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借贷模式的运作,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一直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然而,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化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传统业务所能提供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内外同业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间业务概述
1、中间业务的含义
所谓中间业务是指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资金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在银行业务中,无论是吸收存款形成的负债业务还是发放贷款形成的资产业务,银行在这些交易中,总是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参与其中,因此要承担信用风险。同时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导致利差越来越小,银行靠资产负债业务盈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而中间业务中,银行不再直接成为信用活动的一方,而是扮演中介代理的角色提供有偿服务,具有风险小、成本低、获利大的特点。另外,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是有机整体。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是中间业务开展的基础,而中间业务的开展也能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开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间业务正成为银行的热门业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开展中间业务,将其称为“黄金业务”,中间业务急剧扩张。例如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80年代的30%上升到今天的38.4%,美国的摩根银行1998年达到83%,花旗银行达到了80%,日本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4%上升到39.9%,英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8.5%上升到41.1%。在西方国家非利息收入大大超过利息收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又加入了WTO,这一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将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入WTO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将会逐步减少,直到实现国民待遇。而入世后,中间业务必然是中外银行竞争的焦点。加入WTO预示着中国金融市场全面进入竞争时代,外资银行凭借其服务理念,金融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优势必然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形成冲击。因此,拓展中间业务是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的需要也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中间业务的种类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中间业务,银行仅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以此收取手续费,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保管业务及咨询业务等。另一类称为表外业务,是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活动,主要有承兑、信用证、贷款承诺、保函、资产证券化和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变革的重要趋势是由传统的结算、商业信用证、代收代付、票据承兑等业务向信托投资、融资租赁、代理融通、现金管理、信息咨询、保险代理、衍生金融工具等方向发展。尤其是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在金融管制放松以后,发展更为迅猛,创新交易品种层出不穷,带动了银行业务收入的迅速增长。新兴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与传统的信用业务并驾齐驱。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式下,对商业银行来说,大力开拓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改变资产单一的状况,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赢利水平的重要手段。中间业务不需占用或少占用商业银行资金,而主要通过为客户服务获得收入,具有风险小、投资少、收益高的特点,在当前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提高经营收入应是一个较好选择。中间业务是银行的表外业务,它不在资产与负债表内具体反映,但可以改变银行当期收益,并在总体上影响银行资产的收益率。对现代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提高经营效益,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中间业务具有极大的潜力。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改变商业银行单一的资产形式和获利手段,从而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提高总体资产质量,增强抵御企业转制过程中对银行利率债权造成冲击的承受能力,取得较为稳定的经营成果。
2、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其他业务的有力措施。发展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多层次客户需求,可大大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特别是优质客户更看重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高低,能不能满足需求成为其选择银行的主要标准。商业银行开展多样化的中间业务,为大客户量身定做金融组合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可吸引大量优质客户,而客户的增加将直接促进其他业务如存款业务等的发展。
3、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逐渐减小,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必然选择。当前我国重点培育资本市场、保险市场,资金分流压力巨大,同时优质客户直接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商业银行可以选择的优质客户也越来越少,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发展空间日益缩小。
4、发展中间业务是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竞争形式的要求。加入WTO后,外资银行不会在存贷款业务上与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其拓展的重点将是中间业务,并通过中间业务拓展优质客户。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以适应外资银行的挑战。树立新的企业形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银行卡等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消费金额急剧扩大。一般居民逐渐习惯于使用信用卡、借记卡,银行卡发展空间巨大,是各行业务拓展的重点。二是代收代付业务总量、笔数不断增大,业务范围包罗万象。代收代付的服务范围已发展有代收水费、电费、气费、手机费、传呼费、固定电话费、房租费、物业管理费、有线电视费、报刊订阅费、环保费、养路费、税款、社会保险基金、劳保基金、工商管理费、法院诉讼费、各类罚没款及代发工资等等。三是代理业务市场逐步扩大,目前已发展有代理国外资金贷款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政策性商业银行业务、代理城乡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代理财政性业务等。四是金融创新产品迅速增加,商业银行利用整合金融资源和采用信息科技手段,不断推出如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金融超市、个人房贷中心、理财中心、银券通、一卡通、一网通等新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1)开办中间业务的“市场定位”偏差,导致经营目标“错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以经营传统业务的思想去经营中间业务,以能吸收多少存款作为是否开办中间业务以及开展好坏的标准。把开办中间业务仅当成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吸收和稳定存款的一种附带的服务项目,忽略了中间业务收取费用增效创收的效益功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和观念上的落后,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认识,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其作为争夺存款份额的手段,致使银行业中间业务开展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费率,少收费、无偿服务或垫付资金的恶性竞争局面,使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为新兴的中间业务正常健康发展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2)中间业务产品品种少、层次低、收益低。一是各行开发的产品品种数量还相对较少,远不能满足客户需要,与市场的需求量存在较大矛盾。二是中间业务产品利用信息技术的程度较低,电脑系统开发不成体系,没有互连互通,许多产品功能受到限制。三是各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尚处在初级水平,产品层次低,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竞争处于低水平。四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激烈,许多中间业务产品变成营销存款的重要手段,成为银行提供的售后服务,直接收益低,其效益只能体现在间接效益上,如通过中间业务增加的存款量等。
(3)各行中间业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少完整的组织管理和统一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中间业务呈现各自开发、自成体系、分散经营、分散管理的局面,大部分中间业务处于单项开发分散管理的状态,分工合作不严密、职责不清、办法不一,造成开展中间业务“三难”即:总体规划难、组织协调难、整体协调难,从而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4)中间业务的发展受政策制约因素大。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空间小。同时利率依然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商业银行的调节范围有限,大量与利率相关的中间业务产品无法开办,也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5)商业银行业务人员素质低,不能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要求。中间业务产品需要高素质人才进行经营和管理,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更是如此,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缺乏这样的人才,而落后的人事制度也制约了人才的引进。
(6)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不规范。现行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过低或不收费,导致成本与收益倒挂;现有的收费标准单
一、粗放,可操作性较差;收费业务品种单一;收费业务的技术含量和发展层次较低。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与对策
1、高度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制定中间业务发展战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指导思想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依托现有资源,强化管理,科学营销,巩固和扩大传统中间业务优势,大力发展“市场有需求,自身有能力,效益有保障”的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实现规模、领域、产品、数量、效益上的突破,以此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实现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以向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业务技能为基础,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加快业务产品整合,推出面向客户的多元化、一体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贸易结算、综合理财、信用卡等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体系,并依据政策变化积极开拓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基金管理、保险证券等新的业务领域,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努力开拓高盈利的中间业务产品,提升产品层次,促进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相互带动发展,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2、加大对中间业务的考核力度,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要将中间业务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要向考核存款、降低不良的力度那样,使中间业务考核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要完善中间业务的考核标准,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体系,逐步提高中间业务的考核分值,将中间业务的发展转移到以增加收入为目的的经营方针上。要加大奖罚力度,建立将收益成果与有关人员的个人奖励挂钩的机制。对于业务开展较好的部门,要在人员、培训、费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于业务开展不利,尤其是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阻碍业务发展的个人与部门,要给予严肃处理。
建立健全营销体系,加大营销力度。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客户经理制,通过设立中间业务客户经理,将中间业务产品推向市场,强化对市场的拓展能力。中间业务客户经理应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客户经理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和支持,促进业务共同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客户资料信息库,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层次客户采取差别营销策略和推荐不同的产品。
3、加大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的重点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集约化、品牌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应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实行差别化竞争。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要突出业务优势和品牌效应,避免“大而全,小而全”,不顾成本乱上项目,以效益为中心,实现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产品,树立特色分行或网点,强化品牌效应,提高客户的认同度。要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宣传、增加透明度等措施,增进客户对收费措施的理解。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加强中间业务高端产品的开发,提升产品功能和层次,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增加收入。建立客户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市场的反馈情况,不断丰富和改进产品内容。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应拓展的重点产品主要包括:
(1)银行卡。银行卡是中间业务中发展最快的品种,大力发展银行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商业银行应广泛与航空公司、证券公司、酒店、商店等合作,采取联合发卡的形式,拓宽银行卡的发卡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要加强银行卡的自身建设,完善银行卡的各种查询、转帐、代收代付、消费的功能,方便客户办理各项业务,提高银行卡的使用率。
(2)国际结算。大力发展国际结算是商业银行当前拓展业务的重要方向。要加大对大企业集团、外向型企业、三资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授信比例,支持国际结算的发展。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充当投资顾问、财务顾问等与之开展深层次合作,从源头抓投资款,并针对优质客户开拓收益较高的福费庭、保理等业务。
(3)银证、银保业务。我国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银证、银保业务具有较大潜力,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沟通,探讨业务的进一步合作,通过发展银券通等新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4)财务顾问。为公司充当财务顾问、融资顾问、投资顾问或管理顾问等,与优质客户开展深层次合作。主要业务有帮助公司改善财务状况,通过财务分析找出问题,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协助公司安排股票或长期债券的筹集,参与公司并购重组,对大型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寻求最佳投资方案,起草招标文件的资金条件等。
(5)其他业务。包括银行咨询、代理融通、现金管理、金融衍生业务、利率协议等。
4、规范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加强中间业务的宣传,促进客户观念的转变。通过宣传,改变客户在银行多年恶性竞争当中形成的免费服务的习惯,接受享受银行服务必须支付费用的思想,使广大的银行客户明白一个道理,如果银行提供中间业务服务长期不收费,一方面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银行缺乏中间业务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不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缺少中间业务收入,国内商业银行收益低下,竞争力削弱,加入WTO后,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改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外部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扭转客户对中间业务收费的正确认识,单靠商业银行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全社会的力量,通过政府部门以及新闻舆论界的共同努力,正确引导广大客户认识中间业务收费的必要性。
5、加强电子化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注重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中间业务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断发展的。目前,世界科技仍在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化已经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说,未来金融业的竞争将是科技力量的较量和竞争,哪家银行敢于不断在科技上不断创新,哪家银行将占领新的中间业务市场。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外包与内部开发相结合的形式,尽快开发符合业务需求的先进科技产品,通过对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服务“一卡通”、“一网通”,使客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种存贷款、结算汇兑、保险代理、证券交易等服务。
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业务,是银行业的“高技术”产业。中间业务的拓展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际经验丰富、勇于开拓、敢于竞争、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间业务越往深度发展,越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识,人才的欠缺是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加快人才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建立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管理机构,面向社会专门培训中间业务人才并建立人才备选库,鼓励员工参加资产评估师、工程造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和保险代理人、证券咨询人员、基金托管人员等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各方面的专才,并重视对中间业务人才的引进、吸收和培训,保证及时满足中间业务对人才的需求。
6、设立中间业务统一管理部门,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健全内控体系,切实防范中间业务风险。可以考虑成立中间业务处或以业务部门和行领导组成中间业务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统一规划,负责指导、组织、管理、经营全辖的中间业务及新产品开发,协调各业务部门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的关系,衔接好中间业务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的关系,使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间业务风险低不等于没有风险,风险是永远存在的。管理控制部门要正确、辨证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风险而阻碍业务发展,也不能盲目发展业务而忽视风险,要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管理。时刻注意风险的防范、识别、度量、控制、转嫁和化解。要充分注意以下六方面的风险:一是政策性风险。发展业务必须坚持国家金融法规与政策,接受央行监管,按章报批、报备,杜绝违规经营和帐外经营;二是注意防止信用担保类中间业务出现的信用风险;三是咨询代理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信誉风险;四是衍生类中间业务可能产生的操作风险;五是办理各类中间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六是员工道德风险。加强中间业务的自身管理,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办法、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和授权制度、加强风险分析和预测,确保中间业务的稳健发展。
总之,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过程中,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对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2002年第1期中间业务》
《国际金融》2002年第2期 研究》
《国际金融》2002年第6期 思考》
闫尊学 《适应“入世”新形式 全面发展杨筱燕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孙浩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
第二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经济 的全球化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了极大的 发展 空间,伴随着全球范围内 金融 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中间业务已成为国际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点。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无论在发展规模、业务范围、业务品种和业务收入上都相差甚远。本文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策略,同时还阐述了发展中间业务时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风险监控 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及种类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其服务对象包括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所以通常称之为表外业务。
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并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中间业务大体可以分为六类。代理性中间业务。它是现阶段商业银行开展的最为普遍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各类代收代付款项,代理性政策银行和非金融机构业务,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代理业务,代企业和个人理财以及其它代理事项等。结算性中间业务。它是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由债券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收付有关的业务。如传统的结算。此外还包括结售汇、外币兑换、国际收支申报、信用卡等。担保性中间业务。包括担保、承诺、承兑、信用证等。服务性中间业务。包括提供市场信息、企业管理咨询、项目资产评估、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公司财务顾问、电子 计算 机服务等。融资性中间业务。包括租赁、信托投资、出口押汇、理财服务中的代理融通业务等。衍生性中间业务。它是由商业银行从事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各种交易引起的业务,包括金融期货、期权、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业务等。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营观念陈旧,市场营销乏力。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处于垄断地位,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的影响较深,没有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准确定位,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而单纯将中间业务作为开拓传统业务市场的工具。因此中间业务无论是在业务品种的开发上,还是在市场营销的管理方面,均缺乏总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仍然以传统的接受客户委托、不占用自己的资产和收取手续费为特色。由于管理体制和创新体制的落后,同时在中间业务方面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各商业银行虽然也相继推出了许多新的中间业务品种,但从整体看仍然以传统的结算、汇兑、代客收付等业务品种为主,咨询类、承诺类、代客理财等新兴业务和高附加值的业务品种较少,金融衍生类工具则基本是空白。
规模有限,利润贡献低。我国商业银行多将中间业务视为表内业务的一种附属,作为发展和吸收存贷客户的一种手段,在办理结算、代理收付等传统业务时收费低廉,有时甚至是无偿服务,以获取大量的在途和低成本存款。这样的经营观念不但降低了银行收益,增加了经营风险,而且不利于中间业务市场的发展壮大,造成了中间业务收益对银行利润贡献率低的局面。
缺乏统一规范,管理松散。中间业务的开展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事实上需要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目前多数银行采取指定委托代理处作为中间业务的主要协调管理机构。然而,在中间业务的开拓缺乏统一操作规范和 科学 有效的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权限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并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利益冲突。
收费低廉,标准不统一。我国商业银行各自为政,费率高低不一,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制约和观念上的落后,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认识,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其作为竞争存款份额的手段,致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出现随意确定收费费率以及低收费或无偿服务的恶性竞争局面。国内中间业务这种市场竞争不规范、收费偏低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
层次不高,资源投资有限,高素质从业人员严重不足。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它的运作以先进的电子设备为基础,这需要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力投入。在解决中间业务科技投入的问题上一些银行往往缺乏持续性,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投入不足。中间业务领域的高素质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缺乏懂业务、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性人才,从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深入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在当今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传统业务的优势正在日益削弱,市场空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 现代 商业银行多样化、综合化、电子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尽快调整经营思路、经营战略、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把开拓中间业务提升到事关商业银行发展与振兴的高度,积极着手构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框架体系。
调整经营战略和完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银行传统业务利差收益的不断萎缩,中间业务收入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也成为银行间业务竞争的热点和焦点。为此,各商业银行必须更新经营理念,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各商业银行要根据各自的经营特色和优势,积极创造发展中间业务的具体条件,包括制订中间业务发展计划,建立中间业务的经营机构和管理部门。完善管理体制。首先要组织专门部门具体负责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规划,做好新品种的研究发展和设计推广,培训中间业务的专门人才等。其次,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中间业务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三篇: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摘要:目前中间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性业务之一,WTO后过渡期是国内银行提高自身实力迎接外资银行竞争的关键时期,如何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保利润争收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必要性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引言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在传统的存取款业务的基础上,利用科技、信息、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租赁等业务,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的经营活动。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的收入来源已不能满足社会当前的需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其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这让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使中间业务成为与传统、负债业务并重的第三大支柱业务。本文通过大量数据作为研究依据,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比照,揭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以及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种类、特点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一种广泛的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不直接运用或很少运用自身货币资金要素,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中间业务,银行仅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以此收取手续费,其主要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及咨询业务等。传统的中间业务具有迅速便利和低风险的特点,可以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并以此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使银行摆脱既定的资产负债规模的束缚,促进其技术与服务手段的进步。另一类是新兴的中间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反映,但却能为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银行风险增加的业务,一般称之为“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贸易融通类业务,信用担保类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在此,只要有效地控制各业务交易风险,就能使银行获得表外业务发展的领域。
二、新形势下我国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正式结束。中国银行将从这天起,在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银行传统存款利差收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银行传统的经营观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此来推动银行发展、增加银行经营效益的。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越大,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越高,知名度就越响,市场竞争力就越强,所获得经营效益就越多,而且中间业务是连接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纽带,是完成金融产品营销链的基础,所以发展中间业务是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形态发展的客观必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它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尤为重要。在居民投资意识空前觉醒,银行储蓄发生“大搬家”,外资银行大举进军中间业务的现阶段,发展中间业务直接关系到银行能否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对于处在体制
转轨,结构调整与加入WTO的商业银行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发展与创新就更不容忽视。
(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经营困境,提高盈利能力
我国已建立起了一个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10余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近100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两翼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且20世纪90年初建立的证券市场分流了部分银行资金来源和贷款融资需求,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授信风险普遍增加,银行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注重传统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同时,尽快发展中间业务,以求在努力减少经营风险的同时,寻找银行利润新的增长点,从而减低经营风险,提高赢利能力。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中间业务不但把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负责业务扩展到了表外业务,而且把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扩展到了各类非信用业务。在传统的经营领域竞争激烈并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中间业务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利润增长点。当前,国内外商业银行已通过不同的途径跻身资本市场业务,在我国目前分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开展的一系列与资本市场业务有关的中间业务,可以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中间业务手续费稳定,是银行可靠的收入来源,其中有些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相当可观。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应对WTO的冲击
WTO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充满机遇的挑战。加入WTO,将加速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制度、政策法规体系向国际标准接轨,;加入WTO,将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国门,有效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跨国经营铺平道路;加入WTO,也将为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度、思想、文化创造很好的条件和机会。
另一方面,作为受政策高度保护、开放程度较低的行业,银行业将必然遭受到来自政策、制度、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业务结构等各个层面的全方位冲击,有可能付出高昂的学习成本、出让部分市场份额和利益。所以,机遇在很大程度上是潜在的,挑战却是十分现实而严峻的,而且机遇来自对挑战的正确应对。我国银行业必须在有限的缓冲和保护期内,切实深化改革、转化机制、创新业务、完善操作、加快人才培育,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才能将潜在的收益转变为现实的收益,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优化而改变,中间业务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逐渐培育了信用卡、代理收付、票据承兑、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开办面不断拓宽,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起步较晚,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结构、信息、技术、信誉和资金等优势,不懂用自身资金,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宜,并据此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的一种业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代理、咨询、信托等业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才真正开始发展中间业务。由于受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和分业经营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仍倚重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的比较缓慢。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都把存贷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把存贷差看作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增长点。没有站在经营战略的角度把中间业务作为现代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的思想认识不足,仅仅把中间业务作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附属,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附加业务,一直将中间业务作为拓展低成本存款的手段而不是利润的增长点来看待。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中间业务,但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营管理上海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1、发展规模减小,业务品种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的范围窄、层次低,覆盖面不均衡。中间业务是一项范围广、跨度大的系统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多是起步较早、操作简单、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品种,如结算、一般性代理、信用卡业务等。对中间业务缺乏内涵式开拓,即较少开拓经营深度,提高经营要素的质量,银行很少能利用其经济金融信息、银行技术和金融人才等软件优势来充当客户的财务和投资顾问,代客理财,为企业兼并、重组、收购提供项目融资等高层次的服务。
2、技术力量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经济、金融、贸易、法律、科技等诸多领域。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具备系统的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专业知识及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通晓各种金融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专家。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懂得一般操作的人员多,缺乏精通管理的人员;懂得传统业务的人员多缺乏精通创新业务的人员;懂得单项业务的人员多,缺乏精通计算机、外语和国际业务等多项业务的人员。我们需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培养和储备不足,我们需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经营理念落后,阴历观念淡薄 我国银行长期在“统收统支,统存统贷”的体制下,我国银行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不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锁着我国经济金融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要求、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发展比较,无论是在业务数量还是在业务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差,盈利观念淡薄,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创兴发展缺乏动力,没有形成对中间业务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4、费用反面存在问题
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银行服务收费占收入比例过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现阶段,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量的大幅增加和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主要是现行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过低,尤其是人民币结算业务,如电汇、联行服务、承兑汇票、同城结算等业务收费标准长期未调整,业务收入严重偏离银行成本。因此,规范引导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定价水平,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转型,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三、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发展中间业务放在战略地位。
面对新的金融形势,要统一思想认识,转换观念,从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正确理解发展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辩证关系,明确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中间业务的基础和依托,充分认识到他们各自的重要性,同时开拓、协调发展,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在工作中不断调整思路,采取多种方式真正把中间业务当作改善服务、提高形象、增加效益的重要工作,像抓存贷业务那样抓好中间业务,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中间业务的发展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和开发。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调,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推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我国的实际情况,面向广大客户的需要,具体可向咨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国际金融担保业务、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类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发展。
3、建立科学的中间业务定价策略。
中间业务产品品种很多,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由于业务和产品的性质不同,定价决定因素不同,自主定价权不同,所以商业银行必须选择适当的定价策略,并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同时,积极发挥中国银行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收费标准,改变过去中间业务收费偏低或不收费的现状,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环境。借助全社会力量,对银行的收费标准进行论证监督;出台规范中间业务收费的相关政策时应当慎重,要考虑到广大客户的接受能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应该以银行投入的全部成本为底线,并且适当考虑银行合理利润、风险补偿和服务差别,最高标准通过银行业协会自律规定,并参考国外银行的收费标准,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合理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和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应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存款利率上升,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逐步缩小,为保证经营收益,银行必然要提高和增设银行服务收费,以弥补成本。
4、极大科技投入,引进培养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是开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关键,加大对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等的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形成多功能、多元化、高效率的网络服务,提高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提高中间业务综合竞争力,为加速发展中间业务提供技术的支持和可靠的保证。
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对中间业务的发展,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用人机制,主要措施:一是大量培养中间业务人才。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现有的从业人员中选拔精通中间业务、善于钻研中间业务的人员,安排中间业务岗位上,对他们进行中间业务方面的知识培训,为中间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二是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充实到中间业务的发展的人才队伍中来,以促进中间业务的管理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迫在眉睫,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核心所在。研究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对提高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摘要】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而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的特点逐步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这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中间业务;现状;发展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为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渐转变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发展作为实现金融工具创新、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增多,中间业务收入总额大幅度增长,中间业务输入比重快速上升。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很大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国内丰富的市场资源,发展前景广阔。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一)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银行是企业,以提供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资产品种单
一、质量低下、筹资成本高;同时,受人民币汇率改
革的影响,存贷利差越来越小,利差收益提高困难,靠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维持生存发展越来越困难。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而且通过增强服务创造效益,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达8%,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资本储备,这必然影响银行盈利。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和竞争的主要阵地。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对发展中间业务认识不够
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国内一些银行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仍然把中间业务当成拓展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辅助手段,对中间业务思考、研究、投入不多,发展中间业务的主动性、紧迫性不强。
(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弱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结算、汇兑、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诸如信用卡、信息咨询、租赁、代保管、担保、承兑、信用证等一系列新兴中间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但是,与市场需求相比,品种仍然较少。现有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
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上,而在利用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比较欠缺。特别是现金管理、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顾问等政策允许、市场需求较大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另外在中间业务创新不足,不少商业银行奉行拿来主义,抄袭模仿别人的技术,跟着推出类似产品,并辅之以低价策略,不仅导致产品功能相同,而且损害其他银行的利益。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商业银行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产品管理滞后、营运效果不佳等弱点,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复合型人才短缺,技术突破难以保障
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谁掌握技术,谁就抢占了市场制高点。然而,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操作性强,技术含量高,尤其是高附加值金融产品,是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和信誉为一身的知识密集型业务,需要一大批道德规范、掌握信息技术、精通法律、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来开拓。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起步晚,经验少,对业务本身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更缺乏对与此业务相关的人才的培养,没有形成对专职人员进行培养的教育模式。因此中间业务的开展无法得到技术保障,削弱了中间业务产品创新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及技术突破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商业
银行自身应充分重视中间业务,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间业务。
(二)细分客户资源,加快创新步伐,开发出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各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大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坚持以满足基本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新品种为切入点,不断推出中间业务的新品种。
(三)加强管理,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这是中间业务的关键。金融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中间业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中间业务管理的细则,制定中间业务收费的标准,明确收费管理权属;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客户、风险、成本等因素有限浮动,防止恶性竞争,同时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
(四)注重人才开发,建立专业的中间业务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间业务从业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银行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有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又要建立员工长效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能了解中间业务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到业务创新中来。中间业务利在长远,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打造成熟、健康的中间业务,研究探讨和逐渐规范中间业务的发展,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克义.中间业务发展要以良好的机制作保障[J].金融纵横,2008(10).[2]刘斌.商业银行中介业务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8(10).[3]薛群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思路探析[J].财经论坛,2004(9)[4]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屠筱倩.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和创新[J].商业视角,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