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管廊人员定位管理方案解析
综合管廊定位解决方案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改造,综合管廊的建设也在全国逐步推进。因管廊施工环境属于狭窄地下空间,加之具有施工设备大型化、施工人员密集化、工艺复杂等特点,具有极大的危险。为此安全生产与管理成为了综合管廊建设中的重点,通过对人员工种、车辆功能进行分组管理,大幅度的提升生产安全性和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方案简介
推动面向现场人员及设备的定位管理系统,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具有智能监控管理、现场人员的实时定位、追踪、报警等功能的人员定位系统,必将大幅度提升施工安全性和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同时还可以与现有的系统有效的集成并进行多方面功能扩展,完善整个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有效地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真正意义上实现现场施工人员及巡检人员的实时安全监控。
定位技术的选择
与户外空旷环境相比,综合管廊内环境要复杂的多,由于信号遮挡及干扰,GPS、北斗等卫星导航技术无法在该环境下工作;WiFi、Zigbee、RFID等定位技术,存在着定位精度低、功耗较高、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目前管廊定位系统主要采用的是UWB定位技术。该技术优势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强、低功耗、高安全性,系统架构实现简单。
方案功能介绍
沃旭提供的综合管廊安全管理方案,采用IR-UWB定位技术,通过在综合管廊内部布设自主研发的基站,员工佩戴标签,设备安装标签,实施精确地定位员工和物资设备位置,零延时地将员工和物资设备的位置信息显示在定位引擎上;进行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数量统计、精确位置管理,危险区域告警,巡检考核,精度可达到20厘米,以精益生产、合理调度安排、保护员工安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人员安全管理
实时精准人员定位,可以随时查看作业人员的位置、分布区域、运动轨迹,当人员遭遇意外或突发情况下,可通过SOS一键报警功能通知管理人员立即赶来协助或救援,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能力。
人员数量统计与考勤管理
可以查看区域累计人数、当前实时人员及设备数量、实时热力分布、实时楼层热力曲线、实时围栏状况,自动记录进出施工管廊人员的考勤信息和统计。 危险区域告警
可进行安全电子围栏、危险警报区区域划分,当发现被定位的目标进入危险区域或授权目标长时在危险区固定不动的时候,立即触发告警,并将告警数据回传至后台。 巡检考核管理
统计识别巡检人员的所有身份信息,并对其在某个操作区的进出时间准确记录保存,便于管理人员统计和抽查监督,防止人员误操作、漏操作、重复操作,切实保障巡检各项指标达到安全管理要求,提高巡检管理效率。除上述几点基本功能以外,应用端可拓展功能包括:标签权限管理、标签电量管理、基站管理、轨迹回放及存储、地图交互、热区图、电子围栏、视频联动等。
第二篇:综合管廊(本站推荐)
综合管廊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发展历史
国外发展
在发达国家,共同沟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在系统日趋完善的同时其规模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法国
早在1833年,巴黎为了解决地下管线的敷设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开始兴建地下管线共同沟。如今巴黎已经建成总长度约100 公里、系统较为完善的共同沟网络。
此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汉堡等欧洲城市也相继建设地下共同沟。日本
1926年,日本开始建设地下共同沟,到1992年,日本已经拥有共同沟长度约310 公里,而且在不断增长过程中。
建设供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广电等市政管线集中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日本称“共同沟”),已成为日本城市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准之一。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首都东京市政机构就在市中心九段地区的干线道路下,将电力、电话、供水和煤气等管线集中铺设,形成了东京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此后,1963年制定的《关于建设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日本相关部门需在交通量大及未来可能拥堵的主要干道地下建设“共同沟”。国土交通省下属的东京国道事务所负责东京地区主干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次干线的地下综合管廊则由东京都建设局负责。
如今已投入使用的日比谷、麻布和青山地下综合管廊是东京最重要的地下管廊系统。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日比谷地下管廊建于地表以下30多米处,全长约1550米,直径约7.5米,如同一条双向车道的地下高速公路。由于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集中于日比谷地区,须时刻确保电力、通信、供排水等公共服务,因此日比谷地下综合管廊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它承担了该地区几乎所有的市政公共服务功能。
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修建的麻布和青山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同样修建在东京核心区域地下30余米深处,其直径约为5米。这两条地下管廊系统内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天然气管道和供排水管道排列有序,并且每月进行检修。其中的通信电缆全部用防火帆布包裹,以防出现火灾造成通信中断;天然气管道旁的照明用灯则由玻璃罩保护,防止出现电火花导致天然气爆炸等意外事故。这两条地下综合管廊已相互连接,形成了一条长度超过4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网络系统。
在东京的主城区还有日本桥、银座、上北泽、三田等地下综合管廊,经过了多年的共同开发建设,很多地下综合管廊已经联成网络。东京国道事务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东京市区1100公里的干线道路下已修建了总长度约为126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在东京主城区内还有162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正在规划修建。
俄罗斯
1933年,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修建了地下共同沟。西班牙
1953年西班牙在马德里修建地下共同沟。
其它如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纽约、多伦多、蒙特利尔、里昂、奥斯陆等城市,都建有较完备的地下共同沟系统。
国内发展
中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设里程约800公里,综合管廊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法律以及利益纠葛造成的。
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据统计,日本、台北、上海的综合管廊平均造价(按人民币计算)分别是50万元/米、13万元/米和10万元/米,较之普通的管线方式的确要高出很多。但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每次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综合管廊的成本效益比显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台湾曾以信义线6.5公里的综合管廊为例进行过测算,建综合管廊比不建只需多投资五亿元新台币,但75年后产生的效益却有2337亿元新台币。
其实北京早在1958年就在天安门广场下铺设了1000多米的综合管廊。2006年在中关村西区建成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主线长2公里,支线长1公里,包括水、电、冷、热、燃气、通讯等市政管线。1994年,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了大陆第一条规模最大、距离最长的综合管廊——浦东新区张杨路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全长11.125公里,收容了给水、电力、信息与煤气等四种城市管线。上海还建成了松江新城示范性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一期)和“一环加一线”总长约6公里的嘉定区安亭新镇综合管廊系统。中国与新加坡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经过10年的开发,地下管线走廊也已初具规模。
住建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确定包头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计划到2018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2015年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根据测算,未来地下综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若按每公里1.2亿元测算,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
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
除了住建部之外,包括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都已经下发有关文件,支持地下管廊建设。2015年1月份,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此后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并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试点的10个城市总投资3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我们的思路是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国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积极性。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
分类
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缆线管廊: 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法律规定
国外法律
西欧国家在管道规划、施工、共用管廊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如德国、英国因管线维护更新而开挖道路,就有严格法律规定和审批手续,规定每次开挖不得超过25米或30米,且不得扰民。日本也在1963年颁布了《共同管沟实施法》,解决了共同管沟建设中的资金分摊与回收、建设技术等关键问题,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次修订完善。
俄罗斯对综合管廊设置的规定:
在拥有大量现状或规划地下管线的干道下面; 在改建地下工程设施很发达的城市干道下面;
需要同时埋设给水管线、供热管线及大量电力电缆情况下; 在没有余地专供埋设管线,特别是铺设在刚性基础的干道下面时; 在干道同铁路的交叉处。日本对综合管廊设置的规定:
在交通显著拥挤的道路上,地下管线施工将对道路交通产生严重干扰时,由建设部门指定建设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建设可结合道路改造或地下铁路建设,城市高速等大规模工程建设同时进行。
国内法律
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对2012年版本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对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版规范强调原则上所有管线必须入廊,但也扩充了综合管廊的分类,新增了缆线管廊。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第2.3节有关规定,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集中敷设:
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 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第5.2节有关规定,当遇到下列情况时,电力电缆应采用电缆隧道或公用性隧道敷设: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众多,电缆沟不足以容纳时应采用隧道;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且位于有腐蚀性液体或经常有地面水流溢的场所,或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穿越公路、铁路等地段,宜用隧道; 受城镇地下通道条件限制或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与较多电缆沿同一路径有非高温的水、气和通讯电缆管道共同配置时,可在公用性隧道中敷设电缆。福建、江苏等地出台了综合管廊建设指南,厦门市还出台了厦门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
建设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间,神户市内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毁,但当地的地下综合管廊却大多完好无损,这大大减轻了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的难度。
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沟建设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
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
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
由于共同沟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
由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由于架空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
科研成果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技术研究和开发》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报批稿)5项专利 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于2015年8月10日公布。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第三篇:KW地下管廊人员定位方案(模版)
地下管廊 人员定位解决方案
山东开物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1系统概述
城市综合管廊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城市综合管廊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综合管廊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作为一种集约化、可持续性的管线敷设方式,通过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综合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相关建筑物相互干扰,为各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促进城市不断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根据国标要求,结合管廊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率先推出完全满足国家标准的完整综合管廊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抗电磁干扰、防潮等特点,通过物联网、三维可视化、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对管廊内巡检人员进行实时监测。系统构成
城市综合管廊实人员定位系统由人员定位终端、读卡器、数据传输器等设备组成。
人员定位终端可以为卡片式,也可以为腕带式,内置2.4G有源芯片,主动向外界发射信号;
读卡器安装在管廊的各个分仓中,每隔50米安装一台读卡器,用于接收人员定位终端发出的数据,对人员进行登记;
数据传输器是用来汇集读卡器所读取的数据,并将汇集数据传输到上级的交换机内。视频联动
城市管廊人员定位系统可与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联动,若上级管理员想查看某个巡检人员所在位置的视频,可以点击视频联动按钮,所查巡检人员当前区域的视频会出现在显示器中。
4系统介绍
(1)RFID设备技术先进
RFID电子腕带技术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读取距离更远;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写入时间快;腕带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腕带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可以对腕带附着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2)本系统具备较高的成熟度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稳定性和保密性特点,可独立运行,不依赖于其他系统。充分考虑网络、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
(3)良好的兼容和可扩展性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开放的体系结构和长远的生命周期,能满足以后开发新功能需要;系统通过GPRS或者串口得来的数据,能和系统实现无缝隙连接。
第四篇:地下综合管廊环境监测方案
底下综合管廊温湿度环境监测方案
目前在现代化城市中,底下综合管廊供电逐渐代替高空架线的方式,随着电力电缆的发展,对综合管廊的监控要求也要随之提高,为帮助电力巡检人员安全,方便,快捷的管理电缆隧道,集可视化智能化一体的现代智能监控系统替代了传统的管理模式。
电缆长期在底下管廊中,容易发生电缆表面温度过高,导致烧毁绝缘层造成短路情况。
以及防止管廊有水对线路造成水浸 短路的状况。有必要针对综合管廊进行温湿度,烟感以及水浸 积水情况和有害气体的检测。
仁硕综合管廊环境监测方案 通过环境监测主机采集485型温湿度,水浸传感器,烟感探测器,红外探测 以及水位整体的监控方案。采集之后主机通过网口或者GPRS将主机上传至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远程查看综合管廊里的实时状态,发生异常之后会短信报警,声光报警,手机APP推送,振铃报警。多重报警提醒电力巡检员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险情消灭在萌芽中,避免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小主机通过modbus协议采集485型空气温湿度变送器,光电烟感探测器以及液位水位状态将数据通过网口,GPRS或者485将信号传输。
所有设备参数:
小主机 RS485接口可将我司所有的RS485型的变送器(温湿度、水浸、断电检测、烟感等)接入到环境监控主机,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我司提供的云平台
或客户自己的服务器。该设备支持GPRS、以太网、RS485有线等任一方式上传数据。脱机短信报警功能,带有1路浸水检测功能可外接漏水电极也可外接漏水绳 带有1路0~220V交流电压输入检测,可用于市电断电报警。 带有1路0~100V直流电压输入检测,可用于检测蓄电池电压
温湿度变送器
量程范围-40-+80℃
温度精度±0.5℃ ;湿度精度±3%RH 10-30V供电 孟(185 6075)3786 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采用标准的485信号输出,Modbus协议,支持二次开发。供电电源:10~30V DC静态功耗:0.12W 报警功耗:0.7W 报警声响:≥80dB 信号输出:RS485 通信协议:Modbus-RTU 烟雾灵敏度:1.06±.26%FT 符合标准:GB4715-2005 工作环境:-10℃~50℃,≤95%,无凝露
第五篇:CY地下管廊人员定位方案
地下管廊人员 定位系统
1.系统功能
城市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城市综合管廊避免了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综合管廊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作为一种集约化、可持续性的管线敷设方式,通过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综合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位置,避免工程管线之间及其相关建筑物相互干扰,为各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促进城市不断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地下管廊应用后,会安排人员定期去管廊内部巡查及检修,但是地下管廊情况复杂,人员下到井下可能会有危险,基于对管廊检修人员的安全方面考虑,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人员定位系统,避免了人员在管廊里出现危险而上面的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知晓的情况。
2.系统说明
本系统是一套完善的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针对地下管廊巡检人员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多个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在下到地下管廊发生危险后无人知晓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3.软件功能设计
人员实时定位:在软件中显示管廊内工人的实时位置,位置信息在平面图纸用圆点表示;
人员信息查看:在软件中,人员所在位置用圆点表示,当鼠标移动至圆点时会显示此圆点对应人员的信息,包括:人员姓名、联系方式、所属部门、人员移动轨迹。
人员快速查找:在软件人员查找项目中,输入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可以进行人员查找,可以快速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 人员一键报警:人员佩戴的腕带具有报警功能,当发生危险时按下腕带侧面的按键,即可向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人员生命体征监测:可以检测佩戴人员的脉搏及血氧。 人员停留时间过长报警:人员下到管廊检修时,设定每个地点停靠的时间。当查出预设时间,人员还是没有移动,系统会发出报警。
人员进出时间记录:设置在井上和井下的ZIGBEE节点及定向读卡器记录人员的进出时间。
轨迹追踪:输入要查询人员的姓名及时间段,系统会以表格的形势表示出该人员的移动轨迹。
工作人员点名:管理员进入实时点名模块可以查看当前时间有多少人员在什么位置进行什么工作。
消失报警:标签消失有多种因素(如电池没电或被破坏、标签越过信号覆盖区域等),可以设置指定标签的消失报警条件和报警级别,如该标签消失了,将会触发相应的报警;
电量低报警:可以在系统中设置电量最低界限,一旦标签电量低于这个界限将会发出报警信息;
报警语音提示:报警触发时,会自动发出语音提示,提醒监控人员及时处理。
报警画面:当报警发出时,监控画面会自动弹出报警画面,画面信息包括人员的名字、照片、报警所在的详细的地图信息等。
4.系统拓扑图
设备部分采用的是2.4G组网技术,整个系统拓扑图如下图系统拓扑图所示。
系统拓扑图
5.设备点位布置
5.1检修井部分
5.1.1在检修井入口出安装一台ZIGBEE节点和定向读卡器,在井下方安装定向读卡器,用于对人员的进出进行记录。
5.1.2在检修口下方安装数据采集器,用于接收检修口以及管廊内的定向读卡器、ZIGBEE节点信息,并实时上传到交换机。
5.2管廊部分
5.2.1在地下管廊的每个方仓内沿途安装ZIGBEE节点,来采集人员的数据。以管廊的37+15到39+15段、37+35到39+35段、39+15到41+40段、39+35到41+55段为例,因为数据采集器在地下管廊内的识别距离大概为0-100米,37+15到39+15段、37+35到39+35段的距离为200米,39+15到41+40段、39+35到41+55段距离为220米。所以在地下管廊的每个方仓内沿途布置2个无线路由节点,每个节点距离对应的数据采集器距离为70米。
6.基站系统设计
由于定位基站采用定位传输的技术,定位原理是基于信号衰减值算法。定位基站的覆盖距离室外50-120米,室内20-80米(这是在无遮挡空旷地带的值,如果有遮挡物,范围降低)。因此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只要在定位信号覆盖区域内,标签同时ZIGBEE节点基站覆盖,即可实现精确定位。
定位基站部署原则
基站主要用于接收定位标签广播出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给定位引擎。
基站可以部署在任何需要进行定位覆盖的区域,空旷区域内基站与标签的最大通讯距离是150米左右。
对于定位系统的基站部署时,原则是每个方仓每隔50-80米安装一个ZIGBEE节点。7.软件部分基础功能
7.1系统登陆
用户选择自己的用户名,输入密码后可登录到该系统的主页面,在此登录界面为了安全和数据保密起见,并没有“注册”功能,如果有新用户进来,必须通过超级管理员的录入才可以。只有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可以在用户管理里添加新用户。7.2系统首界面
登陆成功后进入系统的首界面,首界面分为功能菜单、系统菜单、操作区三部分。
功能菜单有“首页”、“点名”、“人员报警”、“解除报警”、“打开报警”、“帮助”。
系统菜单有“系统管理”、“基础管理”、“查询管理”。
操作区有“人员选择”、“实时监控”、“视频追踪”、“历史轨迹”。
7.2功能菜单 人员报警
点击功能菜单“人员报警”按钮,查看当天未处理的报警信息,当系统中有当天未处理的报警时,该按钮变成红色。点击进入报警信息界面 在此界面我们可以根据查询条件查询相应的报警信息、选择某条报警信息进行删除、刷新、查看详情、解除报警操作,可以查询条件包括区域查询、人员信息查询。
人员信息查询,根据人员编号、人员姓名,在左侧栏输入相应的信息进行报警信息查询。
删除报警,选中某条报警信息将报警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删除,删除时系统会给出操作提示
确定删除点击“确定”按钮,取消删除则点击“取消”按钮 点击“刷新”按钮,重新加载报警界面。
查看详情,选中某条报警信息查看该报警人员的详细信息。解除报警,选中某条报警信息,对该报警信息进行处理操作,解除时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操作。
接触报警
点击功能菜单“解除报警”按钮,关闭系统中所有的报警,操作成功后,系统会给出提示。
打开报警
点击系统的左侧的“首页”按钮,进入人员、设备、视频监控界面。
实时监控
点击首界面中操作区的“实时监控”,可对人员进行定位跟踪。点击“选择人员”按钮,在人员界面中选取需要进行定位的人员。
视频追踪 选择配有电子标签的人员进行视频追踪,点击“视频追踪”按钮,电子标签标签结合RFID设备进行定位,将定位所在的视频画面显示出来。
地图
进入系统首页可以看到地图显示部分,我们可以对地图进行拖拽、放到缩小,单击某楼可以进入该楼内的地图显示部分,可以查看该楼内的楼层以及监区。
系统管理
如上图所示:输入数据库备份文件的名称,点击保存即可将数据库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上 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点击“是”,则数据会还原到所选择的数据备份文件内容,取消备份点击“否”。
数据库配置
数据库配置包括客户端数据库地址的配置,以及数据库备份的配置。客户端数据库配置输入服务器的地址(IP地址),数据库登陆用户名以及密码,连接的数据库名称。
数据库备份设置,设置自动备份的天数以及自动备份的文件路径。
8.设备介绍
8.1ZIGBEE节点
主要用于室内房间、走廊、楼梯、电梯等区域的人员定位,可对房间或室内大区域的人员标签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各个ZIGBEE节点扫描到标签的衰减值,可判断人员处于的实时位置。ZIGBEE节点读取到标签信息后,会通过485串口线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器,实现Zigbee通讯。多台设备Zigbee组网定位精度约3-5米。
产品介绍:
ZIGBEE节点读卡稳定、开发方便、通讯优化、计算编程简单、系统安装灵活、有完善的开发板和技术支持、性价比高。该产品具备的优越抗干扰、防水、防爆、防雷设计,完全适应工业环境要求,完全满足客户对RFID产品需求。产品参数:
工作频率 : 2.4GHz―2.5GHz ISM 微波
识别距离 : 有效识别距离0M—200M,可根据需要调整 定位精度 : 1M—3M 识别速度 : 最高识别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 识别能力 : 先进防冲突算法,同时识别 200 张标签 识别方式 : 全方向识别 环境温度 : 在-40℃—85℃ 湿 度 : 5%RH—95%RH(无凝露)使用寿命 : 30年
抗干扰性 : 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 安全性能 : 防雷、防爆、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 防爆等级 : EXDⅡ CT6 通信接口 : 支持ZIGBEE无线传输、485串口、GPRS等 电
源 : 9V/12V—3A DC电源 天线极化 : 垂直
数据速率 : 最高10M bit/s 外壳材料 : 金属材质 产品颜色 : 银灰色
安装方式 : 粘贴、侧挂或者吊顶
8.2数据采集器
用来收集定向读卡器和ZIGBEE节点的数据,然后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给系统终端。通常4-6台的定向读卡器和ZIGBEE节点用一台数据采集器。同时,数据采集器还提供485/232/网口/GPRS/WIFI等多种接口,方便用户选择。产品介绍:
该产品读卡稳定、开发方便、通讯优化、计算编程简单、系统安装灵活、有完善的开发板和技术支持、性价比高。该产品具备的优越抗干扰和防水、防雷设计,完全适应工业环境要求,可以很轻松的对多种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数据采集器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信号传输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达30年,它的领先的技术、全工业设计以及出众的性价比,使其在RFID领域内也具有优秀的竞争优势。数据采集器的组成主要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数据处理模块、直流稳压电源、天线。该产品的主要功能优势是防水、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
产品参数:
工作频率 : 2.4GHz―2.5GHz 识别距离 : 有效识别距离0M — 600M,可根据需要调整 识别速度 : 最高识别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 识别能力 : 先进防冲突算法,同时识别 200 张标签 识别方式 : 全方向识别 环境温度 : 在-40℃-85℃
湿 度 : 5%RH—95%RH(无凝露)使用寿命 : 30年
抗干扰性 : 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 安全性能 : 防雷、防爆、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 防爆等级 : 国标GB3836矿用一类
通信接口 : 支持RS232/485、CAN总线、以太网、WIFI、GPRS等 电
源 : 9V/12V-3A DC电源 天线极化 : 垂直
数据速率 : 最高10M bit/s 外壳材料 : 金属材质 产品颜色 : 银灰色 安装方式 : 粘贴或者侧挂
8.3定向读卡器
产品介绍:
定向读卡器是辅助读写器。定向读卡器主要分为进出门管理模组、全程监控定位器、报警定位器(可选)、重点监区定位器(可选)。
每个模块主要功能依次是: 准确区分进出门、对特殊人员进行全程监控、触发靠近关键区域时的报警、实现重点房间准确识别查询等功能。产品参数:
工作频率:识别精度 :识别能力 :识别方式 :环境温度 :使用寿命 :抗干扰性 :安全性能 :防爆等级 :通信接口 :电
源 :天线极化 :数据速率 :
―2.5GHz ISM 微波段 3M-5M 同时识别 200 张标签
定向识别
在-40℃-85℃ 30年
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
防水、防雷、防爆、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 EXDⅡ CT6 RS232/RS485/RJ45 9V/12V-3A DC电源
垂直
最高10M bit/s 2.4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