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数字化煤场、燃料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的实施意见
建设数字化煤场、燃料验收监管系统 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的实施意见
按照集团公司“一保一降”攻坚和管理提升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安排,为进一步规范煤场管理,切实加强燃料各环节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有效解决入厂验收、设施陈旧等突出问题,消除掺配管理、燃煤热值差等薄弱环节,提升短板指标,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决定自2012年11月起,开展数字化煤场、燃料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大项目建设活动。
一、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燃料管理是关乎火电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发电企业保障生产、节约成本最具潜力的一项工作,在燃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越来越大、燃料供应环境日益复杂、作弊方式不断翻新的新形势下,加强燃料入厂验收管理、煤场储存掺配管理和规范采制化环节的工作刻不容缓。
公司作为集团煤炭供应最为紧张和复杂的“两区六厂”之一,来煤结构异常复杂,靠吃“百家饭”度日,且由于设备老化设施陈旧,给公司燃料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公司燃料验收计量、采制化环节软硬件落后,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和人为干扰因素较大,验收手段已不能适应复杂环境的要求;同时公司燃料煤场管理粗放,不能有效指导安全、经济、环保配煤掺烧工作和煤场科学储存管理,现有燃料管理方式和手段已影响到企业挖潜增效能力的提升,必须应用科学化的手段加以改进和提高。
公司近年来将燃料作为管理的重头戏,通过实施大燃料管理、建立模型采购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一直是公司探索追求的所在。集团公司提出建设数字化煤场、燃料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大项目,给公司管理瓶颈指明了方向。
(二)意义
实施数字化煤场、燃料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项工程,实现入厂验收、煤场管理、入炉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做到GPS定位、自动分区、精准堆取、精确配煤,对存煤堆放、煤质、煤量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防止自燃损失,同时优化配煤掺烧方案,对入厂、入炉燃料数据及发电运行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减少人为干扰、提高数据真实性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燃料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满足公司目前的实际需求,同时更是一项长久受益的工程,对今后的生产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及带来不可估摸的经济效益。二、三大项目的定义概述(集团公司定义)
(一)数字化煤场
数字化煤场是指以安全、经济、环保的配煤掺烧及煤场管理的实际需求,对不同煤场或同一煤场按煤种或煤质区间进行既定堆区划分,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网络信息、视频监控等技术,以入厂轨道衡、汽车衡、皮带秤、斗轮机等设备采集入厂煤分区堆放的数量(如无验收监管系统的指挥接卸功能,则需人工录入各区域的进煤数量)并自动匹配其价格、热值、全水分等参数;以煤场斗轮机(加装皮带秤)、推煤机等堆取设备及原煤仓、入炉皮带秤等设备采集入炉煤从煤场各分区取送的数量,并自动匹配其价格、热值、全水分等参数,从而以三维数字化方式动态展示各煤场和煤场各分区进、出、存煤的量、质、价、时间等参数状态,指导配煤掺烧和燃料供应调度,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燃料验收监管系统
燃料验收监管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和网络信息、视频监控等技术,按照国标对相关作业环节的要求,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系统设计思想,对汽车煤入厂登记引导、机械采样、过衡计量、接卸指挥及汽车回空、出厂单据等业务流程实现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和视频全程监控,并能通过网络信息、移动通讯等手段将现场实时采集的数据自动上传到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关的管理者通讯工具,减少人为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加大监督力度,确保燃料验收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透明性。
(三)数字化标准化验室
数字化标准化验室是指燃料入厂、入炉化验室(含采样、制样环节)的相关设备、仪器、设施、环境及岗位设臵、人员配备、制度建设、操作流程、质量体系等达到国标的要求,并能通过CNAS认证的燃料化验室,同时能实现化验各环节的关键流程通过计算机程序数字化控制和视频监控,实时可靠地传输到燃料验收监管系统、数字化煤场系统、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等,达到燃料化验室的标准化、数字化。三、三大项目功能及实现目标
(一)数字化煤场
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及实现目标有:
1.进厂、堆取、入炉煤数据联动,以三维图形全面直观动态展示煤场状态,包括不同煤场和同一煤场不同区域的煤量、热值、全水分、硫分、价格(标单)、堆存时间等。
2.根据机组负荷和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需要,按煤种、煤质、堆存时间等配煤掺烧和煤场管理的要求,提供最优堆、取煤方案,并能进行直观演示,指导采购供应和配煤掺烧工作。
3.入炉皮带秤、煤仓实时计量输煤动态,能够分班、分炉、分上煤次数进行数据分类统计、计算。
4、煤场现场出现温度超标、存煤越线、盈亏数量过大等异常状况时能进行实时预警并通知。
(二)燃料验收监管系统
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分为进厂智能调度、自动采样、计量、接卸、回空、出单、制样等环节。
1.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调度系统主要通过射频卡用于进厂煤的登记、排队、引导、采样、过磅、卸车指挥等方面。
2.自动采样系统
除了常规的功能外,系统增加了要设计采样机维护保养程序软件和集样自动称重、取送时间控制等功能,以确保采样环节堵塞违反国标的漏洞。
3.自动计量系统
在常规功能上增加了自动防遥控作弊和对常用车型车辆超重时自动进行报警功能。以及抓拍套牌车辆、自动识别磅位、煤场扣杂无限PDA传输数据、衡器维护保养监控程序等功能。
4.制样环节要求
制样环节增加了软件程序控制,包括:对合样工作的扫描、称重、合样流程进行程序固化,确保煤样精准合并,防止窜样、少样;判断制样工作条件和已制样的粒度、重量以及送样、制样的时间、存查样的管理等是否符合国标。
(三)数字化标准化验室
数字化标准化验室包括了入厂、入炉煤化验室及采样集样室、制样室、存样室。
数字化标准化验室应具备的硬件设施和环境要求(位臵、大小、温度、湿度、光线等),将严格按照国标的要求。
数字化标准化验室软件开发主要是按照国标规范,针对影响化验结果的化验环境、标定物质、仪器检定、业务流程等进行程序控制,并能实时将数据按权限审核后传输至验收监管系统、数字化煤场系统、燃料管理信息系统。
(四)视频监控系统
三大项目都应根据需要,合理设臵就地视频监控,必要时还可建设视频监控中心和远程网络监控系统,并与燃料调度监控中心结合考虑。根据工作需要及权限,各级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远程访问、监控三大项目实时状况。
(五)与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燃料调度监控中心的衔接关系
三大项目是燃料管理信息系统、燃料调度监控中心的前端功能系统,为燃料管理信息系统和调度监控中心分别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和监控画面,信息系统进行汇总、匹配、计算,形成综合数据应用于燃料管理、财务管理等并将必要数据传输到调度监控中心。因此,三大项目应共享同一数据库,统一与燃料管理信息系统、调度监控中心接口,能同步上传相关信息至分子公司、集团公司。
四、实施目标和步骤
(一)目标
2013年底前完成三项工程,并将数字化煤场项目建成集团首个样板工程。
(二)步骤
1.动员启动、组织收资调研 时间:2012年11月份
公司成立三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并下召开项目建设动员大会,明确活动目标,完善重点内容,做好阶段安排,组织收资调研,为项目开展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确定方案、选择单位意向 时间:2012年12月份
在充分开展对外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全面系统分析查找目前公司燃料管理及设备设施的不足和问题,充分借鉴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好的管理方法、好的科学设施,组织一些厂家或科研单位,实地进行考察并制定施工方案,公司最终确定实施方案,确定实施单位。
3.全面推进,保质保量完工 时间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对照关于建设数字化煤场、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实施方案的要求,健全监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确保三大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五、组织机构
为确保“三大项目”建设的效果和质量,公司决定成立“三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公司经营管理部承担办公室日常工作。
(一)领导小组 1.成员构成 2.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数字化煤场、自动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大项目建设的开展;确定公司三大项目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案;审定设备采购、改造项目,落实资金保障;建立工程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估,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推进。
(二)办公室 1.成员构成 2.主要职责
制订《关于建设数字化煤场、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印发执行;督促指导各部门按照计划做好收资调研、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向领导小组汇报项目推进情况;针对项目开展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落实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活动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报送领导小组开展活动各环节进展情况和各阶段工作总结。
六、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调研。建设数字化煤场、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项工程,既是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三大项目的重要意义,通过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向管理要效益、向科学要效益的理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收资调研,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筹备一套完整细致的方案,确保项目的及时开工,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2.项目管理,落实责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结合专项活动方案,做到突出重点、协调推进、优质优量。
3.动态检查,严格考核。建设数字化煤场、验收监管系统及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项工程必须建立严考核、硬约束、重激励的工作机制,把项目建设与提升燃料管理、实现全年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互促进。采取现场会、专题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以及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和督查通报制度,对在建设中行动迅速、态度积极、真抓实干的要及时总结表扬,对搞形式、走过场、推诿拖拉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4.营造氛围,宣传到位。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媒介的重要作用,并善于利用企业外部各种媒体,系统宣传建设三大项目的重要意义,并及时宣传项目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先进典型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跟踪报道,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浓厚氛围,增强广大员工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篇:关于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适应社区建设发展需要,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创建现代化新型社区,借鉴外地市、区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我区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建设“数字丛台”、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按照“行政提速、服务提质”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区管理为龙头,社区服务为重点,利用2至3年
左右的时间,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搭建一个网络互动平台,拓宽政府与居民、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丛台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力,探索实施一条具有丛台特色的建设数字化社区的新路子。
二、遵循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宗旨,按照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要求,积极拓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入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各类传输网络、资源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
3、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作用,以区机关为中心,街道为重点,社区为基础,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同时,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市场需求拉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努力推动全区信息产业的发展。
4、注重实效,梯度推进。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应用,突破重点,以数字化社区建设为突破,带动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
三、主要内容
(一)加快推进全区网络平台建设。全区整个网络建设实行双系统,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部分。在内网建设上,利用现在比较成熟的adsl宽带网平台,搭建内网专用网络,实现区政府对各街道、社区的联网,保证组网的安全性。同时,加快推进全区的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在外网建设上,区信息中心单独建设一条光缆连接互联网,用于区政府网站、社区综合服务网及其他对外应用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城域网以及adsl宽带网平台实现访问、采集信息等各类需求。
(二)加强“三级四网”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四网”。一是社区综合服务网。以区、街道、社区互联网联接为基础,建设包含各种政务、商务、公益等信息服务的网站,最大限度的为社区公众提供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二是建立服务热线电话网。在最大限度整合全区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统一明确一个社区服务专用呼叫号码,并充分利用通信公司现有资源,通过租赁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快速便捷的服务。三是建立实体服务网。整合各社区的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社区门诊等便民资源,发挥社区综合服务网和服务热线电话网的中介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实体服务。四是建立社区服务管理网。采取区、街道、社区分布式三级管理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网上信息查询、信息汇总、文件传达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三)加强数字化社区的硬件建设。区级硬件建设,原则上以区信息中心现有设备为基础,以现有机房为中心机房,增配网站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网络中心的数据处理、系统维护、网络安全和日常管理等能力。街道一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重点是做好街道内部的网络建设,基层科室的微机配备,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的配备,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等工作,提高街道的现代办公条件。社区一级,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服务居民、提高效率的原则,重点是加大社区内部的网络建设,以及网络教育中心、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力度。
(四)加强网络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信息化建设的规定,实现网络接口的标准化,信息采集、报送和应用的规范化。要建立健全有关网络运行、信息维护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数字化社区的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制定丛台区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建立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督查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信息和网络的安全。
(五)加强街道、社区两级信息化工作培训。针对目前全区信息化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在加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围绕信息采集、网络维护、网页更新等各方面知识,通过专题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聚地加强对街道、社区两级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全区数字化社区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在各社区组建一支10—2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由区、街道负责对社区志愿者进行信息化业务培训,形成一个“社区建设为大家,人人参与社区建设
第三篇:数字化校园建设验收总结报告
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 数字化校园建设总结报告
省专家组:
我校被确定为河南省中职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以来,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明确项目为“一把手工程”,由岳校长主抓建设。学校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实施方案,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全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按期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了明显地建设成效。
下面,我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情况向各位专家做一汇报:
一、基本建设情况
学校2014年9月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坚持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核心,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按照项目申报书的建设内容,采取分阶段实施的办法,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加强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增加网络服务器及无线设备的投入,拓展网络带宽,实现了全校光缆互连,办公区、教学区、实验实训室、图书馆等区域网络覆盖率100%;校内联网实验实训室30个,建有1080个信息点、460个无线信息点;校园网拥有3条光纤出口,出口总带宽达到230M。学校核心网络设备7台,接入交换设备32台,各类服务器20余台(含虚拟服务器)。
完成了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三大平台和宿舍管理系统、迎新管理系统、掌上校园、OA协同办公系统、微信公众平台、资源库以及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建设任务。着力构建了面向校内外的网络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集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学习生活等为一体的数字网络空间,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成效,增强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建设期间,学校积极推进系统功能应用,开展应用培训,提高使用效率,为实施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主要建设内容 1.统一平台建设
通过统一数据、统一身份、统一门户三大平台建设,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数据进行聚合。统一数据平台集成了教务、学工、迎新、OA、宿舍管理、教学资源库、一卡通、考勤、电子图书馆等业务系统的数据,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可以通过门户平台在同一个页面进行集中展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整合了教务、学工、迎新、宿舍、OA、掌上校园等系统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各业务系统中的用户密码进行统一初始化及修改管理,通过该平台可跳转到任何一个业务系统中,校园一卡通平台的数据整合也正在进行中。
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我校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站点界面:领导站点、班主任站点、教师站点、学生站点,展示不同的内容,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日常工作。
如下图所示:
教师门户主页面
2.教务系统
通过教务系统的建设,将复杂的手工排课、排考问题交给高效、智能的数字化系统,使平时业务复杂、耗时长、工作量大的排课、排考、成绩录入等操作变得智能化、简单化,提高了教务和教学工作的效率。
截至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了基本数据的录入工作,教职工通过两个学期的实践逐步了解和掌握了教务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教务系统可以方便、直观的看到教学日历、全部教师或班级的课程安排,各专业的教学进度、学生成绩等信息;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查看自己的课表、考试安排及成绩。通过教务系统将日常手写纸质课表、成绩等文档转换成电子文档,更加方便保存、共享。
如下图所示:
排课主界面
班级总课表查询
班级成绩查询
3.学工系统
学工系统实现了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统一管理,优化了学籍异动的办理流程及操作,减轻师生的手工操作工作量,减少传统模式的纸张浪费。目前,学工系统已完成了在校生学籍信息的统计核对,通过迎新系统同步了15、16级的学生信息,具有完善的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可以非常方便直观的查阅相关数据,辅助管理决策。
如下图所示:
学籍信息管理界面
学籍信息统计页面
4.迎新系统
迎新系统实现了高效迎新工作,使迎新流程更加规范化。学校已在2015和2016两个的迎新工作中投入使用,包括学生现场报名、缴费、后期分班、分宿舍及饭卡办理等环节,使用范围包括招生、财务、学生、后勤等部门。通过系统可以实时、方便的查询中迎新办理的情况,如环节统计、专业统计、学生报到情况等。系统还定制化开发了录取教师统计及毕业中学统计,满足了我校招生工作的实际需求。
如下图所示:
迎新办理
环节统计
毕业学校统计
5.宿舍管理系统
通过宿舍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学工部、后勤部可以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学生宿管工作。学生的宿舍分配、住宿信息查询等工作均可通过宿舍管理系统进行操作,提高了宿管工作的效率,解决了学生住宿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如下图所示:
住宿信息查询
楼宇使用情况统计
专业住宿分布情况
6.掌上校园
在移动终端上开发掌上校园平台建设,为师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获取资源、处理业务、教学管理提供了便利。我校的掌上校园已集成了课表、成绩、公告、教师联系方式等功能,通过手机,全校师生可以随时查看新闻通知公告、课表和考试成绩。
如下图所示:
主界面
教师课表
学生自己查成绩
7.OA协同办公系统
OA系统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学校 无纸化办公。学校可以通过OA系统进行会议通知、公文审批、文档管理工作;教职工可以在OA系统上查阅学校工作安排和规章制度,办理请假申请手续等,进一步规范了办公流程,强化了过程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下图所示:
OA主页面
学校通知公告发布流程
8.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已建设完成,包括资源的上传检索、试卷题库导入、在线考试等功能。资源库加强了对现有各类学习资源的存储与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提高了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减轻了教师课后工作量,通过共享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为提升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如下图所示:
教学资源库
9.微信公众平台
我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已基本完成,主要包括新闻资讯、通知公告、学校简介、招生简章、校园文化、教师风采、精品专业等。
如下图所示:
主界面
通知公告
校园文化
精品专业
10.网络学习的平台
我校的网络学习的平台是一个包括网上教学和教学辅导、网上自学、网上师生在线交流、网上作业、网上测试、成绩等多种服务在内的综合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它能为学生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辅导服务。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补充了上课遗漏的知识点,还巩固了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上传一些相关教学资料(如课件、视频等),而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板块的使用,使学生进一步得到辅导,减轻了教学负担。
如下图所示:
在线学习的平台 11.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系统从2016年5月开始建设,主要是涵盖73个多媒体教室、学校门卫、5栋宿舍楼、5个实训车间的考勤系统;综合餐厅二楼、三楼的餐厅窗口、超市餐饮消费系统,以及300余间学生宿舍的电控系统,基本满足了学校考勤管理、餐饮超市消费和电控等多项功能需求。
如下图所示:
一卡通管理平台
考勤管理系统
12.电子图书馆
2014年底我校建成了有10万册电子图书的电子图书馆,在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可以满足师生对各类图书的阅读需求。同时,还购置了歌德电子图书阅读机,每月投放红色书籍、畅销书籍等图书,满足了师生的不同需求。
电子图书馆
三、存在不足方面
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及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培训、整体提升;
2.系统应用的推广普及性不够,需要增强推进力度; 3.数字资源建设不足,有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四、几点建设体会
一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随着信息技术和建设思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学校的建设目标也要不断地变化和提升。只有开阔思维、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把数字化资源与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活动紧密结合,加强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才能打造成为一所智慧型的现代职业学校,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教育培养的要求。二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以及落实规划的工作举措和保障制度,有充足的资金投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稳定有序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是要大力提升信息化专职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定期开展信息化知识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将信息化建设与教师的考核与奖惩挂钩,保证信息化工作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较强的技术能力,夯实建设基础。
四是建立健全学校的资源共建机制。实现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资金的多渠道投入,在更高一级层面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
2016年11月10日
第四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对于现代化城市的管理建设工作,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当前成熟的信息、网络、视频等技术。为了配合《规定》的制定,我市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成立市中心指挥平台和各个区县分指挥平台,实现网络互联。建设管理平台的目的是将及时发现的问题快速传递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内容发放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信息同步至数字管理平台。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建设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创新机制,建立了石家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分散的城市资源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让违法行为有据可查,比如采集违规违法行为的现场情况,可能是信息采集员现场采集,也可能由城市监控系统采集,采集结果反映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留下真凭实据。
一、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基本架构
该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十个子系统:
三个平台分别是指数据交换平台、呼叫平台和城市管理gis基础数据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涵盖城市管理范围内各行业(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如城市供水、道路、桥梁、排水、夜景照明、环卫等企业基础数据,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职能管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基础。呼叫平台是城市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纽带,它将政府、企业和公众有效联系起来,是实现城市管理监管、指挥、考评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转变政府服务职能、解决市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一)带动了城市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原来的管理模式是领导指示多,运动频繁,但长期效果不明显,属于开环管理,粗放而又没有效率。新模式通过对管理对象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再造工作流程,使各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城市管理也由粗放转向了精准。
(二)促进了城市管理手段的创新
过去我们的管理是静止、被动的,往往是出了问题之后再去被动地解决,见事迟、动作慢、效率低。而新的模式是主动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在现场、监督在现场、反馈在现场、最后检验还在现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和及时处理。比如:过去市政设施的维护主要凭借主观判断,或者等到破损严重时才去维修。现在通过道路桥梁分析系统可以精确地掌握每条道路、每座桥梁的各项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它的现状,制定科学地维修计划。
(三)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直困扰城市管理效率不高问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首先,实现了实时管理和动态管理,极大地缩短了工作流程,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服务水平。
第五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对于现代化城市的管理建设工作,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当前成熟的信息、网络、视频等技术。为了配合《规定》的制定,我市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成立市中心指挥平台和各个区县分指挥平台,实现网络互联。建设管理平台的目的是将及时发现的问题快速传递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内容发放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信息同
步至数字管理平台。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建设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创新机制,建立了石家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分散的城市资源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可以让违法行为有据可查,比如采集违规违法行为的现场情况,可能是信息采集员现场采集,也可能由城市监控系统采集,采集结果反映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留下真凭实据。通过平台,快速反应、快速处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现将我市数字化信息建设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基本架构
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利用网络、通讯、信息集成等技术,将现有的城市夜间照明、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公共交通、城市道路桥梁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到石家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智能指挥中心,并与12319服务热线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政府城市管理的指挥、调度、处置能力。
该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十个子系统:
一个中心是指数字城管指挥调度中心,是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枢纽,是各专业子系统网络汇集中心。
三个平台分别是指数据交换平台、呼叫平台和城市管理gis基础数据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涵盖城市管理范围内各行业(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如城市供水、道路、桥梁、排水、夜景照明、环卫等企业基础数据,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职能管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基础。呼叫平台是城市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纽带,它将政府、企业和公众有效联系起来,是实现城市管理监管、指挥、考评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转变政府服务职能、解决市民问题的重要途径。gis基础数据平台采用目前较为先进gis技术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和基础设施信息结合起来,形成数字化信息库,向上层应用用户提供图文并茂的信息数据查询。
十个子系统主要包括城市供水管理系统、道桥管理系统、排水管理系统、公交指挥调度系统、夜间照明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热线系统、地理信息查询服务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十个业务子系统。
该系统通过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受理、大屏幕指挥、数据交换、协同工作、综合评价等,将城管信息的采集、上报、处理、结案到综合评价等工作机制进行了系统再造,使各区、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关系更加密切,政府行政效能大大提高。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石家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实现对各行业运行情况进行监管的同时,提高了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转变了城市管理的服务方式,实现了以人为本,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
(一)带动了城市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原来的管理模式是领导指示多,运动频繁,但长期效果不明显,属于开环管理,粗放而又没有效率。新模式通过对管理对象空间上、时间上和责任上的精确定位,再造工作流程,使各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城市管理也由粗放转向了精准。通过建立监督评价体系,政府从原来的指挥员变成了监督员,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促进了城市管理手段的创新
过去我们的管理是静止、被动的,往往是出了问题之后再去被动地解决,见事迟、动作慢、效率低。而新的模式是主动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在现场、监督在现场、反馈在现场、最后检验还在现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和及时处理。比如:过去市政设施的维护主要凭借主观判断,或者等到破损严重时才去维修。现在通过道路桥梁分析系统可以精确地掌握每条道路、每座桥梁的各项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它的现状,制定科学地维修计划。夜景照明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路灯的单灯、单排、节能远程控制,每年可节省电费400余万元。
(三)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直困扰城市管理效率不高问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首先,实现了实时管理和动态管理,极大地缩短了工作流程,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服务水平。比如:公交营运借助车辆动态定位、无线通信及电子地图显示技术,变静态调度为动态监控,实现均匀合理的行车间隔,缩短车辆停站时间,提高车辆的准点率。其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机制初步形成,问题发现率明显提高,每天发现的问题
相当于以往一个月的数量。第三,案件办结率普遍提高,问题办理结案率平均从过去的一周左右缩短到1小时。
(四)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城市应急能力。
突发事件的处置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数字城管监控中心通过网络和无线通讯等手段,可以直接监督供水管网的送水情况、公交车辆运行状态、路灯开闭时间、排水流量监测、道路桥
梁维护状态。突发事件发生后,智能化指挥系统可以为领导提供实时的各项真实数据,为领导及时、迅速的作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主要做法
(一)多方调研,开拓思路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到北京市西城区、济南市市政公用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召集局系统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逐渐明确了建设思路。
(二)集思广益,完善方案
总体建设思路确定之后,我们邀请国内多家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制作了技术方案,经过集思广益,吸取各家之所长,最后确定了一套比较既经济又可行的建设方案。
(三)专家论证,科学决策
为了严把系统建设的技术和质量关,避免浪费,我们先后组织了两次专家论证会,对建设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技术架构以及技术设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制定了可行性建设方案。即:按照建设部的技术规范,搭建市级监督指挥平台,实现与12319服务热线的有机结合,对我局现有的供水、公交、排水、道路桥梁和夜景照明等5个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成智能化指挥平台,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参照标准,力求突破
在学习借鉴外地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石家庄市和我局实际情况,在管理模式和技术架构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组织架构上实现了新突破。目前,石家庄市城区市政道路724公里,桥梁159座,排水管道833.56公里,路灯35000多盏,8座水厂,输配水管线1133公里,公交营运车辆2110辆,营运线路100条共1302.7公里。为了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我们在建造石家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供水、公交、市政设施运行和状态分析系统,扩展了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内涵,增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功能,提高了政府的综合处置能力。二是构建方式上实现了新突破。建立了市级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区级建立了监督指挥中心。我们把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与12319服务热线进行了有机结合,在12319服务热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管理指挥体系,12319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市级指挥中心;成立了市容管理考评办公室,作为市级监督中心。局属各单位及各区成立二级指挥监督中心。目前,全市建立了“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职责清晰、任务明确的“两轴”监督指挥组织架构。三是技术水平上实现了新突破。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中,我们运用了地理信息、卫星定位、数字视频监控、大型数据库等最新信息技术,及时掌握管理事件和部件的有关动态数据。尤其是我们注重了对多家不同信息系统的有机统一整合,对各类数据实现了综合调用,在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