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指导员管理办法(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9:1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指导员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指导员管理办法》。

第一篇:关于加强指导员管理办法

怀柔区经管站

关于加强镇乡指导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对合作社指导员的管理,激励指导员在农村建功立业,根据区经管站有关工作安排,结合镇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制度

(一)指导员在区经管站和镇乡双重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平时主要工作场所在镇乡。

(二)指导员每天上班时间及节假日参照镇乡机关工作时间及节假日安排,镇乡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负责指导本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财务会计等管理制度;负责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建设项目;负责开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计监测、人员培训;负责不定期检查会计帐簿、成员帐户以及财务报表的填写情况,对实际经营情况与会计帐簿的记载进行审核,特别是对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盈余及盈余分配等重要情况进行重点审核检查等工作。

2、兼任镇乡其他部门工作的人员要及时上报指导科。

(四)谦虚谨慎,清正廉洁,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扰民、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二、例会制度

(一)例会时间为每季度第一个月,地点经管站五层会议室。

(二)每位指导员要准时参加会议,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三)指导员工作例会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政策理论、业务知识;

2、汇报阶段性工作和调研情况,交流工作经验;

3、部署当前或下一步工作。

(四)每次开会,每位指导员要准备好书面发言材料,汇报材料内容包括:

1、个人本季度生活、思想、学习、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及下季度的打算;

2、本镇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或镇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的措施或建议。

三、学习制度

(一)指导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十八大精神。学习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业务知识等,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增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能力。

(二)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合作社工作实践中去,用所学知识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发展和稳定。

(三)每年撰写一份切合镇情的调查报告,年底向区经管站述职,接受领导的评议。

(四)认真参加区、镇两级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

四、参加会议制度

(一)按要求参加区、镇组织的各种会议及活动。

(二)按要求认真做好会议笔记。

五、信息报送制度

(一)指导员及时向指导科报送信息,内容包括本镇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经验介绍、时事宣传等。

(二)每年上报信息不少于10条。

六、请销假制度

(一)指导员必须自觉遵守上班时间,工作期间确有特殊情况的需严格执行书面请销假制度。

(二)请假二天以内,向镇主要负责人请假,请假三天(含)以上,写好书面请假条,由经管站指导科备案、批准。

(三)请假结束后应及时销假。

(四)无故不请假,擅离岗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或辞退等处理。

七、考核制度

(一)区经管站每年对指导员全面考核一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

考核内容包括每位指导员平时工作完成情况、镇乡领导及所辖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工作态度、能力的认定和评价。

(二)鼓励指导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推荐优秀指导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予以辞退:

1、无正当理由连续超过一个月不参与镇乡工作的;

2、因工作失职或渎职,造成重大事故或恶性事件发生,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3、因个人品行、言行不端,造成严重后果或发生其他与指导员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在群众中丧失口碑的。

怀柔区经管站 2014年3月13日

第二篇: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第三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低到高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四条 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经常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坚持科学、文明、安全、诚信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提高被指导者的健身技能和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第五条 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免费培训和注册管理,组织和推动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第六条 对在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组织、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奖 励。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全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纳入体育工作规划,列入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指导、服务和保障,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管理,依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

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日常工作,由指导工作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实行属地管理。

第八条 体育主管部门可委托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有关社会体育组织(以下简称“委托的组织”),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具体工作。

组织系统性较强且具有较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条件和能力的全国性行业、单项体育协会,经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并获得批准(以下简称“经批准的协会”),可负责本协会批准范围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

第九条 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反映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维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合法权益,承担体 育主管部门委托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员获得技术等级称号后,志愿加入指导工作所在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第十条 全国和地方各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等体育社会团体和各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全民健身指导中心等体育组织,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支持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申请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接受培训和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和服务,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开展。

第十一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体育组织应当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工作,并提供条件和便利。

第三章 申请审批

第十二条 热心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均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并获得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十三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附后),分别批准授予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一)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批准授予;

(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市级体育主管部门批准授予;

(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省级体育主管部门批准授予;

(四)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

第十四条 申请授予或者晋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应当向指导工作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相应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合格证书,或高等体育专业学历、体育教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优秀运动员资质证书;

(三)所在单位或体育组织的推荐书。

(四)申请晋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提交原技术等级证书。

(五)申请授予或晋升有体育专项技能要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需提交该体育项目的专项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六)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交流和展示活动证明的,可一并提交。

第十五条 受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申请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备后,将二级以上的申请逐级提交相应的体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

第十六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按照批准授予权限,对申请材 料进行审核,在收到申请材料一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授予的决定并予以公布。对不予批准的询问和申诉,应当予以答复。

第十七条 被批准授予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批准授予的体育主管部门颁发证书、证章和胸章。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证章和胸章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制作。

第四章 培训教育

第十八条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大纲,组织编写培训教材,确定培训办法。

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编写补充培训教材,并报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备案。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专项技能要求的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负责编写该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专项技能培训大纲和专项技能培训教材,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第十九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在体育教育机构中批准设立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由培训基地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任务,并对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工作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经批准的协会,应当确定本协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或者委托体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培训基地承担培训任务。

第二十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组织负责对报名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的人员进行审查,对符合培训条件的人员进行培训。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提供相应的培训费用。

第二十一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组织和经批准的协会,应当每年举办一次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培训教育,并根据需要适时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交流和展示活动,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举办继续培训教育、工作交流和展示活动的部门或组织,应当为参加人员颁发证书或提供参加证明。

第五章 注册登记

第二十二条 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组织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机构,负责办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登记注册、工作注册和迁移注册。

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表式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规定。第二十三条 注册机构或注册分支机构、注册人员应当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注册档案,保证档案信息准确、完整和安全。

第二十四条 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自获得技术等级称号之日起30日内,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到指导工作所在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机构或注册分支机构、注册人员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第二十五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每年12月,持指导工作所在地体育组织或单位开具的社会体育指导业绩证明及其他相关证 明,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机构或注册分支机构、注册人员处,进行工作注册。

第二十六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个内超过半年未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不予工作注册。未进行工作注册的,当年不得申请晋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因中断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半年以上未能进行工作注册的,在恢复指导工作后应当及时进行工作注册,并自恢复指导工作后计算连续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时间。

第二十七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因指导工作地离开原登记注册的县市区,应当到原登记注册的注册机构或注册分支机构、注册人员处和新到地区的注册机构或注册分支机构、注册人员处分别办理迁出和迁入的迁移注册手续。

第六章 工作保障

第二十八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受委托的组织应当保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在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基层群众文化体育组织以及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中,应当明确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等级要求,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依托各类组织和设施开展志愿服务。

第三十条 有条件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位,或有组织地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委派 到社区、组织、单位开展志愿服务。

第三十一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事业经费预算中列支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在用于全民健身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并随着体育工作经费的增长逐步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的投入。

国家体育总局和省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为经费困难地区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组织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提供补助经费,并对西部、边疆和贫困地区予以倾斜。

第三十二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和挤占。

第三十三条 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应当保证必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

鼓励其他有关组织、单位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提供经费。鼓励社会各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提供捐赠和赞助。第三十四条 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和受委托的组织应当为所管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办理责任保险或其他保险。

鼓励其他组织、单位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办理责任保险或其他保险。

第三十五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受委托的组织应当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 理与服务的水平。

第三十六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组织应当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宣传,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社会影响,树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良好形象。

第三十七条 有条件的体育院校和其他学校应当在体育专业学生中开设社会体育指导的有关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实践,对确已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批准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鼓励学生在学期间和毕业之后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第三十八条 开展全国和地方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表彰活动,并对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组织、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鼓励各类体育社会团体和有关组织、单位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表彰激励机制。

第三十九条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荣誉奖章制度。对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后连续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二十年、十五年和十年,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别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金质奖章、银质奖章和铜质奖章。

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荣誉奖章,由社会体育指导员本人申请,经省级体育主管部门或者经批准的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推荐,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组织、单位违反本办法,未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管理职责的,由其上级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 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体育组织的工作人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中,侵犯社会体育指导员合法权益,给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造成人身、财产伤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国家财政、财务制度,截留、克扣、挪用和挤占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截留、克扣、挪用和挤占的资金,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提供虚假材料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由批准授予的体育主管部门或者批准的协会,撤销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四十四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活动中有宣扬封建迷信和其他不文明、不健康的内容,给全民健身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由指导工作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组织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治安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指导工作所在地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提出,经原授予机构批准,撤销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 称号。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原国家体委1993年12月4日发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同时废止。

附件: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良好道德素养,遵纪守法;

(三)热心全民健身事业,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经常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四)接受有关的组织管理,承担指派的工作任务;

(五)参加相应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考核合格。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等级条件

(一)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具有不少于三个月或30次连续从事或者协同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经历;

2.了解体育健身和比赛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某项体育健身活动的技能传授方法,能够承担一般性体育健身咨询和指导工作;

3.了解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方法,能够组织开展基层组织或者单位的体育健身活动。

(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获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连续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二年以上;

2.基本掌握体育健身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 育健身活动的技能传授和指导工作;

3.基本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社会体育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社区、单位体育健身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

4.在基层社区、单位的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5.具有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获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连续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三年以上;

2.掌握体育健身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某项体育活动较高水平的技能传授和指导工作;

3.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体育组织的工作;

4.在基层社区、单位的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中产生突出的效果和影响,或者在县级以上区域或相当规模单位、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5.具有指导二级以下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四)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获得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连续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四年以上;

2.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健身和比赛的理论与方法,在某项体育 健身活动的技能传授和指导中具有较高的水平,或者在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活动中具有特殊造诣;

3.较系统地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突出的组织能力,能够承担较大规模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能够撰写社会体育有关的工作或者调研报告;

4.在县级以上区域或者相当规模单位、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中产生突出的效果和影响;在地级区域以上或者相当规模单位、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5.具有指导一级以下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项条件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对本项目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专项技能要求的,申请该体育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应当同时符合相应的体育专项技能标准。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关的条件适用

(一)对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可以根据申请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在技能传授指导或者组织管理方面有所侧重。

(二)近5年取得高等体育专业学历的人员或在职体育教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并实际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在申请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时,可放宽培训考核与连续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年限的要求,直接批准授予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三)在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申请晋升上一等级称号时,可适当放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年限要求;贡献特别突出的可破格或越级晋升。

第三篇: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以下简称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第三条 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低到高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四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和推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依法保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宣传,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社会影响,对取得显著成绩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全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纳入体育工作规划,列入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保障,依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管理、指导、监督。

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其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实行属地管理。第六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和基层文化体育组织(以下简称委托的组织),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具体工作。

具有较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条件和能力的全国性和省级行业、单项体育协会,经向国家体育总局和省级体育主管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以下简称经批准的协会),可负责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审批等工作。

第七条 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反映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维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权益,承担体育主管部门委托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加入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第八条 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和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并提供条件和便利。

第三章 培训教育

第九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育分为技术等级培训和继续培训。培训教育费用由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承担。

第十条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大纲,组织编写培训教材,确定培训办法。

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协会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编写补充培训教材,并报上一级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传授的体育项目有技能标准要求的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负责编写该体育项目技能培训大纲和技能培训教材,制定该体育项目的技能标准,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后执行。第十一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育工作由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承担。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协会应当在体育教育机构中批准设立相应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并对培训基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指导、监督、评估。

第十二条 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经批准的协会或委托的组织应当对报名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的人员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证书。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经批准的协会和委托的组织应当每年举办一次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培训,并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交流和展示活动,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参加人员颁发证书或证明。

第四章 申请审批

第十三条 开展志愿服务并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授予或晋升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十四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批准授予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一)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批准授予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二)地(市)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省级协会批准授予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三)省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全国性协会批准授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四)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十五条 申请授予或晋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应当向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经批准的省级协会或委托的组织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合格证书,或高等体育专业学历、体育教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优秀运动员资质证书;

(三)所在单位或体育组织的推荐书;

(四)申请晋升的,需提交原技术等级证书;

(五)单项体育协会对申请人所传授的体育项目有技能标准要求的,需提交该体育项目的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六)参加继续培训、工作交流和展示活动的证书或证明。

第十六条 受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申请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经批准的省级协会或委托的组织负责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并将申请批准授予权限范围外等级称号人员的材料逐级提交。

第十七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协会按照批准授予权限,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在收到申请材料三个月内做出批准授予的决定并予以公布。对未予批准的询问和申诉,应当予以答复。

第十八条 被批准授予或晋升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批准的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颁发证书、证章。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证章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制作。

第五章 注册办理

第十九条 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或委托的组织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机构,免费办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登记注册、工作注册和迁移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

第二十条 注册机构应当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档案,保证档案信息准确、完整和安全。第二十一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自被批准授予或晋升技术等级称号之日起30日内,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到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机构办理登记注册。

第二十二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每年第四季度进行工作注册。

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所在的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群众性体育组织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有关组织开具其志愿服务情况证明。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个内超过半年未开展志愿服务或志愿服务少于30次,不予工作注册。未进行工作注册的,不得申请晋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

第二十三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离开原注册地开展志愿服务,应当办理迁出和迁入的迁移注册。

第六章 工作保障

第二十四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事业经费预算中列支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在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并随着体育工作经费的增长逐步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的投入。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为有关组织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提供补助经费,并对农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予以倾斜。

第二十五条 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应当提供必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鼓励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提供经费、捐赠和赞助。第二十六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群众性体育组织和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单位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等级要求,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依托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和设施开展志愿服务。

第二十七条 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有组织地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委派到基层组织或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有条件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位。

第二十八条 有条件的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办理保险。鼓励社会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办理保险。

第二十九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委托的组织应当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信息化,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第三十条 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应当开设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课程,鼓励学生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

第七章 服务规范

第三十一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群众性体育组织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有关组织中开展志愿服务。

第三十二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坚持科学、文明、安全、诚信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提高健身者的健身技能和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第三十三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时应当佩带证章,着装得体、语言文明、行为规范,爱护健身场地设施并保持环境卫生,自觉树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良好形象。第三十四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与健身者保持和谐关系,与其他社会体育指导员互相尊重、相互配合。第三十五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应当加强安全管理,防范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八章 奖励处罚

第三十六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对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七条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荣誉奖章制度。国家体育总局对连续开展志愿服务二十年、十五年和十年,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别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金质奖章、银质奖章和铜质奖章。

第三十八条 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组织、单位违反本办法,未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职责的,由其上级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 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组织、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侵犯社会体育指导员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国家财政、财务制度,截留、克扣、挪用和挤占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经费的,由其上级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提供虚假材料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由批准授予的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撤销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第四十二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志愿服务时有宣扬封建迷信和其他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由其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或有关组织、单位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撤销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1月9日起施行。原国家体委1993年12月4日发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同时废止。

附件: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良好道德素养,遵纪守法;

(三)热心全民健身事业,正在开展或准备开展经常性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以下简称志愿服务);

(四)接受有关组织和单位的管理,承担指派的工作任务;

(五)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应等级的培训,考核合格;

(六)所传授的体育项目有技能标准要求的,应当参加该体育项目的培训并达到标准。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条件

(一)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近一年内开展或协同开展30次以上志愿服务;

2.了解体育健身和竞赛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项体育健身技能的传授方法,能够承担一般性体育健身咨询和指导工作; 3.了解全民健身工作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能够组织基层组织和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获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两年以上; 2.基本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一项体育健身技能的传授和指导工作; 3.基本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全民健身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

4.在社区(行政村)、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产生良好效果和影响; 5.具有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获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三年以上; 2.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一项较高水平的体育健身技能传授和指导工作;

3.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体育组织的工作;

4.在社区(行政村)、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产生突出的效果和影响或在县级以上区域开展的志愿服务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5.具有指导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四)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获得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四年以上; 2.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在一项体育健身技能传授和指导中具有较高的水平或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具有特殊造诣;

3.较系统地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突出的组织能力,能够承担较大规模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工作,能够撰写有关全民健身工作或调研报告; 4.在县级以上区域开展志愿服务产生突出的效果和影响;在地(市)级以上区域开展的志愿服务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5.具有指导一级、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许条件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具备的等级条件,根据申请者的具体情况,可在体育健身技能传授指导或组织管理方面有所侧重。

(二)近5年取得高等体育专业学历的人员、在职体育教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在申请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时,可以放宽培训考核与连续开展志愿服务年限的要求,直接批准授予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三)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申请晋升等级称号时,可以适当放宽连续开展志愿服务年限的要求;贡献特别突出的可以破格或越级晋升。

第四篇: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黑龙江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0-05-01 【生效日期】2000-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保护其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规 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按《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规定取得等级证书的,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社会体育组织及场所,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指导工作。具 体配备标准由国家及省体育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条第四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及公民,都应支持、协助社会体育指导员依法开展社 会体育指导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六条第六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行使以下职责:

(一)进行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教学、训练;

(二)进行体育健身知识与方法的讲授、培训、指导、咨询;

(三)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协调,开展健身活动。

第七条第七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经常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热心为群众健身服务;

(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计划合理地安排指导工作,对接受指导者的安全和身心健 康负责;

(四)严禁进行封建迷信、帮会、赌博、色情或其它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

(五)协调好社会体育活动与各个方面的关系,不得影响工作、生产或居民的生活和休息 ;

(六)参加体育主管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的学习培训和活动,努力增强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指导水平。

第八条第八条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主管部门与劳动、工商、公安等主 管部门共同配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管理。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由地(市)、县体育主管部门分级负责。

第九条第九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单项运动协会及行业体育协会,应当在县级以上体育主 管部门委托或授权范围内,负责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和被委托的协会组织,应当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管 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管理的职责是:

(一)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管理的规划、计划及措施;

(二)检查、监督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管理,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指导和帮助开展指导活动,加强与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在单位的工作协调;

(四)组织业务培训与交流,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能力与水平;

(五)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体育经营活动中的管理和监督;

(六)掌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情况,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奖励与惩罚;

(七)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报统计工作;

(八)法律、法规和上级体育主管部门授予的其它职责。

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及其管理机构,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登记、注册、办理迁移手续等 管理工作。

被委托、授权的体育协会组织,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第一款规定的部分管理职责。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是团结和联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律性组织,设立地方 性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经申请加入所在地的地方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凭有关证件到当地体育主管部办理登记和备案手续。负 责登记和备案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名册。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持证上岗,接受有关部门进行的检查和监督,按规定从 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经营性体育活动的,应当按照《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 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和管理。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主动向其管理机构报告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情况。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制定或阶段性工作计划,将日常的主要指导活动填入工作日志,搞好阶段性和工作总结。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注册制度。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内到原登记的体育主 管部门或委托的体育组织进行注册,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二)全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日志;

(三)重点指导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本内参加晋级培训、专项学习培训和考核的证明;

(五)所归属的体育组织或所在的指导工作单位的指导工作鉴定;

(六)当地体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材料。

半年以上未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或工作鉴定评价差的不予注册。对连续两年不予 注册的自动终止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如果本人再次申请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应 当重新履行培训审批手续。

注册的时间,由省体育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需办理跨地区迁移时,应当到注册的体育主管部门办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迁移证明》,办理迁出、迁入登记手续,接受体育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中,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由体育主管 部门或有关体育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长期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热心为群众健身活动无私奉献,受到群众拥护和良好评价 的;

(二)积极动员和带领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社会参与面,在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方面取得成绩的;

(三)对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认真负责,具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并取得明显健身实效的;

(四)努力挖掘、整理和实践行之有效的科学健身方法,在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事业 中做出贡献的;

(五)在探索社会体育指导活动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方法方面有所创造,在社会体育指 导工作中有明显经济效益的;

(六)有其它突出成就或模范事迹的。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表彰和奖励,根据成绩和贡献,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通报表彰;

(二)授予不同级别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三)物质奖励;

(四)破格晋级;

(五)授予荣誉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六)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表彰和奖励方式。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工作中,如违反《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本 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所在单位或体育主管部门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过,必要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一)不服从本单位和管理部门管理和聘调的;

(二)有悖于科学文明的原则,具有封建迷信内容和形式的;

(三)责任心不强,使被指导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或其它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四)在经营性活动中不按规定履行有关手续,无证经营、无证上岗的;

(五)其它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正常进行或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

如有前款所列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体育组织应报请县级以上主管部门依 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责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体育主管部门或有关体育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管理 中,如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造成不良影响或社会体育指导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视情节 严重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应用解释。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非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作用,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根据《党章》和市、区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派党员干部担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创新党的活动方式,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落实“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全覆盖的各项任务,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章

职责任务

第三条

党建工作指导员要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制定科学的党建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第四条

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向和事业发展方向。

第五条

坚持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关心企业发展,深入调查研究,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积极为企业做大做强出谋献策,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六条

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原则,指导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具备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七条

结合企业的特点,建立一套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指导企业开展争创“双强六好”企业党组织活动,使企业党建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第八条

支持工会、共青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帮助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搞好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组织阵地,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扩大党组织在企业的影响力。

第九条

按照上级党组织满意、业主满意、党员职工群众满意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加强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企业主与职工群众的利益矛盾。

第十条

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广泛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构建和谐企业。

第三章

日常管理

第十一条

区委组织部负责宏观指导,做好牵头抓总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各党(工)委要做好本辖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具体管理及协调服务等工作,以每季度召开例会、座谈会、交流会,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党建工作指导员的管理,并组织好考核评价工作。要定期了解指导员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第四章

工作制度

第十二条

到岗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每周至少抽出半天时间深入企业,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以加快企业发展、强化企业党建工作为己任。认真记好《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有汇报,问题有落实。

第十三条

调研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注意发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非公党建的新路子,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打造非公党建的示范点。

第十四条

例会制度。各党(工)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派驻企业业主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例会,听取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汇报、业主的意见和建议,交流经验,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十五条

督查制度。区委组织部定期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包括到岗情况、开展工作情况及取得成效情况等。各党(工)委定期抽查到岗记录、工作日志,督促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落实。

第十六条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工作中遇到重大事项,包括企业变更、转让、撤销、兼并及一些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等,要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第十七条

请销假制度。党建工作指导员因各种原因,需请假一个月以上的,派出单位要及时调整安排新的指导员,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第十八条

廉政制度。要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第五章

考评奖惩

第十九条

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情况与派出单位党建工作考核挂钩,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考核结果纳入派出单位党建工作考核范围。

第二十条

各党(工)委要把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工作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每半年对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一次考评。对企业欢迎、职工满意、工作突出、考评优秀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党建工作指导员的积极性。对考评较差的党建工作指导员,给予批评教育,及时进行调整。

第二十一条

各党(工)委要根据党建工作指导员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和现实表现,采取定性与定量、群众评议和工作实绩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考评结果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员考核和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下载关于加强指导员管理办法(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指导员管理办法(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范文大全)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导滑员管理办法 为规范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滑雪导滑员的管理,提升导滑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健康、诚信的旅游市场,切实维护好亚布力景区经营者和消费者......

    新农村工作队及指导员管理办法(精选多篇)

    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文件 玉办发„2010‟41号 ━━━━━━━━━ ★ ━━━━━━━━━ 中共玉溪市委办公室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玉溪市新农村建设 工作队......

    县后进村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

    县后进村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为切实加强后进村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考核管理,确保后进村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取得实效,根据中共银川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后进乡村党组织建设的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办法(印发稿)(本站推荐)

    粤工总[2011] 91号 广东省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5月12日)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作用,规范工资集体协商指导......

    4丰泽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管理办法

    丰泽区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会管理办法 一、分会简介 本会是由本社会体育指导员自愿组成的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本会贯彻执行国家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在全民健身活动......

    “四群”教育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 2

    **乡“四群”教育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管理办法 为切实加强对派驻**乡“四群” 教育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管理,确保“四群”教育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高效、安全地开展,根据隆......

    XXX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试行)

    XXX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 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以下简称指导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指导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共五则范文)

    附件1: 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登记的管理工作,加强对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下简称指导员)的管理与服务,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