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避免呆坏账目
避免呆坏账目
现目前水厂的呆坏账目大致从水费与开户费两者上体现,以下为避免呆坏账目的个人意见:
一、水费
水费为水厂主要收入,水费的高低可以体现水厂供水规模的大小和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水厂效益及收费率避免呆坏账目的发生,作为水厂的一名收费员应该对当月应收、实收、未收账款实时监督并对未收账款进行督促,在规定期限内未按时前来缴纳水费者,将派发水费催缴通知单并注明限缴日期或者以电话通知该用户,若在限缴日期内未前来缴纳的用户将对其停止供水,每位面对用户的办事员不得参杂任何私人感情,我们必须要让用户明白用水是你的权利,缴费是你的义务。
二、开户费
开户费为水厂的大笔收入来源,可以算是一个大户,每笔金额可以从几千上达到十多万,既然如此大额的浮动,我们就应该做好开户前期的准备。
每个申请户,无论工程规模的大小,首先需向江东水厂提交用水申请表,该表经江东水厂审核后,水厂将派生产维修部人员实地勘察进行初步核算,双方对开户费用确认后再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开户协议书,协议中对每笔金额的付款时间必须严格把控,开工前需要求乙方付相应的订金。工程部将签订好的协议复印件传送到财务一份,财务部根据协议规定付款的期限对其实施督促。当催款工作中遇见问题导致该工作无法进行时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只要我们按着程序走再加上催款人员的实时监督,水厂的呆账将大大减少,如果没有呆账就谈不上坏账的发生。
水费与开户费两笔费用的呆坏账避免有个共同办法,那就是未收款项与收费员或者是催款者得收入挂钩
以上是我对避免呆坏账的个人意见,敬请各级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第二篇: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核销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核销暂行办法
来源:开行发[1999]233号
作者:国家开发银行
日期:99-06-2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管理,化解风险,规范开发银行贷款损失核销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开发银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准备金是开发银行的附属资本,是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的风险补偿基金,专门用于弥补本办法第三条各款所列原因造成的贷款损失,包括人民币和外汇贷款损失。
第二章 核销范围
第三条 开发银行发放贷款,坚持有借有还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免除借款人的还款义务。由于下列情形造成开发银行贷款损失,可列入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核销范围:
(一)借款人及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本息;
(二)实行抵、质押贷款的借款人,依法宣告破产,以抵、质押物折价或者以变卖抵、质押物的价款清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本息;
(三)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或者以保险赔偿清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本息;
(四)借款人实施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程,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按规定减免的贷款本息;
(五)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本息;
(六)在借款人债务重组过程中发生贷款损失,经开发银行请示有权部门同意减免的贷款本息。
第四条 国家调整政策或出台新的政策,涉及银行贷款损失核销事项,由开发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另行规定。
第三章 受理与初审
第五条 因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款所列原因,借款人提出减免开发银行贷款本息申请,由分行(含总行营业部,无分行的由总行信贷部门,下同)受理。
第六条 受理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审:
(一)借款人是否属于国家优惠政策规定的范围;
(二)借款人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借款人行为是否可行;
(四)对开发银行债权的处置意见是否合理;
(五)申请核销开发银行贷款金额是否准确;
(六)其他未及事项。
第七条 在初审过程中,应及时与省(市、区)人民银行和协调小组取得联系,沟通情况。对借款人实施破产的,要参与破产预案的制订工作。
第八条 初审后,拟同意减免开发银行贷款本息的将初审意见连同企业申请及有关材料报资产重组保全局,不同意减免开发银行贷款本息的直接通知企业,并报资产重组保全局备案。
第九条 收到分行报告后,资产重组保全局进行审查、汇总,报主管行长审定。其中,同意减免开发银行贷款本息的提报中国人民银行;不同意减免的由资产重组保全局通知分行,由分行转告企业。
第十条 因本办法第三条第(一)、(二)款所列原因,人民法院发出通知单(发布公告)或第(三)、(五)、(六)款所列原因,借款人提出减免开发银行贷款本息申请,由分行受理,受理后及时整理有关材料报资产重组保全局,借款人实施破产的,同时抄报法律事务局。
第四章 调查、取证
第十一条 借款人实施破产(含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款所列范围的破产)的,由分行会同法律事务局和资产重组保全局做好以下工作:
(一)申报债权。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单或发布的公告后,及时向人民法院申报开发银行债权。与此同时,对申请破产借款人的贷款是由第三方保证人担保的,依据保证合同,追索保证人。如果保证人承诺并确实有能力履行代偿责任,可由保证人参与借款人破产程序。
(二)参加债权人会议。会前对破产借款人进行认真调查。会议期间,依法行使债权人权利,与其他债权人一起审查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确认债权有无财产担保及其金额;审查债务人的生产经营、财产状况及其变现能力等情况;审阅有关清算、审计、评估报告;审议破产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方案。
(三)参与借款人破产财产的拍卖和变现处理,督促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依法及时处理、分配破产财产,维护债权的合法权益,保证开发银行依法受偿。
第十二条 借款人实施兼并和职工再就业工程,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由分行会同资产重组保全局做好以下工作:
(一)调查了解兼并双方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比例及财务状况;
(二)考察兼并总体方案,审查兼并方案的合法性、可行性;审查兼并方是否为优势企业、被兼并方是否近三年连续亏损;评估兼并方的偿债能力和偿债风险;
(三)参与被兼并方资产评估、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登记、兼并价格的确定以及产权转让等活动,严密监控兼并过程中的各项财务活动;
(四)参与兼并双方的谈判,监督具体兼并协议的签订,落实被兼并方债务的偿还计划;
(五)与兼并方重新签订分期偿还借款合同,并办理担保手续。异地兼并的项目,此项工作由兼并方所在地的分行负责办理,被兼并方所在地分行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兼并方所在地分行完成此项工作后,将所签订的合同及全部资料返送被兼并企业方所在地的分行。
第十三条 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由分行会同资产重组保全局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借款人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受灾情况;
(二)参与借款人财产评估,审阅有关清算、审计、评估报告,调查了解借款人是否参加财产保险;
(三)开发银行对借款人的贷款由第三方保证人担保的,追索保证人的连带责任。
第十四条 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开发银行贷款本息的,由分行会同资产重组保全局做好以下工作:
(一)调查核实借款企业或其主管部门提出的方案与国务院批复意见是否相符;
(二)审查核实减免开发银行贷款本息金额;
(三)跟踪方案落实与执行情况;
(四)开发银行对借款人的贷款由第三方保证人担保的,追索保证人的连带责任。
第十五条 借款人进行债务重组,拟减免开发银行贷款本息的,由分行会同资产重组保全局向国务院或国家有权部门专项报告。
第十六条 调查过程中,分行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明材料:
(一)破产类:
1.法院宣布企业破产公告;
2.开发银行向法院提交的债权申报书;
3.清算组向法院提交的清算报告;
4.法院关于企业破产终结裁定书;
5.借款人财产偿债证明;
6.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企业营业执照证明;
7.开发银行受偿财产清单;
8.追索担保人的情况说明及有关证明材料;
9.借款合同;
10.保证合同或抵(质)押协议;
11.其他证明材料。
(二)兼并类:
1.兼并双方签订的兼并协议;
2.兼并方提交的兼并方案;
3.被兼并方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4.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被兼并方资产评估报告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认可证明;
5.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报上级主管部门认可的兼并方最近一个会计的财务报告;
6.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报上级主管部门认可的被兼并方近三年的财务报告;
7.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或变更被兼并方企业营业执照证明;
8.兼并方提出的免息申请;
9.担保落实情况的证明材料;
10.兼并方与开发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
11.被兼并方与开发银行签订的原借款合同;
12.原保证合同或原抵(质)押协议;
13.其他证明材料。
(三)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类:
1.借款人申请;
2.气象、消防、当地防汛抗旱管理部门出具的借款人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其受灾程度的证明;
3.保险部门出具的受灾赔偿情况证明;
4.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可的借款人受灾后财产评估报告;
5.受灾前借款人最近一个会计的财务报告;
6.追索担保人情况说明及有关证明材料;
7.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注销证明;
8.借款合同;
9.保证合同或抵(质)押协议;
10.其他证明材料。
(四)专案特批类:
1.国务院专项批准文件或国务院领导批示;
2.借款人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提报国务院的专题报告;
3.开发银行有关专题报告;
4.借款人最近一个会计的财务报告;
5.追索保证人的情况说明及有关证明材料;
6.其他证明材料。
第五章 审核、审批
第十七条 分行完成调查、取证工作后,即可按下列程序办理有关核销手续。
(一)分行信贷部门按项目类别填制《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附后);
(二)分行会计部门审核有关凭证、数据是否真实、准确;
(三)分行保全部门审查申报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填报内容、所附证明材料是否齐备、合法;核销程序、手续是否完备;借款人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无侵害开发银行合法权益;
(四)分行主管行长及行长审定,并签署意见。
第十八条 分行将签署意见的《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及全部资料送借款人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审核、签证。
第十九条 经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签证后,由分行报资产重组保全局审核。
第二十条 资产重组保全局审核后,直接报行领导审批。其中单户申报核销额在1000万元以内的,由主管行长审批,1000万元(含)以上的,经主管行长报行长审批。
第二十一条 资产重组保全局收到经行领导审批同意的核销资料后,负责印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通知书》(格式附后,以下简称《核销通知书》)。本通知书一式四份,一份资产重组保全局留存,一份交分行,一份交总行会计部门,一份随全部核销资料交办公厅存档。
第二十二条 分行依据《核销通知书》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三条 资产重组保全局负责定期将有关核销详细情况整理后报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行领导。
第二十四条 财会局负责按规定将核销情况报财政部备案。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稽核评价局负责对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核销业务实施监督检查,并负责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
第二十六条 办公厅应根据开发银行有关业务档案管理规定,对全部核销资料妥善保管,以便备查。
第二十七条 分行应对本行贷款呆坏账核销工作做出总结,查找贷款呆坏账损失形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与意见,经资产重组保全局汇总,报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行领导。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开发银行批准核销贷款呆坏账损失文件不作为解除借贷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 核销呆坏账是银行的商业秘密,开发银行有关人员不得向行外披露本行有关核销信息。
第三十条 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开发银行以前印发的有关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管理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部门及开发银行现行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由资产重组保全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
一、《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填制说明(略)
附件:
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通知书(略)
附件:
三、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兼并类)(略)
附件:
四、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破产类)(略)
附件:
五、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类)(略)
附件:
六、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申报书(专案特批类)(略)
金融企业呆帐准备提取及呆帐核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范经营风险,增强金融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及时处置资产损失,提高资产质量,准确核算损益,有效促使资产,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金融企业是指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城乡信用社等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
第二章 呆账的认定
第二条 金融企业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之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债权或者股权可认定为呆帐:
(一)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二)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者死亡,金融企业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三)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金融企业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四)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呆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五)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金融企业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
(六)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金融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后,金融企业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七)由于上述(一)至(六)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金融企业对依法取得的抵债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帐后,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费用,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八)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凡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由于上述(一)至(七)项原因,无法偿还垫款,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垫款;
(九)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具有投资权的金融企业的对外投资,由于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经清算和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股权;
(十)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债权。
第四条 银行卡透支形成的呆账,依照《关于印发〈银行卡透支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提取及透支呆账、坏账和其他损失核销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债字[2000]48号)进行认定和核销不再提取银行卡透支坏账准备,并停止执行坏账核销政策。第五条 发放助学贷款形成的呆账,依照《关于印发〈助学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的规定〉的通知》(财金[2000]158号)进行认定和核销,但不再提取助学贷款坏账准备,并停止执行坏帐核销政策。
第六条 下列债权或者股权不得作为呆账核销
(一)借款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不论何种原因,未按期偿还的金融企业债权;
(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者悬空的金融企业债权;
(三)其他不应当核销的金融企业债权或者股权。
第三章 呆账准备的提取
第七条 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下列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不合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确定期末价值的证券投资和购买的国债本息部分的投资)、拆借(拆出)、应收利息(不含贷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应收保费、应收分保帐款、应收租赁款等债权和股权。
对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计提呆账准备。
金融企业不承担风险和还款责任的委托贷款及代理贷款等资产,不计提呆帐准备。
第八条 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提取呆账准备的资产的风险大小确定呆帐准备的计提比例。呆账准备期末余额最高为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00%,最低为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
呆帐准备必须根据资产的风险程度足额提取。呆账准备提取不足的,不得进行税后利润分配。
金融监管部门有权要求金融企业定期提供其呆账准备提取情况(包括计提呆账准备的资产分项、分类情况、资产风险评估方法、呆账准备计提比例及变更情况)和呆账核销情况,有权要求金融企业根据其资产的风险程度足额提取呆帐准备。
第九条 呆账准备以原币计提,即人民币资产以人民外币资产以外币计提,人民币和外币呆账准备分别核算和反映。
第十条 金融企业计提呆账准备时,在账务处理上作增加其他营业支出——计提呆账准备和呆账准备处理。当已计提呆帐准备的资产价值回升或资产风险减少时,相应作减少其他营业支出——计提呆账准备和呆账准备处理。
第十一条 金融企业收回已核销的呆账,未超过本金的部分,计入其他营业收入;超过本金的部分,包括收回相应表内应收利息和表外应收利息,计入利息收入。
第四章 呆账的核
第十二条 呆账核销必须按照严格认定条件,提供确凿证据,严肃追究责任,逐户、逐级上报、审核和审批,对外保密,帐销案存的原则。
第十三条 金融企业申报核销呆账,必须提供以下材料:
(一)借款人或者被投资企业资料。包括呆账核销申报表(金融企业制作填报)及审核、审批资料,债权、股权发生明细材料,借款人、担保人和担保方式、被投资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现状,财产清算情况等。
(二)经办行(公司)的调查报告。包括呆账形成的原因,采取的补救措施及其结果,具体追收过程及其证明,核销的理由,债权和股权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处理的有关文件等。
(三)其他相关材料:
1、符合第三条第(一)项的,提交破产、关闭、解散证明、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和财产清偿证明;
2、符合第三条第(二)项的,提交死亡或者失踪证明、财产或者清偿证明;
3、符合第三条第(三)项的,提交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证明、保险赔偿证明和财产清偿证明;
4、符合第三条第(四)项的,提交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吊销证明和财产清偿证明;
5、符合第三条第(五)项的,提交法院裁定证明和财产清偿证明;
6、符合第三条第(六)项的,提交强制执行证明和法院裁定证明;
7、符合第三条第(七)项的,提交抵债资产接收、定价证明和上述1至6目的相关证明;
8、符合第三条第(八)项的,提交垫款证明和上述1至7目的相关证明;
9、符合第三条第(九)项的,提交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证明、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和财产清偿证明;
10、符合第三条第(十)项的,提交国务院批准文件。
11、金融企业各分支机构向总行〈总公司)上报核销材料时,应提交当地财政专员办的审核意见。
不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的呆账,不得核销。
第十四条 发生的呆账,能够提供确凿证据,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按随时上报、随时审核审批、及时转账的方式处理,不得隐瞒不报、长期挂账和掩盖不良资产。
第十五条 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发生的呆账,经逐户、逐级上报,由一级分行(分公司)报经当地财政专员办审核后,由金融企业总行(总公司)审批核销。
金融企业总行(总公司)本级和直属机构发生的呆帐,经逐户、逐级上报,由总行(总公司)本级和直属机构报经其所在地财政专员办审核后,由金融企业总行(总公司)审批核销。
第十六条 金融企业核销呆账,必须严格履行审核、审批手续,并填报呆账核销申报表。上级行(公司)接到下级行(公司)的申报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和签署意见。
第十七条 除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包括债务人不得干预、参与金融企业呆账核销运作。
第十八条 对符合条件的呆账经批准核销后,作冲减呆帐准备处理。对上述经批准核销的呆账表内应收利息,已经纳入损益核算的,无论其本金或利息是否已逾期,均作冲减利息收入处理。
第五章 呆账核销的管理
第十九条 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呆账损失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每核销一笔呆账,必须查明呆账形成的原因,明确相应的责任人,包括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对呆账损失负有责任的人员,视金额大小和性质轻重进行处理。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金融企业应当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各总行(总公司)必须按照呆账发生和呆账核销审批的有关情况建立呆帐责任人名单汇总数据库,以加强呆账核销的管理。
第二十条 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呆账核销责任追究制度。对呆帐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或者弄虚作假向审核或审批单位申报核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视金额大小和性质轻重进行处理。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金融企业应当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呆帐损失责任人不落实而予核销的,应当追究批准核销呆账的负责人的责任。
对应当核销的呆账,由于有关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的原因而不核销、隐瞒不报、长期挂账的,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或者处罚。
第二十一条 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呆账核销保密制度。金融企业按照规定核销呆账,应当在内部进行运作,做好保密工作。已核销的呆帐,作“账销案存”处理,建立呆账核销台账和进行表外登记,单独设立账户管理和核算,并按国家档案管理的规定加强呆账核销的档案管理,有关情况不得对借款人和担保人披露。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国务院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披露金融企业内部呆账核销安排和实际核销情况。金融企业实际呆帐核销金额按国家规定对外披露。财政专员办工作人员必须保守金融企业的商业秘密。
第二十二条 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呆账核销后的资产保全和追收制度。除法律法规规定债权与债务或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已完全终结的情况外,金融企业对已核销的呆账继续保留追索的权利,并对已核销的呆账、贷款表外应收利息以及核销后应计利息等继续催收。
第二十三条 审批核销呆账的总行(总公司)应当对核销后的呆账损失以及应当核销而未核销的呆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通过检查,审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呆帐核销工作质量,并有效保全资产,切实提高资产质量。
第二十四条 财政专员办应当加强对当地金融企业呆帐准备提取和呆账核销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凡未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呆帐准备,不符合规定条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和弄虚作假核销呆帐,以及应当核销呆账而不核销、隐瞒不报、长期挂账等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并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的原则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金融企业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办法,报主管财政部门备案。
财政专员办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办法,负责对当地中央管理的金融企业和跨地区地方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呆账准备提取和呆帐核销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上市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和呆账核销,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关于我公司呆坏账请示说明
关于我公司呆坏账请示说明
尊敬的古交多经领导:
关于我公司多年积累的(债权)应收工程款,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无法收回的管理费共计2080714.88元,详细如下:
一、我公司2002年承揽的太原九丰房地产公司住宅楼项目,至今没有办理验收和交接手续,现有一个单元12户也没有对外卖出,十几年来欠我公司工程款253364.72元没有支付,可是我公司不欠原施工单位河南人(刘录山)一分工程款,但是本人还在这里居住,我公司未找到原建设单位负责人。(原股东开发公司负责人是九院村村长(叫二货)、小西铭村长(叫李黑面)
二、集团公司西山水泥厂搅拌站,2007年第三项目部承建,欠我公司工程款1746333.63元,至今未付。每年派人去清欠没有结果,其理由是没有内行资金和外行资金,只有用商品砼来抵付,因为这个机构隶属于西山水泥厂二级单位,公司的性质是独立法人机构,自负盈亏单位。
三、蔡晋明(河南人)项目部2007年形成,欠我公司管理费5000元,未联系上本人。
四、王林相(河南人)项目部2007年形成,欠我公司管理费76016.53元,未联系上本人。
根据我公司财务提供的数据,内容真实。
第四篇:如何避免冤假错案
如何避免冤假错案
侦查国保一班 石海波 200920310039 从古至今,冤假错案像幽灵一样动摇着司法的权威,增加人们对司法之不信任,也许冤假错案不可避免,但是刑事司法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冤假错案。在刑事诉讼中,冤假错案对被告人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效应都是不可回复的,更严重的是人们将丧失对司法的信任,司法的权威荡然无存,良好的社会秩序根本无法保障。在崇尚法治以及人权保障的现代社会,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冤假错案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才是当务之急。我国冤假错案的原因(参考网上相关资料): 第一:偏听偏信,轻信被害人的指控;
第二:警方先入为主,执法观念陈旧,缺乏疑罪从无理念,实行有罪推定; 第三:现场勘察不细致,调查访问不深入,证据材料失实; 第四:办案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 第五:刑讯逼供,引供诱供; 第六:采用证明力薄弱的证据; 第七:迷信所谓的科学证据如测谎结论;
第八:用违法的方法调查收集证据和没有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九:律师的辩护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第十:权力机关干涉,司法独立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第十一: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如没有赋予被告人的沉默权等; 第十二:轻信口供,没有赋予被告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 第十三:侦查权的强大与检察机关在实践中监督权的缺位;
第十四:有案必破,破案有奖,积案受罚,也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具体就第九条原因(律师的辩护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进行完善。
(一)当务之急是确保律师合理的辩护意见能够得到采纳。
1、应借鉴国外的陪审团制度,让陪审团来对“有罪”或“无罪”作出决定。陪审团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可以帮助法院减压,死刑案件是重大案件,法院作出判决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公众,来自于被害人家属,也来自于公安、检察等兄弟办案单位,在巨大的压力下,即使明知案件存在疑点,即使律师提出合理质疑,也很难下决心作出无罪判决。实行陪审团制度,由来自社会各界的陪审员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决定,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法官个人或法院无需承担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而是将这种来自于社会的压力转移至社会;而包括被告人、被害人、侦察部门、控诉方、辩护方等在内的诉讼各方以及社会、公众对由社会公众所组成的陪审团作出的决定也将具有更大的包容心。此外,陪审团不是专家,也不了解案情,不存在先入为主,需要控辩双方动用各种证据来说服其接受自已的观点,审判的对抗性才会更强,证据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说明,证据中的瑕疵才更容易放大,律师的辩护效果才会最大化。因此,借鉴国外的陪审团制度是推动辩护制度发展的一剂良方。
2、将公检法三机关流水作业的线性结构改变成控辩审三角结构。将辩方变成控方的强壮对手,而不是一个摆设或陪衬。以充分发挥其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功能。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让辩护律师有能力保障委托人的各项诉讼权利不受非法侵犯,如律师要有足够的能力预防、发现、制止刑讯逼供等妨碍诉讼的侵权行为。其二是有能力发现案件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律师的会见权、调查权等各项权利的保障,要让律师在行使这些权利时更加方便,更加安全,完全根据案情需要,不受干扰,不受威胁。其三是让律师的声音再大一点,再强一点,能够把发现的问题传递出去,而不是向现在一样可听可不听。
(二)树立法律的权威,深刻认识律师辩护的重要价值,切实维护律师的基本权利。
1、深刻认识律师辩护的重要价值。一个冤案的发生足以动摇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任,一个个冤案的发生则足以摧毁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并进而影响到对法律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律师辩护的最大价值就是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保证法律公平公正地实施。律师辩护的背后体现着深刻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我们不敢想象如果杜培武案、佘祥林案中没有律师辩护,没有律师提出正确的辩护观点,没有律师的据理力争,据理力辩,后果会是什么?也许杜培武案和佘祥林案均已成为永远的遗憾。
2、保障律师权利要有方法。会见权的问题要解决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把看管犯罪嫌疑人的职责从公安机关移交到司法机关即可,司法机关置身事外,公平对待参与刑事诉讼的各方;此举不仅可以解决会见权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刑讯逼供的问题,可谓一举数得。此外,对于刑事诉讼中是否存在伪证或唆使证人作伪证的调查应由控辩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来进行,这样才能防止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借伪证罪对辩护律师进行打击报复或自以为是地错误追究所谓“作假证”的证人的法律责任。
(三)科学设计刑事诉讼制度
将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适当分离。如前所述,律师作无罪辩护时,是不可能同时做罪轻辩护的,在被告人被定罪的情况下,这对于保障被告人获得充分的辩护显然是不利的,为此,建议在一审程序中,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辩护律师如作无罪辩护,可以将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适当分离,先由法庭作出有罪认定,此后再进行第二轮辩护,此时,辩护律师可就量刑问题进一步发表自己的辩护意见,以保障律师全面阐述辩护意见,保障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
充分发挥律师辩护的重要作用,对于防止冤假错案发生,确保死刑适用的公正性、准确性,强化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对法律的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冤假错案的产生不是单个原因造成的,而是很多原因结合在一起综合作用的产物;不是单个的失误而是一连串的失误。要解决冤假错案,必须充分完善现有的制度和改良现有的制度并真真实实的贯彻。对于刑事诉讼必须慎之又慎,它关系到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关系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平衡,对社会的影响也巨大。我们必须严格贯彻无罪推定和罪刑法定,必须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必须确保程序正义,保障律师的辩护权得到充分的发挥,禁止刑讯逼供和确立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必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尽量的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把冤假错案归结为某个方面的原因都是有失偏颇的,想尽量减少,必须有勇气和魄力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只有设计良好的制度才能解决问题。
第五篇:如何避免执行力
1.以下属于企业软体的是()√ ABCD正确答案: C
2.人员流程包括人才评估、人才培育和()三个步骤 √ ABCD正确答案: A
3.()的授权模式缺陷在于容易打击士气,让下属觉得自己缺乏能力和自主性 × ABCD正确答案: A
4.策略流程的短期指的是()√ ABCD
1年以下 0~2年 3年以下 五年以下 操控型 教练型 顾问型 协调型 人才磨炼 人才激励 人才吸纳 人才稳定 财务管理 沟通系统 资讯流动 职位结构 正确答案: B
5.管制的一个难点是如何把握管制的分寸,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 ABCD正确答案: B
6.执行文化的建立和()是一个双向过程 √ ABCD正确答案: A
7.动态管理的理论强调从动态角度和()两个方面考虑问题 √ ABCD正确答案: C
8.三工并存是指()共存于企业 √ ABCD
正式工、合同工和试用工 老员工、转正员工和临时工 优良员工、合格员工和试用员工 上岗工、培训工和试用工 静态角度 全局战略 长时间变化 突发事件的变化 执行 修复 回馈 变更 全程监控
教导员工实施自我管制 实施适度管制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9.以下属于企业硬体的是()√ ABCD正确答案: C
10.以下不属于领导者责任的是()√ ABCD正确答案: D
11.简单的说,()就是提前发现偏差,及时排除障碍,并且对事情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测,防止弊端,以确保工作质量 √ ABCD正确答案: B
12.做好管制的第一步骤是()√ ABCD
明确管制的方法 明确管制对象 明确管制的“度” 确定明确的目标 监控 管制 流程管理 全面管理 建立企业文化 制定企业目标 策略规划 组织管理 工作信念 行为规范 奖励制度 资讯流动 正确答案: D
13.()的领导人只提供被授权者原则上的指示,全权委托下属自行决定工作如何进展 √ ABCD正确答案: D
14.松鼠所代表的精神是()× ABCD正确答案: B
15.()的领导人会严密监督工作的进行,但不会详细指导被授权者应该怎么做 √ ABCD正确答案: B
操控型 教练型 顾问型 协调型
团队合作精神 目标准确,行动迅速 自发自觉,主动工作 富有竞争意识
操控型 教练型 顾问型 协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