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5篇

时间:2019-05-12 01:0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第一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0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商业银行才真正开始发展中间业务。由于受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和分业经营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仍倚重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的比较缓慢。但 随 着 我 国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并且已加 入 WTO 以 及 经 济 发 展 对 金 融 需 求 的 推 动,国 内 各 商 业 银 行 逐 步 认 识 到 加 快 中 间 业 务 发 展 的 重 要 意 义,开 始 积 极 拓 展 业 务 领 域,使 中 间 业 务 的 品 种、规 模 和 收 入 都 得 到 了 一 定 的 发 展。表 现 在 :

1、业 务 品 种 不 断 增 加。以 工 行 为 例,据 统 计,到 2009年 底 该 行 已 开 办 各 项 中 间 业 务 九大类,400多个品种,是 目 前 国 内 开 办 中 间 业 务 品 种 最 多 的 银 行。

2、业 务 规 模 迅 速 扩 大。近年 来,随 着 中 间 业 务 品 种 的 增 多,交 易 量 也 呈 迅 速 增 长 态 势。尤 其 是 信 用 卡 市 场 的 发 展 更 令 人 瞩 目,1987年 全 国 信 用 卡 交 易 量 只 有 0. 2亿 元,截止到2009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到了1.75亿张,交易量达到了8203亿元。

3、业 务 收 入 有 所 增 长。1978年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非 利 差 收 入 占 总 收 入 的 比 重平均 不 到 1%,至 2009年 底,该 比 例 已 达 15% 左 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中间业务以其“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出现了代理客户收付款、代理融通资金、代理客户发行和买卖有价证券和买卖有价证券、代理保管业务、代理组建新公司、代理客户会计事务等。其它包括代收代付劳务费、管理费、环保费、水电费、房租费、电话费、交通罚款等。中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开办面有所拓宽,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发展比较滞后,与外资银行相比,差距已逐渐在缩小。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中的突出问题

1.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偏差,观念比较落后。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有资金,以中间人或代理人身份为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经营活动,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以前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作为经营的重心,虽然也办理中间业务,但认为那是“副业”,办理的目的只为资产负债业务服务,而不是为增加收入。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还是一个未被全面、深入开发的领域,表现为观念陈旧、品种单

一、范围狭窄、效益较差。据资料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中国银行为17%,建设银行为8%,工商银行仅为5%,因此,无论是从商业银行现实生存空间还是从长远发展方向来看,都要求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中实现制度创新、功能创新和业务创新,把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作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

2.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应用不足。

金融创新不仅是金融主体在金融生态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也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金融生态与金融创新是依存关系,共同对金融生态主体的有序竞争发挥积极作用。

(一)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创新的土壤。金融创新的产生与应用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持,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创新的土壤。我国金融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制度环境不健全。历史遗留下来的政府管理错位和产权制度不健全,限制了金融主体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金融立法不健全,利率机制、汇率机制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二是金融监管约束。监管制度的创新滞后于金融业务创新,成为金融创新的“瓶颈”。三是社会信用环境的制约。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为本身是信用高度发展的产物,离开了信用基础,金融创新根本不可能实现。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立法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创新发展空间和金融产品的推广。四是科技应用不足。很多创新产品直接或间接依赖于高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才能成为现实。金融创新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创新的低效率和高成本。

(二)金融创新是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金融创新冲破了传统管制的羁绊,促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增强金融市场对价格、利率、汇率的敏感度,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第二,提高金融生态链主体———金融机构、经济实体乃至个人在金融市场上的经济效益,促进金融生态环境运行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第三,加强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扩大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金融资产的选择范围,降低融资成本。第四,金融创新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增强其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竞争能力。总之,金融创新与金融生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金融创新离开金融生态环境,就会失去孕育母体,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离开金融创新,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二者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推进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创新是摆脱目前经营困境、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经之途,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进行创新,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制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前几年中间业务创新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中间业务创新仍以传统的结算业务为主,新兴业务创新相对滞后;理财及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相关的代理业务刚刚起步,虽然有所发展,业务规模、收益水平、制度创新尚处在低级阶段,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调,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和代理类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外汇买卖与投资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有些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发和推广。

3.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

有关中间业务的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且大多数中间业务品种层次较低,导致各家银行都可以开办,并且通过争揽存款获得的间接收益比较大,于是各银行纷纷降低收费标准抢占市场,展开恶性竞争。从监管的角度分析,由于中间业务属于新兴业务,有关收费等相关的管理规定跟进不及时,商业银行缺乏明确的收费依据,导致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中间业务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三、发展中间业务中问题的对策

1.彻底转变经营观念,更新经营思想,调整经营战略

从银行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把拓展中间业务工作纳入重要的日程,要像抓存款、抓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一样抓中间业务的发展,使之成为支柱业务。由 于 我 国 银 行 传 统 资 产 负 债 业 务 存 在 各 种 各 样 的 问 题,如 资 产 品 种 单 一,质 量 低 下,筹 资 成 本 高 等 等,使 银 行近几 年 经 营 效 益 逐 年 下 降 甚 至 出 现 全 国 性 亏 损。同 时,今年 存 贷 款 利 率 连 续 三 次 下 调,存 贷 利 差 越 来 越 小,靠 其 维 持 生 存 发 展 已 不 现 实。因 此,银 行 在 巩 固 发 展 传 统 业 务 的 同 时,必 须 寻 找 新 的 利 润 增 长 点,更 多 地 加 强 对 中 间 业 务 的 发 展。而 我国 已加 入 WTO,外 资 银 行 的 加 速 进 入 给 我 国 银 行 提 出 了 更 严 峻 的 挑 战。办 理 中 间 业 务 对 外 资 银 行 来 说 是 轻 车 熟 路。例如上 海,外 资 银 行 的 国 际 结 算 业 务 已 占 据 总 业 务 量 的 半 壁 江 山。随 着 人 民 币 业 务 的 逐 步 开 放,它 们 的 业 务 范 围 将 会 扩 大,优 势 进 一 步 增 多,中 间 业 务 市 场 份 额 将 有 被 进 一 步 蚕 食 的 可 能。因 此,大 力 发 展 中 间 业 务,实 现 银 行 经 营 多 元 化 也 是 应 对 WTO的 理 性 选 择。而 我 国 经 济 的 持 续 增 长 对 金 融 服 务 提 出 了 新 的 需 求,为 中 间 业 务 的 创 新 与 发 展 提 供 了 广 阔 的 市 场 前 景。因 此,必 须 切 实 改 变 观 念,提 高 对 发 展 中 间 业 务 重 要 性 和 前 途 的 认 识,树 立 市 场 观 念,增 强 竞 争 意 识 和 服 务 意 识。要 把 中 间 业 务 的 营 销 列 为 各 商 业 银 行 的 主 要 任 务 之 一,让 客 户 像 了 解 银 行 的 存 贷 款 业 务 一 样 熟 悉 银 行 的 中 间 业 务。统 筹 规 划,全 方 位 开 拓、分 阶 段 发 展,力 争 形 成 中 间 业 务 和 资 产 负 债 业 务 相 互 支 持,协 调 发 展 的 良 性 循 环 机 制,摒弃“以存款论英雄”的陈旧思想,真正建立起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银行的金融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素质和服务技巧,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作风,处理好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使三者的发展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一)强化业务创新,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增添活力。目前,我国金融领域业务创新范围较窄,规模较小,品种单一,个性化创新产品较少,大大限制了各金融主体在金融生态系统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如,目前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仅局限在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主要业务上,后两者又由于进入门槛高而只为部分公司所经营。但国外资产管理行业早已突破共同基金管理的局限,对养老基金、教育基金、慈善基金、私募基金、个人退休账户这些不同性质资金进行特定账户管理已成为广泛的收入来源。在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机构必须按市场需求和客户目标,广泛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根本上激发金融生态健康发展。业务创新是金融机构发展的动力源,新产品不仅能为其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分额,还能带来更大的市场拓展空间,能衍生更多的相关产品去占领新兴市场,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我国金融市场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大好机遇中,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应加快开展各项业务和产品创新。强化金融业务创新力度,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开发综合性金融产品。目前,我国金融领域仍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活动受制于这一原则,只能在各自经营业务范围内进行。但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并逐步朝着功能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必须在合作中整合资源,积极进行功能互补,以适应人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的变化和满足其资产保值增值的多样化需要,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综合性的金融产品。第二,开发低风险的金融投资产品。缺乏低风险的金融投资产品是当前中国金融结构方面存在的重要缺陷。例如,截至2009 年3 月15 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超过20 万亿元。与此同时,2009 年第1 期凭证式国债被抢购一空;货币市场基金、中短债基金等也出现火爆的热销场面。种种迹象表明,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依然是低风险投资产品。所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低风险的投资产品,如投资型保险产品、保本基金、低风险个人理财、投资储蓄,等等,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居民追求低风险下的稳定回报的投资偏好。第三,强化对高科技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在金融产品创新中,缺乏技术的支撑和推动,就无法跟上国际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因为很多创新产品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高科技革命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才能成为现实。通过发展自动柜员机、终端销售、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方面业务,才能形成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的结算服务体系。第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规避市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商品期货、外汇期货、汇率期权、远期外汇交易等,会产生日益强大的需求,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当前应重点进行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认股权证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

(二)推进制度创新,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保障。第一,加快金融机构制度创新,使其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金融生态圈中的金融活动主体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按照规模经济、最优配置与市场对应的原则,对金融机构实行股份制改造。要在法律上明确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并创造条件使金融机构上市;要切断各种权力部门与金融机构间的一切“灰色行政关系”,使金融机构在市场经营中建立起适宜的监督激励机制和系统内的授权授信关系。第二,完善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在金融监管方面,中央银行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将金融监管的重心放在构建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来,更多地运用电子及通讯技术进行非现场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指标实行实时监控,以此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第三,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法治保障。金融法制建设直接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能力,决定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空间。我国实施的一些金融法律法规有的已不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如金融诈骗和违反金融管理秩序的法律存在缺陷,等等。完善金融立法,要坚持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利益、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取向,尽快完善与银行债权保护密切相关的《破产法》和《物权法》。考虑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建立健全金融安全制度,制定包括《存款保险条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同时,优化执法环境,消除行政对法律的干预,努力推进金融法制环境建设。

(三)加强组织创新,打造合理的金融生态链。在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机构构成金融生态链的主体,当金融机构的生态空间不足以支持其获得足够利润、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制上又存在退出障碍时,相互之间的竞争将趋于恶化,其结果是破坏金融生态系统的正常秩序,降低整体效率。所以,必须进行组织创新,打造金融生态环境的合理生态链。第一,推动金融机构的兼并整合,使之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国际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现代经济运行环境中寻求发展空间,就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并购等形式来确立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其一,可根据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通过市场手段对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合并,既可转换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加快改革,股份制银行也可拓展业务领域,实现规模化经营。其二,我国金融机构除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外,还可参照国际大银行、大保险公司等的经验进行跨国并购,即通过参股、控股形式并购国外金融机构,以发展海外业务。其三,我国金融机构可考虑通过控股集

团向周边产业并购,强强联合,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租赁等,形成业务多元化。第二,加快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建设。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是现代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我国目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不得不由财政或央行出资全额补偿自然人债务本息,客观上鼓励或诱发金融机构的恶意经营,助长金融业风险发生。规范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包括四方面内容,即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包括风险的处置、接管等;清算制度;市场退出的问责制。这样,在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生态链可通过相互竞争和合作,达到优胜劣汰的动态平衡。

(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务已全部实现计算机操作,中国金融业运用高科技进行业务创新虽然已取得进展,然而,离国际金融网络化、电子化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客观存在的差距要求中国加快金融业科技创新步伐,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首先,要制定发展规划。针对目前存在的大量“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必须全面规划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数据体系、技术体系,既要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又要符合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构建先进的电子化发展蓝图。其次,加大软硬件设施、研发工作的科技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和软件开发的投入,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和清算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金融人才,强化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再次,做好系统运行的安全保密工作。利用防火墙技术和网管系统对非法进入进行严格审查,过滤非法数据,提高安全方面的可靠程度。最后,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网络服务,如在线支付、网上收费、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为客户提供账户明细实时查询、办理客户证书、同城异地汇款、个人理财、电子支票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而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主要表现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优势的情况下,而我国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对于中间业务的需求要求较高。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发展,结算业务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既在国家金融和企业行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全面发挥自身的设备、网络、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综合性的资金清算和资金转移的有偿服务。以电子银行为依托加速结算业务的电子化进程。

3.规范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加强中间业务的管理,加快中间业务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应该以银行投入的全部成本为底线,并且适当考虑银行合理利润、风险补偿和服务差别,最高标准通过行业协会自律确定,并参考国外银行的收费标准,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合理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和价格形成机制,从而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利益驱动机制,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运营基础。中间业务是一种低风险性业务,但并不等于是无风险业务,它包括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经营中,要避免其风险,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防范措施。具体说来,一是要加强对客户的评估和调查,慎重地对待各种担保和承诺。二是要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办理担保要求客户存入部分资金,以保证办理业务的费用开支。三是要加强风险分析和预测,根据业务风险大小采取相应措施,分散、转移和化解风险。如大额业务选用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共同参与办理。四是将操作和监督分开,强化约束机制。五是要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和业务的性质以及风险系数大小进行合理定价,确定收费标准,这也是减少风险损失的重要措施。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方向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优化而改变,中间业务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逐渐培育了信用卡、代理收付、票据承兑、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开办面不断拓宽,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影响,起步较晚,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结构、信息、技术、信誉和资金等优势,不懂用自身资金,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宜,并据此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的一种业务。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代理、咨询、信托等业务,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银行才真正开始发展中间业务。由于受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和分业经营的限制,国内商业银行仍倚重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的比较缓慢。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都把存贷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把存贷差看作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增长点。没有站在经营战略的角度把中间业务作为现代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的思想认识不足,仅仅把中间业务作为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附属,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附加业务,一直将中间业务作为拓展低成本存款的手段而不是利润的增长点来看待。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中间业务,但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营管理上海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1、发展规模减小,业务品种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的范围窄、层次低,覆盖面不均衡。中间业务是一项范围广、跨度大的系统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多是起步较早、操作简单、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品种,如结算、一般性代理、信用卡业务等。对中间业务缺乏内涵式开拓,即较少开拓经营深度,提高经营要素的质量,银行很少能利用其经济金融信息、银行技术和金融人才等软件优势来充当客户的财务和投资顾问,代客理财,为企业兼并、重组、收购提供项目融资等高层次的服务。

2、技术力量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涉及经济、金融、贸易、法律、科技等诸多领域。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具备系统的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专业知识及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通晓各种金融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专家。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懂得一般操作的人员多,缺乏精通管理的人员;懂得传统业务的人员多缺乏精通创新业务的人员;懂得单项业务的人员多,缺乏精通计算机、外语和国际业务等多项业务的人员。我们需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培养和储备不足,我们需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经营理念落后,阴历观念淡薄 我国银行长期在“统收统支,统存统贷”的体制下,我国银行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不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锁着我国经济金融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要求、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发展比较,无论是在业务数量还是在业务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差,盈利观念淡薄,对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创兴发展缺乏动力,没有形成对中间业务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4、费用反面存在问题

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银行服务收费占收入比例过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现阶段,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量的大幅增加和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主要是现行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过低,尤其是人民币结算业务,如电汇、联行服务、承兑汇票、同城结算等业务收费标准长期未调整,业务收入严重偏离银行成本。因此,规范引导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定价水平,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转型,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三、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发展中间业务放在战略地位。

面对新的金融形势,要统一思想认识,转换观念,从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正确理解发展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辩证关系,明确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中间业务的基础和依托,充分认识到他们各自的重要性,同时开拓、协调发展,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在工作中不断调整思路,采取多种方式真正把中间业务当作改善服务、提高形象、增加效益的重要工作,像抓存贷业务那样抓好中间业务,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中间业务的发展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和开发。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调,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推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我国的实际情况,面向广大客户的需要,具体可向咨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国际金融担保业务、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类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发展。

3、建立科学的中间业务定价策略。

中间业务产品品种很多,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由于业务和产品的性质不同,定价决定因素不同,自主定价权不同,所以商业银行必须选择适当的定价策略,并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同时,积极发挥中国银行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收费标准,改变过去中间业务收费偏低或不收费的现状,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环境。借助全社会力量,对银行的收费标准进行论证监督;出台规范中间业务收费的相关政策时应当慎重,要考虑到广大客户的接受能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应该以银行投入的全部成本为底线,并且适当考虑银行合理利润、风险补偿和服务差别,最高标准通过银行业协会自律规定,并参考国外银行的收费标准,形成我国商业银行合理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和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应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存款利率上升,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逐步缩小,为保证经营收益,银行必然要提高和增设银行服务收费,以弥补成本。

4、极大科技投入,引进培养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是开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关键,加大对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等的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形成多功能、多元化、高效率的网络服务,提高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提高中间业务综合竞争力,为加速发展中间业务提供技术的支持和可靠的保证。

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对中间业务的发展,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用人机制,主要措施:一是大量培养中间业务人才。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现有的从业人员中选拔精通中间业务、善于钻研中间业务的人员,安排中间业务岗位上,对他们进行中间业务方面的知识培训,为中间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二是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充实到中间业务的发展的人才队伍中来,以促进中间业务的管理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迫在眉睫,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核心所在。研究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对提高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摘要】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银行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而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的特点逐步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这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中间业务;现状;发展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为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渐转变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发展作为实现金融工具创新、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增多,中间业务收入总额大幅度增长,中间业务输入比重快速上升。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很大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国内丰富的市场资源,发展前景广阔。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一)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银行是企业,以提供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资产品种单

一、质量低下、筹资成本高;同时,受人民币汇率改

革的影响,存贷利差越来越小,利差收益提高困难,靠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维持生存发展越来越困难。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分散风险,而且通过增强服务创造效益,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对风险资产比率达8%,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资本储备,这必然影响银行盈利。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和竞争的主要阵地。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对发展中间业务认识不够

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国内一些银行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仍然把中间业务当成拓展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辅助手段,对中间业务思考、研究、投入不多,发展中间业务的主动性、紧迫性不强。

(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弱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结算、汇兑、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诸如信用卡、信息咨询、租赁、代保管、担保、承兑、信用证等一系列新兴中间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但是,与市场需求相比,品种仍然较少。现有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

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上,而在利用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比较欠缺。特别是现金管理、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顾问等政策允许、市场需求较大的业务发展水平较低。另外在中间业务创新不足,不少商业银行奉行拿来主义,抄袭模仿别人的技术,跟着推出类似产品,并辅之以低价策略,不仅导致产品功能相同,而且损害其他银行的利益。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商业银行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产品管理滞后、营运效果不佳等弱点,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复合型人才短缺,技术突破难以保障

竞争的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谁掌握技术,谁就抢占了市场制高点。然而,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操作性强,技术含量高,尤其是高附加值金融产品,是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和信誉为一身的知识密集型业务,需要一大批道德规范、掌握信息技术、精通法律、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来开拓。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起步晚,经验少,对业务本身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更缺乏对与此业务相关的人才的培养,没有形成对专职人员进行培养的教育模式。因此中间业务的开展无法得到技术保障,削弱了中间业务产品创新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及技术突破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商业

银行自身应充分重视中间业务,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间业务。

(二)细分客户资源,加快创新步伐,开发出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各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大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坚持以满足基本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新品种为切入点,不断推出中间业务的新品种。

(三)加强管理,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这是中间业务的关键。金融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中间业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中间业务管理的细则,制定中间业务收费的标准,明确收费管理权属;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客户、风险、成本等因素有限浮动,防止恶性竞争,同时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

(四)注重人才开发,建立专业的中间业务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间业务从业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银行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有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又要建立员工长效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能了解中间业务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到业务创新中来。中间业务利在长远,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打造成熟、健康的中间业务,研究探讨和逐渐规范中间业务的发展,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克义.中间业务发展要以良好的机制作保障[J].金融纵横,2008(10).[2]刘斌.商业银行中介业务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8(10).[3]薛群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思路探析[J].财经论坛,2004(9)[4]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屠筱倩.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和创新[J].商业视角,2006(9)

第四篇: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讨[模版]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讨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整体落后,其原因既有银行内部观念、机制、人才的不适应,也有其他外部环境的制约。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入稳定,受微观经济与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影响较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而与国际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中间业务发展仍相当落后。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1980年就达到了22%,1996年上升到了39%;目前,该比重平均达到50%左右,一些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竟高达7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项收入的比重高的约6%一8%,低的不足1%,中间业务收入水平明显偏低。

(一)从内部来看,商业银行观念、机制、人才均不适应

1.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重存贷款业务,轻中间业务。多数商业银行以牺牲中间业务为代价换取存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为了占领信贷市场,采取不收费或少收费,甚至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一些银行为拉存贷款业务,不惜倒贴、不计价格、不计成本,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

2.商业银行在实施中间业务收费方面步调不一致。如有的商业银行倡导对信用卡收费,有些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有些行尤其是刚成立不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意,致使收费难以实施。又如代发工资业务数额较大,但绝大部分地区由于商业银行间协商不一致而没有收费,只有个别地区的代发工资业务做到了每人每月一元钱由单位代交。结果表明,银行之间协商一致和对客户宣传到位,并没有发生客户炒银行的现象,反使客户认识到银行收费可以接受。结果当然是所有的银行都收益。

3.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制度不健全。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是成立了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机构,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建设较为完善,能够对全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制定系统的规划;第二是成立了专门机构,但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不系统,即所谓的扎好了架子;第三是没有成立专门机构,但明确了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只是进行业务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没有整体的发展规划;第四是既没有成立专门机构,也没有明确主管部门,中间业务自发、零乱地发展。

4.服务品种单一,功能不全,科技含量不高,服务对象层次划分不细。据悉,全国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260多种,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代理类业务,而具有高附加值的融资顾问类业务即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的中间业务比较少,很多业务尚处于初级状态,如银行卡业务,从数量上看增长很快,但绝大部分是借记卡,有的行全部是借记卡,并且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卡是死卡。有的商业银行看似开发了不少品种,但量很小,有的甚至仅搭了个架子而已,有的根本不收费,形成有架子无内容,有内容不收费的局面。

5.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缺乏,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开拓中间业务的专门人才,已成为技术含量高的品种发展的障碍。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懂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致使有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业务商业银行想开展而难以开

展。如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欲成立投资银行业务部,专门开展兼并重组、基金托管、企业上市、融资顾问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业务,但因人才缺乏,人员不到位,致使该项业务进展缓慢。

(二)从外部来看,市场环境不佳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1.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政策不统一。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给予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空间和动力,然而,我国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政策并不配套,原有收费法规政策缺乏一致性,直至 2003年6月《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价格管理的真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的规范性,致使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误解与纠纷时有发生。如2003年5月份,某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该市物价局联合发文,为整治企业经营环境而全面清理整顿经营服务性收费,并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如工商、税务、财政、审计、司法、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电力、通信等部门和行业进行重点检查。但物价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却把银行这样的企业纳入了重点检查对象。而银行在中间业务收费中除了支付结算按政府指导价外,其余均按市场调节价执行,表现在银行与客户签订各类协议。而物价局认为银行收费没有依据,要对银行收费进行清理整顿。据反映,物价局要求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实行报批制,重新核定银行的收费标准。而工商部门认为商业银行各网点开办的收费业务在网点的营业执照上并未注明,属于超范围经营,如未注明代理保险等。目前,有的商业银行已被罚款,有的商业银行正就此事与工商部门交涉。有些工商部门还认为银行为鼓励持卡消费对超过一定消费额进行奖励属于不正当竞争。与此同时,手续费退费政策得不到很好地执行。按规定,代扣利息税中的2%作为商业银行的手续费,但有的税务部门不认真执行政策,退费不积极,银行与其多次协商无果,致使退费无限期搁置。以某国有商业银行为例,自1999年11月开征利息税以来至2003年6月份,税务部门应返还该行全省代扣利息税手续费1592万元,经过几年的不断协商,返还1153万元,还有439万元未收回来。而其总行要求代扣费用进大账,否则视为贪污、挪用,目前该行只能先用营业费用垫支。

2.受传统观念影响,客户付费意识不强。客户认为银行提供无偿服务是应当的,吃惯了免费的午餐,一旦收费,客户抵触情绪很强,出现客户炒银行的现象。如某行对借记卡试着先收取一半即5元的年费,就使该行流失了一批客户;又如,2003年7月份,某省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较上月下降3.83亿元,其中,活期下降5.58亿元,原因主要是该行的总行要求从2003年 7月份开始对异地存款实行收费,致使那些使用此项业务较多的客户清户转行,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二、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认识。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利差将越来越小,利息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度将大幅下降。到2005年,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如不未雨绸缪,竞争优势不多。爱立信南京公司转投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事件,无疑给中国银行业带来震惊与思考。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转变“中间业务只是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派生业务”的观念,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真正将重心转移到中间业务收入上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不同金融服务品种的需求。

(二)规范中间业务收费。2003年10月1日,《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将开始实施,《办法》把收费分为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这意味着收费价格混乱的局面即将结束,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的竞争将走向规范,并将从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各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但《办法》中的 20条基本都是原则性的,商业银行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给中间业务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依据。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一是加大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既要严格监管,又要给予指导,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环境和政策导向;二是应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应由协会牵头,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中间业务收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磋商,达成共识,对拖延、拒绝缴纳手续费的单位或变相要价的委托方,商业银行要协商一致,联合行动,让客户“待价而沽”、炒银行的现象不再发生,以创建公平竞争环境;三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尤其加入WTO以后,政府应尽快将条块性的专业市场管理转变到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上来,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中间业务管理机构。各商业银行应成立中间业务管理委员会,负责一切中间业务的有关事宜,制定发展目标、新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中间业务计划,开展中间业务统计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和通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检查监督本系统全省中间业务的开展情况。

(五)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范中间业务风险。中间业务品种繁多,有的业务存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如建立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稽核和监督等。

(六)加快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快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信誉等于一身的特殊业务,因此,中间业务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特别高,要求员工既要熟悉传统业务,又要具有创新意识;既要熟悉银行业务,又要懂保险、证券、信托、房地产等其他金融与非金融业务;既要懂人民币业务,又要懂外币业务;既要懂财务管理,又要懂市场营销;既要了解国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又要了解国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与趋势。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中间业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各家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引进人才,培训现有员工,对自学成才或在培训中、在业务中成绩突出的员工实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决策层的领导也要尽快掌握关于中间业务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以提高决策层的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殷平生。对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探讨[J].银行与经济,2003,(3)。

[2]陈旭。WTO与外汇中间业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2)。

相关热词: 银行

第五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银行保险]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张 浩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 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际上银行发展的战略要点。我国商

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分业经营制约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品种少,经营范围较窄,产品市场营销

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强中间业务管理,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开发新产品,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强化市场营销,加大中间业务的人力资本投入,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拓宽收入渠道,培养商业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003-0126-0

2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作了如下定义:“暂行规定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银行机构”,“本暂行规定所称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向外借入资金和不必动用自己的资财,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和现代电讯技术与设备,替广大客户办理各项收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中介业务。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中间业务由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但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组成。主要分为九大类: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支票、汇票和本票、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分为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等、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其中分为远期、期货、期权、互换业务四类、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他类中间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分业经营制约银行中间业务开展

在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尚未全面开展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被限定在有限的种类上。而与金融现代化相适应的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在我国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仅政策空间小,而且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障碍,导致“买方”市场缺乏,交易主体和交易量非常有限,有些实际上已经处于禁止的状态。如:信息咨询、资产评估、理财业务以及

融资类业务等只占很小的比重;承诺类、租赁类、资产管

理类等一些手续费高、很有发展前途的中间业务刚刚起步,并且大部分处于低水平运做;投资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类中间业务几乎是空白。然而,这些业务恰恰都是能够为西方商业银行带来最主要的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混业经营方面的监管有所松动,但是分业的大框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中间业务的开展仍受到法律法规限制,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非常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二中间业务品种少,经营范围较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主要是传统的中间业务,其经营范围较窄,品种单调,并且缺乏特色,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吸引力。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结算、结售汇等筹资功能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代理类等劳动密集型业务。而技术含量高、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信息咨询、个人理财、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以及金融衍生类品种才刚刚起步,有的甚至还没有开展。从收入来看,国外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收入的40%~50%,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水平约为15%左右。

(三中间业务产品市场营销不到位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将“大众营销”和“市场占领”作为其经营的重点。商业银行设计出某种中间业务产品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将这种中间业务产品标准化,适合于一般大众购买。新产品的推出一般需要大量的广告宣传,而且标准化的产品也很容易被其他银行效仿。并且,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总分行制,各基层行的业务品种都是由总行统一推出,因此,各基层行缺乏对中间业务品种的自主制定权,使得其推出的大部分中间业务品种同一些地区的市场需求不相符,缺乏针对性。这显然与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市场现状相去甚远。另外,国内商业银行在推广中间业务产品过程中缺乏有效

621—2010年第3期总第189期黑龙江对外经贸

H LJ F 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 rade N o 13,2010Serial N o 1189 的促销手段,被动地等待客户上门,客户对中间业务的办理、收费等情况没有及时了解,对新品种的认同度低。市场调查显示,各家银行只有两三个业务品种能够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其他大多数品种公众认同度低、开办范围小、使用局限多。

(四中间业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手段落后

中间业务是建立在金融高科技基础上的知识密集型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间业务属于高级服务的层面,因此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懂技术、会管理、能恪尽职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处在

传统金融服务与现代金融服务之间,实力较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仅达到行业性、区域性联网的初级阶段。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虽然大部分都具备了一定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但精通法律、金融、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向纵深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五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中间业务是表外业务,出现的风险不能及时地在财务报表上真实反映,其风险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特点。中间业务品种较多,个性差异很大,其风险还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担保类风险,根据《巴塞尔协议》,担保类业务的信用转换系数是100%的,也就是说,担保类业务风险与贷款业务风险是一样的,一旦担保类业务所隐含的风险转化成现实的风险,将会给银行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风险防范机制,这将不利于银行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一加强中间业务管理,完善金融体制改革

由于我国金融业一直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因此,必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规划和指导,不断、适时地对相关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提供有利条件。从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史来看,金融业的发展均经历了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轨迹,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的趋势,只有在混业经营做好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中间业务创新,因此各商业银行应尽快实现从“分业”向“混业”的转变,实现与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的快速接轨。

(二开发新产品,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重点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这些业务耗费成本大,而收入低,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中间业务。例如,对于

咨询类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一般是不收费的,商业银行应改变经营策略,在这方面的中间业务收入是相当可观的。理财类中间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应侧重的方面,代客理财,不占用自身的资金,风险相对较小,银行不用投入大成本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类似于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强化市场营销

首先,要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市场反应、同业动态、产品替代等问题,争取推出市场反应强烈的产品。其次,要确定明确的营销目标,采取有效的促销手段。区分客户是有效促销的第一步,这一点可以借鉴香港的商业银行,将客户按在银行的财富值来分类,可以分为富裕客户、大众富裕客户、大众客户三大类。区分完客户群体后,就可以采取不同策略,各个击破。对于富裕客户,与之建立以客户经理为基础的深入关系,对此类客户可选择信函寄送宣传资料或上门服务的形式加强产品宣传。在具体业务操作上,最大限度引导大众客户向低成本自动化渠道转移,降低大众客户服务成本。配备专职的客户经理,为高端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差别化服务。

(四加大中间业务的人力资本投入

中间业务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商业银行要想在中间业务上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优化专业人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提升服务水准,提高中间业务的开发和竞争能力。商业银行不仅要从思想上转变对中间业务的看法,还必须从实际上付出行动,即要加大对中间业务的人力资本投入。因此,壮大中间业务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域经济以及行业优势,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金融复合型高级人才。现在是国外金融危机严峻的时刻,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场“人才及时雨”,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相应策略从中吸引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

(五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国际银行界通行准则制定出切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报表制度、业务发展激励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法规、政策、道德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商业银行要针对中间业务的特点,研究中间业务的风险识别标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风险监控体系。对不同特征的中间业务风险采取不同的办法转移、控制和化解,特别是涉及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监管,要与《巴塞尔协议》接轨,让这些业务在报表中反映出来,约束其风险和规模。

[参考文献] [1]任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经营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杨锦.阻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成因分析[J].浙江金融,2009(6.[3]雷璇.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J].大众标准化,2009(S1.[4]谷志刚.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拓展与创新[J].河北金融,2009(6.[5]邢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8.[6]林惠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路径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8.(责任编辑:梁宏伟 — 7 2 1 —

张 浩: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借贷模式的运作,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一直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然而,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化和金融业竞争的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焦彦涛 2009124061 09级市场营销二班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基于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 2011年上半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达到1.09万亿元,其中中......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焦彦涛200912406109级市场营销二班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基于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达到1.09万亿元,其中中间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全5篇]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当今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传统业务的优势正在日益削弱,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正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电子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间业......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及建议[合集五篇]

    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及建议 [摘 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提高以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本文简单总......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政策性建议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奉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这也与我国利率由人民银行......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可行性构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可行性构想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可行性构想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间竞争日......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意义 在存贷款利差不断减少和资本监管不断加强的今天,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