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验总结
县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验总结
县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验总结2007-02-06 09:56:58
县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验总结
立足“三个转变”提高招商实效
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遂平县认真贯彻省、市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工业大县、畜牧强县、旅游名县”为目标,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转变招商引资方式,转变项目选择方式,转变企业入驻方式,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
破。去年以来,全县共引进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工业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形成了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转变招商引资方式,提升竞争能力
针对过去全民动手、政府为主、兵团作战等大轰大嗡式招商方法单
一、行政成本较高的状况,我们不断创新招商方法,转变招商方式,抢抓机遇,主动出击,有效整合了工作要素,提升了竞争能力,增强了招商实效。一是变全民招商为专业招商。实行“三分之一工作法”,选派机关干部深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离岗锻炼;成立招商办公室,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了××名形象好、素质优、懂政策、善洽谈的专业招商人员,把这些人员编成*个小组,采取小分队出击的办法,每个小组根据项目办策划的招商项目,瞄准一个产业,带着几个项目,突出国内同产业做得最大最强最好的重
点区域,主攻几个企业、几个老板,大力开展专业招商活动,提高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负责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招商小组,围绕拉长畜产品加工链条,密切关注业内动态,在得知河南众品食业有限公司拟在豫南建分厂的信息后,经县四个班子有关同志牵头,多次与该公司联系洽谈,引进了驻马店众品食业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南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去年以来,各专业小组共洽谈项目××*个,引进项目××个,为我县的招商引资引入了先进理念,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变联络处招商为委托招商。针对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信息量大、专业性强、组织网络覆盖面广、招商成本相对较低、能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回报等优势,我们把原来在大中城市设立联络处招商,改变为成立遂平商会招商。同时,依托遂平籍在外工作人员,加强与当地商会、专职招商中介机构的联系,以县政府名义为他们颁
发代理招商委托书,把招商触角延伸到当地各个领域,广泛捕捉商机,并根据引进项目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了他们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止目前,已在北京、武汉、温州、泉州等地先后成立了遂平商会,颁发代理招商委托书××*多个,温州家俱协会副会长陈时健、湖北省河南商会会长苗秀堂、北京遂平商会会长李建新、泉州宏发集团投资部经理范礼洲、武汉益康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中、广州经协办工作人员任君亚等已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遂平籍人士、湖北省河南商会会长、武商集团副总经理苗秀堂先生接受县政府招商委托后,广泛与武汉有扩张意向的企业联络,为我县引进了河南华瑞希之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项目。三是变政府为主招商为企业联动招商。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要求,着力为外来企业营造优良环境,调动企业招商的积极性,靠他们对遂平投资兴业热土的亲自感受,主动宣传推介遂平,扩大投资答谢
遂平,牵线招商回报遂平,真正使企业上前台、唱主角,成为招商的主体。遂平益康面粉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产后,感到遂平的投资环境优良,先后又上了二期、三期工程,总投资达*.××亿元,还与香港宏发(中国)集团合作投资××××万元,在遂平兴建年产*亿条塑料编织袋项目,并牵线引来了泉州市*个项目,一个企业带来*个项目,形成了办好一个、引来一串、带动一片的“益康效应”。四是变动员招商为责任招商。根据过去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号召全体干部、发动所有职工进行招商,没有硬性任务,效果不够理想的实际,我们实行范围上缩、任务上提、责任上划,发挥领导干部发展意识强、信息渠道广、办理速度快的优势,建立领导干部项目工作述职制度,要求全县××个县处级干部每人每年必须引进一个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年终进行公开述职,以此带动广大干部攀亲结缘、广泛联络,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取得了明显实效。去年以来,责任
人员共开展招商活动××*多人次,洽谈项目××个,引进项目××个。
二、转变项目选择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剜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加强招商项目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完善招商项目的评审筛选制度,注重项目的科技含量、产业层次、带动能力和生态影响,杜绝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企业不加甄别地引进过来,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了由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的转变。一是严把入口。认真落实“一严格、三不准”。“一严格”,即严格评审。由县政府副县长牵头,从招商办、项目办、发改委、国土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建立项目评审小组,对各单位、各部门洽谈的项目在签定合同之前认真论证,从投资规模、投资强度、科技含量、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能源消耗、产出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严
格评审,算清底帐。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不准签定合作协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评审小组签字备案,实行跟踪监管、责任追究。“三不准”,即严重污染环境的不准引进、高耗能的不准引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准引进。去年以来,已拒绝板材加工、陶瓷生产、农药生产、焦化、印染等方面的项目××个,总投资超过*.*亿元。二是补链引资。结合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拉长小麦、玉米、畜禽等产业链作为农产品加工方面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大力度,缝合断层,填补空白。围绕优质小麦-等级粉-挂面、饼干、面包链条,引进了投资*.××亿元的遂平益康面粉有限公司、投资××××万元的遂平益康精品挂面厂、投资××××万元的遂平新利达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形成了优质小麦生产加工产业链,年加工小麦××万吨;围绕优质玉米-饲料加工、饮料加工、食品加工链条,引进了投资××××万元的英联饲料(上海)有限公司驻马店厂、投资*.*亿
元的河南华瑞希之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形成了优质玉米生产加工产业链,年加工玉米××万吨、生产饲料××万吨;围绕畜牧养殖-畜产品初级加工屠宰-分类加工-肉制品加工、皮革加工链条,引进了投资××××万元的河南万东牧业有限公司遂平种猪场、投资*.*亿元的驻马店众品食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形成了畜禽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择高选项。立足资源优势和骨干企业,狠抓“一聘、三联、三高”。“一聘”,就是聘请国务院参事任玉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范家驹等知名专家、学者为政府经济顾问,为我县经济发展谋划项目;“三联”,就是与大专院校联合,与科研机构联姻,与知名企业联系,为我县经济发展寻找项目;“三高”,就是积极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利税项目,先后引进了上海全宇生物科技遂平制药有限公司、遂平华鼎高分子合成树脂有限公司、遂平唯美实业有限公司、驻马店白云纸业有
限公司、河南遂平月山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提高了科技含量,增强了带动能力,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转变企业入驻方式,促进产业聚集
为加快产业聚集、推动工业发展、集约利用土地、实现设施共享,我们在县城规划区建设了工业园区,制定了园区发展规划,按照“七通一平”(路通、电通、气通、邮通、网通、电视通、排污管道通,地平)要求,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目前,已形成了以××*国道为纵轴,以城南的汝河路、城北的高速公路联接线为横轴的“工”字型工业园区。在企业入驻上,我们创新园区发展理念,调整企业入园方式,提高了园区的工业集聚力和竞争力。一是激励引导,集中入驻。推行“谁引进、谁受益”的办法,鼓励乡镇把引进的项目集中到园区,企业达产后的税收归引进乡镇,有力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发展
园区经济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工业项目布局零、散、乱问题,切实避免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现象的发生。目前,工业园区共落户企业××多家,合同利用资金××亿元。二是统筹规划,分类入驻。按照“以优势定位、以特色定位”的原则,我们根据原有的工业基础,适当划分园区功能,分类安排企业入园,进一步强化了园区的资源整合功能和企业孵化功能。园区南部主要发展化工、建筑建材、造纸行业,已落户了河南蓝天集团遂平化工厂、驻马店龙尔达纸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园区北部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冷冻速冻食品、饲料生产等行业,已落户了遂平培源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遂平科晶食品有限公司、遂平百仕乐饮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园区东部主要发展饮料生产、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等行业,已落户了遂平南星食品有限公司、驻马店锦龙毛织有限公司等企业。三是加强管理,有效入驻。出台《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建立按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控
制供地的制度,在项目用地审批时严格实行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控”标准,确保高强度、高密度入驻。加强入驻企业监管,年终对入驻企业履约情况进行考评,对达不到投资强度和投资规模的企业,不予兑现优惠政策;对“圈而不建”、超期闲置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目前,我县工业园区的投资强度为××-××万元/亩,高于省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六类地区标准。四是优化环境,吸引入驻。对入园企业实行封闭管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认真落实挂牌保护、收费许可、项目服务政府代理、“两个零接触”和向企业派驻纪检监察干部联系重点企业等制度,切实做到了优惠政策“一步到位”,服务客商“一呼百应”,项目推进“一路绿灯”。探索在园区设立物流配送、金融服务、信息咨询、人才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发展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不断完善领导督查、职能部门督查、督查部门督查“三位一体”的项目工作大督查格局,对项目建设挂图作
战、实地督查。实行黄、橙、红三级督查通知通报制度,凡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项目工作部署,督查一次没有落实的发黄色三级通报,给予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点名通报批评;督查两次没有落实的发橙色二级通报,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县领导向其问责;督查三次没有落实的发红色一级通报,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给予相应组织处理,保持了项目建设的高位发展态势。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共取消收费项目××项,合并××项。大力实施“平安工程”,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组建经济环境“××*”,及时查处“四乱”行为,营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第二篇:街道深化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龙泉街道深化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街道把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作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与后劲的重要措施来抓,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效显著。
一是全力筑平台,环境促发展。坚持围城服务、靠城发展,以推介会、招商会、座谈会、实地考察、“主题概念”招商、“点对点”招商等多样化招引模式,争取更多的合作投资意向,积极推动13个续建项目的支持配合力度,顺利启动了解放东路等区域拆迁改造,加快推进区域“城中村”改造工程,增强了城市的承载力和拉动作用。
二是倾力抓民营,资源化优势。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了服务业总量、质量的协调提升,已拥有餐饮、旅游、商贸、信息等30多个行业、100多个门类,新发展民营企业74家、个体工商户851户,经营业户达到7000余户,目前,辖区内投资项目正在建设;家乡汇餐饮服务项目已开业运营。
三是双轮同驱动,特色变品牌。以“双十”工程为抓手,加大对机械机床等制造产业的扶持力度,组建成立了机床信用担保商会和机械制造业协会;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的发展,打造了机械制造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第三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作者:安徽省阜南县许堂乡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 刘正敏摘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适应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加快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 机制创新 惠农政策高新技术 现代农业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后的五年也是我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五年。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宏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大背景下,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既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可以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加工原料。随着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农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没有得到遏制。这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关系到新形势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全局,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迫切要求。
新形势下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本文作者简介:刘正敏,男,1977年10月出生,安徽省阜南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农业经济师。1
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着力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安徽实际的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一、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深刻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和科学内涵,立足农村,跳出农村,坚持以工业化的思路指导农业,以市场经济的理念经营农业,以现代管理方式改造农业,用现代的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扶“龙头”,强产业,带农户,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上,由资源初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等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积极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
二、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科技是农业突破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物质投入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转变。实行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有机整合,注重研发和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
新,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依靠新型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
三、加快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要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基本制度长期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组织形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转变。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农地承包权,建立流转市场,积极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增加农村集体积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从微观和宏观多个层面和统筹城乡发展层次上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切实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推进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加大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发展力度。鼓励农民与科技人员、工商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投资和合作经营,培育一批新的农业创业主体。
四、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推进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向实施可持续发展转变。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提高低碳农业的技术含量;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高效种养生态循环、节水
节肥节药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新能源,积极推广沼气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农村用能结构多元化。
五、依靠农村“阳光工程”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依靠新型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
本文参考文献:
1.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200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李秉龙、薛兴利主编的《农业经济学》教材第二版,2009年1月1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第四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镇域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镇域经济增长——洇溜镇副镇长崔彦海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缩短城乡差距、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实现区域经济总量扩张、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农民增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镇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和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贯彻“工业强镇、农业立镇、产业兴镇”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抓招商引资、抓园区建设、抓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培育镇域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在镇域经济发展上实现了新跨越。
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培植产业优势。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抓园区经济、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使镇域经济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镇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不发展,其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结合当前的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实际,找准特色定位,选准突破口,找到关键点,努力培植壮大适合本地发展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镇域经济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长足的发展。
二、坚持抓投入上项目,靠合力扶工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工业是镇域经济的支柱,项目是工业发展的抓手。几年来,我镇在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正确处理全局与重
点的关系,在产业发展上变平衡用力为重点突破,通过大力实施优势品牌战略,采取企业带动、投入支撑、政策扶持等“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在繁荣镇域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财政增收和农民致富等方面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项目建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骨干企业更是一方经济的有力支撑。正是抓住了这些工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我镇经济才得以不断膨胀发展。
三、强化招商引资,走借力发展之路。经济要发展,资金、项目是关键。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和银行信贷资金紧缩的情况下,资金问题更是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在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实现自我膨胀发展的同时,继续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走借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才能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不断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狠抓园区建设,打造承载镇域经济发展平台。园区是产业集约快速发展的载体,也是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平台。近年来,我镇把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抓,立足各自产业和区位优势,突出一二三产业发展,相继规划了一批特色园区,在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载体和平台作用。经济园区作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聚集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目前在项目用地总量紧张的情况下,园区在承接外来投资项目上的优势
更加凸显。只有立足产业定位,切实加强园区建设,搞好功能配套,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才能更好地保障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五、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坚持“把硬环境做强、软环境做优”的原则,突出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经营秩序规范、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等工作重点,镇域经济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夯实了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硬环境建设方面,以完善道路建设为重点,带动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为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条件。在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要重点突出引导和服务这一核心,不断提升优化软环境。突出表现在,积极引导企业按产业布局规划发展生产,并在信贷扶持、土地征用、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等方面积极帮助协调,促进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实行党政成员挂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对每一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及时为引进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排忧解难,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镇村干部的选用上,对优秀机关干部侧重于向经济管理部门倾斜安排,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选用标准首先必须懂经营、会管理,使一批有头脑、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从而提高了镇村干部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查处“三乱”和各种侵权行为,依法打击各种侵商、扰商、袭商行为,为镇域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经济,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使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优,形成有利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才能不断激发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第五篇:以环境保护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范文
以环境保护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05月25日 中国环境报
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无疑是保增长的重要措施。但是,环保部门也要在保增长中坚决遏制可能出现的污染抬头趋势。为此,济南市环保部门认清形势,把握关键,提前介入,积极作为,正确处理保增长和保环境、加强监管与优化服务的关系,把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有机结合,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科学编制“十二五”环保规划。明确方向,准确把握“十二五”环保工作阶段特征,认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着眼于宏观调控、源头控制、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从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规划发展道路,细化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体现差异,立足各县(市、区)实际,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统一目标、体现差异。在污染防治、总量控制及能力建设、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中,既借鉴外地经验又体现济南特色,明确“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强调前瞻,按照“动态调整、重点调查、总体核算”的原则,及时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算好“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总账,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十二五”期间推进污染减排提供保障。
二是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继续坚持环境门槛不降低、环境标准不走样的原则,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用严格环境准入引导发展、以环保服务助推发展,从决策源头调控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将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作为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前提,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严把“两高一资”项目准入关,对耗能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不批。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原则,对国家鼓励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等优化存量、调整产品结构的项目,以及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升级改造等有利于结构调整、改善环境质量的项目,通过采取减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的方式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用好污染减排倒逼机制。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使环保工作逐步实现多还老账、不欠新账的目标。继续抓好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完成10吨以下燃煤锅炉小烟囱取缔任务,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抓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脱硫设施建设、优化完善和运行管理,积极安排脱硝项目的技术和设备调研工作,新进行脱硫设施升级改造的要配套建设脱硝工艺或设施。加快河道截污、污水处理站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步伐,力争3年内实现绕城高速范围内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四是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把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惠民生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活动,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诉求,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加大环境普法力度,让更多企业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不做危害环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五是多管齐下促进结构调整。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标准等手段,对相关产业进行限制,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建议政府设立环境保护奖励基金,通过资金奖励督促企业技术改造。按照国家环境标准体系,以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用经济手段倒逼企业整改,通过环境保护促进发展、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