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时间:2019-05-12 06:2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第一篇: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一是实施重大林业工程。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已完成退耕还林1577万亩(退耕地造林661万亩),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853万亩,三峡库区库周绿化带建设造林绿化70.1万亩。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27.12%,人均公园绿地7.71平方米;森林面积较直辖初增长52.3%,森林覆盖率增加12%,达到33%。

二是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坚持以沿江、沿路、沿城和沿库地域为重点区域,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直辖以来,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6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31.9%。

三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2001年以来,争取国家专项资金76.19亿元,开展三峡库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对37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了工程治理,对2516处地质灾害点实施了群测群防,对179处地质灾害点的16669名群众进行了搬迁。

四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全市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实施了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工程。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风景名胜区35个、森林公园69个,分别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1.1%、5.8 %和2.3%。

五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了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以及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和污染治理示范。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整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8.27万公顷,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82万座。

六是加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移民。编制了《重庆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规划(2006年—2020年)》,依托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开展石漠化治理。以三峡移民搬迁和扶贫开发为工作重点,实施库区生态移民,逐步缓解生态脆弱区的环境压力。

第二篇:关于全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工作汇报

关于全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工作汇报

××区人民政府(2011年11月16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领导及代表对我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进行视察。

近年来,我区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保护,全面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等的综合治理,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开展一项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2011年,我区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列为全区“四个年”重大活动之一。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38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总体目标,明确了基本任务,全力实施“三大工程”。以巩固“一大四小”工程成果、大力发展苗木基地建设为核心,以三大工业基地生态修复、矿山植被恢复、库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等为重点,实施“青山工程”;以流域综合治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为重点,实施“碧水工程”;以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清洁能源推广工程建设等为重点,实施“蓝天工程”。

目前,全区有9个乡镇、11个行政村申报了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乡、××镇、××镇××村在2010年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村)、现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村)。

(二)巩固“两大建设”:“一大四小”和城镇园林绿化建设 继续开展“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建设。截止到今年10月份,全区共完成“一大四小”造林绿化面积19.3万亩(山上11.6万亩,山下7.7万亩),总投资超过12亿元,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4.8%。重点做好以下5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主要通道绿化。实现了8.7公里沪昆高速××段、13.5公里武吉高速××段的通道绿化改造提升后,今年继续对赣粤高速××段进行通道绿化。同时对通道绿化中出现的死苗进行补栽,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对部分断带的村庄以及绿化标准较低的地段,重新规划植树,确保通道绿化整体效果。二是高标准完成县道绿化。按照2排景观树,一排阔叶树的标准完成全区10条县道绿化。三是全面推进林相改造。以××峰、××镇为重点,完成林相改造面积6万亩。四是高标准打造万亩苗木基地。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需要,在赣粤高速××段附近实施生产绿地建设,打造万亩苗木基地,同时加强苗圃、花圃的自身建设,增加科技含量,努力引进新品种,提高全区苗木自给率。五是继续抓好以高产油茶为特色的林业产业建设,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目前全区油茶面积27万亩。

扎实开展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一是按照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加快城市居民小区和集镇、村庄绿化建设步伐,重点打造30个精品居民小区、8个精品集镇和32个精品村庄。二是结合××抬水工程建设,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水平。三是加快××新区公园、景观等公共绿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区景观绿化水平和档次。四是做好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化建设,对于新建、改建居住区、单位庭院严格要求留足绿化用地,形成与建筑物同时峻工的绿化配套设施。五是抓好工业基地植被修复工作,每个基地至少补栽500亩阔叶树木,确保实现全年工业园区1500亩以上植被修复任务。

(三)抓细“两个保护”:公益林保护和防火护林

加强公益林保护。严格落实国家公益林相关政策、法规,严格控制对公益林的采伐更新,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是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专题讲座、专栏及印发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开展以打击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认识林业建设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依法治林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狠抓源头管理。全面落实“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政策,坚持采伐申请、伐区作业设计及审批、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采伐公示、凭证采伐、伐区检查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三是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规范木材运输监督检查行为,严格签证制度,发挥木材检查站监管作用,严禁非法木材进入商品市场。四是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区森林公安和林政稽查队要加强巡查,管住非法森林资源进入木材加工企业;对非法加工经营的单位坚决取缔,杜绝无证加工、无证经营、乱收乱购等现象,对流动锯台见到一个查封一个。五是开展“乱砍乱伐”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了乱砍乱伐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一是抓好水库四周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保护工作,加大造林补植、低效林改造、阔叶树补植力度。按照“有防火路或生物防火林带、有封山育林标志牌,有专(兼)职的护林员和责任人,有乡规民约和奖惩办法,有人工促进、补植、抚育管理措施,有检查验收制度”的封育措施,严格管理,对库区周围尚未完全绿化的宜林山地,要抓紧造林补植,发挥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二是落实防火工作措施。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区 “四套班子”成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火灾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以及火情零报告制度,确保火情信息畅通。结合国家安排的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抓好区、乡两级防火指挥体系建设、林火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区、乡镇两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全面提升级森林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四)杜绝“二种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

切实改善区域水质。一是改善河道水质。科学划定孔目江、袁河、袁惠渠等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区,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污染源,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同时加强袁河、南安江等河道清淤疏浚、堤防除险加固、河岸防护、水闸维护工作,确保河道的行洪、调蓄、灌溉、通航等基本功能,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河网地区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施用量;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肥、药的利用效率;合理布局畜禽水产禁养区和集中养殖区,推广畜禽排泄物收集与再利用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未处理排放;开展小

(一)、(二)型水库人工养殖专项整治行动,实行人放天养。三是加强污水防治。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管网收集系统,所有中心镇及新余经济开发区、下村工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年底完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四是大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2855万元,通过水厂供水、另行建设集中供水等方式,计划解决××、××、××、××四个乡镇144个自然村的5.71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建立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一是合理布局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点。按照“一个规划布点、一张图纸施工、一个标准建设、一条线路收集”的要求,以每25户建一个、每个自然村至少建一个的标准,全区已建设农村垃圾收集点5078个。同时,每个村小组配备1名以上环卫人员,督促村民清扫自家房前屋后,并将垃圾统一倒到指定收集点,确保了户户垃圾集中收集、村村垃圾管理到位。二是高标准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考虑到农村垃圾收集点覆盖面广、线路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我区在各乡镇全面推广建设压缩式中转站。按照5立方或8立方收储搬运能力的标准,全区投入300万元在11个乡镇新建12个压缩式中转站,目前已建4个中转站并投入使用,基本上做到了“三车垃圾变成一车垃圾”,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三是积极帮助乡镇组建环卫所。2006年,我区在各乡镇组建环卫所,并按照人口多少帮助乡镇配臵环卫车34辆(乡镇人口在3万人以下配臵2部、3万人以上的配臵3部),所需经费全部由区财政一次性解决。从2007年开始,区财政将每年列支102万元专项经费,确保乡镇环卫所工作的正常运转。四是切实抓好垃圾统一装运和填埋。村组垃圾集中收集后,由乡镇负责统一装运到中转站进行压缩。垃圾经中转站压缩后,由区环保局负责用垃圾运输车集中运输到新余市板桥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处理,避免了乡镇垃圾就地处理造成二次污染。

(五)抓好“两源利用”:太阳能与沼气清洁能源 大力推进沼气建设。充分利用国债资金投入的契机,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发挥生物质能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高效清洁技术,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引导农户实施沼气应用,鼓励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实施沼气工程。

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继续对农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实行每台补助500元的政策,提高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业生态管理有待加强。造林绿化成活率偏低,管护措施须进一步提高。征占用林地难以控制,部分存在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占用林地较多,林业部门虽想方设法进行补救,如异地造林、调整公益林等,但质量难以保证。

2、农村生态保护工作尚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养殖业废物污染、农药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保护有待进一步提高。

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缺口大。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管护、公益林的保护、所有水库推出承包养殖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资金缺口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组织领导。生态文明区建设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督促生态文明区建设工作,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2、广泛宣传教育。组织系列宣传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宣扬环境保护先进做法和经验,营造全民生态建设氛围。加强生态教育,摒弃陈规陋习,提倡现代、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3、加大建设投入。将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通过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项目前期经费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各个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市专项资金支持,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开发、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等项目资金,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4、强化责任考核。按照属地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区政府将生态保护与建设各项任务分解到各责任主体,确保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第三篇: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环境,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vironment,意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生态地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称为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

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就全球来说,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的丧失;淡水资源紧缺;生物种消失;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人口激增等等。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情境也不容乐观,我国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我国的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下面我就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生态问题做简单的论述。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

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地球正在升温,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中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危肋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

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与此相关的报道也是举不胜举,比如 “全球变暖,孟加拉湾一小岛消失”“北冰洋含冰量剧减”“全球生物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地球的‘冰河时代’将要来临?”“加科学家发现北极海永冻层完全消失”“海中的甲烷释放速度加快”“马尔代夫沉没百年倒计时”“北极冰川融化 地球或被淹没“水城”威尼斯再遭水淹”由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报道也很多:“岛国马尔代夫将在海上建家园”“澳大利亚下冰雹,像高尔夫球一样大”“百年大旱:产粮大县面临部分绝收”“甘肃罕见雪灾,最深1.5米”“澳大利亚遭暴雨侵袭,墨尔本市区洪水齐膝”“地球或进入强地震频发期”“德国雪崩,46辆汽车挤成一团”等等。

这一切无不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得不在这种严峻的时刻好好的反思我们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活动中有所改变,不要一味的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考虑对生态带来的破坏。如果不这样,那么到最后受惩罚的只有我们人类自己。

第四篇:我市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的基本思路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的战略部署,市旅游局组织建设生态旅游胜地调研,形成如下思路。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与优势 1、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森林和水域的调节,使##市旅游景点的气候舒适度总体较高,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9.4C,一年四季均可游览。市内海拔较高的景点,气候垂直变化较明显,可以开发避寒旅游产品。由于武夷山脉的阻挡,##市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内陆地区,可开发避暑旅游产品。2、构景地貌多样。震旦纪以来的6亿多年中,##地区经历大地构造运动,形成目前地质结构丰富,自然遗产多样的多山丘陵地貌,有以永安大湖石林为典型的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岩溶地貌景观;有以泰宁金湖为代表的丹霞构景地貌区;还有以市郊瑞云山国家4A旅游区为特色的有较高品位的火成岩地貌。3、水文资源丰富。##市山地性河流多,有河面开阔、水流平稳的河段,也有青山夹峙、水流湍急的溪谷,适宜开发生态旅游的河流峡谷、观光瀑布和漂流的河段较多。尤其沙溪是闽江三大支流之一,纵贯##市,可以开发水上旅游交通、水上旅游活动。难得的天然湖泊、众多的水库、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都具有生态旅游开发价值。4、物种分布多样。物种的多样性是##生态旅游开发多样性的基础。##市是山林生态大市,植被条件优越。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0.5%,居全国首位,##市森林覆盖率居福建首位,高达76.8%以上,且生物物种多,分布区域广。野生植物物种344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4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27种;野生动物有1044种,约占全省的89.5%,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91种,占国家重点保护种类的22.78%。植被种类、林区的林相和景观,能够满足旅游审美要求,适合生态旅游开发。同时,森林多属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是旅游开发的一大优势。5、历史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各县(市、区)都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出土;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年代可溯至18万年前,尤其是距今2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被列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使宁化石璧成为客家人的祖地;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一批名人名事遗址遗迹: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朱熹、杨时、罗从彦,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黄慎等都诞生在##;清流文天祥屯兵遗址、沙县定光禅寺、永安安贞堡、鳞隐书院等都是##历史上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的反映。同时,##还是苏区红色文化荟萃之地。另外,##的饮食文化,丰富独特;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丰沃的土壤。6、生态旅游基础扎实。全市现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小区面积达14.4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3%,而且资源的等级、品位较高。自然保护区10个,面积4.4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自然保护小区956个,面积6.91万公顷;森林公园5个,面积0.4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4个;风景名胜区11个,面积2.5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个(国家4A旅游区4个、2A旅游区1个)。还有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区、4个县级生态示范区。7、经济社会环境良好。##市是“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全国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近年来,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旅游业被确定为##市“十五”期间四个主导产业之一。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条件。

二、##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 充分利用##生物和文化的资源优势,按照“市区周边旅游圈、北部山湖洞生态旅游区、西部客家苏区文化旅游区”三个功能区划,在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题下,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以“碧水、丹山、奇石、溶洞、森林、古文化”为特色的山水生态文化名城、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南方生态乐园。

三、##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突显##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的优势,张扬##“天下幽奇”的个性,建议##旅游的品牌形象定位为“天下幽奇,中国绿都——##”。

四、##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重点 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应以生态度假、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地质考古、文化生态为重点。1、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利用##青山秀水的资源优势,开发完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把生态旅游有机地融入传统的风光旅游。以金湖、桃源洞-石林、玉华洞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为主体,结合三元横坑温泉、清流夜滩温泉等地热资源,开发具有生态疗养健身功能的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力争在2005-2010年把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将乐玉华洞风景区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实现我市观光型产品向生态型观光度假休闲产品过渡。2、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做好“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文章,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结合开展体育健身、漂流探险、科学考察等活动,开发具科普教育、生态保护、森林科考、度假疗养、休闲观光、登山野营等功能的生态旅游产品。以现有的为基础,遵循“宜小不宜大,宜隐不宜显,宜散不宜聚,宜土不宜洋”的原则,保护、开发和建设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利用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建设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生态园。并突出生态教育和保护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力争到2007年,建成森林公园10处,

第五篇:我市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的基本思路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的战略部署,市旅游局组织建设生态旅游胜地调研,形成如下思路。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与优势1、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森林和水域的调节,使##市旅游景点的气候舒适度总体较高,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9.4C,一年四季均可游览。市内海拔较高的景点,气候垂直

变化较明显,可以开发避寒旅游产品。由于武夷山脉的阻挡,##市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内陆地区,可开发避暑旅游产品。2、构景地貌多样。震旦纪以来的6亿多年中,##地区经历大地构造运动,形成目前地质结构丰富,自然遗产多样的多山丘陵地貌,有以永安大湖石林为典型的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岩溶地貌景观;有以泰宁金湖为代表的丹霞构景地貌区;还有以市郊瑞云山国家4A旅游区为特色的有较高品位的火成岩地貌。3、水文资源丰富。##市山地性河流多,有河面开阔、水流平稳的河段,也有青山夹峙、水流湍急的溪谷,适宜开发生态旅游的河流峡谷、观光瀑布和漂流的河段较多。尤其沙溪是闽江三大支流之一,纵贯##市,可以开发水上旅游交通、水上旅游活动。难得的天然湖泊、众多的水库、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都具有生态旅游开发价值。4、物种分布多样。物种的多样性是##生态旅游开发多样性的基础。##市是山林生态大市,植被条件优越。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0.5%,居全国首位,##市森林覆盖率居福建首位,高达76.8%以上,且生物物种多,分布区域广。野生植物物种344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4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27种;野生动物有1044种,约占全省的89.5%,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91种,占国家重点保护种类的22.78%。植被种类、林区的林相和景观,能够满足旅游审美要求,适合生态旅游开发。同时,森林多属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是旅游开发的一大优势。5、历史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各县(市、区)都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出土;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年代可溯至18万年前,尤其是距今2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被列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使宁化石璧成为客家人的祖地;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一批名人名事遗址遗迹: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朱熹、杨时、罗从彦,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黄慎等都诞生在##;清流文天祥屯兵遗址、沙县定光禅寺、永安安贞堡、鳞隐书院等都是##历史上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的反映。同时,##还是苏区红色文化荟萃之地。另外,##的饮食文化,丰富独特;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丰沃的土壤。6、生态旅游基础扎实。全市现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小区面积达14.4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3%,而且资源的等级、品位较高。自然保护区10个,面积4.4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自然保护小区956个,面积6.91万公顷;森林公园5个,面积0.4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4个;风景名胜区11个,面积2.5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个(国家4A旅游区4个、2A旅游区1个)。还有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区、4个县级生态示范区。7、经济社会环境良好。##市是“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全国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近年来,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旅游业被确定为##市“十五”期间四个主导产业之一。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条件。

二、##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充分利用##生物和文化的资源优势,按照“市区周边旅游圈、北部山湖洞生态旅游区、西部客家苏区文化旅游区”三个功能区划,在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题下,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以“碧水、丹山、奇石、溶洞、森林、古文化”为特色的山水生态文化名城、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南方生态乐园。

三、##旅游品牌形象定位突显##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的优势,张扬##“天下幽奇”的个性,建议##旅游的品牌形象定位为“天下幽奇,中国绿都——##”。

四、##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重点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应以生态度假、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地质考古、文化生态为重点。1、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利用##青山秀水的资源优势,开发完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把生态旅游有机地融入传统的风光旅游。以金湖、桃源洞-石林、玉华洞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为主体,结合三元横坑温泉、清流夜滩温泉等地热资源,开发具有生态疗养健身功能的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力争在2005-2010年把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将乐玉华洞风

下载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六大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成型113张迪2011101286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虽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我们也将自己 置于危险的境地——为了发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由......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谭淦标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开发活动和人口增加,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呈加重和蔓延的趋......

    张掖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与建设

    张掖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与建设 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13/7/4 王清忠 明海国 于伟华 摘要:张掖地处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中段,在巴旦吉林沙漠边缘、黑河流域中游,系甘肃乃至全国通往......

    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辩证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青山绿水的辩证关系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网发布时间:2008-06-04 建设生态文明,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

    机械与环境生态保护(模版)

    机械与环境生态保护 姓名:林诗远 学号:20100410208 班级:10级车辆二班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机械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 排放的污染物质越来......

    关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于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 孟 庆 栋 珲春市委财经办 珲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遗存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红色文化感人至深,堪称图们江流域“......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情况概述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情况概述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一、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草原面积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草原......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县社保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美丽家园。 当我国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