原村老年活动室与综治室场地狭小的实际,我们把综治室搬迁到东周塘老村,使综治室面积扩大到了200平方米,现正在派出所、街道综治办的领导下,开展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示范综治工作室、平安社区的创建。
2010年,在派出所、综治办和全村保安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比去年下降近三分之一,外来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治安基本稳定。在12月份的派出所、综治办及市公安局、外口办的抽查中,综治线考核成绩名列街道前列。
第五方面,计生工作。
村计生工作顺利通过市计生局的年度考核。全村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综合长效避孕率达到25%。在每年二次的五查二测活动中,全村共有90%的育龄妇女进行了查环、查孕检查。同时对各年龄阶段的育龄妇女开展了四期培训教育,参加人数达200余人。
至年底,全村共有60周岁以上奖励扶助人员19人,对老年人独生子女家庭给予每年960元的经济补助,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一些帮助。
对本村内重点对象,违法怀孕对象进行调查走访,并上门进行思想开导,通过摸底走访,全面了解下年度的生育生产情况。
全力做好09年度医保参保工作。实际参保2294人,村开支补助经费80340元,参保率超过95%,居全街道第二位。
第六方面,新江路北沿拆迁工程、住房困难户房屋安置工作。
新江路北沿工程已有二年多时间,到目前为止,已拆迁170余户,还剩下6户,剩下的户基本都是那些确定存在实际困难的拆迁户,将在近阶段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努力把新江路北沿工程早日完工。
认真做好星光家园住房困难户23套房屋的安置工作,制订了房屋分配方案,在报名、公示的基础上,现正在抓紧落实房源和审批。在本次的房屋分配过程中,我们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努力使那些真正的住房困难户高高兴兴搬入新居。第七方面,存在问题:
同志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主要是村级集体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是集体经济收入稀少,无法保证集体资金的增值、保值;二是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一事一议资金部分减少、村企结对资金收缴困难。三是由于解决道路、环境、设施等遗留问题,工程支出有所增加,集体开支增加;四是由于土地征用难、拆迁难,导致新江路建设一拖再拖,制约村下步工作开展;五是由于企业关闭,闲散无业人员增加,社会稳定工作和社会治安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六是村级班子建设、干部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控制能力等都有待加强。认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我们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二篇:胡祠村串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亲爱的各位来宾 男:八斗镇的父老乡亲们:大家 合:下午好!
开场白:
男:三月的大地,万紫千红!女:三月的八斗,一派繁荣!
女:八斗,据《合肥县志》记载,三国时期,魏王曹操三子曹植,时为文坛“八子之一”文才卓著,能七步成诗,誉为“天下文章一石,子建独得八斗”而得名。
男:今天是肥东县首届全民文化月文艺演出走进八斗镇胡祠村的专场。
男:1.腰鼓《好日子》
首先请欣赏由富旺社区选送的腰鼓《好日子》,表演者袁玲等。
女:2.《咱村的保洁员》
生活中,总有那么些轰轰烈烈的事迹牵动我们的神经,总有那么些光彩夺目的人感染我们的言行,总有那么些伟大传奇的英雄家喻户晓...但是,我们总是会忽视他们---最平凡的人,保洁员,最普通的工作,但是,却奉献着最无私的爱,让我们把最真挚的感激送给最无私的他们,接下来请欣赏由镇文化站选送的相声《咱村的保洁员》,表演者计鹏程、江义阔。
男:3.独唱《敢问路在何方》
接下来请欣赏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有请县文化馆志愿者王贤刚。
女:4.口技《捉鸟》
我这有个人,一个人就能演奏多种乐器,信不信?下面请欣赏口技《捉鸟》,由万宋村选送,表演者万世生。
男:5.黄梅戏《到底人间欢乐多》
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广泛的欢迎,接下来请欣赏由县文广新局志愿者陈金凤带来的黄梅戏《到底人间欢乐多》。
女:6.独唱《我的老父亲》
都说海水最深,比不上父亲的养育之恩,都说蜂蜜最甜,比不上父亲的万语千言,成长中的我们却往往只顾自己。如今父亲已渐渐老去,回想着他那饱经风霜的容颜,借着一首《我的老父亲》,唱出我们对父亲最真挚的感谢。接下来请欣赏胡祠村龚凡带来的独唱《我的老父亲》。
男:7.舞剑《抒怀剑》
一首老父亲唱出作为儿女的心声,说到舞剑,大家都听过,你们有看过吗 接下来请欣赏县美协志愿者孟秀珍带来的舞剑表演。
女:8独唱《遇上你是我的缘》
茫茫人海有份情是否与你擦肩而过,漫漫长路有种爱是否与你并肩而行?接下来请欣赏胡祠村龚小妹带来的歌曲《遇上你是我的缘》。男:9.舞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音乐,是一群跳跃的精灵,音乐,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接下来就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在那跳跃的音符中寻找彩虹般的微笑,接下来请欣赏由八斗社区选送的舞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表演者黄凤等。
男:10.独唱
多么激情的舞蹈啊,接下来请欣赏主持人张倩带来的独唱......男:11.安徽大鼓《三堂玉美馆》
安徽大鼓是我们安徽的一个特色,曲调悠长,接下来请欣赏由镇文化站选送安徽省2012年首届鼓书曲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013肥东十佳艺人江义阔老师为大家带来安徽大鼓《三唐玉美馆》。
女:12.庐剧《郑小娇选段》
庐剧,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庐剧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喜爱,请欣赏由胡祠村选送的庐剧《郑小娇选段》,表演者赵俊芝。
男:13.舞蹈《今夜舞起来》
生命在于运动,朋友们我们幸福我们快乐都在那火热的节奏里,让我们舞起来,让我们快乐的跳起来,请欣赏富旺社区选送的舞蹈《今夜舞起来》,表演者袁玲等。
结束语:
男:今天我们相聚胡祠村,载歌载舞,女:今天我们怀着憧憬和祝福,欢聚一堂,在这里述说奋斗和希望。男:今天我们送去我们的祝福,祝福八斗的明天更加繁荣。女:带着希望和奋斗的热血,祝福胡祠的明天更加昌盛。
男:抹去盛夏的汗水,怀揣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们迎来最美丽的时光。女:世纪畅想、金声玉振,八斗的明天走向辉煌。
男:肥东县首届全民文化月八斗镇胡祠村专场到此结束。合:谢谢观赏
第三篇:花祠村远程教育学习计划
中共威远县镇西镇花祠村支部委员会 关于远程教育“双创双争”的学习计划
为了充分利用我村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抓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发挥远程教育作用。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方针和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实用技术,并能因地制宜地宣传、推广,带领群众致富,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及应用,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有觉悟、懂知识、会经营与管理的新型劳动者和管理者。
一、基本目标
通过开展党员干部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掌握“十七大”精神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学会和掌握1——2种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及时掌握有关农民致富的新经验、新信息,了解常用的经营管理和科普、文化、卫生知识,努力培养一批有觉悟、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大户的典型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二、参加学习人员及时间安排和学习地点 参加学习人员及时间安排:
1、由村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村组干部、各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学习一次;每次学习不少于2小时,根据实际具体安排时间学习。
2、由各党小组组织科级能手、致富能手、广大群众每月到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参加学习。
3、我村远程教育终端设在村委会会议室,集中学习或者个人需要都在会议室进行。
三、组织机构
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及具体责任人,村委主任为副组长,操作员具体操作及直接责任人,其他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四、学习内容
1、政治理论:3——5次,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辅导、党的基本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党的群众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等。
2、政策法规:5——10次,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土地承包、土地置换整理、农村合作医疗、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农村基本法律制度等。
3、农村实用技术:6——8次,主要包括白萝卜种植、枇杷种植、苹果嫁接等养殖等技术。
4、市场信息:5——10次,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行情,农用物资供求信息,用工信息,农村家庭日用品购买信息,农产品及农业物资市场供求分析,农产品、农用物资质量鉴别和认证等。
5、农村卫生:5——8次,主要包括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生活卫生习惯、健康体育、远离毒品等健康常识,事物营养、饮用水卫生、村宅环境卫生、畜禽卫生管理等环境卫生常识,地方病预防,用药常识,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煤气中毒、外伤骨折、意外伤害等急救常识。
6、科普知识:2——4次,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基本知识,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科学常识,反对邪教、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7、公民道德:1——3次,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守则、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移风易俗、社区新风、法制在线和文明社区、文明户建设和“五五”普法宣传等。
五、学习管理
1、发布节目预告。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电视等方式,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节目收看。
2、多形式开展学习。根据学习计划和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辅导。
3、加强学习组织。采取集中收看与个别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原则上每月集中收看不少于2次。
4、建立学习反馈机制。学习收看情况及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要做好记录,及时向上报告。进行检查,切实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学习效果。
中共威远县镇西镇花祠村支部委员会
二0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第四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思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地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村庄里,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本人的专业是法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书中与法律有些许牵连的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书的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费老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村落中人们对财产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决非是法律学者们按照逻辑严密的物权法体系进行的分类),以及财产的传递和这种传递过程中对继承和赡养义务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时已经生效的(中华民国)新民法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新法规定了女子的继承权,改变了单系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费老认为虽然新法律已颁布7年,但就江村而言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即民间所遵循的继承原则仍然是传统的“父系传嗣单系继承”。这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即:法律自上而下的构建出了一套体制,但该体制所适用的领域却实际遵循着另一套“规范”,即表现出了一种“二元化”的态势,而这种“二元化”(有时是一种“多元化”)往往又表现为民间自发的“规范”得到实际贯彻,国家公权力制订的规范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经济生活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 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的农耕和副业各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惊叹于这些农业行为的技术性和精确性。这个系统的每套程序,都需要一个惊人的协调。以农耕灌溉为例,由于水域在田地的外围,必须修建渠道,外层的田地灌溉一定量之后,必须自觉地关闭出水口,以满足下一块田地的灌溉,为了满足均匀灌溉,同一田埂内的田地必须高度相同,如果有一家的田地为私自储水而降低地块高度,便会遭到谴责。即使干旱时节,这个规矩个人也不敢轻易去破。这个规矩不是任何行政部门强制执行的,而是自律的结果,自律是这个地区自治的条件之一。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
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该地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改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在整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江村经济》作为一本探讨社会问题的书籍,它深刻地、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社会学类型的书籍。
第五篇: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模版]
江村经济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村经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终于将费老的《江村经济》细细品完。真的是挺惭愧的,由于一些琐事,我前前后后近三周才读完,由于不是一口气,所以下一次读的时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温习一下,虽然觉得看的挺透的,但是这种效率,我自己都汗颜…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体悟到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作者阐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细致程度。而且,这种分析不是纸上谈兵,它结合了实际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开政治立场、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所做的调查和研究,这反映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
本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名词,以一种平易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开旋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结构清晰、逻辑清楚。第二章说明了为什么选择开旋弓村作为调查对象以及开旋弓村的大致情况。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特点,介绍了开旋弓村的实际情况。从第七章开始,是这本书的重点吧,分别描述了开旋弓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其中对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土地的占有这一章,土地真的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之于农民如同水之于鱼,没有水,鱼无法存活。同样,没有土地,农民也将无法生存,所以当土地只属于地主阶级时,农民最终会受不了剥削而起来反抗。
但是,现在土地公有化了,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他们生活就变好了吗?我无法给出直接的答案。近年来涌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或许能给出一些回答,他们有的甚至是将家里的土地荒芜,也要到充满诱惑的城市来用低端的劳力赚取他们认为比种地强的价值。是土地不够?还是土地质量不好?又或许是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太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或许,这就是我所学专业“农业推广”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