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事故的宏观控制与微观预防

时间:2019-05-12 19:5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机事故的宏观控制与微观预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机事故的宏观控制与微观预防》。

第一篇:农机事故的宏观控制与微观预防

农机事故的宏观控制与微观预防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分布面广,保有量大,作业环境复杂,运用范围涉及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机保有量迅速增加,农机安全生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尽管在各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事故呈下降趋势,但农机事故四项指标的绝对值依然偏高。据德州市农机监理站统计,2007年全市共发生农机交通事故70余起,死亡7人,受伤51人,直接经济损失24.07万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因而,农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预防农机事故,已成为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要掌握规律,排除一切干扰和影响,才能做好农机事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控制论作为现代管理的一门重要科学,为我们研究农机事故发生规律提供了崭新的思想方法,是掌握农机事故规律,对其实施有效控制、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最优状态的重要科学理论。农机事故的发生是由“人、车、路、管”诸方面因素构成的,预防农机事故是一个多方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人、车、路、管”四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

一、确定目标,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预防控制

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本依据,要做好农机事故的预防工作,就必须依据上级有关指示及本单位的实际(农业机械管理数量、作业项目、管理水平、队伍素质、机械技术状态及地理环境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再根据目标进行预测,对容易出事故的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实行预防控制。

第一要抓好拖拉机驾驶员思想的预防控制。构成现代交通的三大要素是人、车、路,同样农机交通安全程度取决于人、车、路系统的协调与配合,取决于个人要素的完善程度,而人的因素是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农机事故往往是在道路车况,甚至驾驶员的技术都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纯粹因驾驶员技术水平差或道路、车况不好造成农机事故并不多见。正如人们经常见到的“天气、路况差事故少,条件好事故多;旧车事故少,新车事故多;车队事故少,单车出事多。”这种现象虽然并非绝对,但却反应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在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驾驶员的素质,而素质中思想素质比技术素质更与安全紧密相关。所以要预防农机事故,必须优先抓好拖拉机驾驶员思想的预防控制,针对不同人员不同的思想反应,针对不同的生产特点,运用系统整体性原则,提前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责任感,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第二要根据农机安全生产任务,预测安全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施预先控制。首先是在组织领导上实行预先控制。工作的好坏,均与组织领导密切相关,农机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机安全生产情况,合理组织领导力量,如采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做法,同时根据完成任务的道路情况、人员情况,预先做好执行任务的技术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利用规章制度实施预先控制。规章制度来源于实践,并带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因此,一要强化法律法规、行政规范,即强化法律意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二要强化检查监督,保证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三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带有预先控制的具体可行的制度。

二、适时评价效果,实施反馈控制

有效目标,预防控制的确定,只能说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第一步,要想得到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环节是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即“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预测,发现潜在的问题,判断事物发展趋势,以便防患于未然”。为达到这一要求,应注意实施正负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反馈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二是发现安全生产中好的方法,及时总结推广,进行正面引导。为此,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和层次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安全无事故工作的主动权。一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二要定期分析评价安全生产形势,预测事故趋向,研究对策,提出下一步的控制措施;三要定期评估安全工作效果,进行总结表彰,推广成功经验,查找事故苗头,发现问题从快从严处理;四要健全反馈控制组织,各级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经常评价安全效果,主要采取多种渠道预防农机事故。

三、重视相关因素,实施分类控制

充分利用相关要素的作用,是增强管理效应的有效方法,不仅强调要素的个体效应,而且十分重视要素的群体效应,农机事故的预防工作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如车辆技术状态、道路通行条件、农机管理水平等。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实施分类控制。

一是抓重点环节,加强农机管理,始终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车辆的技术状态,是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车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保修、保养以及调整不及时等多种原因,使车辆的技术状态变差,造成转向、制动等关键部位失灵,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为此,必须严格坚持车辆技术状态检查制度,逐步形成车辆年检审、定期田检路查、抽查和驾驶员途中检查为主要内容的检查体系,及时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抓主要方面,加强研究,提高驾驶员在复杂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及驾驶能力。道路状况是发生农机事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方面。就目前我国道路状况和水平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建造不符合条件,道路窄、坡度大,交通标志设置和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对此必须严把驾驶员的培训关,重点抓好驾驶员新训和复训两个环节。针对各种复杂道路的特点,强化训练,探求各种复杂道路条件下正确的驾驶方法,提高操作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农机事故的发生。三是抓关键因素,强化管理手段,实行有效控制,不断提高农机管理水平。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凡是管理松懈、纪律松散的部门,其事故发生率就高,因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农机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权,实行全方位、全时间、全员额的“三全”管理和层次管理。全方位管理对驾驶员队伍和农业机械的所有部位、空间和要素不留空隙,无处不管;全时间管理就是对重点农机作业单位或农机大户的农业机械采取不间断管理,防止失控,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全员额管理就是从接受管理,到共同参与管理,使所有驾驶员即是被管理者,又成为管理者;层次管理就是发挥各级农机职能部门作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把关,彻底堵塞漏洞。在全系统内积极开展查思想认识、查作风纪律、查制度落实、查事故隐患的“四查”活动,提高全体人员预防农机事故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农机事故的控制与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运用控制论的理论,采取有效的控制,把农机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以求做到安全无事故。

第二篇:环境保护的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

浅谈环境保护的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

主题摘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更关系到所有地球生命体的繁衍生息,面对日益复杂的气候变化,以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的影响,我们的环境正面临巨大的考验,我们人类应该达成共识,采取统一的行动,从全球统一行动的大局出发,将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与环境保护的微观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宏观控制的一些大动作,如建构统一的“环境保护共同体”; 建立“涵盖范围广、技术种类全”的专家团队;形成清晰明确、行之有效的国际环保法律法规以及条例,让环保能够在法律层面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并从微观调节的角度,形成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环境保护人人有责”长远观念和终身行动意识;树立“环境保护从小做起”包括“环境保护从小时做起”以及“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两个范畴,抓“小时”,让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就知道珍惜自己生存的环境,抓“小事”,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环保意识。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的质量,环境保护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然而,由于各国的国情、国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现在的环境保护工作缺乏一个统一的整体部署,不仅很多国家自行其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方法和举措都各不相同,由于这个原因,影响全球的共同环境问题,始终无法得到统一的治理。为了全人类的未来,为了同一个地球,全球的环境保护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们,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同样,在搞好全球化的宏观控制的同时,每一个涉及环境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单位或者个人,要从自身的位置和角度,做好环境保护的分支性工作,这样,让全球化的环境宏观控制与个体化的环境微观调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意义非凡。

事实上,环境保护工作应该采取“由大到小”再“由小及大”,即采取“全球统一的宏观控制”之“大”,到“环保单位个体的微观调节”之“小”,再由“环保个体的微观调节”之“小”,延伸为“全球统一的宏观控制”之“大”。

那么,如何做好环境保护的宏观控制呢?我们先来分享一下各国的环境保护的宝贵经验:瑞典的住宅既要保暖又要节能;法国人的“垃圾分类”举措;德国人的时时处处环境保护行动;英国人将日常生活习惯与环保融为一体。如此等等,通过上述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世界各国都能够从自己的国情实际出发,针对本国的不同情况,开展环保工作。所以出现了:最节能的国家,最环保的国家,最干净的国家等等全球性的美誉。可以说,就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来说,小范围的环境保护工作,确实取得了最好的成效,可是,如何将这些优秀的理论与实践转化为全球共享的资源,却始终没有人或者国际性的组织做出积极的实践,当然,由于经济以及各个方面因素的局限,这个宏观目标实现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但是,正是因为环境保护已经开始影响甚至危及全人类的健康,所以,我们不得不在这一方面开展有意义的探索。

近些年来,国际环境保护大会不断召开,而且每一次大会的主题

也不断的改进,但是,很多措施或者建议总是停留在表面,不能进一步开展,虽然很多国家关注到了“环境”“经济”“民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在更多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弱化了环境保护这一主题。那么,如何让这“大局”逐渐由“共识”变为“共事”,我认为可以有以下促进的途径:

一、构建统一的“环境保护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应该涵盖所有的国家,必须抛开一切政治经济因素,单纯从人类自身发展出发,这样能够消除分歧,实现全球的同步。由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涉及到世界各个国家,涉及到每一个在地球上生存的生命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将环境保护范围尽可能扩展到有生命体存在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环境保护范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人类活动的范围之内,只有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近邻以及远亲都考虑其中,这样让存在与生活之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生命体都享受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分享一片绿荫”,让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更是环境保护工作未来的长久之计。所以,我们倡议构建“环境保护共同体”,让我们的工作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二、建立“涵盖范围广、技术种类全”的专家团队。从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选择这一方面的精英组建专家团队,发挥集体资源优势,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才的共享。事实证明,只有专业性知识极强,社会实践能力超强,技术能力精湛的专家团体,才能让某一项工作成为“领航项目”,因为这些精英的团队,他们的经验、技术、思维方式能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他们的合作意识更强,集体效力更高,更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行动,并确保行动效果的最优化。

三、形成清晰明确、行之有效的国际环保法律法规以及条例,让环保能够在法律层面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从环保的长久发展出发,制定出最切合当前社会形势的环保公约,确保人人遵守,制定相关的法律,确保环保工作顺利开展。任何一项工程,如果没有规范化的约束,这样的工作可能就缺乏保障,没缺乏约束力的行动,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并可能倾向于不良的成果。因此,法律法规成为最好的约束工具。同时,法律法规更有利于指导专家团队如何开展工作,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同样,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围观调整,必须发挥每一个环保个体的作用,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保护从小做起”两大观念,冰付诸于实际行动,才可以实现“大局”和“小微”的有机协调,最终逐步实现环境保护的宏观控制和围观调整实现双赢。

首先,树立落实“环境保护人人有责”长远观念和终身行动意识。要想让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改变环境的缔造者以及破坏者——人,这一主体在环境保护中具有的双重作用,人们一边在建设环境,一边又从环境中获取优质的资源,最终导致环境的改变。所以,要改变环境必须先改变人,让人们亲身感受、经历环境变化对自己的生活、生命、生存的影响,这样,他们所受到的“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教育才能正真到位,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每一个个体的人以及个体的其他生物,构成了我们现在的生存

环境,同样,如果能让每一个个体都从环境中得到熏陶、感染,将自己的生活和环境紧紧融为一体,与环境共呼吸、同命运,这样,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最广泛的基础。

其次,树立“环境保护从小做起”包括“环境保护从小时做起”以及“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两个范畴,抓“小时”,让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就知道珍惜自己生存的环境,抓“小事”,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环保意识。抓“小时”,让小小的生命体明确自己从环境中来,要到环境中去生活,去适应环境并和环境融为一体,作为环境诞生的一个个体,如果能够在与环境的密切接触中学会如何珍惜环境,并进一步保护环境,这样的长久之计对任何人都极有好处。抓“小事”,很多环境保护工作,往往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往往环境保护失败就是在“小小的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面,这样,环保工作就收到了影响。所以,必须一边抓“小事”一边住“小时”。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延续性和长效性,最终让我们的环境与我们的人生和谐共生。

以上是我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点认识,相信,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的今天,很多有识之士都会全力以赴,为创造我们人类乃至人类的友好邻居共同享有的美好的环境,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浅谈农机安全生产与农机事故预防

浅谈农机安全生产与农机事故预防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大幅增长,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也必将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但是,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机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突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就拿我市说,农机交通事故能占整个交通事故的10%以上,另外,在农田、场院、机耕道路以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村道路上发生的农机事故是屡见不鲜,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省人大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省政府下发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机部门负责拖拉机管理和农机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地位,同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也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规章、文件,这就为各级农机部门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各级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农机安全生产,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就目前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弊端。

一是存在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难的现象,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存在于拖拉机管理,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机部门管理拖拉机的执法主体地位。但是,没有明确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因目前各级农机监理机构担负着拖拉机监督管理的任务,而国家也没有出台农机监理行政法规,从而导致农机监理机构执法难、难于执法的现象产生。

二是由于农机监理机构的性质不明确、体制不顺,使各级农机监理机构体制五花八门,特别是区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虽说是事业单位,但大部分都是差额或自收自支单位,我市4个县级农机监理站,3个是差额、1个市自收自支,工资、经费难以保证,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此而影响农机监理业务的开展。

三是农机监理队伍人员不足、设施装备条件差,农机监理人员和装备与管理的对象比例严重失调,就拿我市四个区县来说,负责20余万台拖拉机和30多万台其他农业机械的管理,4个区县农机监理站仅有农机监理人员50人、13台农机监理工作用车,很难适应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加之拖拉机和各类农业机械都分布在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给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很难完成所担负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四是由于管理、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大批农机手安全生产常识、技术操作水平差,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遵纪守法、自觉服从管理,从而出现大量无牌行使、无证驾驶、违章违法作业现象,我市70%以上的机手没有接受正规培训,技术操作水平低下,这就为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隐患。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预防和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体制、机制、源头上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才能有利于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

《道路交通安全法》只是把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执法主体管理职权授予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但没有明确农机监理机构是否是执法主体。我省出台的《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也只是明确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监督管理权由农业机械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各级政府又没有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性质和执法地位。但是,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行政许可必须由行政机关实施,因此,农机监理机构无权行使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权,所以,要使农机监理机构担负起以拖拉机管理为主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重任,必须明确其性质和执法主体地位,理顺体制,为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许可范围

根据《道交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本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就是说农机部门只有宣传教育、发牌发证、检验审验三项权利,而没有授予道路检查权、违章处罚权和事故处理权,只有许可发放权,只是行使拖拉机“车管所”的职能。却把拖拉机的违章处罚、事故处理的许可监督权交给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造成许可发放与许可监督的脱节。农机部门只准许发牌发证而没有监管处罚权,有责无权,这样使农机监理机构根本无法去履行职责,实施有效管理。这也不符合国家《立法》“权责一致”和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因此,为使农机监理机构做到“权责一致”,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应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办理农业机械登记、核发牌证、驾驶人考试发证、安全技术检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处理违法行为、处理农业机械事故的行政许可范围,为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和装备建设

为适应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首先应理顺农机监理机构体制,健全并完善各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特别是应加强区县、乡镇、村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应按照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定岗定编,以解决基层农机监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农机监理队伍的规范化培训教育,重点从业务职能、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业务素质、法律法规观念和执法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三是加大对农机监理装备的投入力度,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大农机监理收费用于装备投入的比例,以增加和更新农机监理装备,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必备的物质装备和工作条件,为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四、进一步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

农业机械是广大农民重要的生产工具、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广大农民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相对低下,法律法规意识和观念淡薄,只知使用的重要性,不知安全的重要性,这是造成诸多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大对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一是要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技能教育,帮助农机手熟悉农机构造,掌握使用维护知识和简单故障排除的方法。同时要加强对农机手的考核工作,提高农机手的驾驶、操作技术,增强他们对复杂作业环境的应变能力,为农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帮助农机手认真学习掌握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清违章操作的社会危害性和发生农机事故应负的法律责任,从而使他们提高守法的自觉性,自觉地为农机安全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

要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农机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认清当前农机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针对农业机械作业特点,加强农业机械的源头管理,加大对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专项整治,做好农业机械的检验工作,确保投入生产的农业机械处于良好的安全生产状况;要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加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查处无牌无证、违法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遇有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农机事故的处理要坚持事故的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查清事故经过、原因和损失,认定事故性质,依法追究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完善制度,为农机安全生产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以上阐述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落实好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减少各类农机事故的发生,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使农业机械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重要手段,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第四篇:农机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的思考措施

农机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的思考措施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大幅增长,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也必将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但是,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机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突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就拿我市说,农机交通事故能占整个交通事故的10%以上,另外,在农田、场院、机耕道路以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村道路上发生的农机事故是屡见不鲜,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省人大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省政府下发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农机部门负责拖拉机管理和农机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地位,同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也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规章、文件,这就为各级农机部门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各级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农机安全生产,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就目前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弊端。

一是存在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难的现象,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存在于拖拉机管理,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机部门管理拖拉机的执法主体地位。但是,没有明确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因目前各级农机监理机构担负着拖拉机监督管理的任务,而国家也没有出台农机监理行政法规,从而导致农机监理机构执法难、难于执法的现象产生。

二是由于农机监理机构的性质不明确、体制不顺,使各级农机监理机构体制五花八门,特别是区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虽说是事业单位,但大部分都是差额或自收自支单位,我市4个县级农机监理站,3个是差额、1个市自收自支,工资、经费难以保证,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此而影响农机监理业务的开展。

三是农机监理队伍人员不足、设施装备条件差,农机监理人员和装备与管理的对象比例严重失调,就拿我市四个区县来说,负责20余万台拖拉机和30多万台其他农业机械的管理,4个区县农机监理站仅有农机监理人员50人、13台农机监理工作用车,很难适应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加之拖拉机和各类农业机械都分布在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给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很难完成所担负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四是由于管理、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大批农机手安全生产常识、技术操作水平差,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遵纪守法、自觉服从管理,从而出现大量无牌行使、无证驾驶、违章违法作业现象,我市70%以上的机手没有接受正规培训,技术操作水平低下,这就为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隐患。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预防和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体制、机制、源头上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才能有利于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

《道路交通安全法》只是把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执法主体管理职权授予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但没有明确农机监理机构是否是执法主体。我省出台的《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也只是明确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监督管理权由农业机械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各级政府又没有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性质和执法地位。但是,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行政许可必须由行政机关实施,因此,农机监理机构无权行使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权,所以,要使农机监理机构担负起以拖拉机管理为主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重任,必须明确其性质和执法主体地位,理顺体制,为农机监理机构依法行政提供组织保证。

二、进一步明确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许可范围

根据《道交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本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就是说农机

第五篇:电梯事故与预防

常见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随着踏入21世纪,现代化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又是现代化高层建筑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电梯数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电梯使用数量的增加,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慢慢的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以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电梯门系统,安全性,事故。

一、电梯事故的种类分类

据统计,造成电梯事故的形式有:剪切,挤压,坠落,撞击,被困,火灾,电击,材料损坏,过度磨损,过度锈蚀等等,而有关数据显示,现在的所有电梯事故中,发生最多的事故为:剪切,挤压,坠落。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电梯的出入口-厅门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电梯层门的故障约占整个电梯故障的80%以上,而由于门锁开关不能及时接通和损坏频繁造成的故障约占门故障的80%以上。维保队伍在电梯维保中煞费苦心,动了不少脑筋。主要做法是与原门锁开关并联--永磁感应器,感应器的位置与门开关向平行,只要关门到位,连接在门上的隔磁板就会插入永磁感应器,因该感应器与原门锁开关关联,门锁回路很容易被接通,故障率大大减少,用户也很满意。其实,这一做法已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根据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第3.10.7条规定:“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关门位置上,只有在锁紧元件啮合至少为7mm时轿厢才能启动。层门的锁紧必须由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7.7.1条也明确规定:”对坠落危险的保护:正常运行时,就不可能打开层门是否锁紧的功能,即使在层门没有锁紧的情况下门锁也照样接通,甚至在锁紧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电梯也能照常运行,所以很容易导致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案例

1999年8月25日,东北某学院新装了两部电梯,李、高二人对电梯厅门与轿厢门刀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当他们正在调整螺栓时,有人按动了呼梯按钮,电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挤入轿厢与6层厅门侧井道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1998年9月24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1999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

2009年8月12日上午11时许,在越秀区站西路精都大厦,5岁男孩浩浩被发现死在一货运电梯井。据称,事发时电梯在6楼,但小浩来在5楼玩耍,到时间了就打算坐电梯回一楼母亲档口。他按了向下的按钮,电梯门却打开了,心急的孩子没细看便冲进电梯,结果一脚踩空,从5楼摔下,当场死亡。

三、事故分析与解决措施

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生率最高,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若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行,则很容易发生事故。但是当中也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和非人为的原因,然而大部分的都是人为的操作不当所引起的。(1)导致剪切、碰撞事故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a、门锁开关被短接;b、应急按钮被短接;c、门锁电路短接。2)非人为因素:a、门锁开关触点不断开;b、门锁继电器延时断开或不断开;c、门锁电路故障短接。由于上述人为因素或非人为因素造成门联锁失效,而电梯在层门开启即未完全关闭时仍可以运行,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在层门与轿门之间,就可能发生剪切、碰撞事故。

(2)导致坠落井道事故的因素也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a、门锁电路被短接且门开启的情况下电梯运行至其它楼层;b、利用紧急开锁装置开启层门;c、在门锁损坏或门锁啮合尺寸过小的情况下用力扒开厅门。2)非人为因素:a、层门损坏;b、强迫关门装置无或失效;c、门锁电路故障短接。由于上述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电梯厅门开启而电梯又不在本层停车区域时,就造成人员踏入井道而坠落的事故。各种造成事故的因素统计资料表明,电梯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造成电梯出入口事故的主要因素是电梯门联锁失效,而导致电梯门联锁失效的主要原因有:电梯失保失修,电梯检修人员违章作业,门锁电路意外短路。

处理方法:有关电梯管理部门针对电梯出入口的安全事故大多出于门锁的原因,近年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GB10060-93及GB7588-1995作了相应的补充规定:

(1)在使用的电梯必须装设有效强迫关门装置。

(2)所有客梯必须装设辅助门锁触点,即每个厅门必须有主、副两套门联锁装置。除了必须按上述两点执行以外,各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国家规范及当地劳动安全部门的要求贯彻落实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保制度、电梯维保操作规程等,并重点检查维护电梯厅门的门锁及联锁装置、强迫关门装置。(2)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3)行车中在任何情况下不可短接安全回路及门锁回路。

(4)在轿厢不停本楼层而厅门开启的情况下,必须设置临时护栏及警示牌或派人看护。

(5)当检修人员在机房进行检修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电梯门不能开启,避免人员出入电梯。

上述几点得到认真落实,这类事故就会达到有效控制。但是,除了厅门联锁装置电气触点因各种因素或故障不能断开或人为短接门锁回路以外,井道内敷设的线路由于碰撞或井道坠物及套管锈蚀等造成门锁回路短路也是一种因素,据以往的事故分析,由于此类因素造成的门联锁回路短路并使电梯在电梯门仍未关闭,人员在进入电梯轿厢的过程中,电梯就起动运行而造成的剪切致死的事例也较多。电梯规范GB10060-93规定,符合GB5013.2中的厚皮软电缆与硬电缆可以明敷于井道、机房的墙壁上,而其它的各类电缆及电线必须由金属或塑料套管或线槽安装于井道、机房的墙壁上。事实上,不管采用何种线缆及其安装方法,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很难避免会因为井道坠物、金属锈蚀、导线绝缘层老化等原因造成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短路,而且这种短路属于软故障,我们很难控制其发生的时间,而在电梯停层开启电梯门时发生就会出现事故。现在的电梯设计中,电梯厅门门锁回路属于安全回路的一部分,并且较为独立,一般的安装方式采用各层的主、副门联锁触点全部串联的方式。但如果发生上述的门锁回路短路的情况,电梯在未关门的情况下仍会继续运行。因此,建议采用主副门锁回路分路的方法,也就是主门联锁回路装置安装方式不变,各层副门联锁装置在井道内串联成单一的副门锁回路引至机房电控制柜后再串入安全回路中,同时要求在井道壁安装副联锁回路时其管线必须与主门锁回路的管线在进入井道主线槽前间距必须大于200mm。这样两个门锁回路同时故障而造成门锁回路故障导致电梯事故的机会就会降至最低。也就是双门锁回路增加了安全回路的安全性,使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四、预防

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既然是隐患,我们就有能力在安全隐患处于“安全期”时采用相应措施和方法将它们消除。电梯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比如5岁小男孩坠落电梯的事故,许多事故类型、发生原因都基本相同,都是在层门可以开启或已经开启的状态下,轿厢又不在该层时,误入井道造成坠落事故,如能吸取经验教训,改进电梯的配套设备使其始终保持安全状态,只有轿厢停在该层时,该层层门方能被打开,可避免和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

在目前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对应电梯安全措施新的安全理念是: 当打开电梯轿厢非所在层层门,操作者处于一种有可能误入坠落井道的情况下,电梯系统应当在该楼层附近发出讯响,同时打开井道灯,用于提示当事人当前所处的危险状态,防止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开门情况下,即使是在门锁安全链路被短接,电梯轿厢的运行只能是在维修人员控制下,以检修速度移动,需要采用冗余措施来保障乘客及检修人员不被轿厢所剪切;一旦发生不可控制的开门溜梯时,作为一种安全的补救措施,电梯系统应当在其初期能够发出讯响,提示相关人员注意到电梯当前的危险状态;

参考文献:

[1]浅谈电梯事故隐患的有效控制与预防---丁磊《电梯工业》 [2] 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 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 [4] 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5] 发生电梯事故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作者:李璟璐《国家电网报》 [6]http://www.xici.net/b1129270/d91151555.htm

下载农机事故的宏观控制与微观预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机事故的宏观控制与微观预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和处置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华阴市农机管理站 预防和处置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近年来,全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纵观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虽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但客观的讲......

    事故预防

    事故预防 第一章事故及预防第一条 什么是事故? 安全是指不发生伤亡,不发生设备或财产损害和环境危害的状态。由此可见,安全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发生事故和灾害等危险的状态。而......

    农机事故处理办法 - 副本

    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工作,维护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秩序,保护农业机械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

    浅析农机事故及其安全生产

    农机监理结课作业浅析农机事故及其安全生产 学 号: 2013402110 学生姓名:黎培智 指导教师:胡军 所在学院:工程学院 专 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中国·大庆 2016 年 11 月 浅......

    事故预防原理

    事故预防原理 (一)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终止,同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

    选煤厂事故预防大全

    选煤厂事故预防大全 1、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在生产过程中,为有效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以下措施: (1)要加强对厂内除尘通风设备的维护,使之保持完好状态。 (2)相关岗位巡......

    事故预防管理制度

    第一章 事故及预防 第一条 什么是事故? 安全是指不发生伤亡,不发生设备或财产损害和环境危害的状态。由此可见,安全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发生事故和灾害等危险的状态。而不安全状......

    如何预防燃气事故

    如何预防燃气事故 燃气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使用不当,未按规程用气;二是私自改装和移动燃气设施造成泄漏;三是忘记关闭燃气开关;四是燃气表壳开裂或敲击损坏漏气;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