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02:0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

第一篇:深圳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

【发布单位】深圳市

【发布文号】深办发〔2002〕2号 【发布日期】2002-03-26 【生效日期】2002-03-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深圳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的若干规定》

和《关于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深办发〔2002〕2号)

(2002年3月26日)

《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若干规定》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减少领导同志事务性活动的决定》和有关实施办法,精简发文,精简会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领导礼仪性、应酬性活动,各种纪念、庆典活动及表彰会议有所减少,发文规格、范围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执行精简会议、文件,减少领导事务性活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会议活动多、文件简报多,检查评比表彰多等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有时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作风转变和办事效率的提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最近下发的有关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以及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我们在以往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三个若干规定。各区、各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认真遵照执行,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办事,进一步加大精简文件简报和会议的力度,切实减少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表彰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领导同志、对基层的干扰,集中精力做好工作,抓好落实,扎扎实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

一、对发文内容严格把关

(一)坚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制发市委、市政府及其办公厅文件。发文要注重实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发文;中央和省已发到县团级的文件不再转发;已公开播发见报的不再大面积发文。

(二)某项工作的政策已经明确,执行过程中未提出新的措施,只是一般性号召或重复已有规定、要求的,不应重复行文。

(三)只有原则性意见,未经充分调查研究,没有拟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不应仓促行文,以避免一项工作多次行文。

(四)市政府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发文前须送市法制部门进行法律和技术审查。

(五)各种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除市党代会、市委全会、市委工作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纪委全会、市经济工作会议等主体报告、主要文件以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发文以外,其他在会议上印发或会后公开发表的,一般不再发正式文件。

(六)除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先进集体,市文明区、文明单位、文明市民,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有功人员,双拥共建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由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对象外,属行业、某一项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部门或有关部门联合发文表彰;确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文表彰的,须经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市委常委会或市政府常务会审定。

二、对发文职责严格区分

(一)坚持“谁主管、谁发文、谁负责”的原则。凡各区和各部门发文或几个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问题的,不应要求市委、市政府批转或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

(二)未经市委、市政府授权,各部门不得擅自代市委、市政府及其办公厅起草文件。经授权代拟文件的有关部门,要提供有关背景说明材料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按程序办理。各部门常规性的工作计划、工作要点以及贯彻相关上级部门文件、会议精神的意见,各种节日、纪念日活动安排,由各部门自行发文。

(三)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委和市政府各部门不得向区、镇(街道)党委、政府发布指示性公文(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除外)。

(四)各部门的内设机构除办公室根据授权可以对外正式行文外,其他内设机构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三、对发文规格严格控制

(一)可用领导批示复印件或口头、电话等答复各区和各部门或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播发的,不发文件。

(二)可发简件、函件、白头件、传真件或可在市委办公厅内部刊物《深办通报》、《信息快报》、《参阅件》刊登的,不发正式文件。已经以电报形式下发的,不再正式发文。

(三)市领导班子换届或市领导工作变动时,涉及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人员调整的,由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一次性发文。上述机构一般成员的调整用非正式文件版头发文。

(四)可以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不以市委或市政府名义发文;可由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不以市委或市委办公厅名义发文;可以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名义行文的,不以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不得发布规范性文件。

四、对行文程序严格规范

(一)各区委、区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可直接向市委、市政府报文;其下属机构不得直接向市委、市政府报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

(二)各区委、区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向市委、市政府报文,应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同时主送其他上级机关和上级机关的某个部门。

(三)同级党、政机关确需联合向上级党、政机关行文时,“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用党、政机关并列的形式(如:市委、市政府);“请示”的主送机关应视请示的内容性质分别确定:属党委职权范围内的,主送机关应将党委列前(如:市委、市政府),由党委负责处理答复;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主送机关应将政府列前(如:市政府并报市委),由政府负责处理答复。

(四)向市委或市政府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应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向市委或市政府请示事项,凡涉及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在报文之前与有关部门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仍未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在请示中写明。

(六)向市委或市政府报送文件,应送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按规定和程序处理,不应直接报送领导个人。

(七)市领导和领导同志身边工作人员不直接接收各区、各部门报送的文件。在特殊情况下,领导同志及身边工作人员收到各区、各部门的报件,应转交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确需直接报送市领导的,应经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同志同意。

(八)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要严格把关,认真办理。实行收文“首问责任制”,工作人员收文时应对来文在报送机关、文种、内容、附件、磁盘等方面进行核查,齐全无误后签收。缺少部分应一次性提出,避免呈报单位多次报送。凡来文内容尚没有征求相关部门、单位意见的,办理人员应将该文先转有关部门、单位提出意见。提高办文效率,缩短公文运转时间。一般件应在两个工作日内提出拟办意见报送领导;急件一个工作日内报出;特急件即到即办。

五、对文件简报的数量和报送范围大力压缩

(一)各区、各部门的文件简报可以报送市委、市政府,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经过认真审核和筛选后以《信息快报》或其他适当的方式报送分管市领导。各部门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的文件简报一般不得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

(二)各区、各部门需要报送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文件简报,应向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备案,凡不在备案之列的文件简报一般不予受理。

(三)各区、各部门要对现有的文件简报进行清理压缩,该停的停,能并的并。对确定印发的文件简报,要从内容、形式、发送范围、印数等方面拟定具体的改进措施。要下大力气提高文件简报的质量,努力改进文风。文字力求简明扼要(正式公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所提建议要切实可行。

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的若干规定

一、严格控制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

(一)从市委、市政府做起,安排会议一律从严掌握。每年初召开市委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年度市委工作,原则上不再召开市委单项工作会议。中央和省召开的专项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的贯彻意见,由有关部门在本系统内传达贯彻。召开全市性会议传达贯彻的,需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

(二)每星期一、二为市委、市政府“无会日”。“无会日”期间,市委、市政府不召开有各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综合性会议;特殊情况确需召开的会议需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市领导“下基层日”由原来的每星期三调整至每星期二,除有特殊情况,市领导应下基层调查研究。市领导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可由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汇报情况,不搞层层陪同。要真“沉”下去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三)严格控制各种表彰会。能发文表彰的,不以表彰会的形式表彰。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表彰大会表彰的对象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和先进集体,市文明区、文明单位、文明市民,为挽救国家财产和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有功人员,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由政府表彰的对象及其他市委、市政府决定表彰的对象。其他行业、专项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活动需请市领导出席的,由主办部门向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申报,两办统筹安排,尽可能合并为一次综合性表彰会议,在每年年底进行表彰。市直部门不再单独召开行业或系统的表彰会。

二、严格控制会期、规模、规格

(一)全市综合性会议,除《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大会外,会期一般不超过两天;全市专业性会议和市直部门的业务会议,会期半天,最长不超过一天。

(二)各类会议应讲求实效,不得攀比规格、讲排场,不能以市领导是否出席会议作为衡量市委、市政府重视某项工作的依据。各区、市直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一般不邀请市领导出席。确需市领导参加的,由主办单位向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提出,两办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把关,按?quot;谁主管,谁参加"的原则协调安排。

三、严格执行市领导不陪会的规定

(一)市直部门的业务会议,市领导一般不出席。确有必要参加的,由一位市分管领导出席,其他领导不陪会。

(二)除党代会、市委全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全体会议以及其他需集体主持的会议外,属个别市领导出席的会议提倡不设主席台,只设讲台。

四、严格执行会议审批程序

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会议,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提出会议方案,按审批权限报批。市直部门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会议或邀请市领导出席会议,须书面向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请示,不得直接报送市领导。市领导收到这类请示,应转市委办公厅或市政府办公厅按规定和程序办理。

关于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若干规定

一、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举办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由主办单位报市委、市政府审批。按本规定保留的全市性定期检查、评比、表彰活动项目(见附表),由主办单位报相应的办公厅核准后,报分管领导签发;未保留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项目从即日起不得继续举办。

(二)党委各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群众团体及属下单位举办有固定周期的全市性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由主办单位向市委请示,同时抄送市委党廉办,经市委办公厅审核后,提交市委常委会议研究批准;举办临时性的全市性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由主办单位向市委请示,同时抄送市委党廉办,经市委办公厅审核后,报主管的市委副书记、秘书长审批。

(三)政府各部门举办有固定周期的全市性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由主办单位向市政府请示,同时抄送市委党廉办,经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人事局审核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举办临时性的全市性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由主办单位向市政府请示,同时抄送市委党廉办,经市政府办公厅审核后,报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批准。

(四)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及其工作部门举办全市性检查、评议、评比、表彰活动,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党组研究批准,并在批准后的一周内,抄送市委办公厅备案。

(五)举办各类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请示内容包括:活动项目的名称、依据、目的、方式、规模(对象、范围、时间、周期等)、经费来源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六)保留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由主办单位对检查内容、活动目的、评比办法、表彰规格、经费来源等,作出必要的调整、补充和规范,重新行文执行。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的,在行文前应报市委、市政府审批确认。

(七)今后新增加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项目及未列入附表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项目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三、四款规定报批,违者追究主办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管理和监督

(一)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文件明确规定或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外,下列检查、评比、表彰活动项目原则上不予批准:1.各类达标、评比活动;2.企业的检查、评比、表彰;3.没有正常的检查、评比、表彰经费,可能向企业事业单位、基层单位和个人收费或变相收费的。

(二)若干机关、部门举办内容有交叉、重复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在请示前应相互协调,联合组织。

(三)经批准开展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应严格按照审批的内容进行,不得擅自扩大范围,随意增加开支。主办单位向有关单位发出通知时,必须注明批文号。活动结束一个月内,应将活动的组织情况、成效、经费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等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报告,并抄送市委党廉办备案。

(四)厉行节约,从严从紧控制评比表彰活动经费支出。经批准的评比表彰活动,其经费按批准的范围和周期纳入主办单位预算管理。对于未列入部门预算又确需举办的全市性表彰活动,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所需经费原则上从主办单位预算内调剂解决。

(五)市纪委、市监察局要加强对各种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监督,重点查处借检查、评比、表彰之机向企业和基层单位乱收费、乱摊派、乱要赞助及用公款吃喝玩乐等问题。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有关单位有权抵制并及时向上级反映举报。

附件:

深圳市保留的全市性检查评比表彰活动项目

序号

检查、评比、表彰项目 主办单位 周 期

一、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

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

市委组织部

两年一次

“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评比表彰

文明区、文明单位、文明市民评比表彰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

两年一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年度重点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个人表彰

市委政法委

一年一次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生产)者、先进集体评选表彰

市总工会

三年一次

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评选

市劳动局

两年一次

双拥共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表彰

市民政局

深圳警备区

三年一次

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市计生办

一年一次

二、市有关部门、单位举行的检查评比表彰活动

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

市纪委

市监察局

五年一次

党政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优秀信息员表彰

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

一年一次

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达标评比

三年一次

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委办公厅

一年一次

宣传文化精品奖评比

市委宣传部

两年一次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

市委宣传部

市社科联

五年一次

创建“无毒社区”表彰和禁毒工作先进单位、个人评选

市委政法委

两年一次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检查

市党廉办

一年一次

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直机关工委

两年一次

驻深单位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市驻深工委

一年一次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 市人事局

三年一次

共建文明口岸工作检查评比

市口岸办

三年一次

守法纳税大户评比

市地税局

三年一次

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审计局

三年一次

文明市场检查评比

市工商局

一年一次

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统计局

两年一次

重点工业、商贸先进企业评比和加工贸易出口企业百家大户、先进单位表彰

市经贸局 一年一次

保供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表彰政府部门安全管理突出贡献单位及突出贡献个人

市经贸局

安委办

一年一次

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评比

市外经贸局

一年一次

旅游行业先进单位评比

市旅游局

三年一次

农村经营管理、乡镇企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市农业局

三年一次

森林防火工作检查评比

两年一次

“三防”工作检查评比

市水务局

三年一次

优质工程评审

市建设局

一年一次

市容环境卫生辖区量化考评和创建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小区)达标考核

市城管办 一年一次

“鹏城环卫杯”、“鹏城优秀美容师”竞赛

环境文明小区、绿色学校(幼儿园)评比表彰

市环保局

市住宅局

市教育局

三年一次

用人单位欠薪情况大检查

市劳动局

一年一次

技术能手评比

依法行政责任制考评

市法制局

一年一次

消防工作检查评比

市公安局

一年一次

普法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司法局

一年一次

殡葬管理目标考评

市民政局

一年一次

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两基”检查 市教育局

三年一次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表彰

一年一次

科技贡献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技奖评选

市科技局

一年一次

药品管理工作检查评比

市药监局

三年一次

食品卫生、旅游卫生先进单位评比

市卫生局

一年一次

初级卫生保健检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阶段性评估检查

三年一次

计划生育模范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评比表彰

市计生办 三年一次

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质量先进单位表彰

市质量技术

监督局

两至三年一次

计量信得过单位评比

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体育局 三年一次

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保密局

两年一次

档案管理达标升级

市档案局

一年一次

先进职工之家、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双爱双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

市总工会

两年一次

职工技术竞赛

三年一次

退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

市总工会

市退管办

两年一次

先进团组织、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表彰

团市委

市教育局

两年一次

“青年文明号”、先进义工组织和个人评选表彰

团市委

一年一次

十大杰出青年评选表彰 两年一次

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先进妇女组织、优秀妇女干部和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双学双比”表彰

市妇联

一年一次

海救工作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深圳海上搜寻救助分中心

一年一次

新闻奖评选

市记协

一年一次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通知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的通知

为整治文风、精简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根据《中共丹东市委办公室、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意见》(丹委办发„2012‟26号)和《中共丹东市委办公室、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精简简报资料有关工作的通知》(室字„2012‟2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精简文件和简报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精简文件

1、切实压缩文件数量。坚持少而精,突出重点的原则,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坚决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一定要短。已经公开播发和见报的不再印发文件。凡是市委、市政府开会部署的一般事项,一般不再印发文件。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政府和丹东市委、市政府的文件要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意见,不得照抄照搬,层层转发。

2、严格按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一般不以党委、政府或“两办”名义联合行文。凡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由本部门发文或几个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得要求市委、市政府批转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不得提高行文规格。归口管理的单位、企业等不得直接向市委、市政府行文。临时机构一般不对外发文。

3、严格执行办文程序。各乡镇区、市直各部门上报市委、市政府的公文,一律分别报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按程序办理,不得分头报送。除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的事项处,不得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个人。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公文审核把关工作,确保精简文件取得实效。

4、不得多头报文。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属于党委(党组)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以党委(党组)名义报送上级党委;属于政府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以政府或部门名义报送上级政府或部门;属于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二、减少简报

5、各部门、各单位报送市委、市政府的简报原则上只保留1种。却有特殊报送需要的综合性部门,经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核准,可适当增加1至2种。综合研究、经济、新闻、情报、外事部门报送市委、市政府的参考资料和研究报告要从严控制,尽量压缩合并。

6、各部门、各单位综合性情况报告,尽量以正式文件报送。各部门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简报,一律不报送市委、市政府;会议简报一般不报送市委、市政府,确需报送的,应经综合汇总后以部门简报形式报送。专项工作简报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只报送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

7、各部门、各单位拟报送市委、市政府的简报、参考资料和研究报告种类及格式,须分别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审批,经批准后由各部门办公室负责审核报送。具体分送范围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核定,报文部门不得自行确定。

三、压缩篇幅

8、文件要突出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控制篇幅,做到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内容简洁、结构严谨、表达准确、语言精练,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

9、简报要提高信息含量、参阅价值和借鉴作用,重点反应重要的动态、措施、经验、问题以及工作意见建议等内容,减少一般性工作情况汇报。要坚持短而精,每期篇幅应控制在2000字以内;参考资料和研究报告一般不超过5000字,超过的应附有内容摘要。

四、提高时效

10、切实用好信息、督查、综合调研等渠道,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能通过信息、督查、综合调研报送的,不再以文件、简报形式报送。

11、加快推进机关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公文网上安全传输管理和建设工作,逐步实现文件和简报资料的网

络传输和网上办理,减少纸质文件和简报,降低运行成本,确保办理工作高效有序。

五、从严把关

12、拟以市委、市政府或其办公室名义发文的,严格按照程序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办理,不得用送阅件等形式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对未经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审核办理的拟发公文,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不予签批。

13、公文处理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严格程序,认真把关,对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根据有关规定和来文情况,提出充分理由,向领导同志和起草部门解释说明,坚决控制不发。

14、报送市委、市政府的文件和简报资料,须由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或经授权的分管负责同志签批。不符合行文规则、格式不规范、质量不高的公文,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退回报文单位修改重报;未履行报批程序的简报资料,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一律不予以受理。

六、加强领导

15、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简文件和简报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完善制度措施,认真做好精简文件和简报工作。

16、各级党位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并认真执行公文处理有关规定,从严审批、规范签发,带头改进文风、带头转变文风,推动精简文件和简报工作取得实效。

17、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填写报送市委、市政府简报申报表,未经审核批准的简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将不予受理。

18、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年底要对精简文件和简报工作组织自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将定期对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精简文件和简报工作进行督查,并视情况对相关工作情况予以通报。

附件:

1、简报资料格式标准

2、报送市委、市政府简报申请表

附件1:

简报资料格式标准

一、用纸幅面尺寸

采用A4纸型,成品尺寸为210mm×297mm。

二、版头部分

简报刊头:由编印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简报”组成。根据字数的多少,刊头可排印成一行或者两行。专题 简报可在刊头内加上专题名称。增刊可在期号前注明“增刊” 两字。

参考资料和研究报告刊头不做统一要求。

三、主体部门

1、标题:一般用二号小标宋体,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长短事宜。

2、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

四、版记部分

分送范围:一般不标送领导姓名。报送市委、市政府的简报资料统一标注为“分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单排一行。分送范围中不标注本部门领导和内设机构。

第三篇:进一步做好文件精简工作

进一步做好文件精简工作

一、工作目标

全县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把进一步精简文件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解决当前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文山文海问题,把他们从繁杂的文件中解放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各地各部门单位2014年的发文总量要在2013年的基础上,确保压减1/3,力争压减一半。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精简文件

1.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签发文件行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有关公文处理和精简文件的规定,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文件,不直接签发未经本单位办公室按办文程序办理的以本单位名义行文的文件;发文前提请发文单位审议的文件代拟稿,审议前应交由发文单位办公室进行审核。要支持单位办公室按规定履行职责,重视单位办公室提出的精简文件的意见和建议,对各种违规批文、办文的做法坚决予以制止。

2.严禁重复发文。凡国家法律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现

文件应报送收文单位办公室按程序办理;“请示”、“报告”不得混用、并用,“请示”应当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二)提高文件的质量和时效

1.文件要突出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控制篇幅,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结构严谨、表述准确、语言精炼。起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起草单位要深入调查研究,对拟定的政策措施进行充分论证,并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

2.部门代政府起草的文件,应报送政府办公室按程序办理,不得直接报送政府负责同志审批。对县委、县政府联合行文的文件代拟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起草单位报送县委办公室或政府办公室主办。起草单位报送文件代拟稿时,应同时报送发文请示或函、相关背景材料和代拟稿电子版;报送规范性文件代拟稿时还应报送起草说明,包括行文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同有关部门单位协商情况等。

3.部门报送政府文件代拟稿,应给政府办公室审核和政府负责同志审签留出足够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确属紧急情况的,应说明紧急原因及本单位的办理过程,并及时与政府办公室衔接。

4.政府办公室对经审核不宜发文的文件代拟稿,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进一步研究修改的,退回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政府办公室收到不符合行文规则、格式不规范的文件,退回来文单位。

5.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加快推进机关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电子公文,逐步实现文件的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减少纸质文件,降低运行成本,缩短流转时间,确保办理工作高效有序。

三、加强督促检查和意见反馈

1.各地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本通知规定,结合实际做好本地本部门单位文件精简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2.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各部门每年年底要对文件精简工作组织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定期组织对各地各部门单位文件精简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督查情况。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精简公文简报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精简分公司公文简报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分公司行文程序,减少各类文件发文量,提高办文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央“八项规定”、股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公文简报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现就将有关措施及工作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坚持精简公文,提高办公效率

(一)从严控制发文规格和数量。根据股份公司发文量统计范畴,发文量统计中不包含签报和空白模版,各部门要想办法切实解决目前文件过多的问题(2013年分公司各部门发文量见附件),努力把发文数量减下来,逐年递减

%。

1、各部门之间应主动协商办事,凡经协商可以解决的问题,可采用邮件、微信、飞信、短信、RTX、电话等高效的办事方式解决,一律不再行文解决;凡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原则上均由主办部门自行发文,能合并发文的合并发文。

2、各部门如没有具体决定事项的专题会议,不发会议纪要,仅作会议记录。基层部门的内部会议纪要和例会纪要可选择空白模版。

3、各部门OA管理员要严控发文范围,明确公文主送、抄送单位,不发无关单位和人员。各部门下行文一般不要抄送分公司办公室。

(二)待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启用OA系统“公告栏”模块平台后,分公司将发布周知性普发文件,各部门自觉养成及时浏览“公告栏”的阅文习惯,从而起来到减少公文发量的目的。

(三)分流分公司事务类文件。各部门将目前以公文形式流转的事务类型文件在OA系统中行政事物对应板块进行申请与办理,不再以文件形式行文。如股份主管部门要求,需要行文的选择空白模版。

(四)大力压缩各类简报、内刊种类。各部门编发的各类简报要坚持少而精、综合性强的原则,根据工作实际,分公司办公室可编发

份简报、党委工作部可编发

份;机关各部门可编制

份简报;基层部门编发的简报改用空白模版。各部门各类简报按季、月编发,分公司领导有特殊要求除外。各部门在2014年3月20日前,将需要编制的简报名称报市分公司办公室秘书室备案,未经备案而编制的简报,办公室一经查出,将进行行政管理扣分。各部门有超出保留种类的简报,需报分公司领导同意并报办公室备案。

二、提倡规范办公,提高办文效率

(一)严格公文办文程序。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公文处理办法(修订稿)》(南航股发〔2012〕187号)报送的公文,由报送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发,分公司办公室秘书科统一受理,逐级分送呈办。对不应分公司审批的公文、违反公文处理程序报送的公文以及越级行文和不规范的公文等,分公司办公室要严格实行退回制度,并进行统计通报。

(二)严格公文办文时限。公文办文时限按平件7天、急件5天、特急件3天的时限要求办理。各部门收文、撰写公文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各级OA有责任提醒本部门领导及时办文,有义务跟踪公文流转情况,及时办结公文。对超时公文,分公司办公室将定期进行统计通报。

三、严格督查制度,提升公文质量

(一)改进文风提高质量。各部门制发文件要坚持从实际需要和解决问题出发,突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到格式规范,主题明确,内容严谨,条理清晰,文风朴实,表述精炼、准确,意尽文止;各部门要力戒照抄照转、内容空泛,做到坚决杜绝空话、套话等形式主义。

(二)严格执行公文处理规定。根据股份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公文处理办法》和分公司《关于修订<南航新疆分公司行政管理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遵循行文规则,规范公文格式,加强办文审核和质量把关;建立办文责任制,分公司办公室将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审核评分,定期通报。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报送和精简文件简报有关

【发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办字〔2009〕30号 【发布日期】2009-02-25 【生效日期】2009-02-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报送和精简文件简报有关事项的通知

(办字〔2009〕3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扩权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报送省政府的公文总体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报送省政府的公文未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将应报请省政府审批的公文报送省政府领导同志个人,有的多头分送,又未注明分送情况;部门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和企业等越级向省政府报送公文;报请省政府审批的事项涉及其他部门职权时未经充分协商和会签,有的公文会签时间过长;有的地方和部门报请省政府审批的事项,在地方和部门滞留时间过长,没有给省政府留出足够的研究和审批时间;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省政府交办的事项不能按时回复,且未说明情况;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一些公文不符合行文规则,体例格式不规范,或篇幅冗长、质量不高;公文秘密等级、缓急程度标注不准确;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要求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批转或转发;向省政府报送的简报种类繁多,有的简报内容空洞等。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

为进一步规范公文运转程序,切实做好公文报送和精简文件简报工作,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河北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等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公文报送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报送省政府公文工作。要针对本地本部门公文报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规范公文报送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公文处理工作各项规定,办公厅(室)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大审核把关力度,确保报送的公文符合规范、准确无误。

二、严格执行公文报送程序

(一)各地各部门报送省政府的公文,须经办公厅(室)统一审核把关,由本地本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发。主要负责人因出访或健康等原因不能审签公文时,可由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

(二)各地各部门报请省政府审批的公文,一般通过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报送。由省政府办公厅按照省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呈批,并根据需要由省政府领导同志转请其他省政府领导同志核批,重大事项报省长审批。除省政府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和确需直接报送审批的敏感绝密事项、重大突发事件及部分涉外事项外,不得将应报请省政府审批的公文直接报送省政府领导同志个人(包括以信函、内部签报形式)。确需向省政府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时,一般不得多头分送;确需分送的,应在首页注明分送情况。应报送省政府的情况报告,一般不得抄送省政府领导同志个人。应报省政府审批的事项,不得报送省政府办公厅。不得以部门办公室、设区市政府办公厅(室)、扩权县(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公文。

(三)除重大社情灾情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外,各县(市、区)政府(不含扩权县市政府)、各设区市政府所属部门、省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等,一般不得越级直接向省政府报送公文。确需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扩权县(市)政府向省政府报送公文,其内容应属已经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需报省政府审批的事项,没有下放权限的事项仍应按原规定程序报送。省属大专院校、国有企业需请示省政府的事项,一般不直接向省政府暨省政府办公厅行文,应请示业务归口的省政府有关部门,由业务归口的省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意见后报省政府。省各行业协会在工作中需向省政府请示或报告的事项,由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省经济团体联合会)向省政府报送。

三、认真做好协调会签工作

(一)各部门报送省政府审批的公文,以及省政府暨省政府办公厅转请主管部门研究办理的公文,凡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主办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充分协商。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由主办部门主要负责人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会签或联合报省政府审批,联合报省政府审批的公文,要在公文签发人处注明主办部门和相关部门签发人姓名。部门之间有分歧意见的,主办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协商,协商后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部门要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与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会签后报省政府决定。不得把未经认真研究、协商会签的公文报送省政府。

(二)部门之间征求意见或会签文件时,除主办部门另有时限要求的以外,协办部门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回复,协办部门要主动与主办部门沟通并商定回复时限及方式,否则主办部门可以视其为没有不同意见,并据此继续办理有关公文,但应当在报送省政府的公文中说明有关情况。

四、提高公文办理效率

(一)各地各部门报送需省政府审批的事项,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及时上报,给省政府留出足够的研究、决策时间。一般事项不少于14个工作日;紧急事项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特别紧急的事项,要事先与省政府办公厅沟通说明,抓紧办理,尽快报送。

(二)对省政府暨省政府办公厅转各地各部门办理的公文,凡明确提出时限要求的,各地各部门在办理时,对属于本地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毕并予以回复;对属于需要报送省政府审批的事项,要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回复。对省政府办公厅未明确提出办理时限要求的,也要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尽快予以办理。

(三)对省政府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办理并报告办理结果,以及批请各地各部门负责人研究处理的批示件,各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随收随办,及时向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附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复印件。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多个部门办理的,主办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并汇总办理情况,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较长时间反馈办理情况的,要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省政府办公厅说明情况,定期报告办理进度。

(四)对省政府领导同志批请各地各部门负责人“阅”、“参阅”、“参考”等参阅性文件,可不单独行文回复,重要事项除外。

五、确保公文报送质量

(一)各地各部门报送省政府暨省政府办公厅的公文,应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河北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制发公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突出主题,力戒照抄照转、内容空泛。大力倡导清新简练的文风,做到意尽言止、条理清楚、内容准确、文字简练。报送省政府和报请省政府暨省政府办公厅批转或转发的公文,一般不得超过2000字。

(二)向省政府报送公文,只能选用“请示”、“报告”、“意见”三个文种。“请示”要一文一事,主送机关一般只写“省人民政府”,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使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下级机关,同时要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请示”、“报告”不得混用、并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向省政府报送“意见”时,文中应说明所提意见是供省政府参考还是请省政府审批。

(三)报送公文要严格按照上行文的要求确保体例、格式规范。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包括会签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组成部分必须齐备且标识规范,公文用纸和字体、字号要符合规定。主题词要严格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公文主题词表》标引。

(四)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准确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可以公开发布的公文要在文尾附注处加以说明。

(五)确属紧急事项的,要在文中实事求是地标注公文缓急程度。根据工作需要,自公文送达之日起,需省政府14个工作日内批复的,标注为“急件”;需7个工作日内批复的,标注为“特急件”,特别紧急事项要注明时限要求。通过机要交换渠道或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报送的紧急公文,要同时在信封上或系统内标注与公文一致的缓急程度。

六、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

(一)从严控制发文规格和数量。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目前文件过多的问题,努力把发文数量减下来。省政府各部门之间,设区市、扩权县(市)政府与部门之间应主动协商办事,凡经协商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要向省政府请示。凡属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原则上均由主办部门自行发文,或由几个部门联合发文,省政府暨省政府办公厅不予批转或转发。各地各部门下发文件,一般不要抄报省政府。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征求或回复意见外,未经省政府同意,部门不得擅自对下级政府行文部署工作。对国家部委主送省政府的公文,如需贯彻执行的,一般由有关部门下达,需回函答复的,均由有关部门回复。

(二)大力压缩各类简报。各部门报送省政府的简报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根据工作实际,原则上每个部门只保留一种报送省政府的简报。部门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等编印的简报,不得直接报送省政府。各部门要在2009年3月10日前,将需要向省政府报送的简报名称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未经备案而报送的简报,办公厅不予受理。

七、加强对公文报送工作的监督检查

各地各部门要把做好公文报送工作,作为保障国家行政机关高效协调运转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公文处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公文报送有关规定,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报送的公文,省政府办公厅将一律退回报文单位,由其按规范程序重新报送。省政府办公厅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各地各部门报送省政府的公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视情予以通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深圳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印发《关于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