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视察我县生态林建设与保护情况的报告
关于视察我县生态林建设与保护情况的报告
——2011年5月3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
县人大农工委主任 汪东礼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3月9日至10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对我县生态林建设与保护情况进行了视察。参加视察的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友、许能龙及部分常委会委员等,副县长方树林及县林业部门有关负责人陪同视察。视察组听取了方树林副县长关于全县生态林建设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并先后视察了汊河镇小李庄新农村绿化情况、水口镇山尧村退耕还林点的政策落实和林木管护情况以及半塔、复兴等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保护情况等。县人大视察组每到一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各地在生态林建设与保护上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生态林建设基本情况
据县林业部门统计,全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1.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14%。其中有的林地面积22.8万亩,四旁树木折合面积26.1万亩,森林覆盖率22.02%,活立木蓄积量137.7万立方米。其中4个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14.4万亩,林木蓄积量38.5万立方米。
生态林建设是林业工作的重要方面。自2002年以来,国家和省里先后在我县实施了公益林、退耕还林和长江防护林等林建设项目,使我县生态林建设有了突破性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县已确定生态公益林面积11.56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林公益林8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3.56万亩。落实退耕还林面积8.93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93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营造长江防护林2.5万亩。此外,四旁植树也有较快发展,近10年来全县累计新增四旁植树面积11万多亩。四旁植树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也具备生态功能,是生态林建设中不可忽缺的部分。
二、生态林保护方面的主要措施
县人大视察组认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县林业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下,我县在生态林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积极申报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为了有效地保护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建立稳固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县政府及林业部门站在全局的高度,自2001年以来,逐步将全县国有林场80%的林地共计11万多亩、申报为生态公益林,通过对公益林实行禁采或限采等措施,达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效果。
2、落实项目造林政策,巩固项目造林成果。国家和省里实施的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项目造林是生态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造林是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县政府及林业部门高度重视,规范操作,较好地完成了各年度项目造林计划和造林补贴的发放。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发放项目造林补贴资金6000多万元。我们在水口镇山尧村退耕还林点视察中,当地村干部和林农反映,每年国家退耕还林补贴都能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户,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管护林木。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县林业局和上级林业部门每年都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造林进行检查验收。2007年和2010年国家林业局先后两次对我县退耕还林项目进行检查验收,从国家和省里的验收情况来看,我县项目造林质量优良,林木保存率达90%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森林质量提高20%以上。项目造林不仅优化了我县的生态环境,而且使造林户得到了实惠,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
3、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一是对生态公益林,按照《森林法》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采伐。二是加强林木管护。各国有林场,按每1000亩左右的生态公益林配一名护林员的要求,落实护林员队伍,明确护林职责,确保护林员报酬不低于林场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充分调动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县林业局及各国有林场对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视,不断加大防火经费投入,添置防火器材,在易发火灾的重点区域,开辟防火隔离带,在林区醒目位置书写护林防火标语,进入防火季节,组织和充实专业防火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层层签订护林防火责任状,多年来我县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认真制定预测预报工作方案,适时进行普查,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超前制定森林病虫害防治预警。特别是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各国有林场都比较重视,及时清理被松材线虫危害的树木,防止虫害蔓延。复兴林场还向省里申报了松材线虫病防治项目,变被动清理为主动防治,拟从根本上解决松材线虫病对生态公益林的危害。
4、拓展林场生存空间,搞活经营。国有林场过去主要是靠栽树砍树维护运转,自从大部分森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后,采伐树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国家对公益林每年每亩只给4.75元管护费,还不够支付护林员工资的。各国有林场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创新发展思路,依靠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搞活经营,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复兴林场将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场迹地,承包给职工栽植速生丰产林,收益按3∶7分成,大头让利给职工,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全场职工平均每人承包植树近百亩。同时依托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村,发展500亩经果林,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亩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从而增强林场经济实力。长山林场积极发展高杆苗木,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优化了林种结构,提高了林分质量。半塔林场依靠独特的气候条件,发展优质有机茶,提高了经济效益。宝山林场推行经果林承包经营有效地增加了职工收入。各国有林场创新发展,搞活经营的做法,对扭转国有林场困难局面,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职工收入,有效地保护生态公益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人大视察组认为,虽然我县在生态林建设与保护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退耕还林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生态林保护措施得力,四旁植树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重视。
1、《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我县在学习宣传《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上虽然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但是连续性不够,力度不大,影响力不深,人们对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还不够强,占用和破坏生态林现象时有发生。如有的开矿、采石、挖砂等随意占用林地,据县林业部门调查,全县共有大小采石采砂场27家,多年来累计占用林地、荒山1900多亩,而办理林地临时占用手续的不足百亩。有少数地方把村庄规划点设在“退耕还林”的林地上,据了解仅去年全县被征占的退耕还林面积达480亩,其中新农村建设占用266.5亩,工企业占用213.5亩。此外,有些国有林场林地被周边少数村组农民长期侵占开垦种植,形成难以解决的权属纠纷。
2、植树造林任务还十分艰巨。首先是尚有部分荒山迹地没有绿化。据了解,目前全县还有近万亩集体荒山没有绿化,尚有25度坡以上的适宜退耕还林的耕地约5万亩,国有林场中还有一部分需要更新的疏林地,这部分林地立地条件较差,更新绿化成本较大,靠国有林场自身力量很难做到全部更新绿化。其次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与绿化工作不够同步。只见城镇楼房林立,不见绿树增加;只见农村自然村庄拆迁后树木消失,很少看到像汊河镇小村庄那样新农村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的做法。第三是饮用水水源地及部分水库上游缺少涵养林。如屯仓、平阳、陈郢、洪丰等水库是来城、汊河新城及部分圩区群众的饮用水水源地,有的群众在水库上游滩地上耕种,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耕种使用的化肥、农药等直接流入水库污染水体,对饮用水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3、生态林建设与保护投入不足。生态林是公益性森林,追求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投资回报率低,且周期长,营造生态林基本上要依靠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国家在退耕还林和长江防护林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成效是明显的,但是在荒山造林上缺少有效的投入,给予生态公益林管护的费用也较少,每年每亩只有不到5元的管护费,不足以支付护林员报酬,与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好生态公益林必须的投入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县财政对国有林场的差补经费还是80年代确定的基数,每年共计补贴四个有国有林场8万元,至今没有调整。前几年有的国有林场为解决自身经济困难,不惜将几十年长成的珍贵稀有树木卖给外地大中城市搞城市绿化,这无疑对我县生态林建设与保护是一种损害。
四、意见和建议
1、要继续加大《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议县政府及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森林法》学习宣传力度,要将宣传《森林法》与宣传生态林建设与保护的重大意义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加强生态林建设与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我县战略目标的现实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的必然选择,努力营造全社会爱护森林、依法兴林和护林的良好氛围。
2、加快植树造林,积极实施绿色来安行动。2010年5月27日县政府办公室以文件形式印发的《来安县林业改革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县林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要实现未来五年荒山荒滩的绿化目标任务,没有具体的措施是很难实现。建议县政府拿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对于集体的荒山绿化,所在乡(镇)村要落实专人负责,责令所有权单位和承包经营者限期完成绿化任务,县人民政府制定奖惩激励政策,县林业部门给予技术指导,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考评验收。对于国有林场的疏林地和迹地的更新改造,县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国有林场负责组织实施,县林业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考评验收。要重视饮用水水源地及部分水库上游滩涂地和坡耕地的绿化工作,县政府及林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项目造林计划,鼓励在水源地和25度坡以上的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积极营造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同时要动员机关、学校和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速我县荒山荒滩的绿化进程。
3、要深化改革,以林养林,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作。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今年国家又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建议县政府及林业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拓宽经营门路,壮大经济实力。要进一步整合风力发电、白鹭岛、龙窝寺、孔雀寺、东寺港、大安山尊胜禅院等森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休闲观光林业,将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实现以林养林相得益彰。
4、要进一步加强林业行政执法。要加强森林公安、林政资源、森林植物检疫等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巡查力度,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县林业、法院、公安、工商、国土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坚决取缔林区非法木材收购点和非法占用林地采矿、采石,挖砂等活动。切实保护“退耕还林”成果,杜绝毁林开垦等违法现象的发生。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二篇:来安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汇报
来安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县人大办公室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县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基本情况
我县的生态林建设包括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生态林建设两方面内容。
(一)生态公益林
2001年我县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统一安排全面开展了林业分类经营工作,2006年、2009年又在上级统一安排下进行了重新调整、界定,最终经上级批准认定生态公益林面积11.56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8万亩,全部分布在国有林场;省级公益林面积3.56万亩,其中国有林场占3.1万亩。
我县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国有林场林业用地及有林地面积均占六成以上,考虑到集体林分散,不成规模,不便管理且易出现林权矛盾,我县把符合生态区位的国有林场大部分区划为生态林。国有林场林地集中,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护林员队伍较整齐,规划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就是管好、管住、管死各级公益林,使之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另一目标就是提高护林员待遇,改善护林设施及护林员基本生活、生存条件,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 的基本目标,同时利用生态公益林公共管护支出部分资金建设林区道路以及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等。
目前上级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为国有林5元/亩*年,集体林10元/亩*年,扣除0.25元/亩*年的公共管护项目资金外,实际到位的补偿标准为国有林4.75元/亩*年,集体林9.75元/亩*年。我县各国有林场在上级补偿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积极自筹资金确保护林员队伍的稳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生态林的质量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
1、林分质量:已划定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由于严格限制公益林的采伐(只进行旨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的抚育采伐,且强度严格控制在15%以内),林分单位蓄积量普遍有了10—15%的提高,郁闭度有0.1—0.2左右的提高。
2、生态社会效益:由于对生态公益林的有效保护,尤其是天然次生林的大力保持,充分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对分布于生态林区域内的各类型水库水质的影响更是积极有效的。生态林区域内出现了有山皆绿、无水不清的喜人局面,一些过去少见的动物、鸟类也重新回归森林栖息、繁衍。山清水秀的好环境吸收了外商的广泛注意,森林旅游业在我县呈蓬勃发展趋势,依托白鹭岛省级森林公园投资开发的白 鹭岛国际旅游度假村已累计投资近2亿元;半塔林场范围内的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长山林场东寺港风景区等吸引了许多外商考察、调研,开发事宜也在洽谈中。
(二)退耕还林生态林
我县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至2010年底全县已累计完成生态林退耕还林8.9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93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工程覆盖全县12个乡镇和4个国有林场,涉及农户8000多户,32000多人。国家已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是建国以来我县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林业重点工程。近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县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效益。一是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打造了“山水休闲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了4个百分点,使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遏制;二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退耕农户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三是推动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二、生态林建设和保护的具体措施(一)生态公益林
确保生态林补偿资金全部用于一线护林员报酬,并由各国有林场补齐不足部分,保证一线护林员待遇不低于林场职工平均收入,根据实际情况一个护林员原则上只管护1000 亩左右的生态林,最多不超过1200亩,确保保护质量。各国有林场管理生态林的模式基本为:场长负总责,分管副场长管理若干个护林大队长,护林大队长管理若干个护林员。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整修了50公里以上的林区道路,添置了灭火器材。每年县林业局都与林权单位签订生态林管护协议,制定相应保障措施和制度公布上墙。在公益林出入口的显要位置竖立公示碑及警示条文。林权单位每年向县林业局、财政局提供一份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花名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旨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的抚育采伐,加大生态林区域内低效林、残次林的改造力度,提高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
(二)退耕还林生态林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县及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林业局、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粮食局、县国土资源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和林业技术人员的双层承包责任制,包任务、包质量,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及时验收,兑现政策。
工程建设当年,县林业局分别于春、秋两季及时分户分造林地块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对退耕土地分户登记造册,发放退耕还林证,以后每年于兑现前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对 验收合格的农户及时登记造册。在兑现前15天,以村、组为单位公布退耕户的姓名、面积、补助金额,接受社会监督。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补植补造加以完善。
3、坚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一是落实个体承包政策,坚持“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方针,政府与退耕户及时签订合同书,明确责、权、利。
二是及时发放林权证,明晰产权,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退耕还林后林地、林木管理,坚决打击破坏退耕还林的行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是高度重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为了使退耕还林后的土地不再复耕,我县根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工程“五个结合”(即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的保障措施和工作机制,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
三、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
1、生态公益林:(1)补偿标准偏低:目前国有林补偿标准仍维持在2002年5元/亩*年,而2006年我县财政、林业部门曾进行过一次详细调研,测算出要有效保护好生态 林,至少要达到15—20元/亩*年。(2)基础设施尚显薄弱:主要表现为部分护林点年久失修,护林员生活设施简陋、生活质量差,护林点交通不便。(3)林权单位没有行政执法资格,客观上降低了现场处置违法行为的力度。(4)由于国家对基本农田保护越来越严格,“项目上山”占用林地现象普遍,已建成的风电项目和计划建设中的嘉吉养殖等项目在给我县带来相当效益的同时也占用了很多生态林林地,同时给生态林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5)木材经营加工市场不够规范;由于利益驱使,我县木材收购点较为散乱,特别是国有林场附近的收购点对公益林保护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退耕还林生态林:(1)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工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龙源风电项目等,对土地需求大幅增长,对退耕还林地征用占用越来越多,有的是经过上级批准的(如龙源风电项目),有的是地方违规征占用的。据初步统计,近一年就征占用退耕还林地面积达480亩,这样长期下去将直接影响到生态林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2)由于退耕还林前一阶段的政策补助已经到期,后一阶段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偏低,绝大多数生态林还没有明显经济效益,随着粮食价格上涨,种粮补贴的不断增加,而林产品价格有所下滑,有些地方出现“退林还耕”现象。
(二)下一步打算
(1)建议上级对国有生态林享受集体林同样补偿标准,并增至15—20元/亩*年,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齐。(2)优化护林员队伍:在现有林场职工队伍中选聘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年轻人,也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一线护林员报酬应高于林场职工平均收入的10—20%。(3)加强生态林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各林权单位制定详细计划,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时间张榜公布,接受上级督促。(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林的行为:协调有关部门保证每个国有林场至少有2—4人持有行政执法证,县林业公安、林政、检疫等执法机构要快速反应,确保各类处罚及时到位。坚决取缔林区非法木材收购点,在林区开山采石等占用林地的项目必须先经林业部门审核,国土、工商、公安等部门方可发放相关证照或年检。(5)加强各类项目后期绿化完善工作:对象风能发电这样大型且对生态林建设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各国有林场应进行调整,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绿化完善规划,使每一个生态林区项目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6)坚决打击破坏退耕还林的行为,遏制“退林还耕”现象,要进一步规范退耕还林地的征占用。
第三篇: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
关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情况的视察报告 市委、市政府:
12月19日,市政协召开四届十四次常委会议,围绕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情况进行了讨论。此前,11月25日,市政协组织部分驻信省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委员,在市政协主席王道云的带领下,就我市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情况进行了视察。委员们实地查看了淮滨县造船工业园区、“公铁水一体化”物流港和息县淮河水利枢纽、濮公山地质公园等项目,听取了市发改委和两县政府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副市长张明春,市政协副主席周冀荣、曹茂明、霍勇等参加了视察活动。
一、基本情况与重大意义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包括鄂豫皖苏鲁5省40个地市181个县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耕地1.9亿亩,总人口1.8亿人,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工作先期由江苏省淮安市发起,后由安徽省蚌埠市、河南省信阳市共同参与,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所做的一个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的是如何按照“流域经济理论”,构建淮河干流区域一体化发展经济格局,— 1 —
从而推动我国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
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对于推动我国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带动信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推动流域整体发展。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淮河流域长期处于五省的边缘地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欠发达地区。目前,在全国大江大河中,唯独淮河流域缺乏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战略支撑,淮河沿线逐渐沦为经济洼地。构建淮河经济带,可以实现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区的有效对接,进而为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中部崛起创造条件。二是有利于转变淮河治理理念。淮河流域自古以来灾害不断,防洪标准只有五年一遇或十年一遇。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通过工程措施,转变淮河由防范水患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治理理念,将防汛、灌溉与航运、农业、工业之间统筹考虑,实现洪水资源化,使流域人民彻底摆脱旱涝灾害之苦,享受便捷的“黄金水道”。三是有利于打造国家粮食基地。淮河流域属于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用不足全国1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23%的粮食,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基地。其中,信阳全市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过110亿斤,占河南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一。通过流域治理,根治水患,淮河流域将新增1000万亩滩涂可供开垦,为打造国家级粮食基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四是有利于带动地方产业——
进步。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通过全流域的产业规划,加强地区间联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改造提升我市食品加工、纺织、造船、建材、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现代物流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有利于打造以珍珠岩、膨润土等特色资源为基础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二、总体规划与前期工作
2013年4月,我市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委托其就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信阳部分进行研究。5月,邀请省发改委部分专家对我市沿淮五县进行实地调研,并将调研成果吸收进研究报告,目前研究报告已经多次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2013-2030),国家统计局下属机构中国生产力协会正在对该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待评审通过后,由中国生产力协会向国务院报送评审意见。按照规划总体目标,就是坚持整体规划、区域推进、共同发展,推动信阳、蚌埠、淮安三个核心城市的迅速崛起,带动县级城市快速发展,进而形成“一带三核多节点”的总体格局;就是要变害为利、调蓄兼筹,将淮河打造成为连接东中部地区、货运量超过珠江、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就是要推动淮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为国民经
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加快信阳发展的重要机遇,在积极参与规划的调研、编制的同时,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前期工作。一是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以加强生态保护为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谋划了7大类660个项目,匡算总投资1.2万亿元。其中,水利类项目74个,包括上游洪水控制、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灌溉工程体系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交通类项目55个,包括信阳至六安高铁、沿淮两岸高速公路、潢川机场、淮河干流航运建设等;产业类项目254个,以特色产业或产品为核心,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现代物流等产业。二是加快了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我市产业集聚区已形成电子信息、现代家居、新型建材、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息县已连续8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确立了“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产业发展目标。今年1—9月份,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6.81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79家,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同比增长26.9%,完成工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58.7%,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增长46.5%。为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提供了产业基础。三是推动了一些工程建设。出山店水库(导流明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水库建设工程总投资77.3亿元,是我省历史上单体投——
资最大的水库,建成后,可使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由5到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息县规划的淮河水利枢纽建设项目,集防洪、灌溉、航运为一体,可有效解决城市供水紧张、灌溉水源紧缺等矛盾,进而打造城市生态水系,提升城市品位。目前,工程论证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得到了淮委的批准。淮滨县实施的“公铁水一体化”项目,计划新建千万吨级淮滨港,实现公路、铁路和淮河水路三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近2亿元。
三、意见与建议
淮河生态经济带从规划到实施、由蓝图走向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战略上,国家重视和支持区域经济实施板块式发展。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信阳作为 “三核”之一,必将在产业政策、项目规划等多个方面获得更多支持,从而赢得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因此,要充分认识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淮河儿女对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和愿望,坚定信心,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付出持续的努力。
二是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历经多次修改、基本定稿。要继续加强与规划组的联系、沟通,强化河南省、信阳市在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做
好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做到相互支持、互为补充,更好的体现国家战略要求和我市发展需要。要突出信阳特色,进一步细化规划方案,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县区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水平。
三是密切合作,加快申报。当前,豫皖苏三省人民政府正积极磋商将规划联合行文上报国务院,申报工作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更多力量参与,早日促成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要积极争取三省之间尽快成立议事协调机构,促进区域合作、经验交流、问题协商。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规划申报鼓与呼;驻信全国政协委员可以联络驻皖、苏两省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就该议题共同提出提案;驻信省政协委员也要在各种平台上积极建言献策,促使整体向前推进。
四是精心组织,实施项目。规划中关于信阳的每一类项目都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对这些项目进行梳理、论证,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更多的支持。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运作,安排、实施一批水运、公路、铁路等跨区域的重大项目,围绕交通一体化,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出山店水库等工程项目,要珍惜历史机遇,加快工程进度,树立精品意识,真正造福淮河两岸人民。
——
五是立足长远,生态优先。信阳地处淮河源国家重点水源涵养区和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是全国11个整体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之一,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要突出生态优先,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重点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的环境评估,积极打造沿淮生态走廊,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善,积极争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要坚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加快信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篇: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聚力生态文明
建设山水千湖
——
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我县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主要由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完成。
一、基本情况
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县千河谷地下游,主要由冯家山水库及渭河一级支流千河千阳段构成,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715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402公顷,水库及河岸两侧耕地、林地、荒地面积5754公顷。涉及我县南寨、崔家头、城关、陈仓区桥镇冯家庄村3个镇的8个村,635户2392口人。主要对湿地内大天鹅、灰鹤、芦竹、荷花等珍稀动植物实施生态保护,同时进行水源地保护。湖内有10多种淡水鱼。有属于国家级保护鸟类的大天鹅、灰鹤、白鹭、豆雁、针尾鸭等野生珍稀水禽以及丹顶鹤、黑鹤、白鹳等多种珍稀迁徙鸟类共71种,其中湿地鸟类41种。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1402公顷,缓冲区2066公顷,实验区3688公顷。保护区内现有湿地植被类型2个、16个群系,高等植物57种。生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优美,生态系统完整独特,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水禽栖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每年冬季有大量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和逗留。
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2008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总面积573.2公顷,地跨草碧镇、城关镇、水沟镇3个镇12个行政村,912户4392口人。公园西起草碧镇新兴村和水沟镇柿沟村,东至城关镇千阳中学南北宽约7.7公里,东西长约6.3公里。公园规划为湿地保护保育区、科普宣教展示区、湿地观光休闲区、湿地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全力修复湿地生态植被。
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修复退化湿地植被。沿千福公路两边荒坡地带,填土整理,种植小冠花、波斯菊、美国石竹、婆婆纳等宿根花卉70亩,修复植被裸露区域,美化环境。在千河南北两岸栽植雪松、侧柏、杨树、柳树等大苗9.3万余株,营造水源涵养林660亩。沿河堤新栽合欢、银杏等绿化苗木6600多株,河堤护坡栽植连翘、迎春等矮化植物3万余株。在湿地周边栽植绿化树木380多万株,建设绿地320亩,有效恢复了湿地植被,为水禽生活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着力强化湿地水源保护。
积极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加大对湿地公园水体的保护,在湿地公园区域内的12个村新建垃圾屋200多个,在公园安装环保厕所10个,设置垃圾桶15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及时运出垃圾废渣;争取公益性岗位100名,坚持每天清理湿地公园内环境卫生,对公园周边及内部的垃圾进行统一拉运填埋,杜绝向湿地排放污染物,千河水质不断提高,保障了市区饮用水源安全。三是精心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
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刘家沟、段家湾、新兴村设立投食点10处,抛洒食料供野生动物食用。在千河南北两岸栽植雪松、杨树等树种,建设鸟类隐蔽地700亩,为湿地鸟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憩、生存和繁衍场所。与有关学校和单位签订共管协议,聘请兼职管护员10人,落实各项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两年来共救助、放生鸟类300多只、鱼鳖类4万多尾。2014年,30只朱鹮在湿地放飞后,县上筹集资金购置观测与监测仪器设备12台(套),配备四名工作人员,昼夜值班,跟踪监测每只朱鹮的栖息活动范围,详细记录,掌握生活习性,及时对受伤者进行救助。进入冬季后,定时投放泥鳅等食物进行喂养。在我们的辛勤努力下,放飞的朱鹮安全越过了在千河流域的两个冬季,成功繁殖孵化出2只雏鸟。近年来,湿地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四是大力开展湿地恢复。
拆迁了位于千河南岸的民政救助站、养鸡场、奶牛场等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单位和场所,收回群众种菜的拾荒地,进行了绿化美化;对千河河滩的淤积区进行了治理平整,在保证河道畅通和安全的基础上,新栽芦苇、芦竹、香蒲、菖蒲等水生植物1000多亩,在千河河滩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千亩芦苇荡和大片绿地林地。既有效恢复了湿地原始生态,净化了千河水质,为水禽生活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又营造了湿地生态景观,为县城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湿地的休闲场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称赞。五是加强湿地基础设施建设。
在利用中央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的同时,积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各类项目,集中投向湿地保护领域,全力改善区域基础设施,目前已维修改造硬化湿地公园和保护区外部道路阳千路和千福路30公里,维修内部河堤道路12公里,新建木栈道1.8公里,修建步行道1.8万平方米、广场9400平方米,架设低压线路9100米、高压线路800米完,成了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给排水、电力供应、道路硬化、服务设施修建。多方筹集资金1.2多亿元,建成了水生植物园、湿地门户区、植被恢复区、鸟类观赏区、百花园、亲水湾、歇马湾等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生态系统明显改善。
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充分发挥湿地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蓄洪防旱、调节径流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有效改善了千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鸟类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二是水源水质得到保障。
千湖是宝鸡市区居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全县90%的湿地水源流向冯家山水库,通过河道综合治理,加大排污治理,大力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建设河流两岸绿色长廊,湿地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确保了水源清洁、水质健康,全县各流域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二级以上。三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西北地区湿地资源较为稀缺,千湖湿地是我省关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湿地,千湖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秀美的田园生态、深厚的文化沉淀,受到了来自西安、宝鸡等周边游客的青睐,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远扬四方。四是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千湖湿地的保护与开发,以湿地文化和独有的生态景观为依托,促进了千阳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积极协调发展。四、存在问题
一是湿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湿地保护与开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湿地保护工作具有超前性、渐进性的特征。因此,湿地保护投入要有高瞻远瞩战略的眼光,既要有阶段性投资,又要有长期的渐进性投入,还要有大手笔的重点项目投资。湿地保护项目国家投资有限,主要靠地方政府出资建设。虽然,我县几届领导对湿地保护高度重视,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本身属于省级贫困县,近几年对湿地保护工程投入了近千万元,仍然显得不足,且项目分散,在湿地调查、保护区建设、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手段与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二是公园招商引资难度大。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处在冯家山水库上游。公园开发受到了水源执法和环保部门的限制。水面娱乐项目不能开发,降低了湿地公园的对外吸引力,招商引资难度较大。湿地公园是以保护生态多样性等公益性建设为主,经营性建设为辅,吸引社会资金推进湿地生态建设的难度较大。三是湿地资源萎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千湖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芦苇等水生植物被毁,千河流域本身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泥沙含量大,造成河床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湿地景观严重丧失,使生物多样性衰退及污染日益加剧,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下降与湿地资源受损,严重威胁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而且这种影响将是长期而深远的。另外,由于千湖湿地分布范围广、分布战线长,湿地大多与农耕区接壤,缺乏明确的界线,保护措施力度小,采摘芦叶、改变湿地用途事件时有发生,对湿地资源造成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四是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
湿地及其资源类型多样,其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湿地管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决定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湿地保护和有关国际公约的履行工作,同时主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和林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城以西千河河道属于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按照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保育区内禁止人为活动。水利部门负责河道管理,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监管不严,造成县城以西砂石无序采放,河床高低不平,影响了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矛盾突出,影响了湿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目前,尚未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统一的协调组织与机构,也很难形成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五是保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湿地保护管理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保护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近年来,利用“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宣传月”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宣传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是今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六是湿地保护科研监测和管理能力不足。
湿地管理处现有技术人员为林业、水利、农业等专业,湿地保护知识乏善可陈,湿地恢复与保护技术应用十分缺乏,专业人员奇缺;技术手段落后,制约了科技人员能力的发挥,使科研监测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七是生态旅游缺乏精品。
千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吃、住、游、玩、行、购等各个环节挖掘力度不够,能使游客多花时间,多消费的项目还不多,这些方面主要在湿地旅游的景区、景点的开发虽有起步,但品位不高,景点多为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没有形成精品线路,对生态旅游资源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开发力度,致使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差,至今尚未形成稳定的旅游客流;文化品味不高,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品牌不靚。五、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完善职能定位,重新编制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强,我处将湿地保护职能定位为“保护水源、保证安全、塑造绿色、塑造文化、塑造景观”,把工作中心放在保护水源地上,把着力点定为了建设绿色生态上,继续打造“畅游湿地、品位山水、观赏花海、放飞心情”湿地名片。为此我们重新编制了千湖湿地发展规划,今后几年,千湖湿地中心工作是生态保护、水源地保护,工作重点是恢复千河流域生态,重新塑造千湖生态圈,建设重点是利用千湖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下大力气发展湿地观光和科普宣教,做靓千湖名片,让更多的人亲近自然、了解湿地、保护生态。二是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
按照现有的管理体制,湿地保护管理涉及许多行业与领域,牵涉到多个行政职能部门。为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协调和合作的管理机制。健全由多部门参与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领导小组,负责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决策与重大事宜协调,制定规章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有关所有。具体管理工作由县林业局承担,并通过部门间协调一致的湿地保护的联合行动,促进政府及部门决策时能够注重评估湿地的自然价值、生态功能及其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效益。三是完善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和法制体系。
根据千湖湿地建设规划和布局,建立健全湿地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结合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程,制定湿地管理办法,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以地方法规形式予以公布,将湿地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尽快建立有利于恢复、发展、保护与管理湿地资源的法规制度,制定对威胁湿地生态系统活动的限制性政策和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活动的鼓励性政策,协调好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监督体制,加强执法力度,杜绝过度和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行为,制止破坏性、毁灭性开发湿地资源的行为,禁止一切不利于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捕捞和捕猎,打击制裁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四是广开募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千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需要投入基建、设备、事业开支等足额的财力,才能建立起湿地保护利用管理的工作基础。当前湿地保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目前,千湖湿地开发保护工作初有成效,需要投入资金,才能建立起湿地保护利用的工作基础。继续实行“一套方案统领,整合各类资源,捆绑项目资金,发挥部门职能,举县一致建设”的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要全面推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广开募资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捐赠和民间融资。坚持“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类经济实体、自然人,采取承包、租赁、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景区景点、娱乐项目、商业网点、服务接待以及交通运输的建设和经营,不断提升湿地旅游产业规模、建设档次和管理水平,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合作。
从千湖湿地类型多、分布范围广、保护管理难度大及湿地资源监测本身技术要求高和工作连续性强等特点出发,湿地保护管理应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与人员的基础上,对湿地生物资源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承担监测任务;湿地非生物资源监测则由各行业原有的监测站(点)完成。同时,成立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专家组,负责审议湿地资源监测方案制定、监测数据处理和监测成果的形成。湿地科学在国内外都属新兴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及时地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总结和推广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建立国内、国际交流的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开展社会、经济、人文等多学科、多课题的综合研究,成立工程建设科技支撑机构,并联合其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形成技术力量雄厚的科技保障体系。六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城市品味和品质生活的提高,有赖于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千阳正在创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与手段,加强干部群众对保护湿地环境的教育,积极宣传建立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意义,支持社区民众发展生产,使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与自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其有一定的责任感,自觉投身到湿地保护事业中去。借鉴国际湿地保护的先进理念,充分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提倡和支持环保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开展与湿地保护相关的活动,特别是加强群众性的湿地保护科普活动。转变不利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传统的资源环境观。如:要尊重自然规律,改变“人定胜天”的观念;要转变“以农为本”的观念,实行多种经营,着力调整湿地利用经济结构;要转变“以土为本”的观念,实行退耕还湿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观。七是实施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千湖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们对湿地的活动将日趋频繁,因此,建立对天然湿地开发以及用途变更的生态影响评估、审批管理程序,实施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依法论证、审批并监督实施。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评价,应着重分析开发活动对湿地资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通过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控制与避免人为大规模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以达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的目的。由于湿地开发后对环境的影响是渐进的,只有当湿地资源开发到一定规模,污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对环境影响才能明显体现,在此之前,影响一直处于积累过程,但此时已造成巨大的生态损失。因此,对湿地资源利用影响评价也要有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对于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应着眼于累积效应的评价,否则,单个建设项目均顺利通过影响评价,而湿地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恶化,所以,在开展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时,不仅要注意时间积累的影响效应,而且更应该注意数量和空间的积累效应,只有这样,湿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影响。
八是科学开发,打造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为充分保护和利用千湖湿地资源,在开发上要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注重挖掘、展示、利用源于湿地的人文资源,让公众在领略湿地自然风光、认识湿地的同时,了解湿地的文化、民俗及其生态文明进程的作用,使其不仅发挥特有的生态效益,也成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科普教育基地。在开发中要十分注重开发投入和产出效益的关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结合千湖湿地保护工程,打造集湿地游览观光、参与体验、宣教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湿地生态旅游区。重点建设湿地宣教中心、湿地体验中心、湿地植物园、湿地人家、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园、农耕文化博物馆、休闲度假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游泳场、“农家乐”湿地休闲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及其附属配套设施,使千湖成为独具特色旅游热点,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五篇:云顶村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XX村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了解XX村环境保护基本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科学制定农村环保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我村调研组及时深入实地,对XX村自然环境及资源、环保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XX镇东北边,北靠兰坪县金顶镇、南接长新乡永香村马渡登、东剑川县象图乡、老君山镇,西至中和村、松水村,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委会,集“民族、山区、边远、贫困”于一体,境内最高海拔3638米,国土面积73.80平方公里。全村辖17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625户2149人,有耕地面积2889亩,2011年人均生产粮537公斤,人均纯收入2956元,大畜牧存栏1887头,出栏786头,小畜牧存栏5192头,出栏6552头。有饮用水源地25个,太阳能用户60户,森林覆盖率68%,农药、化肥年用量近30万公斤。
二、存在的问题
(一)燃料结构不合理。
目前,XX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还是以燃烧薪柴为多,沼气池利用数为零,少数农户使用电气、太阳能,这种习惯不仅浪费木材,破坏植被,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畜禽养殖不规范。
XX村畜禽养殖以自由放养为主,畜禽粪便排放,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由于水源地均在本村,但又没有水源保护,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有时会造成水源污染。
(三)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地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部分农民对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特别是化肥的流失率高,容易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阻碍环保的因素
(一)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在大部分农村,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生产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绿色就是效益,环境就是资本的观念还未形成。
(二)环保设施投入不足。
“整村推进”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新农村,但是由于农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显得
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环境保护规划尚未形成。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署,大部分农村没有生态保护规划目标,出现“重发展,轻生态”的局面。
(四)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农村环境治理没有地域、界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
四、对策与建设
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托,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提高认识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塑村庄的生态优势,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也是农村的潜力所在、魅力所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推进生态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
(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配套性、多样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片推进。要着力美化村容村貌,借山用水,充分体现山区特色;要全面治理,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一个村一个村整体推进,努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整体效应;要强化基础,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和“生态环保网”,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努力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经济
1、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主导农业为基础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发挥特色,树立品牌,集中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强化农业产业内循环,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基地与加工配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使得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重点发展核桃、茶叶、林下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
2、发展生态旅游: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旅游业大有可为。要发掘山水、路桥、溪流等各种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持原有村庄特色风貌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别有风韵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村庄。体现云龙特色的古村落、古桥、古路要保留,创建生态旅游村。
(四)改善生态环境
1、以新村规划为龙头,美化环境。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
活、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环境优美等原则,完善村镇规划,规划明确工业、农业、居住、商贸等功能区划,对新村建设、道路环境绿化、生活排污、垃圾处理、医疗设施等进行综合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村容整洁的新村格局。
2、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村庄道路,实施道路硬化,亮化主干道,加强河道治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污水管网建设与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卫生厕所普及,开展“四害”控制。
3、健全长效机制。要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门前卫生、绿化“三包”制度,签订文明卫生责任书,制订村规民约等,使人人都参与整治创建活动,共享共保创建成果。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四)打造生态文化
加强对村民的生态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转变其对环境污染及其解决方法的态度。宣传并培训有利于农田控磷减氮优化施肥技术,使农民掌握新技术并愿意接受;宣传无公害产品的相关内容等,使农民懂得生态农业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贡献等等。结合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作为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201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