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W(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W(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舆情风险评估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评估原则、评估范围、评估程序及责任追究,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估工作目标。
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在党W、政府重大事项实施前,重点围绕可行性、民众认可度、媒体关注度等方面,预判可能引发的公众舆论炒作和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负面舆情风险,采取风险防范与处置措施,切实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的舆情风险,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二、重大事项范围。
本办法所称重大事项是指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较大,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重大决策。
落实上级党W、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和各部门及乡镇即将出台实施的决策。(二)重大会议。
各部门组织招商引资推介会、文化交流会、旅游推介会、业务培训会等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组织在异地召开的参与人数在*人以上的会议。(三)重大项目。
各部门及乡(镇、街道)实施的重大投资项目。(四)重大活动。
各部门承办或举办的各类活动。(五)其他。
涉及民族宗教、民俗事务、历史遗留问题等涉及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可能会引发舆情风险的事件等。凡属评估范围内的事项,必须组织进行舆情风险评估,把舆情风险评估作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开展实施的前置条件,做到“先调研、再决策,先评估、再实施”。
三、评估重点。
(一)是否在重大事项工作开展前通过上门动员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方式开展前期宣传解释工作。(二)是否有化解舆情不稳定因素的对策措施和制定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三)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社会负面舆论、网络不稳定事件诱发因素和恶意炒作等舆情风险点。
(四)是否设立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人员负责开展舆情信息搜集、分析和处置工作。
四、评估程序。
(一)设立评估工作组。对确定需要评估的项目,责任主体应成立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员开展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二)制定评估方案。
领导小组应全面了解掌握评估对象的基本情况,广泛征求民众对实施事项的意见、建议和主要诉求,在准确把握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态度基础上,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制定评估方案,适时组织评估。(三)开展分析评估。
主要针对重大事项实施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逐项进行分析预测,特别是对实施事项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及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舆论影响作出评估预测,作出总体评估结论,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分析评估工作应在重大事项实施前*个工作日完成。(四)形成评估报告。
责任主体单位根据舆情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作出的总体评估结论和意见建议,形成评估报告,完善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个工作日内将评估结果及评估资料向县W网信办报备。(五)跟踪评估事项。
对已经评估付诸实施的重大事项,责任主体要全程对相关热点话题做好信息跟踪、搜集,对其进行倾向性与趋势分析,及时发现和化解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引导舆论,确保实施事项顺利推进。五、责任追究。
(一)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要将舆情风险评估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二)对应纳入评估范围的事项,未组织开展评估的,或评估结果严重失误而引发舆论公众压力特别是重大负面舆情的,按照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三)按照“分层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评估”的原则,重大事项的组织实施单位是舆情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应负责重大事项实施前舆情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