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人民法庭的地位和作用
浅论人民法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杨元军 发布时间:2010-11-24 15:29:15
内容提要: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人民法庭主要负责审理民、商事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人民法庭身处基层,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新农村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现。鉴于此,本文从明确人民法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了影响人民法庭地位和作用的因素,阐述了巩固人民法庭的地位,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人民法庭 审判 综合治理 和谐社会 新农村
人民法庭作为 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的最前沿阵地,也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担负着审理大量的民、商事案件和指导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同时,人民法庭身处“基层”的基层,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窗口,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者,其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探讨人民法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民法庭工作是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法庭分布在乡镇农村,是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明确人民法庭的任务是:1、审理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2、办理本庭审理案件的执行事项;3、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4、办理基层人民法院交办的其他事项。该《规定》第十八条和第二十四条还要求人民法庭可根据需要进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通过审判案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出司法建议等方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近年来,人民法庭不仅案件数量增多,而且案件类型多样,包括了离婚纠纷、借贷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雇员受害赔偿纠纷、财产权属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相邻关系纠纷、土地征用款纠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等等。在这之中,有不少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特点而产生的案件,比如宅基地纠纷、承包地纠纷等;又如因近期土地征用较多,也导致了相关土地征用款案件和由此而延伸的财产权属纠纷案件的上升趋势。目前,很多基层人民法院的人民法庭,审判力量非常薄弱,给基层审判工作和民事调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履行,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人民法院总体形象。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形象不佳,地位不高。人民法庭设在乡镇农村,是为了方便群众诉讼,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服务。在人员选择上,应当派有经验、有耐心、素质好的人员担任人民法庭负责人。实践中,在人民法庭人员选择和任用上,一般是新来的人员,庭长是从本院庭室中提拔的比较年轻的审判员,干警是新进的大学生或部队转业军人,办案经验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当地风土民情了解不够,在办理案件中不能够与当地基层政权有机结合,不了解案件实际情况,就案办案,社会效果不好。部分人民法庭庭长认为基层工作琐碎繁杂、辛苦,人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做到以庭为家,有限期服役的感觉。群龙看首,导致审判人员也不能够安心工作。二是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差,办案经费紧张,办公条件差。法院下设的人民法庭基本上都是集办公、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办公设备陈旧,条件简陋,有些人民法庭的房屋已明显老化甚至成为危房,导致不能正常使用。现代化的办公电脑、交通、通讯工具更无法配备,给审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人民法庭属地管辖混乱。近年来,民事案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因为人民法庭人员少,很多群众有种崇上心理,认为人民法庭受理的都是简易案件,认为自己的案件都是大事,并想当然的认为法院是人民法庭的上级,不如直接到法院起诉,有的当事人竟然要求从人民法庭上诉到本级法院。人民法庭收案大都属于简单、标的相对较小的案件,收取的诉讼费也少,有的案件甚至出现“赔”钱办案的现象。没有收入,也没有成绩,干警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导致人民法庭案件数量少、交纳诉讼费少,出力不出政绩,从庭长到干警都没有信心。四是人民法庭干警的经济待遇差。人民法庭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没有伙房,干警吃饭问题无法解决,而且住宿条件差,大多数干警家都在市内,家庭无法照顾,后顾之忧不能解决。人民法庭经费困难,收入少,干警旅差费无法报销,在工资少奖金低的情形下,还要多支出往返交通费用。法院因经费紧张,下乡补助标准低,且不能及时发放,造成部分干警经济负担加重,生活困难。处于办公没有桌、吃饭没有锅的困窘状态。五是人民法庭干警在提拔选用上没有优势,政治待遇差。人民法庭往往被认为是领导不重视,案件小、水平低、待遇差的单位,并且由于人民法庭干警接触不到领导,领导无从全面了解干警的思想动态和德能勤绩,在干部提拔方面也处于劣势。干警也认为自己像后娘的孩子,无人关心无人问。由于上述问题,使优秀人才不愿到人民法庭工作,谁下基层,都有种被充军发配的感觉。人民法庭存在以上困难和不足,造成诸多弊端:一是使审判流程管理难实施。人民法庭人员少,审、执很难分离,都由本庭包办,甚至一人到底,开庭、合议、送达时间的随意性大,审判程序混乱,不符合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案件质量没有保证。二是法庭管理制度难落实。有的人民法庭只有
一、两个人,管辖五、六个乡镇,在不驻庭的乡镇没有巡回办案点,有时需到巡回办案点开庭审理时,法庭就无人值班,不利于方便群众诉讼。三是内部监督难实现。人民法庭人员办案审、执一竿子到底,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监督。四是突发事件难处置。特别是面对执行突发事件,人民法庭人员少,力量薄弱,不易及时有效处置。导致越级上访、群访、甚至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给当地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很大隐患。针对人民法庭力量薄弱的症结,应当对人民法庭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资金向人民法庭倾斜,打好物质基础。基层法院应当根据上级法院建设标准化法庭的要求,结合法院实际情况,及时投入资金,对人民法庭的审判及生活设施进行新建和改建,并积极配备交通工具和办公、通讯设备,使人民法庭的办公条件得到逐步改善。让人民法庭有一个规范的审判、办公场所,并逐步添置和更新办公桌椅,配备电脑、车辆,改善人民法庭办公办案条件。
(二)、做好警力下沉工作,大力充实基层审判力量。积极采取措施,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规定一定条件,把有没有到人民法庭工作过作为以后提拔任用的硬件。对于新进人员,除特殊专业人员外,必须在人民法庭工作满2—3年后方可考虑回院工作。保证每个人民法庭平均有4名以上干警开展审判工作,每个人民法庭至少有3名审判员,均能组成1个合议庭审理案件。鼓励政治强、业务精、有创新能力的年轻骨干法官到人民法庭锻炼,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凡是过去没有在人民法庭工作的干警,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下人民法庭最少工作2—3年,成绩优秀的方可考虑回院工作。
(三)、在政治待遇上倾情基层人员,各项待遇向人民法庭倾斜。对于干警的提拔任用,形成制度,工作成绩显著的,在同等条件下,凡现在人民法庭工作的审判员优先提拔副庭长;副庭长优先提拔庭长;人民法庭的副庭长或庭长缺位时,原则上在人民法庭的人员中提拔;院内庭室正副职缺位时,原则上在人民法庭的人员中选拔;一直在人民法庭的干警优先解决正副科级待遇。
(四)、提高人民法庭干警的生活待遇,关心干警生活,增加下乡补助,解决干警后顾之忧。通过制度规定,对于人民法庭干警按照远近程度,确定每月下乡补助标准,并以工作年限为根据,进行增补。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协调解决好人民法庭干警的食宿问题,使其安心基层,扎根基层。
(五)、抓好人民法庭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人民法庭许多法官有着丰富的审判经验,只是在法学理论上尚有欠缺。因此,应优先安排人民法庭法官到上级法院参加系统的学习培训,并在时间和经费上为他们创造条件,为人民法庭购买必要法学讲座录音录像教材。每年组织人民法庭干警进行两次以上庭审观摩,并用以会代训等形式点评或讲解裁判文书,通过强化岗位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民法庭干警业务技能。
(六)、加强领导,规范人民法庭管理体系,推进审判方式改革,提高人民法庭的审判和执行效率。结合当前人民法庭工作实际,建立党组成员联系法庭制度,每个党组成员分包1个人民法庭,指导和协助人民法庭工作,要求党组成员每月至少到对点人民法庭调研1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人民法庭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力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指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们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社会治安问题是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必须长期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活动;但是仅靠打击不可能有效地减少产生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复杂因素,必须全面加强综合治理才能奏效。”该《决定》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殊重要性;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和目标;确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同时,该《决定》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政府的公安、安全、司法行政等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部门,应当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审判工作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直接影响到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最前沿阵地,身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线,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大量的具体性工作。特别是地处农村的人民法庭,扎根于基层,置于人民群众之中,不仅方便群众法律咨询、诉讼,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宣讲法律,答疑解惑,在保障辖区社会安定团结、巩固基层政权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找准位置,实现“三个转变”,把综合治理的方针作为自己业务指导思想。审判案件是人民法庭的基本职责,也是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目前,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案件数量连年攀升,人民法庭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在此情况下,人民法庭干警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人民法庭作为国家专政工具的一部分,必须自觉投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去。充分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既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更是人民法庭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人民法庭不但要参与,而且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当好主力军。通过化解纠纷、解决矛盾,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纠纷,遏止违法,制止犯罪,增进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此同时,还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使审判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首先,要变“远离”民众为爱民、亲民。过去,受西方审判方式及思潮的影响,我们过分地强调法官“中立”,提倡“一步到庭”,使得人民法庭职能作用的发挥深受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法律观念还比较低,不放下架子,深入群众,单靠枯涩的法律条文,是难以解决好他们的纠纷的。只有树立司法为民的思想,爱民、亲民,使民众觉得人民法庭就是他们讲话说理的地方,法官就是他们倾诉冤屈、怨气的对象,审判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其次,变雷厉风行的判决为注重调解,调判结合。过去,曾经一味地强调效率,片面地认为审理案件时间越短越好,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涉农的许多案件,表面上看诉讼标的额并不大,是小事,但实际上潜藏着许多的矛盾纠纷,处理的这一起案子,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是一判了之,从法律条文上看或许没有错,但是双方的纠纷并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反而加剧了,对立情绪更大,社会隐患并没有消除。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从综合治理的高度看问题,从矛盾的源头上找原因,从解开对立双方心里疙瘩上求突破,从思想教育、耐心劝导工作上抓落实。这样做,虽然办结一起案子多费了心血,多花了时间,多跑了路程,但是能使对立双方关系缓和,纠纷化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第三,变“坐堂审案”为巡回办案。受人员、经费、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制约,人民法庭办案时往往下乡少,坐堂问案多,严重地影响了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的发挥。要践行“三个代表”要求,司法为民,就要本着两便原则,在坚持“巡回办案,就地调解”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田间法庭”、“夜间法庭”、“厂区法庭”、“院前法庭”、“学校法庭”的优势,贴近群众,方便群众,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适应辖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
(二)、对审判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在地方党委、政府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人民法庭扎根于基层,贴近群众,对辖区的社情民意有较深的了解,在巡回办案中了解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又极易引发纠纷的现象,就要在审判基础上归纳、总结,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消除这些隐患的建议,使之尽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以案说法,加强法制宣传,使辖区内人民群众深受教育。大力普及公民的法律知识,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实现综合治理浩大工程的基础。人民法庭要充分利用办案平台,以案说法,加强普法。通过挑选典型案例到乡村、厂矿、学校,社区现场开庭,以案讲法,使旁听群众深受教育,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四)、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建立群防群治的网络体系。人民法庭肩负着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神圣职责,应当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快速发展,应当多与乡、村调解组织联系,在业务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全面提升调解人员的法律水平,使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帮助基层调解组织及时妥善地解决大量的民间纠纷,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扩大,矛盾激化。
(五)、积极开展司法建议活动,促进有关单位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消除治安隐患。提出司法建议是延伸人民法庭审判工作、拓宽法律服务的重要手段。在办理具体案件中,人民法庭发现有关重要情况和问题,应认真梳理、归纳,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厂矿企业、军营学校等提出司法建议,使有关部门或单位科学决策或者及时堵塞漏洞,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损失。
(六)、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涉法上访长效机制。人民法庭身处基层,每天除正常的审判工作之外,还要接待大量的来信来访,有些是来咨询的,有些是来诉讼的,有些人是来反映问题的,也有极个别是来缠诉的,人民法庭应高度重视接访工作,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热情细致地接待,详细答复每一位到访者,使他们带着疑问、疑虑而来,带着明白、满意而归。
三、人民法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促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同时也为人民法庭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法院责任重大,大有作为。人民法庭担负着大量民事案件的审判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工作,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展示国家司法权威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窗口,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如何充分发挥好人民法庭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好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明确认识人民法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法庭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尽量减少和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法庭审理的每一案件,不论从实体或程序的处理都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审理好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案件,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依法处理好相邻权等纠纷,能促进邻里关系的改善;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能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依法及时审理买卖、借款、农村承包合同纠纷等案件,能促使合同主体双方自觉履行约定义务,维护良好的经济关系和金融秩序。与此同时,人民法庭审理案件、适用法律的过程,不仅是对个案纠纷解决的过程,也是对社会进行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审判行为,努力做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增强当事人自愿履行判决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履行好法官释明义务、举证引导义务,引导当事人根据诉讼规则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宣传公民的诉讼权利与实体权利,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渠道、正确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人民陪审员制度、旁听制度、宣判制度以及巡回审判制度等,使人民法庭在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促进诚信友爱等方面起到示范教育作用。第二,努力提高审判质量,重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以积极的态度关心人民群众利益。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复杂形势下,要使审理的案件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真正统一,除了考虑法律问题外还要有政治智慧和效果意识,考虑案件的实际情况,自觉寻求司法效益的最大化。公民利益无小事,每一案件对于公民个人来讲都不是小事,在确保依法办案的前提下,注重克服就案办案、死抠法条的作法,避免因简单思维,不考虑办案效果而引发消极影响的现象。人民法庭应坚持凡是涉及当地经济发展大局和当地有影响的案件,都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通报案情,争取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通过协调,既履行好法庭的审判职责,又能依法保护好各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第三、充分利用好诉讼调解,最大限度地使社会矛盾和争议得到实质性解决。人民法庭应在司法为民思想的指导下高度重视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纠纷带来的摩擦与内耗,使当事人的争议彻底平息,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才是工作的目的。在案件审理中应注重运用诉讼调解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从中发现矛盾的症结,抓住诉讼争议的焦点,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工作;第四,在调解中尽量让双方当事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案件,让当事人站在法官的角度来评判,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位置考虑其请求,从而找出各方的利益平衡点,使双方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并达成协议。第五,在调解时应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细心了解分析案情,诚心为民排忧,公心评判案件是非,使当事人信任法官,为案件调解创造条件。第六,庭前调解与庭内、外、庭后调解相结合,当面做工作与分别做工作相结合,做无过错方的宽容谅解工作和有过错方的悔悟改进工作相结合,情、理、法相结合,利用说情人、诉讼代理人做工作相结合,借助当事人所在的部门等各方力量,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第七,人民法庭要最低限度地使用国家强制力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人民法庭的审判工作,不仅仅是判定一个案件当事人的是与非,而是要通过案件的审理,通过解决当事人发生的纠纷来稳定社会,使他们保持同社会的和谐关系。在农村,往往一人诉讼,几乎全家出动,一些农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在遇到矛盾时往往不冷静,采取一些消极和极端的做法,甚至违法、犯罪。对此,应耐心进行说服教育,并结合当地家族观念厚重的特点,把法律释明,案件因果释明以及教育工作做到关键的家族权威人士身上,再由家族权威人士向本族当事人进行疏导,做到依法平息矛盾纠纷,使复杂的社会问题转化为相对明确的法律问题,经过规范的程序加以理性解决,促成案件的有效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人民法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不可忽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参与。人民法庭如何发挥其职能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大局,已成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新课题。笔者认为,(一)、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民法庭的司法障。人民法庭是我国基层司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绝大多数人民法庭都设在乡镇,它们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处于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担负着化解农村矛盾、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是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农村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的转变,使得中国农村社会的纠纷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随着中国新农村的整体变化,对法治和司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正确处理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二)、人民法庭在为农村工作提供司法服务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人民法庭地处乡镇农村,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基层的特点和独特优势,但也有不少实际困难存在。如当事人法律素质普遍不高,法制意识不强,审判资源缺乏,无法配置相关必要工作设备。具体表现在:
1、当地群众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影响了法庭作用的发挥,直接导致了法庭工作的难以顺利开展。一些当事人盲目指责、对抗人民法庭,有的对裁判的公正性理解不当,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特别在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一致、或因举证时限、诉讼时效等程序性问题而导致败诉的案件中,表现就更为明显。2、部分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能力不强,对人民法庭审判职能的行使形成制约。农民遇到纠纷通常找村干部或调解组织要求解决,而并非先找人民法庭、乡镇政府、派出所和司法所等其他部门。因而,村干部或人民调解组织往往是处理纠纷的第一关。在农村民事纠纷逐年增多的形势下,如果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的能力增强,人民法庭的审判压力就会减轻,就可以将有限的审判资源更多地用于重大疑难案件的审理,这对保证案件审判质量,提高审判效率,更好地发挥法庭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3、党委、政府的部分领导对人民法庭地位、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法庭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人民法庭是基层司法机关,不是当地政府的下属部门,其职能是居中裁判,化解纠纷,通过审判活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不能超越职能介入当地行政执法活动和从事地方经济社会事务。可是现实中仍有一些乡镇的党政领导对此认识不清,视人民法庭为其下属的一个部门,随意指挥、干预人民法庭工作。尤其在涉及地方经济利益时,往往将人民法庭作为保护地方利益的工具,或借用人民法庭的强制力来推行乡镇工作,混淆了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界线,对人民法庭职能作用的发挥造成负面影响。
4、人民法庭对法制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弱化了法庭的影响力。人民法庭除了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基本职能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使人民法庭的审判活动,产生出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晓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的社会效果。但事实上很多人民法庭的法制宣传工作做得一般甚至很不到位,缺乏全面发挥人民法庭作用的指导思想,只注重案件的处理和具体纠纷的化解,对于宣传法制等审判延伸工作重视不足,影响了人民法庭作用的全面发挥。(三)、加强人民法庭功能型建设的途径。人民法庭服务新农村建设不能脱离其基本职能的履行。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人民法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司法功能建设,一是通过巡回审判化解纠纷,发挥人民法庭的审判功能。二是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教育培训,发挥人民法庭的指导功能。三是改进工作司法为民,发挥人民法庭的服务功能。四是能动司法构筑和谐,发挥人民法庭的沟通功能。在审判活动中尽可能地增强审判的亲和性,与当地群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通畅的沟通渠道,要求司法语言的通俗化、乡土化,以增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相融性,加强沟通效果。
参考书目:
1、《人民法庭实用手册》 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2、何兵著:《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季卫东著:《中国调解制度研究》 中国法制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篇:党章地位和作用
一、党章与党纲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是最基本的两大文献,她构成党的全部活动的法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认为,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纲领。按照这一观点,党的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外界通常就是根据纲领来判断党。党的纲领要简单明确地说出党所要达到所要争取的一切目标,规定党的近期任务和远景目标,以及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党章则是关于党组织的形式和规范的总的决议,它要规定党的组织建设的形式、党进行活动的方法、党的生活准则等等。纲领与章程是紧密联系的。纲领是章程的根据,章程是纲领的保证。事实上,在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中,纲领与章程是作为两个文件存在的,在另一些党中,例如中国共产党,则把纲领与章程纳入一个党章文件之中。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党的七大以后,在党章中增加了总纲部分,它是党的简要纲领,既是章程的一部分,又是章程的前提和总则,从而使党章兼有了纲领和章程的双重内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论纲领或章程,都是党的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党的成熟和成长的结晶。党发展到什么程度,党章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
二、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共产党以党章为立党之政治根基和最高法律。在党内,党章是根本大法,也叫“母法”,其他各项单项法规则是“子法”,它必须从属于党章或服从于党章。
从内容上说,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它要解决的是关系党的性质和战斗力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并作出总的原则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党的性质、宗旨;二是党的指导理论;三是党的最终目标及近期任务;四是党对革命、建设的方针;五是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原则;六是党的组织原则及组织构成、职权划分;七是党员标准及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八是党的纪律。
从产生程序说,党章的创制、修改、解释及停止生效,全部权力集中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其他机构或部门均无权决定。
党章具有高度权威地位,它的正确有效的执行,将对党的生活产生重大的根本的影响。
第一,它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全党必须以党章为行动指南。第二,它是承续党的成功经验及优良传统的纽带。第三,它是执行党的纪律的根据。党章所规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如果违反纪律,将受到纪律处分。第四,它是保证党的纯洁性的武器。党章历来是划分正确与错误的分界线,就是要把反对党、破坏党、分裂党的分子清除出党。
党章程是政党的立党之本。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党章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说:“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这是我们党对党章在党内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十分精确的表达。
从内容上看,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集中体现了全党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集中了体现了全党的信念和愿望,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武器。同时,党章还规定了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规范。就像整个社会需要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样,在共产党内部,为了维护正常的党内生活秩序,调整党内关系,也需要确立一种适用于所有党员的普遍行为规范,以指导和约束每个党员的行为,党章正是这种指导全党思想和行为的规范。
从地位上看,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是党的根本大法。党内法规包含许多门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对象,包括规则、规章、条例、制度等。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也称为党内的基本法,其作用相当于国法体系中的宪法。党内其他所有法规,都是党章的延伸或补充,都必须服从或从属于党章。也就是说,党章是党内的“母法”,党内其他法规则为党内的“子法”。
从党章产生的程序看,只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才能制定、颁布和修改党章。从党成立到现在,我们党对党章先后进行了15修改,每次修改,都是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来完成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党章在我们党内至高无上的地位。
从作用上看,党章在党内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党内关系。正确处理好党内关系,是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条件。党章通过规定党的各级组织职责、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来实现调整党内关系的功能,使党的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保证党内正常秩序。二是指导党的工作。党的工作一刻也少不了法规作为依据。党的工作也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否则就可能导致无效率、低效率甚至混乱。在所有的党内法规中,党章又是特别重要的。有了完善的党章,才有可能形成与之配套的具体党内法规,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正常开展。三是严格党的纪律。党章对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旦违反党章,就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从而保证党的纯洁和行动统一。
第三篇:中层干部的地位及其作用
中层干部的地位及其作用
加强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干部队伍是关键。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干部队伍,加强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建设,是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我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推进示范性高职校校建设的必要组织保证。中层干部是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兼有承上启下的双重身
一、健全人格的塑造
干部要注重加强个人修养,不断提高人格素质。要做好官,先要做好人。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才能既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又具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中层干部承担着执行、管理和教育的重任,要育人,首先要学会做人;要管理,首先要学会服务他人。作为一名管理干部要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
1、要为人诚实、公道正派。一个人的权利、职位和地位,都是群众和组织赋予的,而人格素养则无法由群众和组织赋予。只有真正做到公道正派,才能在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真正得到他们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2、要谦虚谨慎、胸怀宽广,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的态度、宽广的胸怀、合作精神的养成是中层干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3、要勤政廉洁,一心为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这是干部应具备的人格素质的重要方面。
二、合作精神的养成
一项任务的完成必然是学校各部门团结合作、协调配合,发挥整体作用的结果。
在协调合作方面要注意加强部门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部门领导班子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经常沟通,善于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补台,维护班子的团结与和谐,在教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要讲究思想方法,做到多理解、少猜疑,多谅解、少挑剔,多干事、少表白,多自省、少自满。
三、具备创新品质
1、增强创新意识。
2、努力学习,为创新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
3、提高创新能力,把创造性思维落实到工作中。作为中层干部,不认真贯彻学校的决定是不对的,原原本本地贯彻学校决定是应该的,但创造性地工作是最好的。
创新是必要的,但在管理中要防止随意性,克服盲目性,增强规范性。
四、人文情怀的铸就
“人文”的实质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一是要培育和谐精神。
二是充分关注师生员工的感受和需求。
三是在宽容中接纳、在尊重中爱护。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在管理中要做到在宽容中接纳、在尊重中爱护,根据每个教师员工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最大程度发挥人的才能的职业发展规划,从劳动、从创造和对别人的关爱中推进工作、取得成就、获得满足。
五、业务基础的夯实
作为一名管理干部,要管理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综合管理协调能力。同时,要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率领部门职工理性地研究和解决问题。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知识、新理念。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基础能力,也是干部成长进步的源动力。做好一名好的管理者,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善于学习。
怎样当好中层干部
一、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管理表面上是技术的操作,实际上是智慧和思想的展现;管理的初级形式是“管”,深层次的本质是关怀、是关爱、是服务、是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水平必须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然后逐渐进入人文管理阶段。目前在工作中,全体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服务。以深入理解学校党委的决定和精神为起点,认真谋划,快速落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以教职工满意为最高标准,切实把党委的决策、对教职工的关怀传达和落实到本部门工作中去,为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业,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提高凝聚力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提高凝聚力的基础是团结,今天讲的团结,又分两个方面:一是干部之间的团结;二是各部门内部的团结。
三、要注意上下级关系,把握工作不越位。“下级服从上级”是党的组织原则之一。中层干部是执行学校决策部署的中坚力量,要做到准确理解上级决策,令行禁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摆正位置必须做到:对上级不越权,对同级不越位,对下级不包办。要将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人用到最适合的岗位。
四、正人先正己,提高执行力。要想先做事,必须先做人。在管理上,要做到以诚待人、以德正人、以情感人、以才服人。
1、以诚待人。要襟怀坦白、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换位思考、为人处事兼顾各方面利益,才能取信于人。
2、以德正人。古人云:“民不畏严而畏廉”,“不畏权而畏公”。对本部门的人和事,一定要公正、清廉才能以德正人。
3、以情感人。工作上讲原则,政治上讲党性,生活中需讲人性。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情商,关心人、体贴人、理解人。
4、以才服人。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驾驭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既要自己做好,还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遇事要做到“四明”,即对己要明了、对人要明察、对事要明晰、处理问题要明白。处理问题中要做到大事莫激动,小事莫计较。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灵魂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在强化身正的基础上,要注重执行力的培养,要做好部门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与监控,辅之以高效的时间管理,确保部门工作的优质与高效。
五、要合理分工善于用人。要针对部门人员的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明确相关职责,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事择人,视人授权,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敢于并乐于承担决策与行动的后果,不居功、不卸责。
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我相信,通过培训和学习,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一定会有新的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在你们的工作和带动下也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化药学校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第四篇: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讲 立法机关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代表团
1.1 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
1.1.1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议会性质的机关,但与议会不完全一样,人大除了是立法机关,还是权力机关,并且首先是权力机关,同时具有立法机关的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广泛的、最高的、几乎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约束的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既制定法律,又监督法律的执行;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对其他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选举、批准任命和罢免权;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随时决定国家的各项重大事务;宪法还赋予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它认为应该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的权力。
1.1.2 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在诸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任何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它,也不能与它并列。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尚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与实际地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政治主体的法定地位与实际地位进行比较如下: 1.1.2.1 人大与党委的关系
人大是权力机关,党委是领导机关,领导国家与社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党委领导人大。领导方式有:
(1)党提出方针政策,由人大贯彻执行。
(2)党就国家的重大问题,直接向人大提出建议案,通过人大的立法,把党的意志合法地转变为国家意志。(3)党对人大实行工作领导。(4)党对人大实行组织领导。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民主的扩大,人大的权力自主性开始增强。
案例1 1992年:兴建三峡工程决议在争议中通过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4月4日《经济参考报》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尽管消息很简单,但实际情况是,这一决议的通过是相当艰难的。而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一项工程的决议,这在我国也是第一次。
1992年,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
月3日该议案进入表决程序,共有2633名人大代表参与表决,结果是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未按表决器的有25人。表决虽然获得通过,但赞成票只占总票数的67%。
它表明人大与党组织的关系存在着潜在的矛盾性。1.1.2.2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在国家各级政权机关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是主从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它具体表现在:
(1)在组织上,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产生。(2)在职责上,一府两院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3)在监督上,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行为实施全面的监督。
而在实际地位和法定地位并不像对称。就人大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行政机关的权力往往超越于人大之上,人大的工作有时受制于政府行政机关,成为政府“履行法律手续”的工具,有时甚至是“政府领导人大,而不是人大领导政府”。其次,从人大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看,司法机关不像行政机关那样超越或凌驾于人大之上,但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也经常流于形式。
由于人大制度尚处于完善之中,因此,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1.1.2.3 人大与人民的关系
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管理国家的一种形式,人大是人民反映人民意志的机关,人大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从法定关系看,人大应绝对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人大在其他一切国家机关之上,但在人民之下。人大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应根据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应当充分反映民意,聚合民意,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案例2 人大代表酒后撞人骂伤者穷鬼
南方电视台11月29日报道: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今年刚当选的一位人大代表在闹市开奔驰车撞倒一辆电单车后,大骂伤者,“你这个穷人,还敢骑一辆破车来撞我”。面对执勤交警,该人大代表称,“我是人大代表不能随便扣留。”并打电话投诉交警违法。
案例3 张建中发起罢免赵之毅人大代表资格
2010年8月20日,整个杭州城一觉醒来就从报纸和电视上闻知,64名选民联署动议罢免下城区人大代表赵之毅。报纸头版头条,等于空投了一枚重磅炸弹。不过,联署人不足法定人数,动议被驳回。张建中提出罢免赵之毅的理由有二,一是赵之毅违法,在他向法院交20万元保证金及两家单位的担保证明,由一审法院依法决定对现存房屋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后,赵之毅仍然下令将杨家租屋夷为平地;二是赵之毅“强抢明夺百姓的私人财产”。
1.1.3 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1)人大是代表和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议会是民主社会中民意的传声器,在诸多民意表达渠道中,议会是最经常、最专业的民意表达机制。人民代
表大会作为由各党派、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人员组成的代议机关,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且人民代表来自基层,他们平时和群众生活在一起,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心声。
(2)人大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途径。议会是实现民主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最主要途径。
(3)人大是政府权威合法化的源泉。在现代社会,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源来两种途径:其一为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府,政府对选民负责,政府存在以选民信任为依据,政府权威以选民授权为依托;其二为由人民选举产生议会,再由议会产生政府,政府对议会负责,政府存在以议会信任为依据,政府权威以议会授权为依托。由于国情条件的限制,中国各级政府还不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需要由各级代议机关间接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负责选举产生政府,这就使政府产生具有了合法性来源,使政府权威具有了合法性依托。在中国由人民选举产生人大,再由人大产生政府,政府对人大负责,政府的权威源自人大的授权。这就使政府的权威具有合法性的依托。
(4)人大是实现国家整合的有效组织形式。人大的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使它能够有效地表达和整合各地域、各阶层、各职业、各民族的利益和要求,有效实现民族国家的整合。
(5)人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它为社会利益需求和利益表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沟通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1.2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程序
1.2.1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特点
由于受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具有以下特点: 1.选举权的普遍性。中国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精神病患者,才会失去选举权和被选权。
2.选举权的间接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多层次的间接选举。其中,乡镇级、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由直接选举产生,然后向上逐级递选直至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种多层次的间接选举有利于减少直接容易产生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可控制性,有利于节省选举经费和工作量,但它对于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不能不说是打了折扣,这种依靠少数代表间接抉择也容易出现曲解或背离民意的情况。
3.选举权的不完全平等性。目前,中国公民享有的选举权具有平等性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平等的一面。从人人享有投票权、一人一票来看,中国公民享有的选举权是平等的,所有公民不论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身份背景差异,都享有
平等的选举权。从投票效率、被选举权来看,选举权仍存在着不平等的方面,在政治现实中,一部分人只能享有选举权利,而另一部分人却经常享有被选举权利。法律规定的代表名额也不是按照相同比例的人口原则分配的,在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一般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法律对军队、少数民族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实行特殊照顾。
案例4 城乡人大选举权平等化的进程 1953年指定的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了不同规定,其比例为8:1。
1995年2月28日,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订案,规定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明确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1:1.。
1.2.2 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
1.2.2.1 代表名额的确定与分配程序
1995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大会名额不超过3000人,名额分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情况决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分别按不同代表名额基数加人口增加数的办法确定。在实际中,除行政区域、人口数量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外,少数民族、军队、归侨、港澳台等因素也对代表名额产生影响。
迄今,人大代表名额的确定和分配尚缺少科学标准、规范的方法和固定的程序,分配代表名额的随意性很大,选举时间也不固定。
案例5 全国人大代表官员、平民构成示意图
我国有将近3000名人大代表,有近70%的代表是来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1.2.2.2 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程序
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程序一般包括:一是设立选举组织机构;二是划分选区;三是登记选民;四是提出代表候选人和确定正式候选人;五是宣传介绍候选人;六是差额选举和组织投票;七是确定当选。1.2.2.3 人大代表的间接选举程序
所谓间接选举,即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而是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由于不需要进行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人大代表的间接选举程序比较简单。其候选人提名、候选人介绍和投票程序与直接选举也比较类似,这里无需赘述,仅对间接选举的特殊性予以介绍。
第一,间接选举的主持机关。选举工作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并接受上级人大常委会领导。
第二,提出代表候选人。选举法规定,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单位提名产生。
第三,确定正式候选人。第四,确定当选。
第五,审查和确认代表资格。
1.3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3.1 人大代表的权利
(1)会议期间的权利: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提出询问和质询的权利;会议期间参加议题审议的权利;行使选举权和表决权;行使罢免权。(2)闭会期间的权利:行使观察和调查权;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免责权;获得必要的物质条件保障权。
案例6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部分质询: 1.教育经费投入减少的质询 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到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以此计算,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央和地方政府至少对教育少投入了7000亿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教育投入毕生却每况愈下。近五年,教育投入始终没有超过GDP的3%。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教育的投入曾一度达到3.4%。给教育拔款不是恩赐,这是惠及亿万民众的一项巨大公益。2.春运涨价的质询 全国人大代表纪尽善:“春运涨价6年了,客流怎么还没被限制住?这说明什么?”事实证明,虽然票价上浮,近年来铁路春运客流量仍呈逐年递增趋势。06年春运40天,中国铁路发送旅客达1.49亿人,创春运历史最高纪录。对于铁路等公益性、自然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必须兼顾其社会目标,而非单纯追求盈利目标。
3.管道气初装费的质询 管道气初装费属什么性质的收费?为什么收了3500元初装费还要收300元的“安装费”?在今年的两会上,广州市人大代表朱永平就管道煤气初装费问题询问有关部门,并就该项收费是否合法等提出质疑。如果管道气属公共事业,收取“初装费”就不合理;若是集资或投资,用户就
拥有部分煤气管道等设施的物权,这些设施就属于用户所有;如果是借贷,就应该给用户计发利息,否则就是无形中将公众的钱变成了自己的固定资产了。
1.3.2 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应该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按时参加人大会议和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切实遵守并协助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
1.4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的职权职责
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代表团是参加代表大会的基本单位。每次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举行之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即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组成一个代表团,解放军代表组成一个代表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单独组成代表团。各代表团的全体代表会议分别推选代表团团长和副团长。代表团的职权和职责是:
(1)在每次大会举行前,集中进行各类准备性活动,讨论常委会提出的关于会议的准备事项。
(2)在会议期间,对列入大会议程的议案进行集中审议,并可由代表团团长或代表团推荐的代表到主席团会议或全体代表会议上,代表代表团对审议的议案发表意见。
(3)可以在会议期间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4)可以在会议期间以书面形式提出对政府有关部门的质询案。
(5)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并由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案例7 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议案和建议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的议案和建议相对多,因为他们面临的改革问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的地方也多。
议案数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各代表团议案和建议数量100806040200浙陕广江重湖上吉安湖山内四新河北福广江解天黑辽云河山海贵甘宁西澳台江西东苏庆北海林徽南东蒙川疆南京建西西放津龙宁南北西南州肃夏藏门湾系列************2111代表团系列16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1 全国人大的组织机构
2.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民意代表机关。由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法定代表3000人左右,其中共产党员占60%以上,各民主党派占20%左右,各少数民族代表要占12%以上。每届任期5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2.1.2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受全国人大监督,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一人、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1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总人数约155人左右。其组织机构分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两种。领导机构是委员长会议,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核心人物,一般由党内重要人物担任。工作机构主要有秘书处、常委会办公室等。
2.1.3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是适应国家管理事务的专业化和复杂化趋势设立的,功能在于研究政府有关部门的活动,研究政府有关方面的政策,从而实现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共有9个专门委员会:民族、华侨、法律、财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外事、内务司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接受常委会的领导。
案例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图
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2.1 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会议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的和最高的地位,其主要职权有:
1.修改宪法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修改宪法的权力,无论是对宪法的全面修改,还是个别条文的修订,都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和政党、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2.制定基本法律的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3.选举并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权力。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选举和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和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人选,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通过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并有权撤销上述人员的职务。
4.审查、批准和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的权力。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5.对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力。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大负责,中央军事委员会受全国人大监督。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2.2.2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根据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
1.立法权。依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权。两者的区别在于,全体代表会议制定有关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基本法律,常委会制定非基本法律。
2.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解释宪法,即对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而作的立法解释。这样便于从立法的角度及时回答和解决宪法和法律 实施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准确实施。3.对宪法实施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权。现行宪法除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外,还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由它行使这一职权,便于对宪法的实施进行经常性的监督。这对于保障宪法的实施 具有重大意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也拥有广泛的监督权力。
4.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宪法规定,出除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军委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司法机关的其他组成人员都有权任免。
5.对国家生活中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主要涉及外交、军事和国家紧急状态方面的权力。
2.2.3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职权
专门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拟订有关议案或提出有关报告,交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处理。具体包括:
1.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交付的议案,以及“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
2.拟定有关法律、决议、决定草案;并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提出相关议案;
3.审议全国人大交付的被认为违宪、违法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决定、命令、指示等规范性文件,并提出审议报告; 4.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时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提出报告; 5.就与本委员会有关的、属于全国人大或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执法检查。
第三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1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
3.1.1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地方组织法》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人数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省级、市(指设区的市)地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为5年。1993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改为5年。
3.1.2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省级、市地级的人大常委会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产生的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委员若干人组成。县级(包括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大常委会除了不设秘书长外,其他人员结构情况与省级、市地级的人大常委会相同。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与本级人大的任期相同,均为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3.1.3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中国1982年宪法及地方组织法没有就地方人大设立专门委员会进行规定1983年省级人大换届选举时,江西、湖南、上海等省、市人大开始仿效全国人大设立专门委员会。1986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规定省级、市地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作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许多工作委员会行使的职权实际上也就是专门委员会的职权,如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由农林财贸工作委员会、民族侨务工作委员会、工交城建工作委员会、法制委员会等。
3.2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2.1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的职权 立法权;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权;选举与任免权;监督权 3.2.2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 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权
3.2.3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职权
拟定、提出议案;研究、审议议案;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办理主席团、常委会、主任会议交付的其他工作。
案例9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结构图
3.3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和职权
3.3.1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
1982年宪法规定,乡镇人大每届任期3年。1995年修改的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并可设副主席1-2人。它们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出,任期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相同。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行政机关的职务,其主要职责是:人大闭会期间联系代表,组织代表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3.3.2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重大事项的审议、决定权;选举权;监督权
3.4 人民代表大会的上下级关系
3.4.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来自于所属区域内人民的委托,都代表着所属区域范围内人民的意志,都要对人民负责并受其监督。就是说,实际上,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实质也恰恰就在于此。
3.4.2 上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概括说来,上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法律上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工作上的相互联系关系。即所谓:(1)法律监督关系。(2)业务指导关系。(3)工作联系关系。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形式与议事程序
4.1 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性质职权必须召集会议。只有在开会时才能行使职权,不开会则没有权力能力。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包括全体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门委员会会议。
4.1.1 全体代表会议的会议形式
主要有预备会议、主题团会议、全体会议和代表团会议四种会议形式。1.预备会议。预备会议是在人大正式会议召开之前举行的由全体代表参加的会议,其任务是选举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本次会议议程和关于会议其他准备事项的决定;
2.主席团会议。主席团由预备会议产生,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者。主席团产生后即由常委会委员长或主任主持召开第一次主席团会议;
3.全体会议。全体会议是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行使权力的基本形式。全体会议的任务是听取报告和法律议案的说明,投票选举和表决议案;
4.代表团会议。代表团会议的任务包括:在每次大会举行前,集中进行各类准备性活动,讨论常委会提出的关于会议的准备事项;在大会期间,代表团会议
经常采取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的形式,传达主席团会议的有关决定和意见,听取有关议案的特别说明,并就大会提交给代表的一切事项进行讨论;代表团会议还可以提出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可以提出罢免案、质询案,可以提议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4.1.2 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形式
常务委员会是代表大会的常设权力机关,根据议事规则,常务委员会开会行使职权主要有四种形式:即委员长(主任)会议、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
1.委员长(主任)会议。委员长(主任)会议,是处理常委会日常工作的主要方式,它由委员长(主任)、副委员长(副主任)、秘书长组成。
2.全体会议。常委会全体会议是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共同参加的会议。它是常委会行使职权的主要会议形式;
3.分组会议。分组会议是将到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开会,对会议的议案进行审议;
4.联组会议。联组会议由委员长或一名副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共同参加会议。
4.1.3 专门委员会的会议形式
专门委员会属于权力机关的常设工作机关,属于权力机关的内部机构,但其自身并不具有行使实体权力的能力,不能对社会直接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
专门委员会的会议形式没有统一规定。根据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的议事规则或工作规则规定,各专门委员会开会决定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委员会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决定本委员会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二是委员会主任委员办公会议,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处理本委员会日常重要工作。
4.2 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程序
概括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议题主要包括: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审议并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听取、审议并审查、批准财政预决算报告,听取审议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听取行政、司法机关处理重大问题的情况汇报或专门报告,审议通过法律草案,审议通过有关重大事项决定议案,选举、决定人事任免事项等。
案例10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案的通过程序简图
第五篇:教材地位与作用
高中数学说课稿:《正弦定理》优势说课稿范文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三角函数,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三角形中,而学生们在解决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问题,就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根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学法: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动手尝试相结合,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45°,C=30°,c=10cm(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20cm,b=11cm,B=30°(2)c=54cm,b=39cm,C=115°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
(九)作业布置
P10习题1.1A组习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