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

时间:2019-05-12 19:0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

第一篇: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

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

2011-10-25 14:38:34

赖锋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科学性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研究成果,并做了简单的综合概述。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

一、引言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公平性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明显,而在科学性方面相对滞后,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指导考试录用的法规不够健全、考试试题质量不高、考官队伍不合格、考试录用方法技术单一,缺乏科学性等等。尤其是近几年,公务员成了很多人的理想职业,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者更是突破了140万,公务员考试录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爆”考的热度愈来愈强,随着形势的变化,如何立足现状选拔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执政能力强的公务员队伍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这就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践性较强,它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不断地完善。国内外总的来说,国外的研究相对较成熟,而国内针对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宏观上、制度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而从微观层面,技术层面研究的相对较少。以下是所要涉及的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研究成果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运行完善和相互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沉淀下了许多我国可以借鉴并充分利用的经验。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在科学性方面主要有三个观点:即主张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测试方法技术的多样性和考试内容的科学性。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是指公务员录用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即不同等级的公务员职位对应试者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如英国对高级文官和执行级文官实行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日本分成高级、中级和初级,法国分成A、B、C三类;在测试技术上,面试中主张采用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面试的方法,改变以往一直以结构化面试方法为主的局面,而非结构化面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测试内容,也没有固定的评分程序,它是以对应试者的总体印象作为依据;在考试基本内容方面,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知识测验、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和心理测验,知识测验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文化水平和对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英国重视通才,十分注重考察应试者的知识面,因而考试内容涉及的科目较多,法国比较强调考试科目与公务员所担负工作的相关性,内容注重实用等。智力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敏捷、机智的程度,其目的是发现更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如美国对应试者的空间能力、数目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关系能力、觉察速度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行综合测验,并将测验结果换算成智力商数。技能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知识、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从而反映出应试者处理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心理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的性情、意志、反应等个人心理素质,供录用时参考。

2、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来看,宏观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针对考录制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是研究其科学性的甚少。许放主编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对现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考录制度存在的不少问题,如笔试方面、面试方面、监督保障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和考试范围方面,还针对这些问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1)在笔试方面,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陈社育研究员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效度的研究报告》和《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运用现代心理测量的相关理论,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准确分析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改革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2)在面试方面,贺先志《以科学性为本位的公务员面试转型探索》论述:公务员面试从规范型本位向科学性本位转型,充分体现因职施测、专家施测和发挥考官主观能动性,提出了转型的前提条件、基本内容、社会意义、外部保障和法律意义。(3)在考录手段方面,胡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电子化研究》基于现在政府网络发展的契机和解决目前公务员考录存在的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而提出了公务员考录电子化平台的观点。(4)在测评技术方面,李淑华的《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录用测评体系改革浅论》:根据国内外考试发展趋势,公务员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笔试突出能力,提高试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面试注重考试的效度,增加情景模拟,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专业技能的测试比重;测评成绩根据笔试、面试和专业测试的一定比率分配来折算等。(5)在考试方法方面,王凯《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化的几点思考》、赵阳《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改革与创新》等要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原则,落实专业测试,达到一种“通才”+“专才”的理想模式,来客观公正的考察应试者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6)在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趋势方面,何颖《科学化: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关键》指出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是保证公务员录用考试质量的关键,是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方向。晓枫《科学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应当提高笔试面试的水平,发挥考核的作用,加强测评工作和考试录用专家队伍的建设,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水平是考录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申论考试是指在公务员考试中,通过对设定资料的阅读,回答有关问题,考察应试者能力的一种考试形式。申论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一定形式检测考生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能力;检测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法律、经济、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测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作为一种新型考试方式,申论已在全国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普遍运用。申论考试写作要点

“申论”,出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它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实际能力的一种考察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工作人员更需要具备搜集、分析、整理、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与作文有些类似,但又与传统的作文不同,它比作文难度要大一些,但《申论》的载体还是文字,在考生反复阅读试卷上所给出的约1500字的资料和提出的有关问题后,考生应对此用心分析,然后根据涉及的主线索、主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来说,《申论》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全面、清晰,因此也更能让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类似议论文,提供一段文字,提炼一个论点,发表一下意见,或则根据一个已有的观点,发表看法,这部分考察文字功底,平时多看看时世新闻,多看看一些时世评论,这种写作一般都是有固定的套路的。编辑本段申论写作三大原则

原则一:申论作答一定要从材料出发,依据材料立论。文章的“意”,就如同人的魂,要写一篇好文章就要握住这个“魂”。考生要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实质、要害、成因、影响等进行分析,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必须要符合材料的精神,忠于材料原意,不可有所偏颇,更不要表达与材料本意相反的意见或者其他过激的言论。

原则二:围绕问题,力求解决申论写作,无论申论文章前面有多少的铺垫和论述,其终极目的都要归结于对问题的解决,一篇完整的申论文章,在充分说明、论述原因或者影响之后,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怎样解决问题上,先找出解决思路,再依照思路来结构文章,最后文脉清晰、逻辑合理地表述出自己的思想。要突出文章的核心部分,即解决的对策,把对策讲得明确而充分,从而达到作答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

原则三:观照全篇,首尾呼应写任何文章之前都要遵循胸中有全篇、笔下善照应的总原则,先对所写文章有个大致的框架和思路。就申论作答中撰写议论文而言,观照全局,应做到两点:首先内容要切合文章题目,即所写内容一定要切合拟定的文章标题,如果文题不符,那连最基本的分数都达不到。其次是首尾相应,即开头和结尾要呼应,开头提出的问题,结尾要作总结论述,明确给予解决;开头申明的题旨、论点,结尾要呼应,用阐发或重复的方式加以深化和升华,体现首尾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内文也要照应,不同段落之间、同段不同层次之间前后要照应,上下承接、前后连贯、论点一致,根据阐述由浅至深的原则,论点可逐层深化,以体现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行文思路的一惯性。编辑本段考试题材

申论考试题材归纳为三点:政策热点、改革难点、社会焦点。题材贴近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可谈性可论性,对考生独立地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试题型

纵观八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出题角度更加灵活,题型在不断变化,但是有一点规律必须明白。题型是围绕考察七种能力进行的。

历届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题型分析

1、概括材料

(1)概述内容。2001年有条理的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2002年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2004年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5年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2006年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2)抽象概括。2000年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05年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 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2006年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对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 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

(3)通过其他形式考查概括能力。

2003年申论考试要求: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2、提出对策

(1)提出对策方案。2000年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的方案;2001年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 PPA**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2002年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2003年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2)对策的有效性分析。2005年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

(3)通过应用文形式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2004年根据材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3、论证表述

(1)议论文。2000年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标题进行论述;2001年根据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002年就所提 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6年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

(2)公文式申论文章:2003年①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②提供了两种讲话情境,任选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2004年根据材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招录中央直属垂直管理单位、如海关、国税等,全国统考。)和地方公务员(省级的、市级的、县级各级政府机关行政职位,由省级组织考试),考试时间不一样,国家一般在11、12月那样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各地方不同,有的地方公务员考试考2次,比如福建。请关注一下当地的招考公告。考试笔试为行测和申论两科,笔试过关后还有面试。公共基础包含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里,包括时事政治等。建议平常多看看时事政治、申论重大时事热点评论,积累申论写作的素材和感性认识,提高写作和概括能力,多做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历年的习题,熟悉一下题型,练一下手感,提高常识、数算等类型题目做题的速度和灵活度,平常注意培养一下口才和面试礼议,这样对考试有很大帮助。

公共基础测试主要包括法律(刑法、民法、经济法、宪法、公务员法等等)、经济、时事、常识、毛概邓论等等。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包括语言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类。每类中又有很多小类和题型。

申论考试内容和应试方法

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既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特点

首先,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公务员录用考试比较注重对应试者实际能力的考查,而且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形式,又刚刚开始实践,考试试题一般较为规范,不会出现偏差。这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明确,涉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偏颇,没有争议,每个考生应该都能有论而发。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尤其是争论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这样,考生在准备时就不必面面俱到,涉及过多。

其次,申论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申论考试题目的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是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两点,才算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瓴、鞭辟入理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因此,考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提笔作答和写作,在把握资料本质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条分缕析,使回答和论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否则,只能是四处出击,尽管洋洋洒洒,长篇论道,但却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申论的考试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的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参加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2.紧扣材料答题。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要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3.注意限制要求。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15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35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繁,切中要点。这种要求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对应试者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文字水平的综合性测评。应试者不要因在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影响考试成绩。

4.临考前做适量的模拟题。申论还是一门新的考试科目,许多人并不清楚。应试者藉此可以了解考试试题的总体设计、考试时间的安排,把握做题的速度,并且熟悉、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答题技巧。有备而来,在考试现场不致手忙脚乱,影响临场发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申论考试总目的自然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而具体落实到对人的素质的审评,则是检测应试者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能力;检测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检测其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第二篇:公务员考录制度

公务员考录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和考核应执行如下规定: 录用

一、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方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二、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三、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四、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五、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高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

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

六、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报考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七、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八、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九、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十、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十一、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考核

一、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二、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三、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考核的方式,先由个人按照职位职责和有

关要求进行总结,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后,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

对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四、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五、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第三篇:公务员考录制度(范文模版)

当前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弊端分析

C08行政1班赖伟081321120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旨在保证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效能,体现民主政治的要求,所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是公务员制度的生命。可是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制度中存在着违反这一基本原则的诸多问题,必须认真解决,以保证这一先进的用人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一、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缺乏法律保障,缺乏稳定性

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落后于工作实际,相应的规章制度少,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目前也仅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后来出台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这些行政法规,没有一部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地位低下,缺乏相应的权威性,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国务院人事部门负责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这就说明政府的下属人事职能部门全权管理国家公务员,而人事部门与政府其它需要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职能部门平级,在工作业务活动中难免不受各个部门的牵制,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客观、公正、独立地对国家公务员的考录开展全面管理。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科学,缺乏考试信度

考试信度是指考试的内容与人员选拔目标的吻合程度。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设置中,应该综合考虑两种因素:第一,职位分类的需要。不同职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在考试中对科目的设置也应与之相对应。第二,与教育制度相衔接,从职位的专业构成寻找学校专业的“对口”资格条件,从职等的结构中认定对应的学历要求。而当前在我国公务员考试中,职位分类工作在公务员考试中没有科学体现,专业科目的考试内容往往由用人单位自己设置,这样极不科学。因为用人单位是实际工作部门,而不是考试机构,无论是笔试命题还是面试,用人单位是不应该参与其中的。这种用人单位自己选人的现实,让我国公务员考试的信度大打折扣。

(三)考试环节不合理,考试缺少效度

考试效度是指考试内容与程序安排所要达到的合理、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有效程度。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有两点值得商榷:

1.考试轮制与层次级制的问题,一是考试轮制不科学,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公务员招考都是二轮考试制度,即第一轮考试公共科目,进行统考;第二轮面试,包括专业考试,由用人单位负责,这其中存在漏洞。二是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如报考一般办事员与报考主任科员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很明显,把两种不同职位要求的人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

2.面试的问题。一是面试的入围比率不科学。在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中,一般都在第一轮考试后采取每一职位以三比一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来安排入围人数,而不划最低分数线。我们必须承认此时此刻考试成绩是与能力素质成正比关系的,否则我们的考试就应该被否定。不划最低分数线的后果就是让一些素质很低的人通过入围,打通关系,利用面试的缺陷,达到被录取的目的。二是面试成绩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按规定面试所负担的任务也很重,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测试出如此多的能力,首先,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要科学、准确、全面。其次,面试考官要有严格的专业训练、精通面试方法、具备现代面试技术和经验,并且尤其要具备客观公正的素质。在这两方面可以说我国的公务员面试工作都没有完全具备,其公平、公正性难以保障。

二、对策与思考

(一)建立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管理机构。确保管理工作不受用人单位的影响

一般来说,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有部外制、部内制和折衷制三种基本类型。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类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采取的是部内制,也就是指在政府行政系统内设置公务员管理机构。我国本来就有久远的封建专制的传统,家长制作风根深蒂固,任人唯亲。而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本身就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反对家长制、封建专制和任人唯亲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应当在制度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制度本身的目的。部内制最大的缺点就是行政长官集事权与用人权于一

身,有碍于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应该再实行部内制,而应该不畏困难,坚决实行部外制。也就是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外设立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掌管公务员的管理大权。地位超然,才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考评和选拔人才。

(二)合理安排考试录用环节,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效度

在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存在着诸多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公务员考试选拔机构,由这个机构组织全面的考试工作,力戒用人单位参与其间。通过各方面的考试考核,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录取名单,向用人单位推荐,如无特殊理由,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新加坡就有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公共服务委员会,这个机构职权非常大,主要负责公务员的录用、晋升、纪律等。该委员会是由总理直接管理的独立机构,任何人和机构不得干涉或影响其工作,由此保证了公务员管理上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第二,在考试轮制上实行二轮三试制,在第一轮考试中进行两试,即公共科目的考试和专业科目的考试,以两科的考试成绩来确定面试名单。第三,面试阶段要由独立于用人单位的公务员考试机构来进行,而不是如现在这样完全由用人单位主持面试。第四,对所招考的公务员要科学地分级。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大都存在着不分级别和层次的情况。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务员工作的多样性,与之相应,公务员考试选拔也应该有层次性,不同的层次和级别,要对考生的文化程度和考试内容有不同的规定,以求适才适用。

(三)制定高权威的法律,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公务员考试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出台。法律上的欠缺,就使实际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有了极大的随意性。无论是资格的设定,还是考试科目和内容确定,以及面试的内容和方式,都受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很大,使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的大打折扣。所以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专门法律,减少公务员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我国目前公务员考试监督工作,也由人事部门来进行,这种制度设计,其实就是要取消对公务员管理的检查监督。建立独立的对公务员管理工作检查监督的机构已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唯有如此,才能够在权力相互制约中保证检

查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沿着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向进行,使国家真正能达到竞争择优、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也是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进步。

第四篇:浅谈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入口,我国自推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以来初步建立起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工作机制。公开招考开阔了机关选人视野,为机关补充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心和地方各级机关招录到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充实了公务员队伍,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结构,促进了机关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面就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与时俱进的重大改革

1980年,邓小平指出: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从此,通过考试、择优选用,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进人方式上进行改革的探索。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吸收了基层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录用国家公务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994年,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从此,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是考录制度打开了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的一道大门,它使‘公务员’这个称谓最早在社会上叫响。”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考录制度的社会影响。无疑,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党和国家在干部人事制度上革除陈规、锐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突破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一出台,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深得人心。

(2)优秀,真正成为优秀者的通行证

“优秀,真正成为优秀者的通行证。”回首几年前参加的录用考试,公开考试,竞争择优,使找路子、跑关系、走门子等不正常现象没了市场。“卷子”代替“条子”,才干代替关系„„身份、地域界限被打破,国家行政机关的“大门”向优秀者敞开。

(3)严把进口,建设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务员队伍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施行,向社会敞开了国家机关的“大门”,同时,也向社会宣布了“凡进必考”的“进门”规则。

考试录用法规既是开展考录工作的重要依据,又是考录制度巩固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考试录用法规体系,出台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制定了《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实施细则》。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十多个政策性文件,对考试录用涉及的范围、经费、考试纪律等作出了规定,使考试录用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公务员考录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有力保证了各级行政机关在进人时,能够真正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从而有效杜绝了不正之风。1995年,人事部决定对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开招考中违反考试纪律的6名考生,给予5年内禁止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处罚。为增加考试录用工作的透明度,维护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人事部加强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巡视员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试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监督。

(4)存在的弊端

考试方式比较单一。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主要采用笔试和面试的方式。相对的,国外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采用了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笔记辨析等多种辅助方式来考察竞争者的素质。在考试方式上,国外的先进技术值得我国借鉴。

因此,我们要逐渐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律体系,实现考录工作的法制化 首先,在制定《国家公务员法》的同时,可以借鉴法国、德国和日本在整合现行部门规章的基础上,逐步制定有关公务员制度的各项单行法规,形成以《国家公务员法》为基本法,以单行法规为实施细则的比较完备的我国公务员法律体系。

其次要调研、起草《国家公务员分级考试办法》、《国家公务员分类考试办法》、《录

用国家公务员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办法》等法规。

再次要加强地方考试录用法规建设的知道。地方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考试录用工作真正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除此之外,还存在公务员“只进不出”现象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难,不仅仅是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以及全球化信息化,还因为现在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不管是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甚至出现了一个职位只招1个人,却多大几千个人报考,竞争相当的激烈。而之所以每年有这么多的人报考公务员,究其原因,因为公务员是一个“官”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公务员是个“铁饭碗”,福利高又稳定,谁不羡慕呢?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公务员被招进来,但被辞退的又有多少呢?出了退休,几乎见不到哪一位公务员因为工作不合格而被辞退,尽管在《公务员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可是目前,这种清退工作往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这应该引起地方政府人事部门高度的重视。“混”进公务员队伍的公务员,素质低下又赖着不走,高素质公务员怎么能招进来呢?

对于公务员“只进不出”现象,我觉得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尽快让清退工作变成雷声大,雨点也大。因为公务员只要不犯什么错误,没有贪污受贿等不良行为,就算是业绩平平,工作懒懒散散,也不会丢这个饭碗,所以像这种公务员管理方式,将会直接导致了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机构臃肿。眼下建立廉洁、勤政、高效的政府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和新陈代谢机制。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想让政府工作效率、有全面提高,就必须及时引入竞争机制, 才能有效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公务员有进有出,减少政府机构组织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对一个制度来说,最关的要素是公平,而非合理。因此,我认为,对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进,应当是局部的、渐进的,慎之又慎的。

以上便是弟子对当今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一些看法及存在问题的对策,语言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见谅。

第五篇:发达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借鉴

发达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借鉴

一、发达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改革经验借鉴

1、政府雇员制:混合管理模式

实行政府雇员制是发达国家在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表明公务员管理制度已经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公共管理模式发展。政府雇员制对政府管理活动产生了诸多的积极意义:

首先,将政府公务员职位的常任制与非常任制结合起来,使政府人力资源更加合理配置:

其次,缩小了政府规模,节省了政府管理的成本,缓解了政府财政的压力;

再次,有效地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国家,针对某些特殊职责或专业性很强的政府职位,实行了公务员的合同制管理模式。在日本,几乎有12%的政府工作人员属于合同制聘用的政府雇员。美国政府中属于常任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比例,已经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87.9%降低到近年的55.5%。合同雇佣制和临时聘用制已经日渐成为政府机构常见的用人方式。

2、分类考试:学历与职类相结合在近百年的实践探索中,发达国家公务员考录工作在严格的分级分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学历与职类相结合”的分类考试与用人模式。通过分类考试,针对不同岗位提出不同的学历要求,将学历与职类相挂钩。这种结构设计考虑了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可尽量避免人才浪费。充分发挥所学所长,是发达国家公务员考录实践中较为稳定的制度。

如英国分为行政级、执行级、文书级、助理文书级四个级别;德国分为高级、上级、中级、下级四种;日本则分为上、中、下三级。不同职类、职级,其考试方法、内容及报考资格都不相同。如日本参加公务员高级考试必须具备大学学历。懂法律,考试合格者被录用后可以担任级别较高的事务官:在韩国,实行初级、高级公务员分级考录,对于高学历的考生可以选报高级公务员,直接担任第五级以上的公务员:英国也有直接进入第七级(主管级)考试。具有大学学历、有成熟经验的人方可报考。这就为高学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直接报考各级公务员岗位建立了通道。

3、执业资格制度: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

公务员执业资格考试是建设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主要途径。在一些较完善施行公务员制度的发达国家,公务员的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得以充分实施,各国对事务类公务员都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和专业水平要求。《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委员会根据考试科目的相对重要性,凡平均获得百分制70分以上的人员即达到考试最低要

求,均获得被任用文官的资格。《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每年竞争考试之后,按成绩高低记载录用考试合格者的姓名及其得分,编制各种职位的录用候补人员花名册。英国政府规定,各部门无权任命没有通过录用考试考取并获得文官委员会给予的合格证明书的人员充当公务员。这些国家建立公务员执业资格制度的经验值得探讨和借鉴。

4、选拔录用程序:严格具体

英、美等国公务员制度之所以比较稳定,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如英、美、法、日四国在公务员选拔录用程序方面的具体规定,因各国的文化传统、政治体制

以及公务员分类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在选拔录用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在录用方面,必须依据考试成绩确定候选人员名单顺序,必须经过试用才能正式任命:在晋升方面,根据公务员分类和级别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晋升路径:在录用方面,按分数推荐人选,限定推荐比例,规定有效时限,试用期及试用期满后合格才正式任用等。这些详细规定。合理地确定了选拔任用的步骤、次序以及各步骤的时限要求等,使选拔录用程序具有确定性,为选拔录用机制有序运行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趋势探讨

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前提下。在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探索公务员分级分类考试制度

建立考试的分级分类制度就是要按照报考机关的不同、报考职位的不同。以及报考者的不同学历,采取不同的考试科目和方法,增强报考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性,使新录用人员更符合招考机关实际工作的需求。在操作上,引入科学、规范的职位分析和评价方法,对每个职位所要求的素质能力准确界定,进一步明确公布招考职位的管理序列、职类、职业发展方向等。在考试方法上,采取分级分类考试办法,可参照日本公务员考试模式:同样学历的人参加笔试内容一样的考试,不同学历的人参加不同类别的考试。

具体划分为三类:一类是研究生考试:一类是本、专科生考试:一类是社会人员考试。在考录的面试环节中进行岗位与学历、专业相挂钩的分类面试,根据学历设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和使用标准。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层级的特点和用人单位的人员结构现状,分别设计不同的考试内容和标准,适才适用,避免人才浪费。

2、探索公务员职业资格模式

按照职业或专业实行分类考试、分类管理,是公务员考试和公务员管理专业化的需要。从长期看,公务员工作执业化、人员职业化是发展趋势。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同各种职业资格制

度、职称资格制度和学位资格制度一样,公务员职业资格制度也将逐步建立和完善。

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设计的规范和完善,要在分类分级考试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公务员职业能力标准,纵向实行分级考试,即不同层级的公务员考试应具有相应的学历、学位、资历的要求:横向的分类考试,即依照职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类考试。此外还要研究解决考试及格线的科学论证和确定,保证资格考试的测验等值,克服考核录用阶段的人情影响和权力干预等问题。

3、探索专业技术岗位公务员的聘任制

公务员聘任制是一项全新的用人方式,《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探索职位聘任制,反映了我国政府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需要,这与当今国际社会新公共管理的理念是一致的。

4、扩大考任制实施范围

我国公务员的录用不仅范围太窄,而且职位相当低。而发达国家则可以直接录用高级公务员。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在今后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在完善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基础上,应按照我国公务员的分级制,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考试分级,进行划分,扩大和提高公务员录用职位和职级范围。可以考虑逐步扩大考任制的实施范围,设立领导岗位公务员人口考试,为高层次人才(有学识、有经验并有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志向和能力者)进入领导岗位打开

通道。对新录用公务员的级别不必限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第一步先把科级领导岗位列入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可以采取科级非领导岗位和领导岗位分开考试的办法。待条件成熟后,对一些更高级别的职务也可以试行,可以考虑将某些处级领导岗位的选拔列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将程序、方式、内容等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以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加入公务员行业,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下载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定稿)

    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表示,5年来秉承“凡进必考”的原则,全国共考试录用公务员62万名,其中去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原则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原则: 基本价值观: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主要是通过纸笔作答的形式,了解考生是否具备作为一名公务员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和素......

    公务员考录注意事项

    会议记录 它的省委组织部,就是我们现在的省一级。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厅、省公务员局就是我们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具有开展全省考试录用工作的权限。......

    中英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对比

    中英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对比 由于我就读的专业是行政管理专业,所以对中英两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十分感兴趣。而且,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加之又受本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等......

    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xx等领导同志: 首先,热忱欢迎省局领导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考官队伍建设,《xx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意见反馈和招录人才及条件......

    2014年全省公务员考录开始

    2014年全省公务员考录开始 我市计划招录159人 记者张元报道 2014年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已经开始。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目前正在组织开展2014年度市、县、乡......

    考录公务员政审现实表现材料

    政审现实表现材料我叫XX,男/女,于X年X月出生于X省X市X县,X族。X年毕业于X大学X专业,X年X月被聘用于X村村主任助理,中国共产党员,现居住在X镇X村。我的父亲XX,于XX工作,我的母亲XX,于X......

    浅谈公务员考录公平问题

    浅谈公务员考录公平问题很早以前,鲁迅先生就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发现了劣根性的寄居。它星星点点又浓墨重彩的展露在每个人人的身上,无论是过去“看客”的出现,还是革命时期麻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