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简介[大全]

时间:2019-05-12 19:4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简介[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简介[大全]》。

第一篇: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简介[大全]

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简介

转自: 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网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支撑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长期农牧业科技管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协作不力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率。农业部、财政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明确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思路。2007年选择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苹果、生猪、奶牛10个产业开展技术体系建设试点,2008年,又启动了大麦、高粱、谷子等40个产业的技术体系建设,使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体系运行两年多来,有效打破了部门、区域和学科界限,广泛凝聚、动员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单位和优秀人才,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体系专家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广泛征求产业部门、地方、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开展分层次、递进式研究与推广,提高了农业科研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地开展科研、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有力地服务了农业产业发展。

2、国家设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初衷一是为了打破现有科研体制的束缚,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形成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合力,解决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二是为了使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三是为了建立稳定的投入渠道,解决农业科技人员长年经费不足,年年跑项目,年年争经费的现状,使他们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业务工作。目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央财政每年稳定投入专项资金9.675亿元,在我区建有2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9个功能研究室,聘用首席专家2名,研究室主任9名,岗位人员20名,设综合试验站38个。

3、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下发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农科教发[2007]12号)和《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农科教发[2008]5号),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地方创新团队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目前,北京、宁夏、陕西、四川、贵州、广东、福建7个省市区已正式启动地方创新团队建设,16个省区已经完成建设方案起草工作,正加紧协调落实。

4、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牧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科技对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牧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区已有自治区、盟市两级农牧业科研院所37个;拥有国家玉米、小麦、大豆三个创新中心,自治区农牧业生物技术中心、农业部(呼和浩特)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甜菜改良中心内蒙古分中心等科研中心和自治区旱作农业、自治区生物工程技术、自治区草食动物营养科学等重点实验室;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还建有农牧业的优势重点实验室,在一些农牧业龙头企业中设有实力较强的农畜产品研发中心。有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4级农牧业科技推广机构2400多个,科研技术推广人员30000名;25项以上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的科技奖励,近50种动植物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使得我区农牧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7%左右,比“十五”期间提高了4个百分点。但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农牧业科研与农牧业发展需要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牧业生产经营所急需的技术服务得不到满足;二是农牧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力量分散、层次重叠、“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仍然严重;三是农牧业科研投入不足,农牧业科研设备陈旧老化,对农牧业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约束;四是科技 1 创新激励机制依然落后,农牧业科技队伍不稳、人才流失的现象没有得到扭转。为了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相吻合,解决长期以来我区农牧业科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立我区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设想。5、2009年初,按照农业部的安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2009年1号文件的精神,在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农牧业厅开始着手我区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筹建工作,初步选定了具有我区地方特色,对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带动作用大的玉米、马铃薯、小麦、油料、大豆、杂粮杂豆、大宗蔬菜、设施园艺、旱作农业、人工草牧场、饲料、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绒毛用羊、家禽、大宗淡水鱼18个产业,提出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定位与设置方案,先后征求了农牧业系统行政、科研、技术推广部门的意见,多次与财政厅、科技厅等相关厅局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研究,反复讨论交换看法,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6、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政府农牧业科技机构为主导,以推动农牧业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重点,充分调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牧业科研、科技、教育及涉农企业广泛参与,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现有农牧业科技资源,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的农牧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建立完善适合我区特点的新型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努力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转化应用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7、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整合资源、改革创新、健全网络、有序推进的原则,目标步骤是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上建成与国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对接,覆盖全区农牧业主产区的农牧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使我区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农牧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牧业科技公共服务为依托、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由四个层级组成,一是创新平台。依托自治区现有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技术力量组建,主要任务是强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行应用性科技创新和适应性技术研究,同时开展具有地区产业优势和特色的自主创新。二是示范推广团队。由现有的农牧业科技推广部门、农牧科学院和主产区盟市的科研所、技术推广部门组成,承接创新平台的有关研发成果,依托试验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同时,指导重点示范区的技术推广工作,组织对农牧业科技人员培训。三是旗县技术服务组。由旗县选配1名既懂农牧业科技、又具备行政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组长,承接示范推广团队的相关任务,组织指导旗县范围内示范园区的技术推广,培训技术人员和重点农牧户。四是技术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由农牧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组成,培养科技示范户,开展农牧民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和棚舍,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

9、自治区成立了农牧业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首席专家资格评审委员会、绩效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负责召集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首席专家资格评审委员会主要负责首席专家的遴选,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选定等工作。绩效考核委员会主要负责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的审定,选定示范推广团队负责人,对 2 科技服务成效进行全程考核评价。

第二篇: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牧业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牧业

科左中旗旗委党校方宛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管理方法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改造,核心是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实质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当前,科左中旗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城镇化提升的关键时期,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补齐农业短板,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为什么说发展现代农业极其重要

首先,现代农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历史必然性。“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核心是增收。“十一五”时期,我旗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广大农民从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中得到了许多实惠,但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科左中旗农业基础薄弱的基本旗情仍未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仍然突出。2013年,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8147元,低于全国、全自治区平均水平。分析农民收入构成情况,财产性收入很少,靠盘活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受到区位限制且来源渠道狭窄;转移性收入也十分有限,靠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科左中旗与全国、全区水平都一样且落实的已经比较到位;工资性收入约占10%,眼下农民

1收入的重要来源依然是靠第一产业,但随着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务质量要求的提高,部分年龄偏大且无技能的农民

工必然出现“回流”现象,靠劳务输出增加工资性收入,输

出规模不会有太大增长;一产效益低、总量小但增收空间大。

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势,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靠一家一户小规模的传统农业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

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难以担当挖掘家庭经营增收潜力重

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高效产业,已成为历

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其次,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实践的可行性。发展现代农业

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的过程,发

达地区能够率先实现,落后地区也能有所作为,只是实际情

况不尽相同、技术路线各有千秋、发展水平高低差异。左中

虽然经济总量还不大、农业基础条件差,但全市农业正在加

速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拉近了市场距

离。草牧场的确权、林权制度的改革,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

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清醒认识农业资源优势,因势利导,集中突破,左中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广阔。近年来,科左中旗

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有益尝试,面对土地零散实际,先从

推进土地流转入手,继而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

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总体处于探索路径、培育典型、示范引导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体系成形在即。截止2013年底,全旗粮食产

量突破55亿斤,牲畜存栏286万头,设施蔬菜10万亩,各类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面启动了“六个一百”工程建设,高标准实施了农业开发、节水增粮、土地整治等项目,新增

高产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万亩,建成了10万亩集中连片

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和48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粮食产量

连续十年保持全自治区第一,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二是科技支撑效果显著。传统农业靠经验,现代农业靠

科技。全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6%,基地建设上从品种

改良入手,大力推广适用增效技术,生猪良种普及率达9

5%;产品加工上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入手,有针对性进行

技术改造。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综合执法、农

村沼气“四大”服务体系,实现整旗推进。全旗共有无公害

农产品基地36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国家认

证无公害农产品13个,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改造传统

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三是典型示范颇有成效。现代农业是贯穿于农业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抓点示范、突破难点是其基本方法。在各级

各相关部门的倾斜扶持引导下,聚焦高效农业、水产养殖、特色林业三大优势产业的现代农业典型不断涌现。科尔沁肉

牛科技有限公司,历经多年不懈努力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生态农业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畜

牧业现代化的最高水平,而且成为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投资主流。在许多嘎查(村)投资兴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已流转土地10万亩,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66000平方米,钢骨架双层大棚20000平方米,即将建设蔬菜储藏保鲜中心,园区全面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大量增加,带动土地转出户户均增收过万元,成为工商资本反哺农业的践行者之一。今年上半年,全旗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全旗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着力构建立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确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包抓的领导、地块、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向前推进。

经过努力,今年实现60亿斤粮食产量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90元,增长14%。其他各项指标也一定能够实现。内蒙古科左中旗必然会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上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总结

包头市东河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 2014产业化工作总结及本工作计划

2014年这一年,包头市东河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在市政府及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展形象、迈台阶、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为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健的发展。现将2014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情况

公司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以保护价订单收购的模式,与种植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利益合作关系,基本实现了财政创收、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稳健发展。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些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业产业化基地功能发挥情况

(1)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户达100余户;基地辐射带动农户300余户。

(2)参与基地建设农户人均纯收入3000元,基地辐射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1500元。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流动资金不足,再融资困难。一是初期投入较大,企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存在风险大,造成再融资困难;二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

2、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都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等企业发展之初的综合症,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

三、本工作计划打算

1、调整品种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做大做强地产蔬菜种植产业。并且,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种植结构,建立规模基地,增大产出,提升产值。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引导解决产业规模偏小、偏散的问题。

2、培育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集团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

3、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醒目的贷款需求,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优先给予安排。协调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的信誉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其间提供资金保证。

4、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5、提高素质,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想取得大的发展,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加强管理,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因此,在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创新上抓突破,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一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搞活经营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6、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对基地农户服务。在种植过程中,我们积极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播种期,邀请农业专家实地为农民讲解种植技术。在生长期,不间断为农户提供其他帮助和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田,规范管理,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基地建设,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的发展。

7、强化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了农民增收。在产业化经营中,我们与农户解成了利益的联合体。在享受技术指导等种种服务的同时,还在销售价上得到了实惠,使企业与农民突破了单纯的买卖关系,建立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关系,使生产和加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以产业化工作为重点,在搞好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继续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农户制订发展规划,协调农户处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召开座谈会、流动观摩会等形式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取长补短,搞好合作,共同发展。

包头市东河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 二零一五年四月八日

第四篇:关于农牧业科技下乡的调查报告112

关于农牧业科技下乡的调查报告

随着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深入开展,去年,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城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涌现出了不少收入超10万元的农户,特别是辣椒、生猪、牛羊和家禽等农畜产品价格的回升,使农牧业收入大幅度增加,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而且,更为乐观的是生态植被明显得到改善,进免费网

一步坚定了农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决心与信心。但同时我们也更加明显的看到,牧户与农户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农区增收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而牧区仍滞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如何引导和帮助牧户发家致富,并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畜牧业发展上台阶,成了我们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深入克珠尔、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里、巴音什边、珠拉图、糜地粱等嘎查,通过与一部分典型户交流的方式,对全镇畜牧业生产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农区畜牧业现状:根据水土和地理优势,城川南部地区19个嘎查村(原城川和二道川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发达,种植经验丰富,交通便利,属农业主产区。共有人口3742户12925人,其中,蒙古族1741人。水浇地11万亩,人均水浇地为8.6亩。虽然这一区域特色种植业已成了农牧民创收的主要来源,又是全年禁牧区,但是,特色养殖业也相对发达,城川镇东部区以大场则村为中心的生猪模式化养殖、圈养山羊和秋冬季快速育肥出栏架子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城川镇西南部区以三元杂交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快速育肥出栏也初具规模,综合收益都很高。例如:糜地粱二社纳伊拉,3口人,70多亩(其中种植辣椒2.5亩)水浇地收入4.7万元,草场70多亩(承包邻居40亩),养9只三元杂交母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一胎3-5只,年产羔46只,45天断奶,2个月左右出栏,平均每只售200多元,年收入1万多元,剔除肥料、电费等开支1.5万元,加上各种政策补贴16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2007年,全镇农区牲畜出栏头数为14.86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头数为15.7万头只,农区人均畜牧业收入约3645元,占总收入的39。

(二)牧区畜牧业现状:城川北部区10个嘎查(原珠和地区)以牧业为主,为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季节性休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牧户为1219户3934人,其中:蒙古族2759人。草牧场总面积178.97万亩,飞播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面积为14.45万亩。水浇地6.4万亩,人均水浇地16亩。核定载畜量为6.03万头只,2007年出栏牲畜12.85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11.12万头只。在执行禁休牧政策以来,牧区畜牧业发展由于受路、电、讯以及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即:品种杂、规模小,驾驭市场能

力差、很难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调查,牧民均赞同限时放牧,但是,前提条件是草场要好。对限时放牧的好处都很清楚,但是,采纳应用的不多。大部分牧户以羊为主,兼有几头至二三十头不等的牛,农业收入大多是为养而种的支出部分,只有及少数还有1万元左右的盈余。在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和城川嘎查牛产业相对发达;阿日勒、呼和、科泊尔、柴达木4个嘎查以鄂尔多斯细毛养为主;珠拉图、乌定什边、巴音什边、巴音什里、哈拉色日、克珠日6个嘎查以三元杂交羊为主,其中:珠拉图有70户,占总户数的60,户均创收1.5万元;乌定什边有52户,占总户数的50左右,上中等户均创收1.6万元,普通户近万元;巴音什里有112户,占总户数的90,占总收入的90以上;哈拉色日有104户,占总户数80,占户子80的收入;克珠日有29户,占总户数30(土种60、细毛10),占户子40的收入;巴音什边有87户,占总户数90,户均创收1万元。

二、制约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 基地 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基础条件较差。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牧户对小尾寒羊及三元杂交羊非常感兴趣,快速育肥出栏致富的愿望也非常迫切,但苦于不通电,饲草料储备投入较大,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只能作罢。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牲畜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规模小都影响了牧户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牧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牧民的综合素质。一是镇政府和旗直对口的业务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牧业嘎查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牧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旗职业中学、三段地劳动力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等作用,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培训,让牧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四是加大舍饲养殖和饲草料的科学配方与推广应用,转变传统养畜的思想观念。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做到推广实用技术与科技服务同步,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提高利用率,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在抓好牛羊发展的同时,利用宽敞的草原适度培育和发展禽、兔及其它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四要通过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田草牧场向种养殖大户集中,形成户均拥有5000亩以上草牧场和100亩以上水浇地的基本发展规模。五要加快推广大中型节水喷灌、农牧业机械和规模化经营所必须的农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设备,确保农牧业生产高效率稳步提升,农牧业收入稳步提高。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利用我镇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业群体经营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镇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五篇:西藏自治区2018农牧业科技计划项目

西藏自治区2018农牧业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一、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

(一)青稞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

重点开展青稞优异种质发掘与创制、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绿色增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研发出自主基因、主推品种、实用技术,为保障西藏粮食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特色家畜选育与健康养殖

开展牦牛、绵羊、绒山羊等特色畜种种质资源挖掘与保存、本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标准化健康养殖与育肥、重大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为畜牧业转型增效、保障畜产品安全、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牧草种质改良与利用

重点开展牧草优良品种选育,建立种繁基地,繁育牧草良种;开展牧草时空拓展种植,包括水肥一体化、退化草地恢复、粮饲复种等研究与示范;开展草产品加工,包括干草、TMR饲料、特色草产品研发等。

(四)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 重点开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有效成分提取及功效分析、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新产品研制、质量控制体系创建等,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强力支撑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中试产品,与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开发2-3种特色农畜产品,研制专用设备,申报专利,发表论文。

(五)科技富民强县稳边

重点开展边境地区特色优质果树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热区作物新品种引进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奶牛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岗巴羊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高寒牧区牦牛错季错峰半舍饲育肥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示范,依靠科技进步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和提质增效,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牧民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增收致富,实现科技精准脱贫、科技惠及民生、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稳边兴藏战略目标。

二、农牧业重点研发及转化类项目

(一)农牧业重点研发类项目申报方向

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安排部署,2018自治区农牧领域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为:

1.种植业

开展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果树、豌豆、荞麦等农作物品种资源、育种、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引进与筛选,旱地粮油、粮草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农机 农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旱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主粮产品开发及产业链延伸关键技术研究,农业机械新品种引进与研发等。

2.畜牧业

重点开展奶牛新品种选育、绵羊快繁、拉萨白鸡扩繁、肉用绵羊细管冻精研制与示范,开展绒山羊增绒免疫调节剂研发,家畜寄生虫与包虫病等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防控体系研究,藏兽药研发与开发利用,畜禽疫病防控、疫苗和鉴别诊断试剂研制。

3、园艺

重点开展果蔬新品种选育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非耕地设施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特色食药用菌人工繁育,标准化生产及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开展热带水果育苗温室(大棚)太阳能供暖技术研究与示范,设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技术与装备开发,林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节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与配套技术开发研究。

4、林业

重点支持高寒抗逆优质树种筛选及种植技术研究,新型经济林木引进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高寒植被群落构成及恢复技术研究。

5.农业资源与环境

重点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装备研发,新型农药增效剂的研制与示范应用,富硒农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西藏商品有机肥研发、应用效果、配比研究,农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灾害过程及其减灾保产调控关键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研究。

6.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

重点开展优质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绿色生产示范,特色农产品功能成分识别、筛查及利用研究,农产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

7.渔业

重点开展西藏珍稀鱼类资源收集与评价,高原特色鱼类生长发育规律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黑斑原鮡、亚东鲑等特色土著鱼类苗种繁育技术研究。

(二)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项目申报方向 重点支持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具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及产业化前景的高效生产技术转化。以科技强农兴边惠农富农为宗旨,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创新园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强农村科技创业链建设,推进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三)科技精准扶贫项目的支持范围

支持重点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开发和集成示范。重点围绕贫困地区粮食作物、水果、蔬菜、干果、茶叶、农产品、藏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开展技术创新;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三、基地与人才建设计划 “星创天地”的项目申报方向

加大“星创天地”建设力度,以农业科技园区、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为载体,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面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打造集科技示范、技术集成、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于一体的“星创天地”,积极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载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简介[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简介[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特派员助力农牧业现代化

    科技特派员助力农牧业现代化近年来,呼和浩特地区的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有了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总数500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他们活跃在首府的田间地头,活跃在各类种养殖......

    浅谈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浅谈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田长路 摘要: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传统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已经不再适应服务......

    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实践

    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新实践 ——子斌机构新疆塔城地区农牧业投资发展 一、塔城地区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塔城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我国第二大草原库鲁......

    2014年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最终定稿)

    附件2014年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申 报 指 南1、支持重点 面向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建设公共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及专业化服务平台,完善支持企业......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10-06-29 18:30:4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农村......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区**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目前,**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

    产业党支部简介

    XXX村产业党支部简介为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和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求,XXX镇党委根据XXX村产业发展特点,将XXX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葡萄产业、二三产业、农业产......

    宠物产业简介

    中国宠物经济的发展 宠物产业 2000年起,宠物行业在中国的悄然兴起,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目前围绕着宠物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等事项,已经无可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