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镇中医工作汇报
xxx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情 况 汇 报
近年来,xxx卫生院充分挖掘中医工作潜力,以创建中医药服务示范卫生院及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以健全服务网络、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中医药服务的内涵建设,全镇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卫生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实现跨越发展。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卫生院基本情况
1、xxx下辖28个行政村,常住居民人口42813人。xxx卫生院是省级中医药服务示范卫生院,现有职工55人,其中医师总数 19人,中医类别8人,占医师总数的42.1%。药剂专业4人,中药专业3人,占药剂人员总数的 75%。下设24个行政村卫生室,xxx、xxx村卫生室被命名为省级中医药服务示范卫生室。
2、卫生院中医药服务效益明显。2014年1-9月份门诊24562人次,门诊处方29852张,草药收入64.15万元,中成药收入10.1万元,理疗收入186421元。其中中医诊疗人次203695人,中医处方总数18765张(含非中药处方万张),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数50%以上。
二、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以健全服务网络为基础,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一是依据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标准,结合“四化卫生院”创建要求,以“国医堂建设”为重点,建成了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将中医特色科室、中医诊室、针灸理疗科、熏蒸室、牵引室等进行了集中设置,并进行了富有传统中医药特色的装修。二是加大中医药设备投入,服务手段更加多样化。卫生院新添置了中药熏蒸床、牵引床、针灸治疗仪、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电针仪、颈腰椎牵引床、红外线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加大中药(库)房设备投入,空调、冰箱、不锈钢中药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卫生室集中添置16套电针仪、TDP神灯、针灸、火罐、艾条、刮痧板等基本中医诊疗设备。三是加强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镇24个村卫生室有16个卫生室配备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能西的乡村医生,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辩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为群众开展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16个卫生室配备了100种以上中药 饮片,其他卫生室均配备了50种以上的中成药,基本满足了当地村民中医药服务需求。各卫生室在医疗活动中,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均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中医处方及非药物治疗处方均占处方总数的30%以上。
(二)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拘一格使用中医药人才。卫生院返聘了1名麻城市名老中医、2名副主任中医师及多名高年资中医师,他们都能运用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康复在内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服务。二是强化人员培训,夯实中医发展基础。卫生院狠抓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在职教育、进修培训,促进了我镇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的双发展,为我镇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大对卫生室中医药培训力度,每季度组织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等知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中医药业务水平。三是卫生院自加压力,切实履职,全力做好卫生室技术指导工作。通过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农村中医药知识培训与督导体系,提高了乡村医生的中医药服务水平。(三)以发挥特色优势为重点,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益。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中的优势和作用。以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突破口,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积极推广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敷贴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广泛应用于农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优势和作用。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要求,注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重点人群中医药管理服务。结合他们个体情况,制定了一整套相应的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定期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服务。此外,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将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中医药服务在公共卫生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受益人口显著增加。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全民健康教育和促进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推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普及基本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技能,满足群众在中医药预防保健以及食疗、药补、健身等养生方面的需求,增强群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院虽然做了大量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条件限制,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如中医药人才短缺成为了基层中医药发展的薄弱环节、基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开展与推广、全镇基层卫生室中医药发展还不平衡等问题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以此次提升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发利用中医药这一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全面提升我镇中医药工作水平,为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再做新的贡献、再创新的辉煌!
第二篇:中医工作汇报
槐坎乡关于“创建全国
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乡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我受乡政府的委托,就我乡中医事业发展情况向会议做报告,请审议。
近年来,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中,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中医药条例》为重点,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为目标,充分挖掘中医传统优势,积极开展中医技术创新,大力拓展服务范围,中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为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管理严格,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乡政府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各层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1、注重领导,健全组织。
于2006年年初开始乡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乡长为副组长,乡个负责人盒卫生院院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卫生院中医管理科。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提供了组织保证。
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定期检查考核。
乡政府多次召开领导会议和专题会议,提高创建认识,明确创建任务。乡政府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纳入了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明确创建工作责任,对卫生院中医药工作进行专题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列入全年目标考核责任制
中。卫生局制定了全县农村中医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及检查、考核标
准和办法。对所属医疗机构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对策,并提出改进意见,由卫生局中医指导科负责督办落实。
3、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在创建过程中,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并随时进行监督检查。
对各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工作实行质量监督,突出中医病志、处方书写
质量管理和中医药疗效、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中医护理等的管理和监
督。严格医疗机构的业务管理和质量考核,提高了乡村医生的业务水
平,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点突出,网络完善,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乡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中,突出了工作重点,优化中医资源,强化了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以乡卫生院为重点,注重了中联网络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和建设。
乡卫生院现有医务人员11人,中医药人员2人,同时有2人参
加全科培训。定期有计划地组织这些人员到上级中医院学习、进修和
培训。同时利用每月乡医例会传授中医理论及防病治病知识,并定期
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导乡医开展中医药工作,发挥了中联络网的作用。
2、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重点,注重了基层网络的建设。
全乡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有乡村医生23名,其中有20人参加过中医药或全科知识培训,均能用中西医两法防治疾病。
我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就都设有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2种以上中医药服务。经过这两年的建设,已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覆盖全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老百姓基本上步行10-15分钟,就能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已渗透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了 “上建中心,中联网络。下打基础”的格局,加快了创建工作的步伐。
(三)能力提高,负担减轻,凸现特色
1、促进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 我乡重点推广运用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5种慢性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菜单式服务。根据2006年与2008年的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量及中成药收入有明显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大力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理疗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服务,切实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深受欢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门诊均次费用明显下降,社区中医药服务在减轻“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初显成效。
3、凸现了中医药的防病特色
根据“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社区医师推广了10套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引导老百姓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针对人民群众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春秋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指导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妇女、亚健康等重点人群开展养生保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咨询指导;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对中风后遗症、伤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四、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
我乡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全乡的新农合得到了健康发展,农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1、加强中医药参与新农合的管理
在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工作中,实行“三公开一公示”制度,在定点医疗机构中公开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价格,公开中医药传统疗法收费标准,公开中医医疗服务承诺,公示门诊和住院中医药补偿比例。实行中医药补偿单项管理措施。
2、政府采取优惠措施引导中医药参与新农医
中医药参与新农合,政府采取适当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非常必要,中医药在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应用非药物疗法等方面均具优势,但中药在服用方面较麻烦,所以就要针对这些优
势领域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予以鼓励引导。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相应采取了提高中医药的补偿比例,将中医药列入13种慢性病补偿范围等措施,对中医药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乡政府在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加大了领导力度,健全了组织机构,加强了管理,开展了培训和学术活动,增加了资金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主要是:
1、中医药人才缺乏,引进不足。
2、中医队伍人才总量不足与素质偏低的问题同时存在。
3、中医药事业发展资金不足,政府投入有限。
4、中医重点专病(专科)建设不足
三、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提高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市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领导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2、进一步搞好中医药人才培训和科研活动,加快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要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的教育
和培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搞好梯队建设。要加大培训的数量,提高培训的质量,特别是要搞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药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真正让简、便、效、廉的中医药技术扎根农村,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进一步搞好中医药科研活动,搞好学术交流,提高中医诊治水平,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3、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要本着创建优先,乡村优先的原则,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以保证乡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技术培训;科研活动经费的需要。以确保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验收合格,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各位领导非常关注我乡中医事业的发展。在此,我们深表感谢。以上是我对全乡中医工作的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姜堰市娄庄镇中医工作汇报
姜堰市娄庄镇中医工作汇报
娄庄镇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欢迎大家来到娄庄镇检查指导中医工作,并请对我镇的中医工作不吝赐教。现在我把本镇的中医工作向大家汇报如下:
我镇位于姜堰市东北角,地处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三市交界处,是全国文明镇,总人口5.2万人左右,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6397元。娄庄卫生院从1999年起连续六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2004年通过泰州市基本现代化卫生院评审,这在姜堰市是唯一的。作为全镇医疗卫生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4人,其中中医人员4人。
娄庄卫生院的前身为娄庄联合诊所,最初是由几名当地老中医组织成立,在原泰县享有一定的声誉,历经几代人的辛勤努力,终成现在的规模。在医疗发达的今天,我镇的中医工作在当地群众中仍享有很高的信誉。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中医工作以其独特的医疗方式、奇特的疗效和低廉的医疗费用而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为娄庄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年前,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工作的意见》和《关 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通过对文件的学习,形成了全社会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的热潮,振兴中医事业在姜堰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我镇的中医事业如何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也成为镇政府领导及我院中医工作人员必须思考和急于解答的问题,经过认真而细致的思考和论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镇中医工作虽然曾经有过辉煌的一页,但如果不抓住这次振兴发展的机遇,与时俱进,全镇的中医工作就难以发展。我们应该乘此春风,挖掘自身潜力,引进先进技术,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振兴中医事业,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组织抓管理
过去我镇的中医工作都是由卫生院一名副院长负责,中医工作基本上就是开几张中药处方,给病员扎针推拿,没有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全面系统地协调和管理。根据市政府文件的精神,镇领导认真研究了我镇中医工作基本现状,首先成立了镇振兴中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镇长为组长,卫生院一名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中医工作管理小组。同时成立初保中医组,形成镇级中医工作三级管理网络。
二、政府重视,抓落实
镇政府将中医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安排,每年人代会 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发展中医事业,纳入全年工作内容。同时加大镇财政对中医事业的投入,每年镇财政用于卫生事业的经费增长率达2%以上。其中对中医工作的专项投入年递增0.5%以上。
三、以点带面促发展
镇卫生院是全镇中医工作的重点,是中医技术人员荟萃之地。我们着重抓好重点,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全镇中医事业的发展,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进一步完善领导体系
每年初院领导都明确一名副院长专门负责院中医工作,明确院中医工作管理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各项制度到位,责任到人。
2. 加强中医队伍建设。
目前,在我院临床医生中,有2名同志为中医医师。其中有一名中医主治医师,4名中医药人员中,有2名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一名大专毕业正在参加本科学习。院财力投入也向中医工作倾斜,添置和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医疗环境。目前院中设有中医内科、伤科、针灸推拿科,并努力发展特色专科。如今中医脾胃专科特色已见端倪。3. 加强中医知识的培训与宣传
今年对院医技人员及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了多次中医 知识专题讲座,参培率达100%。同时积极鼓励西医人员学习和应用中医药知识,为广大病员服务。4. 加强中医工作资料文献的书写与汇编
明确一名兼职中医人员负责资料文献的书写与汇编。中医处方、病历从日常规范抓起,逐月审查。年终做好资料汇编入档。
5. 狠抓村级中医工作
院内以防保组长为组长的村中医工作小组负责管理村级中医工作,为各村卫生室配齐中医针灸图,中医针灸治疗等专用器材。要求各村卫生室日常工作中要多运用中医方法诊治病员,提高中药使用率,各村卫生室中成药品种均在30种以上,并做到就诊有登记,抓药有处方,出诊有记录,取药有发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广大病员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工具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以及中医预防保健的宣传。
在市振兴中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支持下,特别是市卫生局中医科的指导下,我镇中医工作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通过泰州市中医合格乡镇的验收,去年省中医评审组又对我镇中医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全镇中医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娄庄卫生院医疗业务来说,2005年全院业务收入450万元。其中中成药50.84万元,中草 药12.45万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全镇的中医工作还不够平衡,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解决。我们有决心,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取得的成绩为新起点,扎扎实实发展中医工作,使我镇的中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6月
第四篇:乍浦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汇报材料
乍浦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 先进市创建情况汇报
2006年,根据平湖市卫生局统一安排,我镇开展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创建活动,现将几年来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镇概况
乍浦镇位于平湖市东南沿海,东界黄姑镇,南濒杭州湾,西与海盐海塘乡、西塘乡接壤,北邻前进乡、林埭镇,距平湖市区13.41公里,傍依九峰,滨海而踞,素有“浙西咽喉”、“东南雄镇”之称。辖区内建有乍浦港、嘉兴发电厂、嘉兴乍浦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二轻塑料厂等重点项目。沪杭公路新旧两线横穿全境,既是乍嘉苏高速公路起始地,又是乍嘉苏300吨级内河航道出海口,是一个交通便捷,经济和社会事业繁荣的省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1998年被省政府评定为首批村镇建设现代示范镇。
镇行政区域总面积54.4平方公里,辖长安桥、八字、马家荡、王家、黄山、先锋、染店桥、建利、王店桥、雅山、亭子桥等11个行政村,长安桥、四牌楼、南湾、南大街、西巷、山湾、嘉电新村等7个居民委员会和港龙、天妃、长丰、雅山等4个筹建居委会,至2006年底全镇常住人口54461人。
全镇现有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 1 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定床位50张,中医药人员14名,占医药卫生人员总数的30.4%;其中中级职称1名(2009年11月退休),初级职称(含士级)10名。
2008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总量67189人次,其中中医门诊25480人次,占38%;业务总收入14078612.12元,其中中医药收入2970419.93元,占21%。
二、创建过程
2006年,根据平湖市卫生局统一安排,我镇开展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创建活动。2007—2009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进一步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特色,中西医并重,全力配合平湖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市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
在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下,我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使我镇中医药事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与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创建初衷与既定目标。在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室的业务量每年都有明显的增长,并通过中医药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家庭,已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了解、熟悉和接受;中医药在深化普及的过程中,在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中,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正在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去年,我们通过开展“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 对我镇近三年来的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作了初步总结;今年上半年,我们再次对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整理了大量的台帐资料,并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以改进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三、工作实绩
(一)政府重视,大力支持中医药工作
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中医工作,把中医工作纳入了政府的工作目标,2006年,政府制订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弘扬祖国传统医药的目标,近三年来,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我镇的中医药工作。
我镇于2006年10月成立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针对性的工作方案与措施,保证了我镇的中医药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稳步发展。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年中,组织定期检查,认真总结交流进展情况,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顺利进行。每年 年末进行总结整改。
(二)加大财政投入,做好软硬件设施建设
三年来,我镇加大了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和投入,特别是对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了数十万元的创建经 3 费。1、2009年,我镇积极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门诊医疗用房进行重新调整和装修,将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科、中药房集中到门诊三楼,并对整个三层楼门诊进行了富有祖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的装修,具有浓厚的古色古香的古典味,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另外,为方便中医骨伤科病人的就诊,还投入十多万元安装了电梯,这在乡镇一级的医院中尚不多见。
2、加强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为老中医配备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徒。对已到退休年龄、但医术精湛社会影响较大的名中医返聘至原单位继续发挥其业务专长。2007年开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招牌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2名,大专毕业生1名,并对1名刚刚退休的中级职称医生进行返聘,目的就是做好以老带新,薪火相传。
(三)抓好中医药进社区工作,积极推广适宜方法和技术 发挥中医中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使之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我市中医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我镇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3个,乡村医生(社区责任医生)33名。所有的村卫生室均至少有1名中医师或能中会西的责任医生,且均配备一定数量的中药或(和)中成药。与创建工作同步,我镇于2006年起,对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并基本完成了规 4 范化建设。为中医药深入基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也进一步拓宽了中医药的覆盖面。
中医药工作管理小组每季度对中心的中医工作进行自查以及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检查指导,制订了对乡村医生的培训计划,并利用每月乡村医生例会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辨证施治、舌诊等。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社区责任医生)中医药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等手段,进一步发挥了中医药在农村基层的防病治病作用。目前,我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基本能开展中草药、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中药敷贴等适宜技术及中医康复指导等服务。
(四)积极开展科普宣教与学术活动,大力普及中医药知识 动员全社会参与中医工作,是创建工作的一大重要内容。三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中医药科普知识宣教活动,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中医药文化内涵、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理念、知识和作用等,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防病治病作用的认识和自我保健的意识。
1、制订了中医药预防霍乱、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流感等9种传染病防治预案,积极参与公共卫生防控工作。
2、制订中医健康处方8种,开展社区健康知识讲座,每年利用各村、居老年大学进行宣传指导。
3、制订中医药保健方案11种,利用农民健康体检、妇女病普查等进行宣传。
4、利用各村、居老年大学,医院派中医医生进行一系列的养生保健、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讲座。
中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作为最基层的医疗单位,我们面对的大多是本地农村的老百姓,因此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市创建工作我们处在第一线,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扛担负起这份使命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特别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发现,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问题,如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工作开展尚不够全面、社区责任医生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中医工作的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所以,我们将以这次审评验收为动力,进一步落实整改,推动我镇中医药工作不断发展,在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服务中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平湖市乍浦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日
第五篇:中医工作汇报2011
弘扬中医文化加强中医建设
不断提升医院中医工作水平
清河县中心医院
尊敬的各位专家:
您们好!首先,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清河县中心医院指导工作!很高兴能有机会就我院中医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专家进行汇报,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医院及中医科室的基本情况:
我们清河县中心医院成立于1993年,占地面积3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床位369张,其中中医病床20张;设临床及医技科室43个,其中,中医门诊科室有肝胃病科、糖尿病科、心脑血管病科、骨伤科、妇科、肛肠科、针灸理疗科、推拿科、中药熏蒸室等,此外,还设有中药房和中医中医康复理疗科与中医病房为一体,均设在病区。全院共有职工500多人,其中,中医专业技术人员18人,拥有主任中医师2名,副主任中医师2名,主治医师8名。拥有日本东芝16排螺旋CT机、日立核磁共振、美国GE9800C型臂、美国柯达7500DR、日本欧林巴斯800测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流变、GEV730彩超、GEVV7心脏专用彩超、美国索诺声笔记本彩超等大型设备100多台件和等中医医疗设备10余台件。2010年实现门诊23万人次、住院21000人次、业务收入8100万元。2011年上半年实现门诊13.5万人次、住院11298人次、业务收入5100万元。
多年来,医院坚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更把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展中医特色诊疗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来抓,完善组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培养人才,使中医药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中医药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扬,更为医院的全面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科学规划,助力中医工作快速发展。领导重视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早在2007年我院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我们就把中医科列入了重点发展学科,在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设立了中医发展专项基金,以近两年为例,2010年我们用于中医投入100万元、2011年计划投入120万元。成立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任组长,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栾英辉任副组长,全面抓好中医学科建设工作。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并将其纳入医院三级质控网络体系,建立健全了中医医疗质量考核制度,严格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同时,将中医质量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每月进行考核,并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
经过积极努力,使我院中医特色诊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病、肝胃病、结石病、糖尿病、男性病、风湿骨病的中医诊疗方面形成了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专业人员选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肝硬化、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疾病效果明显;运用针灸、理疗、推拿及中药薰蒸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病,近年来又引入了微波、磁疗、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等新的治疗手段,并积极参与产科产妇产后保健、乳房按摩,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康复科参与脑血管病卒中单元的治疗全过程,在骨伤骨病、小儿脑瘫的康复方面独具特色;中医门诊及病房均坚持运用中医诊疗手段为民众提供医疗、养生、保健服务,发挥中医特
色,倡导“未病先防,疾病防变”的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引导民众树立健康保健养生理念。
随着中医诊疗水平的显著上升,中医门诊量、住院人次也逐年递增,2011年我院中医临床科室日门诊人次达113人,占全院的15%;中药处方占全部处方比例的11%;中药饮片处方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75%;中药处方合格率为98.5%;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平均次数6次/月;中医病床使用率为85%,病房中医治疗率为75%,甲级病案率为95%。
二、加强人才培养、深化科研工作,为中医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多年来,我院坚持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把中医人才的培养作为中医学科建设的重中之中重。每年都要列出计划选派优秀中医人才外出进修学习,先后进修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优秀上级医院,使人才迅速成长。
我院中医学科带头人、中医主任医师、副院长栾英辉2010年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医大师路之正教授、全国名老中医朴丙奎教授等进修学习,2011年又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河北省十二大名中医李士懋教授进修学习,2008年考取了第二批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10年被评为邢台市首届名中医;担任了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今年,我院又先后派遣3名青年优秀中医人才参加了河北省“杏林千人培养工程“培养项目,不断完善中医人才梯队。
全院近五年来发表中医科研论文28篇,主编论著1部,参编论著5部,获科研成果五项,分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胃痞颗粒对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影响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法对胆汁返流性胃炎作用机理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其中3项获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优化设施环境、弘扬中医文化,营造独具特色的中医服务氛围。
中医作为我国五千年的传统国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成体系的文化特色,因此,我们认为,加强中医药建设,不仅要注重抓好中医内涵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从外部环境上营造中医服务氛围、弘扬中医特色文化。为此,我们将整个东西门诊大厅进行了重新调整,将所有的中医门诊科室都集中于大厅的东部,命名为“中医馆”,并对整个中医馆进行了重新装修布置,在整体上体现中医特色。
中医馆入口北侧的背景墙作成了古铜色的浮雕,通过神农尝百草图、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古代名医图,集中展示了祖国医学发生发展的起源和历程,以及不同时代的医学发展情况;记录了中华民族与疾病做斗争并使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历史;凸显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点远源流长、博大精深;强调了天人相应,遵循自然,注重养生、预防为主的科学发展观。中医馆的整个装修均采用了传统的古典风格,从入口处顶上的古式吊灯,紫色镂空花格式门柱到走廊内部宣传展板的色调和内容,再到诊室牌的设计、诊室内古典红木诊桌诊椅的配置等均体现了强烈的古韵古风和中医特色。
此外,我们还分别在中医馆入口处和尽头处地面布置了具有中
医象征意义的“太极图”和“大成图”,以示中医讲究阴阳协调、和谐养生的文化内涵。在中医馆走廊尽头摆放了传统的中药“药碾”,药碾后方的门框上方悬挂着“医道承岐黄,悬壶济众生”的对联,表明了中医人秉承《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胸怀慈爱之心,运用高超的医术济世救民的从医理念。
此外,在中药房及中成药摆放区的设计上也同样秉承了中医特色的设计理念,在色彩、外观、细节装饰上都力求与中医馆风格统一、古意盎然。
我们在注重注重传统文化弘扬的同时,不忘吸收引进现代化的先进中医服务方法,在全市率先开展的中药代煎业务,引进了中药颗粒;为中药库配备了密集柜式药架,使中药的分类、储存、使用更科学方便快捷。
通过我们的积极工作,使群众走进我院中医服务区,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医特色,从而提升了对中医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推动了中医服务工作的发展。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院近几年来开展中医工作情况的简要汇报,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能力有限,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辨证施护工作方面、中医药全方位服务于西医临床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将通过走访上级医院、借鉴中医专科医院及派出人员进修学习等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也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推动我院中医药特色诊疗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光临指导,以上汇报不尽之处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