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9综合管廊工作汇报[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7:3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10.9综合管廊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10.9综合管廊工作汇报》。

第一篇:2018.10.9综合管廊工作汇报

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

工作汇报材料

(内部资料)

汇报人:周其林

二〇一八年十月十三日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工程实体进展及投资完成情况

综合管廊目前实际已完成实体形象进度:神墩五路主体结构完成785m(全长1280m);托月路主体结构完成620m(全长730m);清湾路主体结构完成565m;光谷六路北主体结构完成620m(全长1780m);高新大道主体结构100m(全长3290m),合计完成2.5km主体结构。监控中心主体结构及回填完成。

目前主要工作面:高新大道、光谷六路北、高科园路北、神墩三路的主体结构施工,虎山东街正在进行基坑开挖,约100米基坑成型。

原计划按照2018年3月底完成管线迁改,5月底完成所有施工图设计的前置条件,制定了2018年的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投资额5.0亿元(管委会内控计划6.5亿元),完成管廊主体6.47km(管委会内控计划12.6km)。截止目前,2018年实际完成投资额约1.6亿元,形成管廊主体0.94km。累计完成投资约6.6亿元。

根据管委会的统一部署调度,目前于2018年9月2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开展“军运会保障暨‘大干一百天’”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通过调整施工作业面,定下了在2018年底完成5亿元施工产值目标,高新大道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工程1.6km和光谷六路综合管廊全部主体结构工程,神墩一路0.2km、神墩五路0.2km、虎山东街1.5km,同时完成部分神墩三路及高科园路主体结构,结合已完结构的设备安装工程,确保2018年年度产值的实现。

二、各项工作管控情况

(一)投资控制情况

要有效地控制好工程投资,就必须在工程投资决策、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进行全面控制。目前因决策阶段可研已完成,鉴于部分设计尚未完成或完善,投资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设计和实施阶段,需多方案比较和选择,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否则就会造成投资失控和浪费。

1、设计阶段工程投资的控制。目前局部路段图纸未下发(光谷五路南,光谷六路南),及监控中心弱电、各路段过路排管未深化,预算尚未形成。这一阶段工程投资控制重点主要是提供限额设计,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初步设计和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既保证设计在技术上先进合理、可行,又不突破投资限额目标,从而杜绝在工程设计中任意提高设计标准和增加工作量。

2、施工阶段工程投资的控制。这一阶段工程投资控制重点: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安全、工期、造价等技术经济指标比较,优选方案,达到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二是做好工作量确认工作,工程隐蔽前要审核工程量的准确性,定额套用和各项取费标准的正确性,确保工程投资的合规性。综合管廊市政项目部在投资控制方面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①完成与地铁集团交叉断面最经济技术方案审核。因建设时序影响,地铁施工完成后才腾退场地,原地铁要求上穿部分采取顶推施工,预估金额4800万(高新大道3500万,神墩一路及光谷六路1300万),后经过多轮对接协商和论证,地铁同意进行明挖方案(目前多家地产项目因地铁要求顶推原因需调整设计方案),节约投资额约2800万;②完成光谷六路及高新大道局部方案优化。原设计支护桩冠梁采用钢筋砼,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钢支撑,其重复利用率可到75%以上,节约了工程造价,提高土方挖运的效率约30%,每标准段缩短工期10天;③合理协调与周边社会投资项目的交叉施工。经协商,龙湖地产的200米路段增加支护桩,减少了土方开挖量约4000m3,减小迁改难度(联影基地类似情况约土方5000m3);④采取电缆保护方式和调整周边企业用电路由方式,减少迁改工程量。光谷六路沿线与管廊主体的平行的电力管线分别采取了移桩位和包管等措施,使光谷六路管廊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原设计预估费用2000万;⑤协调城管部门拆除活动门面36间,减少赔偿费用。原神墩三路沿线门面,项目公司上报户主索赔金额360万,经协调,汇同城管部门对神墩三路沿线门面予以强拆;⑥神墩五路与光谷六路交汇处毗邻T2线支护方案优化。因建设时序原因T2线已开通运营,对方要求桩基支护,后经与交投协商,同意采取土钉墙方案,节省15万元;⑦合理处理防水问题。根据原项目部出具的会议纪要,进行设计标准统一和提高,项目公司上报增加费用5600万,后经召开专家咨询会,针对性的调整了防水做法,消化了已施工路段的防水材料,对未施工部位做出了调整,较好的实行了预控。其余事项不再枚举。

目前项目公司上报资料显示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纸的差异达2亿元,但从送达的资料分析存在较大误差,是否属实,需预算部门予以配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和真实性,初步核定金额,为后期投资管理提供基础和参考(比如基坑降水是否达到1000万)。

投资管控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如同自己家装修一样,关心工程的投资),进行动态管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结合目前现状,对下一步工作有如下建议:

1、规范程序。结合PPP模式的特点,建议由规划建设部指导,前期技术部负责规范设计变更及技术文件下发流程,要求设计人员规范变更文件的描述和说明,对造价有影响的技术性文件须经公司校核后方可下发。

2、及时纠偏。组织多部门会商分析,及时纠偏。必要时对会议纪要、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未实施的予以撤回或针对性实施。如桩间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肥槽回填,原初设采用黄沙回填,费用约1300万,考虑肥槽均在绿化带附近,对路基及辅道均无病害隐患,对密实度要求不高,可考虑采用黏土回填。再如出地面的风口、引出口、通风口,原设计考虑为蘑菇石湿法粘贴,建议结合城市绿化景观统一考虑,本次只做至结构层。如过路排管,建议新建道路可同步预埋,既有道路采用盲板封闭,待管线入廊时列入用户费用。

3、分类处理。对非工程实体类设计文件需变更增加费用的,建议按照措施费用处理,设计人员原则上不以施工图形式下发,如:道口换边施工的封头支护桩、土方开挖的放坡系数等,其优化方案由施工单位自行编制,设计人员只做技术核定,是否按实计量,各部门会商后明确。

4、加强核实。加大实际工作量的核定工作,加大多方监管力度,在工程隐蔽之前,必须由城投人员参与,逐一核实工作量。建议10万元以下措施项目隐蔽(参考光投对项目部授权额度),由总包单位申报,项目公司、监理预审核后,城投汇同审计共同签认,对超过1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园区办审核(如:支护桩的数量、桩间喷锚面积、支撑形式、护坡的实际面积及厚度、土方开挖的坡度、地基处理的情况等)。

5、多方支持。请求各部门加大支持协助力度,加快工程建设,缩短工期,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减小资金成本。目前阻力主要是自神墩三路电力迁改和各主要交通通行道口无法提供好的作业面,需电力部门大力支持因地制宜的保护方案的落地,建设局、城管局、交管大队、自来水支持道口换边施工。

6、独立档案。建立与项目公司相对独立的档案管理文件,便于后期审计和巡查。目前因办公条件有限,公司无档案保存条件,图纸合并存放在项目公司,公司各部门的资料原件存放在各部门资料柜,鉴于工程的特殊性,为便于后期迎检,建议管廊建设期资料统一由项目部管理,后期公司成立档案室,移交档案室集中管理。

(二)技术质量管控情况

2018年是公司的质量管理年,按照公司统一部署,紧扣“拼搏奉献、创优争先”主基调,聚焦公司转型升级,以打造优秀的技术管理团队。近期结合中心城办统筹实施的质量月活动,于 2018 年 9 月开展“以问题为导向,提高项目质量水平”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项目部大力开展“品质工程”创建攻关活动,通过质量宣讲、培训、质量检查、检查回头看等多措并举的方式,高标准、高要求激发项目质量管理提升,为项目质量管理创新、提质增效增添动力。近期管廊也加大了质量管控力度,具体实施效果如下:

1、实体工程质量提升。目前工程质量受控,实测效果稳步提升,结构成型观感较好,在开发区市政项目多次第三方检查中排名靠前,多次受到相关部门好评。实体检测合格,未发生实体工程不合格现象。施工过程中第三方检查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2、建设期技术管理工作完善。目前关于管廊的图纸及技术型文件均已建立台账及收发记录(详见附件),对设计变更进行了梳理,初步统计设计变更20项,涉及金额预估2777万元,对手续不完善的正在抓紧完善,并对拟发生的变更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变更方案。

为进一步持续巩固质量年工作成果,下一步质量管控建议如下:

1、汇同公司工程管理部,加大施工现场巡视力度,立足现场管理,借助而不依靠第三方平台资源;

2、充分发挥监理的技术力量和人员优势,坚持质量检查标准和“一把尺子”原则。

(三)进度管控情况

2018年是综合管廊施工攻关年,产值压力大,各项迁改制约因素多,线型长,进度管控难度大,园区办领导和公司领导班子也将综合管廊列为重点调度项目,目前进度管控实施措施如下: 1)多级调度机制。对标年度计划和月计划,对施工现状定期检查、定期调度。经日常巡查,对进度滞后的断面,先行由项目部会同项目公司,召集总包部及相关单位进行调度,下达预警目标要求。仍未达到预期目标时,提请公司领导出面约谈项目公司及一航局在总包部副总,并召开专题调度会,目前公司已召开进度调度会7次。

2)关键部位重点协调。对重点部位影响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析和排查,解决影响关键线路上的紧前工作问题。

3)优化施工措施。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施工措施,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目前召开方案的优化技术讨论会7次,通过专题会议,调整了光六高新大道支护的支撑方式、光六管线迁改形式、神墩五路支护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管廊进度按照年度计划,光谷六路进度略有超前,高新大道基本持平,神墩三路、高科园路、虎山东街均滞后于原计划,分析原因如下:

1、电力迁改难度大,不能如期提供工作面;

2、施工图纸提供较为滞后;

3、管理存在“等、靠、要”情况;

4、施工单位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现象。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对难度较大的电力迁改工作请求各级领导关注和协助;

2、保持对现场管理的高压态势,完善制约手段,实行专项事件书面承诺制。

(四)安全文明施工管控情况

为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公司根据开发区安委会部署,4月份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动员、再部署。管廊也对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对标行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梳理、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隐患大排查、开展一次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一次反“三违”(反违章指挥、反违章作业、反违反劳动纪律)集中行动。同时结合管委会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现了综合管廊文明施工整体提升。具体工作如下:

1、综合治理提档升级。对综合管廊施工区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和提升,要求基坑周边均设置了定型化围栏,并设置警示标识和监控,对用电线路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化处理。

2、建设统筹。对高新大道沿线15个项目,出入道口进行了综合管理,统一设置了型材高围挡,并设置了喷淋设施,有效控制了扬尘,规范了出入口管理,彻底改变了原高新大道无人管理的混乱局面。

目前综合管廊处理督办及投诉33起,来往函件22份(不含以项目公司名义去函),专项检查和治理30余次,未发生安全伤亡事故,二季度被开发区市政项目综合评比评为第二名,三季度排名靠前。文明施工存在不足之处:

1、因大门五牌一图未及时悬挂,出入口有破损,裸土未全覆盖,一次被评为高新区“十差工地”;

2、多项目交叉施工部位管理无序,存在管理盲区;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充分利用好军运会综合治理的契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进一步加强安全文明管理,保持高压态势,建立标准作业长效机制;

2、再次要求施工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实行工段长负责制,做到管理无死角。

三、目前存在困难及解决建议

目前综合管廊推进过程中施工现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工程的顺利推进,主要如下:

1、各项迁改或保护方案难以落地,不能如期提供作业面。

主要是神墩三路沿线涉及电力管线和设备,公司招标的电力迁改单位未能如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同电力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仅利用公司的资源推进较为困难。公司领导经过多次艰难磋商,目前虽已达成初步共识,电力部门同意实施电缆保护方案,但电力和中标单位主动性不足,推进缓慢。

解决建议:建议园区办领导出面对中标单位施压,聚合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方案实施落地,同时对进展保持高度关注。

2、受地下空间及其他路段改造方案未定的影响,图纸无法稳定。

目前光谷五路南、光谷六路南、光谷五路过高新大道段受方案影响图纸无法出具。

解决建议:请规划建设部协助跟踪催办高新大道改造方案、武黄光谷六路立交方案,以便尽早出图。

3、对项目公司和施工单位的控制手段不足。

从目前已完工的路段情况分析,项目公司对投资和工期控制的主动性和方法不足,我司无法也无足够的人员深度参与项目公司的日常管理。

解决建议:建议园区办深入参与指导,加强计量和设计管控,多途径、多手段施压,压实项目公司内部责任。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目前综合管廊已基本全线铺开,随着中心城周边项目建设提速,社会项目持续引爆,配套市政设施建设也正在加速推进,管廊建设存在极大的挑战。

综合管廊已开工路段面临26个重要通行道口需穿越,涉及与大型社会投资项目红线贴临需交叉施工的项目14个,在建市政道路13条,涉及协调量大、面宽、单位多,必须做到有统有分,合理协调,科学安排。下一步工作拟按如下思路推进:

1、紧抓七军会工作落实。根据第七届军运会的部署,确保高新大道在2019年4月完成结构主体施工,2018年12月底完成光谷六路主体结构。后期工作将密切关注和调度此路段建设,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卡壳问题。

2、科学合理协调与其他项目交叉施工问题。目前社会项目不断增多,交叉施工普遍存在,下一步将和社会项目加强沟通,力争做到合作共赢,协同建设,统筹管理。

3、理顺关系,加速排除施工干扰因素。目前施工干扰因素较多,如迁改、图纸、场地占用等,因对PPP合同中各自职责理解不同和合同签订流程长,导致障碍因素不能及时排除,影响建设。下一步将进行梳理,固化问题处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进管廊建设。

第二篇:综合管廊(本站推荐)

综合管廊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发展历史

国外发展

在发达国家,共同沟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在系统日趋完善的同时其规模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法国

早在1833年,巴黎为了解决地下管线的敷设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开始兴建地下管线共同沟。如今巴黎已经建成总长度约100 公里、系统较为完善的共同沟网络。

此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汉堡等欧洲城市也相继建设地下共同沟。日本

1926年,日本开始建设地下共同沟,到1992年,日本已经拥有共同沟长度约310 公里,而且在不断增长过程中。

建设供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广电等市政管线集中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日本称“共同沟”),已成为日本城市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准之一。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首都东京市政机构就在市中心九段地区的干线道路下,将电力、电话、供水和煤气等管线集中铺设,形成了东京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此后,1963年制定的《关于建设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日本相关部门需在交通量大及未来可能拥堵的主要干道地下建设“共同沟”。国土交通省下属的东京国道事务所负责东京地区主干线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次干线的地下综合管廊则由东京都建设局负责。

如今已投入使用的日比谷、麻布和青山地下综合管廊是东京最重要的地下管廊系统。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日比谷地下管廊建于地表以下30多米处,全长约1550米,直径约7.5米,如同一条双向车道的地下高速公路。由于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集中于日比谷地区,须时刻确保电力、通信、供排水等公共服务,因此日比谷地下综合管廊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它承担了该地区几乎所有的市政公共服务功能。

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修建的麻布和青山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同样修建在东京核心区域地下30余米深处,其直径约为5米。这两条地下管廊系统内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天然气管道和供排水管道排列有序,并且每月进行检修。其中的通信电缆全部用防火帆布包裹,以防出现火灾造成通信中断;天然气管道旁的照明用灯则由玻璃罩保护,防止出现电火花导致天然气爆炸等意外事故。这两条地下综合管廊已相互连接,形成了一条长度超过4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网络系统。

在东京的主城区还有日本桥、银座、上北泽、三田等地下综合管廊,经过了多年的共同开发建设,很多地下综合管廊已经联成网络。东京国道事务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东京市区1100公里的干线道路下已修建了总长度约为126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在东京主城区内还有162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正在规划修建。

俄罗斯

1933年,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修建了地下共同沟。西班牙

1953年西班牙在马德里修建地下共同沟。

其它如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纽约、多伦多、蒙特利尔、里昂、奥斯陆等城市,都建有较完备的地下共同沟系统。

国内发展

中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设里程约800公里,综合管廊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法律以及利益纠葛造成的。

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据统计,日本、台北、上海的综合管廊平均造价(按人民币计算)分别是50万元/米、13万元/米和10万元/米,较之普通的管线方式的确要高出很多。但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每次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综合管廊的成本效益比显然不能只看投入多少。台湾曾以信义线6.5公里的综合管廊为例进行过测算,建综合管廊比不建只需多投资五亿元新台币,但75年后产生的效益却有2337亿元新台币。

其实北京早在1958年就在天安门广场下铺设了1000多米的综合管廊。2006年在中关村西区建成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主线长2公里,支线长1公里,包括水、电、冷、热、燃气、通讯等市政管线。1994年,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了大陆第一条规模最大、距离最长的综合管廊——浦东新区张杨路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全长11.125公里,收容了给水、电力、信息与煤气等四种城市管线。上海还建成了松江新城示范性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一期)和“一环加一线”总长约6公里的嘉定区安亭新镇综合管廊系统。中国与新加坡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经过10年的开发,地下管线走廊也已初具规模。

住建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确定包头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计划到2018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2015年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根据测算,未来地下综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若按每公里1.2亿元测算,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

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

除了住建部之外,包括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都已经下发有关文件,支持地下管廊建设。2015年1月份,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此后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并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试点的10个城市总投资3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我们的思路是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国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积极性。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

分类

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缆线管廊: 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法律规定

国外法律

西欧国家在管道规划、施工、共用管廊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如德国、英国因管线维护更新而开挖道路,就有严格法律规定和审批手续,规定每次开挖不得超过25米或30米,且不得扰民。日本也在1963年颁布了《共同管沟实施法》,解决了共同管沟建设中的资金分摊与回收、建设技术等关键问题,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次修订完善。

俄罗斯对综合管廊设置的规定:

在拥有大量现状或规划地下管线的干道下面; 在改建地下工程设施很发达的城市干道下面;

需要同时埋设给水管线、供热管线及大量电力电缆情况下; 在没有余地专供埋设管线,特别是铺设在刚性基础的干道下面时; 在干道同铁路的交叉处。日本对综合管廊设置的规定:

在交通显著拥挤的道路上,地下管线施工将对道路交通产生严重干扰时,由建设部门指定建设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建设可结合道路改造或地下铁路建设,城市高速等大规模工程建设同时进行。

国内法律

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对2012年版本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对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版规范强调原则上所有管线必须入廊,但也扩充了综合管廊的分类,新增了缆线管廊。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第2.3节有关规定,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集中敷设:

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兴建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工程地段;

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需同时敷设两种以上工程管线及多回路电缆的道路; 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第5.2节有关规定,当遇到下列情况时,电力电缆应采用电缆隧道或公用性隧道敷设: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众多,电缆沟不足以容纳时应采用隧道;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且位于有腐蚀性液体或经常有地面水流溢的场所,或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穿越公路、铁路等地段,宜用隧道; 受城镇地下通道条件限制或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与较多电缆沿同一路径有非高温的水、气和通讯电缆管道共同配置时,可在公用性隧道中敷设电缆。福建、江苏等地出台了综合管廊建设指南,厦门市还出台了厦门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

建设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间,神户市内大量房屋倒塌、道路被毁,但当地的地下综合管廊却大多完好无损,这大大减轻了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的难度。

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沟建设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

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

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

由于共同沟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

由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由于架空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

科研成果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技术研究和开发》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报批稿)5项专利 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于2015年8月10日公布。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第三篇:综合管廊-管控平台

目 录

管控平台的功能要求.................................................3 管控平台的内容.....................................................4

一、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4

1.系统组成......................................................4 2.环境监控......................................................4 3.设备监控......................................................4

二、安全防范系统....................................................4

1.系统简介......................................................4 2.系统组成......................................................5

三、视频监控系统...................................................5

1.监控组网方法..................................................5 2.监控项目......................................................5

(1)各专业管线监控.........................................5(2)管廊环境监控...........................................6(3)人员安全管理...........................................6(4)视频监控...............................................6

四、门禁系统........................................................7

五、防入侵系统......................................................7

六、可视化巡检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7

七、通信系统........................................................8

1.系统简介......................................................8 2.系统组成......................................................8 3.系统功能......................................................8

八、预警与报警系统..................................................9

1.系统简介......................................................9 2.系统组成......................................................9

九、火灾报警系统....................................................9

十、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10

十一、联动功能.....................................................10 1.消防联动:...................................................10 2.联动排烟/气系统:............................................10 3.联动电源:...................................................10 4.联动广播系统:...............................................11 5.联动电话系统:...............................................11

十二、地理信息系统.................................................11 1.系统简介.....................................................11 2.系统功能.....................................................11

十三、统一管理信息平台.............................................11 1.系统简介.....................................................11 2.系统集成.....................................................12 3.系统特点.....................................................12(1)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及实时数据库对各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保存。...........................................................12(2)综合管廊统一的权限管理模块。..........................13(3)灵活的配置模块。......................................13(4)监控数据的采集、归类、长期存储。......................13(5)综合数据监测..........................................13(6)系统可通过GIS管理综合管廊数据信息,..................13 管控平台组织架构..................................................14 管控平台的设计依据................................................15 管控平台的工作流程................................................16 管控平台的设备选型................................................18

管控平台的功能要求

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其实是监控和报警系统一个融合的系统,整个系统具有着高度的管理性,与此同时,各个子系统之间技术体系各不相同,她们采用的建设标准同样也是不一样的,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环境以及设备的监控,同时,也要满足相关需求,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对图像进行全程监控,同时也需要满足报警和门禁等配套集成的联动,消除各类信息孤岛问题。

针对综合管廊监控内部的一些管理特性,要以整个软件为平台核心进行建设,整个综合管廊监控体系必须要具备高科技运行的软件,通过对整个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建设,将三维地理信息和环境信息以及安全防范信息同视频图像进行融合,同时要融入多种其他的信息,建立统一的资源数据库,保证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调出资源数据库,并能够结合历史数据库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满足大数据的空间积累,全面进行融合。

与此同时,综合管廊监控平台应该覆盖所有的综合管廊信息领域,通过分布式方式对所有数据进行实时管理,能够有效地实现系统空间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高效集成和扩容,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平台产品,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通过分布式实时数据,搭载系统架构等各类信息服务,以及消息总线和服务总线,提供全面的信息交换设置,与此同时,能全面实现系统安全高效的平稳运行,保证各类信息系统的融合,实现从综合管廊监控体系底层到上层的全面调配,满足现场控制到生产调度以及信息化的综合管理。

管控平台的内容

一、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实现对综合管廊全域内环境和设备的参数和状态实施全程监控,将实时监控信息通过多功能基站准确、及时地传输到监控中心的统一管理信息平台,便于值班人员及时发现现场环境和设备问题,排除故障以及对警情的及时处理,保证管廊正常运行。

1.系统组成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主要由智能传感器(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多功能基站和智能LED显示器等设备组成。

2.环境监控

根据规范要求,沿管廊纵长每隔200米应设置人员逃生安全孔、投料口、通风口、防火门和人员进出口各一个。

通过在每个防火分区内出入口和通风口处安装气体(O2、CH4、H2S)、温度、湿度、烟雾、水位、水浸等监测传感器,可实现与风机、水泵的自动化控制与对接,检测信号就近送附属设备监控系统现场控制单元,并通过以太网送到监控中心计算机。在监控中心控制室显示屏上,以数字形式显示每个防火分区的氧气百分比含量和温度/湿度。

3.设备监控

对布置在每个防火分区内的排水泵、照明、风机、风道阀门、红外入侵报警装置、环境温度/湿度/氧检测仪表等仪表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监测集水井内液位上限报警信号,通过相应的多功能基站向统一信息管理平台传送,多功能基站同时并接受监控中心的命令,实现远程控制风机的开停及相应防火分区内照明设备总开关的分合。

二、安全防范系统

1.系统简介

安全防范系统的功能是实现对综合管廊全域内人员的全程监控,将实时视频信息和电子巡查信息通过多功能基站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控中心,便于值班人员及时发现现场问题,排除故障以及对警情的及时处理,保证管廊正常运行。

2.系统组成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包含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入侵系统和可视化巡检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四部分。

三、视频监控系统

1.监控组网方法

要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复杂异构方式的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解决产品兼容与多个系统的相互集成,以及平台网络接入和资源开发方式等问题。

视频监控系统结构由前段部分、信号传输部分、中央控制显示部分、数字图像检索回放部分以及数据存储、IP承载网。前段系统采用点位设计;信号传输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分传输方式和传输管道两部分;中央控制显示部分的设计采用数字化监控中心管理系统;数字图像检索回放部分以加大容量模块化矩阵切换设备作为核心设备,以数模结合方式,实现对快球的远程控制、权限管理,并采用外置储存方式进行集中式数据存储。

系统通过系统前端监控点网络摄像机采集图像信息,系统主机处理后在相连的监视器上反映监控场景。综合管廊每200米为一段防火分区,每段防火分区设置1台多功能基站,在每段防火分区内设置3台网络摄像机(区段出入口):检测卸料口1台、防火门的两边各1台,监测任何进入防火分区内的人员情况。所有的视频监控画面都可以通过智能安全管控平台控制、显示,实现全范围监控,并且可在监视器上切换显示各防火分区的监控画面。

同时,系统采用EPON技术组建汇聚网络,在网络汇聚机房部署OLT,铺设光纤到监控前端,在光纤线路上部署分光器,灵活接入各前端控制点。前端视频编码器通过ONU接入光纤,实现“树形分叉”式的前端接入,可有效节约光纤资源,减少建设成本,后期扩容也更为方便。

2.监控项目

(1)各专业管线监控 ①电力电缆状态监测:高压电缆护层接地环流、电缆运行电流监测,高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超限或异常状况自动告警。历史曲线、柱状图展示、电缆健康状态分析,保证电缆安全运行。

②给水管网漏水、流量监测。③燃气管网漏气监测。(2)管廊环境监控

①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管廊内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及空气含氧量的远程监测,并通过现场的LED屏实时显示相应区域的气体含量,超标时实现与风机的联动控制。

②管廊内温湿度实时监控

③积水深度监测。管廊内积水井水位监测,水泵联动控制。

④超标报警。管廊环境参数超标自动报警,在监控平台的图形展示界面上闪烁显示,并可以通过语音、短信方式自动通知值班人员。

⑤管廊内供电设施监控。(3)人员安全管理

①远程井盖开启。管廊出入口安装电控井盖/电控锁,监控中心、电话语音、短信开启井盖/电控锁。

②非法入侵报警。管廊井盖/出入口非法开启告警,监控中心对井盖/出入口的异常状况发出视听告警,集中监控平台的图形界面上闪烁显示,并通过语音、短信方式自动通知值班人员。

③人员定位。对出入地下管廊的人员进行授权管理,只有经授权的人员在授权时间内可进入综合管廊,并采用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对进入管廊内的人员进行位置定位及人员轨迹跟踪,实时掌握管廊内人员的实际位置,既方便运维单位对进入人员的管理,又有效的保障进入人员的人身安全。

④应急电话。在管廊内建设通信系统,设置固定电话,实现管廊内与监控中心之间的应急通信。

⑤公共广播。在管廊内设置公共广播,紧急情况下,通知管廊内人员安全疏散。

(4)视频监控 ①出入口监控。在管廊井盖/出入口安装摄像机,实现与井盖/出入口监控系统的联动,摄像机在井盖/出入口开启时自动启动LED灯并传送视频信号。

②重要设备监控。在管廊内主要设备处安装摄像机,实时监视现场设备的状况。

③视频侦测。视频监控系统除了具备数字化摄像监控系统自身的视频采集、存储、报警、联动等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图像分析处理能力,对于进入禁区的非法闯入行为自动报警。

四、门禁系统

智能门禁系统由读卡器、控制器、电锁和智能LED显示器组成。在管廊出入口设置智能门禁控制系统,门禁处设置智能LED显示器。当巡查人员在闸门外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进门时间;当使用者离开所控房间时,在门内触按放行开关,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出门时间。

智能LED显示器实时显示管廊内环境信息,为巡检、维修人员出、入管廊情况提供安全确认数据记录,能够有效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系统采用全IP通信设计,配备先进的工业级处理系统,具有系统自动修复、自我健康管理和线路质量容错设计等特点,让出入管理更安全和更稳定。

五、防入侵系统

在投料口及机械通风口安装红外防入侵探头,一旦有非法入侵,数据经过系统自动识别、判断后通过多功能基站传送给报警控制装置,监控中心模拟显示屏上会显示出入侵的区段及进出人数,并及时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通过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

因为红外防入侵系统对监测区域内的照明没有任何特殊要求,甚至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基站也能正常工作。

六、可视化巡检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可视化巡检系统由多功能能基站(WI-FI)、便携式巡检仪和无线定位标等设备组成。

可视化巡检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巡检系统,它将视频监控技术与电子巡检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现场巡检工作有效进行,又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网络,使移动监控成为可能。

便携式巡检仪实时传输沿路巡检画面、巡检员对设备的检查画面、设备的运行画面到控制中心,图像清晰、位置信息精准、视频数据可备份、存储,由此实现现场巡检与移动视频监控的有效管理。

可视化巡检系统可以对重点部位巡检情况进行全程录像,并定时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监控无死角。安全值班长、各级领导可以随时监察现场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以便及时、直接地掌握各部门、人员、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同时又有效提高了巡检人员的责任心。

七、通信系统

1.系统简介

通信系统的功能是实现管理、巡检和施工人员的通信联络,管廊配备各区间工作人员之间、现场工作人员与监控中心之间保持信息通畅,确保前端巡检人员信息及时上报,监控中心命令及时下达。

2.系统组成

通信系统主要由广播对讲基站、WIFI无线手机和语音调度服务器等设备组成。

3.系统功能

博深智能广播系统是一套基于物联网的纯数字化音频对讲、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标准IP网络完全融合,不仅真正实现基于TCP/IP网络的数字化音频的对讲、广播、直播、点播,并借助TCP/IP网络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模拟广播系统的内容局限、空间局限和功能局限等。

智能对讲、广播系统不仅能够完全取代固定式电话和传统的模拟音频广播系统功能,更有传统模拟广播所没有的自主交互式功能:(1)用户可以在总控室内用IP话机或WIFI话机拨打广播基站的分机号码对单个广播基站进行通话;也可以通过调度系统来对一组广播终端进行广播呼叫。

(2)在广播基站上支持一键对讲功能,可以设置呼叫组或分机号码,当出现紧急事件时候,用户可以按下相应的功能键,呼叫事件相关人员。

(3)广播基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IP话机,数字键盘是选配的,用户如果接有数字键盘可以通过数字键盘来拨打对方的分机号码进行通话。

(4)广播基站支持后备电源供电,在没有IP PBX 的情况下,支持脱网通信,支持进行广播呼叫。

(5)支持WIFI AP功能,提供WIFI无线信号的接入。

八、预警与报警系统

1.系统简介

预警与报警系统的功能是实现对综合管廊的全程监测,系统将预警和报警信息通过多功能基站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灾情预警、报警、处理及疏散,同时通过广播系统,向综合管廊内的工作人员广播,使他们及时撤离现场,保证人身安全等功能。

2.系统组成

预警与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系统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两部分组成。

九、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智能传感器、分布式测温光纤、多功能监测基站和智能广播基站等设备组成。

在每段防火分区内设置智能烟感探测器、分布式测温光纤、手动报警按钮、火灾电话、多功能广播基站和声光报警器等设备。烟感探测器设置间距为10m,手动报警按钮设置在卸料口、两边的防火门处。基站与基站之间采用可插拔光纤连接。

光纤测温主机连接多条线性测温光缆,测温光缆主要监测管廊内电力电缆的温度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运行,对于管廊内110kv的电力电缆,每根配置一条测温光缆监测其温度的变化;对于10kv的电力电缆,每层桥架上敷设如正弦波般走向的测温光缆。该系统温度监测精度为1℃,可任意设置多级温度报警值,光纤测温主机可提供一组继电器输出报警信号。

在监控中心设置火灾报警屏,通过总线回路巡检、接收、显示每个报警点的工作情况。当火灾发生时,启动整个管廊内声光讯响器。

十、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主要由智能传感器、分布式测温光纤、多功能监测基站和智能广播基站等设备组成。

为使系统有效工作,在每段防火分区内设置智能天然气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电话、多功能广播基站和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天然气探测器设置间距为10m;手动报警按钮设置在卸料口、两边的防火门处。基站与基站之间采用可插拔光纤连接,可实现无线采集数据信息,并对设备进行无线远程控制。

监控中心可按需设定天然气报警浓度的上限值(小于其爆炸下限值的20%),天然气探测器接入多功能监测基站,当天然气管道舱天然气浓度超过报警浓度设定上限值时,由多功能监测基站启动天然气舱事故段分区及其相邻分区的事故通风设备,且紧急切断浓度设定的上限值要小于其爆炸下限值的25%,并通过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解决燃气泄漏或危险气体累积带来的爆炸隐患,确保燃气管廊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十一、联动功能

1.消防联动:

探测器发出检测信号,报警装置联动视频系统,跳出该防区的视频画面,确认报警。

2.联动排烟/气系统:

每段防火分区设置有排风及排烟/气系统,正常时用于排风。当确认探测到火灾/可燃气体时,监控中心可通过多功能基站传输指令实现远程启动风机排烟/气。

3.联动电源: 灾情探测信息确认后,监控中心可通过多功能基站进行指令传输以切断非消防电源。

4.联动广播系统:

灾情探测信息确认后,监控中心启动广播切换模块进行灾情信息广播,特别针对灾情确认区、相邻分区进行广播疏散。

5.联动电话系统:

监控中心可启动专用模块与任一广播基站通话;现场任一广播基站或电话通过监控中心确认后实现与调度主机通话录音。

十二、地理信息系统

1.系统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实现对综合管廊人员、设备和巡检车辆的位置坐标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将信息通过多功能基站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通风线路、避灾路线、监测设备、巡检人机坐标等信息的GIS浏览。

2.系统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一张图”模式展示地下管廊和内部各专业管线基础数据管理、图档管理、管线拓扑维护、数据离线维护、维修与改造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等功能信息,能为监控与报警系统提供简洁、美观、统一、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具有视觉冲击力;指令简单、准确、无异议,能直观展现“五系统、一平台/中心”信息。

同时,系统具有丰富的地图展示效果,同时支持二维、三维地图的在线展示、流畅切换,支持旋转、缩放、平移等基本操作,且具有统一坐标系,为监控人员与决策人员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确保信息统一可视,同时在应急救援时提供有效的安全分析链。

十三、统一管理信息平台

1.系统简介 统一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是实现对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和交互,将信息通过多功能基站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控中心,以GIS模式实现位置坐标的可视化追踪。

2.系统集成

由于统一管理信息平台依靠多个不同功能的系统,为了有效消除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我们从门户集成、应用集成、通信集成、数据集成、安全集成和管理集成六个方面构建一个全局SOA架构和多系统集成互联网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统一管理信息平台。

(1)门户集成。实现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它所有系统在统一门户上的集成化统一管理。

(2)应用集成。基于网络架构、以电子地图为导航的综合集成管控平台,实现集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并对集成信息进行综合应用。

(3)通信集成。集成平台通过建立起一套统一的信息体系,利用先进的XML语言,在各个前端采集设备与平台之间按照统一的标准接口,通过消息服务进行信息交换和控制信息交换。

(4)数据集成。通过对多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关联和统计,并可以输出不同的报表。

(5)安全集成。建立统一的权限管理体系,以密码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环境中实现统一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统一授权管理、安全审计与责任认定、统一门户管理功能等,为各系统提供完善的安全支撑。

(6)管理集成。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对五大系统的管理,包括对设备和软件的注册、配置、维护和更新。

3.系统特点

(1)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及实时数据库对各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保存。以采集整理后的各生产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数据信息为基础,建立不同层面面向现场的运营指挥调度平台,实时监测管廊运营现场状况,实现通风、人机、工作面等多种安全运营分析模型。

同时,整合各类数据,为各级各类管理、技术、监控人员、单位提供分析、决策的支持。主要包括综合监测、运营调度、安全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2)综合管廊统一的权限管理模块。

开发统一的权限管理模块,包含角色划分、权限分配等功能,将综合管廊各系统权限无缝的集成在一起,实现统一的权限分配。通过综合调度分析平台,不同的人员就有不同的配置和权限,根据他们的权限进入系统后功能界面也不一样。

(3)灵活的配置模块。

包含个性化设置、软件扩展功能配置、功能模块配置等多种灵活配置,实现无需修改程序就能灵活的配置需要的功能,增加的功能模块会在左边的菜单栏体现出来。

(4)监控数据的采集、归类、长期存储。

对于运营中涉及到的环境、指标、故障、时间等对于监管、运营有价值的数据,都将作长期的存储。

同时,应实现以下功能:实时预警及报警功能、基础手工数据的录入、系统间的联动功能、系统数据在线监视无缝集成、视频的无缝集成等。

(5)综合数据监测

系统能够将巡检工作面、管廊供电、通风、供排水、设备等工作情况与监控信息在大屏幕上显示,实现集中监控,同时,上级单位指挥调度中心可以调阅管廊监控的相应信息。

该模块要求将各系统单位的监测系统(环境监控、人员定位、语音通信、工业电视等)进行综合集成,同时实现各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在此基础上,提供各类联动报警、联动提示、综合监测等。

(6)系统可通过GIS管理综合管廊数据信息,可实现通风线路、避灾路线、监测设备、巡检人机坐标等GIS浏览。

管控平台组织架构

地下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的系统框由监控中心、管委会监控室、现场检测及控制三部分组成。监控中心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它联系、协调、控制和管理各子系统的工作。管委会监控室设置LCD大屏幕,用于监控综合管廊内的实时情况。现场检测及控制部分主要由接入层交换机、网络摄像头、现场区域控制器ACU等组成。其中ACU负责采集管廊内的检测信号,并对根据信号对管廊内设备进行控制。综合管廊监控系统主要由上位监控软件平台、监控主干网、各子系统等组成。组网具体如下图所示:

管控平台的设计依据

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89-98《城市综合管线规划规范》 GB 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2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验收规范》

管控平台的工作流程

管控平台的设备选型

一、管廊属于地下空间,湿气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管廊内,空气流通也会带来湿气。特别是在南方地区,雨水较多的季节,空气相对湿度本身就能够达到90%以上,即便不断开启换气扇,管廊内仍然湿气很重,甚至会形成凝露。

湿度过大会有腐蚀危害。在相对湿度大于40%之后,钢铁便缓慢开始腐蚀。当达到60%之后,钢铁会进入一个迅速腐蚀的状态。据统计,全球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工业制造不良品与潮湿的危害有关。对于电子工业,潮湿的危害已经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集成电路、电容器、焊锡、PCB、晶体等均会受到潮湿的危害。

湿度过大时,霉菌也会破坏物质的物理和机械指标。霉菌的发生霉菌种类异常繁多,它们包括真菌门中的子囊菌纲、藻状菌纲、不完全菌纲等,其中,对工业材料有侵袭作用的有四万余种。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霉菌即可生长,大于RH65%时,生长加快,湿度达RH80-95%时,是霉菌的高发环境,长期如此,对于工业设备的腐蚀不可小觑。

当前大多数监控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如ACU箱内的PLC、网络交换机等,主要适用在干燥的环境下,而且几乎没有防凝露的产品,防护等级是达不到管廊要求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规定:综合管廊内监控与报警设备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65。如果要达到国标要求的IP65,便要将设备安置在防护箱内。但防护箱也存在一定问题,防护箱会影响设备散热,同时IP65的防护箱很难完全隔绝气态水进入,长此以往,很难保证防护箱内设备的稳定了。因此,电气设备本身的防护能力,更决定了今后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设备选型的时候,不能太倚重防护箱,更应当注重设备本身的防护能力,最好设备本身(主要指ACU设备,包含PLC、交换机等)可以做到IP65甚至更高等级。

二、高压电缆是综合管廊最重要的入廊管线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电磁干扰。国家电网标准Q/GDW 540.1-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4.8规定了电磁兼容性能试验要求。过强的电磁干扰会造成设备故障,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承受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管廊内应考虑设备的电磁兼容能力,选用通过高等级EMC兼容性测试认证的产品。

在综合管廊监控领域,目前一般的做法是拿普通工业应用场景的电气产品组合起来,或者其他应用场景的产品简单移植过来,能基本满足国标的规定,但要保持长期在管廊内部稳定运行,则要打一个问号了。以后期运维的角度考虑,以管廊实地应用环境出发,应当尤为注重以上两方面,选择合适的产品,来作为综合管廊运维的得力工具。

第四篇:综合管廊使用优点

综合管廊使用优点

电力综合管廊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改善了城市环境。

综合管廊的设置消除了通讯、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及店面上竖起的电线杆,消除了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有力的改善了城市环境。

2.减少各种工程管线维修费用。

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都可以直接在综合管廊内进行,大大减少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

3.确保道路功能充分发挥。

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于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确保道路交通畅通。

4.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各类市政管线集约布置在综合管廊内,实现了管线的“立体式布置”,替代了传统的“平面错开式布置”,管线布置紧凑合理,减少了地下管线对道路以下及两侧的占用面积,节约了城市用地。

5.确保城市各类管线的稳定安全,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各类管线由综合管廊保护起来,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避免了其耐久性,同时管廊内设有巡视检修空间,维护管理人员可定期进入综合管廊进行巡视、检查、维修管理,确保各类管线稳定安全。

第五篇:综合管廊项目总工汇报材料

2015安装公司技术质量推进会

及QC发布会汇报材料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管廊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一、工程概况: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管廊项目自2013年8月18日正式开工至今,前后陆续开工了10个单位工程,包含7条道路、一条管廊、一座桥梁和一座景观湖改造治理,总合同额8.5亿元,实际造价6.9亿(因管廊最初按暂估10公里签订合同)。主要工程量如下:综合管廊总长5.56km;7条道路总长14.6公里,包括路基路面工程及附属、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通信和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等;滨河路跨潮河桥主体工程107米及亮化;蝶湖生态提升改造工程57万平方湖底防渗及景观岛屿。由于单项工程多,劳务分包队伍和专业分包队伍较多,前后共签订分包合同30余份,施工队伍多,鱼目混杂,给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

二、技术管理

1、坚持图纸会审

项目部在收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后,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同时组织测量队进行现场勘察和原地面复测,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以及地面变化情况,形成纪要,并及时向业主方申请召开图纸会审会议,在会上提交设计院进行处理。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使各部门人员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将因设计缺陷而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

存在的问题:

1、三通一平工作业主方工作力度不够,现场大部分工作由项目部来完成,现场测量、勘察任务重,编制报告、方案工作量大。

2、建综合管廊项目是边拆边建边开发的项目,村民均未迁出,村民对施工干扰大,乱倒垃圾和废弃土方,工程开工前,原地面地形和地貌有很大变化,给 项目技术管理增添大量的工作(测量、上报、设计变更、几方会签等、如果增加费用超出控制价,计量更麻烦); 施组和方案编制与审批:

根据局《项目管理核心流程汇编》的相关要求,项目总工及时组织项目相关部门编制综合管廊和道路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策划书、实施计划书和质量策划书44部(如果算上投标施组的编制到80部),各分部分项C类施工方案110篇;已经编制完成危险性较大的A类专项施工方案4篇并经过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实施(包括综合管廊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顶管施工方案和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桥梁预应力张拉B类方案1份。

问题:方案编制时往往有违反图纸和规范的情况出现:比如地下管网管沟槽放坡开挖的坡比,图纸注明坡比不小于1:1.25,但业主方要求监理工程师,审核不能超过1:1,除非现场有特殊情况,这是违反图纸和规范的,没问题便罢,有问题就说不清。

3、术交底制度

项目部严格执行三级技术交底制度指导施工,要求技术交底内容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完整性并严格履行签字手续;成立了由项目总工为主导,质检工程师为骨干,各责任工程师参与的技术质量监督领导小组,督促落实各级技术交的有效实施,特别是第三级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截止目前,综合管廊项目共签发各项技术交底229余份。第三级交底的编制必须由现场责任工程师完成,这不是划分责任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逼着他们看方案和图纸,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做一个现场传达员、旁站员和监督员。

出现的问题:还有个别现场责任工程师责任心不强,把三级技术交底拿去让工人签字,但不进行集中讲解和宣贯,起不到交底的作用。

4、设计优化,方案优化和变更

上面已经说了,综合管廊项目单位工程多,已签订合同12项,开工建设10个,截止目前,由设计优化、方案优化造成的变更95项,每一项优化都是经过反复的沟通,报告和方案的反复修改,最终确定的,工作量很大,因为设计到增加造价,难度可想而知说以变更占用我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难点:由于图纸设计上的错误或遗漏、或明显不合理,和业主或设计院沟通出技术核定单或变更还可以,如果因为现场情况的变化无法施工或者按正常设计图纸施工保证报了质量,而有我施工方提出变更,业主和设计单位非常抵触,要么审批困难,要么让你先干,干罢相互推诿,不出变更单,记不了量,到现在为止,项目部还有三项变更单(一项是设计院让做的试验段,一项是业主方安排的工作),到现在因为设计院不出变更单而无法计量。

5、召开每日和每周生产及技术质量例会

在每晚的例会上,对当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解答,同时对今后几天要开展的施工项目可能涉及的技术问题,对现场责任工程进行询问、提醒和指导,防止有遗忘或不懂装懂现象。

二、质量管理

1进行质量职责划分并制定质量管理奖罚制度

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①项目经理是施工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整个项目部施工质量负责;②成立了以书记为督导的质量安全检查小组,每周进行一次例行质量安全检查。③项目总工负责处理整个项目施工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协助项目书记组织每周的质量安全检查,指导质量部编制下发质量通知单,并组织复查验收。④质量职责划分:按照管生产必管质量的原则,每个施工区的责任工程师就是该施工区的直接质量责任人,对本管区的施工质量 负责。质量部的质量工程师和质量员根据分区每天进行巡检,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除发现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制止,上报总工下发书面通知进行停工整顿外,一般性的质量隐患要交于现场责任工程师处理,同时要记好质量检查日志,这样避免质量管理上的责权模糊,管理扯皮现象。⑤责任追究制度: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质量分析和责任划分,从现场责任工程师到项目总工,包括生产经理,根据承担责任的大小进行处罚,最低罚款500元,最高清退。

出现的问题:

1、有的生产管理者和现场责任工程师为了追求进度,完成项目经理制定的生产任务,忽视质量,对施工队违反规范和技术交底施工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不管不问,造成质量隐患;2.有的施工队根子硬,不按图纸、规范和技术交底施工,也不把现场管理人员放在眼里,反应上去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时间长了就变得有恃无恐。

2、质量例会、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重点制定

刚才也说了,我们是生产、技术质量每天晚上都要开会,质量部在巡检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当天晚上在会上要提出来,或者项目总工和生产经理要问,再次加以强调。每周末进行总结,并对下周将要进行的质量控制重点进行策划,策划包括:下周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将要采取的方法和参加人员,使每个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队负责人和技术员心里清楚。

3、开展QC活动,进行质量通病防治和治理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综合管廊项目QC领导小组,针对市政道路路面检查井沉井的质量通病,并根据我项目现场实际,2015年以“城市道路检查井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为主题开展活动。经过重点治理,沥青路面检查井井周加固施工质量已有很大改观。

4、推行“细部做法标准化”作业

为贯彻落实工程局2015年推行的“细部做法标准化”作业,解决特殊部位以及特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我们在进行综合管廊、桥梁施工时从钢筋加工安装、砼保护层控制、模板安装和砼浇筑以及穿墙管件预埋几方面加强管控,促使工程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

5推行样板工程

根据公司要求,我项目部最先制定了综合管廊工程样板管理制度,并经项目经理审批实施。经向业主申请同意,我们做了400米的综合管廊主体施工和内部安装样板段,除了迎接建设方组织的“综合管廊示范观摩会”和各地参观团几十次外,也为项目各参建施工队树立典范,要求道路工程各施工队均要建立样板工程。随后的路面专业分包施工队在经开十二大街以及路基和给排水施工队在经开十九大街雨污水管沟施工建立样板工程。

6、科技成果完成情况

综合管廊项目承担着中建七局和安装公司2014-2016年重大科研项目“城市综合管廊快速建造技术研究”的现场课题实施任务。总课题共分6个分课题项目,分别为:深基坑垂直开挖支护技术、移动支架台车模架技术、混凝土的门架式双层皮带输送机快速输送技术、综合管廊全断面顶推技术、综合管廊工厂化预制拼装技术和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技术。目前已完成关键技术研究4项,申请国家级实用型专利4项,局级工法2项,发表科技论文4篇,研制开发新设备一项,正逐步开展应用性实施研究,并在综合管廊外墙防水方面推广应用新技术一项。

存在的问题:在项目层面开展科技研发,困难真的较大。纯粹的闭门造 车搞些专利、工法、论文、方案等还好办,如果想打破现有的传统施工工艺搞些标新立异的东西很难:一是人力有限,项目上的人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各管一摊子事,尤其像我们这种单位工程奇多的项目,项目总工更是事多,没有精力来组织搞科研;二是项目上不看好,施工队不支持,除非是工地上出现技术难题,现有的施工工艺无法解决,可能才会从上到下的支持你将你的科研研究进行实践。三是问题,项目部一般没有资金业主也不会批复超计量之外的资金给你搞科研实验。公司和局拨付的资金不够进行大型设备采购和大规模新技术应用的施工生产。

下载2018.10.9综合管廊工作汇报[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10.9综合管廊工作汇报[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下综合管廊环境监测方案

    底下综合管廊温湿度环境监测方案 目前在现代化城市中,底下综合管廊供电逐渐代替高空架线的方式,随着电力电缆的发展,对综合管廊的监控要求也要随之提高,为帮助电力巡检人员安......

    综合管廊安全事项[5篇]

    综合管廊安全事项 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综合管廊均设置在地下,埋深约3-6米,平均尺寸3;公司目前接管(含介入)40多公里,核心区域约25;综合管廊属地下工程,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

    综合管廊综合布线施工总结

    综合管廊综合布线施工总结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图手段,在施工前模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完后的管线布置情况。即在施工前先根据所施工的图纸进行“预装配”,......

    综合管廊建设条件及必要性[精选五篇]

    1.4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条件 1.4.1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合同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合同 一、关于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专项财政补助在PPP项目中的补贴方式的约定 根据财建[2014]839号,本项目已申请到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专项资金补助总额为9......

    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

    珠海经济特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 2015-12-29 (2015年12月25日珠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管......

    综合管沟(管廊)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综合管廊均设置在地下,埋深约3-6米,平均尺寸3*3米,每隔约260米设置一个防火分区,每一分区内设置检查人孔,通风口、投料口、集水坑等构筑物,以便分区独......

    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

    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综合管廊均设置在地下,埋深约3-6米,平均尺寸3*3米,每隔约260米设置一个防火分区,每一分区内设置检查人孔,通风口、投料口、集水坑等构筑物,以便分区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