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号准初信初访之脉
号准初信初访之脉, 做好接访接谈良医
发布时间:2009年6月24日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门户网站
挂号、把脉、立法、开处方,看似医生给患者看病的过程,用在信访上也恰到妙处,尤其是初信初访。
号准初信初访之脉, 做好接访接谈良医
文/程碧春
信访工作,任务艰巨、头绪繁琐、轻重不
一、缓急不同„„每一个信访工作者,就犹如一个医务人员一般,要想处理好这些纷繁复杂、各种矛盾汇集的“疑难杂症”,就不能不对信访的人与事认真地“望、闻、问、切”,分门别类,摸清“病根”之所在,以期对症下药,早达“药到病除”之效。而如何及时有效地把初信初访办好,则是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挂”好初信初访的“号”
早在2007年12月,国家信访局就召开全国办信工作会议,部署六方面的重点工作,对初信初访予以高度重视,强调指出:“要把及时妥善处理好初信作为办信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提高初信一次性解决率作为信访工作的努力方向,力求把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渝委发[2007)57号)明确要求:“要重视解决群众的初信初访问题,有效信访事项要力求一次处理到位,联名信和集体访要件件交办督办,切实减少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由此可见,接好初信初访,意义重大:它能有力地消除重信重访后患;减少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有效地避免小事情拖成大事情,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小矛盾上升为大矛盾;简而言之,接好初信初访,能在源头上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这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把”好初信初访的“脉”
脉象一:信访人对自己的信访诉求不知道找哪个职能部门,又不知道相关“政策法理”,只好找人民政府(信访部门)。此类初访到信访办的人,是怀着相信政府的心理前来初访的,此类脉象,可诊为“缓脉”。
脉象二:信访人“怨气”已生,兼之对自己将要信访的事情知道一些似是而非、一知半解的“政策法理”,便怀着激愤的“无名怒火”找到政府(信访部门)。此类初访到信访办的人,对政府持怀疑甚至不信任态度,此类脉象,可诊为“急脉”。
脉象三:信访人明知自己无“政策法理”可依,但仍坚持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达不到期望要求就决不死心,否则就采取过激方式信访。此类初访到信访办的人,对谁都持不信任态度,往往行为偏激,三言两语不对路,就要形成冲突,甚至暴力闹访、违法犯罪。此类脉象,可诊为“危脉”。
“立”好初信初访的“法”
根据《信访条例》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相关规定,结合初信初访工作实际,应着重坚持好以下原则: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和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的原则;要事先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注重实效的原则;“抓早、抓小、抓了”的原则。
“处”好初信初访的“方”
(一)对脉象一者,要秉承温家宝总理“热情、依法、负责、奉献”的勉励,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指导思想,按照“首办责任制”的要求,力争在第一时间把初信初访解决好,提高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可开“变‘解释’为‘解决’”方、变“‘被动’为‘主动’”方、变‘上访’为‘下访’”方„„切切实实依理依法,急初访人之所急,解初访人之所盼,不负党委政府所托——要知道,每一位信访接待者,在此时此刻就是信访人眼中所依的“党委”、所靠的“政府”啊!一言一行皆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其担岂止千钧!其任岂止万重!
(二)对脉象二者,要一分为二地看、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对症处方下药:
1.对于这类脉象的信访人“合理合法”的信访要求,要积极热忱地帮助落实解决。这种“病根”,一般出在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因种种原因,本职工作不到位、不作为或乱作为所造成。可开“首问责任制”这副方剂及加大“督查督办”的“分量”——由初信初访的首接责任人跟踪负责案件的交办、查处、结案等全过程,督查、督办、督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法定期限内认真办结信访事项,对不符合要求的查办件,一律退回重办,以确保初信初访高质高量地一次性办结,从而牢牢掌控好初信初访这一信访“源头”关键环节,有效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
2.对于这类脉象的信访人“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要“依法”宣传解释、“耐心”教育疏导,因这种“病根”出在信访人对自己的信访诉求在法理上似是而非、一知半解上。可开“律师坐堂”这副方剂——由专业律师介入初信初访,为信访人梳其理、明其法、引其行、导其果,抓早、抓小、抓了。既使信访人明白不管是什么“冤”、是什么“屈”,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信访,又使初信初访工作抢抓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防止初信初访陷入传上传下、转来转去的“漩涡”里,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
(三)对脉象三者,“病邪较深”、纷繁杂乱,要是抓不住这类信访现象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剖析,还真不好“根治”,且转变迅速、影响较大、极易恶化。这类“病根”往往出在信访人错误的信访观念上。这类信访人在思想观念的根底里,怀着这样的认识:认为领导怕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就别想解决”。所以一旦达不到他们信访所期望的要求,就“闹”字当头,闹县、闹区、闹市、闹京„„可开“五一、三引、四不放”这副综合方剂。“五一”,即:落实五个一措施,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三引”,即:一是引导群众不越级上访,二是引导群众不聚众上访,三是引导群众走司法等程序解决问题;“四不放”,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信访人不息访不放过。从“法”、从“理”、从“情”出发,从信访人周围的亲戚朋友、所在基层党团村社机构着手做起,综合“施药”,寻找突破口,以期从这类信访人的思想认识根源上消除错误的信访观念,停访息诉。而对于动不动就堵门堵路,甚至打人砸物、暴力闹访等这种用非法手段表达诉求的信访行为,破坏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极端过激非法甚至犯罪的信访者,则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当开“依法严处”这副方剂,由公安机关固定证据、依法处理,使这类违法犯罪的恶意信访者从错误信访思想认识的源头处彻底“清醒”,迷途知返。
“医者父母心”!愿每一个信访工作者都能怀着一颗“热情、依法、负责、奉献”的拳拳“父母心”,在信访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良医”。
第二篇: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暂行办法
元华镇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受理和办理初信初访的责任意识,提高初信初访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减少重复、越级信访,及时就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实行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以基层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条 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是指纪检监察机构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成(包括直接受理和上级交办)初次提出的检举、控告和建议、意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及时规范办理,将信访事项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的责任制度。
第四条 首次办理信访事项的单位和具体承办人,分别是首办责任单位和首办责任人。
第五条 实行初信初访责任制,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要事先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的原则;
(三)严格责任追究,承办责任人和责任领导对办理结果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 初信初访事项的首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落实如下首办工作责任。
(一)认真受理,及时告知。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区级各部门纪检组织必须认真受理各类初信初访。对上级交办初信初访件和由本级受理的业务范围内的重要初信初访,应当日登记、当日呈送主要领导人阅批交办;对业务范围外的初信初访,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有联系方式的,在移送有关部门的同时,要告之信访人),对来人急访或反映的内容非常紧急的信访,必须在当日内移送有关部门,并告之来访人员。严格落实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和区级各部门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员)接访约谈制度,及时落实初信初访的化解责任。
(二)严格时限,高效办理。反映的问题比较单一的信访件,应由分管领导牵头研究和审定处理意见,并在15日内办结;上级交办件及本单位直接受理的重要初信初访件,应由承办单位主要领导主持研究或亲自协调,落实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工作,处理意见和反馈报告要由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并在一个月内办结;反映的问题特别复杂的信访件,应在两个月内办结,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如需超过三个月,应及时报告区纪委监察局负责人或交办机关(交办领导)。2 个别特殊的信访件,按照领导或区纪委监察局的时限要求进行办理。
(三)回访督办,案结事了。首办责任单位应在初信初访件办结后10日内,对信访人进行回复,掌握动态;交办单位在初信初访件办结反馈后15日内回访信访人,了解情况,督促措施落实。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区级各部门纪检组织初信初访件按期办结率和回复率(有联系方式的信访人)均应达到100%,回访率应不低于80%,息访息诉率应不低于80%。初信初访首办工作纳入年终信访目标考核。
(四)果断处置,维护稳定。各乡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区级各部门纪检组织在受理初信初访中,如发现当事人有过急行为或苗头,应果断处置,控制事态,并及时通报所在单位党政组织或当地公安部门,共同做好疏导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第七条 初信初访首办责任追究主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国务院《信访条例》、中纪委《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应该受理的初信初访不予受理,或对信访问题推诿、敷衍、拖延不办,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漏登、漏报重要信访情况或者故意泄露、隐匿、销毁信访材料的;
(三)对信访人进行刁难、威胁、压制、打击报复的;
(四)调查群众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不深入、不细致,应该查清而未查清或者故意隐匿事实情节,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引起群众越级重复信访的;
(五)对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不按有关的政策、法规处理,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对上级交办、督办的信访案件不认真办理,未按规定时限办结上报,并且不能说明未办结上报理由的;
(七)其他因工作失误或主观故意造成群众集体访、越级访等不良后果的;
(八)未及时向信访人或交办单位回复反馈的,造成群众越级重复信访的;
(九)有其他违纪或严重渎职行为的。
第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纪检监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第九条 本暂行办法由中共眉山市东坡区纪委、眉山市东坡区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做好基层单位初信初访工作的一些思考
做好基层单位初信初访工作的一些思考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呈现,信访工作形势严峻。在新形势下把握好信访工作特点,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带着这个课题,结合嫩江实际,对我县信访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现状和特征
近两年来,我县通过不懈努力,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批信访问题,信访积案由2007年的400多件减少到现在的30多件。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从信访内容看,范围不断扩大,类型越来越多。一是农村的土地纠纷、经济纠纷、干部违纪、税费征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农业税减免和粮食补贴不到位等问题;二是企业改制过程中运作不规范,没有按政策解决职工安置、拖欠工资发放、生活待遇、养老统筹、医疗保险等问题等问题;三是城市建设拆迁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补偿纠纷问题;四是涉法涉诉问题;五是社会保障问题;六是部门或干部为政不廉不公问题。
(二)从上访形式看,群体行为不断,规模有所扩大。群众联名来信增多,签名人数增加;群众集体上访现象居高不下,规模不断扩大。
(三)从上访性质看,非正常上访增多,负面影响增大。部分上访群众无视《信访条例》,情绪激烈、行为出格,围堵行政大楼、拦截领导车辆、谩骂接待人员、打横幅举标语,要挟党委政府,影响正常交通和机关办公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今年1-4月份,我县共发生进京到省访66批97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2.5%,信访案件呈高发多发态势,访量排在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形势非常严峻。
(四)从上访时机看,“择机上访”普遍存在,防不胜防。部分上访者明知无理却抱着试试看、碰运气的念头,选择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重要节日、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或调研期间,新领导上任之际或班子换届选举之时,搞突击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群体上访,制造较大影响。
(五)从处理角度看,难度越来越大,时限较难确定。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因时过境迁、政策演变、证据遗失、当事人难寻等原因,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如林、农土地纠纷,企业改制后相关职工经济的补偿等问题。
二、问题的成因
我县信访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对信访责任落
实不到位,对信访诉求不用心、不用情、不用力;二是个别部门领导对上级政策掌握得不全面、不深入、不细致;三是个别部门因为历史积案沉重而懈怠工作;四是对非法访的打击力度不够;五是责任追究还不完全到位;六是缺乏解决非法访、缠访及涉法涉诉访的有效办法。主要体现在:
(一)个别乡镇和部门在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了矛盾,导致群众频繁上访。一是普法不深入。公民的法制意识淡薄,加之个别工作人员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行政,用老观念解决新问题,使本来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很快得到解决的问题却不依法办理而造成到处上访。二是干部作风漂浮。少数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变上访为下访,作风漂浮,使本来可以及时妥善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当事人长期上访。三是以言代法。凭领导“口谕”办事,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个别乡镇和部门对来信来访的接待与处理不当,也是诱发上访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个别信访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差、业务素质不高、缺乏接待艺术,回答问题不认真,漏洞多,差错多;处理问题简单草率,甚至把上访者看成对立面推出门了事,使上访人心理上受到刺激或得不到满意答复而长期上访;二是有些基层领导存在急躁心理,简单地答复上访人愿到哪里告就到哪里告去,人为造成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三是没有重视和处理好初信初访工作,使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由于没有及时妥善处理或久拖不决而逐渐变得复杂起来,造成上访者在基层求助、申诉无门,开始越级上访;四是上访者多头上访,接待部门和接待领导答复不一,导致问题复杂化,矛盾激烈化,使上访人员乘机钻空子,抓“把柄”,进而形成上访老户。
(三)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违反《信访条例》,不到规定地点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重复缠访、行为过激闹访和以各种利益诱访、煽访、串访、借访敛财等行为尚未健全相应的防控和处理机制,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力度不够,致使信访工作秩序不够规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四)部分上访群众存在思想误区,导致信访工作难题不断。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甚至长期持无理诉求与政府打“持久战”。
三、对策与思考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
1.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特别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
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涉及的工作领域和人群十分广泛,信访部门是集中信访问题的地方,但信访问题最终要靠“小事”部门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二)端正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三种机制”。
1.强化“领导责任机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职务责任制,领导干部坚持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召开协调会议,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出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查处。
2.强化“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即根据信访事项及案情程度,按照归口办理的方法,确定具体办理部门及人员。各级要将信访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全年目标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促检查,实行一票否决;做到信访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评比,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信访工作的有序运作。
3.强化“信访督查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信访部门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
(三)完善措施,围绕中心任务,推进“三项工作”。
1.构筑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工作格局。首先,各部门领导对信访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把预防、控制、化解群体性矛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本地、本部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妥善处理。其次,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负责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第三,各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和配合信访部门,认真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应由本部门解决的问题,真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网络体系,形成“大信访”工作格局。
2.加大宣传疏导工作的力度。一是要认真宣传国家《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三是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妨碍公共交通、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依法严厉打击。
3.加强职能部门的制度和纪律建设。一是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有关制度,把各自范围内的信访问题解决好。二是要坚持科学决策,按规律办事,防止出现因为部门决策失误而使群众利益遭受损失的现象。三是要自警自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为民意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随意性。严禁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拖拉等现象的发生,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
(四)创新方法,突出重点问题,抓好“五个一批”。
1.兑现政策落实一批。政策法规,是大部分上访群众提出诉求的法律依据,对符合政策,诉求合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信访案件,要设法将政策落实到位,彻底解决问题,降低信访总量。
2.落实资金办理一批。对合情合法合理的经济案件,如部分群众家庭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安置、下岗职工经济补偿等问题,要设法从财政、民政中挤出部分资金,加以解决。
3.做好思想工作稳定一批。耐心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可以逐步解决的,要制定分步实施方案,限期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要作好解释说明工作,稳定上访群众情绪,切实防止越级上访和其它非正常上访现象发生。
4.抓好防范消除一批。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对一些可能到市赴省进京上访的重点信访对象,要实行24小时监控,严抓防范。
5.严格依法打击一批。对涉法涉诉的有关案件,要进行清理复查复核,按照有错必改的原则,逐一抓好落实;对少数无理取闹或采取过激行动,造成恶劣影响,特别是进京非正常上访人员,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罚的处罚,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信访工作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暂行规定[
白地镇信访工作初信初访责任制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人民群众初信初访处理工作,提高信访首办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时、就地化解社会矛盾,减少重复和越级信访,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结合我镇信访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含义
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是指对人民群众第一封来信(含电子邮件)、第一次来访(含电话)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强化首次办理责任的制度。
二、初信初访首办原则
(一)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办理,谁办理谁负责;
(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四)疏导矛盾,负责到底,直至息信息访;
三、直接办理部门和单位的首办责任
直接办理部门和单位,是指在职权范围内对人民群众信访事项依法有直接处理权的部门和单位。一般包括:镇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部门,村、社区等。
直接办理部门和单位初信初访首办责任是:
(一)认真阅信,热诚接访。阅信和接访人员要摆正主人和公仆的关系,端正对来信来访群众的态度,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申诉权、信访权,带着感情和责任阅信、接访。对不属于本部门和单位受理的,要当面或复信(电话)告知信访人向依法有直接处理权的部门和单位提出,并及时将信(访)件转给直接处理权的部门和单位;对应予受理的,要准确弄清信访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信访人的诉求与理由、涉及的人员及调查线索,并认真登记,为妥善办理打好基础。接访人员要切实提高接待和处臵能力,妥善处臵好集体上访事件。
(二)只办不转。直接办理部门和单位受理的初信初访事项,一律实行直接主办制度,只办不转。
(三)按期办理。对简单易办的初信初访事项要立即就办,速办速决;需调查取证或履行必要处理程序的,一般信访问题30天内办理完毕,并视情况将办理结果答复信访人;情况复杂的,时限可适当延长,同时向信访人说明情况,告知延期处理的时限。除特殊情况外,延期处理时限一般不超过30天。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四)就地解决。对初信初访事项,直接办理部门和单位要以解决信访问题为核心,以息信息访为目标,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坚持原则,查清事实,分清责任,正确疏导,及时、妥善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凡是能够解决的问题,要依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主动就地解决。对疑难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因案施策,变通处理。使初信初访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做到有一件办一件,办一件结一件,结一件稳定一件,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重复和越级信访。
(五)及时请示、报告。对异常、突发性信访和可能引发事端的重大、疑难信访问题,要迅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请示、报告。
(六)负责到底。对初信初访事项做出处理决定后,信访人有不同意见请求复查的,要引导信访人在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依法通过三级终结程序处理信访问题;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报请上一级主管单位和信访部门介入认定、处理;对上级主管单位和信访部门认定及提出的处理意见仍不服的,要采取领访、陪访等方式,积极进行宣传解释,教育疏导信访人接受处理方式。其中,对经教育仍重复和越级信访不止的,要会同属人、属地单位耐心地做疏导说服工作并帮助信访人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促其转化;对无理滋事妨碍信访秩序的,要视情节依法处臵。
(七)落实首办责任目标。内,单位初信初访首办按期办结率要达到90%以上;息信率要达到90%以上,息访率要达到85%以上;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要重在解决问题,重在息信息访,保证办理质量和按期办结。做到本部 门、本单位办理的初信初访问题,信访人进京重复上访为零、去省集体上访为零、有理到市集体上访为零。
四、各级领导干部在初信初访首办工作中的责任 各级领导干部要恪守为民之责,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及时、妥善处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信访问题。做到:
(一)阅批群众来信。要认真阅批信访部门和工作人员报送的重要信件;对写给领导干部的群众来信,要坚持本人阅批;收信量大的党政主要领导,可选阅批示重点信件;其他领导,要按工作分工,阅批有关来信。
(二)坚持领导接访。要主动实行领导接待或重要来访及时约谈;如遇群众登门上访,或深入基层时群众要求接待的,应尽量安排时间接待;当发生较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时,领导干部要及时赶赴现场,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尽快平息事态。
(三)直接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要亲自主持研究或亲自协调;对实行领导包案的,要包调查、包处理、包做思想疏导工作;对领导在阅信接访时批示的、上级交办按程序需本级领导审定的、经领导拍板决定的和有关部门呈报的信访案件,要由领导严格审定,以保证处理质量。
(四)抓好分管领域的信访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 和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信访工作纳入所分管领域的工作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听取汇报、布臵任务和提出要求,及时研究和解决重大信访问题,积极构筑“党政齐抓共管、信访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信访工作格局。使分管的地区、部门、单位今后处理的初信初访案件质量明显提高,努力创造和实现一般信访问题不出村,大的问题不出镇新局面。
五、首办责任追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对应受理的初访不接待、不办理(含长期拖延处理),或对上访人态度生硬粗暴,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随意将群众来信压着不办,或对来信来访反映的紧急情况不予理睬,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自己不能解决,又不向上级请示报告,或对重大信访信息瞒报、迟报和漏报,贻误处臵,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或损失的;
(四)应配合、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和上级机关处理的信访问题而不予配合、协助,致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
(五)压制群众意见,无视群众民主权利,甚至对反映问题的信访人打击报复,造成后果的;
(六)纵容、支持信访人越级上访,致使信访人寻衅滋事 扰乱国家机关办公秩序的;
(七)对部门或下级请示的信访事项不讨论、不处理,延误问题的解决,造成较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
(八)对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静坐、游行,有关领导不出面疏导,放任不管,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工作不负责任,导致信访工作责任目标和初信初访首办责任目标多项不达标,越级重信重访量过大的;
六、其它
(一)本规定由镇信访办负责解释;
(二)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011年6月5日
第五篇:浅析初信初访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初信初访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安信访工作是基层公安机关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是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渠道。初信初访是群众信访活动的初始阶段,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能有力地消除重信重访后患,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发生,避免小事情拖成大事情,简单问题转化为复杂问题,小矛盾上升到大矛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始终是影响信访工作整体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有效处理好初信初访。
一、基层公安机关初信初访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近三年来,xx旗公安局牢牢把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努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全旗公安机关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670余起,将98.7%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在工作中,还是先后接到了群众不满意投诉26起,大多是因为对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初信初访处置不满意引发的。深刻分析基层公安机关初信初访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由于初信初访的信访人大多相对理性温和,少数部门和民警认为问题是小事儿、不算事儿、不当一回事儿,思想上相当忽视,在工作措施上,重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