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林建设工作总结(写写帮整理)
生态林建设工作总结
生态林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8月以来,上海**浦南花木场生态林养护社在区农委及区林业站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生态林科学管养为中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生态林持续健康发展,现将生态林前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建队伍,建章立制
上海**浦南花木场生态林养护社从正式接管原晨兴林业(涵养林)以来,及时组建以陈金龙为负责人的领导班子,指派专人负责的工作班子,通过镇社保中心招聘成立了专业管养队伍,并从管养队伍中挑选具有责任性强,工作
上有进取心的人员组建了林内防火,防盗,防涝巡查队伍来进行日常的生态林管养工作,并及时制定一条列的规章制度,如:生态林防火,防盗制度,巡逻制度,管养人员岗位责任等,从而以建立严格制度来规范了生态林管养工作,为开展生态林各项工作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管护,促进生态林持续发展
自接管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生态林科学管养为中心,由于晨兴公司后期对生态林的放松管理,造成大量的荒废现象,这给我们的管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厉雷风行开展工作,首先从外围入手,及时组织人员对生态林沿路沿线的环境、杂草及枯枝枯叶进行整治,运用人力、机械相结合的办法,整整用了五十天的时间基本擦洗了一遍门面。接下来就是在十月初,大量组织另时工打了一场关于”清理一枝黄花”的歼灭战,共组织150多人,历时20天,花费5万元左右的经费,漂亮的完成了”一枝黄花”歼灭战。这给予我们明年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前阶段,我们还集中整治了沿线环境,由于沪杭专用客线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这给我们生态林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大量的重型车在破坏生态林的基础设施,沿路沿线的树木在呛水泥灰,针对上述特殊情况,我们一方面通过泖港镇人民政府和高铁指挥部沟通,一方面组织人员对道路进行清扫,对沿路沿线的树木进行洗澡,集中整治沿线环境,保证了在高铁施工期间整体环境不受大影响。我们还对主干道树木进行整枝,更换残树,死树,林内沟系进行了清理,组织另时工(因另时工生产成本低)全面整治,该加深的加深,该加宽的加宽,该除草的除草。另外,对于林中田埂中的小沟系,也清理加深,把挖出来的泥土覆盖在树叶、枯枝上,一举两得,既清理了沟系,又清理了枯叶,根治防火的安全隐患。现阶段着手开始进行清理排水主渠道工作,这项工
作面广量大,还需我们化大力气完成,为科学管护,促进生态林持续发展埋下伏笔。
三、加强宣传,保障生态林资源安全
前阶段,我们还对村民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发放了2000多份的告知书,由村委会配合每家每户对村民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林中插种农作物进行告知,杜绝农户插种农作物,杜绝焚烧农作物秸杆,对村民宅前宅后,堆放在外的易燃物进行安全指导,防范火源隐患,防止火灾发生。我们还对生态林16个区的显眼地方设立防火警示,河道边设立防嬉水警示,一则要求防火告示,二则起到防水提示。尤其对小木屋等重点场所及地方进行24小时巡查值班,派专人负责。
到目前为止,8000余亩生态林在上海**浦南花木场生态林养护社的科学管护下,无一例因火灾造成毁林现象,无一例偷盗现象发生,无一例旱涝造成毁林问题,无严重病虫害蔓延;生态林
质量得到了提高,生态林资源安全得到了保障,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环境正在建成。
总之,我们将克服种种困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来改变以往的不足,继续提高生态林质量,保障生态林资源安全,为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环境而努力奋斗,相信我们在区农委,区林业站领导的指导下、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够做的更加完美。
上海泖港生态林养护社
第二篇:2021年区委生态林建设工作总结
2021年区委生态林建设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区委生态林建设工作总结
__年我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在区政府的重视和上级林业部门的支持下,把抓生态公益林作为生态、绿色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__年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来在确保国家、省级重点公益林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市级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新增省级公益林___亩及市级公益林___亩,总面积达到了___亩,占林地面积的___%,其中国家、省级___亩,市级___亩,区___亩;建成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___万亩;补偿标准___元/亩,继续领跑全省。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重视,责任落实,确保生态公益林安全
一)区级管理机构健全。随着生态公益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管理的职责和任务更加繁重,按照原确定管理职能,继续明确生态公益林管理职责由区农林局林业科和林业站负责,并落实专人负责生态公益林的日常管理、数据更新及调整,并配备电脑、服务器和扫描仪等设备。
二)镇乡责任明确。各镇乡林业站长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所管的镇乡生态公益林负责,建立档案,生态公益林分布图,管护人员责任上墙。为了便于管理工作,对全区有生态公益林的乡镇林业重新配备电脑、传真、打印机和照相机。
三)加强对巡查队员的管理。继续完善《巡查队员考核办法(试行)》,以“五个一”规范巡查队员的装备,并通过考核软件更新,强化巡查队员出勤考核,进一步加强对全区___名巡查队员的管理,对素质差的巡查员及时进行调整。
二、资金落实,制度完善,确保补偿资金到位
一)争取资金,不断提高补偿标准。连续几年来积极向区政府争取提高补助资金,扩大补偿范围,并按照市政府《___开展市中心城区重要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林效益补偿工作___》对我区皎口水库和周公宅水库上游集雨区范围内___亩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___元/亩。__年我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提高到___元/亩(水源地水源涵养林___元/亩),其中损失性补助___元/亩(水源地水源涵养林___元/亩),国有林场___元/亩,共落实财政资金___万元。
二)完善制度,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及时到户。为了确保公开、公正、公平,根据区___的要求,我区从__年开始对到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进行公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从___月份开始把全区___户到户___信息在所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对相关差错进行及时调整,___月初将全区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位,其中到户资金___万元,及时打入___户农户银行卡帐户中。未出现___及其他情况。
三、转变方式,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效益
一)新增生态公益林面积,扩大保护范围。按照省厅对生态公益林圈划标准要求,以及市局对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总林地面积的比例规定,在争取区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__年新增省级公益林___亩及市级公益林___亩,总面积达到___亩。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四级的生态公益林保护结构。
二)做好生态造林,提高林分质量。为了加快建成生态公益林,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每年坚持公益林造林,并推行珍稀树种进行改造,__年新种生态公益林造林___亩,其中珍稀树种造林___亩。
三)实施生态林抚育,提高林木蓄积。为了改变大批生态公益林成林不成材现状,我区从去__年起,对郁闭度较高,枝杆细而密的生态林进行试点抚育,取得良好成效。今年我区继续加大抚育力度,对全区___亩中幼林公益林进行抚育,效果显著。
四、完善制度,规范生态公益林的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要管理工作制度。我区制订有各项生态公益林管理制度,并应区___要求实行到户补助资金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补偿资金的使用。同时完善巡查队员管理考核办法,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
二)进一步规范生态公益林日常工作。自__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今年又在此基础上对我区生态公益林数据进行更新完善,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信息化管理,并应省生态中心要求对我区__年以来生态公益林被征占用后,未办理变更调整手续的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查,及时上报并调整。
但生态公益林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外来有害生物继续为害。主要包括有松材线虫病和藤本植物,对生态公益林形成了一定为害。二是森林火灾仍是生态公益林隐患。
下步工作我们继续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逐步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发挥地籍信息系统的作用,及时更新维护信息。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镇乡护林队员的管理,确保制度落实,管理有效。二、继续加强保护力度。
明年继续增加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计划从今年的___元/亩,增加到每亩___元标准,到户每亩___元标准,国有林场___元。三、继续扩大对生态公益林的抚育力度。
今冬明春将继续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林相改造,计划中、幼林抚育面积一万亩。四、探索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的开发。
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生态旅游业发展,提高林农的收入,发挥生态林的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探索生态公益林的流转形式,挖掘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三篇:来安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汇报
来安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人大办公室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基本情况
我县的生态林建设包括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生态林建设两方面内容。
(一)生态公益林
2001年我县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统一安排全面开展了林业分类经营工作,2006年、2009年又在上级统一安排下进行了重新调整、界定,最终经上级批准认定生态公益林面积11.56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8万亩,全部分布在国有林场;省级公益林面积3.56万亩,其中国有林场占3.1万亩。
我县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国有林场林业用地及有林地面积均占六成以上,考虑到集体林分散,不成规模,不便管理且易出现林权矛盾,我县把符合生态区位的国有林场大部分区划为生态林。国有林场林地集中,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护林员队伍较整齐,规划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就是管好、管住、管死各级公益林,使之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另一目标就是提高护林员待遇,改善护林设施及护林员基本生活、生存条件,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 的基本目标,同时利用生态公益林公共管护支出部分资金建设林区道路以及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
目前上级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为国有林5元/亩*年,集体林10元/亩*年,扣除0.25元/亩*年的公共管护项目资金外,实际到位的补偿标准为国有林4.75元/亩*年,集体林9.75元/亩*年。我县各国有林场在上级补偿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积极自筹资金确保护林员队伍的稳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生态林的质量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
1、林分质量:已划定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由于严格限制公益林的采伐(只进行旨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的抚育采伐,且强度严格控制在15%以内),林分单位蓄积量普遍有了10—15%的提高,郁闭度有0.1—0.2左右的提高。
2、生态社会效益:由于对生态公益林的有效保护,尤其是天然次生林的大力保持,充分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对分布于生态林区域内的各类型水库水质的影响更是积极有效的。生态林区域内出现了有山皆绿、无水不清的喜人局面,一些过去少见的动物、鸟类也重新回归森林栖息、繁衍。山清水秀的好环境吸收了外商的广泛注意,森林旅游业在我县呈蓬勃发展趋势,依托白鹭岛省级森林公园投资开发的白 鹭岛国际旅游度假村已累计投资近2亿元;半塔林场范围内的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长山林场东寺港风景区等吸引了许多外商考察、调研,开发事宜也在洽谈中。
(二)退耕还林生态林
我县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至2010年底全县已累计完成生态林退耕还林8.9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93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工程覆盖全县12个乡镇和4个国有林场,涉及农户8000多户,32000多人。国家已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是建国以来我县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林业重点工程。近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县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效益。一是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打造了“山水休闲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了4个百分点,使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遏制;二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退耕农户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三是推动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二、生态林建设和保护的具体措施(一)生态公益林
确保生态林补偿资金全部用于一线护林员报酬,并由各国有林场补齐不足部分,保证一线护林员待遇不低于林场职工平均收入,根据实际情况一个护林员原则上只管护1000 亩左右的生态林,最多不超过1200亩,确保保护质量。各国有林场管理生态林的模式基本为:场长负总责,分管副场长管理若干个护林大队长,护林大队长管理若干个护林员。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整修了50公里以上的林区道路,添置了灭火器材。每年县林业局都与林权单位签订生态林管护协议,制定相应保障措施和制度公布上墙。在公益林出入口的显要位置竖立公示碑及警示条文。林权单位每年向县林业局、财政局提供一份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花名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旨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的抚育采伐,加大生态林区域内低效林、残次林的改造力度,提高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
(二)退耕还林生态林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县及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林业局、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粮食局、县国土资源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和林业技术人员的双层承包责任制,包任务、包质量,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及时验收,兑现政策。
工程建设当年,县林业局分别于春、秋两季及时分户分造林地块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对退耕土地分户登记造册,发放退耕还林证,以后每年于兑现前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对 验收合格的农户及时登记造册。在兑现前15天,以村、组为单位公布退耕户的姓名、面积、补助金额,接受社会监督。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补植补造加以完善。
3、坚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一是落实个体承包政策,坚持“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方针,政府与退耕户及时签订合同书,明确责、权、利。
二是及时发放林权证,明晰产权,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退耕还林后林地、林木管理,坚决打击破坏退耕还林的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是高度重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为了使退耕还林后的土地不再复耕,我县根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工程“五个结合”(即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的保障措施和工作机制,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
三、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
1、生态公益林:(1)补偿标准偏低:目前国有林补偿标准仍维持在2002年5元/亩*年,而2006年我县财政、林业部门曾进行过一次详细调研,测算出要有效保护好生态 林,至少要达到15—20元/亩*年。(2)基础设施尚显薄弱:主要表现为部分护林点年久失修,护林员生活设施简陋、生活质量差,护林点交通不便。(3)林权单位没有行政执法资格,客观上降低了现场处置违法行为的力度。(4)由于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越来越严格,“项目上山”占用林地现象普遍,已建成的风电项目和计划建设中的嘉吉养殖等项目在给我县带来相当效益的同时也占用了很多生态林林地,同时给生态林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5)木材经营加工市场不够规范;由于利益驱使,我县木材收购点较为散乱,特别是国有林场附近的收购点对公益林保护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退耕还林生态林:(1)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工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龙源风电项目等,对土地需求大幅增长,对退耕还林地征用占用越来越多,有的是经过上级批准的(如龙源风电项目),有的是地方违规征占用的。据初步统计,近一年就征占用退耕还林地面积达480亩,这样长期下去将直接影响到生态林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2)由于退耕还林前一阶段的政策补助已经到期,后一阶段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偏低,绝大多数生态林还没有明显经济效益,随着粮食价格上涨,种粮补贴的不断增加,而林产品价格有所下滑,有些地方出现“退林还耕”现象。
(二)下一步打算
(1)建议上级对国有生态林享受集体林同样补偿标准,并增至15—20元/亩*年,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齐。(2)优化护林员队伍:在现有林场职工队伍中选聘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年轻人,也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一线护林员报酬应高于林场职工平均收入的10—20%。(3)加强生态林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林权单位制定详细计划,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时间张榜公布,接受上级督促。(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林的行为:协调有关部门保证每个国有林场至少有2—4人持有行政执法证,县林业公安、林政、检疫等执法机构要快速反应,确保各类处罚及时到位。坚决取缔林区非法木材收购点,在林区开山采石等占用林地的项目必须先经林业部门审核,国土、工商、公安等部门方可发放相关证照或年检。(5)加强各类项目后期绿化完善工作:对象风能发电这样大型且对生态林建设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各国有林场应进行调整,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绿化完善规划,使每一个生态林区项目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6)坚决打击破坏退耕还林的行为,遏制“退林还耕”现象,要进一步规范退耕还林地的征占用。
第四篇: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总结
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省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意见的通知》的要求,我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牧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克服建设任务重、工作量大等困难,扎实推进了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各具特色、亮点凸显的强劲发展势头,同时也存在建设进度不一致、发展不平衡,甚至有一些地方认识不统一、宣传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突出问题。
一、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
全州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于2010年在共和县元者村、贵南县麻什干村、贵德县吾隆村、同德县黄河村、兴海县上游村5个村实施。目前,示范村已组建了合作社,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并确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建设目标,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5个村共入社452户1892人,整合草场22.56万亩、牲畜4.4万头只,计划总投资达3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建成高标准畜棚289座3.4万平方米,草地围栏3.06万亩,草地改良47.35万亩,引进野血牦公牛260头、生产母牛700头、藏系种公羊1200只。
二、生态畜牧业启动村建设形势喜人
按照“先易后难、能者先建,优化组合、专业分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亮点、稳步推进”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陆续组建合作社51个,并通过省州验收已拨付资金1020万元,完成任务的102%。在建设中,出现了牧民群众关注建设、入社积极的可喜局面。为了进一步扩大生态畜牧业示范面,共和、贵南两县在继续强化2010年示范村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广泛深入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2010年启动村中条件较为成熟、群众积极性较高的6个村确定为县定生态畜牧业示范村。两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思路清楚、目标明确、领导重视、群众积极,值得总结和借鉴。
三、生态畜牧业建设村建设有序开展
2011年确定了69个生态畜牧业建设村的发展思路、生产经营模式,编制完成了建设村《建设方案》,选举产生了建设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及监事会成员,目前,注册登记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四、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
为了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努力推动生态立州战略,促进我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2011年省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全力打造共和县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兴海县河卡有机畜牧业示范区、同德县良种牦牛养殖示范区、贵南县草产业发展及牛羊育肥示范区、贵德县农—牧藕合式示范区,将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州的5个亮点,通过示范区建设,辐射启动村,带动建设村,并全面推进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5个示范区投资3000万元,计划种植当年生牧草14万亩,引进种畜5225头(只),绵羊育肥40000只,建草料棚130座、养殖小区8处、有机养殖小区4处、“牧家乐”旅游接待点24个,培训农牧民1200人次。目前,已完成规模化人工种草14万亩,建设养殖小区6处、“牧家乐”旅游接待点12个。
五、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特色亮点凸显
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呈现出领导重视、群众积极、各具特色、亮点凸显、进展良好的喜人形势。共和县:发展思路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重点突出,建设模式有特点,建设工作有进展。一是示范村建设有起色。元者示范村依托青海湖旅游热,开展旅游、畜牧业,种植业等建设工作有实质的建设内容,群众积极性高、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二是启动村建设有突破。通过县乡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将3个启动村确定为县定示范村,使启动村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尤其是拉乙亥麻村,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其牲畜实行承包制、耕地草场实行入股制、多种经营实行自负盈亏制,在能人带动下凸显了股份、联户、合作等经营优势,突出了以草定畜,整合生产资料,调整畜群结构,转产转业,狠抓二、三产业的亮点。以多元格局和丰实的内容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这种做法很有借鉴性和推广价值。三是宣传引导工作有成效。县政府宣传引导工作扎实有效,使广大干部、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展现了参与度高、入社率高、全社会关注的大好形势。贵南县:领导重视、思路清楚、目标明确、定位准确、责任到位。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生态畜牧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将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各机关部门议事日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全县抽调政府部门副区级干部4人,乡镇政府副职4人脱产具体抓示范村建设工作,使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有人抓、具体抓、共同抓、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三是将建设条件相对较好的3个启动村升级为示范村,使示范村建设数达到4个,从而大大提高示范村的示范、引领、推进作用。特别是贡哇村实现了三个100﹪,即牧民群众入社100﹪、草场牲畜整合100﹪、富余人员分流100﹪。四是整合游牧民定居、建设养畜、扶贫开发、草地治理、人工种草等项目;集中在4个示范村实施,计划投资达3700余万元,形成了建设合力,从而实现整合效应。五是麻什干与企业合作有实质进展。从建设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产品营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示范村的建设势头好,建设模式可行,有望建设成为贵南县、乃至全州的标杆。兴海县:出现了从滞后到推进,从抵住到支持,从观望到参与根本性转变。一是通过加大生态畜牧业建设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牧民群众、各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全社会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关注,使生态畜牧业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二是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做到了明确目标,责任到人,为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了实效,出现了亮点。如温泉乡盖什干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联户经营的模式,组建了四个经营小组()。通过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生产用工,引导鼓励分流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就地创业,发展牛羊育肥、生猪养殖、种植业、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商贸、牧家园、草原生态旅游业,进城务工,创办二、三产业。并每户自筹人民币3000元,共计13.8万元,做为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的风险资金。同德县: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做到了切合实际、突出特色、措施得力、模式明确。一是示范村建设切合实际。以黄河村为核心,吸纳周边村社,建设优良牦牛繁育基地,建设成为省级良种牦牛供种基地,实现生态良好,群众增收。二是启动村建设步伐加快。秀麻乡8个村集中连片推进良种工程、草畜平衡、牛羊育肥和唐谷镇完科村能人带动发展生态畜牧业,形势喜人。
六、生态畜牧业宣传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为了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数达200余人(次),通过培训讲清讲透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七、正视问题,克服困难,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
目前,我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进展不平。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虽然开局良好、形式喜人,但部分县建设形势不容乐观,个别地区的建设进展缓慢,工作滞后,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办法不多。二是重视不够。州、县、乡政府对生态畜牧业建设引起了高度重视,但个别县、乡政府仍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有些乡镇政府,对生态畜牧业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起到主体地位的作用。三是整合不力。各县整合了游牧民定居、建设养畜、草地治理、扶贫开发等项目,但整合力度不大、建设对象不明确,且落实不到位,多数整合项目只存在于汇报材料和方案中,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建设到位。四是合作不深。对口合作企业与示范村合作中,县、乡政府、示范村与企业间的协调不力、沟通不畅,使合作没有形成合作协议和方案,更没有实质的合作内容。五是投资不足。主要是国家投资的生态畜牧业建设专项资金不足,地方又无财力安排扶持资金,加之整合项目多,自筹资金总量过大。六是运行不畅。全州虽然成立了59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试点、5个示范村、51个启动村),但合作社的成立仅仅是搭起了一个架构,多数内部没有实体,会员之间利益关系松散,对如何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模式研究、指导不够,合作社不能有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难以达到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目的。
根据以上问题和困难,我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要重视:县、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行政手段,创新举措,扎实工作,克难攻坚,共同努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抓好实施,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任务,确保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二要完善:进一步完善试点村、示范村、启动村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方式、运行模式、社员档案、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做好草场、牲畜、耕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科学合理核减超载牲畜、实行草畜动态平衡、遏制超载过牧。三要落实:在继续落实并完成2010年生态畜牧业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全面完成2011年建设69个生态畜牧业建设村的任务。立足各地建设起点的不同,建设条件的差异,要因地制宜,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和运行模式,以牧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推行股份制经营、联户经营、合作经营、能人带动等形式。四要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要与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相结合,依据各地实际,科学确定草场载畜量,建立健全草畜平衡监督机制,指导和帮助合作社,采取划区轮牧、羔羊犊牛育肥、种草养畜等多种措施,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实现草畜动态平衡。五要整合。以合作社为建设主体,围绕合作社生产,整合畜用暖棚、建设养畜、人工种草、草原鼠虫害防治、畜禽良种推广等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扶贫、科技、水利等项目,引导财力、物力、人力向合作社集聚,发挥整体效益。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县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局 **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年,我局按照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有关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和创建工作考核指标,立足扶贫移民工作实际,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态度,抓好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积极打造旅游新亮点,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我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生态建设目标 我局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了生态文
明建设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县扶贫移民局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责任、工作目标,工作措施。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做到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移民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扶贫移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同期安排部署,同期检查督促。二是明确生态文明工作职责和工作要点,按照生态县、文化县、文明县、低碳县、平安县、优美县的相关要求,在制定扶贫连片开发和整村推进实施方案中,注重生态元素和文化元素的规划,在实施中高起点,高标准,高效果。三是落实工作责任,结合扶贫移民工作实际,将机关生态文明建设,乡镇、村级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相关股室,各分管领导为生态文明工作直接责任人,相关股室协助分管领导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第二责任人。
并将标管理分解到各股室,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岗位,层层落实,齐抓共管,把文明文明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二、以扶贫移民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到位各类扶贫移民项目资金4085万元,占县下达任务4050万元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占任务的100%;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万元,占任务亿元的%;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360万元,占任务2000万元的68%。二是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共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5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实施整村推进新村扶贫项目8个村,占全年任务的100%;完成扶贫减困人口4200人,占全年任务的100%;启动实施连片扶贫攻坚计划县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启动实施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1个。该项目涉及乐安寺乡大桥村等共6个村,已完成项目投资2200万元,占规划总工程量的85%。
三是其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将桥楼、三锅、蒿溪、前进的新村建设综合体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了**三谷现代农业旅游区建设;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完成了对低保和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并完成脱贫人口5610人数据迁移工作,已上报国办;完成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规划总投资亿元;“10+4”特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占全年投资计划万元的88%;互助资金项目工作运行良好;按时上报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有关情况材料;加强扶贫工作调研和宣传;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按季度兑现落实了直补资金,规划实施后扶项目19个,已完成项目投资390万元,占规划项目总投资的76%。完成了《**县曲河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的审批、《曲河水库**县曲河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实施办法》的撰写和建立曲河水库人口电子档案,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完成了曲河水库枢
纽工程区移址的相关工作。完成了宝电库区三个移民村避险解困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浙江长效帮扶项目全面完成。项目涉及7类10个,项目规划总投资3125万元,申报浙江长效帮扶项目资金1060万元,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工作互访,不断增进浙川友谊。五周年邀请浙江省领导及部份企业家共67人赴**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回访**、共谋发展”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积极做好援建后续工作。建立形成与浙江省各级党政联系、交流合作机制;扎实开展了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班子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三、加强机关文明建设,创建优美服务环境
抓好思想作风建设,宣传氛围浓。局党组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等制度,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大力开展“四大教育活动”,坚持集中学习和业务
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干部职工思想作风进一步好转,及时宣传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抓好制度建设,平安建设好。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做到依法行政、廉洁勤政,促进效能建设,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加强机关低碳建设,在扶贫村、户推进低碳生活方式,加强机关平安建设,落实了业务工作和安全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治安和信访事件发生。加强文明细胞建设,文明创建好。按县委、县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我局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创建活动,一是完成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增加生态文明氛围打造,新增宣传字画标语10幅,添置盆花,增加了绿化、美化效果。二是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文明窗口、文明岗位等细胞建设,提高
文明程度。三是加强党建工作和群团工作,推进法制“八进”活动,促进法制**建设,提升和谐社会环境。规范各种软件资料,报送及时。按照工作计划,落实专人负责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行成专卷。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