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

时间:2019-05-12 02:2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

第一篇: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

舆情风险管理办法 目的

为有效保护企业形象、信息,使公司各业务层面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媒体方向、政策导向,并及时了解和跟进与公司相关的负面新闻和突发事件,避免公司利益、形象乃至生存、发展遭受威胁,特制定本办法。2 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舆情风险是指本公司在发生破坏性自然灾害、重大生产和人员安全事故、重大金融安全事件、群体性上访等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稳定的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故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后,做好对外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3 舆情管理机构及职责 3.1 机构设置

鉴于当前舆情的形势和特征,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杜绝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的舆论损害,成立舆情风险管理机构,既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由经营班子及各职能部门总监、各单位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立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行政管理部,集团董事会秘书兼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管理部总监兼任办公室副主任。3.2 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2.1 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建立本企业舆情风险管理工作指挥体系;

3.2.2 听取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关于舆情监测及分析等工作的汇报,审批舆情管理措施,决定有关预案的启动、关闭;

3.2.3 研究部署突发事件应对及负面舆情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3.2.4 督导、协调公司相关部门舆情管控应对处置工作; 3.3 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工作职责

3.3.1 开展舆情监测工作。不定期对涉及集团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分析,视情况向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工作建议;

3.3.2 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根据舆情等级进行搜索、监测;根据舆情发展情况,按照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准备相关材料,统一对外口径,进行正面舆论引导,防止舆情升级。

3.3.3 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发生负面舆情事件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3.3.4 指导相关部门开展负面舆情应对工作。

3.3.5 工作过程中,备份有关信息(包括:负面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相关信息以电子截图、书面打印等方式分类编号保存。

3.3.6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人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目的、工作原则、应急程序、工作方法等预案内容;宣传本预案,增强职工新闻敏感性和维护公司形象的责任感。

3.4 各职能部门,经营单位工作职责

3.4.1 集团各职能部门、各经营单位协同行动,负责监控、处理公司、项目层面的相关信息。

3.4.2 财务资金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资金管控、投融资、担保、财务数据方面舆情监控。

3.4.3 技术中心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资质、专利、工法权属、性能,技术安全,研发风险及网络安全方面舆情监控。

3.4.4 经营发展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项目投资模式,投标资质,可行性研究,项目概算技术方案等方面舆情监控。

3.4.5 行政管理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公司社会责任、品牌形象、企业文化等方面舆情监控。

3.4.6 招标中心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招标过程中供应商资质、合同签订、履约等方面舆情监控。

3.4.7 法务部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与公司有关诉讼方面的舆情监控。3.4.8 人力资源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校园招聘、社会招聘、辞退与离职等涉及员工关系的舆情监控。

3.4.9 工管中心、项目部结合其本职工作负责涉及业主、供应商、农民工欠款的逾期监控,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境保护等方面舆情监控。4 舆情监测流程 4.1 舆情信息搜集范围

4.1.1 A类是指公司层面(包括资本运营层面、领导层面的舆情等)、可能导致迅速传播的负面信息。

4.1.2 B类信息是指各分公司、各项目层面对工程质量安全、客商关系的投诉在有影响力的媒体和门户网站上曝光。

4.1.3 C类信息指各项目和员工、工程质量安全、客商关系的投诉在地方媒体上的曝光。

4.2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负面舆情发生后,密切关注网络、论坛及各媒体涉及本公司的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苗头及可能成为热点的问题,及时梳理做好记录,及时向公司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汇报。

4.3 根据负面舆情发展情况,在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组织准备相关背景材料,统一对外答问口径;及时对外发布准确信息,正确引导和影响舆论。

4.4 危机缓解后,收集和整理媒体的相关报道以及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向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递交此次事故危机传播的效果分析评估报告,4.5 舆情应急处理相关新闻宣传材料须整理归档,以总结经验教训,为舆情管控处理提供借鉴。舆情风险处理要求 5.1 调查与分析

迅速对公司面临的状况进行全面而周密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事件的性质与公司的关系;评估危机事件的后果;为制定危机处理策略提供依据;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避免媒体的进一步炒作。5.2 应对危机策划

以积极、负责的态度面对媒体,在与媒体的合作中有效传播企业信息,保护品牌,以确保不再引发新的危机。5.2.1 迅速反应,争取主动

迅速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开通热线电话,记录并回答记者来电,管理信息进出渠道;适时进行新闻发布,迅速主动阐述事实真相。5.2.2密切监测,防患未然

全面监控波及范围内的各类媒体、网站、客户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消息,及时获取相关的最新动态,收集有关报道的剪报,及时汇总有关媒介报道的情况,以便准确评估事态发展程度,为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5.2.3以诚相待,积极沟通

尽可能充分地与各方面沟通,及时对公众、媒体和监管部门的提问和要求给予及时解答和说明,态度诚恳;对重点媒介进行重点沟通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并尽量满足采访要求。5.3 应对方案实施

5.3.1 在危机期间对于敏感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统一标准答案不仅可以使公司对来自媒体的提问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而且保证对外界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以实现信息管理的有效性;由公司指定专人统一接听和处理媒体来电,对每一敏感问题准备准确的答案;同时,确定统一的对外信息发布渠道、发言口径及发言人。

5.3.2 解决源头目标

主动沟通危机源头,全面了解背景原因,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妥善解决问题。5.4危机处理评估

5.4.1检测媒体舆论,视危机情况大小可设置检测时间单位(小时、天、周、月)及长度,形成媒体检测报告。

5.4.2设定危机处理预期效果,比对处理效果,加强舆论的正面报道,转移舆论焦点。

5.4.3回访危机源头,了解更多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强化预期的沟通与联系,使其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化被动为主动,借此提升公司的信誉与形象;加强危机预警与防范工作。附则

6.1 本办法由舆情风险管控办公室负责解释。6.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舆情监测流程图

舆情监测流程舆情风险管理办公室总部各职能部门各经营单位/项目部密切关注各类媒体/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密切关注各类媒体/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密切关注各类媒体/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是否为负面信息是否为负面信息是否为负面信息日常监测负面信息接收、汇总负面信息接收、汇总负面信息接收、汇总上报舆情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协助参与后续处理负面信息处理根据领导小组指导意见进行处理协助参与后续处理汇总处理信息反馈处理结果反馈处理结果处理效果评估评估完成

第二篇: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一、风险集中度

(一)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指信用担保机构的在保项目中某个行业的担保余额占总担保余额的比例。

(二)客户集中度

客户集中度是指担保机构前几家最大客户的担保余额占总担保余额的比例。

二、担保代偿率

担保代偿率是衡量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重要指标,是指已代偿金额与应解除保证责任的担保额的比率,它反映担保机构应解除保证责任的担保额中出现代偿支出的比例。

三、担保损失率

担保损失率是指担保机构代偿后,经过一段时间仍未追回,按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已核销的赔付损失。

四、代偿回收率

代偿回收率是指已回收代偿金额与已发生代偿支出的率。

五、代偿支付保障率

代偿支付保障率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和与预计代偿额的比率,反映担保机构在某一期间内可用来支付代偿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对同期可能发生的代偿额的保障程度。

六、担保放大倍数

担保放大倍数是担保余额与净资产的比例。担保放大倍数越大,说明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越强,资产利用率越高,为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第八条 监督落实反担保措施由风险合规部负责。风险合规部负责审核法律文件,监督落实抵(质)押登记手续及其他担保措施,确保担保措施全面有效,无法律瑕疵。风险合规部还负责在保项目的监管。

第九条 担保项目出现风险后,风险合规部负责对涉险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出具事故分析报告,及时提出代偿方案和追偿方案,经公司领导审批后落实代偿、追偿方案。

第十条 “审、保、偿”各岗位业务人员职责既相互制约又责任分明。对具体业务应实行双人复核、分级审批、专业决策。

第十一条 项目经理违反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承担调查不实、跟踪不力的责任。

第十二条 预审、审批人员违反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承担担保预审、担保决策失误的责任。

第十三条 风险合规部违反第八条的规定,承担审核不严、监管不力的责任。

第十四条 风险合规部违反第九条的规定,承担代偿失误、追偿不力的责任。

第十五条 出现上述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情形,视情节轻重,公司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做出通报批评、扣发效益工资、扣发风险准备金,或给予行政处分、追究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四章 项目经理A、B角制度

第一条 承办项目严格实行A、B角制度,项目经理A角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B角是项目的重要责任人,A、B角共同负责

第二条 保后跟踪要求及实施部门

一、保后跟踪是指项目承保(含委托贷款,下同)后,期届前,公司对借款人履行合同情况及借款人资信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排查风险隐患。保后检查是确保担保贷款按规定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减少风险的重要措施。

二、保后跟踪由项目所在业务拓展部组织实施,风险合规部进行监督管理,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条 保后检查时间要求

一、项目承保后第一个月必须检查一次,以后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二、项目届期前一个月,项目经理应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三、项目经理每次检查完后三个工作日内必须完成保后检查表。第四条 保后检查方法

一、以项目经理自查为主其他项目经理互查为辅,必须进行现场检查;

二、查账与查库相结合;

三、检查分析和建议相结合;

四、保后检查和争取派生业务相结合; 第五条 保后检查主要内容

一、贷款担保、委托贷款检查重点内容

(一)贷款用途是否改变,是否与项目调查阶段核实的资金用途差异很大;

(二)检查企业每月的财务报表;

(三)检查资金使用效果和财务状况;

保后跟踪走过场的项目经理、业务拓展部,风险合规部有权通报批评,并以此作为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风险项目管理规定

第一条 风险项目管理系指强化在保项目管理,早发现早处理项目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担保代偿损失,实现担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条 风险预警类别

一、项目经理在保后跟踪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风险分类。业务拓展部负责对预警项目进行汇总分析。风险合规部有权审核项目风险分类的真实性、有效性。

项目风险预警共分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三级。

二、对于在项目上会审查过程发现存在异常情形的,预计未来风险较大的,或抵押登记、典当过桥、放款前后环节存在异常情形的,或风险管理相关人员发现特殊情形的,可以划分为关注项目,由风险合规部汇总跟踪。对于关注类项目,根据承保后企业经营状况,决定调整为正常或预警项目。

第三条 风险分类标准

一、正常类项目须具备以下标准:

(一)核实企业无异常经营信号,各种迹象显示经营正常;

(二)信用记录完整,无新增不良银行信用、税务信用、商业信用信息;

(三)经营现金流量正常,未来还款乐观。

二、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应将项目分类为一级预警:

(一)与上同期相比,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0%以上,或主营

010

深迹象;

(十五)其他风险预警信号。

三、存在第三条所列明的情形基础上,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分类为二级预警:

(一)销售额大幅下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严重亏损;

(二)涉及重大法律诉讼、仲裁或重大经济纠纷对持续经营造成关键性影响;

(三)抵(质)押物被司法机关查封;

(四)不能与借款人或实际控制人取得正常联络,实际控制人突然失踪;

(五)已至少发生一期拖欠等额还款、利息,经催促仍未归还;

(六)预计项目可能逾期;

(七)对于保函项目,发生重大影响工程履约或导致预付款使用转移的现象,因承包方原因导致工程严重滞后、工程款拖欠严重、项目出现较大质量、安全事故、该项目被业主或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处罚或列为预警,受益人对保函申请人发出严重警告,遭受索赔的可能性较大。

四、在前述风险预警信号基础上,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分类为三级预警:

(一)第一还款来源枯竭,资不抵债,民存实亡。

(二)有证据显示借款企业或保证企业转移资产,抽逃资金。

(三)累计欠息三个月及以上,或等额还款累计逾期三期及以上,预计项目逾期或代偿风险很大。

(四)贷款银行发出风险提示文件,已经或将要启动提前收贷程

212 的有效运行并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及时、系统地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以确保担保项目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转。

第二条 稽核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对担保项目情况和项目经理尽职调研情况的稽核。具体包括融资担保项目、委托贷款项目、小额贷款项目、保函项目等的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管理状况、财务状况等。

第三条 稽核依据

一、文档材料:担保项目资料文档,包括项目评审报告、企业基本信息材料、企业财务报表、企业贷款卡信息、信用状况、诉讼情况等。

二、企业现场调查,包括财务、存货、生产、管理等。

第四条 稽核方式

由项目经理配合稽核人员以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到被稽核企业现场调研的方式进行,非现场调查以项目经理根据稽核人员的要求提供相关项目资料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 稽核要求

一、项目经理应积极主动的配合评审顾问的稽核工作,对于评审顾问针对项目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答复。

二、项目经理应做到尽职调研,保证提供的稽核所需资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三、项目经理应做好被稽核企业和评审顾问间的协调工作,保证稽核工作的良好界面。

四、由稽核人员制作书面的项目稽核报告。

414

工资损失的,公司将根据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十五、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防范和控制担保风险,确保担保资金安全,提高经营效益,根据公司担保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司风险管理是指:从个人、企业申请为其提供担保至担保终结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行为的总和。主要包括借款人信用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反担保措施保障不力风险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必须坚持职责明确、检查到位、及时预警、快速处理的原则。

第三条 公司成立风险决策委员会,由总经理任主任,副总经理任副主任,调查部经理、信审中心负责人、信审中心主审、财会负责人、公司外聘资深行业专家、法律顾问为会员。负责对每笔担保业务进行审议。风险决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公司会议室,办公室主任由信审中心负责人履行职责。

第四条决策委员会的会议不定时召开,只要有个人、公司业务上报相关银行前,由信审中心经办人,上报部门,由信审中心组织协调其它相关成员召开评审会议。

第二章 保前风险管理

第四条 保前风险管理主要由公司调查部、信审中心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对担保项目进行评估,它是控制担保业务项目风险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其作用在于全面科学的调查、分析、评估担保项目的各方面,包括:(个人):个人社会关系、个人素质、财务状况、工作状况、信用状况、用款项目及反担保措施、还款长期来源。(公司):企业素质、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用款项目及反担保措施,分析项目主要风险所在对担保项目做出综合评价,为公司是否承保该项目提供决策依据。通过项目评估,使承保项目的代偿风险降至最低。

第五条 担保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即借款人资信评估(以公司相关软件为基础),用款项目评估和反担保措施评估。

第六条 借款人资信评估。主要评价个人、企业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两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企业基本情况分析、个人、企业经营者素质分析、市场与产品分析、领导能力及管理水平分析、产业分析、经营状况分析、信用状况分析、经济实力,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赢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成长性等。其评估结果,是对个人、企业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的最终判断。

第七条 用款项目评估。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担保项目和担保贷款用于小型项目建设或技

术改造项目时,要对建设项目或技改项目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法性及可行性、项目所属行业分析、产品市场分析、项目技术分析、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计划、项目进度预测、项目经济效益预测、项目风险分析等。通过对项目的综合分析,得出对项目偿债能力的判断。

第八条 反担保措施评估。设定反担保措施是分散担保业务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反担保措施保护担保人的利益的程度,取决于反担保措施的合法性、变现价值、变现税费、变现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在反担保措施设立前,应对其合法性、权属、价值及可变现性等进行客观、科学的全面评估。对反担保标的物和权利的,首先要确定评估基准日的价值,其次要确定在未来发生代偿时的价值,以及变现的难易程度和变现税费等;同时还应根据项目风险和反担保措施的种类,分别设定折扣率。

第九条 企业提供的反担保抵押物,要按照四易原则(易于变现、易于评估、易于执行操作、易于触动受保人利益)确认担保物,在设定反担保物时应首先以业主或法定代表人及其股东个人财产作抵押,然后再以企业房产、设备、契单及其他有价证券和知识产权等作抵押或质押。

第十条 凡涉及有权属证明的财产抵押,都应通过有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对其价值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并在法定登记机关依法办理抵押登记,从法律上完成抵押物他项转移登记。第十一条 完成项目评估后,由调查部撰写项目调查报告交信审中心,信审中心根据调查部的调查报告及企业提供的资料,重点审查项目真实性到期偿还能力,反担保措施是否合法有效足值等方面,并撰写项目风险审查报告;然后将所有资料交风险决策委员会进行审议,对

提交风险决策委员会审议的担保项

目,委员会所有成员必须在担保项目审议表上签字备案(<<担保项目审议表>>附后)。

第十二条 担保项目经风险决策委员会审议同意,并报送董事长决策后,信审中心经办人员必须到被担保企业调查相关限制性条款是否落实,落实后方能与银行签订<<保证合同>>及与企业签订<<反担保合同>>,<<用款监管合同>>。

第三章 保中风险管理

第十三条 公司与银行签订<<保证合同>>后,意味着承担保证责任的开始。在担保责任解除以前,公司将指定专人负责每个项目的跟踪和管理。

第十四条 担保贷款发放后,调查部应及时到被担保个人、企业的经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按合同约定使用资金,项目建设进度或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有

无挤占、挪用担保资金等情况,并填制<<在保项目跟踪检查表>>。

第十五条 在保期内,经办业务人员应对抵(质)押物定期进行检查。以存货、仓单等作质押的要建立分项的管理台帐,指定专人保管,货物的出入库要有公司指定监管人员的书面同意。

第十六条在保期内,经办业务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填写《在保项目跟踪检查表》及《工作日志》备查,并与企业的领导层定期进行沟通,了解其重大经营策略调整、管理结构及组织结构变化、重要管理人员的变动、重大负债、签订新的重要业务合同等可能影响担保合同履行的情况,并及时书面上报公司风险评审委员会,确定风险程度,并告之银行应采取何种措施,以降低我司的担保风险。

第十七条在保期内,业务经办人员如发现企业有以下行为或趋势;要及时向公司领导和决策者反映情况,就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和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① 抵(质)押物价值有明显减少或有减少可能;

② 抵(质)押物有明显变化;

③ 被担保方涉及重大民事、经济纠纷;

④ 被担保方很明显没有还款意愿;

⑤ 被担保方经营困难、现金流量极度匮乏等。

第十八条 主合同到期前1个月,调查部应向企业发出书面《担保债务到期通知书》,提前通知被担保方做好还款准备,督促被担保方尽早筹集还款资金,并确认被担保方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如果确认被担保方在贷款到期日没有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我司应立即汇同银行一道进入风险处理程序,做好对抵(质)押物进行处理和诉讼保全的准备,确保银行全额收回贷款本息,尽最大限度降低我司担保风险。

第四章代偿后风险管理

第十九条代偿后风险管理,主要由公司风险决策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调查部、信审中心配合。

第二十条代偿前的核查。在代偿款支付以前,风险决策委员会应认真、细致地做好以下核查工作:

① 审查原始合同,确认协议各方是否严格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即银行贷款资金是

否全部及足额到位,是否设置了可以抵扣代偿金的保证金措施等;

② 项目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如个人、企业与银行经办人串通骗取公司的担保,用担保

贷款归还银行的逾期贷款等行为。

③ 个人、企业提供基础资料时是否提供了虚假资料,是否存在违反法律的行为,若是

触犯了法律应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若是信用问题应及时向社会公示有关信息。④ 与银行建立沟通平台,共享个人、企业的有关信息,尽量清除信息的不对称,给银

行贷款和我司担保带来风险。

第二十一条落实代偿后的追偿权利。在担保项目发生代偿后,公司应及时与被担保人进行谈判,双方就代偿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承担、被担保人还款计划、违约金或滞纳金的支付标准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以落实公司向被担保人追偿债务的权利。第二十二条担保责任解除后的手续

不管是无代偿解除担保责任还是代偿解除担保责任,公司在担保责任解除后,应向银行索取《解除担保责任通知书》。如银行方面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具《解除担保责任通知书》,公司应要求银行在保证合同上注明“乙方担保责任已解除”字样,并加盖公章。

第二十三条代偿项目的追偿

公司代替被担保人偿还银行的债务后,在法律关系中公司由担保人转变为为债权人。为尽可能减少代偿带来的经济损失,公司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行使追偿权。

一、代偿项目的管理

(一)建立代偿项目风险评级的报告制度(按银行五级分类),及时监控代偿资金总

量及风险级别的转移情况,定期反映代偿项目的动态情况。

(二)指定专人负责代偿资金的回收工作,每个代偿项目有具体的工作方案,对责

任人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三)对代偿项目要一户一策,对症下药,重点突破,确保措施有效。

(四)对代偿项目要进行剖析,属业务人员不按工作程序等主观原因造成的要进行

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对催收代偿资金有贡献的要奖励,奖、罚的标准要具

体,做到奖罚分明。

二、代偿资金的回收

公司收回代偿资金的主要方式有:

① 处理抵(质)押物及其他财产权利。

② 落实信用反担保方履行义务。

③ 分割债务、转移债权。

④ 变更担保、增加抵押。

⑤ 以资抵债,减少风险。

⑥ 债权变股权及债权、产权重组。

⑦ 依法起诉。

⑧ 其他方式,如将回收的资产、取得的股权打包处置。

第二十四条代偿损失的核销

经多方努力确认不可能追回的代偿款,或代偿时间在3-5年以上的代偿款,可以确认为是公司的呆账、坏账。为了真实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对于确认的损失要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予以核销,担保业务形成的损失可用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冲销

第五章贷后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定专人对贷款客户的情况逐户建立台帐,并提前3天通知客户还本付息。

第二条公司每一个月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贷款客户调查了解情况一次以上,且就客户情况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上报放贷银行。

第三条公司及银行客户经理每一季度对客户进行调查一次。

第四条贷款客户每个月或每季度应报送财务报表和银行对帐单到公司总部及放贷银行,无报表的送银行对帐单,要求资金进出必须经过银行。对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

第五条公司对贷后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1、贷款用途是否合理、正当,是否用于非法经营;

2、借款人是否有违法经营行为,是否卷入经济纠纷;

3、抵押物的完整、完好状况;

4、借款人是否按时还本付息;

5、借款人法人代表或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变化情况和原因;

6、借款人报送的一切资料的真实度和可信性;

7、了解和分析客户的经营和资产负债变化情况;

8、在贷后管理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给予及时处置;

第六条贷款银行按贷款客户贷款金额提取客户还款保证金,待客户贷款还清后返还。

第七条银行利息在贷款客户放款时一次性扣取。

第四篇:企业舆情管理办法范文

武 汉 重 型 机 床 集 团

舆 情 管 理 办 法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职工的意见、愿望和呼声,为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切实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规范企业舆情信息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舆情管理的工作原则

第二条

企业舆情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统领舆情信息工作,要围绕大局、大事、大势开展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密切关注基层群众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着力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三条、企业舆情管理的工作部门

企业舆情管理工作由党委工作部具体负责人,责任人为党委工作部的分管领导,各部门要在人员配备和办公条件上予以保证。

第三条、舆情信息的报送内容

1、干部职工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的思想动态和反映。干部职工在一个时期对企业发展情况的看法,关注的热点、难点。

2、思想理论领域值得关注的动向,影响人们思想具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

3、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4、社会各界对宣传思想工作本身的评价。

第四条、社会舆情信息的报送程序。

1、各部门要抓好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预警、通报工作,对突发事件、重点事件,要在事发2小时内上报党委工作部。

2、舆情信息搜集完毕后,相关工作人员要署实名上报。

3、日常舆情信息的搜集要每周上报一次,上报至党委工作部。第五条、舆情信息的报送要求

1、报送舆情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准确,不能主观臆断。

2、舆情信息要把握重点、突出特色、注重质量。

3、舆情搜集工作人员要善于拓展和延伸信息收集渠道,特别要注重反映基层职工的意见和看法,力求清晰明了、真实准确、言简意赅。

第六条、舆情工作的考核办法

1、公司舆情工作的牵头部门为党委工作部,要将此工作纳入月度工作计划。

2、对于季度内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党委工作部将在系统内进行表扬,并将舆情工作的开展情况反映到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对于出现重大负面舆情而且舆情搜集工作开展不力的,要给予相关负责人处罚,第七条、附则

1、本办法由公司党委工作部解释并监督执行。

2、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舆情管理办法(最终版)

****有限公司舆情管理办法

为正确把握和引导舆论导向,切实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密切联系,畅通员工意见表达渠道,进一步规范企业舆情信息管理工作,营造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舆情管理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围绕大局、大事、大势开展工作,积极贯彻“实时收集分析、迅速应对反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正面导向、实现群众满意、维护良好形象”的工作方法,密切关注基层群众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到正视问题、坦诚对待、公开透明、依法处置,有效推动企务公开、切实化解负面质疑、杜绝矛盾升级、优化舆论环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公司的组织成长。

第二条

**公司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下设舆情监测协调组、网络舆情监测组和舆情应对处理组等专业小组。

各单位、各部门要指定1-3名人员担任部门舆情监测员,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

第三条

舆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与**公司相关舆情监测管理的决策和指挥。

舆情监测办公室负责对外宣传口径的把握和舆情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的各专业小组负责对舆情进行指导、协调、监测分析、督办、处理、反馈等具体工作。

舆情管理员负责舆情监测的上报、处置意见的报送。第四条

为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舆情,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或部门网络舆情监测、上报工作,并按照舆情管理办公室部署和要求做好跟帖等处置工作。

(一)舆情管理员应当要求具有保密意识,且责任心强,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对一些苗头性、共性的、敏感性、焦点性问题,要早发现、早重视、早解决、早上报。

(二)日常监测时段为7×8工作制(7个监测日,8个工作小时),重大节假日或特殊时期,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监测频次,延长监测时间,增加监测人员,重点关注各大网站、省市内各热门网站论坛、重点人员的博客微博。

(三)重大舆情发生,舆情管理员应于第一时间上报至公司舆情监测管理办公室。

(四)公司舆情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舆情信息报送的汇总、登记和评比,并提交舆情管理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研判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分析判断舆情的级别和程度,提出处置意见。必要时,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第五条

舆情收集的范围是:互联网络、报刊、电视台、电台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发行的各类简报内参等媒体。舆情收集的内容包括:涉及**公司的报道和评论、投诉举报、批评建议等内容,重点关注相关有负面影响的舆情。

第六条 监测到舆情发生时,舆情管理办公室要及时跟踪观察,掌握、研判舆情后,在领导小组指挥下,在尚未调查清楚、无法出具正式结论和回复之前,不能有抵触心理,要运用网络化语言,采用跟帖、撰写网络评论、微博等形式积极参与网上舆论,引导舆论焦点转向主流,维护正面形象,优化舆论环境,减少负面影响,防止事态恶化。

(一)与刊发或播报负面信息的媒体沟通,或者通过向地方政府、宣传部门汇报,撤除或者减少对负面信息的报道或刊发,及时封堵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对恶意散布谣言、煽动、串联、聚集上访和泄露国家秘密的,要协调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训诫和教育,必要时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组织舆情管理员以个人名义发表稿件或跟贴,进行正面引导,厘清事实真相。

(三)组织正面宣传,宣传**公司的正面形象、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四)舆情监测员组织稿件或跟贴,必须在引导任务下达后24小时内完成。稿件和跟贴必须反映正面形象和观点。

(五)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及时删除网上不良信息:

1、与信息发布者沟通删除相关网页;

2、与网站管理部门沟通删除网页;

3、报请政府新闻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处理;

4、报请当地公安机关网络监察处(网络警察)处理;

5、积极建立、运用舆情信息化监测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6、其他途径。

第七条

对于负面新闻或评论,舆情管理办公室要给予必要的正面回应和正式答复。正面回复必须建立在调查处理的基础上,由办公室根据相关科室的调查处理结果和书面意见材料进行整理,经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予以发布。

正面回复必须以**公司的名义发布,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表达准确得当。

正式回复后,舆情管理员要及时跟踪媒体,掌握进展与动态,了解回复后的社会反响,对舆情反弹情况及时向舆情管理办公室主任汇报,视情况启动新一轮舆情应对流程。

第八条

公司舆情管理办公室要建立舆情管理工作台账,对公司舆情处置情况进行督查督办。舆情应对工作“谁主管,谁负责”,实施责任追究制。舆情应对工作要列入各单位、各部门绩效考核,对舆情处置不力,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及个人取消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由公司依据《科级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各单位、各部门舆情管理员要定期撰写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分析报告,以加强舆情分析带动舆情信息质量的提高。

对于舆情管理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公司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九条

加大宣传投入和奖励力度,主动与新闻单位建立正常的业务关系,形成日常有效协作、沟通、交流机制,加强正面(正能量)宣传报道。

第十条 本办法由舆情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厂按照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舆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下载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公司舆情风险管理办法201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舆情风险评估制度

    舆情风险评估制度 为加强舆论引导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科学决策,满足群众知情权,有效防范舆情事件发生及蔓延,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一、重大......

    2021年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2021年公司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识别、监控公司潜在风险及其发生概率,确定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及限度,认定该等风险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

    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办法

    XXX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增强公司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有......

    XX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初稿)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

    公司风险管理办法(共5篇)

    XXX有限公司 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签发日期: 实施日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XXX有限公司(下简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控制,确保企业目标实现,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根据......

    市直机关网络舆情管理办法

    市直机关网络舆情管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文件精神,动员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将先进性和担当精神延伸到网上,在网上积极发出“党员干部好声音”,壮大主流思想舆......

    钢铁企业网络舆情管理办法

    ****公司网络舆情管理规定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根据《****集团有限公司网络舆情管理规定》的要求,为规范****公司舆情信息管控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动态,加强网络信息管......

    风险管理办法

    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依据《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暂行管理办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贯彻和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