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航运公司国内强制性规定清单
航运公司国内强制性规定清单 法律条例 1.2.3.4.5.6.7.8.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同日国家主席令第七号公布 1984年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同日国家主席令64号发布 1993年7月1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修订通过 同日国家主席令第6号公布 2009年5月1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同日国家主席令第26号发布 2000年4月1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国家主席令第70号公布 2002年1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国务院 国发[1983]202号 1983年12月29日发布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国发[1983]202号 1983年12月29日发布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国务院 国发[1985]34号 1985年3月6日发布 1985年4月1日实施)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89年3月29日 国务院令[1989]34号发布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1990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 同年3月3日交通部令[1990]第14号发布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1993年2月14日 国务院令[1993]109号发布并生效)12.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1993年9月11日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128号发布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1994年6月2日 国务院令[1994]第155号发布 1995年1月1日生效)14.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1995年3月21日 国务院令[1995]第175号发布并生效)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1997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16.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交水发[1997)107号)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2001年12月11日国务院令[20011第335号发布 2002年1月1日生效)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2月1日国务院令[2002]344号2002年3月15日生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6月19日 国务院令[2002]第355号发布 2002年8月1日生效)
船舶及公司管理
20.港口消防监督实施办法(1988年7月5日 交通部令[1988]2号发布 1988年8月1日生效)
21.客渡轮专用信号标志管理规定(1990年9月24日 交通部令[1990]26号发布 1991年7月1日生效)
22.船舶修理防火防爆管理规定(1991年5月25日 交通部、公安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令第31号发布 1991年7月1日生效)23.内河船舶航行日志记载规则(1992年8月31日交通部令[1992]40号发布 1993年1月1日生效)24.内河船舶轮机日志记载规则(1992年9月2日交通部令[1992]41号发布 1993年1月1日生效)2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1993年5月17日交通部令[1993]3号发布 1993年7月1日生效)26.运输船舶消防管理规定(交通部 交公安发[1995]137号文发布 1995年2月23日 1995年5月1日生效)27.船舶海事签证办法(港监[1995]230号 1995年8月3日发布1995年10月1日实施)
28.中国籍小型船舶航行香港、澳门地区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交通部 交安监发[1996]1号 1996年1月1日生效)29.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1996年12月24日 交通部令[1996]13号发布 1997年6月1日生效)
30.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1997年9月24日 交通部令[1997]9号发布 1998年5月1日生效)3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1997)(1997年11月5日 交通部令[1997]15号发布 1998年3月1日生效)32.关于降低我国船舶在国外滞留率原则意见的通知(交通部 交安监发[1997]878号 1997年12月29日)33.关于降低中国籍船舶在国外滞留率的若干规定(交通部 交安监发[1998]68号 1998年2月12日发布并生效)34.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船舶检验局船规字[1999]18号 1999年9月1日起施行)非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船舶检验局船规字[1999]18号 1999年9月1日起施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船舶检验局船规字[1999]586号 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35.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2000年2月15日 公安部令[2000]47号发布 2000年5月1日生效)36.关于对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开航前检查有关规定的通知(海船舶字[2000]8l号 2000年2月22日)37.关于加强客滚船安全管理的通知(交通部交海发[2000]93号 2000年2月23日)
38.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管理规定(试行)(海事局海安全字[2000]783号 2000年10月18日颁布 2000年10月31日实施)39.关于加强现有非国际航行散装液化气体船检验工作的通知(海事局 海船检字[2000]802号 2000年11月1日)40.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交通部 交海发[2000]586号 2000年11月9日发布实施)41.关于加强液化气船安全管理的通知(交海发[2000]587号 2000年11月9日)42.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1]第1号发布 2001年2月14日)
43.关于做好配备“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工作的通知(海安全字[2001]152号 2001年3月19日)44.关于实施运输船舶强制报废制度的意见(交通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 交水发[2001]151号2001年3月29日)
45.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技术条件和检验程序(国内船舶试行)(海事局海法规字[2001]180号 2001年4月2日公布 2001年4月20日施行)46.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1]第2号发布 2001年4月9日)47.国内船舶管理业规定(交通部令[2001]第3号 2001年7月12日)
48.关于对老旧运输船舶执行特别定期检验的通知(交通部 交海发[2001]430号 2001年8月6日)49.关于装配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有关事宜的通知(海安全字[2001]52l号2001年8月30日)50.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1]年第8号 2001年10月11日)51.关于开展对客滚船VDR安装实施检查的通知(海安全字[2002]152号 2002年4月1日)
52.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2]年第1号2002年5月30日发布 2002年7月1日实施)
货物载运、防污染管理 53.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交港监字[1981]2060号 1981年10月29日颁布 1982年1月1日生效)54.油船安全生产管理规则(交通部 交水监字[1983]860号 1983年4月12日颁布并生效)
55.防止舱、室作业环境中缺氧窒息事故的暂行规定(试行)(交通部 交劳字[1986]62号1986年1月29日颁发 1986年6月1日生效)56.集装箱装运包装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定(水监字1986)148号 1986年11月18日颁布 1987年1月1日生效)
57.关于海运生铁、金属块锭、盘元、煤炭、散盐、矿石、矿砂、矿粉等散装货物装舱标准和船舶、港口责任划分的规定(交通部 交海字[1987]261号 1987年4月22日)58.海运精选矿粉及含水矿产品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交通部 交海字[1988]275号 1988年4月22日)
59.外贸危险货物标志标记监督管理规定(港监字[1991]304号 1991年12月9日颁布 1992年1月1日生效)60.船舶载运外贸危险货物申报规定(港监字[1993]298号 1993年11月8日颁布 1994年1月1日生效)
61.液货船水上过驳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交通部 交安监发[1996]330号 1996年4月16日发布 1996年5月1日生效)
62.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第一部分水路包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996年11月4日 交通部令[1996]10号发布 1996年12月1日生效)63.船舶载运散装油类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海船舶字[1999]122号 1999年3月18日颁布1999年7月1日生效)64.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2000年8月28日交通部令[2000]第9号发布)65.港口货物作业规则(2000年8月28日交通部令[2000]第10号发布)
航行及通信管理
66.海上雾中航行规则(交通部 交督于字[1957]225号文发布 1957年6月11日)67.船舶防台技术操作规则(交通部 交督于字[1957]第339号文发布 1957年)
6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沿海港口信号规定(交通部 交船监字[1976]1302号 1976年11月15日 1977年6月1日生效)69.水运无线电通信管理规则(1981年4月1日(81)交信字350号)
70.船舶遇险紧急通信处置细则(交通部 交海字[1987]617号 1987年8月27日)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1991年4月28日 交通部令[1991]30号发布 1992年1月1日生效)
7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管理规定(1992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准 1993年1月11日交通部令[1993]44号发布 1993年2月1日生效)73.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交通部 交无委发[1993]201号 1993年3月8日 1993年7月1日生效)
74.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1993年3月24日 交通部令[1993]1号发布 1993年7月1日生效)75.海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管理办法(1993年12月24日 交通部令[1993]7号发布 1994年3月1日生效)76.水上移动卫星通信管理规则(1997年6月14日交通部令[1997]第5号发布 1997年10月1日生效)
77.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1997年9月15日 交通部令[1997]8号发布 1998年1月1日生效)78.中国船舶报告系统管理规定(海事局 海通航字[2001]215号 2001年4月13日 2001年6月1日实施)79.船舶引航管理规定(2001年11月30日 交通部令[2001]第10号公布)
80.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2002年8月26日交通部令[2002]5号发布 2002年10月1日生效)
船员管理
81.关于颁发和实施《船员服务簿》规定的通知(水监字[1984]82号 1984年6月27日颁布 1985年1月1日实施)(已废除)8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管理办法(1989年8月14日交通部令[1989]7号发布 1989年12月1日实施)83.内河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1992年4月7日 交通部令[1992]34号发布 1993年1月1日生效)84.关于加强海员证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交通部交安监发[1996]599号 1996年6月20日)
85.关于规范海员出境证件管理工作的规定(港监字[1996]164号 1996年7月3日颁布 1996年8月8日生效)
8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船船员特殊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港监字[1997]147号 1997年5月21日颁布 1997年6月1日生效)87.中华人民共和国客船、滚装客船船员特殊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港监字[1997]206号 1997年7月9日颁布并生效)88.高速客船夜航设备及船员操作安全要求(港监字[1997]221号 1997年7月22日)
8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1997年10月20日 交通部令[1997]11号发布 1998年1月1日生效)
90.中华人民共和国散装液体货船船员特殊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港监字[1997]369号 1997年10月28日颁布并生效)9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1997年11月5日 交通部令[1997]13号发布实施)(已废除)
9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1997年11月5日 交通部令[1997]14号发布 1998年8月1日生效)93.关于加强海员证管理的若干规定(海事局 海船员字[1999]539号 1999年10月22日发布实施)94.因公临时随船人员申办海员证管理规定(交通部 交海发[1999]704号 1999年12月2l日发布实施)95.关于客船和滚装客船船员任职资格有关事宜的通知(交通部交海发[2000]号 2000年3月7日)96.关于加强滚装客船船员特殊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海船员字[2000]120号 2000年3月8日)9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船上培训管理办法(海船员字[2000]779号 2000年10月13口颁布实施)98.内河滚装船船员特殊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海事局 海船员字[2001]168号 2001年3月23日)
9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水手、机工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办法(海事局 海船员[2002]27号2002年1月21日)100.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港澳航线专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海事局 海船员[2002]88号 2002年2月27日颁布实施)
二、国内相关建议性规定清单 1.2.3.4.5.6.7.8.海图作业试行规则(交水督(65)陶字第9号 1965年7月1日)日志记载试行规则(1965年7月1日 交水督(65)陶字第9号)
《船上油污应急计划》申报和审批程序(港监字[1994]29号 1994年2月17日发布实施)编制《货物系固手册》导则(港监字[1997]337号 1997年9月26日)
《高速客船操作安全证书(附件)》编写指南(港监字[1997]338号 1997年10月6日)《高速客船操作安全证书》发证程序及注意事项(港监字[1997]338号 1997年10月6日)客滚船安全和防污染操作程序手册编制指南(海事局 海安全字[2000]146号 2000年3月14日)中国船舶报告系统(CHISREP)船长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1年4月13日)
第二篇: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规定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水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____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及其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交通部主管全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依照本规定对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有关海事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确定的职责权限,具体负责本辖区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责任
第四条
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与防污染条件,保障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
第五条
航运公司应当确保向船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并对安全与防污染工作进行监控,保持船岸之间的有效联系。
第六条
航运公司应当确定安全与防污染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并指定本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安全与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
航运公司应当具有适任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并明确其岗位职责。
航运公司的主要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不得在船上兼职或者跨航运公司兼职。
第八条
航运公司应当为船舶配备满足最低安全配员要求的适任船员。
第九条
航运公司应当确定船长在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方面的最终决定权。
第十条
航运公司应当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和规范安全与防污染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安全与防污染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并提高对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的应急反应能力。
第十一条
航运公司应当建立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对船舶及其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第十二
条航运公司应当根据船舶的种类、航区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岸基、船岸和船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训练演习。
第十三条
中国籍船舶发生事故、重大险情或者被滞留时,航运公司应当尽快向船籍港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光船承租人可以将其所属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委托其他航运公司。
航运公司在接受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委托时,应当与委托方签订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协议,协议内容应当包括:
(一)当安全与防污染同生产、经营、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当坚持安全第一和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二)本规定所有有关安全与防污染的责任和义务由受托方独立承担;
(三)在不妨碍船长履行其职责并独立行使其权力的前提下,受托方对处理涉及安全与防污染的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四)委托方应当向受托方提供足够的资源,确保受托方有效开展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工作;
(五)委托方船舶的船员配备和调动、船舶及设备维护、应急反应等方面应当服从受托方的指令。
委托方、受托方应当将双方及其船舶的详细情况及船舶管理协议报受托方所在地和船籍港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体系的有效性。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的范围,由交通部公布。
第十六条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除应当符合本章第四条至第十四条规定外,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制定安全与防污染操作规程;
(二)确保当发生事故、险情和不符合规定情况时得到报告、调查、分析和纠正;
(三)有效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
(四)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
第十七条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应当及时向公司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
鼓励第十五条规定范围外的航运公司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章
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
第十九条
安全管理体系经过审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及其指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航运公司签发相应的安全与防污染能力符合证明(以下简称符合证明)或者临时符合证明,对符合条件的船舶签发相应的安全管理证书或者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审核、发证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规定的条件,并按照《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制定的审核发证规则和审核发证程序执行。
第二十条
经过初次审核,对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航运公司,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签发有效期为___年的符合证明。
第二十一条
船舶应当保存一份符合证明的副本,船舶所持符合证明副本中载明的船舶种类应当覆盖该船舶。
第二十二条
经过初次审核,船上的管理及操作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向船舶签发有效期为___年的安全管理证书。
第二十三条
航运公司应当在符合证明的周年日前___个月内申请审核,船舶应当在安全管理证书第二和第三个周年日期内申请中间审核。海事管理机构根据审核、中间审核的结论决定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是否继续有效。
第二十四条
新成立的航运公司或者对原符合证明增加船种的航运公司应当申请临时审核。经过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合格的,发给有效期为___个月的临时符合证明。
新建造船舶投入营运前或者航运公司新承担对某一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责任或者船舶更换国籍的,航运公司应当为船舶申请临时审核,经过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合格的,发给有效期为___个月的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特殊情况下,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对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的有效期展期___个月。
航运公司应当在临时符合证明、临时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前___个月申请初次审核。
第二十五条
航运公司应当在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前___个月申请换证审核;通过审核的,签发新的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新签发的符合证明或者安全管理证书自原证书的届满之日起算,有效期为___年。
第二十六条
在审核或者换证审核中,发现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或者有大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时,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对其在相应审核的___个月后实施跟踪审核。
航运公司所管理的船舶出现发生重大事故、连续发生事故、多次被滞留等情况时,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对其实施附加审核。
第二十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在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符合规定情况的,应当要求航运公司限期改正,并按时指派审核人员验证航运公司在规定期限内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第二十八条
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和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确定格式并统一制作。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的监督检查制度,对航运公司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
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不得拒绝、妨碍或者阻挠。
第三十条
航运公司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在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第三十一条
航运公司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应当办理符合证明而未办理的,或者航运公司、船舶不再符合签发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条件的,应当责令航运公司、船舶立即改正。船舶不按照要求改正的,对船舶可以采取责令停航、改航、停止作业、禁止进出港口等行政强制措施。
第三十二条
作出许可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未按照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的要求申请审核,或者审核发现有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的,应当注销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或者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如果注销符合证明或者临时符合证明,所有相关安全管理证书或者临时安全管理证书也应当注销。
第三十三条
作出许可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未按照第二十七条的要求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出现的不符合规定情况采取纠正措施的,应当注销符合证明或者安全管理证书。
第三十四条
有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审核、发证及相关活动实施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规定,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对航运公司处以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受托航运公司未履行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责任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对受托航运公司处以___元以上___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有关审核人员违反本规定以及相应的审核发证规则和程序的,由有关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审核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规定应当进行处罚的,按照《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和《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定义:
(一)航运公司:是指承担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责任和义务的航运企业,包括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和光船承租人。
(二)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能使航运公司人员有效执行航运公司安全和防污染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三)符合证明:是指签发给航运公司,表明该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
(四)安全管理证书:是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航运公司和船上管理已经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证明文件。
(五)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重大事项:是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发生体系文件改版,体系内重大人事及机构变动,体系内船舶数量和种类变动,航运公司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发现体系运行出现重大问题等情况。
(六)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是指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情况。
(七)重大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是指对人员或者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者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或者情况,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有关要求。
(八)周年日:是指符合证明和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截止日期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___年___月___日起施行。
第三篇:安全生产管理强制性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强制性规定
总则 1.1目的
为了更有效的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强化公司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和违章现象,预防和控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参施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利益和企业形象,本着“突出重点,狠抓监管,强制执行”的原则,特制定如下强制性规定。1.2业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2 管理职责
2.1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强制性规定”的编制和监督落实工作,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对“安全生产管理强制性规定”内容进行及时修订和完善。
2.2公司财务部负责配合安全管理部落实各种罚款资金的过程管理工作。3 实施细则
3.1 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强制性规定
3.1.1 各项目部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要去,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根据参施工程性质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3.1.2 各项目应加强对分包企业管理,严禁将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施工任务分包给无任何资质或资质不符的施工单位。同时,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要求严格审核分包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3.1.3 根据京建施京建施[2007]140号文件规定,落实群众监督员审核、培训工作,按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群众监督员,在进行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施工作业时,群众监督员必须认真履行旁站制度,对作业全过程进行监控。
3.1.4 各项目成立初始,必须以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予以严格落实。3.2 安全生产协议、方案和交底强制规定
3.2.1 工程实行总分包管理时,必须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租用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前,必须与出租方签订“租赁安全协议”。各种协议必须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可根据施工特点,在原有条款基础上对协议内容进行补充,并履行签认程序。
3.2.2 各项目参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类施工方案中要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要明确工作目标、组织机构、标准依据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同时,严格履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会签制度,各类审核、审批手续要及时、有效。凡经签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严格执行。
3.2.3 依据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要求,对特定工程组织专家论证。同时,针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3.2.4 各项目部要结合参施工程特点,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内容,编制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技术交底要分级进行,由各单位参施工程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向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交底,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认程序,并形成交底记录。各项目参施工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参与交底的编制与落实,任何未接受交底人员不得上岗作业。3.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强制性规定
3.3.1 各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三类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并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方可上岗。
3.3.2 各项目部应挂牌设立“农民工夜校”,将“实名制”管理和农民工三级教育相结合,认真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参施人员未经教育或考核不合格严禁上岗作业。3.3.3 各项目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满足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13号令之规定,经过本工种相关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并通过属地主管部门考核,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按期履行年审程序。未经考核取证或证件过期未年审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施工。
3.3.4 各项目部必须督促各参施单位落实班前教育制度,尤其是变换工作内容或变换工作地点时,应组织相关参施人员进行教育,班组负责人负责填写相关资料,并报送各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4 安全生产检查强制性规定
3.4.1 各项目部应依据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结合参施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明确检查人员、检查形势和检查内容。每月至少组织2次文明安全施工综合检查活动,由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牵头,各相关业务部门参加,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3.4.2 各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日检职责,认真填写“安全生产工作日志”,及时完善相关检查资料。
3.5 安全生产投入强制性规定
3.5.1 各项目部应依据京建[2005]802号文件和京造定[2009]4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编制保障资金投入计划,认真做好资金投入登记备案和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3.5.2 各项目部应以城建安全发[2007]85文件为依据,建立完整的安全保障物资采购、审核、使用流程,以城建集团审核合格劳动用品厂家和销售人员名录为参考,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选购符合标准的安全物资,各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落实进场审核和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3.6 分部分项工程强制性规定 3.6.1 土方施工强制性规定
3.6.1.1 必须编制土方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对于开挖深度超过5米的深基础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必须按本规定4.2.3条款要求组织专家论证,并编制专项安全方案。
3.6.1.2 土方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要求,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放坡、浇筑护坡桩等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严格按照本规定4.2.4条款要求对所有参施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认程序。
3.6.1.3 深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指派专人对边坡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3.6.1.4 土方施工过程中沟槽边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支搭防护栏,同时,严禁在沟槽边缘1米距离内堆放物料或停放机械。
3.6.1.5 土方施工前应及时了解掌握施工部位现况管线情况,明确管线性质、数量和具体位臵,并结合施工要求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线保护措施。同时,履行汇报程序和会签手续,在取得业主、甲方、建立签认后,方准动土施工,并在作业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旁站监控。3.6.2 脚手架施工强制性规定
3.6.2.1 脚手架施工必须由各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设计,并编制专项搭设、拆除方案和专项安全方案,在经过公司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准实施。高大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施工必须按本规定4.2.3条款要求组织专家论证。
3.6.2.2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4.2.4条款要求对所有参施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认程序。
3.6.2.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的相关要求。3.6.3 模板施工强制性规定
3.6.3.1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要求严格执行JGJ-162-2008标准,大模板的制作、组装、吊运、安装、存放、保险购要求执行京建发[2006]1039号文件,大模板的保险装臵和自制模板的吊环要求以及无腿模板插放架的支搭执行京建发[2010]281号文件。
3.6.3.2 模板施工必须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大模板施工必须按照本规定4.2.3要求组织专家论证。
3.6.3.3 模板施工前必须按照本规定4.2.4条款要求对所有参施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认程序。
3.6.3.4 小型模板吊运必须采用容器,且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米。3.6.4机械施工强制性规定
3.6.4.1 起重机械施工严格按照建设部令166号和京建施[2008]368号等有关规定落实租赁、备案、安装、使用、检测、拆卸等工作。
3.6.4.2 摊铺机、压路机、铣刨机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专机专人,持证上岗,杜绝酒后作业,疲劳驾驶.。
3.6.4.3机械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专项安全方案,并在施工前向所有参施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程序。
3.6.4.4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和信号工必须持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作业。
3.6.5 有限空间作业强制性规定
3.6.5.1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定》,明确主要负责人职责,本着“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建立作业审批、危害告知、现场监督、安全培训、应急救援等安全施工体系。
3.6.5.2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报请属地相关检测部门对作业空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气体进行专业检测,掌握具体情况。
3.6.5.3 有限空间作业时要采取有效通风措施,配备各类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并根据作业空间的实际请款想作业人员配发符合标准的呼吸防护用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3.6.6 人工挖孔桩施工强制性规定
3.6.6.1 人工挖大孔径桩的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或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3.6.6.2 人工挖孔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制定防高坠、物体打击、坍塌、人员窒息等安全保障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3.6.7 临时用电强制性规定
3.6.7.1 各项目部必须根据参施工程临时用电要求,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过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准实施。
3.6.7.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执行JGJ46-2005标准要求,落实三级配电和逐级漏电保护措施,实行三相五线制的线路配臵规定。3.6.8 施工机械强制性规定
3.6.8.1 钢筋和木料加工机械必须搭设防雨防砸棚,运转部位设防护罩,设臵安全防护挡板。同时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标准。
3.6.8.2 电焊机必须设臵专用开关箱,安装弧焊机触电保护器,一、二次侧防护罩齐全,二次则安装防触电装臵,使用专用的焊把线和焊钳,且双线到位。
3.6.8.3 潜水泵必须设臵专用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施工时必须使用绝缘材料悬挂。3.6.8.4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作业前,必须检查绝缘手柄是否完好,漏电保护装臵是否灵敏有效,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绝缘保护用品。3.6.9 关键部位施工强制性规定 3.6.9.1 邻边、洞口防护强制性规定
3.6.9.1.1 深度超过2米的沟槽和深基坑以及房建首层周边、框架邻边、阳台周边必须搭设两道护身栏,刷红、白相间漆。
3.6.9.1.2 施工现场洞口防护必须严密,超过1.5X1.5m以上洞口四周应加设护身栏,并用密目网密封;小于1.5X1.5m空洞应采用盖板密封,并采取固定措施。3.6.9.2 电梯井防护强制规定
3.6.9.2.1 电梯井首层必须设臵双层安全网,四周封闭严密,每四层或高度不超过10米应加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网内不得有杂物。
3.6.9.2.2 电梯井内作业平台下支点必须采用圆32以上的圆钢。
3.6.9.2.3 电梯井应设高度应为高度1.5m工具式防护门,且用密目网密封。3.6.9.3 卸料平台防护强制性规定
3.6.9.3.1 卸料平台搭设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验收程序。
3.6.9.3.2 卸料平台底部铺板必须严密,周边采用硬质材料做高度1.5米挡板,设臵自动联锁防护门和保险绳。同时,外部悬挂限重标识,内侧悬挂物料码放明细目录。3.6.9.3 水平网、密目网支设强制性规定
3.6.9.3.1 采用外挂架或爬架的高层建筑首层必须设臵双层水平安全网,宽6米,下方净空5米,双层网间距50厘米,支设满足里低外高要求,且网内不得有杂物。同时,每隔四层要
再设一道宽3米的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必须为锦纶材质。3.6.9.3.2 密目网支设必须采用专用绳绑扎。
3.6.9.3.3 水平网和密目网的采购应按照本规定4.5.2条款要求落实,每次所购产品必须有批次监测报告。
3.6.9.4 井字架、龙门架搭设强制性规定
3.6.9.4.1 井字架、龙门架搭设前必须按规范编制搭设和拆除方案,并履行审批、交底程序后实施。
3.6.9.4.2 井字架、龙门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过集团公司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6.9.4.3 井字架、龙门架应设臵超高限位器和水平限位装臵。
3.6.9.4.4 井字架应在10米高度处设臵一道揽风绳,每增加10米增设一道揽风绳,且吊盘使用双保险吊盘。
3.6.9.4.5 卷扬机和揽风绳地线必须使用地埋式。3.6.9.5 吊篮架搭设强制性规定
3.6.9.5.1 租赁吊篮架必须有合同书和安全生产协议书,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自制式吊篮架。
3.6.9.5.2 吊篮架必须由专人安装和拆除,并设臵保险绳和防下滑保险卡。3.6.9.6 外挂架搭设强制性规定
3.6.9.6.1 外挂架搭设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履行交底、验收程序。3.6.9.6.2 穿墙螺栓使用圆32以上圆钢,墙内侧设垫片,并使用双螺母拧紧。3.6.9.6.3 外挂架升降过程中,架子上严禁站人。3.6.9.7 外爬架搭设强制性规定
3.6.9.7.1 严格执行建设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厂家资质审核及合同、协议签订等工作。3.6.9.7.2 外爬架每次升降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6.9.7.3 外爬架外侧应用密目网密封,下方必须设臵严密的安全网。3.6.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强制性规定
3.6.10.1 各项目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体系,要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职责,细化成员分工。
3.6.10.2 各项目部应结合参施工程特点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依据国务院第75号令等相关文件要求,从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上报、救援、调查、善后处理、责任追究等方面规范应急救援流程,并结合实际情况组实施进行演练,不断完善预案的实效性。3.6.10.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之规定,及时向公司上报事故信息,并第一时间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3.11 附则
3.11.1 凡违反本规定,公司将按每条1000-2000元的额度予以处罚,累计处罚额度不超过20000元。
3.11.2 同一项目,单次检查中违反上述3项条款的,公司在处罚的基础上,将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对责任项目主要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
3.11.3 凡因违反上述条款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公司将免去责任项目主要负责人职务。3.11.4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3.11.5 本规定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3.11.6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施。4 相关制度目录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臵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4]213号)
4.3 《关于在全市建设工程施工场所实行建筑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的通知》(京建施[2007]140号)
4.4 《北京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4-2004)4.5 《北京市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5-2004)
4.6 《北京市供热与燃气管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6-2004)4.7 《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7-2005)4.8 《北京市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8-2005)4.9 《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4.10《关于建立“农民工夜校”组织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
4.1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13号令)4.12《北京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2000)京经安监字第909号)4.13《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京建施[2005]802号)4.14《关于调整临时设施费费率的通知》(京造定[2009]4号)
4.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柜)、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管理规定》(城建安全发[2007]85号)
4.16《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4.17《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08年建设部令第166号)
4.18《北京市建筑其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京建施[2008]368号)4.19《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
4.2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第75号令)
第四篇: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水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及其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交通部主管全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依照本规定对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有关海事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确定的职责权限,具体负责本辖区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责任
第四条 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与防污染条件,保障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
第五条 航运公司应当确保向船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并对安全与防污染工作进行监控,保持船岸之间的有效联系。
第六条 航运公司应当确定安全与防污染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并指定本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安全与防污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 航运公司应当具有适任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并明确其岗位职责。
航运公司的主要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不得在船上兼职或者跨航运公司兼职。
第八条 航运公司应当为船舶配备满足最低安全配员要求的适任船员。
第九条 航运公司应当确定船长在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方面的最终决定权。
第十条 航运公司应当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和规范安全与防污染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安全与防污染的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并提高对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的应急反应能力。
第十一条 航运公司应当建立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对船舶及其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第十二条 航运公司应当根据船舶的种类、航区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岸基、船岸和船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训练演习。
第十三条 中国籍船舶发生事故、重大险情或者被滞留时,航运公司应当尽快向船籍港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光船承租人可以将其所属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委托其他航运公司。
航运公司在接受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委托时,应当与委托方签订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协议,协议内容应当包括:
(一)当安全与防污染同生产、经营、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当坚持安全第一和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二)本规定所有有关安全与防污染的责任和义务由受托方独立承担;
(三)在不妨碍船长履行其职责并独立行使其权力的前提下,受托方对处理涉及安全与防污染的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四)委托方应当向受托方提供足够的资源,确保受托方有效开展船舶安全
与防污染管理工作;
(五)委托方船舶的船员配备和调动、船舶及设备维护、应急反应等方面应当服从受托方的指令。
委托方、受托方应当将双方及其船舶的详细情况及船舶管理协议报受托方所在地和船籍港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保持体系的有效性。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的范围,由交通部公布。
第十六条 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除应当符合本章第四条至第十四条规定外,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制定安全与防污染操作规程;
(二)确保当发生事故、险情和不符合规定情况时得到报告、调查、分析和纠正;
(三)有效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
(四)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
第十七条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应当及时向公司所在地的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或者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 鼓励第十五条规定范围外的航运公司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章 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
第十九条 安全管理体系经过审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及其指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航运公司签发相应的安全与防污染能力符合证明(以下
简称符合证明)或者临时符合证明,对符合条件的船舶签发相应的安全管理证书或者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审核、发证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规定的条件,并按照《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制定的审核发证规则和审核发证程序执行。
第二十条 经过初次审核,对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航运公司,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签发有效期为5年的符合证明。
第二十一条 船舶应当保存一份符合证明的副本,船舶所持符合证明副本中载明的船舶种类应当覆盖该船舶。
第二十二条 经过初次审核,船上的管理及操作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向船舶签发有效期为5年的安全管理证书。
第二十三条 航运公司应当在符合证明的周年日前3个月内申请审核,船舶应当在安全管理证书第二和第三个周年日期内申请中间审核。海事管理机构根据审核、中间审核的结论决定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是否继续有效。
第二十四条 新成立的航运公司或者对原符合证明增加船种的航运公司应当申请临时审核。经过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合格的,发给有效期为12个月的临时符合证明。
新建造船舶投入营运前或者航运公司新承担对某一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责任或者船舶更换国籍的,航运公司应当为船舶申请临时审核,经过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合格的,发给有效期为6个月的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特殊情况下,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对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的有效期展期6个月。
航运公司应当在临时符合证明、临时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申请初次审核。
第二十五条 航运公司应当在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申请换证审核;通过审核的,签发新的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新签发的符合
证明或者安全管理证书自原证书的届满之日起算,有效期为5年。
第二十六条 在审核或者换证审核中,发现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或者有大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时,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对其在相应审核的6个月后实施跟踪审核。
航运公司所管理的船舶出现发生重大事故、连续发生事故、多次被滞留等情况时,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对其实施附加审核。
第二十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在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符合规定情况的,应当要求航运公司限期改正,并按时指派审核人员验证航运公司在规定期限内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第二十八条 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和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确定格式并统一制作。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的监督检查制度,对航运公司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
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不得拒绝、妨碍或者阻挠。
第三十条 航运公司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在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第三十一条 航运公司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应当办理符合证明而未办理的,或者航运公司、船舶不再符合签发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条件的,应当责令航运公司、船舶立即改正。船舶不按照要求改正的,对船舶可以采取责令停航、改航、停止作业、禁止进出港口等行政强制措施。
第三十二条 作出许可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未按照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的要求申请审核,或者审核发现有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的,应当注销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或者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如果注销符合证明或者临时符合证明,所有相关安全管理证书或者临时安全管理证书也应当注销。
第三十三条 作出许可决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航运公司未按照第二十七条的要求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出现的不符合规定情况采取纠正措施的,应当注销符合证明或者安全管理证书。
第三十四条 有关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审核、发证及相关活动实施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规定,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对航运公司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受托航运公司未履行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责任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对受托航运公司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有关审核人员违反本规定以及相应的审核发证规则和程序的,由有关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审核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规定应当进行处罚的,按照《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和《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定义:
(一)航运公司:是指承担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责任和义务的航运企业,包括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和光船承租人。
(二)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能使航运公司人员有效执行航运公司安全和防污染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三)符合证明:是指签发给航运公司,表明该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
(四)安全管理证书:是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航运公司和船上管理已经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证明文件。
(五)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重大事项:是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发生体系文件改版,体系内重大人事及机构变动,体系内船舶数量和种类变动,航运公司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发现体系运行出现重大问题等情况。
(六)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是指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情况。
(七)重大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是指对人员或者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者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或者情况,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有关要求。
(八)周年日:是指符合证明和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截止日期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铁路桥梁施工安全强制性规定
一,总则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自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了贯彻部署的“三保一促”“三整治一提高”活动,规范铁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确保桥梁施工安全得到有效管控,预防事故发生而制定本规定。
2,桥梁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全面贯彻设计意图,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使用功能。
3,桥梁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安全保障措施。对于高墩,大跨连续梁,基础,跨既有线铁路,高等级公路的危险性较大桥梁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并按有关规定经审核,审批后实施,必要时要进行专家论证。
4,按照部有关规定对结构复杂,安全危险性较大,工期较紧的桥梁工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桥梁墩台,梁模板刚度,强度,厚度必须经过检算设计。
6,提,运,架梁设备及塔吊等设备必须经国家,当地特种设备检验合格,颁发准用证和安全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所有操作人员须专业培训专业合格持证上岗。
7,应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各级安全领导小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实行提前规范,过程控制,痕迹化管理。加强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及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8,对重大危险源应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物资,并按规定组织培训和演练。
二,桥梁基坑施工
1,基坑开挖前必须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
2,基坑开挖可采取放坡开挖,坡度根据土质情况,深度决定:如受场地限制,可采取坑壁支护开挖或围堰施工方法。护壁支护结构和围堰必须进行专业设计,强度,刚度,稳定性必须满足支护要求
深基础开挖及支护施工作业过程应符合以下规定:
(1),开挖基坑应自上而下,从中间到四周分层进行。严禁采用局部 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如地下水位较高,也可采取井点降水的办法降低地下水位。
(2),基坑开挖出的土方要及时运走,不得大量堆在基坑边沿:钢筋,模板,施工机具等其他荷载也不得集中在基坑边沿。
(3),及时将基坑四周用钢管护栏围封,基坑旁边施工便道处,应距离基坑边缘4米处,设置路障和警示标志,防止行车靠近基坑,发生边坡垮塌事故。
(4),土质深基坑开挖时,要有专业安全员现场值班,随时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4,深基坑施工应对支护结构的位移和 应力,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与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基地隆起等项目开展系统的监测,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可靠措施,预防基坑安全事故的发生。
5,在雨季,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壁被雨水冲刷和雨水流进基坑:处于河道范围的基础开挖要重点监控,监理,指挥部要加强定期巡视。三,墩台施工安全规定
(1),一般墩台模板及支架应进行专项检算 设计,附结构受力计算单,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物各部形状尺寸准确和施工安全。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工艺进行模板,支架安装,安装完毕,分别由施工单位,监理进行检查,验收,签证,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高度小于20米的实体桥墩要采用整体钢模板一次支模到顶,一次整体浇筑:20米以下空心墩,外模采用一次支模到顶,内模采用分次立模,分次浇注混凝土。
(3),墩台身模板必须采用大块钢模板,有足够的厚度,强度,和钢度,钢模板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接缝严密,确保不漏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4),墩身要采用大块拼装式定型钢模板。模板设计:面板厚度应不小于6 mm 钢板,竖肋采用不小于12#槽钢(间距不大于30cm)横围檩采用双拼型钢(32b或双12槽钢)或桁架结构进行四周紧箍,采用桁架结构时应对桁架进行竖向连结:模板采用
D 38的精轧螺纹钢或者D40圆钢斜拉双螺母锁 紧。此大块拼装式定型钢模板取消了墩模内拉杆,采取双拼型钢或桁架作强力支撑,既确保墩身 砼浇筑时模板不变形,又保证了墩身砼表面质量。对标段已使用的内拉杆式定型模板的刚度,强度再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外部框架及拉杆的加强,确保模板的受力安全,防止墩身爆模。
(5),混凝土浇筑灌注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和连接锚固件进行严格检查,实行复检制度。
(6),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及检算时的泵送混凝土塌落度(入模时不大于150mm),浇筑速度(小于2m/h)及模板内
串筒(或砼布料带)悬空高度(不大于1·5米)
等做好过程控制,螺栓紧固要到位:派专人进行值班,观察模板,切实防止变形过大及崩模现象发生。
(7),大体积的承台和墩身,应有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进行专项设计,布置冷却水管),并进行温度监控。
(8)模板,墩(台)身钢筋安装内外应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倾覆。
2,高墩施工
(1)大于60m 高墩主要采用滑模,爬模及翻模法施工,滑模系统主要由模板,围圈。支撑杆,千斤顶,顶架,操作平台和吊架等组成。悬臂爬模系统主要由模板,上平台,主背楞桁架,斜撑,后移装置,受力三脚架,主平台,吊平台,埋件系统组成,滑模和爬模应进行专项设计,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滑模系统组装完成后必须经监理检验合格方准灌注混凝土。
(2)滑模和爬模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准实施,对于大于60m的高墩施工方案要进行专家论证。
(3)高墩施工一般要设置塔吊(或电梯),塔吊基础应满足塔吊抗倾翻稳定性的要求,四周应排水通畅:塔吊与桥墩应进行可靠连接。塔吊等起重设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当地计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并颁发合格证后才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载运行.(4)高墩施工必须设置上下梯通道,通道的踏步,护栏要满足规定要求,严禁以吊梯替代人梯通道。脚手架,工作平台应搭设牢固,不得与模板及其支撑体联接:平台,步梯应设围栏,周边应张挂密目安全网。
(5)混凝土浇筑灌注前应对模板支撑系统和连接锚固件进行严格检查,实行复检制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塌落度,浇筑速度及灌注高度,防止模板受力过大变形而引起崩模。
(6)滑模,爬模操作平台的荷载应均衡,不得堆放钢筋,模板或大型机具,以防止超载不得超载,严禁混凝土吊斗碰撞平台: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振动器接触模板,对拉螺栓,钢筋或空心支撑。
(7)高处作业,应尽量避免上下重叠施工,否则,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棚等安全防护措施。墩台施工靠近既有道路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8)搭 拆脚手架时,施工区域应设警戒
标志。严禁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混凝土输送泵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松动 或拆除任何受力杆件。模板及脚手架拆除顺序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应遵循自上而下,分节分块,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进行,并有专人现场指挥,且监理要到场监控。
(9)
恶劣,雨雪,大风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雷,防滑,防寒,防冻措施,及时清除雨,雪,冰,霜:当遇到雷雨,风力达到六级以上时,不得进行作业.四,连续梁悬灌施工安全规定(刚构)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评审批准后方可实施,由指挥部组织评审。对30吨 zhu重量载打垮连续梁(大于80m)施工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2悬臂浇注梁段所用的挂系篮 统要符合《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1·3·12规定。施工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严格大型非标设备及挂篮 系统的设计,制造,验收。挂篮杆件及使用的机具设备(如千斤顶,滑道,手拉葫芦,钢丝绳等),应进行检定和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墩顶及安装挂篮前梁段的施工托架或支架,必须经过设计计算,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顶面长度,宽带要满足施工操作需要。施工单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监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查。
(3)悬臂梁段(0号块)和边跨现浇段采用托(支)架搭设完毕应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和测量弹性变形,预压荷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不得使用。
(4)挂篮锚固系统的精轧螺纹钢的承载能力不小于设计两倍,锚固系统的螺栓采用双螺母锁紧。
(5)挂篮应安装位移限位装置,防止失控:预应力张拉应设稳固平台和防护屏障。
(6)
墩顶0号块托架施工时,应对各部件的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7)挂篮拼装过程中,严格随意对螺栓孔进行切割扩孔,确需 扩孔时,必须征得挂篮设计单位同意。严禁电焊,气焊,气割对精轧螺纹钢筋吊杆损伤,应采用pvc管,绝缘胶带纸等对精轧螺纹钢吊杆进行包扎防护,所有精轧螺纹钢筋吊杆锚固必须使用双螺母锁紧。
(8)挂篮现场组拼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进行荷载试验,以测定挂篮弹性变形,消除非弹性变形,并检验挂篮承载能力。预压过程中如发现局部位置变形过大,应立即停止加载,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4,梁段混凝土浇筑及走行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2·0.墩两侧挂篮应对称移位,尾部设制动装置,移动速度应控制在0·1m/min以内。
5,高墩梁作业应有防风措施:雨季施工应有防雷击措施。
6,悬臂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的锚固系统,吊挂系统和限位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2)梁段应对称浇筑,不平衡重不得大于设计容许值。
(3)合龙段,体系转换施工应按设计等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
7,筋张拉顺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先纵向,次横向,后竖向顺序进行梁体预应力张拉,并一次张拉控制到位。符合设计要求即进行锚固,确保梁体的受力安全性。,连续梁拆除梁端临时支座,应对称,均衡进行施作,并应观测梁体高度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査找原因保证施工安全。
9,跨越 电气化营业线铁路施工时,必须制定挂篮防电安全方案并由专业防电公司实施。
五,满堂支架与拱架现浇梁施工安全规定
1满堂支架与拱架现浇梁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必须经审核批准。
2,支架施工前应进行专项支架设计,对其强度,刚度,挠度及稳定性进行检算,从而确定基础的形式,杆件的间距,数量和预留起拱度。支架(扣件)强度安全系数应大于1·4,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大于1·5.3,支架,钢管力学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严禁采用非标钢管和扣件: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严格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4,梁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及振动作用。梁底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分块拼装,外,侧模采用整体模板,若箱梁内模采取大组合钢模板拼装而成,特殊部位做定型模板。
支(拱)架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并做好地面的纵向和横向排水处理。软土地基应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冻土地基上应采取防胀融措施。
6支(拱)架
应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步距搭设,设置足够的斜撑,剪刀撑,揽风绳和落架设施,应有施工平台,栏杆,梯子,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7支(拱)架应采用不小于1·1倍施工总荷载的荷载进行预压。预压应分级加载,分级卸载,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检验支架的稳定性。采用砂袋预压应注意防雨。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
8,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对支(拱)架和基础进行观察和观测,发现较大变形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9,靠近交通要道和过渡道路两端应按规定设防护栏及警示标志,夜间应挂警示灯,以防止被碰撞。
10,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设备,应采取36v的低压电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
六,桥梁跨既有线铁路施工安全规定
1,既有线施工方案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各种程序未履行不得开工,这是施工安全红线,必须严格遵守。既有线施工前,建设单位联系铁路局对施工单位编制的跨既有线施工方案共同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依法合规办理施工许可。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和配合协议,未签订协议的不得开工。
2,跨既有线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经铁路局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施工单位必须制定既有线施工危及行车安全时的紧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练。
3,施工时施工现场必须有相应级别的施工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民工施工必须有职工带领,严格按有关安全操作要求进行: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的安全防护人员配合施工,不到位不准施工。
七,桥梁跨等级公路施工安全规定
1,跨越道路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跨越道路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防护防范措施,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并报相关道路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查,并协商办理施工或封锁道路的相关手续。
2,跨越道路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支架法施工应根据道路交通的实际需要设置施工标志,路栏,锥形交通路标等安全措施,夜间应有反光或施工警告灯光信号,必要时应使用信号或派旗手管制交通。行车道前方应设置限位门架,禁止超高,超宽车辆通行,支架支墩应设置防撞墩加以保护,(2)跨越公路架设桥梁时,梁体落位前,应封锁该行车交通,落位稳定后恢复交通。
(3),悬灌梁法施工应采取防护棚等防坠落设施以防止落物伤及行人和车辆:防护棚支墩应设置防撞墩加以保护。
八,提运架梁大型机械及刚桁梁吊机施工安全规定 1,提运架大型设备安装和梁提运架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操作方案,并监理,指挥部审查批准。
2大型提梁移动龙门吊及架桥机工地安装完成后,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荷载试验,自检合格后,经当地主管部门检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进行定期检验和自行检查记录。
3施工单位在架梁作业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桥墩,桥头路基线路,架桥机走行径路,架空管线路及特殊地段的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消灭安全事故隐患。
4起重指挥应由安全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担任,无指挥或信号不清时严禁起吊。
5吊装,架梁时,起重机和架桥机应定位准确,起重能力应满足作业半径,吊重等安全要求,起重索具安全系数应符合现行《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的规定。
6已经吊装就位后构件,梁应摆放稳固。稳定性较差,迎风面积较大的梁,构件,在封锁时间内不能做永久性固定时,必须增加临时支撑,使其稳固或将其捆绑牢固,防止梁或构件滚翻或跌落。
7提运架大型设备拆卸要有副经理以上领导现场指挥,确保拆卸过程中的安全。
8刚桁梁拼装架设使用的龙门吊机,缆索吊机等非标准起重设备应经结构设计计算,确认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和起重能力及吊装高度,以确保吊装施工安全。任何吊机在使用前均应进行组装质量检验和吊重试运转检查,确认符合设计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