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制度的若干微观改造

时间:2019-05-12 19:5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事诉讼制度的若干微观改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事诉讼制度的若干微观改造》。

第一篇:刑事诉讼制度的若干微观改造

试论刑事诉讼制度的微观改造

„论文提要‟ 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微观上对刑事诉讼法的规范进行改造。

一、“被告人”这一异样于诉讼当事人的特有称谓,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原告人”的称谓也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均不符。“被告人”应改称“被告”,“原告人”本来就是“原告”。

二、庭审时,审判长宣布开庭后再传被告人到庭,显然有悖常理。被告人应当先于法官到庭,参加开庭前的法官入庭仪式,在诉讼参加人到齐后宣布开庭。

三、根据控辩对抗和法官居中裁判的庭审机制,应该让给被告人一个适当的被告席。

四、改以判决的方式维持原判,维护裁定的统一,简化裁判的适用。

五、检察机关的“抗诉”改为“上诉”,确保诉讼法上的“上诉”、“抗诉”范畴的特定化。

六、辩护人享有的辩护权等诉讼权利义务,均在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内,“辩护人”本来就应该称为“诉讼代理人”。

七、根据审判被动性的原理,公诉机关的指控应该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作为诉讼审判的标的。(约7000字)

„主题词‟刑事诉讼 改革 微观

„主文‟

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特有的一些基本制度和范畴,不仅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诉讼制度的共同基础和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体系,也徒增了法律适用的复杂性。有必要从微观上对刑事诉讼法的规范进行改造。

一、“被告人”应改称“被告” “被告”是诉讼法的重要范畴。从诉讼法理论上讲,“被告”与提起诉讼的“原告”相对称,特指在诉讼中被起诉、被控告,被要求司法判令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当事人。然而,在刑事诉讼中,被起诉、被控告的不是“被告”,而是“被告人”。“被告人”成为刑事诉讼特有的范畴。

为何称之为“被告人”而不是“被告”?有人认为,旧刑法规定的刑事被告的都是自然人,故称为“被告人”。但新刑法颁布后,单位也可以被诉罪犯,如果还称为“被告人”,似乎就没有什么道理了(但也有人认为,“当事人”除了自然人,当然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告人”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实际上,刑事诉讼法保留“被告人”这一异样于诉讼当事人的特有称谓,除了习惯使然,似乎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另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原告人”的称谓,也是刑事诉讼法所独创。虽然所附带的民事诉讼仍应依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其民事责任亦由民法规制,本来就属于民事诉讼案件。但当事人的称谓却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一致。此不怪哉!

当然,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目的,是追究被起诉、被控告的人刑事责任,且控告人是公诉机关而不是原告。因此有人推想:将刑事诉讼中被告的人称之为“被告人”,以示与其他诉讼的“被告”有区别。其实大可不必。行政诉讼中被起诉、被控告的人总是作出被诉行为的行政主体,这与民事诉讼的“被告”也有很大的区别;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均称为“被告”,而不是人为地创设一个“被诉人”、“被告单位”,或者别的什么称谓来。实践证明,行政主体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不仅得体,亦不失其应有的法律地位。

刑事诉讼的“被告人”完全可以改称为“被告”,这在法理 2 上和司法实践上都没有任何障碍。“被告人”改称“被告”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统一诉讼的基本范畴,简化诉讼法学理论。这样,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不再有“被告人”。另外,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原告人”也相应地改称“被告”、“原告”,以维护民事诉讼制度的统一和规范。

至于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其实就是“原告”,其诉讼法律地位与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无异。相应地也废除“自诉人”的称谓。这样,从理论体系上讲,诉讼当事人的范围在逻辑结构上更加周延、规范。

二、被告人应当先于法官到庭

根据《法庭规则》第5条的规定,审判长、审判员进入法庭时,全体人员应当起立。这一开庭前的法官入庭仪式,就如学校上课前学生“全体起立”,与老师问好一样。这一礼仪不仅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对严肃课堂的秩序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前吵吵嚷嚷的教室经过“起立”仪式后,立刻就安静下来了。法官入庭仪式与此具有异曲同工的效用。法庭要求全体人员起立并向走入法庭的法官行注目礼,不仅是对法官个人权威的敬仰和尊重,更是对国家法律的敬仰和尊重。不能简单地认为这纯粹是一种繁文缛节。

但奇怪的是,在进行这一仪式时,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外。这个人就是被告人(现在还只能称之为“被告人”)。庭审中,被告人姗姗来迟,等法官和检察官以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到庭入席就座之后,才由审判长传唤入庭。被告人“享受优待”的个中缘由,似乎只能作这样牵强的解释:一是被告人不能与其诉讼参与人“平起平坐”,不具备参加这一仪式的资格;二是被告人往往还 3 在被羁押,需要等待审判长的指令,法警才能根据指令押解入庭。

从法律上看,刑事诉讼法对被告人何时被传唤押解进入法庭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5条规定:审判长宣布开庭后,传被告人到庭,并查明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该条规定其实就是法庭传唤被告人入庭的基本依据。但是,这一规定显然有悖常理:一是法庭对诉讼参加人身份的审查核对,本来就应该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知道公诉人是谁、辩护人来了没有、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是谁;二是被告人未到庭就宣布开庭,审判程序不合事理逻辑,且有“背着被告人”宣布开庭审判之嫌;三是被告人本来就是最需要参加法官入庭仪式的人。因为本庭审判的就是被告人,最应当敬仰法律和尊重法官的人也正是被告人。另外,从被告人参加这一仪式的资格上看,由于被告人尚未确定有罪,人格上具备与普通人平起平坐的权利,完全具备参加仪式的资格。至于被告人正在被羁押的情况下,也不妨碍法警押解被告人到被告席上就座,而无需等待审判长的指令才能押解入庭。但解除刑具须有审判长指令。具体操作规范如下:

1、开庭之前,书记员应当召集诉讼参与人各就各位。被告人在押的,由法警押解到庭。

2、书记员再到案前一一检查核对到庭的诉讼参与人(包括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等诉讼参加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身份。经确认人员到齐之后,方请法官入庭。

3、法官入庭时,书记员喊“全体起立”。法官就座后,全体方坐下。然后,书记员向审判长报告庭前准备工作情况,包括介绍到庭的诉讼参与人。

4、在书记员已经检查核对的基础上,审判长简单核对诉讼 4 参与人的身份。证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须退出法庭候传。被告人戴有刑具的,审判长指令法警解除刑具。经核对确认无异后,审判长再当着全体诉讼参加人宣布:现在开庭。

三、被告人应当坐在被告席上

被告人当然应该坐在被告席上。问题是,被告席应该安臵在法庭的哪个位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庭的名称、审判活动区布臵和国徽悬挂问题的通知》(法发<1993>41号)的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时,审判人员、公诉人员、辩护人员及被告人的位臵安排如下:审判台位于内墙一侧,面对旁听区,公诉台和辩护台分列右边和左边,被告席与审判台正对面,背靠旁听区。这样的法庭布臵,被告人被臵于法庭中心位臵。作为受审人、法庭审判的对象,被告人的“中心位臵”与1979年《刑事诉讼法》“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实际需要”的立法目的相符合。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从某种意义上讲,刑事诉讼活动的实质,是审查公诉机关的指控被告人犯罪是否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以此说,刑事案件被审查的不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是公诉机关的控告被告人犯罪的行为。这个观念转变至关重要。这样看来,1993年的《通知》对被告席的布臵显然就不妥了。

应该根据控辩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庭审机制,程序设臵被告席。被告席应该安臵在辩护台的旁边,与辩护台相连,并与公 5 诉台形成“面对面”的局面。这样的法庭布臵,充分体现被告人的法律地位,也更合理、更具有人性化。第一,被告人座位面对控告席,充分体现了抗辩双方的对抗性。因为被告人的抗辩是针对控告而言的,理应与控告人的座席相对立,以体现刑事审判的诉讼功能。第二,辩护人是被告人的辩护人,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根据事实和法律为被告人解脱罪责或者免除、减轻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被告人与辩护人具有共同的诉讼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从诉讼职能上看,被告人也应该与其辩护人“坐在一起”,共同对抗指控,提出抗辩。因此被告人脱离辩护台,单独坐在“受审席”上,显然不利于辩护人辩护;而且在外观上,也看不出辩护人能够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的诉讼功能。第三,法官在诉讼中处于“居中裁判”的地位。法官既不与控告人面对面,或者偏听偏信公诉人的控告意见;也不能与被告人面对面,或者偏听偏信被告人的抗辩意见。审判台臵于控辩之中间,居中裁判,充分体现审判的公正和诉讼的公平。第四,如果被告人背靠旁听区,被告人的诉讼活动完全“背着”旁听群众,不利于公众旁听观看。再者,也没有必要让被告人坐在背靠“广大群众”这样的“有利”位臵吧!

四、应该以判决的方式维持原判

根据一般的诉讼原理,“判决”一般定义为:适用于案件的实体处理的裁判方式。“裁定”一般定义为:适用于程序事项处理的裁判方式。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都依据该法理,合乎逻辑地对判决和裁定的适用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定。但是,刑事诉讼法则违背了一般的诉讼原理,作出特别的规定:二审维持一审判决的,以裁定的方式作出。这一制度设臵,6 在1997年修订刑事诉讼法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纠正。这样,有关判决和裁定的适用范围的诉讼制度安排就因刑事诉讼法的这一“特性”而被彻底颠覆了。从理论上划定判决和裁定的适用范围已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或至少在理论上阐述判决和裁定适用范围时,需要加上“但书”,特别“另类”地阐明刑事诉讼的例外规定。

刑事诉讼法的这一“特性”,不仅危害诉讼法理论体系逻辑统一性,也无益于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法律。从司法实践看,以裁定的方式维持原判,徒增法律适用的难度和裁判的复杂性。《刑事诉讼法》第189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根据该条规定,裁定维持原判的适用条件是:“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如果原判决有“适用法律有错误”、“量刑不当”、“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情形需要改判的,应以判决的方式作出。从审判实践看,在具体处理某一案件时到底以判决方式改判还是以裁定的方式维持原判,往往颇费思量。比如,原判适用法律不当,二审应当改变原判决所适用的法律,但改变所适用法律对本案的定罪量刑没有产生实质影响的,是否属于“适用法律有错误”?又比如,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原判在非主要犯罪的罪量刑有瑕疵,但对最终的定罪量刑没有影响的,有必要都一律认定为“量刑不当”予以改判吗?又比如,在集团犯罪案件中,主要事实和证据认定正确,但个别事实认定有出入,或个别非重要 7 证据认定有误,如果对定罪量刑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的,是否属于“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情形而作出改判?而且“非重要”的度又如何把握?

当然,诉讼的复杂性和法律适用的难度不能作为改造诉讼制度的根本理由。但如果本来就是简单的诉讼规则,人为地复杂化,搅乱应有的诉讼理论逻辑;本来就有简易且科学的裁判方式,故意与常理迥异,以突出其特性,这确有故弄玄虚之嫌,不仅危害法律适用的准确性,也危害法理的普及性。

五、检察机关的“抗诉”改为“上诉”

诉讼法理论上的“起诉”、“上诉”、“抗诉”、“申诉”等范畴都有特定的内涵。其中,“上诉”是针对未生效的裁判而言的,对人民法院未生效的裁判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上诉,引起上诉审程序的发生。“申诉”是针对生效裁判而言的,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诉,引起相应的诉讼程序的发生。而“抗诉”是《刑事诉讼法》专门赋予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但问题在于,刑事诉讼的“抗诉”分为引起上诉审程序的抗诉,和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两种。《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该条是引起上诉审程序的“抗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机关对人民法院未生效的裁判不服的,不能“上诉”,只能“抗诉”。之所以以检察机关的“抗诉”来区别于当事人的“上诉”,可能考虑到检察机关与当事人在诉讼法律地位上的差别,以树立公诉机关应有的权威。而且,检察机关又不是当事人,在制度的设计上赋予其抗诉权,以区别 8 当事人的上诉权,这似乎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第181条所规定的“抗诉”,与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抗诉”,在形式上其实没有区别,但实质内容却迥异。《刑事诉讼法》混淆这两种“抗诉”,其结果是:一方面“抗诉”的适用范围复杂化了:即既有不服一审裁判提起的抗诉,也有不服生效裁判提起的抗诉;另一方面,提起二审程序的方式也复杂化了:既有当事人提起的上诉,也有公诉机关的抗诉。

第181条规定的“抗诉”与当事人的“上诉”,其法律后果都是引起二审程序的。作为同一法律性质的法律行为,没有必要给予两个名称,徒增法律概念的复杂性。如果将检察机关这里的“抗诉”改为“上诉”,法律概念就统一起来,诉讼制度更规范,诉讼法原理也更加“平民化”。另外,就“抗诉”和“上诉”的字面含义而言,“抗诉”有对抗,反抗之意,“火药味”很浓;而“上诉”则有“向上级法院提起诉讼”之意,体现了诉讼所应有的理性。因此,检察机关如不服一审裁判,还是“上诉”吧,别再“抗诉”了。

六、“辩护人”就应该称谓“诉讼代理人”

“刑事辩护人”这个名称大有来头。《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据此,《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辩护人”这个名词出现了。《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第36条 还进一步规定 9 了辩护律师的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的权利和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的权利。第37条规定了规定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等。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包括辩护人的资格、辩护人的选定、辩护人和被告人的关系,以及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范。刑事辩护人就其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而言,就是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的诉讼(委托)代理人。而在民事、行政诉讼中实行的是诉讼代理制度。诉讼代理制度包括代理人的资格和代理人的选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关系,以及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等。《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8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第59条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第61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查阅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其中诉讼代理人帮助被代理人行使辩论权,属于“一般代理”的权限范围,无须特别授权。代理制度还体现在其他救济程序中,比如行政复议、行政听证程序、商事仲裁、劳动仲裁等,均有代理人制度。在刑事诉讼中,除了被告人以外,对其它当事人(包括自诉人、被害人等)均设立“代理人”制度,而偏偏唯独被告人的代理人称谓“辩护人”。实际上诉讼代理人制度的功能完全可以涵盖刑事诉讼辩护制度的功能,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当然就是被告人的辩护人,同时还应该兼有辩护人以外的职能。比如,在民事赔偿诉讼中,行使诉讼代理人的职能。如果辩护人不能行使诉讼代理人的职能,在幅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 10 辩护人仅负责刑事方面的辩护,对民事诉讼部分,则应该另行委托诉讼代理人。实际上是维权没有必要的。因此,完全可以以诉讼代理人制度取代辩护人制度,确实没有必要“别具一格”地人为地制造出一个“辩护人”这一个概念来。

七、公诉机关的指控应该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司法裁判的被动性集中地体现为“不告不理”原则。启动国家司法程序,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诉”的基本要素包括诉讼请求。在民事、行政诉讼中,起诉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起诉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如果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的审判就失去明确的目标。但是,刑事诉讼法没有起诉条件的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该起诉是否受理,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不仅公诉案件没有起诉条件的规定,刑事自诉案件也没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要求。实践中,公诉机关和自诉人在起诉中只要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即可。至于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承担怎样的刑罚,以及刑罚程度,看似控告方“无所谓”,任由法院裁判;但实际上如果认为判决的量刑畸轻畸重,检察机关则有权提起抗诉。这样看来,检察机关的抗诉似乎有点“无厘头”。

参照民事、行政诉讼的规则,公诉机关和自诉人起诉时应当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所谓的“具体的诉讼请求”不仅包括具体 11 定罪的请求和量刑的一般意见,还应当包括具体的求刑量度,即判处何刑罚以及该刑罚的具体幅度。而且刑事诉讼的起诉书应当首先明确向法院提出本案的诉讼请求,然后再阐述相应的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全面分析和论证该诉讼请求,阐述何以全部支持、何以部分支持、何以不支持该诉讼请求的具体意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判决。这样,裁判理由更具有针对性,裁判结果更具有目的性。如果控告方不服该判决,结合起诉的具体请求是否得到判决的支持以及支持的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抗诉或者上诉。这样的抗诉,才有根据,才符合事理逻辑。

总之,刑事诉讼的诉讼请求明确具体化,一方面约束了公诉机关的诉讼行为,不仅要求公诉机关依据法律的规定提出定罪主张和量刑原则性意见,也要提出求刑量度的主张。以此公开公诉机关的诉讼请求以及相应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进一步表面公诉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上的具体态度。这是检务公开的必要要求,也体现了检察机关公诉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刑事诉讼请求的明确具体化,对人民法院裁判行为也有约束作用。当然公诉请求的具体化,不能限制法院据实定罪量刑。但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就诉讼请求为何应予支持或者部分予以支持或者不予支持作出阐述,进一步严格和统一司法裁判的尺度。另外,诉讼请求具体化和裁判的针对性,也将促使刑事诉讼进一步公开化。被告人、被害人以及公众从公开的控告、辩护、判决中享受到公正司法的阳光。

第二篇:浅析刑事诉讼鉴定人出庭制度

浅析刑事诉讼鉴定人出庭制度

新刑诉法施行伊始,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被告人汪守国故意杀人一案时,辩护人对《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中检验意见“可能系钝器多次打击头面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提出异议,申请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该院亦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作证并根据新刑诉法第187条之规定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庭审中,鉴定人对《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做出说明,针对辩护人提出人异议当庭答疑,合理排除了疑点,该院根据鉴定人所作说明、检材状况等客观因素,以及对该鉴定意见的程序及内容审查,当庭认为《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的程序合法、内容客观,能够作为定案的根据。该鉴定意见结合《毒化检验报告》、检验照片、被告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能够认定被害人的死亡原因系钝器多次打击头面部致颅脑损伤死亡。这次庭审,无疑对刑事审判法官如何准确把握鉴定人出庭作出很好的诠释。新刑诉法对于鉴定人出庭的明确规定不仅诉讼法体系的完善,更是对司法公正理念的具体化,其意义不言而喻。结合实践,如何理解、把握、并在司法实践中合理运用鉴定人出庭制度,是当前刑事法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新刑诉法关于鉴定人出庭的规定

纵观全球各国的诉讼制度,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实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实行直接言词证据,无一例外的均要求鉴定人出庭(英美法系对鉴定人称为专家证人),这是实现审判公正和程序正义的保障。

虽然我国1996年刑诉法第47条、48条明确了证人的作证义务,但未单独将鉴定人出庭作为一项明确的义务加以规定,并且在该法第157条规定“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为鉴定人可以不出庭提供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123条规定“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或通知未出庭,不影响开庭审判,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则进一步强化了鉴定人不出庭的理念。从司法实践看,鉴定人的出庭率极低,导致鉴定人出庭的法律规定形同虚设。

新刑诉法第187条明确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我国首次在刑事诉讼中将鉴定人出庭作为一种义务予以明确,不仅对鉴定人出庭的案件范围作了合理的限定,还对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为鉴定人出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应当值得注意的是,新刑诉法对鉴定人出庭的案件范围所作的合理限定仍然是以人民法院的裁量权为依托,即鉴定人是否需要出庭是以人民法院的决定为准。这一规定仍然需要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立法理念、厉行法治的基础上合理、准确的适用裁量权,方能使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发挥积极作用。

二、正确适用和规范鉴定人出庭

新刑诉法对于鉴定人出庭作证作出的仍然是较为原则性规定,其薄弱环节在于作证程序规范的缺乏,如何在实践中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范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鉴定人出庭作证规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申请。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

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应当在庭前或是庭审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庭前申请的应以书面为宜,人民法院接到申请后应当在期限内作出答复。当庭申请的可以口头申请,合议庭可以当庭经过合议后作出是否准许的答复或在休庭后再作出答复。(2)鉴定人出庭的通知。当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要求鉴定人出庭,应按照《刑事诉讼法》第182条之规定通知鉴定人,并将通知书在开庭三日以前向鉴定人送达。(3)鉴定人作证资格的审查。在国外,专家证人在作证以前,由法院(或者律师)对其教育、训练或经验等作必要的询问,以确定他具有资格。但我国新刑诉法对此没有进行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可在庭审前书面审查鉴定人身份,在开庭时依照新刑诉法第185条的规定,宣告鉴定人名单并当庭核实其身份,并告知当事人有权对鉴定人申请回避。(4)庭审中对鉴定人的询问。新刑诉法第189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审判人员可以询问鉴定人。但对于各方的发问方式、顺序等具体程序,笔者认为,可以参照证人出庭作证的审理方式进行:审判长对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义务进行告知后,先由申请鉴定人出庭的一方对鉴定人进行主询问,鉴定人可以宣读鉴定结论、对鉴定的过程进行说明,然后由对方进行反询问,就其中有争议的问题向鉴定人提出质疑;接着再由提出鉴定人一方对鉴定人进行再主询问,以恢复鉴定结论的证明力;然后由对方进行再反询问。最后由审判人员对鉴定人进行询问。如果鉴定人是由双方当事人同时申请或法院依职权提出,询问的次序由审判长决定。在发问过程中,应当遵循禁止诱导性询问和复合性询问的规则。

三、鉴定人不出庭的后果及对策

(一)后果分析

对于新刑诉法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如何理解?笔者认为,鉴定人的出庭是基于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说明鉴定意见本身存疑,在此情况下,鉴定人经通知拒不出庭就鉴定意见进行答疑,其鉴定意见中的疑点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对于这样的存疑证据,就不应当作为案件的定案根据。因此新刑诉法的这一规定符合证据规则,人民法院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当采用。但在适用该规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当严格按照诉讼程序,在开庭前三天将书面出庭通知书送达鉴定人。二是鉴定人没有按照通知要求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庭审不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三是前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将鉴定意见提请合议庭研究并依法作出不予作为定案根据采信的决定。

(二)对策建议

立法的进步无疑将大大改善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有助于直接言词证据原则的落实。但是对于鉴定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后果的规定,虽然保证了诉讼的公正,但并未对鉴定人采取任何强制予以规定,且鉴定人并未因此而承担任何不利的法律后果,因鉴定人不出庭而引发的败诉后果却由公诉机关和当事人来承担。这显然无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也使立法的本意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有的鉴定人专业知识不过关,在鉴定时并未做到科学、全面、客观、准确,因此不愿意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询;二是有的鉴定人对于出庭作证心怀疑虑,害怕遭到当事人的报复,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拒绝出庭作

证;三是鉴定人出庭作证,不仅造成时间上的耽搁,而且立法暂时未规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鉴定人出于对经济损失的担心而不愿出庭作证;四是缺少鉴定人拒不出庭的追责制度,从而无法对不出庭的鉴定人进行行政上的监督约束和法律责任的追究。

如何解决好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后仍不出庭作证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以保证鉴定人出庭作证:

一是加强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尽量避免“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的情形出现。新刑诉法对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情形规定了一个必要条件,即“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法院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设想,如果鉴定意见本身没有问题,但由于鉴定意见的专业术语难以掌握等原因导致承办法官认为鉴定意见存疑,或是人民法院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失误,通知鉴定人出庭,而鉴定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出庭,造成该鉴定意见依法不能作为定案根据,则违背了新刑诉法设置鉴定人出庭制度的初衷。由此产生的重新鉴定或者因检材的灭失等原因无法重新鉴定导致对被告人无法定罪的后果,轻则浪费诉讼资源,重则影响刑诉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功能的实现。

二是积极与鉴定机构进行沟通,达成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共识。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主动与鉴定机构沟通,可以起到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沟通、释法说理,使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打消思想上的种种顾虑,能够配合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提供出庭作证率。二是通过沟通了解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鉴定活动,对其鉴定程序是否合法,鉴定意见是否科学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提高鉴定人出庭作证率的目的。

三是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新刑诉法对特定案件中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保护问题作了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会同检察机关、公安机关采取有效的配套措施将法律落实到位,保证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有的鉴定机构是盈利性的中介机构,经济因素是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之一,在经济上予以适当补偿同样有助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率的提高,在此可以借鉴新刑诉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制度的规定,对鉴定人出庭作证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给予补助。鉴定人出庭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准确定罪量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定人依法出庭作证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保证鉴定人在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后出庭作证,不仅要在立法和制度层面上进一步进行规范,司法机关也要在诉讼过程中通过细致严谨的工作,提高鉴定意见的准确程度,打消鉴定人的种种顾虑,保证鉴定人能够出庭作证。

四是健全鉴定人拒不出庭的追责制度。鉴定人不出庭还源于针对鉴定人的有效的追责制度缺失。新刑诉法对于鉴定人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三条规定,对于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拒绝出庭作证的鉴定人或鉴定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撤销登记。但需要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逐步完善对鉴定人的监督机制和追责制度,要求作为人大授权监督机关的省级司法行政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进而从政府管理、监督层面促进鉴定人拒不出庭追责制度的完善,推动鉴定人出庭落到实处。此外,鉴定人不出庭导致鉴定意见不能作为定案根据而产生的经济损失(重新鉴定产生的相关费用)或被告人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应当制定相应的民事和刑事法律规范,依法追究鉴定人因故意或过失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三篇:刑事诉讼辩护制度案例

刑事诉讼辩护制度案例

犯罪嫌疑人马林,男,1986 年 3 月 6 日出生;吕阳,男,1983 年 7 月 1 日出生。二人均是中学毕业待业在家,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时常搭伴出去玩乐。2002 年 1 月 9 日,马林与吕阳一起去县城里的网吧。二人玩了一上午的游戏。中午因费用问题与网吧老板田云发生激烈争执,被田云推搡了几下,二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当晚 23 时许,二人商量好后,带上事先准备好的汽油,趁人不备,将汽油洒在网吧的木质大门、窗户上,用打火机点燃。由于网吧出口已被大火封住,导致正在上网的人员中 6 人死亡、17 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市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经检察院批准对二犯罪嫌疑人执行了逮捕。在对二人进行讯问时,均未通知其父母等到场。吕阳的父亲吕森请求会见吕阳,并为其聘请律师,被侦查人员以侦查阶段无权委托辩护人为由予以拒绝。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于接到案件材料之日起的第 5 日告知马林和吕阳有权委托辩护人。吕阳委托其叔叔吕鹏(某公司职员,中专学历)担任其辩护人,马林表示不委托辩护人。吕鹏经检察院许可,会见了吕阳,查阅了本案的所有诉讼材料,并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检察院经审查起诉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理过程中,吕鹏经法院许可又查阅了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会见了被告人吕阳,会见时人民法院派员在场。马林仍然不愿委托辩护人,审判人员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刘敏担任辩护人,但马林拒绝辩护,法院遂准许其自行辩护。经审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吕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马林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问:.本案中公安局进行的诉讼程序有无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本案中检察院进行的诉讼程序有无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本案中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有无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

第四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一招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名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

刑事诉讼特征:1.形式诉讼是国家专门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国家执法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形式诉讼是公安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刑罚权的活动。3.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活动。4.刑事诉讼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基本原则: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原则。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4.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5.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6.审判公开。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8.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9.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10.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诉讼主体:专门机关(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审判组织:合议庭、独任庭)、诉讼参与人(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职权:1.对受理的刑事案件,有权依法审理和作出裁判。2.有权直接受理自诉案件。3.有权决定对被告人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措施。4.为调查核实证据,有权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5.有权主持和指挥审判活动,对违反法庭秩序的人,有权予以警告制止、强行带出法庭、罚款、拘留、制止追究刑事责任。6.对生效的判决、裁定,有权交付执行机关执行;对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有权直接执行。7.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组织体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职权:1.对职务犯罪案件享有侦查权。2.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是唯一有权提起公诉的机关。3.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机关,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诉讼阶段进行法律监督。组织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

当事人:是指与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具有切身利害关系,在诉讼中分别处于控诉或者辩护地位的主要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权限划分。

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对该案进行的诉讼活动的一切诉讼制度。

回避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

回避理由: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本案的当事人是指本案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当事人的近亲属是指上述人员的夫、妻、父、母、子、女及同胞兄弟姐妹。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财物其他好处,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6.在本诉讼阶段前曾参与办理此案的。

7.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

回避人员包括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以及在侦查起诉审判活动中的书记员、翻译员和鉴定人在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二审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以及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担任过有关案件一审或二审合议庭成员的全体人员,都属于回避的范围。回避决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检察长的回避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应当向公安机关同级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由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辩护:是指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辩护种类:自行辩护、委托辩护、指定辩护。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护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的强制方法。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为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

期间,通常指以某一时间直至另一时间止的时限。刑事诉讼中的期间主要是法定期间,法定期间的开始基于某种法律行为或者法律事实的发生,在法定期间内实施的行为才产生法律效力。

送达:指公安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行为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诉讼活动。

送达的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其他方式送达。

刑事证据的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证明责任: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应当收集证据、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部分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责任,其性质是法律义务与法律后果的统一。在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由公安司法机关承担。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负有证明责任。

立案的材料来源:指在立案阶段的案件线索和证据材料来自何处和何种渠道。立案的条件包括有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控告VS举报:1.行为人的诉讼地位不同。2.他们了解案件情况的程度不同。3.行为人与案件有无利害关系不同。4.控告和举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同。5.控告和举报情况的真实可靠程度不同。

不立案的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案件,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理由或者通知其立案侦查的诉讼活动。在立案阶段,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在7日内作出说明,如果认为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有权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进行立案侦查。

询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辞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问题的一种侦查活动。程序:1.询问主体 2.询问地点 3.有关询问的时间限制 4.询问的步骤 5.特殊规定 6.询问笔录 7.禁止性规定

传唤或者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于案件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尚有遗漏罪行、遗漏同感犯罪嫌疑人,依照法定程序,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点差,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

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的内容:1.犯罪嫌疑人身份状况是否清楚 2.犯罪事实是否清楚 3.证据是否随案移送 4.证据是否确实、充分。5.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6.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7.有无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是否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8.侦查或送是否合法 9.与犯罪有关的财务及其孳息是否已扣押、冻结并妥善保管,以共核查。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1.审阅核查案卷材料 2.询问犯罪嫌疑人 3.听取被害人意见 4.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5.补充侦查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或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从而做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之一:1.清洁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进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酌定不起诉,人民检察院可以斟酌具体案情和犯罪嫌疑人个人表现来确定,或者是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或者放弃追诉,终结诉讼,对此人民检察院有裁量权。

证据不足不起诉,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依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的案件进行第一次审判时所必须遵循的程序规则和总称。意义:1.第一审程序是行使审判的必经程序。2.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基本程序 3.通过第一审审判,依法对有罪的被告人处于刑罚,是无罪者不受刑事追究,以保证刑罚的正确实施,及时惩治犯罪,未回法律秩序,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开庭审判前的准备: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或独任庭的审判员。2.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前送达被告人并保证其辩护权的行使。3.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4.将传唤当事人和通知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翻译人员的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5.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法庭审判的阶段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步骤。

死刑执行的变更: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又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 3.罪犯正在怀孕

死刑缓期执行的变更,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有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暂予监外执行: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的。

死刑执行程序:1.执行死刑命令的签发 2.执行死刑的机关及期限 3.死刑执行的监督 4.执行死刑的指挥人员及其工作 5.死刑罪犯同近亲属会见 6.执行死刑的方法和场所 7.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8.执行死刑后的处理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做造成的物质损害的赔偿问题二进行的诉讼活动。

特点:1.附带民事诉讼在性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法律依据的复合性 3.附带民事诉讼处理程序的附属性

意义:1.有利于维护被害人的经济利益 2.有利于公安司法机关全面、正确处理案件 3.有利于保证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4.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

附带民事诉讼在形成立条件:1.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 2.有适格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3.有明确的负有赔偿责任的人 4赔偿范围限于物质损失 5.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分最行为直接造成的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项特别审判程序。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 2.最高人民法院和其他上级人民法院 3.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其他上级人民检察院。

第五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职能管辖:专业词汇,在我国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比如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人民检察院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负责审判。

辩护:起源于罗马共和制后半期,当时的常设刑事法院审理案件,被告人对控告人的控告有权进行答辩,并且出现了称作保护人的辩护人。

刑事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进行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

简述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回避的理由有那些?

答: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但是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是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接受过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下载刑事诉讼制度的若干微观改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事诉讼制度的若干微观改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事诉讼

    11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权利:(1)防御性权利:①有权使用本族语言文字进行 诉讼②辩护权③拒绝回答权④被告人有权在开庭前10日内收到起诉副本⑤参加法庭调查权⑥参加法庭辩论......

    微观环境分析

    消费者 (一)消费者的市场分析 从当今雨花石行业来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品种多,精品少;大众化产品多,针对性产品少; 2、个人消费多,团购少; 3、价格大致成不一水平; (二)消费......

    微观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可分为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2.需求规律:又称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表明......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陈光中陈海光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于此次修改,国外媒体评论其是中国法制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而国内......

    刑事诉讼应确立管辖权异议制度

    管辖权异议,是指法定主体向法院提出的认为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的不同主张和意见。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制度,但该项制度在......

    刑事诉讼Y01-0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法律专业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2002年7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诉:是指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作为被害人,......

    刑事诉讼 鉴定

    刑事诉讼 鉴定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做好刑事诉讼中人身伤害、精神并保外就医的医学鉴定工作,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我省......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习题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学概述 1、什么是诉讼?什么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有何特征? 2、简述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关系。 3、概述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和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