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疆自治区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讲解导游词(10个景点)(5篇)

时间:2019-05-12 19:0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新疆自治区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讲解导游词(10个景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新疆自治区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讲解导游词(10个景点)》。

第一篇:2007年新疆自治区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讲解导游词(10个景点)

2007年新疆导游资格考试

景点导游词

1.天池..............................................................................................................................1 2.喀纳斯景区..................................................................................................................2 3.交河故城......................................................................................................................3 4.克孜尔千佛洞..............................................................................................................4 5.艾提尕尔清真寺..........................................................................................................5 6.香妃墓..........................................................................................................................6 7.坎儿井..........................................................................................................................7 8.吐鲁番葡萄沟..............................................................................................................8 9.博斯腾湖......................................................................................................................9 10.乌尔禾魔鬼城............................................................................................................10

旅游学院 05-5班

2007年10月 1.天池

1.位置;2.成因;3.博格达峰;4.自然分布;5.天池传说;6.天池命名;7.天池八景;8.哈萨克族;9.注意事项。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地方就是天山天池风景区。

天池,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偏东40余公里,距乌鲁木齐市东北110公里。天池湖面海拔1900余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1500余米,旺水时面积达4.9平方公里,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在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

天池是著名的高山冰川冰碛湖泊,它是在250万年前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中形成的。天池地区发育了颇为壮观的山谷冰川,冰川挟带着砾石,循山谷缓慢下移,强烈地挫磨刨蚀着冰床,对山谷进行挖掘、雕凿,形成了多种冰蚀地形,天池谷遂成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则因挤压、消融,融水下泄,所挟带的岩屑巨砾逐渐停积下来,成为横拦谷地的冰碛垅。其后,气候转暖,冰川消退,这里便蓄水成湖。

说到天池,就不能不提天山著名山峰——博格达峰。博格达峰是东天山的最高峰,海拔5445m,蒙古语为“神灵山”,同时也是乌鲁木齐市的守护神。博格达峰有12条支流流入天池。有人说“南山望雪”看到的就是博格达峰,其实是不确切的,在天池湖畔是看不到博格达峰的。

天池自然风景大致可分为4个自然景观带,分别是低山带(1300-1600m)、山地针叶林带(1600-2700m)、高山亚高山带(2700-3100m)和冰川积雪带(3100m以上)。气温相对稳定,年均温2℃左右,年降水量约为513mm。

传说天池是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池缭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不仅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像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是成为古今文人诗赋中的妙语。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做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20世纪70年代初,郭沫若游览时亦有感而发,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句。

至于天池的命名,通常我们认为是200年前任乌鲁木齐都统大臣的明亮,他在《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中借“见神池浩淼,如天金镜浮空”一句的“天池”命名的。等会我们上山时就可以看到。

世人将天池的自然风光概括为八大景观,分别是“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观松”、“海峰晨曦”、“悬泉飞瀑”。每年,天池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大家不用着急,等会到了景点我会做详细的介绍。

在天池景区大家会看到很多尖顶的白色圆屋,有点像蒙古包,不过这可不是蒙古包,是哈萨克族的毡房,通常被称为“哈萨包”。哈萨克族是中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居住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和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及北疆沿天山一带。其先祖是西汉时的乌孙、康居等部族。“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天池风景区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中。游览中请注意安全,注意防火和环保,不要惊扰动物、破坏植被。请记住停车场的位置和车牌号。我们的观光时间是两个半小时。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 1 2.喀纳斯景区

1.位置时间距离;2.成因;3.景观分布(一山二湖三湾四谜);4.五个唯一;5.提示语。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美丽而神秘的AAAAA级国家风景区——喀纳斯。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阿勒泰市西北200多公里处,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山深山密林之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40m,南北长24公里,东西平均宽度为1.9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88.5m,平均水深约90m,面积约4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泊。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

喀纳斯湖主要是在冰山运动后融化形成的。在喀斯地区,冰川几乎充斥了所有的山谷和洼地,冰川以它巨大的刨蚀力作用于它所经过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的冰川活动,不断地加深喀纳斯谷地,最后刨成现在这样两侧陡峭,底部平坦的喀纳斯湖盆。之后由于气候的变化,喀纳斯谷地的冰量迅速退缩,将它携带的大量冰碛物留在现今湖口一带,冰融水汇集其中,便形成现今美丽的喀纳斯湖。

说起喀纳斯的迷人风景,我们一般用“一山、二湖、三湾、四谜”来概括。“一山”,就是指阿尔泰山友谊峰,位于喀纳斯湖的东北60公里,海拔4374m,是阿尔泰山在我国境内的最高峰,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的界山,也是喀纳斯湖湖水的发源地。

“二湖”,指喀纳斯景区的黑湖和白湖。黑湖顾名思义,就是黑色的湖泊,呈马头状,位于喀纳斯湖东偏南15公里。这里有许多沼泽湖,且水草丰美,被称为“千湖地区”,其中最大的就是黑湖。面积1.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白湖,同样得名于奶白色的湖水,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km处友谊峰脚下,呈横过来的“人”形。湖水注入喀纳斯湖,也染得喀纳斯湖一片奶白,十分美丽。

“三湾”,指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沿着喀纳斯河从喀纳斯湖向下游走大约8公里就可以到神仙湾了。这里是一个宽阔的水域,河水将河心分成若干个小岛,岛上有郁郁葱葱的生长着稀有的云杉、白桦和落叶松。沿河再走3公里左右就是月亮湾。因为弯弯曲曲的河水状如碧月而得名。出了月亮湾再过大约1公里,就能看见在平静的湖泊中有一个湖心洲,长满了各种树木,酷似露出水面的神龙之尾,这就是卧龙湾了。

“四谜”,指喀纳斯“湖怪”之谜、千米枯木长堤之谜、白湖之谜和图瓦人来历之谜。“湖怪”应该是喀纳斯最迷人的地方了,据说喀纳斯湖中有十几米大的湖怪,有时还会把当地牧民的牲畜拖进水中享用。至于湖怪长什么样,谁也没有见过。虽然经过多方调查研究,至今没有确切的说法。位于喀纳斯湖的北岸有一条1m高2km长的枯木长堤,每当湖水上涨,它们就漂在湖面北岸一带,为什么这些枯木不随波逐流,顺着河水向下游漂流呢,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白湖的湖水酷似牛奶,当其注入喀纳斯湖后,染得喀纳斯的湖水也是一片奶昔。关于白湖的形成,也是一个谜。在喀纳斯湖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以放牧狩猎为生。他们以图瓦人自居,据说是成吉思汗后裔。至于图瓦人的来历,也是个谜。

喀纳斯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我们一般归结为“五个唯一”。这里有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这里是南西伯利亚泰加林在我国唯一的自然延伸带。这里是我国唯一一处古北界动物区系。这里是我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这里的卡尔德什老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苏尔”吹奏三重和弦的人。

关于喀纳斯的种种神秘与美丽只有当我们融入其中才能明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喀纳斯景区门口。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中。游览中请注意安全,注意防火和环保,不要惊扰动物、破坏植被。请记住停车场的位置和车牌号。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 2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3 3.交河故城

4.克孜尔千佛洞

1.位置、距离;2.历史成因;3.景观分布;4.发展阶段;5.建筑、绘画、艺术风格;6.鸠摩罗什;7.提示语。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克孜尔千佛洞群位于克孜尔乡南约7公里的木扎提河北岸的名屋达格山上。

克孜尔千佛洞目前是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疆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圣地。佛教于公元前2世纪传入新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们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初,许多官吏也选择在这里开凿,并供养佛祖。规模与日俱增,终于形成了影响西域、中原乃至中亚的重要佛教圣地。

克孜尔千佛洞按自然区域分为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总体绵延3公里多。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有壁画的洞窟约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它是我国建造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也是新疆石窟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其中最著名的石窟是38号音乐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石窟寺建筑及雕塑毁坏严重,只有部分壁画保存较好。

根据相关艺术风格测定,大致分四个时期。

初创期。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多方形窟。后期有大像窟、有禅定、涅槃及天宫伎乐图等,以佛转故事为主,反映小乘佛教思想,健陀罗艺术风格较为明显。

发展期。约公元4世纪中到5世纪末。这个时期出现了以中心柱窟为中心的洞窟组合,包括僧房、讲经堂、礼拜堂等,形成寺院形态。壁画绘画风格突出晕染法、对比色、菱形结构图等龟兹风格。以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内容为主,在中心柱窟主窟顶部出现天相图、弥勒说法图。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被誉为“音乐窟”的38号石窟,绘有场面宏大的天宫伎乐图,乐者们手中的乐器有西域的,有中原的,还有中亚的,而舞者的舞姿则是龟兹独有的。因而它是研究音乐舞蹈最详细最丰富的宝贵资料。这时期的石窟表现有大乘佛教思想。

繁盛期。约公元6~7世纪,现存石窟50%属于这一时期。造像普遍采用金粉或敷贴金箔,装饰辉煌。在方形窟中多连环画或长卷式故事画,因缘画较突出,涅槃图遍布甬道。大型中心柱窟很多,包括双中心柱窟。这一时期反映小乘佛教的思想居多。

衰落期。公元8~9世纪。反映大乘佛教思想的千佛、化身佛等题材大量涌现,其他题材逐渐减少或消失。后因龟兹佛教中心变化移至龟兹都城(库车附近),克孜尔石窟佛教日渐冷落。之后龟兹佛教被伊斯兰教取代,彻底遗弃。

克孜尔千佛洞有自己独特的建筑、绘画艺术风格。在建筑中,出现了很多大像窟和中心柱窟。绘画方面,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广泛运用了晕染、对比和凹凸等艺术手法,使画面中的人物简洁流畅,栩栩如生。得益于龟兹独创的菱形格绘画方式,这里的壁画是最节省空间的,因此10000多平米的壁画就可以展示550多个本生故事,这一点在其它石窟壁画中是远达不到的。

大家看到窗外的铜像了吗?这就是鸠摩罗什,是我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①。他出生于龟兹,其父是古印度有名的高僧。他从小学习小乘佛教经典,之后学习大乘佛经。20岁时成为博古通今,闻名的西域高僧。因为他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贡献卓越,在我国佛教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克孜尔千佛洞广场,我们现在这里合影留念。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中,进洞前我们会统一在景区寄存处寄存。游览中请注意安全,保护环境,为了保护石窟壁画请不要在石窟内拍照。请记住停车场的位置和车牌号。我们的观光时间是2个半小时。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龟兹独特的佛教文化吧。

① 我国四大佛经翻译家:有两说。或指后秦的鸠摩罗什、南北朝的真谛、唐代的玄奘、唐代的义净;或以唐代的不空取替其中的义净。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 5.艾提尕尔清真寺

1.2.3.4.5.6.7.8.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艾提尕尔清真寺。昨晚提醒过大家今天要注意着装,现在我很高兴看到各位游客能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习惯。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市中心解放路,是新疆伊斯兰教著名的清真寺。驱车前往10分钟不到即可到达。

“艾提尕尔”意为“节日活动的场所”,该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相传该寺原址是一个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的麻扎。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 5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6 6.香妃墓

7.坎儿井

1.位置时间距离;2.分布地位;3.构造;4.竖井、暗渠、明渠、涝坝;5.灌溉率;6.传入说;7.林则徐;8.提示语。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看看被誉为吐鲁番血脉的坎儿井,而我们要前往的是著名的米依木·阿吉坎儿井。“坎儿井”来自波斯语,是“地下水利网络系统”的意思。米依木·阿吉坎儿井位于吐鲁番以西8公里处的雅尔乡。从吐鲁番市区乘车15分钟即到。它于公元1200年挖成,有800多年的历史。渠道总长度1.1万米,竖井440眼,首部井深75米。

新疆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哈密、木垒和吐鲁番等地,尤以吐鲁番盆地最多,达1100多条,总长约5000多公里。有人认为,新疆的坎儿井可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同时开凿坎儿井的土壤属于粘性钙质土壤,不易坍塌。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而使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刚才说过,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现在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功能。竖井,主要是为了开挖地下暗渠和日后掏挖时出土方便,及起到提供通风、送气和采光的作用。竖井是从地下含水挖起,在地表上每隔几米或几十米挖一口竖井。竖井的平面约呈长方形。

暗渠是坎尔井的主体,即地下水河道,挖掘工程十分艰巨。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聚集到它的表面来,并且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出挖,这样水就会自动流出地表来。暗渠一般长几百米或几公里不等。暗渠另外的作用就是保持稳定的流量,同时避免污染和蒸发。

明渠,暗渠出水口与涝坝之间,以及涝坝至灌溉农田之间是地面明渠,均起输水管道的作用。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明渠,很多都是暗渠塌陷形成的。明渠另一个作用时方方便人们取水。

涝坝,实际上是一个蓄水池,有调节灌溉水量,提高水温和方便用水的作用。因为坎儿井的水多为冰雪融水,温度很低,如果直接浇灌会冻死农作物。

需要指出的是,曾经在吐鲁盘地区坎儿井作为灌溉设施,在农业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这里70%左右的农区都要靠坎儿井的水生存,但是现在由于人们无度开挖机井,使坎儿井的水量锐减,有些甚至枯竭,只有大约20%的农田仍依靠着它。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关于坎儿井的由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至今没有定论,大体上有三种说法。一是波斯传入说。认为坎儿井是由西亚波斯人首创而后传入新疆的,原因是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人就已经开挖出了坎儿井用于战略防御,而新疆又位于丝绸之路要道,很容易接受掌握。二是关中井渠说。认为在西汉统一西域之后,流行于陕西的井渠技术传入西域,演变成了今天的坎儿井。三是当地创造说。认为是这里的先祖们根据地型、气候和地质等诸多要素,发挥聪明才智而创造出来的。

提到坎儿井,就必须提到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也被称为“林公渠”、“林公井”,说的就是林则徐的功绩。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被贬至新疆。他经过吐鲁番时,见到了坎儿井,并在他的日记中赞曰:“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称不可思议之事!”他发现坎儿井十分有利于当地的特殊条件,于是积极引导新疆人民开挖坎儿井,变赤地为沃壤,给当地人民带去了众多实惠。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米依木·阿吉坎儿井。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中,游览中请注意安全,保护环境。请记住停车场的位置和车牌号。我们的观光时间是45分钟。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神奇的坎儿井吧。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 7 8.吐鲁番葡萄沟

1.位置时间距离;2.成因;3.景观分布;4.栽培;5.葡萄概况;6.功效;7.提示语。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的景点是吐鲁番的葡萄沟。葡萄沟景观区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5公里,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中,驱车前往约20分钟。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葡萄沟长约8公里,宽约500米。两侧的清泉汇成的水渠浇灌着园内210多公顷葡萄。

葡萄沟大约形成于20万年前,天山山脉对称性垄丘状抬升时形成火焰山,山中泉水汇成河流,经过流水切割终于形成了火焰山中的这条峡谷,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葡萄沟。

整个葡萄沟景观区现分为葡萄博物馆、千泪泉、葡萄长廊、葡萄酒坊、达瓦孜竞技场、世界第一馕坑、王洛宾纪念馆和巴依老爷官邸等几个景点。

在葡萄博物馆里,可以了解到葡萄的品种和营养功能,还可以学会不同葡萄酒配餐的科学方法、品酒饮酒的各种礼仪常识。馆中还展示着迄今为止种植葡萄的各种农具,讲述着葡萄种植发展的历史。

葡萄沟中达瓦孜表演时非常吸引人的。“达瓦孜”是维吾尔语“高空走绳”的意思,表演者在20多米的高绳索上表演各种惊险的动作,非常精彩。最著名的达瓦孜传人、被誉为“高空王子”的阿迪力于1997年6月22日,以13分48秒成功地横跨了我国长江三峡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世界第一馕坑号称是世界最大的囊坑,直径8米,高度10米,可以同时烤10只羊,或者3头牛,甚至可以同时烤1峰骆驼。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帮你们预约烧烤,当然这费用需要您自理。

葡萄沟景区内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等到了我会一一详细为大家讲解的。

去葡萄沟不能不提葡萄。葡萄是世界上古老的果树树种,原产西非和北非。在5000年前,埃及就已经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了,而吐鲁番地区也有2000多年种植葡萄的历史。在吐鲁番地区种植有700多种葡萄,在葡萄沟内种植有10余种。这里著名的品种有无核白葡萄、马奶子葡萄等。其中无核白葡萄种植最广泛,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含糖量达24%以上,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

葡萄除了用来鲜食外还可以用来晾制葡萄干、酿造葡萄酒和药用。我们经常能看到路边有很多墙面镂空的房屋,那就是用来晾制葡萄干的晾房。一般来说,要晾制1公斤的无核白葡萄干需要4-6公斤的鲜葡萄。晾好的葡萄干非常甜,含糖量可达75%,是营养丰富的干果佳品。除了葡萄干,葡萄酒也非常有名。葡萄酒酿制历史十分悠久,唐代诗人王翰曾有诗赞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见葡萄酒的历史和赞誉。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葡萄沟景区门前,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中。游览时间为2个小时。游览中请注意安全,保护环境。请记住停车场的位置和车牌号。请不要随意采摘园中种植的葡萄,如想品尝,园中有鲜葡萄出售。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 8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9 9.博斯腾湖

10.乌尔禾魔鬼城

1.简介;2.位置、时间、距离;3.成因;4.雅丹地貌;5.沥青矿脉;6.剑龙;7.影片;8.克拉玛依;9.提示语。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乌尔禾魔鬼城。一听“魔鬼”您可别吓着了,所谓“魔鬼”就是无数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景观。远远看去有的像鸟兽,有的像楼阁,有的像人,伴着风刮过的吼声,仿佛到处是张牙舞爪的群魔,有进入魔鬼之城的感觉。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克拉玛依市区东北100多公里的乌尔禾地区,驱车前往约一个半小时,方圆大约30余公里。这里有我国罕见的风蚀地貌。“乌尔禾”是蒙古语“沼泽地”的意思,曾经这里水草丰美,当地人也把这里叫做“下套子的地方”。这里的蒙古人称其为“苏鲁姆哈克”,哈萨克人叫它“沙依提克尔西”,其实都是“魔鬼城”的意思。

大约在2亿年前,这里曾是汪洋大海,由于地球内营力作用,形成了广阔的湖泊,分布有许多古生物和水禽。之后地壳慢慢抬升,湖水退去,形成了隔壁台地。年复一年的风蚀雨剥,使地面形成了沟壑纵横、深浅不一的石层,并将石层雕塑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造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魔鬼城。

雅丹地貌,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陡壁的险峻小丘”,是一种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这种地形在罗布泊周围的雅丹地区发育得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广。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赴罗布泊地区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这个词汇。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专指这种特殊地貌。

乌尔禾也是重要的沥青生产基地,在魔鬼城旁边,成扇形状分布有17条矿脉,绵延1公里多。黑色深沟宽的大约1米多,窄的只有20多公分。这就是1958年乌尔禾发现天然沥青矿。该矿是中国目前发现唯一的天然沥青矿,全世界也属罕见。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是一个影迷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想你一定对乌尔禾魔鬼城不会陌生,因为在这里拍摄了很多部经典电影。像《冰山上的来客》、《英雄》、《七剑》、《卧虎藏龙》等等,都曾在这里取景。也因此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魔鬼城的魅力。

我想说到魔鬼城,就有必要简单的说一下石油城市克拉玛依。新疆的石油开采始于1897年,当时的新疆商务总局在独山子就已经开采石油了,1909年第一口井出油。清代时期克拉玛依市叫青石峡,民国时期改称黑油山。直到自治区成立后,1956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书记王恩茂与主席赛福鼎建议,把黑油山改为少数民族共同使用的“克拉玛依”。1958年国家石油能源部向世界发布“克拉玛依”,由此克拉玛依市诞生。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乌尔禾魔鬼城,观光时间是1小时。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中。游览中请注意安全,保护环境。请记住停车场的位置和车牌号。那么现在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同我一起去感受魔鬼城的魅力吧。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05-5班 高坤 10

第二篇:导游资格考试中景点讲解导游词创作要素分析

导游资格考试中景点讲解导游词创作要素分析

在导游资格考试口试中,景点导游讲解的时间只有4-5分钟,考生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有一篇好的景点导游词,要撰写一篇好的应试导游词,必须在选点、主题、资料收集和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上下大功夫。本文在分析景点导游讲解词的创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要撰写一篇好的应试导游词,必须在选点、主题、资料收集和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上下大功夫。一篇赏心悦目的导游词虽然只是考试的第一步,但它确实是考试成败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在口试中,景点导游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惜时如金,立竿见影,其一,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其二,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其三,对重点阐释部分,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又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其四,题材的选择越具体化越好。

一段脍炙人口的精彩导游词,一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一篇具有鲜明主题的好文章一定是精雕细琢而成;一篇精雕细琢的好文章一定兼具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深度、高度、宽度和广度。所以,资料和信息是根本,就像一座塔的塔基。要达到提炼主题的高度,首先要立足于信息资料的广度,否则,无法撰写一篇有模有样的导游词。考生撰写导游词除了选点正确、善于应用讲解方法、避免书面化、把握导游讲解原则外,还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环节的准备入手。

一、选点准确

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熟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学习选择跟自己驾驭能力相一致的信息。

但考生有时常常步入误区,以为选择一个规模大,名气响的景区就一定好讲,事实恰恰相反。比如考生不掂轻重,也不管青红皂白就选择四姑娘山,结果发现信息确实丰富,但就是不容易凑成一篇像样的导游词。考生忽略了,自然资源题材是最不好驾驭的。尽管如此,这种题材也并非不能涉足。很多考生善于以民间传说为引线,转而寻求讲解嘉荣风情,将自然题材转化为人文题材;反之亦然,难度不同而已。

选择四姑娘山这样的自然风景区作为讲解对象,切忌把导游词写成抒情散文或导游日志,一番慷慨激昂、不着边际的抒情散文决计替代不了一篇讲解词,而且会让人觉得这种抒情有点无病呻吟。导游不是诗人,导游词不是散文,导游口试就是要让一个考生实事求是地给评委讲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点,要求考生必须把讲解的重心落实到某一个可发挥的具体的点上,不管这个点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能感受到某一个景点在某一瞬间展示的某一种意义。

二、精准聚焦所选景点

创作一篇好的导游词至少必须做到:选点有厚度、讲解有力度、讲解有亮点、方法使用得当。

应试性景点导游词要求考生选题要具体到一个聚焦点,如果选题为静远堂,你的讲解中切忌出现“请随我走进诸葛亮殿”这种用语,这表明的是动态而非静态;同时,你站在考场中央,也不能移动自己的脚步飘来飘去,“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请大家随我穿过这九曲回廊,去品尝那美酒的千年醇香”诸如此类,都是景点讲解的大忌。

比如选“武侯祠”就不好,太宽泛了,谁能用5分钟的时间讲深入、讲升华武侯祠?恐怕连讲清楚都很难,更不要说讲精彩。即使是小而细到选“刘备殿”、“静远堂”,如果不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一件器物,也很难讲出深度、高度,没有这“二度”,整个讲解就没有厚度。

三、选点有厚度

一篇导游词是否有厚度,最关键的是选点精确。精确的选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讲解空间范围在可视之内。比如武侯祠是一个景区,但这是一个一眼望不到尽头,也是一目不能了然的景区,游客视界仅可在可视范围内有一个直观景点。假如选择的讲解点不是眼前这个直观点,反而去讲解不直观的景区,讲解词就很空泛地让游客插上飞翔的翅膀,跳上想象的高空,从空中俯瞰全武侯祠,于是,在讲解内容上就面面俱到,处处空泛。

由此,精确选点的第二个特点随之浮出水面:讲解内容可以深入挖掘或层层建高,也就是有深度或高度这实际上是指选点要选文化底蕴深厚的点。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告诫考生选人文题材,回避自然题材;另一方面又提示考生选择人文题材中人所不知,或知之不详,或详而不解的。文化底蕴的深厚有许多表现点,外观上看是古建、碑刻、楹联、横匾、钟鼎,但其内在涵盖了历史事件、名人佳话,比如“三绝碑”,既有三国文化,又有中唐治蜀,所谓汉唐盛世,即使这块碑是它们的一个后续,也仍然能看到书法艺术、石刻艺术的精湛,而文化的内核所表现的思想,其体裁的精妙,以及关联的人物是那么影响深远,一块碑就不能向普通石头那样等闲视之了。

选武侯祠这个点好,还是选类似三绝碑这样的点好?只要我们考虑到4-5分钟的时间概念,毫无疑问,讲解武侯祠是选“三绝碑”好,而不是讲解广义的武侯祠。

就具体的选点而言,如将武侯祠的三绝碑和兴文石海洞乡的“夫妻石”相比,后者是一种形态的想象,可观性虽强,但因其文化内核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神话或传说,而传说的厚度需要有历史空谷的回音,缺乏这一条件就味同嚼蜡。所以,原则上说,选点除了“小”外,还要具备以小见大的条件。选点大,大必泛,泛必浅,浅必平淡,这就是选点出问题了。

四、创作有亮点

考试不外乎两个环节打动或感染评委:一是视觉,一是听觉。

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的关系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之间也是一种辩证关系。第一印象视觉冲击很重要,包括仪表、礼仪、姿态、情态和气质;但听觉冲击在随后的过程中将会起到压倒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考生的讲解如果能够形成听觉的冲击力,会逐渐地改变其视觉的缺陷和不足。反之,听觉的冲击力不够,或根本没有冲击力,也会使视觉冲击减弱。导游口试最应当注重的还是听觉的冲击能力。考生只要充分地做好文化准备、知识准备、仪表准备、心理准备,基本发挥自己的本色水平,就可以形成听觉冲击力。

听觉效果完全依靠后天的努力。流畅是一个人讲解得好与不好的基本评估标准所以,中断、打嗝、口吃、重复是极其糟糕的应考表现。过去的考试经验是,一个讲解比较流畅的考生会为自己增色一个亮点。流畅不等于一口气背诵到尾,也不等于没有停顿、没有口误、没有错句、没有补充和修正,但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如与中断、口吃、倒带是有本质区别的。

五、收集、消化、运用资料信息

收集、消化和运用相关资料是写一篇应试导游词必须的基础准备工作。

只有资料详实,信息充分,考生撰写讲解词才能游刃有余地选择针对性的讲解主题,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全篇内容才有重点,选择合适的讲解技巧,兼顾布局的整体性,才能加入自己的见解、看法,如“卓克基官寨不但是藏汉建筑融合的典范,而且是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不但是红色旅游的景点景区,而且是藏汉民族和谐团结的象征”,等等。

六、资料信息的甄别和取舍

导游口试确实是凭“讲解”评分,但不等于不动笔“撰写”。撰写导游词本事就是一个认真学习,充分准备、提前预制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导游讲解所摄取的内容一般分为固定信息和扩展信息两个部分。

(一)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资源地的历史、文化承继性的稳定信息内容。

如何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是一个考生在创作讲解词时的一个难点。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张大千在夹江所生产的纸有它稳定的固定信息,信息量哪怕很多,很全,但不新,不奇,很难形成听觉冲击;但摒弃稳定的固定信息,则会落入生编硬套、无中生有的窠臼。如讲解大禹治水,神话传说是固有信息,但如果通篇都在讲一个神话,讲解必然索然无味。因此,对撰写导游词的考生而言,利用稳定的固有信息作为讲解内容,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一味机械照搬。它体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知”,这个“知”要求考生全面地、完整地、正确地把握资源地信息。

(二)扩展信息

扩展信息是指与固定信息有关联的、至今尚未与固定信息有机组合的新增内容能给你,或固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

扩展信息表现的是一个导游从业人员对资源地信息的“识”,即在原有稳定的固有信息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如讲解夹江的大千纸,造纸术就是支持大千纸延伸性的一种扩展信息;由于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为宽泛的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是扩展信息。如讲解大禹治水能联系唐家山堰塞湖,就变成扩展信息了。

无论稳定信息还是扩展信息都是资源的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具有隐喻性、陪衬性、引申性、对比性。理解资源所具有的背景信息很重要,它对揭示资源主题能起到认知、对比、聚焦、扩展、挖掘、移情、完善、升华等多种作用。

七、重点内容与自我知识结构的契合

究竟该如何选择一篇导游词的重点,这要结合导游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决定。

考生如果对所选择的讲解内容做到既熟悉又了解,就能合理组织背景知识和素材,而不会犯生拼硬凑的忌讳,否则,就会比喻时不伦不类,展开时不着边际。如选择蒙顶山,就不一定非得提到“茶文化”,一提到“茶文化”也不一定非得提到“文化精髓”,一提到“文化精髓”也不一定非得提到“茶禅一味”,一提到“茶禅一味”也不一定非得拼凑一句“最有禅机”的禅语,然后去“品一品最天人合一的茶”。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第三篇:导游现场考试景点讲解要点

导游现场考试景点讲解要点

一、烟台山景区

烟台山景区概况、烟台得名、烟台山领事馆群、冰心纪念馆、烟台开埠历史陈列馆、京剧艺术展览馆、烟台山灯塔、忠烈祠、抗日烈士纪念碑、烽火台、龙王庙、山海景观等。

二、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的概况、张裕名字及商标的含义、张裕综合大厅的浮雕、名人给张裕题词及含义、地下大酒窖、百年桶王、品酒、巴拿马奖章、张裕特色酒庄等。

三、蓬莱阁景区

蓬莱阁景区概况、蓬莱的传说、海市蜃楼成因、蓬莱水城、人间蓬莱坊、弥陀寺、丹崖仙境坊、龙王宫、子孙殿、天后宫、寿字碑、碧海丹心刻石、蓬莱阁主阁、海不扬波、避风亭、田横山、卧碑亭、苏东坡与蓬莱、三清殿等。

四、长岛景区

长岛概况、黄渤海分界线、九丈崖、月牙湾、庙岛、渔家乐和渔家风俗等。

五、龙口南山景区

南山集体概况、南山集团产业、南山禅寺天王殿、南山禅寺大雄宝殿、南山大佛、南山玉佛等。六、三仙山·八仙过海景区 三仙山概况、三和大殿、蓬莱仙岛、方壶仙境、瀛洲仙境、珍宝馆、龙王庙、玉佛寺、十一面观音殿、楠木馆

七、曲阜“三孔”景区

(一)孔庙

孔庙概况、万仞宫墙、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殿等。

(二)孔府

孔府概况、历史沿革、大堂、后花园、一贯堂等。

(三)孔林

孔林概况、历史沿革、万古长春坊、二林门、孔子墓甬道等。

八、泰山风景名胜区

泰山概况、石阶盘道、经石峪、十八盘、天街、孔子庙碧霞祠、大观峰、无字碑、玉皇顶、丈人峰、天地广场、王母池、普照寺、岱顶四大奇观等。

九、青岛崂山景区

崂山概况、巨峰天象、太清宫、关岳祠、海印寺旧址、上清宫、龙潭瀑、太平宫、狮子峰、白云洞、观音广场、华藏世界门、明道观、北九水风景游览区、华楼风景游览区等。

十、威海刘公岛风景名胜区

刘公岛概况、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龙王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博览园、国家森林公园等。

第四篇: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悬空寺导游词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悬空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在这个吉祥美好的日子,光临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古有“恒山十八景”之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具有险、奇、巧的特点,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500余年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这座纯木构建筑,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飞之势,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民间道:“悬空寺,半天高,三尺马尾空中吊”,大诗人李白则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之。据史料记载,初建时,寺院高出地面近百米,而支撑寺院的仅仅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柱子。悬空寺为什么建在这悬崖峭壁之上而不与地相接?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势力的分裂,道教也分为南北天师道场。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焘崇信道教,曾一度灭佛兴道,并且迎请嵩山道士寇谦之来京都平城设立道坛。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将天师道场移到恒山,就在当年,按照寇谦之道长“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遗训修建了“崇虚寺”,后来人们根据崇虚寺建筑悬空的特点,改称如今的“悬空寺”。

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层式的楼阁,内设悬梯连接。第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寺院布局,由于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将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的两个配殿,为比肩式楼阁。真正体现“悬”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两座楼之间飞架悬空栈道连接,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插入岩石里的横梁使用当地产铁杉,事先用桐油浸过,起到防虫防腐作用。之前先将木楔置于洞内,后将横梁插入,因石洞口小肚大,外边用力越大里边咬合就越紧,这样固定的横梁就把压力传到了岩石上。在横梁的下面用木柱支撑,这些木柱长短不一,有的着力,有的则虚设,甚至可以晃动,根本不受力,悬空寺像这样形似虚设、可以晃动的支柱有十多根。当然,这些虚柱不仅仅是作为装饰用的,一般情况下并不吃力,一旦承重压力增大,就起到一柱顶千斤的作用,从而使悬空寺形成一座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危中见俏的奇特建筑

悬空寺的选址充分显示出它的合理性,没有花费巨大的劳力去改造地貌,而是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依势造殿,显示出各殿阁的主次错落和强烈的节奏感。寺庙建筑半藏绝壁之中,上有巨崖掩护,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下雨时雨水顺崖而下,正好滴在寺庙前檐流入峡谷,避开了雨水对殿宇的侵蚀;山风吹来两旁突出的石壁减缓了风势,减少了对寺庙的威胁。另外,对面高耸的恒山主峰天峰岭遮挡太阳,相对缩短了寺庙的光照时间,就是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时节,每天也只有三四个小时。这些因素是悬空寺巍然屹立1500多年,仍然保持原有风采的重要原因。

悬空寺不仅以建筑奇巧著称于世,最主要的就是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全寺共有大小殿宇40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教殿”。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悬空寺不仅外形美观,转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木梯上用铁钉组成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如繁星灿烂,似铁水迸溅,令人赏心悦目,堪称古寺一绝。既起到保护木板和装饰的作用,又赋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进寺,踏步而上,可谓“步步登莲,吉祥如意”。集实用、装饰、宗教价值于一身,可见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用心。

全寺共有铜铸、铁铸、木雕、石刻、脱纱等塑像80余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宝殿内的3尊脱纱佛像。其做法先用胶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产的麻(也叫夏布)一层层地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贴金。塑完后把里边的泥胎从底部掏出,整个塑像形成空壳,高度达50厘米的塑像,净重不超过3公斤,为悬空寺塑像中的一绝。

古往今来,悬空寺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诗人李白云游至此,挥毫书写了“壮观”两个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悬空寺后,在他的游记当中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誉;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曾无限感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悬空寺把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含义,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

第五篇: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云冈石窟导游词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云冈石窟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暂短的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较龙门石窟早35年的时间。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又因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我们乘坐的汽车已驶入停车场,大家请按顺序下车,在云冈石窟门前集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像蜂窝一样排列的许多洞窟,就是云冈石窟。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这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这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古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信徒、僧侣将石窟作为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因为,依山雕凿石窟、佛像,比用砖石筑建寺院经久耐用。佛教是汉代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传人,大约在3世纪。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丝绸之路东行还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进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从甘肃继续东进则是宁夏须弥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层岩石属于株罗纪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凿。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我身后的石窟参观示意图,大致告诉我们参观路线。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东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还有许多小型洞窟。共计1100多龛,大小造像51000多躯。从云冈石窟西行约3公里,武周川北有吴官苍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冈15公里的高山镇,还有焦山石窟。这么多洞窟如果要细看的话,也许你一个星期的时间也看不完,目前开放有40多个洞窟,仔细观看需要2天的时间。按传统参观路线,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先从东部第1窟开始,直到第45窟结束。如果仅参观2个小时左右,则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首先我们从东部的第1、2窟开始参观。北魏开凿石窟从公元460年开始,至524年结束,约有70年的开凿历史。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成窟的年代约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间。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夕开凿,人们习惯将这些石窟称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组塔庙式双窟,开凿洞窟时在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迎、多宝佛,上层雕释伽;石窟后壁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据佛教经典讲,弥勒菩萨将继释迎佛后成佛,广说佛法,教化众生。据说当弥勒降生人世时,世界将充满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农民起义常常打着弥勒降生的旗号来组织和号召群众。释迎、多宝佛并列,佛经有这样的传说,当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宝佛全身的舍利塔,现于空中。释迎听到塔中的声音,告诉听经的大众说,这是过去东方世界宝净国土的佛,号为多宝。当释迦佛开启塔门,示现多宝佛身时,宝塔内的多宝佛让出半座给释迦佛。

于是,释迦人塔,与多宝同结跏趺坐,宣讲经义。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上层雕三世佛;石窟的后壁主像是释迦佛。两窟的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对坐问法像。有关维摩、文殊对坐问法是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的题材,敦煌石窟的壁画就有“维摩诘图像”。佛经中有“文殊问疾”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维摩居士“示现”病相,众人前去探访。释迦牟尼知道后,派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带领弟子前去维摩居住处。在维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萨和能言善辩的维摩展开大乘佛教义的讨论,使从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萨十分赞叹。第2窟前有一泉水长年涌出,泉水清凉可口,被称为“石窟寒泉”。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面前是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它被称为云冈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规模最大。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两侧各雕一塔,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干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据专家考证,第3窟是文献记载的“通乐寺”、“灵岩寺”,当时可居僧人达3000人。

第4窟是塔庙窟,中央雕凿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比较完整,据考证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间(公元520年——524年)开凿,是第1至第13窟之间仅有的晚期大窟。

现在,大家看到几座宏伟高耸的楼阁,它们建筑在洞窟的前檐,被称为窟檐建筑。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这组建筑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第7、8窟同样是一组双窟,辽代这里被称为护国大寺,现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国家拨款重新建造,对保护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后两室,洞窟形状为椭圆形的草庐式。后室佛像布局为三世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为结跏趺坐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双腿长达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释迎佛头顶蓝色的螺髻,面部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带,通肩架裳,给人端庄、肃穆、慈祥之感觉。主佛的右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世迦叶佛。主佛的对面是两层高约1米的8尊佛教造像,衬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伟。拱门东侧雕凿着菩提树和树下二佛对坐的造像,属北魏石窟内常见的题材。请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有一狭长的隧道,你们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吗?对了,这是佛教信徒们礼拜绕行的诵经道。

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精巧著称的一窟,称“第一伟窟”。第6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请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佛像立体感很强。四方塔柱上层的立佛是具有极高水平的楼空雕刻法,这种立佛被称为“接引佛”。我们举目四周环视,发现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间,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等,真是一座热闹拥挤、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第6窟更具有佛教和艺术感染力的是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的释迦佛陀本生故事图,艺术家以浅浮雕和高浮雕结合的手法,用连续排列的形式,运用近40幅的雕刻,表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前后到降魔成道、初转法轮的佛传故事。请大家随我的手势来观赏这动人的画面。

(1)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的一个国家,国王是净饭王。他和摩耶夫人,年近40岁未曾生育。膝下无子的国王非常寂寞,一天夜里,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后来怀了身孕。王纪有喜的消息传开,各国使臣纷纷前来祝贺。

(2)按当地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带众人回娘家,在途径毗尼公园时休息。当夫人手攀无忧树时,太子从夫人右腋下降生,取名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生,天空出现五彩样云。

(3)太子降生时,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出现步步生莲花的场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狮子般怒吼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4)天上九龙口吐圣水为太子洗澡,这天称为“浴佛节”。汉传佛教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释迦的生日。

(5)天人舞乐,大象眉飞色舞,大家迎接净饭王和太子还宫。

(6)国王请仙人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众,不同常人。仙人回票国王说:“太子乃大圣人降世,若留家中将继承王位,若离家则必成佛道”。

(7)国王为太子建造豪华的三时殿,选来美女让太子享乐,欲使太子消除学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却表现深思熟虑和感触人间烦恼的神情。

(8)太子年满17岁,国王为他娶善觉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按照风俗要试力定婚,太子一箭穿七面金鼓。

(9)太子娶妻后,在宫中娱乐。

10)娶妻生子后,太子向父王提出到宫外游玩要求。

(11)一(14)太子乘车出游,分别遇到老人、病人、死人。在一位法相庄严的僧人引导下,研修解脱人生摆脱苦难之道。

15)太子向父王请求出家修行,遭到父王的拒绝。

(16)太子乘马离宫,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骑逾越城池而去。经过5年寻访,6年苦修,太子终于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7天后悟道成佛。

(17)太子成佛后,被誉为释迦牟尼,这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太子本身故事中以“鹿野苑初转法轮图”雕刻精美传神而著称,图中释迦牟尼正在启齿讲经,佛身边的诸弟子面带敬意双手合十洗耳恭听,就连佛陀身边的两头小鹿也因闻佛法而面带微笑。

第6窟在总体布局、造像风格、雕刻手法等方面,代表了北魏传统石窟艺术的最高境界,尤其佛像改变了过去的服装,雕成了褒衣博带式的佛装,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服饰,被称为“太和造像”。推测孝文帝完成第6窟开凿之后,不久便迁都洛阳。大家在第6窟前室上方的门桅上,可以见到几个牌匾的把钉,这是谁的牌匾?当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之后,回北京途经云冈石窟,看到第6窟雕刻的佛像如此精美,于是留下了“庄严法相”四个大字。不知何时,牌匾已不知去向。第7、8窟是孝文帝时开凿的一组双窟,属孝文帝初任皇帝时开凿,细心的朋友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孝文帝时期开凿双窟?”双窟的开凿可能与冯太后擅政有关,冯太后是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即位时任皇太后,一切朝政大权操纵在这位冯太后手中,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冯太后逝世。当时将冯太后和孝文帝并称为二圣或二皇,冯太后世奉佛教,开凿双窟应与冯太后主持朝政有重大关系。

第7窟的主像是三世佛,造像风化严重。后室北壁佛龛分上下两层,上龛正中为弥勒佛,两侧是倚坐佛像,下层佛龛为释迦多宝对坐讲经论法图。前后室壁面分层分段大面积布置了本生故事浮雕,以及佛传故事的佛龛,以释迦佛降伏火龙的雕刻较为精美。请大家抬头观赏窟顶,在平棋藻井图案内六格,每格以莲花为中心,环绕八身飞天。传说飞天又名香音神,以能歌善舞著称,当佛讲经说法时,飞天在天空向凡界播洒四瑞花雨。在南壁拱门的上方,并排雕刻两组相向合掌而跪的6位供养天人的造像,被专家称为“云冈六美人”,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先出现的供养人形象。

从第7窟走到相连的第8窟,发现两窟的主要造像、造像组合及其纹饰风格均基本相近。值得注意的是供养天人行列上方雕出了仿木构屋檐,这是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说明孝文帝初期佛教开始融人中国传统文化。第8窟门拱东西两侧的雕像,是云冈石雕中罕见的艺术品,西侧是三头六臂的坞摩罗天乘孔雀的造像,东侧为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骑牛的造像。两组造像中,以鸠摩罗天像著名,被认为是东西方艺术最巧妙的组合。坞摩罗天又称坞摩罗什,音译是“童寿”,他是后秦时代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译家,译出了《妙法莲花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佛教经典,人们将他尊为佛教护法之神。鸠摩罗天雕像给人智慧(三头)、力量(六臂)、安详(面善)、吉祥(手托吉祥鸟)的感觉。他乘坐的孔雀,是名为“那罗延夫”的神鸟,口衔玉珠,爪趾雄健,尾巴卷起长长的羽毛。第8窟的造像给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但又因四壁雕刻被严重风化而让人痛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请随我参观云冈中部的“五华洞”。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第9、10窟是一组双窟,开凿时代略晚于7、8窟,为冯太后的阉官王遇负责设计监造,两窟初建于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开三门,颇具汉魏以来中国建筑’“金楹(金柱)齐列,玉局(柱础)承跋”的遗风。大家看到的前室侧壁屋形龛、后室窟门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汉民族木结构的建筑形式。

第9窟后室主佛释迦像,面相方圆,右袒式的服装。西北壁下层雕凿附有榜题的分栏长卷式画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图,手法简朴。后室两侧雕护法像,显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艺术魅力。

第10窟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壁画布置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后室门楣雕饰非常精细,门楣上方的须弥山层峦叠嶂,山间二龙交首盘环,山腰间有参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动物,山体左右雕有阿修罗天和坞摩罗天护法神。这组雕塑动静结合,虚实相问,对称均衡,别具匠心。

第9、10窟的顶部均雕有飞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飞舞的是歌舞神紧那罗,饰栏干圆拱龛中的伎乐神乾闼婆为她伴奏,把人们带入歌舞升平的天堂世界。飞天造像群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双飞燕,其舞姿优美,可与敦煌的飞天造像相媲美。

第11、12、13窟是一个组合的整体形式,以第12窟为中心。第12窟是凿前后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开三门。后室南壁中央上凿明窗,下开窟门。两侧的11、13窟则于窟门上方各开明窗,与12窟形成左右对称的立面布局。

第11窟为塔庙窟,塔柱下层皆以立佛雕像出现,上层南面为弥勒菩萨,其他三面为倚坐佛像。窟东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义信士女等造95驱石庙形象铭,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1窟的题记是云冈石窟研究的重要资料,太和七年是现存最早的题记。

第12窟为佛殿窟,主像下龛为释迦多宝,上龛是弥勒菩萨。前室雕交脚坐佛像。第12窟是云冈石窟中著名的音乐窟,也叫佛籁洞。后室的雕像分上下两层,布局庄严肃穆

下载2007年新疆自治区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讲解导游词(10个景点)(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新疆自治区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讲解导游词(10个景点)(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