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民生促和谐 风清气正促发展
服务民生促和谐 风清气正促发展
---西花园路街道开展“五比五看”进一步
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2012年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花园路街道党工委大力弘扬“包容共济,敢拼能赢”的西夏作风,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这一主题,着力增强街道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街道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为契机,开展“五比五看”争先进位主题实践活动,真正把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保障和改善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
一、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落实到位。召开开展“五比五看”活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制订了《西花园路街道关于深入开展“五比五看”活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工作方案》。二是加强宣传,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在银川生活频道《诚信银川》栏目制作风清气正专题片一期,刻制光碟10张,在各社区播放10余场次,共1350余人观看了专题片;制作风清气正展板40余块,展出420余次,制作横幅50余条,截止目前完成信息上报103期,完成宣传报道54期,其中党报党刊32期,网络5期,电视报道7期。三是深入开展“六查六看”和“三谈四访回头看”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深入开展“六查六看”和“三亮三比三评”自查活动,街道和9个社区党支部共征求意见87条,梳理问题45条,制定整改措施45条。完成个人自查报告85篇,班子自查报告10篇。
二、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亲民为民成效显著
西花园路街道党工委及9个社区党支部,本着切实为居民办实事的态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把街道、社区的“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自开展活动以来,为民办实事16件:一是于2011年11月15日由银川市建设交通局出钱与西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合力为兰芝巷安装8条减速带,并在西夏区十四小学门口装订温馨提示的标语,营造了勤廉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二是通过街道领导干部走访、了解和协调,将西花园北巷和沟沿巷列入了银川市建设交通局的老旧街巷改造项目,9月底沟沿巷和西花园北巷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顺利通车,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三是注重改善街、居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为康庄、西花园、梦园、花半里4个社区解决了长期无办公服务阵地的困境,4个社区办公阵地达到300平米,社区阵地建设的加强,将大力加强街、居干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四是街道、社区干部通过“四谈”了解到社区80多岁的捡垃圾魏老太太二十多年捡拾垃圾成瘾,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2012年1月,街道与铁路物业联合,将魏老太门口常年堆积的垃圾清理干净,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五是购买“民情直通车”10辆,聘请民情联络员20名,发放“亲情台账”327本。六是抓好“走千家、进万户、送温暖、解民忧、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走访慰问599户,1200余人次,帮扶资金20万余元。七是为提高工作效率,街道、社区现场办公,进行医保信息核对、登记,指导参保人员认真填写登记表,并集中报送医保大厅录入信息。既解决了居民去医保大厅人多排队等候的不便,也节省了时间,给居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八是橡民社区党支部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努力创新,2月4日,为了给居民提供便捷服务,橡民社区联系银川市土地权属登记管理中心来社区开展“送证上门”服务活动。九是燕宝社区党支部将每月20日定为爱心奉献日,从2011年9月20日起至今一直为社区百岁、孤寡、残疾以及橡民社区夕阳红老人免费理发。十是2012年3月6日,燕宝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回汉退休人员12名成立“燕之韵”舞蹈队,在社区开展丰富的文化生活,丰富社区文化,又促进了民族团结。十一是2012年3月8日组织辖区农业银行、二十四中、十四小等多家单位开展“学雷锋进社区”,帮助社区百岁老人擦玻璃、收拾房间等,服务30余人次。十二是2012年3月9日通过“四谈”了解到马永莲大妈孙女得了先天性耳聋后,及时帮助他们办理了大病医疗救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金。十三是2012年3月9日,燕宝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成立30人的乒乓球协会,协会由老年人自己管理自己,实现五星级自治社区的自治管理能力,同时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十四是2012年2-3月份走访入户时,各社区党支部、调委会共调解邻里纠纷15起,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十五是2012年3月12日,西花园路街道梦园社区召开了社区联络员座谈会,对居民反映的路灯和楼道内照明问题,社区党支部积极协调已经和物业管理站协调解决了。十六是街道为市民服务中心安装了一台大电视,方便辖区居民观看电视新闻等,丰富居民文化娱乐生活。
三、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综合执法试点工作。西花园路街道办事处被银川市确定为综合执法试点单位,街道从推进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的法制环境。
辖区流动人口多、五小行业多、小商小贩多、安全隐患多、公共秩序管理难、社会管理难度大,街道一是将调解工作纳入到综合执法范畴,积极开展群众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共59起,排查辖区内不稳定因素。报送各类不稳定信息20条,被区市政法信息部门采用9条,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实行随机执法,执法人员走到哪里把问题解决到哪里;三是发挥“服务为先,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人性化管理,采取错时管理、延时管理的措施。截止10月共迎接自治区、银川市等观摩6次。
(二)大力倡导“四心”工作法,深入推进“四谈”工作法。“四谈”工作法:即社情民意天天谈、骨干力量月月谈、和谐楼院季季谈、社区工作综合谈。切实实现信息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沟通,能力在一线培养,作风在一线转变的“五个一线”目标。推进街道、社区工作中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推动街道、社区干部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服务能力建设。
(三)开展“同心同德促和谐、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结合燕宝社区少数民族居民较多的情况,将燕宝社区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配备室内室外健身器材20多套,聘请了民情联络员50名,其中少数民族15名。确立每月5日为“互帮日”,4月13日,在燕宝社区举行以“同心同德促和谐,同心同行惠民生”为主题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等领导以及辖区30名中小企业代表、200多名居民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6月26日,全国 4
民族团结代表团对燕宝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观摩,各级领导对街道的民族团结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创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实现优质服务全覆盖。建立了自治区首家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三维数字地图服务系统。网格内所有小区、楼栋、房屋、人口、单位门店信息都与三维立体地图相结合,以三维立体地图为基础,10个社区共划分为97个小网格,每个社区网格管理员可以利用系统中的基础人口资料数据库实现对辖区居民的动态管理服务。
(五)开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和谐幸福街道”活动。2012年5月8日街道代表银川市在自治区九届32次常务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我们将秉承这一理念,做好幸福街道、幸福家庭创建工作。
四、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作风扎实、清廉高效
(一)开展“民情直通通出优质服务,社群双评评出风清气正”主题活动,民情直通车架起干群民心桥。购买“民情直通车”10辆,聘请民情联络员50名,发放“亲情台账”327本,一辆辆“民情直通车”,一本本“亲情台账”,成了街道、社区干部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流动民心桥”。
(二)强化干部服务意识,在干事中锤炼本领。今年西夏建材城商户、西双苑公司失地农民集体上访的成功化解,都是由于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增强,才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街道信访工作2012年被银川市评为“先进集体”。街道着力培养了一批能干、能说、能看、能记的“四能”干部。
(三)加强和谐民风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街道教育广大
党员干部恪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不利用工作之便,做任何有损党员形象的事,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一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全面推进志愿服务。3月份,街道计生、综治、司法、工会等业务口及辖区单位开展志愿咨询服务30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品10000余份,共开展志愿活动50余次,开展志愿服务15000余人次,劝导不文明行为5000余人次。二是践行雷锋精神,感恩回报社会。4月初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活动,邀请孙仙梅等道德模范到社区开展了9场“学雷锋,知感恩,齐修身,塑品行”宣传教育讲座。
我街道通过开展“五比五看”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的深入开展,助推街道各项工作大提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在街道中心、重点工作开展中,“两委”班子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街道各项重点工作提速完成。二是在阶段性工作中,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自觉性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三是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开展“五比五看”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为社区换届选举平稳过度,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干部保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认真开展“清廉社区”建设工作。
2、进一步做好西花园路街道“五好”街道、“五好”社区创建工作,提升街居服务水平。
3、加强街道干部、职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4、深入推进“四谈”工作法和孙仙梅“四心”工作法。
5、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实现优质服务全覆盖。
中共银川市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2年10月22日
第二篇:风清气正促发展
风清气正促发展
“好风催得春消息,姹紫嫣红入诗来。”近年来,通化市教育系统以行风建设为着力点,以办山城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树政风,倡廉风,正师风,扬校风,促教风,兴学风,不断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教育系统政行风建设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政行风评议中位列社会管理类首位,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呈现千舸争流、百花齐放、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树政风,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通化市教育局切实规范教育管理,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树立良好的政风。前些年,由于缺乏与社会的沟通交流,再加上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对教育行业的满意度不高,教育系统在全市政行风测评中的成绩一度跌入低谷。为进一步加强政行风建设,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教育局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2005年开始,在省内率先实施阳光分班、阳光政务、阳光招聘等六项教育阳光工程,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逐步得到了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和认可。在阳光工程实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招生管理、教师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提升了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聘请行风监察员对市直教育系统行政部门、学校、教师进行监督、评议、反馈、纠正,定期向行风监察员收集意见,及时整改问题。科学规划教育布局,“十一五”期间,全市中职学校增加了11所,精简普通中小学校19所,有效的调解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失调问题。组建了通化市中等职教园区、朝鲜族教育园区,成立了通化市外国语学校、技师学院、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使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加大城乡学校建设投入,“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6.7亿元,新建、扩建和改造校舍面积77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成效显著,实施D级和C级危房加固、重建项目400多个。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卫生室建室率达100%,结束了一些学校学生只能在黑板上做实验的历史。着重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市农村学校实现了远程教育全覆盖,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同时,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积极开展扶困助学活动,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经过八年的努力,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升,2005年市教育局在全市政行风测评排名较上年前进了14个位次,2008年排名跃升为第一名。
倡廉风,推进教育健康发展
通化市教育系统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为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干部人事录用、推荐、任免、调动、奖惩等事项,大额资金的使用,校舍建设等重大投资项目的立项和招标,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要问题上,严格执行党委集体决策制。坚持“承诺示廉、巡视访廉、个人述廉、组织考廉、群众访廉”,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度进行。着力查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损害教育形象、危害教育改革发展的案件,近两年来仅市直学校就有20多名干部和教师因违反资金管理、师德师风等规定受到政纪处分。坚持重要情况的通报和报告制度,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充分利用通化日报、视听导报、通化教育信息网、电视台等媒体,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透明度。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师生演讲赛、征文比赛、美术作品创作大赛和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廉政文化,营造敬廉崇洁的浓厚氛围。
正师风,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定出台了《通化市教师十不准》、《通化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通化市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处分规定(试行)》等制度规定,印发《通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读本(师德建设篇)》,提高师德素养,规范职业行为。全面开展师德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修身立德,关爱学生”师德主题教育等,通过大讨论、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民主测评与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师从每个细节上关爱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通过谈心、家访、开设“写给老师的心里话”信箱、建立教师与家长联系短信群等,密切师生交流,加强家校沟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市教育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辟“师德论坛”,广泛宣传师德典型,交流师德教育成果,树立起我市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群体形象。
兴学风,推进教育创新发展
我市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网联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系列专题培训活动,在市直高中确立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研究”课题,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次到北京、宁夏、山东、辽宁等新课改先进地区学习,多次聘请专家来我市讲学,为新课程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展示课、教学竞赛、课标解读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和展示分享的平台。高中新课改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2010年首次接受了新课程高考的检验,并取得了高考成绩位列全省第三的好成绩。市教育局将国内课改先进经验与我市教育教学实际有机结合,确立我市特有的初中“双案导学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目前,市直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正向管理规范化、实施系统化、评价科学化、效果优质化的方向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教师摒弃了以往的教案,用导学案来点拨、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学生用学案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案、导学案、合作小组三个教学载体的运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已初步形成,素质教育在全新的课堂中得到真正落实。
扬校风,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2008年以来,通化市教育系统深入实施精致管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立足本校本单位实际,从关注硬件建设逐步向推动内涵发展方向转变,以精致化管理模式提质量、增效益。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校办学自主权和首创精神。2010年,我市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引企入校”的办学模式改革经验得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肯定并做重要批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把教育收费、特困生认定、评优选先等群众最关心的信息上墙上网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实施“家校连心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实行教育开放制度,让社会、家长实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学校精致化管理进行检验和展示。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万人次参与到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在社会上形成了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
促教风,推进教育高效发展
我市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科教师全员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组织开展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主题校本教研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水平,推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启动通化名师培养工程,建立三级名师工作室,三年内造就10名市内领先教师,2-3名省内知名教师,打造通化教师资源品牌,促进市直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我市教育软实力。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支教送教活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率先实施骨干教研员认定工作,并对历届市、县骨干教师进行重新考核认定,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优质的教育教学梯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校长论坛,引领广大教师在更新办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实施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通化市教育系统以一系列铿锵有力的行风建设措施,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密切教育系统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改革发展环境,为通化市振兴崛起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桃李芬芳春满园,风正帆扬启新航。”在“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潮头,通化教育这艘巨舟正乘风扬帆,破浪远航!
第三篇:勤政廉政谋发展 风清气正促和谐
勤政廉政谋发展
风清气正促和谐
如果说“贪念”是一种耻辱,那么它需要我们警钟长鸣;如果说“嗔恨”是一种挑战,那么它需要我们坚决对抗;如果说“愚痴”是一种现状,那么它需要我们努力改变。正所谓“勤而不废,廉而不贪”,因此,“勤政廉政”成为了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
勤政廉政,就是要以身立岗,无愧职责使命。执法工作责任重、影响大,需要我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法现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案件审理细枝末节、纷繁复杂,需要我们勤于思考,克尽职守。在执法支队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每一个执法人员都在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滴水穿石的精神诠释着我们交通人的坚毅和执着。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我们一线执法人员,始终站在执法阵地的最前沿,在整治非法营运现场,面对非法营运当事人我们依法行政、铁面无私,面对乘客我们有礼有节,主动把他们送到目的地或最近的换乘地点,尽量做到不扰民,面对暴力抗法者,我们无畏无惧,迎难而上;在行业管理中,特别是对道路货运进行检查时,我们执法人员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对需要现场扣车的案件,如其装满急需交割的货物、卸货地点又相对较近的,在执法车辆护送下先卸货后扣车,尽量做到降低相对人的经济损失;在道口服务站,虽然中队队员的平均年龄较大,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的日常检查数和查处违章数绝不输于任何中队;工作站的同志们,更是顾大家弃小家,常驻岛,无怨无悔地为岛交通运输企业和百姓的出行保驾护航。正是他们踏踏实实地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勤于业务,乐于干事,才能成就我们执法大队乐于奉献、恪守执著、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勤政廉政,就是要精心锤炼,潜于自身修养。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才能历炼心智、提高修养。加强学习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本领的基础,我们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同时,我们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当前要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品高怡人,德厚载物,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局短讯平台的廉政小故事等,不断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因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还要强化对党纪政纪条规的学习,党纪政纪条规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准绳,掌握这些条规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我们必须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进一步加强学习,铭记条规,分清是非界限,做到“不越雷池”。
勤政廉政,就是要正人先正己,律己才律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声”。清廉是一种境界,自律是一种力量,具备这种境界和力量,就要坚持“勤政廉政,从我做起”。责任大于能力,只有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
我们违章受理室的同志们,他们直面的是前来接受行政处罚的违法当事人,遭受当事人的大声辱骂、无端指责数不胜数,但他们始终抱着对工作的热心、对人民的诚心、对事业的忠心,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善于思考,及时为当事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违章受理工作顺利开展。当他们碰到用金钱利益相诱以达到减轻处罚之目的的当事人,立马收起平日的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而是断然拒绝,不给其有任何回旋之余地。正是大队上下“严防死守”,坚决杜绝一切“打招呼、走后门”现象,大队自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托关系而减免处罚的事件,大队并郑重承诺,以后也决不开启这个先河,真正做到执法阳光下、执法透明化。这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境界,不是逃避、不是妥协,而是一种胆识、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远见。
作为最基层的执法部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老百姓信得过的勤廉兼优的执法队伍。因此,我们既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勤政建设,又要刻不容缓地抓好廉政建设,我们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以此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第四篇:创风清气正 促发展
创风清气正 促发展
(彭冬燕)
新一轮镇级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工作既是人民群众对镇级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的一次检查、一次鉴定、一次选择,也是增强镇级党政班子政治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公仆意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高度认识和把握严肃换届纪律,以讲政治、讲大局的战略,自觉维护换届工作的有序性、公正性和严肃性,确保换出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的好班子,换出为民造福、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好风气。
一、以严肃教育为先导,筑牢“警戒线”。学习上级换届政策文件精神是贯彻落实换届工作的第一步,要以《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为核心,以“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把学习宣传引向深入。通过组织观看会议视频、举办专题研讨培训、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筑牢“警戒线”,增强各级干部遵守换届纪律的自觉性。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二、以严格监督为手段,布好“封锁线”。一方面要强化组织监督、制度监督,抓住民主推荐、干部考察等关键环节,采取问卷调查、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等办法,通过巡回督查、现场督导、专项巡视等方式,深入了解掌握干部遵守纪律情况和换届风气状况。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监督、民主监督。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宣传介绍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真实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要实行选民和代表候选人“零距离”交流,让广大选民对正式候选人“知名、知人、知情”。要畅通电话、网络、信访等举报渠道,通过千万双眼睛的“紧盯”,把换届全过程置于组织、干部、群众有效的监督之下,布起层层的封锁线,让搞不正之风者无机可乘。
三、以严厉查处为重点,架起“高压线”。“治乱需用重典”。中纪委和中组部通报严厉查处干扰和破坏换届纪律的典型案件,可谓恰到好处、正逢其时,表明了有纪必依、有案必查、查实必究的决心,显示了铁心硬手维护换届纪律的力度。查处是最直接、最有威慑力的惩戒,要不折不扣的落实“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坚持露头就打,从快从严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始终保持整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要强化追究问责,对惩治违纪行为不力、换届风气不好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通过严肃查处、惩防并举,让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让触犯法纪者受到惩处,用铁的纪律构筑起“带电的高压线”,营造吏治清明、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四、以严密制度为根本,夯实“保障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不仅是规范行为的重要抓手,也是避免违规行为出现的有力保障。要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制定配套措施,细化各项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中不科学、不规范、不合理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给予完善化。在评价一个干部时,简单的以票取人,使得拉票行为盛行,严重影响了选拔任用的公正性。应引入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把干部的一贯表现、工作实绩、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纳入考核范围,对干部进行综合评价和考量,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要建立制止不正当选举的预警机制,成立不正当选举的处理机构,建立代表候选人的谈心、告诫或诚信公约等制度,从制度的源头上防止各类违法违纪选举事件的发生。
第五篇:清 风 正 气
清 风 正 气
设立“廉政套餐”、率先开通800免费举报电话、创立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发放廉政提醒卡、赠送廉政台历、发送廉政短信……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碑林区纪委、监察局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和了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先后荣获了“全省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一等奖”、“全市机关公文质量考核一等奖”、“全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纠风工作、政务公开先进集体”等一系列光荣称号……为“五宜”城区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唱响了一曲“争创一流”的清风正气廉政歌。
——坚持围绕“四个在”——
城改阳光拆迁受到中央关注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核心城区奋斗目标,碑林区纪委、监察局坚持“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促进,在促进中提高”,通过监督检查和专项督查,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提升工作效能,确保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城中村和棚户区综合拆迁改造及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专-1-
项督查,在部分重点部门和项目设立监察室,派驻专人履行服务监督职责,确保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该区在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中,采取的阳光拆迁、惠及民生的做法,受到中纪委主要领导的关注和肯定。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会同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小金库治理,严格审核各项预算支出,对社保、医保、低保等社会公共资金以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了各类资金使用安全,使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开设“廉政套餐”——
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步入碑林,一股股廉政新风迎面扑来。十一次党大会以来,碑林区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不断提高案件查办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审结各类违纪案件16件,给予党纪处分10人,政纪处分6人。他们注重整合办案资源,通过落实办案协作区制度,将8个街道办事处划分为3个办案协作区,负责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健全了信访受理、调查、答复、责任追究等信访办理程序,建立了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在全市率先开通了800免费举报电话和“公开信访接待”工作试点,在全区所有邮政网点提供免费举报邮
件服务,实现了群众电话、信函举报的零费用,增强了信访举报工作的透明度,引导群众逐级有序上访。五年来,区纪委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32件(次),自办信访件131件。
——聚焦点抓热点解难点——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一组最新数字显示:五年来,碑林区共处理群众“四乱”举报46起、外商投诉14起,清理追缴农民工工资1714万元,先后对4所中小学的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在发挥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中,碑林区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通过成立监督评议团,举办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报告会等形式治庸提能增效。以政务服务中心、政府网站和信访接待中心为载体,该区实施公开、服务、监督一体化,稳步推进党务、政务、居务和校务公开。他们开展了行风评议、创建 “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和“面对面三公开”等活动,创建人民满意基层单位118家,组织50个单位参与西安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的《行风在线》栏目,全区政风行风测评总满意度均保持在85%以上。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坚持投诉环境监测点制度、投诉环境联络员制度,认真开展“四乱”整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树立服务群众真感情——
“反腐倡廉教育作品”获得全国大奖
从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到“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等主题教育;从发放廉政提醒卡、赠送廉政台历,到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从开展“廉政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百幅廉政公益广告进社区”、到讲廉政故事等活动……碑林区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区领导干部进行提醒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他们通过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任前廉政谈话和考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聘请195名党风廉政监督员等多种方式,着力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几年来,对新提拔的区级中层领导干部235人(次)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和考试,对新提任63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党风廉政知识测试,对40多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警示训诫谈话,在财政局、教育局等重点单位的关键环节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将廉政风险预警防范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他们在全市率先建立了16个社区党风廉政示范点,创建了24个廉政文化示范单位,编发了《碑林区社区工作者廉政手册》。该区创作的廉政公益广告分别在省、市获奖,其中“做官先做人”获中纪委全国廉政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新体系
五年来,碑林区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省市
纪委“十项制度”,重点加强了办案协作区制度、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建设,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碑林区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碑林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购置更新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等一些列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区了制定完善从项目立项、审批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监管制度,完善权力内控机制,形成了一套工程建设领域制度体系框架。
——提升软实力——
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
“服务、服务、再服务;提升、提升、再提升;满意、满意、再满意!”……在碑林区,有一个特殊的“年份”——叫“提升年”,有一种最强的声音——叫“满意”,有一种行动——叫提升软实力,有一个主题叫“优环境、强服务、提效能、建五宜”。面对十三区县的激烈竞争,碑林区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环境提升年”和“满意在碑林”主题年活动,打造“六大环境”,锁定“五满意”工作目标,全面实施“六提升工程”。在活动中,他们方面在新闻媒体设立专栏,编发《工作简报》,公布投诉热线,广播电台热线直播、现场宣传咨询,开通“满意在碑林”QQ群和微博,形成了优化环境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开门纳谏,倾听民意,区级领导带头深入驻地单位调研走访、组织驻陕商会进碑林推介座谈、召开税企座谈会、市民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市民和客商的意见和建议,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该区组织专题辩论赛、“金点子”征集和 “一诺双评三监督”等系列活动,建立服务企业“绿色通道”、“一册一网一话”等便民服务工程,建立涉及环境提升案件快查机制、环境提升举报投诉督查机制。仅去年,该区便民服务热线受理总量达12742件,全区共推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244个,集中解决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337个,自觉做优化发展环境的实践者,提高效能的推动者,全区的软实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加速向“生活居住满意、就业创业满意、文化教育满意、投资发展满意、旅游休闲满意”的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