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自我管理小结
小鹿班幼儿自我管理小结
一、自我物品管理
学期开始,孩子们升入大班,作为幼儿园最大的哥哥姐姐,他们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我们鼓励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把自己的衣物、毛巾、跳绳等放到里面并把物品分类摆放,整理好,并要求孩子每天都要保持。
孩子们学会整理物品的同时也学会了清点物品的数量。有的孩子就会跑来告诉老师,我的玩具不见了,我的图书不知被谁破坏了。我们便引导孩子学会保管自己的物品。怎样保管物品,使物品不至于丢失或破坏呢?和孩子们讨论一番后,得出结论:①记清自己的物品或在自己的物品上做标记;②不随便翻别人的书包;③借别人的东西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借完要还,而且要原封不动地还给人家。在生活中,我们注意观察这些孩子的行为,发现了就立即进行教育。孩子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保管自己物品的意识,而且大多数孩子保管得很好。
二、自我行为管理
当孩子们学会管理自己物品时,我们便试着让他们学会管自己。管自己就是能自己约束自己。比如:别人说话时,不可随便插嘴,能坚持做完一件事,即使有外界影响,也能用意志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等等。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人际关系也很好,也懂得什么有所为,什么有所不为。一个六岁的孩子,如果让他达到以上要求,困难可想而知,但我相信孩子是可塑的,关键是靠方法。和孩子们商量沟通后,我们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如:卫生常规、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学习活动常规、晨练及早操常规、户外游戏常规等,并将标准公示在墙,让孩子们签下同意书,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三、自我任务管理
“小小值日生”“小小播报员”以及“小小故事大王”等活动的开展,让孩子学会了完成一项任务。可到了大班,我们的要求逐步提升,分别让孩子互相观摩评比,评出“星级”值日生、播报员和故事大王。这样,孩子有了竞赛的动力,更加有了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在家庭中鼓励完成家务事,比如剥豆、叠衣服、拖地等,适当地做家务,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辛苦。
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正在逐步提高,责任意识也一天天增强。将这种责任意识坚持渗透下去,会使孩子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第二篇: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
彼得·德鲁克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并预言这个群体将成为新型社会的主导群体。德鲁克认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难以监督,因而组织效力将取决于组织成员能否对自身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首次发表于1999年的这篇文章中,德鲁克对“自我管理”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机会。以前,人们的选择很少,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比如一般来说农民的儿子也会当农民,工匠的女儿会嫁给另一个工匠。甚至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的知识工作者还指望着公司的人事部为他们做职业规划。而今天,人们只要有雄心和智慧,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从何处起步,都能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攀上事业顶峰。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应该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把自己放到一个能对组织和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位置上,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警觉和投入,一有恰当的时机就设法改变自己的发展道路。
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容易取得成就,这是个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在德鲁克看来,许多人只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而对于自己擅长什么并不是很清楚,也就更谈不上利用自己的所长了。因此,人们首先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文中德鲁克列出的几个自问自答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自我: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是如何工作的?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属于何处?我该做出什么贡献?
德鲁克认为,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的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德鲁克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专注于自己的长处,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不能胜任的领域,因为从无能到平庸要比从一流到卓越需要人们付出多得多的努力。一个人的长处具有独一无二而且基本固定的特点,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如此——虽然它可以略微有所调整,但不可能完全改变。德鲁克的忠告是: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你不大可能成功。但是,你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价值观是自我管理中最后必须要问的问题。个人的价值观应该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否则人们工作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沮丧,自然也就干不出成绩。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虽然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自己的长处很少出现矛盾,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却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而在面对这种冲突时,价值观应该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德鲁克谈到他早年在做投资银行业务时工作得非常出色,但认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并不在此,于是虽然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他还是毅然辞去了那份工作,去从事自己认为更值得贡献毕生精力的事业。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就能够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该身属何处,并确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贡献。此外,人们还要认识到共事者具有不同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必须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后,德鲁克认为,在知识工作者的寿命一般已经超过组织的寿命、人员能够自由流动的今天,人们还应该及早发展第二兴趣,管理好自己的后半生。他预言,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将掀起人类事务中的又一次革命。
第三篇:自我管理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学习心得
《中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研究》是国家“十一五”课题,由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周韫玉、贺乐凡主持的。旨在通过实验增强大家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以前老的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了。周教授和贺教授提出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方法比较好,它不仅教会学生的知识,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终身受益。
自主性学习之所以凸显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是因为它的学习目标是“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因此,“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而后听了黄泰山教授、李世杰教授、张代英校长、周士渊教授的精彩演讲,感受颇深。
我觉得在高人的指点下,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付出行动,正如专家所说的那样,漫小步,不停步。习惯取决一切,养成一个好习惯,是成功的前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和学生一起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第四篇:自我管理(本站推荐)
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本学期,小学教育认识到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从而采取多种方法,从多方面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培养良好的课间休息方式。课间活动通过互相监督和帮助做到有意义,科学性。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携带劳动工具或用具,应注意误伤他人;不拿石块、硬棍打闹;离校要结伴回家,途中不随意逗留;自行参加社会活动,要注意安全。3.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从课堂学习到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养成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的培养,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
第五篇: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
作为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是重大的,学生的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所以作为班主任就要培养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安全方面的意识。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幼儿园安全始终是第一要素,但是小学又与幼儿园不同,老师不会时时刻刻在孩子的身边,这时我们就要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例如,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先让学生认识自己学校常常去的地方在哪里,在这些地方玩耍和做事情的时候,有哪些行为是十分危险的,不允许做等等,这些内容,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必须首先做到。小学生的精力旺盛,课间喜欢追逐打闹。学生活动空间有限,他们在奔跑中极容易发生突然事件,教师要做好监控工作,教育孩子在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放学要注意交通安全,我们班主任每天要花上十分钟的时间来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使他们对安全能有一个好的认识,尽量减少安全问题。其次应该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是不同的,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和课间时间。常见许多一年级新生,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还向老师要求去上厕所,甚至有些还尿裤子。还有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到“准备有序,文具盒放在正前方,书本放在右上角”。上课期间还要时时提醒学生坐端正,积极发言、发言举右手。另外还请班干部负责提醒督促、制止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譬如早上要求学生在老师没到的情况下认真读书。
第三我们要做好榜样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就是一张白纸,画些什么该怎么画我们老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低年级小朋友幼稚、天真,行为不受拘束,常会犯一些幼稚的错误,做出幼稚的举动,如上课坐不端正,喜欢随便插嘴,不懂作业格式,不做值日生,不遵守纪律等。首先从教师开始,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每天早晨,我早早的来到教室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来得比较早。由于长期坚持,学生已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早上早早到校,进行晨读。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投入最大的热情到教育中,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