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自查汇报
街道《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自查汇报材料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根据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平人办“2012”30号)文件要求,我街道就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情 况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扎实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整治,全街道食品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自查工作的领导,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分管食品安全工作副主任任组长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街道自查工作。同时,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这次自查工作,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把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自查工作纳入党委、办事处工作议事日程,制订措施,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街道与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医院、卫生监督分所、工商所、中小学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职能部门负责对下级签约。街道办事处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意识。
(二)注重宣教,营造执法环境
食品安全执法力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街道采取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监管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1、加强执法队伍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
2、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6月安全生产月等采取悬挂横幅、现场咨询、质量月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实物比较、电视报道、文艺汇演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食品安全宣教工作。
3、在农贸市场专设宣传窗口,改建了两块食品安全专用公示栏,用于食品安全检查情况,蔬菜检测结果、食品信息等内容的公布。
4、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厂、进企业活动。去年工商所在XX中学通过广播、集会授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了食品消费知识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农技水利中心充分利用科技入户、科技下乡、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安全检测员,生产企业(基地)内检员培训,2011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6次,培养农产品生产基地内检员6人;卫生部门组织人员赴大桥新村给村民进行食品安全讲课,使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有了进一步认识,群防群控意识不断增加,公众对食品安全知晓率或满意率逐步提高。
(三)认真履职,确保食品安全
1、夯实基础,抓好乳制品单项审核,稳步推进流通许可证换 2
发工作。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催促等方式,自去年起加快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进度。街道在册食品经营户的换证率已达到80%,换发流通许可证的204户食品户中有170户加注了乳制品经营的范围,其中2户通过审核加注了婴幼儿乳粉经营范围。
2、依法监测,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抽检,着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组织开展了以‚强检测保平安‛为核心的食品检测工作,依法对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纯净水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合格率为100%。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农贸市场食品快速定性检测,邀请市局检测车到场检测。
3、开展多领域专项整治,严把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根据市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安排,2011年以来,通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绿剑’之中执法行动‛、‚种子执法年‛、‚食用菌质量安全专项监测‛等专项行动,集中对全街道范围内的农资、种植业产品、水产品等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执法检查、质量抽检、检验检疫、农技指导等手段,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开展综合治理,消除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隐患,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产品生产安全。同时,积极在街道辖区内的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试点示范推广,对照五有标准,规范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生产记录、质量检测和产品标识使用。深入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了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4、加大监测检验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2011年以来我们以街道监测站每月例行监测为基础,以市监督抽查为重点,以省、市专项抽检为补充,加大农产品监测检验力度,提高农 3
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覆盖面。去年以来,街道监测站共完成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754个批次,涉及叶菜、食用菌、瓜果等十几个种类的果蔬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完成蘑菇荧光增白剂检测282个批次,合格率100%。接受省、市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抽检64个批次,也均符合安全标准。
(四)严格执法,净化市场环境
1、强化监管,开展各类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流通环节违法行为。去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4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397户次,先后组织开展了染色海藻冒充紫菜、含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济源双汇肉制品、有毒贻贝、糕点米面制品、燕窝市场、食用油市场专项检查等多个行动,集中执法力量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销售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认真监督落实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的法定责任和义务,监督市场开办者、经营者自查和整改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2、实行检打联动制度。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街道农水中心积极加强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和农业执法大队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生产执法检查和产品抽检,实施联合执法和‚检打联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深入开展。
3、根据市卫生监督所及上级精神要求,今年街道已开展了两次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查工作。一是X市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隐患集中大排查行动,二是对‚假冒、不符合标准螺旋藻保健食品‛的检查。为更好的开展创卫工作,结合本街道特点,在1月底 4
和2月初共对创卫区域内的无证经营小餐饮和公共场所26家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整改,25家单位取得了临时证,其中有一家不符合发证要求,无法发证。另外,对创卫区域内的小餐饮单位增加了检查和监督次数,加大了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采用人性化的监督管理办法,得到了经营户和相关领导的支持。
4、继续加强养殖户抽检工作,在原有每个月抽检30%专业户的基础上,增加到每月50%,同时对一些散养户和平时抽检较少的养殖户进行突击抽检,要做到有猪必检,并做好档案记录。2011年至今,共抽检规模猪场1238批次。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点的检查、监管力度。对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点每月不少于2次的监管检查,同时加强抽检力度,随机抽检饲料是否含违禁药物。对来路不明的生猪拒绝开具产地、出县境检疫证,并调查其来源,做到源头清,来路明。
二、存在不足
1、宣传教育形式力度有待进一步细化;
2、生产环节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和教育,努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守法意识,鼓励守法生产经营。
二是进一步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日常监管。加大监管力度,对无证照生产经营、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以及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对制假窝点坚决取缔。
三是进一步强化专项整治。以米面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饮用水等高风险食品为重点品种,加强对上述市场加工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与抽样检验检查,通过专项整治活动,使非法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四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按照《食品安全法》确定的‚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的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肃查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总之,食品安全执法工作面广量大,工作还面临着不少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妥善处理,努力克服,积极完善,我们将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对照要求,全力推进,为保障全街道人民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2012年食品安全法自查汇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施行。我局于2009年6月20日起对全县范围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正式监管,现就实施以来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餐饮服务经营单位498户,其中:大型餐馆1户,中型餐馆27户,小型餐馆231户,学校(幼儿园)食堂54户,建筑工地食堂8户。有从业人员1200余人。已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324户,其中达到量化分级A级信誉度单位1户、B级7户、C级315户,办理健康证1196人。
二、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
(一)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为了更好的营造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大实施力度,我们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宣传教育:一是促进社会认识到位,近年来,我局充分利用“3.15”、“6.25”、“9.15”及“12.4” 全国法制宣传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两周年等主题鲜明、面向群众、声势浩大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常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共发放《食品安全法》宣传资料2万余份;在县城主要路段
23456-
第三篇: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自查报告(精选)
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方案的通知》(*人办„2012‟11号)文件要求,我局就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的公布施行,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局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监管责任制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深化对《食品安全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强化宣传培训力度,为《食品安全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采取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做到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为实施《食品安全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提高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一颁布,我局就在第一时间将该法印发至全局干部职工,确保人手一册,组织大家开展学习。把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责任落实,努力改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在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是实施前,我局共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达100余人次,要求大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学好《食品安全法》、熟悉《食品安全法》、掌握《食品安全法》、贯彻《食品安全法》和执行《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同时,按照省、市局的要求,我局多次选派食品股、法规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局组织的《食品安全法》知识培训,再由法规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统一对该法进行学习考试。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我局在年初培训教育工作意见上对开展《食品安全法》的教育培训做出安排。均以正式文件形式要求食品股和法规股联合组织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食品安全法》的培训。3年来,共印发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学习、考试等文件共5个。
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学习《食品安全法》的指导,使食品生产经营者掌握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自觉守法经营。自2009年起,我局每年组织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负
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学习培训。截止目前,共举办了6次大型管理相对人的培训会议,参会人员达800余人次,印发培训资料达50000余页,在会议上,重点由食品股、法规股安排专人对《食品安全法》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讲解,还邀请市局食品科科长为企业质量负责人授课。
三是我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为法律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6月安全生产月、9月质量月等采取悬挂横幅、现场咨询、质量月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实物比较、电视报道、文艺汇演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全方位、多视角、多角度的食品安全法宣教工作。3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待咨询人数1000余人次。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消费者代表等参加“食品安全大家行,质监邀你看企业”活动,让这些代表见证了我县部分食品的生产过程,通过他们宣传《食品安全法》。同时,积极报道、协调食品安全工作,在市质监局网站、刊物、县政府门户网站、各简报上刊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和食品安全知识。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强化食品
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我局积极主动深入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企业主体责任指导服务,全县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和绝大部分生产加工单位均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和《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为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守法生产加工、诚信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专项整治
以贯彻落实执行《食品安全法》为契机,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的部署,我局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学习贯彻执行,每年均制定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3年来,共制定了《肉制品专项整治方案》、《地沟油专项整治方案》、《****整治方案》等10余个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目标、时限。在监管工作中,坚持日常巡回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执法检查。
一是严格执法,强化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对27家获证企业35张生产许可证及时进行了到期换证和年审工作。2009年帮扶2户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2010年帮扶1户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2011年帮扶2
户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2012年帮扶2户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局按照食品生产许可条件,建议省市局注销达不到食品质量安全条件的企业3家5张生产许可证。
二是加大抽查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近几年,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认真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3年来对面条、食用油、白酒、**粉条、红豆腐、汤圆粉、肉制品等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查,样品数量、抽样覆盖面及食品合格率每年均有明显提升。
三是开展专项检查。2011年以来,在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出动执法人员608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单位367家次,立案查处3起,移送司法机关1起。
四是抓好以传统、重要节日为重点的节日食品安全检查。重大节日活动期间,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及联合执法。我局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采取日常监管和联合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两年来,我局在年初、“春节”、“3.15”、“五一”劳动节、“中秋.国庆”节日前,积极联合县工商局、卫生局、农业局、食药监局等多部门,对全县食品企业开展了联合监督检查及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截止目前我县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有效地保障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了食品
安全。
(四)完善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我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全县人民生命安全,我局根据《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现状,及时修订完善了《**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了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二、工作亮点
近年来,我局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通过《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了我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呈现出许多工作亮点,多次得到县委、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亮点一:*********茶通过名牌产品的培育,于2009年获评为四川省第九届“四川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县名牌产品零的突破。2011年顺利通过四川省第十届“四川名牌”产品复查。
亮点二:“*****茶”和“**红茶”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占全市地理标志保护
产品的***%,是全省唯一获得两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区县。
亮点三:帮助指导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在生产场地的选址、车间建设、设备布局、工艺流程、原辅料采购、使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经验,借鉴标准化管理,促进质量的提升。在2011年全市标准化工作大会上,县政府被市政府授牌表彰为全市标准化工作先进县。我局也多年被市局表彰为标准化工作先进县局。
亮点四: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对每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档案。对企业实行诚信信用管理,对具有不良信用的,增加检查频次,确保安全信用制度有序推动运行。
三、存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虽然我局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是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细致。经常性宣传教育不够,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大,社会舆论氛围不浓。一些地方满足于面上的宣传,不注重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个性化的宣传教育,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普法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于加强。
二是在源头抓质量,全面提高我县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工作的力度、方法、措施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自律行为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食品行业点多面广,特别是小作坊数量较多(我县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占全县食品生产加工数的比例很小,不到10%),给食品安全日常监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对于小作坊的监管在证照方面还是一个空白,大部分小作坊为传统的手工制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产品质量不稳定,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三是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水平需要提高。在创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在提高食品质量监管人员素质方面措施还不够得力。
四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费与人员严重不足。我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全局只有1名食品监管专职人员。执法监督工作经费更是严重不足,没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用车、摄像、照相等设备,执法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五是食品检验检测经费严重不足。由于《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在食品抽样检验方面,一方面我局检验用房和检验装
备严重缺乏,没有抽检用车;另一方面,食品检验检测经费严重不足。致使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大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力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切实解决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长效管理,使人民群众能吃上放心的食品。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按照《食品安全法》确定的“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的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肃查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二是进一步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日常监管。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加强对已经获证的企业证后监管,充分发挥技术机构和质检人员的技术优势,提高监管效能。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无证照生产经营、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以及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对制假窝点坚决取缔。
三是进一步强化专项整治。以米面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饮用水等高风险食品为重点品种,加强对上述市场加工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与抽样检验检查,通过专项整治活
动,使非法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促进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形成全社会都能重视、关心、参与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通过宣传和培训,努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守法意识,鼓励守法生产经营。
五、工作建议
一是积极改革创新,健全完善机制。一是认真从源头上抓质量,督促引导获证企业全面落实证后监管制度,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和生产过程监管,确保取证企业不出问题。特别要督促取证企业进行化验室整建和改造,引导企业开展自检,严把产品质量关。二是建议政府组织好质监、工商药监等相关单位,深入走访,积极主动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作坊生产加工证照办理难等具体问题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宣教力度,完善培训机制,营造遵法守法的氛围。宣传力度小,工作难度大;宣传力度大,工作难度就小。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宣传标语、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达到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
好风气。全面增强企业第一责任人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厂商们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三是增加人员编制。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需要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便于更好的发现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企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县政府在人员编制上适量增加,并选配优秀人员,从人才资源上予以保障。
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监管和检验检测需要。在省、市局投入专项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县政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把食品安全专项经费纳入财政经费预算,安排解决部分专项执法经费,确保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到位。
五是配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必需的执法车辆、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装备。整合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与技术力量,配备检验检测用房与车辆,从硬件上予以保障。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市质监局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部署,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扎实工作,为确保我县食品质量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第四篇: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
邵阳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2011年6月22日在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根据上级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安排,我们于4月18日启动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项调查,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颜寿生、蒋梅娥的带领下,我们分2个调查组,有选择性地对塘渡口镇、黄亭市镇、白仓镇、七里山场、霞塘云乡等乡镇的食品源头、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四个环节的全过程进行调查,共调查了54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中学校食堂8家、餐饮单位15家、集体食堂1家、蔬菜基地2家、养殖场2家、屠宰场3家、食品加工企业2家、非法加工湿米粉厂1家、纯净水生产企业1家、蛋糕店2家、大型超市2家、批发部5家、小卖部10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协作,运用多种手段抓学习宣传,采取有力措施抓安全监管,有效保障和推动了《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
(一)健全机制强化领导。县政府及时成立副县长任主任、卫生、药监、工商、质监、商务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定期研究解决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部署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出台文件规定,成立专门组织,建立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开展法律学习宣传培训活动,使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渐入人心,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法制意识。2011年5月5日,县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工商局、质监局、商务局、农业局、畜牧局七部门联合开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周”活动,摆放宣传展板2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悬挂横幅50多条,出动执法人员40多人,车辆8台次。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对《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部门依法严格监管。县农业、畜牧、质监、工商、药监部门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既积极协作进行联合执法,又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分别对食品源头、生产、流通、餐饮等四个环节实施强力监管,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环环相扣、一环不落。县农业局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一是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完善质量控制制度;二是帮助企业建立并完善进购台帐;三是严格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四是抓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基地建设及管理;五是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定制度。县畜牧
局扎实认真开展打击“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及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排查。一是除屠宰场按规定和标准每天开展正常检测外,对全县的570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一次地毯式排查,“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快速检测均呈阴性;二是对养殖投入品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共查出问题单位19家;三是加强检疫监管,强化检疫申报点的达标建设工作,已完善检疫申报点31个;四是规范整顿饲料、兽药经营市场,没收无标签、过期饲料近2吨,并依法进行处罚。县质监局严把生产许可准入关。认真组织食品监督抽查,每年都抽取大米、纯净水、卤肉制品、豆制品、食用油、蜜饯、果蔬罐头、塑料杯等样品70个,抽检合格率为92%。并以金浩茶油事件为契机,对我县的茶油企业实行驻厂监管长达6个月,确保我县“茶油之都”的美誉不受损害。县工商局加大对“元旦”、“中秋”等重点节假日时段食品市场的检查和监控力度,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二年来,共组织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检查240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10次,乳制品市场专门检查64次,节假日食品安全专项检查15次,共查出食品违法违章案件100多起,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食品户40户,罚款30余万元,收缴销毁过期变质和假冒伪劣食品2000公斤。县药监局先后开展了“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一次性筷子”、“餐饮用卫生纸巾”等专项行动。对辖区餐饮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全面落实餐饮服务环节索证索票和购销台帐制度,在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工
作,实行生态和规模化分类管理,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实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四)探索创新出亮点。县商务局积极整合执法资源,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克服长期以来商务执法队伍不健全、力量薄弱等弊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将原有的酒管办、屠宰稽查队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加挂“邵阳县12312商务举报投诉中心”的牌子,壮大了执法队伍,增强了执法力量。还成功地向省商务厅和国家商务部申报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县,为我县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和商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打下良好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成效虽然明显。但食品安全工作本身具有动态性强、偶然性大的特点,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监管的任务依然艰巨。
(一)食品检验制度执行不到位。食品检验分企业自检和监督部门抽检。一是企业自检名存实亡,七里山场养殖场未按规定开展自检;双江口蔬菜基地配有农产品快速检测设备,但无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每天销售的蔬菜并未检测;七里山场罐头食品加工无检测室,无检验检测设备,瓶装食品装箱待售前仅经过一次“灯检”(检查瓶内是否有异物),装箱的部分成品未标注生产日期,部分2010年10月份生产的成品被印上2011年6月的生产日期;
吉尔水厂的水质自检设备已长期搁置,食品安全管理员出示的水质批次检验报告单纯属伪造。二是监督部门抽检流于形式,质监、畜牧、工商、药监每年实际抽检的样品数和次数都远远达不到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农业局无食品检测能力。
(二)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窝点依然存在。全县纳入经常性监管范围的食品小作坊60家,其中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仅32家,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非法生产加工点位于县城城乡结合部地区,其中沙坪一家湿米粉加工厂未办理任何证照,卫生环境差、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工具简陋、食品原料有明显的感官异常。另据群众举报在县城宝峰街、塘万堡、桂竹山等地有地沟油加工黑窝点,由于这些非法生产的黑窝点地址隐蔽,开工时间均在晚上12点以后,难以打击到位。
(三)食品进购把关不严。大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管理人员卫生知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采购食品图方便、便宜,未仔细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标识,未索取食品的批次检验报告单和经销商的许可证复印件。在黄亭市中学食堂仓库内的“香辣雪菜”已超过保质期,霞塘云乡中学食堂仓库内的“香辣榨菜”已超过保质期122天;在中宏宾馆仓库内发现有非法的食品添加剂和“三无”食品;在白仓镇一家餐馆内发现有疑似“工业用油”(已抽样送省质监局检验,结果尚未出来)。
(四)中小学校食品安全隐患大。乡镇学校食堂的建设、管
理与发展良莠不齐。一是部分农村学校食堂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无从业人员健康证。二是学校食堂建筑布局不合理,无功能分区,消毒设施不健全。如双清学校食堂是由一间教室改建而成,不具备开设食堂的基本条件;黄亭市镇中学食堂是新修建的,但由于管理不善,“三防”设施破损,食堂内苍蝇成群,仓库内有老鼠活动。三是所有学校商店都由个人承包,销售的小商品大多数是假冒伪劣产品和粗制滥造食品,食品安全隐患依然严重。
(五)部分食品安全监管呈现空白。我县地域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多,而我县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尚未理顺,各监管单位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正常履行职责,造成了我县部分食品安全监管呈现空白。如:县药监局和县卫生监督所共同从事餐饮服务监督的人员只有4人,每年仅能对县城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开展一轮执法检查,而乡镇餐饮单位已连续两年无人监管,本次检查的黄亭市镇的7家餐饮单位均未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承担全县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产品抽样检测功能,该站归县畜牧局管辖,但每年上级下达的种植业农产品农残检测任务都分解到了农业局,造成我县农产品检测出现空位。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财政投入少,缺少食品检验检测仪器。《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食品检测买样费和检验费由同级财政列支,国务
院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执行《食品安全法》确立的各项制度予以经费保障。县政府十分重视,安排专项资金,然而按照工作需要,缺口很大,致使食品抽检范围缩小、批次减少,影响执法效果。
(二)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各部门配合不到位。《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分段式监管新模式,即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农业、质监、工商、药监、商务、畜牧等6个部门分段实施监督管理。但因县级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我县出现了县药监局和县卫生监督所共同管理餐饮单位,县商务局和县商业行管办共同管理定点屠宰场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分段监管的结合处或交叉处(如前店后坊、流动摊贩的管理、散装酒、非法生产的食品加工窝点和无证餐饮经营户的取缔等)存在信息不能共享,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出现“一个小店几家管,都能管却难以管好”的尴尬局面。
(三)利益驱动,让非法生产经营者有机可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个别职能部门受利益驱动,对检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不及时消除,存在“放水养鱼”的现象:一是对违法行为只罚款不整改、不关停;二是对必检项目只收费不检测或降低标准检测,致使非法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对违法生产经营没有恐惧,非法生产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同时,一些小作坊、小餐饮、小卖部等因其投入少、价格低、群众购买方便等特点,有其特定的生存空间,但其卫生状况差、原材料低劣、制作工艺简单等,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四、建议
(一)理顺监管体制,建立从源头到餐桌全程监管体系。一是要建立主体明确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系统,县食安委除承担牵头、协调和参谋作用之外,应赋予其综合执法职能,负责重大行动和重大案件的执法查处工作,食安委办公室应定编、定岗、安排专项经费。二是要解决职能交叉现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尽快明确餐饮服务、生猪定点屠宰、散装酒、农产品安全检测的主管单位。三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食品安全协调网络,可整合农业、工商部门和乡镇政府的资源,借助工商12315平台,建立乡镇食品安全监管联络站,有效发挥作用,维护广大农村群众的食品消费权益。
(二)加强财政投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食品安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强化对我县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检测、食品安全预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保障。
(三)整合检测资源,定期发布食品检测信息。目前我县畜牧、质监、工商、药监和卫生等部门都各有一套独立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但绝大多数检测机构规模小、档次低,设备陈旧,只
能开展简单常规的检测项目。建议县政府整合各单位检测资源,建立县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更新检测设备,培训技术人员,承担全县的食品检验工作。县食安委每年应根据上级抽检计划并结合我县食品安全实际情况,统一制定食品抽检工作计划,合理分配抽检经费,明确采样方法和结果分析、进行信息汇总并定期发布。
(四)开展专项整治,净化食品安全环境。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明查暗访、督查督办、检测检验、事故报告、信息公示、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到部门执法、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常态化。特别要加强对小作坊、小饮食店、学校食堂、散装酒等重点环节及“地沟油”、“瘦肉精”、“食品添加剂”等热点问题的专项整治,县政府要加强对各监管单位和乡镇政府的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努力消除监管盲点,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第五篇: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
白下区人大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2010年5月 24 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了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在我区的贯彻实施,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推进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2010年3月至11月,在全区范围内对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要求,常委会制定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方案,明确了执法检查的主要阶段、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3月初至4月底,区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并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活动。期间,检查组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在专题听取区卫生局、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分局、区药监分局等单位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又分别到区药监分局、区质监分局、区卫生局、区工商分局、区商贸局进行了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召开了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向全区140多名居民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发放了问卷调查,对部分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进行实地察看。现将此次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基本情况
自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扎实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整治,全区食品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1、高度重视,加强工作领导
区政府把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会议精神,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讨论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转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关于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各类文件,并结合实际部署实施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区长、分管副区长经常深入食品流通领域、餐饮业、学校食堂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等有关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政府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学习培训计划,迅速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确保准确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提高依法监管能力。
2、注重宣传,营造执法环境
在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中,区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使食品安全 深入人心。一是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多次开展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服务,利用宣传展板、印发宣传材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食品安全法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二是面向食品经营主体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反复宣传。先后组织十余次食品安全法培训会,对商场超市、食品市场的从业人员、个体食品经营者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印发《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材料,培训食品经营主体和企业各类人员1万5千多人次,使食品经营者和食品生产企业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和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提高。
3、认真履职,确保食品安全
区政府各职能部门采取多重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区质监分局将服务平台前移,工作重心下移,做到一企一人、一企一策、一企一站,从食安办成员单位一直到社区,全方位宽领域实时监控。拟定了全国首个《企业社会责任》地方标准,得到企业的认同和响应。区工商分局积极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市场主体准入、质量监管、巡查和监管以及食品抽样检验等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严格实行食品索证索票及进销货台账制度,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从源头抓起,强化责任。区卫生局强化专责监管,划分责任片区,将7个街道的餐饮卫生包干到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全体人员,个个有指标,人人有任务,形成层层 领责、层层负责、层层问责的责任网络,全面落实长效、常态监管。区药监分局坚持继续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牵头组织开展多次专项整治工作。结合白下实际,制定下发《白下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着重以餐饮企业、学校食堂、工地食堂为重点区域,认真做好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在食品安全监管“过渡期”推行了“周报告”工作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不断健全和完善。区商贸局在全区22家农贸市场成立了“三放心”工作小组,建立了一支近90人的蔬菜检测、猪肉、豆制品等食品进场查主验货队伍,在全区各市场不间断的进行抽检。
4、严格执法,净化市场环境
区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巩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节日市场专项检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饮用水等专项整治活动,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违法情节严重的,绝不姑息,坚决查处。2009年区卫生局进行了7轮拉网过筛式检查,共计检查24690户次,为200多家无证经营单位补办了餐饮服务许可证,对违法情节严重的90户餐饮企业给予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为17.28万元。区工商分局突出抓好对节日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食品经营户3072余户,立案查处各类食品类案件24件,责令整改113户,受理食品类消费投诉203起。区质监分局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58件,涉案货值达250余万,有力净化了食品生产经营环境。
检查组认为,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区政府及相关职能 部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态度积极,措施到位,执法有力,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安全法实施近一年时间,由于地方配套性的法规相对滞后,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做好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食品质量安全宣传不够深入。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对法律规定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甚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全面。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等法律规定的企业自律制度不健全,有的从业人员未申领健康证,一些企业采购食品未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还有一定数量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还存在着设备差、部分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缺乏自律和诚信意识等问题。
2、监管部门职责和分工不够明晰。由于食品安全法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及餐饮服务的概念没有清晰的界定,对于 “前店后厂(坊)”的经营模式,卖场内加工食品的摊位,以及食品流动摊点、大排档等分段划定不明朗,监管责任主体含糊不清,造成有的出现多头管理,有的又无人管理,监管衔接出现空档。
3、职能调整面临的问题。由于机构改革还在进行当中,监管职能调整没有到位,相应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新老体制所赋予部门的职责存在矛盾,给监督、管理中的行政许可和执法造成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规范食品安全法在我区的贯彻实施,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针对这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扩大宣传监督效果。各监管部门要深入加强学习,进一步领会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继续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守法经营意识,切实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经常、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鉴别能力,增强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
2、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机制。抓好食品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区政府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重新构建政府统筹领导、各部门联合分段监管食品安全的新体系。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尽快到位,督促职能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负责的精神,各司其职,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相互配合,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 构和队伍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投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能力,尽快建立与食品安全法及我区实际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运行机制,确保食品安全法各项监管制度落实到位。
3、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的综合协调和联动机制。各监管部门要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围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食品和重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扎实推进食品安全法的贯彻落实。针对我区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集中对无证经营、设施不完善、环境不卫生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要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议事规则、信息发布与报送、义务监督员和举报投诉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监督、自律、协调、服务的功能,大力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的风尚,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健康发展。
四、对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政策、法规的建议
由于《食品安全法》颁布时间短,实施细则还没出台,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既有生产行为,又有经营行为,这些小作坊、小摊贩存在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当、生产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一定 数量的小餐饮店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现行法律在监管上又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清的情况,给政府依法有效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会后,我们将依法向上级人大提出建议,尽快建立地方法规,细化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积极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切实实现从田园到餐桌的无缝衔接和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真正落在实处。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