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2 02:0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第一篇: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是我校向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申报的“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于2011年6月立项。本课题研究周期为四年(2011年5月---2015年12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王正平、曾四会两任校长先后担任课题组长,李水平副校长担任课题副组长,何若如、李峰、李光强、徐水、黄军荣、徐象、蒋及时、田超彬、黄静、徐敏等24位老师共同参与研究。

目前我校课题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立项、课题实施阶段工作,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准备验收材料。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我们学校进行了认真规划,成立了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

从课题研究目标出发,按照课题研究的规划,我校的课题研究总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相关工作: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1、成立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申报工作。

学校一直把农村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推进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把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男性化的应用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我们成立了以王正平校长为组长(2014年8月起新任校长曾四会担任组长),副校长李水平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副校长何若如、教导主任李峰、教导副主任李光强为课题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负责课题的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的能力水平,对我校现有的农村后进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以及课题研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反复的论证,确定了该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标,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完成了《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申请书的填写及其课题申报工作。

2、组建了精干研究队伍,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课题的实施,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队伍,学校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学校部分高级教师以及年轻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成员。课题组还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

课题研究小组还邀请湘阴县教科室的专家为我们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他们对我校申报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指导,对于课题的界定和课题研究的目标等提出了具体而宝贵的指导意见。我校课题组结合这些意见对课题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在课题申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好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

3、学校大力宣传,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做好课题的基础工作,学校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了“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的调查,撰写了调查查报告,并向白泥湖乡政府、全乡14个行政村村委会呈报了调查报告,将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进行大力宣传,得到主管教育的副书记高度重视,乡政府决定配合学校,发动全乡各村基层组织及各职能部门,共同解决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转化工作。以乡政府牵头,成立了农村后进生转化的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协调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我校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12月)。

2011年9月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农村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题仪式,标志着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本阶段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引领,培养科研型的教师。

作为一项专题研究,课题组的各个教师包括课题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不仅需要真实的研究实践,更需要科学有效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课题研究实践。我们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注重校本培训、加强校际交流,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为此,我们采用了“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我校课题领导小组相继邀请了各类专家来校进行理论培训,并定期组织了专题课例研究。其中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冯传书等多次亲临我校进行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他们从课题研究的方向、如何规范课题研究等方面给全校教师、课题组教师做了报告,并对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专家的培训指导,使得全校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形成了各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认识,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课题组还多次选派教师先后到长沙、云南、北京、武汉、岳阳等地学校参观学习、听课培训,回来后及时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近三年,“请进来”献课,使学校老师的受益面达到了200多人次,“走出去”学习考察人数达100多人次。

2、营造氛围,调动教师研究激情。

课题领导小组从研究的开始,就极力营造和谐的研讨氛围,积极开展课题研讨工作。学校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阐明课题研究是当前学校校本教研一个很重要的平台。指出作为处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教师,能够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是教师的工作方式之一,也是教师的学习方式之一,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开展研讨,让校本教研成为主阵地。

课题组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直接实施者,自身必须要有精湛的业务素养。为了优化教师的科研素养,我们以课题研讨课为依托,借助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学校校本教研作为研讨的平台,积极进行“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的探索。

我校课题研讨课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规范有效的流程:课题组发布通知→实验教师提前备课(备议题)→集中评议研讨→实践操作→反思总结。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研讨课的正常开展,一方面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氛围的形成。

教师主动结合学科课程的特点,主动挖掘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的办法措施,形成了常规教学和农村心理健康教学的有机整合。从2011年9月全面启动课题研究以来,学校相继举行了多次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的培训、研讨会议,共举办了近57次课例研讨课,同时39人次参加了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教学论文经验评比活动,有12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1人次获省级奖励,6人次获县市级奖励。

4、探索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效互动教育机制与策略

学校课题组于2011年9月向白泥湖乡政府及全乡14个行政村递交了“关于请求协同开展农村后进生转化研究的报告”,向政府及村委会宣扬了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及意义,得到主管教育的乡党委副书记的高度重视。于2011年11月由乡政府牵头,组建了有全乡各村委会、乡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各中小学校参与的“白泥湖乡转化后进生心理问题协同研究”领导小组,具体协调处理课题研究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

2012年4月乡政府出台了“白泥湖乡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及其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他问题儿童协同教育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行政村村委会、各中小学校及全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级作用。

2012年5月在全乡14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问题儿童关爱基地,具体由村委会妇女主任主抓,村上退休教师协助,专门对村内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孤儿等问题儿童进行生活方面的照顾、心理方面和学习方面的辅导工作。

2013年4月,共青团白泥湖乡支委倡导,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乡、村干部为主要成员,成立了“关爱天使”志愿服务团队,利用节假日开展服务活动,特别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生活习惯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志愿帮扶活动。

2013年9月起白泥湖中学开办家长学校,专门开设了“留守儿童代管人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生理卫生知识、安全生活常识等培训,向他们讲授与儿童沟通的技巧,以利于他们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各种困难,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帮助留守儿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利用培训中心组织代管人员交流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经验,增强代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做好课题中期评估工作。

学校课题组根据研究出的教育方法和过程性资料完成了中期评估阶段性工作报告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参加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对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我校课题《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的中期评估。课题专家组对我校课题实验和阶段研究成果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通过我校课题中期评估验收。

(三)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

在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中,我校课题组收集了大量的过程性资料。课题小组及时汇总,以纸质、电子两种形式进行了整理,相继形成了课题研究资料汇编、课题论文资料汇编、结题报告等。教师实验课例的文字资料和论文文字资料,除了形成了很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资料的背后,教师和学生参与了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三、研究的物化成果

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些适合农村后进生转化协调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方法:

(1)发挥地方政府转化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主导作用(见结题报告12至13页)

(2)发挥学校转化农村后进生的主渠道作用(见结题报告13至16页)

探索出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方法的同时,我校课题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实践性的成果。

(1)、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教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在得到快速的提升。课题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在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课件制作、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获得县级以上奖励达到97人次。

(2)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学生,促进了后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对减少青少年犯罪、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积累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儿童”的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变更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由于人员的调动、变更,同时也是为了提升课题研究的广度,达到有效辐射的目的,补充名单如下:

曾四会(自2011年课题立项以来第二任校长,现任本课题组组长)

四、提交验收的结题资料。

1、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评审书

3、课题实施方案

4、课题研究大事记

5、主研人员论文汇编

6、研究过程活动图片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

7、其他佐证材料

8、成果鉴定表

9、《先进实验校、先进实验工作者推荐表》

第二篇:《农村小学的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一、主报告

《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

及转化的个案研究》课题

课题组长:刘廷恭

执笔者:周仙霞

内容提要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均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个群体人数虽少,但其影响很大。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显得十分重要。

一年来,我们吴村小学课题组的老师捧着一颗“爱”心,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十二分的耐心,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我校“后进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戒备、逆反、厌学心理;仔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现这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其自身的因素有关;从而对症下药,潜心探索出“捕捉闪光点”、“弥合融洽点”、“建立相容点”、“激活乐学点”消除其心理障碍的途径和方法;并采取了五项措施,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使其健康成长,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校的《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是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立项的课题。它是在新课标理念下,针对教育要面向全体化,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日益重视的情况下提出的。本课题2009年7月立项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通过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反思提高,在江山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的关心下,课题研究已经基本完成原定的任务,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研究背景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信息量的递增,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上我们时有耳闻,某某家庭在闹离婚、某某孩子彻夜未归呆在网吧里······基于种种因素,“后进生”的量程上升趋势。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存在,这是客观事实。家庭和学校是社会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栖身之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但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指引和耐心帮助。

由于“后进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处于孤立、被歧视的地位,因而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心理障碍,如自卑、戒备、逆反、厌学等,行为表现为逃学、偷窃、说谎、损坏公共财物、乱涂乱画墙壁及课桌椅,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寻衅闹事,打人骂人等。这些心理行为不但严重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改变教育观念,走出教育误区,根据“后进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我们班主任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因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

界,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后进生”健康成长,以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高质轻负在我校全面实施。

二、研究内容

一般来说“后进生”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使得他们不能适应常规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他们的智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发展和完善。怎样才能改变“后进生”的现状,使他们由后进变为爱学、会学的上进生,这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因此,此项课题由“后进生”的心理出发,重点研究“后进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1、通过调查分析,明确“后进生”心理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科学而适用的“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和方法。

2、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行之有效的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和方法。

3、观察发现“后进生”的心理偏差,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4、通过对“后进生”形成原因的研究,帮助教师收集教育题材,用贴切的真实的例子来感化他们,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5、探索出解决“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措施,以便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后进生”问题。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后进生”展开心理调查,了解“后进生”心理状态、心理困惑。分析产生这些心理偏向的主要原因。

2、文献研究。学习有关课题的心理学知识,熟悉矫正“后进生”心理偏向方式方法的有关原理,用理论指导实践。

3、行动研究。教师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求对“后进生”心理偏向行之有效的矫正对策。

4、经验总结。由学校提供学习资源,做一些理论上的指导,设计好一份活动方案;做好一次调查研究;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四、研究价值

1、通过研究,明确农村小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从而促使学困生的情况及早地得到改善和缓解。

2、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出适合农村小学使用的解决后进生问题的方法措施,为农村小学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保驾护航。

3、我们现在的教育,必须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必然要求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4、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但是,在学校中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由于诸如应试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增多,这类学生还存在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后进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从长远看,还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隐患。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学校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使这些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任务。因此,研究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有效地转变后进学生,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快速发展,以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我们学校的全面实施。所以,本课题所定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有价值的和及时必要的。

五、研究步骤

具体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9年5月——2009年8月)调查准备阶段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内容、步骤等,制定实施计划,确保课题顺利、有序的实施。

2、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实施方案阶段

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中拟定的研究内容,全面实施研究工作,阅读有关理论书籍,撰写读书笔记、案例、教育故事随笔等;积极将有关资料上传;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初步找到走进“后进生”情感世界的方式、方法。

3、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总结反思阶段

总结农村小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的措施、方法,加以归纳;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

六、研究过程

1、查阅有关资料,明确“后进生”的界定。

所谓“后进生”,即品德行为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具备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的本质特征是既落后又能进步。“后进生”有别于某些遗传的或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神经质等特点的学生,也不是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学生。

教育词典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可以把“后进生”分为两种:一种表现为学习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

2、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我校“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有如下:

(1)自卑心理。“后进生”由于各方面比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到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戒备心理。有的“后进生”做错了事,不愿让老师或家长知道,避而远之,不敢回答老师的问话,或推脱,或搪塞,或撒谎,表现出明显的戒备心理。

(3)逆反心理。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后进生”易产生对立情绪,对家长和教师的严格要求置之不理或背道而驰,甚至公开对立,强烈反抗。

(4)厌学心理。“后进生”大多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觉性、坚持性,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谈话或做小动作,有时甚至逃学。

3、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剖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经过理论研究与我校“后进生”样本实际调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教育失误所致 A、评价方式片面。

学校依然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的首要标准。教师则把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布置大量习题给学生做,学生则手不停挥,疲于奔命,沦为书本的奴隶充当做题的机器,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同时上级机关对我校的评比、检查、验收特别多,教师总是忙于应付检查,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后进生”进行帮教,导致学生知识慢慢脱节,丧失学习信心。

B、教育方法不当。

为了出成绩,有的教师没有耐心分析学生后进的原因,没有从根源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弃之不管,任其东西······这些方法直接导致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行列。

(2)家庭环境不利所致

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将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亲戚照料,导致孩子个性孤僻;有的家长沉迷打牌,整天赌博,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和学习;有的家长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了蛮横任性的性格;有的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有错便粗暴地打骂,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家庭残缺或再婚,人际关系复杂,使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消沉,无心学习,性格孤僻。

(3)社会的不良影响

社会上不健康的书刊、影视剧及游戏机、网吧等娱乐活动的影响,使一些抵制能力弱的孩子丧志荒学,成为“后进生”;同时,社会上每天发生在孩子眼前的一些不良事情,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4)学生自身导致后进

有的学生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基础差,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有的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意志力薄弱,经不起诱惑,往往做出不道德和违反纪律的行为。

4、研究并实施了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深深地感悟到:对“后进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心理教育入手,帮他们走出困境。古人云:“心病还须心药治”,而消除“后进生”心病的唯一一剂心药是

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其途径和方法是:(1)捕捉闪光点,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

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就是要教师仔细观察,特别留意“后进生”在各种场合中的一言一行,从中去发现他们的积极因素,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燃烧起来,这是让他们抬起头来的力量源泉。(2)弥合融洽点,消除“后进生”的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希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3)建立相容点,消除“后进生”的逆反心理

“后进生”的行为习惯差,常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他们犯了错误,教师更应宽容对待,即使批评也要讲究艺术和注意场合,不对他们讽刺挖苦或体罚谩骂,不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一般单独进行指点,如同在药片上裹上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使他们和大家心理相容,免得他们听后产生逆反心理。

(4)激活乐学点,消除“后进生”的厌学心理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同时,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后,能“摘到桃”。他们获得点滴进步时,教师给予鼓励,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并驱使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产生“我要下苦功学”和达到“乐在其中”的质变状态。

5、落实帮教“后进生”的措施。

思想工作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因此,我们采取如下帮教措施:

(1)、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密切配合的教育体系。

众所周知,一个学生的活动场所无非有三个:学校、家庭、社会。其中,最能直接体现学生思想动向的还是学校和家庭。因此,与家庭进行联系教育“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明智选择。而且家庭有两种作用,首先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作

用,其次是家长对其子女的监督引导作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除了利用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外,还经常电访、家访。向家长了解其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同时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共同研究教育方法,交流教育经验。通过班主任的汇报和要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探讨“后进生”的思想动向。同时邀请公安民警、模范英雄到校进行法制讲座或先进事迹介绍,以达到三方共同教育的目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促使“后进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2)、开展“手拉手”活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首先为“后进生”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安排一些外向、乐于助人的班队干部帮助他们。这样,当“后进生”有困难时,这些班队干部就及时热情的给予帮助,让“后进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潜移默化中打开了“后进生”的心灵的窗户,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3)、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师应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的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他们说理要透彻,一定要结合榜样教育和具体事例,利用集体舆论,辅之以分明的奖罚。(4)、创设情境,锻炼“后进生”的意志

针对“后进生”的不良行为,光靠说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适应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5)、常抓不懈,使“后进生”不断进步

“后进生”的弱点以及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后进生”的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控制不了感情冲动,故态复萌,出现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七、课题研究的成绩

通过这一年多的努力,“后进生”在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变得自信、豁达,说话声音响亮,对老师、同学尊重,周围的同学也愿意与他们交往,同时对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积极性,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成绩也有所提高;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八、课题研究反思

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品尝着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也有进一步的思考: 我们深深地感到,当前转化“后进生”的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后进生”的帮教一定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法、有总结,切忌盲目性和冲动性,要切切实实地抓,实实在在地做。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巩固成果,扩大成果。

转化一个“后进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不断、反复的过程。只要我们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教育学生,就会有收获。虽然这条路比较辛苦,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本次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只要教学在继续,课题就在继续。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思考:如何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更好地转化“后进生”。

第三篇:后进生心理问的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结题报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一 分析每个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只有对待进生的形成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每个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从总体来看主要有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几方面。

根据每个后进生的不同特点,给每个后进生进行建立个人档案,设计具体转化方案。

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后进生常见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这类学生自尊心强,性格内向,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害怕失败,以不做、不说来防止出错挨批评,于是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2、逆反心理:这类学生智力很好,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由于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的不妥当或不公正,致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不好好学习。

3、模糊心理:这类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前途失去信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学习不感兴趣,敷衍了事。

根据后进生内在素质、爱好、个性、心理特征、智商,在我校学生中有大体以下几类:

1、贪玩懒散型:这类学生好动,独立性差,不能用理智支配行动,易于盲目的接受同伴的邀请和环境的影响,成天在蹦跳追逐中取乐。迫于应付能承认错误,但过后又犯而恶性循环。

2、死记硬背型:这种类型女生居多,学习刻苦,但理解力差,反映速度慢,遇到知识迁移、综合运用题,就无从着手,摸不着门,努力得不到回报,常处于委屈难过,苦恼之中。

3、智力迟钝型:这类学生智力水平相对较低,学习缓慢,一个概念要通过好多次的强化才能掌握,学习比较吃力,不能得到理想成绩。

4、早恋情爱型:这类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精力开始转移,学习慢慢退步,受到学校、教师管束之后,逆反心理严重,成绩每况愈下。

二 转化总体指导思想和策略措施

总体指导思想是:首先,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管理,办好家长学校,力求后进生出现苗头时能得到正确引导。其次,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矫治后进生的责任心和信心。

1、承认差异。由于学生的原有基础知识有差别,思维方式差异,精神状态不同,学习程度悬殊,学生存在学习差异是绝对的,这种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速度的快慢和学习方法策略的优劣。“十个指头有长短,千万张树叶没有一张完全一样”,学生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师也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

2、坚定信心。我们坚信: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每一个学生人人都能合格,学校提出这样的口号:“攻基础人人合格,挖潜能各显特长。”

3、转变观念。教师的职责是要把每个学生教好,因此确立这样一个观念:“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

具体措施是:采取多项策略,切实提高矫治后进生的实效。

策略一:对新接收的班级做到“一排、二摸、三抓”。

“一排”即第一个内月,根据学生的成绩及学校调研的成绩,排出后进生名单。建立跟踪档案,责任到人。

“二摸”即摸清后进生原有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在哪一学科上存在问题;摸清后进生的个性和家庭情况.

“三抓”即抓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是抓学习习惯的养成。着重对后进生进行以下方面的习惯培养:①早读的习惯。知识在于积累,一所学校应有书声琅琅的学习氛围,入学第一个月进行早读强化训练,早读课中,教师进教室巡视,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养成读书的习惯。②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在第一个月也要进行强化训练,对一些不自觉的,平时有抄作业习惯的后进生加强督促,甚至个别学生要请到办公室去完成。当然强化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习惯,自觉读书,由他律到自律。③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不将作业留到明天,不使问题累积。

二是抓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要求学生掌握“三先三后”的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动笔。对理科作业要求这些学生重在审题,要将一半的时间放在审题上,做到审题图象化、数字化,即将文字语言“翻译”成图象,将数字标在图上,这样可帮助理解。

三是抓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对各科都很重要。在每一门学科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往往感到新鲜、好奇,从而对其产生兴趣,所以在起始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都很好。但是,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和教材内容的加深,再加之有些学科学习操练多、记忆重、信息量弱等特点,不少学生渐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兴趣和积极性下降,成绩必然下滑。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目的性教育,激发学习兴趣。不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其意义和作用。一方面讲“大道理”,使学生感到国家的建设,未来的社会接班人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另一方面,讲“小道理”,即结合他们自己的前途,使他们懂得学习对于他们将来自主择业、帮助事业发展有很大好处。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确立起学习动机,从而对学习感兴趣。

向学生揭示学科规律,使学生了解学科特点,打好预防针,可以有效地预防“后进生”形成。中学阶段,随着知识的加深,困难和挫折也伴之而来,后进生的分化峰值在初二阶段,对于意志脆弱者尤其如此,学生成绩会出现波动。如果初一时成绩为优,初三时又回到优。而初一成绩为良,则初二成绩最多为及格,到初三是不及格。若初一成绩只有及格,则初三时根本听不懂,不知道教师教到哪里。有些英语教师总结说:初一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音标,如果初一音标掌握不好,那么到初二就不行。初二新增物理学科,物理学对女生来说尤如拦路虎,原来成绩一向很好的女生,很容易出现分化成为后进生,教师要注意到这一学科的特点,及时对女生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同时要加强对女生的辅导,预防后进生的形成。

策略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采用分层教学,这对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转化后进生来说是行之有效的。要求学生人人达到基础目标,学有余力的同学提高发展。做到下要保底,确保人人合格;上不封顶,发展特长生的才能。在转化后进生的教学中,教师要给他们以一个“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教师要有后进生的“原点角色”,要站在后进生的角度上去思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要求具体做到:一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分层制定;二是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合理分层,题目太难太多,后进生便产生畏难情绪,容易挫伤积极性,产生厌学,因此教师布置弹性作业,基础题必做,综合题或提高题可选做或不做。

策略四:重情感教育,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厚爱尊重后进生。后进生心灵深处的“内伤”很大,他们不希望被贴上“二等公民”的标签。他们期待渴望的是教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尊重学生作为金科玉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一后进生如果他对某一学科的教师信任、佩服,那么,他这门学科的成绩会很快上升。我们教师必须深谙此理,给后进生以师爱和尊重。

期望鼓励后进生。①要让后进生坚信自己有很大的潜能。事实上,有一种十分普通的现象,有一些学生在学校里是后进生,但走上社会后也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有的发展得很好。教师在平时要多鼓励后进生,让他们知道,人存在着巨大的潜能,要靠自己去开发、去努力。要多用“你能行”逐渐使后进生在潜意识里坚信“我能行”、“人无全才,人人育才,天生我才必有用”。②多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发现后进生萌发的闪光点,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要求教师:大声表扬、悄悄批评;莫训斥,勤开导;别发火,多鼓励。一句鼓励和表扬的话胜过十句对后进生的责备。作业上的批语和素质报告书上一句激励的话语能使学生激动难忘。盖杰和伯令纳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的、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策略五:开展心理咨询。

实践证明,后进生除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优劣外,在心理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对这些学生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指责或变相体罚,很容易产生师生对立,即使用单纯的正面教育或激励教育也难于凑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有必要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解答一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帮助一些因早恋而导致的后进生,使其猛然回首;温暖一些因单亲家庭的因素而成为后进生,使一些因成绩差而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的后进生重新鼓足勇气,昂首阔步。

策略六:勤辅导,快反馈。

要求教师对后进生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使学生小步走,不停步,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提高。教师做到勤辅导,反复抓,抓反复重点做“三勤”。

勤批改,及时纠错。教师对后进生要进行面批,要让学生知道错在哪一步,利用课间、放学后时间进行辅导,教师与学生要“滚”在一起,辅导后再选择一些题目让他们练习,以求巩固。

勤提问,及时疏导。要经常分析、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提问中,采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后进生设计程序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循循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勤诊断,及时弥补。通过单元测验,重点对后进生进行分析,一是诊断一下该同学学习是否有提高;二是诊断还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然后及时弥补,求考后满分。

三、研究成果和结论

1、学生德育考核、后进生转化率情况

学期 初二学生数 操行评定 后进生 非正常流生

优良率% 合格率%

人数

优良人数

07-08

转化人数 转化率 人数

占%

学年下学期 364 287 79% 90% 36 20 58% 3 0.8% 377 316 84% 96% 31 23 77% 2 0.5% 90% 98% 26 20 80% 0 0%

08-09学年上学期

08-09学年下学期 376 3382、后进生转化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家长的评价、反映)实践表明,课题,深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1)该课题深受师生和家长欢迎。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过去常常被某些老师“另眼相看”,同学的冷眼,父母的训斥、怒骂,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唤起了他们的自尊心,老师少了一份斥责,多了一份爱心,父母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信心。如初()班同学过去一直表现较差,其母成日以泪洗面……但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洗心革面,有了很大的转变和进步。

该课题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第一是使之明理。过去不少家长认为交钱读书,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现在他们终于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后进生或多或少都有深刻的家庭根源。第二促其改过。通过该课题的实施,一方面使学生改过自新,另一方面又教育了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第三促其立志。通过个案辅导,绝大部分后进生改变了过去的不良行为,尤其是 “进厅”、“进吧”的大大减少了;相当部分后进生激发了学习热情,转变了学习态度,校风、学风有不同程度的改观。

3、认真探索并撰写课题实施至今,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撰写了一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转差方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转差技能得到了提高。

姓名 论文名称 发表或交流时间

级别

主办单位或刊物

2009-5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11 徐州市级 学会 黄秀芬 转化后进生案例

2009-9

黄秀芬 朽木可雕也教育案例 2009-10

黄秀芬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教育故事 2009-10

四、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虽然对后进生的转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是,不可否认嫌后进生素质太差,从而在思想上轻视他们,教学上忽略了他们。无疑,这样使后进生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和践踏,希望一次次如肥皂泡一样破灭,原本自卑之心更为自卑,冷漠的环境使他们更加抑郁,甚至“破罐子破摔”转变观念,对待后进生应耐心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话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放弃、伤害后进生,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转变观念,尊重差生,关心爱护,正确引导,与之平等相待,同呼吸,共悲欢,处处从后进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他们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的“心田”。、后进生的反复

由于后进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故态复萌,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转化工作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该项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过程多反复,浇树要浇根;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育人多育心,顽石变成金。、部分家长的不配合,不理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被认为是一个人成长的三大支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思想修养,家庭环境等参差不齐。如当老师发现某个学生的不良行为,或某个问题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或面临后进生转化的棘手问题时,及时向家长反映,十分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时,个别家长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一些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够,教育方法不当,片面强调物质刺激,忽视精神鼓励,一切向“钱”看,无疑,这都给开展课题研究带来了严峻挑战。、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由此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社会上多元的价值观念通过各种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青少年,这就必然会给后进生转化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一是不少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由于生活所迫,忙于打工,做生意,缺少与子女沟通,孩子缺少关怀。二是不少家长由于多方面原因,关系破裂,形成单亲家庭,这无疑是后进生形成的一个深刻的家庭根源,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三是社会上泛滥的娱乐文化严重干扰着学校的正常秩序,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四是开放的环境,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容易受消极事物,腐朽观念的影响。五是读书无用论的冲击,不少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更加巩固了后进生“读书无用”的观念。六是社会上流行拜金主义,极端利已主义思想的影响。后进生的转化,归根结底是实施对人的转化。因此,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要从根本上实施后进生的转化。研究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带强制性的规程矫治,更应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后进生的个性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控制和减少后进生的人数。使其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第四篇:农村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

农村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中心小学:程洪奎

摘 要:农村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先分析了后进生的含义和概况,接着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等方面探讨了后进生的心理成因,然后论述了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成因、转化对策

学校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由于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校表现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特别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这不仅使原有的学习困难学生改善不了学业,而且在不断制造新的学习困难学生。就学校而言,只要学校教育继续存在,就必然会有相对而言的后进生或落后生存在。①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培养其自信心,提高其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后进生概述 1.界定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常谈的话题。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后进生呢?很多专家与学者进行了研究,有的认为:后进生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②有的认为:“后进生”、“问题生”等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和行为表现上落后或过错较多的学生,③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我认为,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及它们的融合方面存在着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教学检测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有后进生存在,虽然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但影响却甚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者方法用得不得当,会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 ①②③ 张萍.数学学习中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转化策略.数学教学与研究,2008,42:96-97

肖锦沂.初中后进生心理探因.科教文汇,2008,4(下旬刊):63

张超.“后进生”心理特点及疏导方法探析.社科纵横,2008,23:266-267 的不良后果。所以,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意义重大。2.现状

在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中,教学质量老是提不高,原因之一是后进生大量涌现,老师很少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很多班级里,普遍存在大量后进生:有的班级里后进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有的班里占五分之二。这些后进生每次考试成绩总在十几分甚至几分。在不准留级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后进生被逼迫升级,所有后进生本来无法接受学习任务,连升六级读完小学,上到初中后,终因基础差而不能接受课程,从而导致厌学并最终辍学,„„ 3.案例分析

在每一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后进生,各个班级后进生的类型大概有如下几种:①.学力障碍型

例如:学生A,男,12岁。该生平时上课时爱插嘴,但教师提问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两眼茫然,教师将问题复述后,他依然如此。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听写时,不管怎么温习,几乎一个字也不会写。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不怎么捣乱,但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业是什么,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

分析诊断:通过反复观察,该生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听觉记忆方面发展不协调,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该生学习存在障碍,而不是家长认为的不懂事、懒惰,因为该生与老师交往时,很有礼貌;与同学能很和睦相处,从不发生矛盾;做卫生时态度积极,就是一接触学习,与其他孩子就不一样了。

②.不和谐家庭影响型

例如:学生B,女,11岁。她小时候生活的家庭相当和谐,人长得很漂亮,也很听话,大家都觉得她很可爱,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到她二年级时,父母离异,不久又都重新组建了家庭,父母都没有时间再去管她的学习,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经常不做功课,老师一检查她的作业,她就撒慌,不是说她的爷爷生病,就是她的妈妈生病,还爱虚荣,她的朋友很少,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她。

分析诊断:儿童在十岁以内是“分离、个体化”阶段,能体验到与重要亲人的分离。但仍会投向总要亲人以确定这种经验,并寻回舒适的感觉,这样的人格 往往会过分寻求别人的赞扬和注意,常不切实际地夸大个人的成就,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控制力不佳,对别人没有深刻的了解,无法容忍焦虑等。三岁开始,儿童进入稳定阶段,对自我表现和别人的认知逐渐稳定,能更完全地了解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儿童与外界建立关系而不会恐惧失落自己的个体感。

学生B的情况正是这样,父母离异对她打击很大,她怕大家看不起自己,就爱起了虚荣。成长阶段的必经之地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和缺失,加上父母对孩子缺少细致的关注和呵护,最终导致了孩子心理上的焦虑和人格上的偏离。

③.自控缺陷型

例如:学生C,男,11岁,是我班新转学来的学生,刚进班时他与别的学生是那么不同:一刻不停地动,眼光游离,看来他在班级是个特殊人物。果不出我所料,一周后,我几乎天天能收到他违反纪律的举报:上课喝水吃零食、手里总摆弄着东西,晃动椅子,回头、拿人东西,下课常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好搞“恶作剧”,甚至打架,作业经常不能完成。虽经耐心教育,他的表现时有好转,但像所有的后进生一样,他的表现是时有反复的,特别是一次他因为和别的班的同学打架,被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之后,他旧病复发,很长一段时间各方面的表现同刚开始别无二致,成绩也一落千丈。

分析诊断: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这位学生有自控缺陷的一些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手里经常摆弄着东西,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据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反映,该生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接受得还快,就是因为自控力弱而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下。受到老师批评或暗示只能认真听几分钟,然后又开始他的“活动”。他喜欢画画,折纸,看电视,在画画和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坐得住一两个小时。

2、后进生的心理成因

后进生通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农村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一切向钱看”,所触发的“读书无用”的影响和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如黄色书刊,录像等淫秽物品的影响,加上社会上其它的一些不正 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校的教育效果,使得那些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的中小学生误入歧途,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心理障碍。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环境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幸型,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早逝,父母离婚,父母关系紧张或家庭生活困难等诸情况。这一方面会使孩子得不到正常家庭的良好的引导和启发,很可能成为差生。这种差生一般心里脆弱、敏感、孤独、生活自理能力强,有忍耐性,但学习散漫,有疑难问题也不求教老师或其他同学,成绩自然较差。另一种是家庭教育不当型,表现为父母亲友不良的嗜好习惯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及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期望不当带来的反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① 3.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已为人们公认,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教育方法的失误,对学生评价的不公,师爱的偏向等都人为地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在应试教育大环境压力下,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分好坏。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后虽已不再提倡,但以前的教育观念还根深蒂固,遗留问题现在还得去解决,这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现在90后的一代正好赶上素质教育的推广,虽然在很多方面有些改观,但是在具体落实上还不时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使得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存在。4.自身因素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足方面是形成后进生的自身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对行为的意义、性质、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单凭主观上的兴趣、欲望、好奇行事;有的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有的学生本身性格有缺陷,构成人格障碍,逆反心理严重,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智力低下,难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正因为上述因素,使得后进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总之,他们这种生理、身体上的成熟后峰,决定了他们心理上的发展水平处 ① 张良才,唐爱民.后进生的情感特征及培养.山东教育科研,1994,3:7-10 于迅速向成熟而又未完成熟发展的状态。当他们面对升学、就业、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等种种压力时,往往感到苦闷、彷徨、困惑和失落,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得。这些障碍的产生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四维立体结构的能动系统。

3、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教育工作中最难最苦的“差事”可能就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了。①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真正关注后进生,以心换心。

1.用偏爱之心,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②后进生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2.用真诚之心,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保护了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就保护了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③因此,在农村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3.用严父之心,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 ①② 肖锦沂.初中后进生心理探因.科教文汇,2008,4(下旬刊):6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5 ③ 赵绍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50 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增强他们做“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

4.用友爱之心,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品行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要满腔热忱,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作为开展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转化后进生工作势在必行!我们要学会爱学生,欣赏学生,才能建立起师生间深厚的感情。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一下子可以改变的,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很长的时间才会有一点点改变。教师一定要细心、耐心、有爱心,才能苦心经营好学生这块苗圃。只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班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5 肖锦沂.初中后进生心理探因.科教文汇,2008,4(下旬刊):63 张超.“后进生”心理特点及疏导方法探析.社科纵横,2008,23:266-275 张良才,唐爱民.后进生的情感特征及培养.山东教育科研,1994,3:7-10 张萍.英语学习中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转化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2:96-97 赵绍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50 6

第五篇:农村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初中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先分析了后进生的含义和概况,接着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等方面探讨了后进生的心理成因,然后论述了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成因、转化对策

学校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由于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特别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不仅使原有的学困生成绩得不到提升,而且随着学业难度的提升将会产生更多的学困生。就学校而言,只要学校教育继续存在,就必然会有后进生的存在。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培养其自信心,提高其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后进生概述 1.界定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常谈的话题。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后进生呢?很多老师认为后进生就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我认为,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方法 等方面及它们的融合方面存在着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教学检测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成绩始终不及格的学生。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有后进生存在,虽然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但影响却很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会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意义重大。2.现状

在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中,教学质量老是提不高,原因之一是后进生大量涌现,老师很少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很多班级里,普遍存在大量后进生:有的班级里后进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有的班里占五分之二。这些后进生每次考试成绩总在十几分甚至几分。在不准留级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后进生被迫升级,学不会的知识也就越堆越多,最终因为厌学而辍学„„ 3.案例分析

在每一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后进生,各个班级后进生的类型大概有如下几种:①.学力障碍型

例如:学生A,男,14岁。该生平时在校特别老实,几乎不参与课堂上的任何活动,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均不及格,甚至写不出一篇通顺的作文。通过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不怎么捣乱,但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业是什么,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分析诊断:通过反复观察,该生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听觉记忆方面发展不协调,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该生学习存在障碍,而不是家长认为的不懂事、懒惰,因为该生与老师交往时,很有礼貌;与同学能很和睦相处,从不发生矛盾;打扫卫生时态度积极,就是一接触学习,与其他孩子就不一样了。

②.不和谐家庭影响型

例如:学生B,女,14岁。她小时候生活的家庭相当和谐,人长得很漂亮,也很听话,大家都觉得她很可爱,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到她三年级时,父母离异,不久又都重新组建了家庭,父母都没有时间再去管她的学习,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经常不做功课,老师一检查她的作业,她就撒慌,不是说她的爷爷生病,就是她的妈妈生病,还爱虚荣,上中学后一直只注重外在形象,平时在校总是忙着梳妆打扮,她的朋友很少,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她。

分析诊断:儿童在十岁以内是“分离、个体化”阶段,能体验到与重要亲人的分离。但仍会投向总要亲人以确定这种经验,并寻回舒适的感觉,这样的人格往往会过分寻求别人的赞扬和注意,常不切实际地夸大个人的成就,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控制力不佳,对别人没有深刻的了解,无法容忍焦虑等。三岁开始,儿童进入稳定阶段,对自我表现和别人的认知逐渐稳定,能更完全地了解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儿童与外界建立关系而不会恐惧失落自己的个体感。

学生B的情况正是这样,父母离异对她打击很大,她怕大家看不起自己,就爱起了虚荣。成长阶段的必经之地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和缺 失,加上父母对孩子缺少细致的关注和呵护,最终导致了孩子心理上的焦虑和人格上的偏离。

③.自控缺陷型

例如:学生C,男,15岁,我几乎天天能收到他违反纪律的举报:上课乱吃零食、下课追逐逛打、在宿舍不好好睡觉、有时还偷偷带手机、作业经常不能完成。虽经耐心教育,他的表现偶尔会好转,但经常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分析诊断: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这位学生有自控缺陷的一些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手里经常摆弄着东西,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据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反映,该生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接受得还快,就是因为自控力弱而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中下等。受到老师批评或暗示只能认真听几分钟,然后又开始他的“活动”。

2、后进生的心理成因

后进生通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农村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一切向钱看”,所触发的“读书无用”的影响再加上其它的一些不正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冲 击着学校的教育效果,使得那些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的中学生误入歧途,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心理障碍。2.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幸型,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早逝,父母离婚,父母关系紧张或家庭生活困难等诸情况。这一方面会使孩子得不到正常家庭的良好的引导和启发,很可能成为差生。这种差生一般心里脆弱、敏感、孤独、生活自理能力强,有忍耐性,但学习散漫,有疑难问题也不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成绩自然较差。另一种是家庭教育不当型,表现为父母亲友不良的嗜好习惯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及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期望不当带来的反作用。3.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教育方法的失误,对学生评价的不公,师爱的偏向等都人为地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在应试教育大环境压力下,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分好坏。有的老师对于学困生特别讨厌,每次提到这些学生总是咬牙切齿,平时这些学生只要犯一点点错误,就会得到严厉的批评和侮辱。4.自身因素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足方面是形成后进生的自身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对行为的意义、性质、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单凭主观上的兴趣、欲望、好奇行事;有的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 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有的学生本身性格有缺陷,构成人格障碍,逆反心理严重,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智力低下,难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正因为上述因素,使得后进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总之,他们这种生理、身体上的成熟后峰,决定了他们心理上的发展水平处于迅速向成熟而又未完成熟发展的状态。当他们面对升学、就业、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等种种压力时,往往感到苦闷、彷徨、困惑和失落,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得。这些障碍的产生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四维立体结构的能动系统。

3、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教育工作中最难最苦的“差事”可能就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了。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真正关注后进生,以心换心。

一、排除戒备心理,走进他们心灵。

在学习和生活中,后进生是批评多表扬少,虽然在某些事情上能获得成绩,但有时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他们常常感到无论怎样去说,怎样去做都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就此对周围的人总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不良的戒备心理。身为人师的我们应该对后进生少一点怨恨,少一些责难,少一些歧视;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多几份关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 人生的态度。而对后进生来说,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怀,老师的爱。如果我们不给予他们关爱、信任,他们的自尊心得不到保证,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

教师要全面了解后进生,只要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沧海一粟也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不应当有了问题就无情讽刺,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淡,隔阂。

二、排除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

后进生常常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诱发其求知欲,促其上进。只要抓住他们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便扬起了后进生自信的风帆。从此以后,他们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树立坚定的自信心,踏上自我肯定、自我更新的人生征途。

三、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容点。

作为后进生,生活上做事成功机会少,学习上成绩落后,因此经常受到同学的讥讽或人格污辱,甚至于老师和家长的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使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逆反心理。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形象,“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主导,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 们树立坚定的自信,扬起学习的风帆。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并认真细致地做好班级学生以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共同携起手来,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真诚,从而努力去学习。

要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身为人师的我们首先应给予学生尊重与理解。唯有动之以情,用教师的真诚与无私的爱,去化解他们心灵上的坚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即使批评教育,也要注意“艺术”性,要爱字当头,如同糖衣药片一样,做到良药不苦口,但却利于行。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排除逆反心理,与大家融洽相处,做到心理相容。也只有这样他们在人群中才能找回做人的尊严,找到一个真正的自我,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四、排除惰性心理,强化其勤奋点。

后进生的后进,有些并非是先天智力因素,而是惰性积累的产物。主要表现在:

⑴很多后进生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上进心,学习三分钟热情,不能持之以恒。

⑵有些后进生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生活上的惰性往往在学习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不喜欢思考,不愿意做题,平时特别喜欢抄别人的作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平时多检查他们的作业,还要与家长沟通,在家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布置一些家务活。

五、排除厌学心理,激活其乐学点。对于后进生的教育,以往我们关注他们的学习方面较多,补课时间多,批评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实,首先应从多方面分析学生落后的原因,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心理状况、同学关系、家庭环境、社会交往、非智力因素等等,从中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事半功倍。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学生丰富多样的需要往往被忽视、被冷落甚至扼杀,学习愈来愈脱离学生内在的需要,因此学生就必然厌恶学习、厌恶书本和学校,尤其是那些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的学生,厌学是他们长期、多次学习失败后结下的精神苦果。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多让后进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启发他们,使其“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对于他们获得的成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进而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觉得乐在其中。

自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园丁的我们要深信:“差生”就是错位的“优生”。在爱的雨露的滋润下,在师者的正确教导下,在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错位的“优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多一个优点少一个缺点,把握人生的每一个拐点,使 其人生旅途处处可导,处处连续,最终他们一定会变成茫茫人海中的强者。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5 肖锦沂.初中后进生心理探因.科教文汇,2008,4(下旬刊):63 张超.“后进生”心理特点及疏导方法探析.社科纵横,2008,23:266-275 张良才,唐爱民.后进生的情感特征及培养.山东教育科研,1994,3:7-10 张萍.英语学习中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转化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2:96-97 赵绍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50 10

下载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