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食品轻纺产业运行情况

时间:2019-05-12 19:0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上半年食品轻纺产业运行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上半年食品轻纺产业运行情况》。

第一篇:2012年上半年食品轻纺产业运行情况

2012年上半年全市食品轻纺产业情况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食品轻纺企业达230多家,食品产业年加工水产品能力260万吨,产品达3000多种,形成了40万吨冷冻调理食品、30万吨海藻食品、10万吨花生及罐头食品、120万吨冷冻水产品生产能力,以华鹏玻璃和凯丽纸业为代表的轻工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拳头产品,纺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达因制药、鸿洋神生产保健品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量和知名度。今年上半年按照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的发展要求,各级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壮大食品轻纺优势领域、培植行业龙头、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等措施积极推动食品产业基地建设,食品轻纺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趋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0多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利税分别达到27.6亿元、3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4.7%。上半年食品、农副产品出口2.9亿美元,同比减少0.5%,纺织服装出口842万美元,同比减少4.9%。

一、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增长极;产业集群以集聚生产、互为配套形成的优势已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上半年我市重点实施赤山嘉美海洋食品城、人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园、成山海洋食品科技园等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项目44项,总投资50.4亿元,累计完成到位资金14.2亿元。目前几大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已陆续开工、投产,其中赤山集团在去年投资3.5亿元建设的嘉美一期已投入使用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1.5亿元建设嘉美二期,预计 9月份可投入使用。集团以嘉美为龙头,以集团总库容15万吨的冷藏加工群为依托,做大做强鱿鱼精深加工产业。计划今年鱿鱼精深加工产量达到6万吨;达因制药工业园一期已投产,可形成年产软胶囊12亿粒、片剂和胶囊5亿粒、颗粒剂10亿袋、口服液10亿支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二期儿童食品、保健用品项目正全力推进。鸿洋神“年产50亿粒海洋功能性食品项目”,总投资2亿元,目前三个主体车间土建已经完工,其中一个包装车间已于5月1日投入使用,第二个车间将于7月中旬装修完毕,并投入使用,第三个车间预计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山东鑫发渔业集团有限公司“金枪鱼加工基地”项目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用地206亩,达产后超低温金枪鱼加工车间年加工原料1.5万吨、产值1.2亿美元;金枪鱼鱼柳罐头加工车间年加工原料2.4万吨、产值6000万美元。

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经济形势总体良好。

我市坚持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路子,重视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先后培植出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赤山集团、石岛集团、寻山集团、俚岛海科、海都食品、泓达食品、鸿洋神水产科技等一大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骨干企业,上半年,新建投产了12多个标准化生产车间,新增食品加工能力10多万吨。

好当家集团主要海洋食品是即食系列海洋食品、鲜活海珍品、冷冻调理水产品、功能性海洋食品等4大类300多个品种。20122 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5 %,实现利润8505万元、利税100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3%、6.9%。

赤山集团今年上半年完成鱿鱼精深加工产量2.8万吨,同比增长24%。1-6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利税1.47亿元,同比增长17.5%;利润9907万元,同比增长17.5%。计划明、后两年鱿鱼加工量分别达到10万吨和20万吨,把赤山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生产基地

三、海洋保健食品稳定增长,轻工产业有所下滑。达因制药通过加大项目和科研投入,努力形成完整的儿科用药体系,力争早日成为儿童保健和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1-6月份生产主要产品伊可新33494万粒,同比增长66.5%;实现销售收入23220万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11000万元,利税145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46%。鸿洋神集团加强国家级软胶囊中心建设,研究鱼油加工新工艺技术,带动海洋保健品产业化发展,1-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3081万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2505万元,同比增长22.9%。

受大环境的影响,轻工产业有所下滑。华鹏玻璃实现销售收入33637亿元,同比增长3%,利润利税分别降低15.9%、12.6%;凯丽纸业实现销售收入12926万元,同比下降9.8%,利润利税分别降低6.4%、12.2%。

四、企业所需资金、用工、出口、订单签订情况

1、企业资金压力大,影响企业生产和发展近几年,部分企业由于厂区搬迁、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等原因,投入资金较多。而目前,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多次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了公司的贷款难度,央行加息直接增加了公司的贷款利息支出,进一步增加了贷款压力,造成企业的资金压力大,不同程度影响项目建设和经营生产。

2、企业用工情况“先紧后松”,现基本能保证企业运行。今年年初由于受到全国性招工短缺的影响,加上很多职工不愿在食品行业工作,更加突出了食品行业招工难的问题,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特别是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外来务工人员,采取大幅增加工资待遇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用工需求。

3、受人民币升值和欧债危机影响,出口欧洲订单逐渐减少。今年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和欧洲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出口欧洲食品订单减少30%,但是出口日本、韩国订单基本没受影响。

五、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今年,受海洋渔业资源衰竭和海水污染严重等因素影响,水产品原料严重枯竭,同时能源价格不断提升,造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大部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20%以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今年全国各行业劳动力成本继续提高,据统计,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10%左右,而食品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年由4 于受到全国性招工短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向南方大中城市的电子等行业,很多职工不愿在食品行业工作,更加突出了食品行业招工难的问题,企业为了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大幅增加工资,更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3、企业资金压力大,影响企业生产和发展。

近几年,部分企业由于厂区搬迁、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等原因,投入资金较多。而目前,我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多次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了公司的贷款难度,央行加息直接增加了公司的贷款利息支出,进一步增加了贷款压力。造成企业的资金压力大,严重影响项目建设和经营生产。

应对措施:

一是通过考察国内国外市场,增加客户群体;不少企业先后到国外考察市场,与更多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拓展美国、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增加了新兴国家客户。二是通过参加各类食品博览会,增加营销网点;今年上半年,政府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和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帮助企业联系了营销网点,增加了销售力度。三是通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扩大销售额度。四是针对融资难的实际,企业采取互保的方式从银行贷款。

第二篇:我市轻纺产业分析材料

近年来,我市工业坚持依托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适合市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强市之路。目前,已形成两大工业园区五大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冶金、焦化、建材优势较为明显。从我市工业发展的历程看,我市的工业结构从过去较为单一的资源粗加工型逐步转变为多层次资源开发型为主的新的工业发展格局,由些,推动了我市经济平

稳持续快速推进。如何保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企业调查、座谈讨论、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我市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了分析:

一、工业发展现状

就共工业经济的现状而言而无,我市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主要表现是:

1、工业经济总量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886个,其中规范以上工业企业53个,企业资产总值90亿元,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从业人数达3.6万人。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至2004年增长了1.5倍,gdp增长了3倍,工业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例从2000年的54.6%,提高到2004年的68.6%“十五”期间增幅较大,工业经济已超过了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2、主要产品及其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体现在以资源利用为主的重化工产品的生产并形成一定规范,其主要产品和生产能力分别是:原煤700万吨,洗精煤750万吨,生铁100万吨,钢坯180万吨,钢材65万吨,焦炭600万吨,铁粉40万吨,水泥70万吨,发电量50亿度,炭黑12.5万吨,果汁2.4万吨,棉布1700万米。

3、工业经济构成:

现有工业除冶金、焦化、煤炭、电力、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外,还有轻纺、化工、食品、医药、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年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90%,其中:冶金占51%,焦化占24%,煤炭占10.6%,电力占6.7%,建材占1.3%.随着黑猫炭黑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丰富的煤化工业品的不断开发利用,我市煤化工业正方兴未艾,将成为我市的一个新支柱产业。

二、主要存在问题

我市工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以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工业结构比较单一

我市工业虽然行业种类比较多,但究其各行业

经济总量来说,仍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结构较为单一,、具体表现为:重工业比重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比重大,最终产品比重小;传统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

2、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依赖性强。

我市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得到迅猛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五大支柱产业都与煤、矿石等资源息息相关,且行业关联度较高。如煤——焦化、焦化——化工、煤——电力,一旦某个行业出现大的波动,将有可能引起其它行业

反应,造成经济滑波。

3、资源利用率差

我市具有丰富的工业资源,一是矿产资源,如煤、煤层气、石灰石等;二是工业再生资源,如煤气、煤矸石、粉煤灰等。可是我市工业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低,如粉煤灰不到2%,煤气只有40%,况且矿产资源的利用途径也比较窄,如煤只用来发电和炼焦,石灰石用于生产水泥和石灰等,相当一部分资源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资源利用的空间还很大。

4、规模优势不很明显

煤炭、焦炭、冶金等行业只是一定区域内有规模优势,也即是区域优势,竞争优势不很明显,且个别行业如焦炭虽有总量优势,但分布散乱且规模较小,面临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压力具有较高风险,随着宏观调整控措施不断加强,一些企业生存将会出现危机。

5、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多数企业属于资源玩世不型重工业,设备技术会会含量低,环保设施配套不健全,造成煤粒、粉尘飘散、煤气放空现象常年存在,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工业企业污染物特别是废气的排放,是造成我市空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与国家环保方面的要求程度差距很大。

三、相对发展优势

虽然我市工业在结构上存在一问题,但仍有较强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上几方面:

1、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后劲

多年来,我市工业发展在依托资源型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运用,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基础地位得到了树立。随着工业基础的日益壮大,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工业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我市工业发展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工业对市域经济发展作为更强。目前,我市以西部第七十名、陕西第二名的成绩位列西部百强县市,为我市工业继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支柱产业和集团企业规模的来断扩大以及煤化工等新兴产业的日益发展,也为我市工业的断续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后劲。

2、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带动影响力日益增强

龙门工业园区已被确定为生态工业示范点,属重化工循

环经济示范园区,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政策上的支持,还有利于促使企业不断延长产品链、产业链、形成集聚经济优势。目前,我市已有六家企业正在积极准备大胆探索循环利用,逐步改变单纯依靠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进行低端产品生产的格局,这为我市今后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3、工业经济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方面是部分企业正在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延长产品链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在资源利用方面占有更大份额,如煤化工业。另一方面是农副产品、轻纺、机械加工等初加工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可继续扩大规模,进行泞加工。第三,某些矿产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如煤层气。这说明我市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资源优势的潜力很大。

4、民营资本量大活跃,发展工业积极性高

我市现有大量的民间资本闲置,据预测超过5个亿,同时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使得这些资金非常活跃,如能委好地加以引导、利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加之我市工业发展起步较早,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较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有利因素,调动各方因素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发展企业的积极性,对推动我市工业发展会便加有利。

四、调整方向和重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其期间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把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作为重要抓手,推进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集约型转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应是”继续依托资源,不断扩大规模,注重综合利用,推进产业升级。”

其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效益化、特色化”的要求优化工业结构布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继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市工业要实现主导产业突出,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具有较强市场竟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特点。主要发展目标是:

1、工业经济规模目标:到2010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

2、技术进步目标:固定资产投入年均18亿元;创省高新技术企业1~2家;创国家新产品2~3个;创国家名牌产品2~3个。

3、骨干企业建设目标:

组建新企业集团3~5个;创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4~6户。

(三)发展重点:

1、积极发展冶金工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在冶金工业发展方面,一是发挥龙钢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帮扶龙钢继续扩大规模,发展配套项目,促其达产达效,使龙钢公司产钢规模达60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同时,要引进民间资本投入炼铁、轧钢项目,把我市建成西部“钢铁城”。

2、大力发展煤化工业,提高产业关联度

我市在煤化工业发展方面拥有大量的焦炭副产品,如焦油、煤气、氨等,其下游产品种类繁多,如沥青、酚、苯、精苯等等,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产品用途极其广泛,涉及能源、交通、化工等行业。积极发展煤化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

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巩固我市焦化行业的发展规模,使其长效发展,而且还可以改变焦化企业单产品为多产品的生产格局,实现综合利用。在这方面我市已有一定基础,发展空间还相当大,今后应继续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产业关联度,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和品种,有效利用资源,使煤化工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

3、整合发展焦化工业,增强支柱产业优势

我市焦化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加之我市煤炭资源适合发展国家鼓励的捣固焦,且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逐步得到缓解,这为巩固提高焦化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我们要积极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间资源整合,形成一体化发展,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组建3—5个焦化企业集团,使焦炭生产规模巩固在600~800万吨,同时增加焦炭产品品种,不断增强支柱产业优势。

4、鼓励发展综合利用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市可利用资源还相当丰富,如粉煤灰、煤气、煤层气等,这为发展工业项目拓宽了路子,也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向,应大力支持予以鼓励,使现有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5、扶持发展轻工业,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轻工业在我市还属于弱势产业,一方面要大力支持纺织、食品等轻工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促其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引进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产品项目,使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6、调整提高建材工业

建材行业要以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为重点积极开发新产品。水泥企业要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发展高标号水泥、彩色水泥、道路水泥及大坝水泥等特种水泥。砖瓦生产企业要利用新技术,发展空心砖、免烧砖、粉煤灰水泥砌块、石膏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7、重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一方面,要按照“高整、提高、壮大”的思路,不断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依托我市农业资源特色,精心策划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尽快新上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同时要注重开发绿色产品,创立精品名牌,真正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成为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强势产业。

五、组织落实工作

为了尽快实现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组织落实方面,应抓好以下几面工作:

1、认真搞好规划,切实组织实施。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业发展格局,达到产业集聚,布局合理,有利发展,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业发展规划。在组织规划上,第一,要抓好规划的制定,使其既要结合我市实际,又要符合工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更加注重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第二,要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在落实上一要抓好宣传,形成共识共动;二要加强引导,符合规划要求。第三,经济部门还要加强项目储备和推介工作,促进规划的落实。

2、加快结构调整,实行产业聚集。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产业结构高调力度,重点培育冶金、电力、煤焦化三大产业板块。一是实行资源整合。焦化行业要发挥区域规模优势,着力解决规模小、产品档次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矛盾,引导企业联合,组建集团,强化竞争优势。二是延伸产业链。在增加产业关联度上做文章,积极开发上、下游产品,发展相关企业,促进链式发展。在我市现有循环经济链条的基础上,拓宽发展范围,增加产品品种。三是实行龙头企业带动。着力培植上规模和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断折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龙钢集团公司、黑猫公司、海燕集团公司、二电等大企业项目建设,促使形成集团战斗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形成集聚经济优势,力争冶金、电力、煤焦化三大产业块的产值占到全市的90%以上,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3、继续培植壮大骨干企业。

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度加快骨干企业成长的具体帮扶措施。通过技术改造、调整结构、挂靠联营、紧密协作、外向扩张等途径,加快骨干企业成长。二是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培植力度。落实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调动骨干企业持续发展的积极性,从资金、电力、原材料、动力等方面优先支持重点企业,使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倾斜,为骨干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建设。

在优化环境方面,我们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二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三是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妨碍企业发展经营的各类行为。同时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一是抓好项目的包装、策划、推介工作;二是要加强当地民营企业和在韩投资的外地企业的联系,搞好服务,做到“以商引商、以外引外、以项目带项目”;三是对有意向的项目要积极组织小分队上门招商;四是对签约项目搞好跟踪服务,督促资金到位,协助办理各种手续,确保项目落户并顺利开工建设。

5、推进技术创新,培育精品名牌。

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打造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名牌,形成区域经济带动力。

6、加快园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

首先要加大投入,搞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尽快制定工业园区的管理办法;再次是完善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最后是加强外部环境建设。通过努力使两大工业园区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商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7、切实加强领导,狠抓组织落实。

要努力改变现有经济机构的组织领导,变多元化分设为一体化领导,避免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矛盾,强化经济部门的组织、指导、协调等职能,建设精干高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宏观指导机构。同时要加强经济人才的选拔任用,注重发挥经济人才的积极能动作用,切切实实解决好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更好地促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篇:轻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浅析及招商引资方法探讨

轻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浅析及招商引资方法探讨

2012年3月

轻纺服装产业是我国以及我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苏北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国轻纺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我国其它产业相比,轻纺服装产业属于优势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改善民生、解决就业、增加消费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本人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轻纺服装产业发展情况,并就如何做好我县轻纺服装产业招商引资工作谈一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国内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和将我省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是轻纺服装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织造、印染、服装、家用等产品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较完整的产业链,较高的加工配套水平,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为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的结束,促使中国轻纺服装行业保持着快速稳健的增长势头。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主产区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上海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基地形成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集群地区的轻纺服装业规模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近四分之一。2010年,江苏轻纺服装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21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出口创汇稳步增长,人均利创、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里水平全面提高,集群经济蓬勃发展,一批骨干企业成长起来,江苏轻纺服装产业市场的拓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轻纺服装产业属于沭阳县重点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县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内、省内轻纺服装产业良性发展大气候的环境下,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取得较大进步,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大幅提高,有效支撑了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已初步形成以棉纺、化纤纺、毛纺、针织、服装、家纺等为主,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基本完整产业链的纺织产业集群体系,而且近年来每年都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新的轻纺服装企业,有效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为我县轻纺服装产业由大变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沭阳轻纺服装产业集群中心区域在沭阳开发区,核心企业主要包括宝娜斯纺织、邦源纺织、新东旭纺织、创维纺织、1

江苏华厦纺织、华愉毛纺、盈天纺织、月源纤维、嘉德纤维、万润纤维、双金纺织、盛江纺织、鼎盛纺织等,产品涉及:棉化纤纺织加工、缝纫线、氨纶包覆纱、毛纺织、缫丝加工、袜业、毛针织品、各种服装、床上用品、羊毛衫等。截至2011年底,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共有123户企业,其中规模企业63户,用工近4万人,产业门类逐步齐全,产品主要涉及:棉化纤纺织加工、缝纫线、氨纶包覆纱、毛纺织、缫丝加工、棉化纤针织品、袜业及纺织品制造、毛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各种服装、床上用品、各种玩具等,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1年全县轻纺服装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6亿元,实现产值59.18亿元。

二、轻纺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去年以来,我国轻纺服装产业发生了一系列较不利的经济活动状况,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环境。

1、外部环境,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并由此引发了大规模海啸及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令全日本企业生产、进出口贸易、金融等一切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日本地震直接影响到我国轻纺服装出口、纺织机械设备进口、化纤原料(PX、PTA)进口及高性能纤维进口。另外,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国际有效需求下降;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再加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纺织产品出口需求有转移到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

2、内部环境,我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轻纺服装出口产生负面影响,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利润下1%-4%;另外,棉花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会影响到纺织企业库存及生产供应;石油价格异常波动会影响到化纤原料供应;劳动力和能源等各种成本上涨会影响给本来利润空间较小的纺织产业雪上加霜;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会给纺织企业的筹资带来更大压力。然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纺织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仍面临着国际、国内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又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的重要趋势,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抢占纺织产业新的科技制高点将成为世界各国间新的竞争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县纺织产业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等生产加工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链不完整。我县的轻纺服装业目前尚未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体系,产业门类尚不齐全,产业链尚未完善,配套能力比较差。因织布和染整能力的缺乏,使整个轻纺服装产业无法自成体系。纺而不织、不染,纺纱厂成了

染、织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服装、鞋帽企业成了纯粹的“加工厂”,严重影响了县域轻纺服装产业的经济效益。

2、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的轻纺服装业仍然缺乏支撑力强大的骨干企业,没有大而专、大而精、大而强、能够针对产业发展环节发挥引领作用,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具有强大配套能力的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大企业缺乏凝聚能力、中小企业缺乏附着能力,无序竞争现象严重,行业和地区竞争能力很难充分发挥。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没有完善的技术支撑平台和人才、风险投资、资本等服务保障体系,整个行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都很弱。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到目前还是空白,多数规模企业处于无研发机构、无研发人员、无研发经费的“三无状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全县轻纺服装产业省级著名商标只有2家,省级名牌产品只有1家,近年来,产业专利件数为零。

4、企业布局分散。除了开发区较为集中的拥有景晟、腾达、邦源等企业外,塘沟、胡集、汤涧、马厂、颜集等乡镇都有纺织企业,产业布局分散,不利于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导致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差,产业结构趋同化、低档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5、企业发展面临“招工难”。企业生产过程中工人紧缺,新招工人招得来留不住、熟练工人流动性较大、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上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其中之一,就是要继续加大轻纺服装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三、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目标任务

招商引资必须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是,以建设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完整产业链的轻纺服装产业为努力方向,争取实现以下目标:到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21%,占全县工业比重提高到12%,品牌创建工作实现突破,争创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4 个,拥有专利8项;培育销售超5亿元企业2户、销售超亿元企业10户;全县形成棉(化纤)纺150万锭,丝袜超5000万打、服装超4000万件、毛纺面料超250万米的生产能力。到2015年,全县轻纺服装业实现产值100亿元,比 “十一五”末增长66.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户,实现产值80亿元比 “十一五”末增长166.67%,实现税收3亿元。全县形成棉(化纤)纺180万锭,丝袜7000万打、服装5000万件、毛纺面料超500万米的生产能力。

四、关于如何做好轻纺服装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突出产业招商,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纺织企业的产业转移,自2009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加速转移,也正是这两年,我县开发区在不断提高入户门槛,特别是对纺织类企业的入户条件上,要求更高。不光是轻纺服装产业,任何一个产业,其产业链都需要大企业来支撑,来完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当一个产业有了一定的集群基础,高端或终端的一些大项目会自动而来,否则,一旦错过产业集聚配套的机遇,没有形成配套的条件,这个产业的高端或终端项目也很难入户,就是入户也很难做大。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纺织业的转移,抢抓这稍纵即逝的机遇,争取后发快进。

2、明确主攻方向,突出产业链招商 我县轻纺服装产业链不断延伸,但仍未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如染整业、纺织机械生产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要明确主攻方向,针对重点区域,突出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轻纺服装原料加工业企业,设备、面料、辅料生产企业,拉链、五金配件等配套企业。我县轻纺服装产业现需招商对象及其所分布的区域如下:(1)织布染整项目。项目主要内容:引进先进的新型织布、染整设备,建立现代化织布、染整生产线。主要分布于浙江“绍兴”、“柯桥”一带。(2)服装生产项目。项目主要内容:

1、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档服装生产;

2、国内外知名品牌服装生产加工。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一带。(3)纺织设备生产项目。项目主要内容:

1、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所需的检测、试验仪器开发生产;

2、低能耗、低污染、节水型印染设备生产及工艺应用。主要分布于青岛、烟台一代。

3、搭建招商平台,拓展招商渠道尽快组织筹建我县轻纺服装产业协会,搭建招商平台,以便及时与国内知名行业协会、商会进行联络沟通,掌握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投资需求,与我县招商项目进行高效快捷衔接。力争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他们协助我县招商队伍开展活动,推进与行业内企业对接,形成稳定运作体系。

4、以商引商,实现葡萄串效应 精心挑选10家以上落户我县的外来投资大企业作为我县基地企业,通过他们及时掌握其总部及国内同行业投资信息。扶持他们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在此基础上把上下游相关企业引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深度挖掘现有客商背后的市场网络和客商群体,通过他们引荐其他人来我县投资,实现以商招商的“葡萄串”效应。

5、尝试委托招商,完善网络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尝试委托招商。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请国内外著名中介机构进行代理,运用市场化手段,从项目论证、伙伴筛选、项目推介、洽谈、签约、落地提供全程服务,以便更快、更有效地引进重大招商项目。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加强与新兴媒体协作,扩大影响,推介项目,提升招商效果。

五、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招商引资必须做好策划和统筹。首先,招商引资策划要做到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要有战略高度,综观全局,立足长远,要知己知彼,把握优势,要突破成规、另辟蹊径,求新求实。同时要把握时机,适度超前。做好招商引资的统筹就是应有专门机构从总体与全局上把握、协调和控制、与区域整体经济、布局规则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各部门拧成一股绳,规范有序进行,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其次,以项目为中心。项目是招商之本,要增强项目对客商的吸引力,提高引资的成功率,必须认真搞好项目论证和包装。对项目的投资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的市场前景、国内外同行的发展状况等必须进行详细论证,寻求我方与外商双方感兴趣的共同点,做好投资回报率的分析,包装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对重点项目应实施高层次招商,由主管领导带队,实行高层次重点推进。对对口项目实施行业性招商,由行业主管部门带队,发挥行业的带头作用,实行行业配套管理和推进。对高科技项目实施专业性招商,由科技部门带队,进行科学论证和考察,及时争取上报主管部门的支持,推进高科技招商。

(二)以招商载体为核心,变政府招商为企业招商。招商工作的载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应是“政府作指导、部门搞服务、企业唱主角”。政府仍需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企业自行招商。企业集团可以独立招商,中小型企业可以联合招商,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做好招商引资的形象设计、宣传和推介、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和品牌。招商引资的形象问题,归根结底是区域形象问题,随着招商引资难度增大,塑造形象、宣传推介形象,给区域形象注入新鲜感、时代感,提高区域在国内外知名度和信誉,已成为人们招商引资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创新手段、广辟途径、善用媒体、把握重点、实事求是做好招商引资宣传,促使招商引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2012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2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2年,我国食品工业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总方针,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全年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近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一、生产稳定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增速回落3.0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高2.0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6%,食品制造业增长11.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2.5%,烟草制品业增长9.3%,分别比全国工业+3.6、+1.8、+2.5、-0.7个百分点。

据测算,全年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2%,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12.6%,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分季度看,一季度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15.6%、二季度增长10.4%、三季度增长11.2%、四季度增长10.5%,分别比全国工业+4.0、+0.9、+2.1、+0.5个百分点。增速在大幅回落之后,已趋于稳定。

二、实力不断增强

2012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3692家,占同期全部工业企业的10.1%;从业人员707.04万人,比上年新增39.70万人。完成现价食品工业总产值89551.84亿元,同比增长21.7%。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52369.00亿元,食品制造业完成15859.56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13540.69亿元,烟草制品业完成7782.58亿元,同比分别+23.4%、+21.0%、+20.1%、+15.6%。

三、行业优势鲜明

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前三季度逐月回落,8月增幅最低为8.9%,12月回升至10%。

食品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消费需求拉动下,保持稳定增长。6月份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全年最低9.7%,12月份回升至11.5%。

消费需求是促进食品工业较快增长的内生动力。

(一)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伴随城镇化进程,城镇消费群体增加。2012年城镇人口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2.57%,比上年末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同比减少1434万人。

(二)消费水平不断上升。2012年我国人均收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9元,实际增长9.6%;农村人均纯收入7917元,实际增长10.7%。消费支出明显增加,消费能力加强,恩格尔系数下降。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3%,城镇为36.2%,分别比上年同期-1.1、-0.1个百分点。

(三)消费显示巨大潜力。年内中央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产业政策,食品消费显示出巨大潜力。

四、市场供需平衡

2012年,食品工业实现销售产值88022.20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51313.90亿元,食品制造业完成15650.86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13202.62亿元,烟草制品业完成7854.80亿元,同比分别+22.4%、+21.1%、+19.9%、+14.8%。

食品市场供需平衡,全年产品销售率98.3%,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品销售率98.0%,食品制造业98.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7.5%,烟草制品业100.9%,同比分别+0.6、-2.3、-1.3、-15.5个百分点。

2012年食品工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4.62%,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食品工业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

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增速超过20%的产品有: 精制食用植物油,大米,速冻米面食品,成品糖;增速超过10%的产品有:鲜、冷藏肉,方便面,饲料,小麦粉,冷冻水产品,软饮料,精制茶。

五、利润大幅上升

2012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571.47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分别比1-3月、1-6月、1-9月扩大0.3、1.3、0.9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高19.9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分别实现利润2671.51亿元、1311.47亿元、1530.00亿元、1058.49亿元;同比分别+20.6%、+25.8%、+31.8%、+27.2%。

在食品工业56个小类行业中,5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个行业下降。

31个省区市中, 有26个利润同比增长,5个下降。其中,西藏、贵州、天津、青海、新疆、甘肃利润增幅超过50%;海南、北京、宁夏、广西、重庆利润快速下降。

2012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上缴税金7794.32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全国工业增速高6.6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821.70亿元,同比增长16.8%,应交增值税2972.62亿元,同比增长20.5%。食品工业上缴税金占全国工业的19.0%;若不计烟草制品业,占全国工业的6.9%。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分别上缴税金1125.32亿元、632.92亿元、1079.29亿元、4956.78亿元,同比分别+22.9%、+20.3%、+20.9%、+16.3%。

2012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982.57亿元,同比增长19.0%;增速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高7.9个百分点。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5%,比全国工业高1.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率水平最低,为5.2%;烟草制品业最高,为14.0%。食品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8.60元,同比下降0.20元,比全国工业低6.20元。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最高,达到88.3元;烟草制品业最低,为25.9元。

六、投资继续扩大

2012年,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4463项,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19189项。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833.75亿元,同比增长30.7%;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投资额6906.62亿元,食品制造业完成3080.04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2601.92亿元,烟草制品业完成245.17亿元,同比分别+32.0%、+28.1%、+36.2%、-8.7%。

分地区看,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河北、四川、江苏位列全年完成投资额前十位,完成投资额占全国食品工业的65.9%。从资金来源构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占0.4%,国内贷款占7.2%,自筹资金占88.1%,利用外资占1.8%,其他资金占2.5%。

七、区域发展较为均衡

2012年,中部、东北部地区食品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各地区之间增长速度总体上差别不大,发展较为均衡。

2012年,按完成现价食品工业产值计,山东、河南、辽宁、湖北、四川、江苏、广东、湖南、吉林、福建位列前十位。共计完成食品工业总产值58838.65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的65.7%。前十位中,东、中、西、东北地区分别有4、3、1、2个。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完成产值分别占同期全国食品工业的42.4%、24.9%、18.9%、13.8%。占全国比重同比分别-0.5、+0.3、+0.03、+0.1个百分点。

2012年,东、中、西、东北地区实现利润分别占全国食品工业利润总额的41.8%、24.0%、24.1%、10.1%。由于烟草制品业、酒的制造业重点企业中有不少位处西部地区,这两个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较高,因此西部地区食品工业利润率领先全国平均水平,达到9.8%;其次是东部和中部地区,利润率达到7.2%;东北地区食品工业利润率5.5%,比全国食品工业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

八、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2012年,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有54家;不计烟草制品业,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有33家。

重点行业生产集中度水平继续提高,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贡献突出,规模优势显著。2012年规模以上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共计4740家、小型企业28952家,分别占食品工业企业数的14.1%、85.9%;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占全行业的50.6%,小型企业占49.4%;实现利润总额分别占61.0%、39.0%;上缴税金分别占82.7%、17.3%。

第五篇:食品产业培训实施方案

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大力提高食品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行业结构合理、产品特色突出、产业链发达、发展后劲充足的新型食品产业集群,我县依托现有食品工业发展基础,研究制定了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

一、发展食品产业的背景及优势分析

近年来,汤阴县依托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壮大涉农龙头企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培育出一批优势食品工业企业和名优产品,有力促进县域经济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区位优势突出

汤阴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距离郑州、石家庄、济南等省会城市不超过30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和即将开工的京广高速铁路纵贯南北,302省道和晋豫鲁铁路横穿东西,构成“四纵两横”的交通格局。特别是晋豫鲁铁路与京广铁路在此交叉建立的中枢站,联通河北邯郸、鹤壁新区的“中华大道”,将确立汤阴豫北交通枢纽地位,对本地及周边地区大宗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起到了突出的带动作用,十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从宏观层面看,汤阴县北邻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南达长江经济带,西连大型煤炭基地山西,— 1 —

东接沿海经济率先发展区,承东启西,是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区和产品扩散地。不仅为汤阴县产业聚集,特别是食品工业向营养健康产业升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其依托产业基础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强大的交通网络体系。

(二)农业资源丰富

汤阴地处中原腹地,县域耕地面积69.8万亩,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产品,目前已形成瓦岗杂粮生产、白营白灵菇生产等14个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成6个标准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属于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优势产区,素有“豫北粮仓”之称,将为汤阴集聚区食品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

(三)产业基础良好

近年来,永达、众品、益海、上好佳、华龙、六和、健丰、丹尼斯克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汤阴产业集聚区。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2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33家企业通过ISO系列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家企业获出口免检认证;26家企业获自营进出口权,已具备上亿美元的创汇能力;10家企业拥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域内拥有“江顺”饼干、“甲家”面粉、“永达”肉鸡、“众品”冷鲜肉等4个中国名牌,“火龙岗”小杂粮、韩庄金针菇等6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小麦粉、玉米糁、杂粮粥、瓦岗小米获得绿色A级食 — 2 —

品认证,蟹味菇产品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最高等级有机食品认证。特色产业蜚声海内外,不仅提高了汤阴食品工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其将来在食品工业领域扩大招商引资、集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创造了条件。

(四)品牌效应凸显

汤阴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中国食用菌行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河南省畜牧产业化先进县”、“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2006年、2008年,汤阴县连续三次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被安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2009年,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河南省“十一五”规划和河南省食品工业“十一五”规划,安阳被确定为河南五大食品产业密集区(漯河、郑州、许昌、周口、鹤壁与安阳市),重点发展禽肉加工、粮食加工和食品添加剂制造,成为京广沿线食品产业带的北部产业密集区。2009年安阳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三大功能区、九大产业集聚区”规划中,把汤阴县确定为安阳市食品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核心区。汤阴县作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

期间,将继续以食品产业为主导产业,并在国家、省、市各级的产业政策大力扶持下,必将为推动汤阴城区建设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更大机遇,使产业集聚区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二、指导思想

以为科学发展观指导,遵循“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完善创业支撑体系、创新建设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服务水平”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行业集约型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实现汤阴县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壮大,创新创业环境全面优化,区域科技平台建设系统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经济总量跨越提升,将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具有中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发展思路

根据“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要求,汤阴县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将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策略,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工业的规模化和高级化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核心和持久竞争力。

(一)做大做强食品产业

1、粮食深加工集群

以河南丰富的优质小麦资源(全国排名第一)和安阳450万亩小麦生产基地为依托,以汤阴集聚区的华龙日清面粉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安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企业为基础,引入其他 — 4 —

粮食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专用面粉、挂面和方便面、冷冻调理面制品(速冻的馒头、花卷、豆包及其它面制品)主产品和饲料生产下游产品,拉伸小麦加工产业链,形成规模化的行业集群; 在粮食初加工基础上,以健丰饼干生产企业为龙头,积极向高端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方向延伸,形成以小麦深加工为主的粮食深加工集群。

2、肉类加工集群

以河南丰富的猪肉和禽类(中国“北三强”山东、河北、河南猪肉产区)资源为依托,以永达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众品食业有限公司、安阳市诺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根据中国肉制品行业产品结构向冷却保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等方向发展和销售模式向冷链流通、连锁经营方向发展的趋势,优化肉制品的产品结构,提高肉制品档次。搭建第三方公共低温物流服务平台,重点发展冷鲜肉、低温肉制品、保健功能性肉制品。积极开发肠衣、骨血、皮毛等副产品加工,依托现有丰富的副产品引进加工企业,发展皮革加工、生物医药、保健品等,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资源就地加工升值。以肉制品加工带动养殖业发展,以副产品深加工拉伸肉制品加工产业链,形成以养殖业、肉制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的肉类深加工产业集群。

3、蔬菜深加工集群

以汤阴县丰富的食用菌(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等蔬菜

资源为依托,以汤阴县佳诚脱水蔬菜有限公司、汤阴东升食品有限公司为先导,通过小众招商引资,吸引中粮、山东龙大、北京牵手等国内知名的蔬菜深加工企业,以食用菌加工为主,其他蔬菜加工为辅,重点发展冷冻蔬菜、脱水蔬菜、蔬菜汁、蔬菜罐头、切割蔬菜和干制蔬菜等。在蔬菜加工基础上,积极向高端休闲食品延伸发展。最终形成以食用菌为主导的集种植、蔬菜初加工、深加工、流通等分工合作的产业集群。

(二)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

汤阴集聚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商贸服务业。以食品、农产品为主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发展辐射豫北地区的商贸批发服务业,成为豫北地区食品及农产品的商贸集散中心,未来发展成为豫北地区城市生活用品、农业生产用品等产品的商贸集散中心。

第二,物流服务业。一方面,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发展城市生活型配送物流服务;另一方面,为了推动汤阴集聚区食品医药行业的发展,建设大型的仓储配送中心,发展生产性物流。例如在集聚区内建设一个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低温物流中心,包括冷藏车、冷库、交易场所、检测设备等,吸引国内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参与投资,例如深圳澳昌冷库物流配送中心,为集聚区内速冻食品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为大型食品企业提供豫北地区的物流配送服务。

四、发展目标

(一)依托“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品牌优势,支持和鼓励有利于现代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的各类经济要素集中,提高食品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

(二)以集群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上下连接、前后联系的系列食品医药产品链条,着力打造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产业引擎之一。

2015年,食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形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家。区内90%以上的限上企业组建技术研发机构,申请专利达到350件,授权专利达到300件。

五、主要措施

(一)突出自主创新,提升竞争能力。

加快食品科研机构的布局建设,推动食品科研机构的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按照“产业抓升级、技术上水平”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点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型工业企业,推动企业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提高产业集聚区的整体效益。

(二)坚持集约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严格项目引进6个标准。在坚持引进资金的同时,根据我县农业的产业特点和资源状况,把主攻方向放

在引进知名涉农龙头企业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引进对财源建设有影响、对经济发展有支撑、能够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项目。重点打造粮食深加工集群、肉类深加工集群、蔬菜深加工集群三大食品产业集群,在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基础上,重点延伸发展以食品为基础的与食品融合的医药产业如医药保健产业,打造以食品为基础的医药产业集群;吸引印刷、包装等配套企业集聚,最终构筑起一个上下游分工合理、产业间紧密联系、企业互动发展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

(三)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特色产业。

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集团企业”,带动集聚区内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一是辐射带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检测、财务结算等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推进“四个转化”。即常规作物向优质作物转化、农业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粮食向饲料转化、农副产品向系列利用转化,壮大完善由农产品种植到工业产品上市的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链。三是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对评选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制订“抓大促强”的奖励政策。四是扩大规模。通过联合、兼并、承包、挂靠、购置和租赁等形式,使生产要素不断向龙头企业集中、盘活存量,扩大总量。

立足产业集聚区,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养健康食品深加工技术为纽带,规划各优势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方向和重点项目,通 — 8 —

过各种政策措施促进集群的地方网络形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一是查漏补缺,辅助完善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要从要素供给、需求条件及关联产业互补等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核心产业链不断完善。二是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食品企业与农户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关系,通过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科技培训等方式,使食品企业与农户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发展合力。三是创建企业网络。要重点支持发展行业协会等网络中介,搭建企业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集聚优势和网络优势的双重作用,进一步提高集聚区企业的竞争力。

(四)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集团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小麦、玉米、肉鸡、食用菌、生猪、优质棉、中药材、肉奶牛8条农产品加工链条,其中4条产业链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5个产业集群,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五)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创新支撑体系。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形成爱商、亲商、尊商、护商的社会氛围;着力深化和实施“116”工作法:一档,即对全县所有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效能监察档案;一限,即限时办结;六项制度,即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报表制度;实行工作效能鉴定制度;实行定期通报制度;设立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重大行

政许可决定备案审查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合法组织对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许可决定的申诉、检举制度;行政许可的统计制度。通过“116”工作法的实施,形成许可有据、程序规范、监督有力、责任落实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六)发展三产物流,助推产业升级。

一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在道路、信息系统建设上做好保障工作,为物流业发展扫清障碍。要积极引进大型物流公司,支持本地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二是规划开发新的物流园区。要以大型物流企业主导开发模式为主,建成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三是扩大粮食交易市场规模。在现有粮食物流中心的基础上,依托铁路、公路便利条件,发展散粮运输和小型集装箱运输,争取成为全国粮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四是强化专业物流。鼓励众品、永达、益海嘉里集团等企业开展物流活动,逐步从自营性物流转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逐步带动第三方食品物流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产业集聚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下载2012年上半年食品轻纺产业运行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上半年食品轻纺产业运行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5篇

    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居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是江西的西北大门。面积4504平方公里,......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办法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办法为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

    2013-2017年中国钢铁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专家企业贴心顾问 如何才能全面了解钢铁研究报告行业的市场情况?如何才能深入挖掘钢铁研究报告行业的市场潜力?如何才能把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市场方案?中国报告大厅推......

    在江西九江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范文

    文章标题:在江西九江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在"江西·九江(泉州)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

    ××年上半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共5篇)

    ××年上半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 ××年上半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2007-03-02 08:50:20一、非织造布行业的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非织造布行业发展平稳,生产、......

    2013-2017年中国医药物流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远景规划报告

    - 1 - 2013-2017年中国医药物流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远景规划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2013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1第一节2013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分析1一、殴债危机形势下全球......

    2013-2017年中国有机肥料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专家企业贴心顾问 如何才能全面了解有机肥料行业的市场情况?如何才能深入挖掘有机肥料行业的市场潜力?如何才能把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市场方案?中国报告大厅推出《2013-......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调研

    论我国食品企业发展现状 一、 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它的产值甚至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